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龙鱼的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龙鱼的种类论文参考文献

一、龙鱼的品种类型

根据地区分布的差异,可以将龙鱼分为以下几大品种:1、亚洲龙鱼,包括金龙鱼、红龙鱼、、青龙鱼等;2、美洲龙鱼,包括银龙鱼、黑龙鱼等:3、澳洲龙鱼,包括星点龙鱼、珍珠龙鱼等;4、非洲龙鱼,如尼罗河龙鱼。由此可见龙鱼的种类繁多,但是选作观赏鱼的话,则大多是选择金龙鱼、红龙鱼和银龙鱼等品种为主。

龙鱼的价格普遍较高,饲养龙鱼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其中银龙鱼是观赏性龙鱼中价格最低的品种。成年后的龙鱼体型较大,饲养着要为龙鱼选择合适的鱼缸尺寸,以免影响其正常生长。长米,宽米,高米是饲养龙鱼最低的饲养空间要求了。

二、龙鱼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

龙鱼对水质的要求很高,龙鱼的饲养用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关于水温

龙鱼主要生活在热带、亚热带的东南亚地区,对水温的要求较高,它们感到最适宜的水温在28~30℃,所以饲养龙鱼一定要注意满足这一条件。

2、关于酸碱度

龙鱼比较适宜在弱酸性的水中生存,水的pH值在区间为宜,pH值高于过低于这区间都容易影响龙鱼的成长与光泽。

三、龙鱼的日常管理要求

在饲养条件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龙鱼日常的饲养管理则成为饲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其中饲喂和换水方面最值得一提。

1、饲喂注意事项

其实龙鱼最喜欢吃的小鱼小虾等活的食物,而非普通饵料。而小虾小鱼等食物对龙鱼的健康成长也十分有利,其次还可以使用蚯蚓、青蛙、大麦虫等其它小生物进行饲喂。对于年幼的龙鱼,一般可以使用红虫进行喂食,但是饲养者在夏天要注意良好保存红虫,以防变质。每天喂食龙鱼两次,每次以喂食龙鱼到7分饱为佳。

2、换水注意事项

饲养龙鱼时,用于更换的新水必须是经过晾晒的自来水,因为直接接出来的自来水中含有氯和氟元素,这些成分对龙鱼的生长不利,所以不可以使用刚刚接出来的自来水饲养龙鱼。此外,每次换水时要注意缓缓注入,少量更换,可以每周更换掉1/5的水。此外还需注意保持新水和旧水的温差不超过2℃,以免温差较大引起龙鱼不适。

爪爪博士对龙鱼的日常饲养管理方式的介绍就到这里,希望此次内容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不了解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进行留言,爪爪博士会尽快为你解答。

龙鱼(详情介绍)

龙鱼是现在被人们广泛用作风水鱼来饲养的观赏鱼品种,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华人的发音为“亚罗娃娜”,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SCLEROPAGES”是舌头、硬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隶属于OSTEOGLOSSIDAE科(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龙鱼广泛分布在南美洲、澳洲等亚热带地区,也因为其体型酷似中国的龙,所以俗称龙鱼。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 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 (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 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洲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一种很古老的鱼原产地称之为Arowana,是西班牙语“长舌”的意思。其学名是“scleropages”是舌头骨咽状的意思。按分类学上龙鱼属于骨舌鱼科(又叫骨咽鱼科)。中国大陆称为“龙鱼”、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可能是由于幼龙的卵黄囊象龙珠的缘故)、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称之为“银船大刀”。骨咽鱼科的鱼分别产于四个地方:亚洲、南美洲、澳洲、非洲。主要产于印尼和马来西亚。

龙鱼,属于骨舌鱼科,是一种大型的淡水鱼。早在远古石炭纪时就已经存在。该鱼的发现始于1829年,在南美亚马逊流域,当时是由美国鱼类学家温带理博士(Vandell)定名的。1933年法国鱼类学家卑鲁告蓝博士在越南西贡又发现红色龙鱼。1966年,法国鱼类学家布蓝和多巴顿在金边又发现了龙鱼的另外一个品种。之后又有一些国家的专家学者相继在越南,马来西亚半岛,印尼的苏门答腊、班加岛、比婆罗州和泰国发现了另外一些龙鱼品种,于是就把龙鱼分成金龙鱼、橙红龙鱼、黄金龙鱼、白金龙鱼、青龙鱼和银龙鱼等。真正作为观赏鱼引入水族箱是始于50年代后期的美国,直至80年代才逐渐在世界各地风行起来。

