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投资与合作杂志

发布时间:

投资与合作杂志

专门办的杂志现在好像已经没落了。更多人是装个flipboard之类的软件,然后自己找喜欢的内容提供者,比如博客、财经新闻、美食网站。。。这些东西的rss,用flipboard整合成杂志的形式。

中国杂志网,专业提供网上杂志订阅。以下是部分杂志目录,供您阅读和下载,如果找不到您需要的杂志。照明/LED/光电《环球LED照明》《环球光电与显示》《照明》《建筑电气资讯》(电工、照明版)《中国路灯》《照明设计》《中国照明》《阿拉丁》《LED技术》《LED专刊》改名为《国际光电与显示-LED》《LED世界》《平显时代》《国际光电与显示》《东方照明》也叫《照明推广》《中国LED企业名录》改名为《中国LED行业大全》《中国吊顶》《LED屏显世界》《高工LED技术应用》改名《高工LED好产品》《高工LED照明渠道》《中国户外照明全集》《高工LED-研究评论》改名《高工LED》《国际照明与灯饰》《半导体照明》《半导体光电》《国际照明》配件《灯饰与配件》《国际照明》灯饰《灯与照明》《中国灯光音响》《光源与照明》 酒店/饭店/食品《世界酒店》《酒店职业经理人》《酒店培训与服务》《中外酒店》《中国酒店》《大酒店》《东方美食,烹饪艺术家》《东方美食,餐饮经理人》《名厨》《美食》《中国饭店》《中国酒店采购报》《餐饮世界》《中国酒》《饭店业》《中国好餐饮》《四川烹饪》《酒店风云》《酒店精品》《美食与美酒》《中国大厨》《中国酒业》《中国葡萄酒》《酒店精英100人经营管理智慧》《中国酒店精英智慧全集(VCD)》《酒海导航》《酒海观潮》《酒店餐饮业六常管理》《橄榄美酒评论》《橄榄餐厅评论》 商业/商界/销售《零售不动产》《哈佛商业评论》《商业评论》《北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零售商学院》《商学院》《商界》《商业周刊中文版》《商界时尚》《冀商财富》《中国商人》《商情•温州商人》《销售与管理》《销售与市场•商学院》《销售与市场》《新营销》《大行销》《环球企业家》《营销界.食品营销》《商界评论》 财经/管理/经营《环球财经》《世界经理人》《财经》《大众理财顾问》《经济》《公司金融》《中国对外贸易》《首席财务官》《财会信报》《投资与合作》《探索财富》《新理财》《经理人》《当代经理人》改名为《新领军》《招商引资》《福布斯(亚洲版)》《财富》国际版《中国风险投资》《进出口经理人》《实效管理》 广告/展会/设计《Design 360°》观念与设计杂志《广告制品与制作》《亚洲户外》《国际品牌观察》原名《国际广告》《金点广告》《亚洲标识》《设计家》《中国广告》《中国标识》《现代广告》《广告人》《艺术与设计》《包装与食品机械》《设计管理 》《设计》《广告主》《中国会展》《艺术创想》《中国会议》《IDN》英文版 电子/电器/电池《电子技术设计》《国际电子商情》《电子工程专辑》《电源工业》《中国测试》《高工锂电》《电子与封装》《电子技术应用》《伺服控制》《变频器世界》《环球线缆与连接》《新潮电子》《电子产品世界》《电缆资讯》《电线电缆设备与材料》《电源学报》《家电科技》《家用电器》《中国电力电气》《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 汽车/地理/旅游《汽车维护与修理》《世界汽车》《轿车情报》《汽车与配件》《汽车导报》 《改装与四驱》《中国赛车杂志》《探索地理》《探索历史》《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汽车零部件》《西藏旅游》《汽车纵横》《中国汽车报》《汽车观察》《焦点.风土中国》《国家人文地理》改名为《环球人文地理》《旅游纵览》《游遍天下》《云南味道》《国外城市规划》改名为《国际城市规划》 建筑/房产/家居《建筑细部》《地产》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工程建设与设计》《居业》《地产商学院》《全视界•新楼市》《门道》改成《门窗世界》《中国建筑防水》《中国商业地产》《电气&智能建筑》《电气世界》《现代厨柜》《现代衣柜》《装饰装修天地》《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当代设计》台湾《缤纷家居》《景观设计学》《建筑电气资讯》(智能、电气版)《品牌地板》 企业/人力/培训《人力资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中国企业家》《现代企业文化》《老板》《人财》《学习型中国》《劳动保障世界》《首席执行官》英文版《人力资源杂志(英文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能源/节能/环保《品牌太阳能》《中国太阳能工程》《建筑节能》《中国燃气》《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太阳能》《太阳能学报》《西部太阳能》《品牌净水》《风能设备》《中国太阳能市场》《工业水处理》《节能技术与市场》《能源》《工业用水与废水》《中国水处理信息》与《水处理信息报道》合刊《节能黄页》改名为《深圳节能企业名录》《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环境技术》 机械/化工/塑胶《机械》《中国机械》《国际橡胶工业》《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塑料助剂》《塑胶工业》《金属加工》(原机械工人)热加工《模具工程》《金属加工》(原机械工人)冷加工 《润滑油品导购》《润滑与密封》《机床与液压》《国际模具工业》《现代零部件》改名为《汽车工艺师》《东方模具》《机械工程师》《通用机械》《CPRJ中国塑料橡胶》《塑料制造》《机电信息》 印刷/纸业/包装《今日印刷》《印刷经理人》《数码印刷》《印刷技术》《纸业导购》《包装与设计》《喷绘与打印业》《包装财智》《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交通/运输/物流《物流技术与应用》《现代物流》《物流》《运输经理世界》《管道商情》《物流时代》《物联网技术》《轨道交通》《中国交通风采》《造船工业》《中国航务周刊》《世界海运》