龙鱼全身闪烁着青色的光芒,圆大的鳞片受光线照射后发出粉红色的光辉,各鳍也呈现出各种色彩。不同的龙鱼有其不同的色彩。例如,东南亚的红龙幼鱼,鳞片红小,白色微红,成体时鳃盖边缘和鳃舌呈深红色,鳞片闪闪生辉;黄金龙、白金龙和青龙的鳞片边缘分别呈金黄色、白金色和青色,其中有紫红色斑块者最为名贵。这一科龙鱼的主要特征还有它的鳔为网眼状,常有鳃上器官。

龙鱼属肉食性鱼类,从幼鱼到成鱼,都必须投喂动物性饵料,以投喂活动的小鱼最佳。动物内脏,易妨害消化系统,不可投喂。投喂的人工配合饲料多选用对虾饲料(浮性)。提醒您一点的是:鱼和人一样需要各种养份,不可以投喂一种饵料,应制定出一份营养丰富的菜单,以确保它的营养均衡。

龙鱼适应的水温介于24~29℃均可,如果鱼只适应良好,甚至可以适应22~31℃的温度。不过龙鱼和其他的观赏鱼一样,切忌水温急剧变化。

亚洲的骨咽鱼包括:红龙、金龙、橙红龙、白金龙、青龙、过背金龙几种:

红龙: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英文名:RedArowana又叫红金龙。这种鱼作为濒危物种受到华盛顿公约的保护。

骨咽鱼科(古代鱼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是目前淡水观赏鱼中价格最昂贵的品种。体形与金龙鱼相似。该鱼的鳞片、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橘红、粉红、深红、血红色之区别。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幼鱼时嘴唇较翅,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金龙:又叫黄金龙,英文名:GoldenArowana。其背部为墨绿色鳞框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腮盖和红龙不同,没有红色而是亮丽的金黄色。

分类:骨舌鱼科、巩鱼属

产地:有不同形态的几个品系,名贵的有过背金龙鱼和红龙鱼。过背金龙鱼原产于马来西亚,此外还有出产于澳大利亚的星点龙(珍珠龙)和出产于南美亚马逊河的银龙和黑龙等,是较低档的龙鱼。

形态特征:过背金龙那雄俊优美的体态、宽大的鳞片、泛蓝的底色、灿烂的金框显示金甲武士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风。其鳃盖上的抹纯金,透出华丽富贵气象。

完美的金龙鱼要保持一对龙须笔直整齐(虽然损坏可以再生,但难保长得如意),色泽与体色致;起画龙点睛作用的龙眼要闪亮有神;各鳍要直,伸展自如,完美的体形才能充分展示其威仪。

金龙鱼是远古遗存物种,国际濒危保护动物,其繁殖养殖生产受到华盛顿公约(CITES)的约束,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注册金龙鱼渔场出产的金龙鱼附有血统编码芯片。

过背金龙与银龙、黑龙较容易区别,与红龙和青龙在鱼苗阶段则难以区分,一般人需待它长大才能分辨青龙鳞片泛青,一般不具金色;红龙的金色鳞片只长到由腹部往上第四排,体色逐渐变红;过背金龙则顾名思义其金色辚片可长过背部覆盖全身。

橙红龙:英文名:OrangeArowana。具体资料搜集中。

白金龙:英文名:PlatinaArowana。很象一种武汉出的香烟的名字。其体形和红龙相似鳞片的颜色为白金色。

青龙:英文名:GreenArowana。体形较其他亚洲龙鱼短小。鳞片青色侧线明显发达。以鳞片呈现紫色斑纹的最为名贵。可以人工繁殖。

过背金龙:过背金龙学名Scleropagesformosus,英文名MalayanBonytongue,原产地主要在马来西亚及部分在印尼,体形/颜色鱼体与红尾金龙差不多,但金色鳞片越过背部,显得较为漂亮。自然繁殖少,有些品相好的价格仅低于红龙,个别品种甚至和红龙同价。

过背金龙幼鱼时特征为蓝呈绿底浅红带点内金色细框,成长后浅经的鳞框会转变成金黄色,且金黄色蓝或绿底的鳞杠会达到鳞片的第五排,越过整个墨绿色的背部,背及尾鳍的上半部则应呈现出深蓝色,其余各鳍均呈金红色。饲养的方法与所有的龙鱼一样。过背金龙比红龙来得纤细,水质稍有一点恶化,就会很容易罹患皮肤病,而且,鱼鳞的边缘也会遭受腐蚀,成为锯齿状,样子变得很难看。

澳洲的龙鱼有两种:星点龙、和星点斑纹龙

星点龙ScleropagesLeichardti:产于澳大利亚东部,和星点斑纹龙很相似,幼鱼极为美丽,头部较小,体侧有许多红色的星状斑点,臀鳍、背鳍、尾鳍有金黄色的星点斑纹,成鱼体色为银色中带美丽的黄色,背鳍为橄榄青,腹部有银色光泽。各鳍都带有黑边。属夜行性鱼类。近年澳大利亚政府大量放养此鱼鱼苗所以数量不会少。

星点斑纹龙Scleropagesjardini:产于澳大利亚北部及新几内亚,体形较小,口部尖,体色为黄金色中带银色,半月形鳞片,腮盖有少许金边,尾鳍背鳍有金色斑纹。饲养容易,可人工繁殖。

南美洲骨舌鱼科的鱼类主要有三种:银龙、黑龙、象鱼(又叫海象、巨骨舌鱼)

银龙:Osteogloxssunbicirrohomus出要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1929年被鱼类学家温带理(Vandelli)首先发现。在当地是一种食用鱼。1935年引入美国。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户的宫田先生在九州阿苏长阳的热带养殖场利用温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市场上所见的还是由南美经过美国转口引进的人工繁殖的极少。此鱼鳞片巨大、呈粉红的半圆形,鱼体呈现象是金属的银色,其中含有钴蓝色、蓝色、青色等颜色混合,闪闪发亮。背鳍、臀鳍向后生长其基部很长,尾鳍短、胸鳍大。

黑龙:Osteogloxssunferreirai形状和银龙几乎一样,成鱼为银色,但体形长大时会趋向黑色带紫和青色,有金带。极具观赏价值。幼鱼有明显的黑色体纹胸鳍下挂着卵黄囊所以香港人称之为黑龙吐珠。

象鱼:Arapaimapirarucu产于哥伦比亚、巴西。体形巨大可长至5米长。在原产地被作为食用鱼。近年由于数量锐减已经被当地政府禁止捕捞和贩卖,更加不让出口。我只在武汉新世界水族公园见到过一尾两米长的象鱼。体色黑,鳞片有橙红色的框。力量极大当它的尾部扫到水族箱的玻璃壁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声响。

非洲骨舌鱼只有一种称为尼罗河龙鱼Heterotisniloticus分布于尼罗河中上游和热带西非洲。外形类似于亚洲及澳洲龙鱼。其吻端到背鳞前位置的轮廓不是直线型的,此外口部较大而不开裂,觅食时才会张开。体色为橄榄色带灰色而不是黑色,天然水域中的尼罗河龙鱼可长达一米,重6公斤。在水族箱中可长至80厘米。须注意的是此鱼不吃小鱼而是吃浮游生物,象沦虫、红虫等等,这样巨大的鱼吃这么小的东西有趣吧?它的第四、五腮面的上部是螺旋状的类似于迷宫科鱼类的呼吸器官。

金龙鱼论文的参考文献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一)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二)海洋生态破坏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目前,海洋开发活动还缺乏综合的、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比较差。 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倍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法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有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 一棵树每天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的有害气体,放出同样多的氧气,可供一个工厂的人一天的呼吸。而花草可吸取噪音,如果栽一片花草坪的话,那就可以大大降低噪音的污染了。由此可见,植物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可是有些人却还不知道这些,每当我看见草坪被那些人践踏,爱护花草的标语牌被踢倒,我的心就像刀割似的,难受极了。如果失去了花草树木,我真不敢想象世界将变成什么样子!我三年级时学过《一个小村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人们过度砍伐树木,使得大地裸露,大水冲没了村庄。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难道还能让这种事情再发生在我们城市中吗?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应当珍惜它们。我从〈〈岭南少年报〉〉和〈〈现代小学生报〉〉中知道:美洲猎豹已长离世间;猛马象早已丧命冰河;剑齿虎早就灭绝;欧洲大雷鸟接近灭绝;鲸类正苟延残喘;非洲象被逼在绝种深渊边。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少吃野生动物,阻止捕猎者猎取动物。记得2003年SARS蔓延,都是因为人们吃果子狸,由冠状病毒变异而引起非典。 我从网上获得臭氧层被称为大地的保护伞,因为它可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如果没有臭氧层的话,一刹那,大地将尽被烤焦。因为人们大量使用化学药品,南极上空已露出了个大洞。 淡水也非常宝贵,据电视新闻报道:全球百分之七十的水属于盐水,这种水不可饮用。据统计:三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人缺水,何况现在也没有发明出盐水转化机。水流声“哗哗”一定是有人没有拧紧水龙头,节约用水只是挂在嘴边,根本没有人记住,那些不自觉的人洗完手之后,不关紧水龙头,让那些淡水白白流走。 总而言之,保护环境,再不能挂在嘴边,要重在实际行动。大家要用我们的双手保护我们这个美丽而又脆弱的地球