媒体 FT中文网 香港文汇报 大公报 中国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证券时报 证券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 华夏时报 投资者报 时代周报 财经时报 上海金融报 《股市动态分析》杂志 《证券导刊》杂志 《财富》杂志 《创富志》杂志 《新财经》杂志 《新经济导刊》 哈佛《商业评论》 《卓越理财》杂志 《新理财》杂志 《基金观察》杂志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 《中国投资》杂志 《投资有道》杂志 《投资与合作》杂志 《投资与理财》杂志 《融资中国》杂志 《英才》杂志 《创业家》杂志 《当代经理人》杂志 《经理人》杂志 《当代金融家》杂志 《首席财务官》杂志 《南方人物周刊》 《财经文摘》杂志 《新营销》杂志 《财会学习》杂志 新财技 美国证券网 世界能源金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网 财经网 浙商网 财讯期货 机构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东兴证券研究所 今日投资 联合证券研究所 群益证券 亨达国际 第一上海 法巴认股证 法兴认股证 荷银认股证 权证在线 上市公司 交通银行 建设银行 中国人寿 中国神华 中国远洋 中国南车 中煤能源 中海集运 中国交通建设 中化化肥 中国自动化集团 首创置业 方兴地产 天大石油管材

《投资与合作》是核心期刊。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投资与合作》杂志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平台收录期刊,《投资与合作》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投资与合作杂志社主管,海南省电子音像出版社主办的正规合法学术期刊。

投资与合作杂志pdf2012年

应该是停刊了,或者是不出纸质版了吧。

不是《投资与合作》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收录期刊,因此不是黑刊。黑刊指的就是预警期刊,黑名单的期刊,是擅自出版既无正式刊号又无广告经营许可证的非法刊物

可以订阅的订杂志,上“杂志云”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

投资与合作杂志多少页

不是《投资与合作》杂志为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查询,收录期刊,因此不是黑刊。黑刊指的就是预警期刊,黑名单的期刊,是擅自出版既无正式刊号又无广告经营许可证的非法刊物

邮局,杂志社,网上都可以订阅呀

vc 天使投资 也就是风险投资商pe 产品工程师 或 产品(项目)经理3g 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渣打 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网址前2者有其他解释,根据你说的投资与合作,仅为你提供相关的释意。希望对您有帮助:)

投资与合作属于几类杂志

《投资与理财》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金融理财类杂志。《投资与理财》。于2000年正式创刊,凭借其客观、全面、专业、权威的理财产品分类报道受到广大投资者的认可和好评,领航于财经类纸媒;2008年,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中国大众理财群体,《投资。与理财》全新改版,角度更客观、评论更专业、读者更实用。杂志定位:中国第一本完全金融理财产品导购手册办刊宗旨: 全面:最齐全的金融产品分类,最全面的产品分析报道专业:基于功能性,对各种理财产品进行专业的点评、分析、比较实用:有效协助投资者赚钱内容设置: 基金专栏:全面关注基金业界变化,分析报道基金产品,提供完整的基金销售、投资资讯;银行专栏:提供最全面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提供第三方的客观建议股票专栏:分析热点,发现个股投资机会,为投资者提供权威的投资研究报告保险专栏:为家庭、个人提供透彻的保险产品购买计划,兼顾保险和投资的双重价值取向其它专栏:结合市场热点,把握相关投资品种机会,为投资者提供实用的理财资讯;读者群体:对于理财知识,懂一点,但不是太懂;有点钱,但不是太多的最广泛的群体。特别订阅:诺亚财富、湘财证券、民生银行、巨田基金、华创证券等机构指定读物。发行量 发行量:同类杂志发行量最大,实发单期7万册发行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昆明、苏州等31个城市发行周期:双周刊,周末出版

vc 天使投资 也就是风险投资商pe 产品工程师 或 产品(项目)经理3g 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渣打 英国渣打银行有限责任公司 网址前2者有其他解释,根据你说的投资与合作,仅为你提供相关的释意。希望对您有帮助:)

看杂志固然是好习惯!不过那种平面信息会不会滞后呢!我个人觉得实用信息大部分都在互联网上!看你怎么把他整合了看了!你若是有关系的话可以去获得一些内参消息看的才有意思!其他消息还真不如看《瑞丽杂志》等一些杂志!

看杂志之前建议你先读几本书。巴菲特教你读财报---财务报表是企业的语言,是投资的前提。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看看高手的是怎么做的。郎咸平说---你要知道你要投资的经济真相如何。看好了之后,可以读《理财周刊》,很全面的,第一理财网是他们的官方网站《理财周报》,南方报业主办的,势头很猛的报纸《财经》比较深,但是会有好的效果。我是做金融的,你可以加我msn,呵呵

投资与合作杂志社饶霞飞

作者 | 赵磊

编辑 | 饶霞飞

9月3日,格力集团与小米集团、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约定在产业基金、金融服务、产业投资、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也许是“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这个概念太深入人心了,以至于很多人误以为,这是董明珠和雷军联手了。

事实上,这个合作跟董明珠没有关系。董明珠是格力电器董事长,格力集团董事长另有其人。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渊源很深,但并非一家人。

了解格力和董明珠的人都知道,格力集团,应该算是董明珠的“对头”,而雷军与董明珠的关系,也是“对头”的成分居多,这就是说,董明珠的“对头”联手了。

按说格力集团和小米集团走在一起,跟董明珠无关,但是,他们要做的事情,却让董明珠十分介意。

根据协议,格力集团出资亿元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小米集团发起的小米产业基金,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核心装备、前沿 科技 等领域的小米生态链和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布局,助力珠海加速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这些恰好都是董明珠近10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投入近10年的模具业务、备受争议的手机、传闻中的芯片业务,以及想打造为“第二主业”的智能装备。

在这些领域,格力集团选择与别人联手,在业内看来,相当于否定了董明珠过去的努力。

让董明珠难受的是,这个别人,还是小米——被她认为“品质管理有问题”的企业。

还有更糟糕的事情。2005年以来,格力一直占据着家用空调第一的位置,2018年的一次采访中,董明珠说,“再过五年,还是没人能超越格力空调。”但是,今年,格力空调不败的神话被打破了。

刚刚公布的半年报显示,董明珠嘴里的那家“小偷”企业——美的的空调产品营收反超了格力。

与此同时,美的和格力的市值也进一步拉大。在2019年底,两者市值相差不过百亿元。截至收盘,格力电器的总市值为3298亿元,而美的集团的市值为4830亿元,相差1500多亿元。

在董明珠最在意的智能制造领域,她曾经看不上的小米集团上位了;在董明珠最得意的空调产品营收上,几乎是她一生的对手的美的反超了,这不禁让人感慨,董明珠的时代要过去了吗?