论文摘要:休闲渔业在我国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文对休闲渔业概念、类型以及发展休闲渔业的意义进行探讨,发现我国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的更好,提出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休闲渔业概念 类型 意义 存在问题 建议 一.休闲渔业概念 休闲渔业是指人们劳逸结合的渔业活动方式。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节奏加快,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增大,人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得到调剂,使自己能以健康的身心更好的投入学习和工作。正如台湾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所言,20世纪是劳动时代,21世纪是休闲时代;20世纪是劳动型文化,21世纪是休闲文化。休闲渔业正是适应这一潮流而在全世界兴起的。江荣吉教授给休闲渔业概括了这样一个定义:“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换句话说,休闲渔业就是利用人们的休闲时间、空间来充实渔业的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产业。 因此,休闲渔业是把旅游业旅游观光水族观赏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配置,以提高渔民收入,发展渔区经济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新型渔业。 二.休闲渔业类型 台湾专家把休闲渔业划分成五种形态。 一是运动形态。主要是以钓鱼为主的体育运动; 二是体验形态。就是让游客直接参与渔业活动,采集贝壳类等; 三是食鱼形态。如浙江省搞得最早的、最出名的舟山沈家门夜排挡; 四是游览形态。这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表现特别明显,如香港的海洋公园、浙江千岛湖的“巨网捕鱼”; 五是教育文化形态。这在发达国家也较为普遍,主要是水族馆、渔业博览会及各种展览会等,带有一定的教育性和科技普及性。 现代休闲渔业就是在这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产经营型:是指一些渔场以渔业生产为主,以垂钓为辅的生产经营方式。如北京徐辛庄渔场、板桥渔场等。 休闲垂钓型:是指一些专业垂钓园和设施较完备的垂钓场以开展垂钓为主,集游乐、健身、餐饮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如北京昌平小汤山垂钓园、顺义马坡垂钓园等。 观光疗养型:是指一些公园山区结合周围旅游景点,综合开发水资源,“住水边、玩水面、食水鲜”,既有垂钓、餐饮,又能观景、休闲、度假、避暑。如北京颐和园、怀柔虹鳟鱼一条沟等。 展示教育型:是指一些水族馆以展示海洋鱼类为主,集科普教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博览馆。如北京太平洋海底世界、富国海底世界。 三. 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休闲渔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旅游产业,其性质发生了变化,原本第一产业的渔业变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渔业仅仅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资源,一种工具,是众多旅游产品项目之一。休闲渔业旅游发达地区,普遍而言是渔区。在渔业发展内外环境不很理想的情况下,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具有一定的意义,主要体现为: (一)休闲渔业旅游丰富了旅游地旅游资源,构建旅游地旅游品牌 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旅游地旅游产品种类,特别是对于旅游资源较为贫乏的旅游目的地,可以将休闲渔业旅游产品挖掘策划成为当地主打旅游品牌。 (二)休闲渔业旅游有利于解决渔区渔民转产转业问题,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在海洋渔业资源减少、捕捞海域受限、渔民出路存在困难的渔区,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为无路可走的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开阔了就业空间。同时,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普遍在渔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其区位优势较弱,交通不太发达。休闲渔业旅游的开发,可以带动渔区交通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其他旅游行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调整休闲渔业发达旅游地产业结构。 (三)增加渔区旅游经济收入 由于休闲渔业旅游项目先期资金投入不需很多,又可以利用现存的闲置渔业器械与人力资源,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增加了渔区渔民的创汇途径,有利于提高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收入,达到渔业经济与旅游经济的双丰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对提高渔民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事休闲渔业旅游的人员原本都是渔民,休闲渔业一旦与旅游业结合,那么其产业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原来的第一产业渔业转化为第三产业旅游业,所以渔民身份与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渔民演变为旅游业服务人员。旅游者对他们的要求,也以旅游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应。这就对渔民们提出了一个提高素质的要求。要求他们既具有渔业知识,也要具备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这样,渔民势必要改变生活方式,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陋习,利用业余时间自觉参加旅游业相关知识的学习。生活方式与业余时间支配方式的改变,渔民由闲散型生活方式向学习型生活方式的转变,既提高了综合素质,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利于渔区的稳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四. 休闲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海洋休闲渔业迅猛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缺乏统筹规划。在发展海洋休闲渔业中,片面追求旅游景点效应,主要集中于海岛上,且景点多而散,上不了规模与档次,所建的别墅区大同小异,反复克隆,缺少个性与特色。2.在经营上存在短期行为。一些经营者目光短浅,只管开发、不管保护,只顾眼前利益,短期行为严重。3.环境质量偏差。由于近海和内陆水域环境的污染,许多山清水秀的妩媚之处,已风光不再,尤其是内陆水域清澈的大小水面已寥寥无几,制约了海洋休闲渔业的发展。4.投入资金匮乏。海洋休闲渔业虽是国家鼓励扶持的朝阳产业,但也是具有高风险的弱质产业,不仅要凭借旅游资源优势,更需要社会各方面密切配合,甚至要以国民经济总体的相对发达和高度发达作为依托和支撑。5.设施不配套。有关专家指出,休闲、观赏渔业,作为渔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目前在我国尚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设施不配套、相关服务跟不上等问题。6.大规模休闲场所少。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集观赏、垂钓(捕捞)、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规模休闲场所目前还不多,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7.思想观念保守,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从事渔业的生产者多是世代相传的渔民。让他们从生产性的捕捞业转入到休闲性渔业,在一定时期内还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自身的天然资源优势看不到其潜在的经济效益,不能很好地把握时机,思想不够解放,缺乏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的精神。 五. 休闲渔业发展的建议 我国发展休闲渔业在规划布局上应与旅游景点的建设相结合,与现代化渔业、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相结合,游钓休闲渔业应在全国风景旅游区和大中城市近郊展开。在各大中城市周边旅游风景区,利用现有水面资源建成集游览、垂钓、休闲为一体的休闲景区;在水库、湖泊地区,可开展网箱垂钓、驾船、滑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可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经营上应打破单一生产、单一垂钓的简单模式,以渔业吸引客源,以三产服务创造效益;实施长短结合,养钓结合的方式,发展初期以养为主,近郊以钓为主,以养为辅;远郊以钓为辅,以养为主,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增加效益。 有计划地选择一些重要港口和旅游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由社会组织出面,筹集一些资金,试办渔货直销的休闲市场,以更好地安排渔区劳力,招徕顾客游客,活跃市场,增加渔民收入。 (一)发展城镇郊区的垂钓娱乐项目 要利用现有水产养殖场所为基础,合理布局,完善各项服务设施,包括餐饮娱乐旅馆交通和钓具饵料供应及技术服务等,并为钓鱼爱好者创造优雅的活动环境,努力改变当前一些城镇居民想钓鱼无处去,有处去钓鱼而环境不好,服务不配套的状况。 (二)创办一批海钓基地 有计划地创办一批环境条件优良,服务设施比较齐全的海钓基地,吸引海内外游客和钓鱼爱好者前来开展钓鱼活动。创办海钓基地,除建设钓鱼码头(与网箱养殖结合)外,要把裁减下来的废旧渔船与建造“游钓鱼礁”结合起来。这样,既解决废旧渔船的出路,又有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增值,并为海钓旅游业创造良好的垂钓场所。 (三)积极发展沿海渔区旅游业 我国沿海渔区,经过多年来的发展,面貌一新,有着很好的旅游资源。烟台、威海地区和大连、舟山市以及宁波、厦门、汕头、深圳、珠海等市沿海渔村对外开放旅游后,国内外游客都给予很好的评价。对这些经济发展好,交通方便,渔村面貌改观大的渔区、海岛,应作为重点旅游点,保持常年对外开放,而且要办出特色,把旅游观光与品尝海鲜风味结合起来。 (四)开办海上旅游观光活动 海上旅游观光包括海上游览、海上捕鱼、海底观鱼及海岛旅游等。开办这些项目,一要有较好的旅游船艇设备和严格的安全措施;二要提供观光游乐的项目。建设这些项目,投资较大,科学性较强,要根据条件,逐步开办。条件不具备或不成熟的,不宜仓促上马。 参考文献: [1]江荣吉.休闲渔业经营管理.(台湾)中国水产,1992(7):47~52 [2] 蔡宝山.浅谈游钓渔业的开发.科学养鱼,1993(2) [3]楼筱环,等.舟山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设计[J].大江周刊·学术论坛,2005,10(2):35-38.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3000字金融学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一 《金融危机防范与金融审计免疫系统完善研究》 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整个金融业的连锁反应。2008年,随着美国两大房产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美国华尔街排名前五位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证券被并购,以及美联储联合其他大银行出资7000亿美元救市并由此引发的全球股市持续低迷等一系列事件的接续发生,使美国金融危机逐渐蔓延至其他国家,形成全球性金融海啸,并波及到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随着金融全球化,我国金融业同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日趋紧密,如何防范这种输入性金融危机,特别是从国家层面加强金融危机防范十分重要。 2008年3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了“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的重要观点。认为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首要任务是保障国家安全,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国家安全包括国家财政、金融、资源、环境和信息安全等。金融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发挥和完善金融审计免疫子系统功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面对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特别是近期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和蔓延,对深化金融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国金融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审计必须注重对影响金融安全问题的研究,发挥其保障金融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维护安全,防范风险,促进发展”的目标。 一、金融危机的理论综述和发生机理 (一)金融危机理论综述从金融审计角度有效地防范金融危机,首先要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认识金融危机,为金融审计免疫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 经验 。