在签约仪式上,格力集团的代表是董事长周乐伟,他曾是“市政府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2016年11月,周乐伟接任格力集团董事长,前任正是董明珠。

董明珠现在的职务是格力电器的董事长。

格力集团成立于1985年,是珠海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由珠海国资委100%持有。

1991年,格力集团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格力电器。

1996年,格力电器上市后,格力集团的持股比例不断下降。1998年底为,2007年5月下降为,2016年9月,再降至,但仍为第一大股东。

去年下半年,格力电器进行混改,格力集团将其中15%股权以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珠海明骏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瓴资本由此入局。

目前,格力集团仅拥有格力电器的股权,看起来,两家曾经是“父子关系”,目前则是股东关系。

事实上,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微妙,大部分时候,格力集团扮演的角色都是董明珠的“对头”,某些时候,还是“死对头”。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董明珠曾diss格力集团称,“一直以来,格力集团没有什么好项目和好资产,只拥有一家很好的上市公司(格力电器),作为一个集团,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因此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寻找新的项目,并进行产业优化,最终拥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董明珠也曾公开“吐槽”珠海政府和国资委:“格力遇到困难的时候找国资委,国资委不搭理,让我们自己解决。但是遇到利益问题的时候,珠海政府手就伸得很长,什么政府决定、国资委要求,可能就会出来。我随时准备跟他们斗,一定要坚持原则。”

董明珠跟珠海政府斗得最激烈,成绩也最斐然的一件事,发生是2004年,当时,珠海政府计划把格力卖给美国开利,作价9亿美元。但董明珠坚决不同意,并想尽办法阻止了交易。

多年后,董明珠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格力电器的市值900多亿,国有股份的价值也接近200亿了,而当时(差点)9个亿美元就卖掉了。我们现在给国家挣了300多亿。

2012年,董明珠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跟珠海国资委之间的关系始终比较紧张,2016年卸任后,董明珠就不属于国企领导人,只是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了。

小米集团的代表则是总裁王翔,他是8月16日公布的小米公司4位新合伙人之一。资料显示,王翔在2015年6月加入小米,担任高级副总裁,后在2019年11月升任小米公司总裁,2020年4月又接替周受资担任小米公司CFO一职。加入小米前,王翔曾是美国高通公司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王翔的出现,意味着这是雷军非常重视的一次合作。

董明珠和雷军的关系中,最著名的是“10亿”赌约,诞生于2013年12月12日的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盛典,当时,雷军认为,5年内,小米的总营收能超过格力,并愿意赌1块钱。董明珠认为不可能,并表示,要赌就赌10亿。

根据2018年财报,小米的总营收为1749亿元人民币,而格力的总营收为1981亿元,“10亿”赌约,董明珠险胜。

去年8月28日,董明珠在北京表示,跟雷军的10亿赌约已经结束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10个亿我不要了,还想再跟雷军赌5年。”雷军回应称:“我觉得可以试一下”。

8月11日,在小米十周年的发布会上,雷军承认与董明珠的赌约有点盲目自信,“后来很后悔”。两天后,在央视新闻相对论节目中,董明珠对此回应说,“格力在空调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现在是走在领先地位,格力要在保持主业不变的情况下,让中国的装备在世界上叫得响!请雷军提出自己行业的目标。”

4月27日,在和雷军一起参加央视《新闻1+1》节目中,董明珠说,“我跟雷军很熟悉,也是朋友了。”虽然两者的关系,现在看起来不错,但在过去,两者的关系,还是“对头”的成分更足。

2014年12月,小米 科技 斥资亿元入股美的集团。董明珠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评价这个合作是“两个小偷在一起,是小偷集团。”

董明珠骂美的是小偷,因为此前美的销售的某几款空调侵犯了格力的专利,因此被法院判决赔偿格力经济损失200万元;而说小米是,指的是小米因侵犯爱立信的技术专利,在印度新德里被爱立信公开起诉,并导致小米手机在印度一度被禁售。

此后,董明珠还多次炮轰小米,说“小米不是什么伟大公司,小米手机不是有品质的产品。”又说“大家选择不用小米手机是因为小米质量不行,没有人会说因为小米价格太贵。”还说小米是贴牌生产,等等。