国际上金融危机理论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历史。从1979年克鲁格曼(Krugman,1979)具有开创性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1994年奥布斯特菲尔德(obsffeld,1994、1996)、萨斯、托美尔和维拉斯科(Sachs、Tomell、Velaseo,1996)的多重均衡和危机的目促成性模型、到1998年克鲁格曼(1998)、Cometti Pesenti和Roubini(1999)的道德风险危机模型,Radelef和Saches(1998)、Chang和Velasco(1998a,1998b)的金融恐慌模型、金融系统不稳定性模型以及危机传染性模型等,每一种理论模型都对当时在不同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进行了解释和说明。 第一代金融危机模型:克鲁格曼的完全预见能力模型。该模型源自对墨西哥(1973—1982)和阿根廷(1978—1981)等国家所发生金融危机的解释和说明,强调外汇市场上投机攻击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之间的联系。根源在于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如固定汇率制)之间不协调。当政府所追求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稳定汇率政策不协调时,理性的投机攻击就会发生,最终导致金融危机(朱波,2005)。 第二代金融危机模型:多重均衡和危机的自促成性模型。由于完全预见能力模型没能很好地对1992—1993年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进行解释,因此,理论界进一步发展了新模型。该模型认为政府维护汇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政策选择过程,维护汇率稳定是一个政策目标抉择的成本收益权衡过程,强调危机的自促成性质。当政府内外政策不协调时,投机者预期汇率最终会贬值,就会提前抢购外汇,结果是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增加,从而爆发金融危机。 第三代金融危机模型包括道德风险危机模型、金融恐慌模型和危机传染性模型等。为了对以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代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金融危机进行合理解释,出现了很多新模型。其中,道德风险危机模型认为政府对国内银行负债的隐形担保会导致国内银行借贷政策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最终使得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引发金融危机。在金融恐慌模型中,银行将存款人存款投资于长期项目,当许多存款人从银行提存时,由于银行流动资金有限,不得不停止贷款所支持的长期项目,导致贷款损失,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传染性模型,主要包括银行同业市场中流动性危机传染和国际金融危机传染;一方面,信息外部性或银行间信贷关系使得银行间破产进行传染,另一方面,Kodresa和Pritsker(1998)认为,信息不对称和跨市场套期保值能力是国际金融危机传染的根本原因。 (二)金融危机发生机理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1998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乃至全球性的金融海啸,这些金融危机涉及面广、冲击力强、破坏性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应仔细分析这些金融危机发生的机理,从中找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尽管每个国家爆发金融危机都有其当时国内外特殊的经济政治原因,但这些金融危机背后都有一些共性原因。 首先,发生金融危机国一般对外资依赖程度高、外债结构不合理。如1992—1994年,墨西哥每年流入的外资高达250亿—350亿美元,而外贸出口并未显著增长,外贸进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从1987年的增至1993年的31%,结果造成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赤字高达230亿美元。 其次,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膨胀使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最先在泰国爆发,其海外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失去信心,导致大量资本外逃。当高速增长条件不充分时,为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不顺利,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房地产泡沫导致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挫伤投资者信心。 再次,汇市和股市的联动性,金融政策顾此失彼,加之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墨西哥金融危机中,政府宣布货币贬值意在阻止资金外流,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但在社会经济不稳定情况下极易引发通货膨胀,也使投资于股市的外国资本因比索贬值蒙受损失,从而导致股市下跌。在亚洲金融风暴中,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为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亚洲金融风暴发生时,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 最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问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其暴露了发生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从这一意义上来说,金融危机为健全我国的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审计免疫系统提供了一个契机。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二 《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对策》 摘要:金融业作为国家 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金融业面临着各种复杂交错的风险, 文章 通过对当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金融 管理与服务的四条对策,通过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以推动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金融管理服务 一、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 金融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与核心,在当代国家中的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的风险,简而言之,就是指一种行为既可能带来收益,又可能带来损失。