当然,董明珠真正的危机,不在外面的“对头”,而在格力之内。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家电市场规模8032亿元,低于2018年的8104亿元。这意味着国内空调行业进入了存量博弈时代,格力、美的之间的厮杀,会更残酷。

对于疫情影响下损失惨重的空调行业来说,谁能扛得住风险,谁能把损失尽可能降低,谁就能在疫情结束后更快恢复过来,甚至重塑行业的格局。

8月30日,格力和美的这对“宿敌”同时发布了半年报,这一次,一向强势的格力输给了美的。2020年上半年,格力的空调业务营收亿元,美的则在空调业务上收入了亿元,以半年报来看,这是多年以来美的首次在空调业务上超过格力。

更明显的是两家整体营收下滑的幅度,美的营收1397亿元,同比下滑了;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降了。但格力营收只有706亿元,归母净利润只有亿元,降幅分别高达和。具体到空调业务,美的只下滑了,格力却大幅下滑。

输给心里看不上的那家“小偷”企业,董明珠恐怕很不开心。

自称最大的乐趣就是“卖空调”的董明珠,其实一直想改变格力七八成收入都来自于空调这一事实。

主业单一最大的风险是,如果在空调业务上败了,格力就很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美的对格力的挑战虽然只是一次小的胜利,但格力非常紧张,因为这是“命根子”。从2018年至今,格力空调的营收长期占总营收的7成以上,今年上半年有所下降,也是因为受疫情影响严重,空调卖不出去,其他业务的比重有所上升。

最关键的是,空调业务是格力利润的最主要来源,其毛利率长期保持在35%左右,今年上半年下滑至,也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降价出售导致的,其他制造业务如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的毛利率虽然也比较高,但由于占比太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要知道,格力空调在2018年、2019年的收入基本是持平的,从市场看,2019年行业总产量同比增长,但总体销售额同比下降,行业总出口量同比下降,行业总内销量同比下降,空调全行业都面临巨大压力,而在2019年,格力在中国家用空调线下市场零售额占比,想进一步提升难度非常大。

而在海外,格力也并没有海尔那样的竞争力,在三大白电巨头中,格力对本土市场的依赖度最高,海外市场贡献率长期低于15%,只有在今年上半年达到17%,而美的、海尔的海外市场贡献率均已接近50%。

格力在空调领域确实还能在很长时间里屹立不倒,但是除了空调之外,格力还能讲出什么新故事呢?这决定了董明珠的时代能维持多长时间。

在2018年的干部工作会议上,董明珠表示要把智能装备作为格力电器的“第二主业”。2013年,它只是自动化设备制作部,2015年,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并独立运营。

2017年前后,格力将原来的智能装备业务分拆成为三个部分,南水的工厂主要生产机器人,北岭的机械所主攻自动化的生产线,坐落在暨南大学的旧厂房则主要进行上游技术的研发。

目前,格力声称已具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智能物流仓储、智能检测、自动化集成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据介绍,格力的这块业务不仅服务自己的自动化改造升级,主要还是向其他B端企业推广智能制造升级改造方案。可是在2C的轻工业领域深耕多年,并不代表就能在2B的重工业领域很快发展起来,这需要漫长的技术积累验证,从收入占比即可看出,离真正成为“第二主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2B不好做,在技术已经成熟的生活家电和手机等消费者业务上,格力也没有立稳脚跟,只是在电饭煲、净水机、空气净化器等小家电领域推出过一些爆款产品,但在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与美的、海尔这样的传统豪强还有很大差距。

让董明珠担心的是,格力虽然在空调行业一直是龙头老大,但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前有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后有小米等互联网新贵高调入场,格力在她手里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春兰空调”?要知道,这个曾经的空调霸主就是倒在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上。

事实上,不管是智能装备,生活电器,还是包含芯片业务、手机业务在内的其他业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投入了很多,也拿了很多专利和奖项,但在商业化上就是没有什么明显的起色。

疫情之下,格力遭受的创伤越重,越说明自身体质不过关,核心就在于格力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到底是智能装备,还是新能源,还是手机和芯片,能成为格力的下一个支柱,谁也不知道,包括董明珠自己。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