那么,金融风险就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或者说,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出现偏差的概率”[1]。一般来说,市场经济 环境下的金融活动都隐藏着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只能控制在一定的限制范围之内,一旦风险过大,金融风险便会爆发出来,甚至有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 那么,金融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原因主要有哪些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第一,从金融业的布局与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金融业存在着单一化的问题。在我国,实行银行改制以来,我国几大国有银行在资金配置上仍然处在绝对支配地位而没有什么改变。资金链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融资 渠道 单一,由于广大群众缺的投资渠道过于单一,以及面临着衣食住行的生活成本提高,更多的百姓选择的是宁愿把钱存于银行中。与此同时,企业要发展,则必须对外部资金具有很高的吸纳能力,但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限制,直接融资不能够获得自由的发展,百姓的投资渠道缺乏,企业只有靠向商业银行借贷方能生存发展。这就形成了融资渠道的单一和结构的僵化,使得银行风险处于高水平地位。 第二,从操作从面来看,金融机构存在着操作风险。操作风险,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表现在金融业中,就是在银行的日常业务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这种操作风险又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金融行业 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风险;其次,业务操作过程缺乏规范,无规章可循。金融活动是一种多主体互动性质极强的经济活动,他们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利益诉求的不同,这就导致了金融活动操作的异化。 第三,从利率的变动来看,我国的金融业存在着愈来愈高的利率风险。在我国,由于对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管制比较严格,因此各商业银行不能自主调整利率。利率的变动受到统一的系统性调度,由此而带来了较大的系统性利率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势在必行的今天,银行利率的波动将会变得频繁,由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主要都是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存在,所以受利率变动影响较大,这样以来,在利率市场化的前进中,由于金融机构自身应对利率波动能力的不足,将会带来利率风险。 第四,从信用角度来看,金融机构时刻存在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首要目标,这是因为银行普遍存在着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过度借贷的冲动,因为贷款借出越多,也就代表着业务做得越大,最终有可能获得很好的收益。但是,这就存在着盲目借贷的风险。因为借出的资金大多都是流向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极易形成呆账、坏账,这就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从借贷者来看,他们也在寻求各种手段满足自身利益,从而千方百计逃脱还贷的义务,向银行转嫁风险,使亏损的由银行来承担。于是,各种转嫁风险、贷、拖欠贷款等现象就大有人在,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第五,从金融的自由化层面来看,各种金融机构的泛滥,形成了自由化的风险。随着老百姓手中的资金越来越多,而国家已经开始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管制,这促进了银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些人也纷纷采用各种手段来吸收散在的资金,形成地下金融市场,而一些中小企业在从正规金融渠道筹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容易寻求这种地下金融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而那些正规的金融机构,也需要获得比自由化之前更多的利益,便更容易从事那些大风险的活动。 从以上五个方面来看,面对着各种复杂交错的原因,应对金融风险,加强应对金融风险体系,控制与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势在必行。 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对策 在金融业面临着那么多风险和挑战的今天,如何从实际困难中寻找有效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的办法,从而能够不断创新金融管理与服务的方式 方法 ,防范和化解风险,以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份十分艰巨的任务。笔者 总结 以下几条,用以加强和完善金融管理与服务。 第一,改变传统观念,用现代的眼光,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所谓的金融产品服务创新,“主要指金融行业为客户提供的价值凝聚形态,包括种类用于投资、避险,或者金融操作便利工具,以及附加在这些产品上的其他劳动价值。”[2]传统的金融行业主要通过提供传统的金融工具为客户提供帮助,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利用咨询、信息服务等方式,通过银行卡、股票、支票、债券、汇票、期货、保单等新型金融工具,促进服务的现代化与文明化。另外,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时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要更加人性化,更让人赏心悦目。 第二,从立法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金融风险的法律防控。目前,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实行的问题,而是一个要通过什么方式实行才更有效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进行金融立法的完善,从法律层面上规范金融机构及金融主体的合法化行为。另外,要加强金融监管能力。 第三,从准入制度来看,要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体现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市场准入既是管理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关口,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他一系列金融监管制度建构的基础依据。加强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对各种金融工具、交易机构等注册、审批以及交易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使那些不符合资格的金融机构都不能进入金融市场。 第四,从管理本身来看,要创新金融管理。进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是优化金融机构发展,保证金融机构良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要加强本单位激励机制建设,在人事的 组织、岗位、流程、培训、考核、 市场营销 方式等方面积极创新。特别是在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的今天,要对员工的个人业务素质、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训,以获得良好的口碑,增强本单位的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周昌发.金融风险防控法律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45. [2]何东.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1):188.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篇三 《试谈互联网金融模式与发展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模式、互联网理财四种主要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 随着信息高度密集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支付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第三方支付系统从最初的仅限于支付使用的系统逐渐实现了线上线下、综合应用的各种功能,并涉猎到了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根据用途把第三方支付分为两种类别。第一是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此模式仅限于电子商务网站支付使用,例如易宝支付等等;第二是依托于B2C、C2C提供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此模式提供的担保功能具体体现为第三方平台负责托管货款、通知商家到款、发货,待买方收到货品检验确认满意后通知第三方平台付款给商家,平台将款项转至卖方账户后完成整个支付流程的交易,例如淘宝网的支付宝、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等等。 (二)P2P网贷模式 P2P(peer to peer)网贷即个人对个人的网络借款,可以实现借款人享受网络贷款的便捷与高效率。随着P2P网贷规模的不断扩展,根据《2015年3月网贷平台发展指数评级》 报告 中显示,截至2015年3月我国P2P网贷平台增加到了以十大P2P网贷平台陆金所、人人贷、宜人贷、积木盒子、投赚网、微贷网、拍拍贷、有利网、易贷网、红岭创投为首的2160家。P2P网贷模式主要由直接融资、提供本金与利息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模式构成。其中的直接融资形式的如拍拍贷是为借贷双方只提供纯粹的信息匹配;提供本金与利息的担保平台是以担保机构形式运作的,工作流程为寻找、筛选客户,提供担保、匹配资金;信贷资产证券化是以陆金所与有利网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三)众筹模式 众筹(crowdfunding)即大众、群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在互联网平台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一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众筹模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创业行列,因为它利用了网络平台向大众募资,大大降低了募资的成本。同时,他又是向大众小额募资,也进一步分散了投资人的风险。众筹模式为各种项目提供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平台,在通过众筹模式获得项目启动资金的同时,为创业人提供了机会与无限的可能性。例如:2012年10月份美微传媒创始人朱江在淘宝店铺的“美微会员卡在线直营店”,该会员卡是在享受订阅电子杂志的权益同时,可以拥有美微传媒的100份原始股最具代表性;再如2015年李丹妮的京东“万壕计划”是京东首例微商众筹品牌。 (四)互联网理财 互联网理财产品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涌现,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4年第三十四次调查报告中显示我国理财产品用户规模已达到了6383万,使用率数据为。报告中分析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长尾效应正和个人零散资金的收益回报现象,这不但提高了互联网理财运营商的商业地位,而且个人零散资金的高收入,也使用户的规模得到了迅速的增长。以2015年7月份的累计万份收益排名图表为例,如下图。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互联网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中打造了新经济、新金融时代,带着全新的 思维方式 与 商业模式 ,开始了金融业颠覆性的发展行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创新,互联网金融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也是如此,例如:当前第三方支付模式主要以密码支付为主,“刷脸”支付系统的出现与测试,就是对支付系统的创新与完善,未来还会有更加科学、安全的支付系统丰富第三方支付模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PC互联网的主要平台局面也会逐渐向移动互联网金融方向发展,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将会依托于移动互联网实现,尤其是个人理财方面拥有的庞大用户群。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的陆续出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频发、鱼龙混杂局面会逐渐步入正规化发展。在P2P网贷模式中,一些制约因素与限制条件也会相聚出现,如:年收入必须达到一定的金额才能投资、投资金额不能超过可投资资产的一定比例等等。 互联网金融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转化与增加,为了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旋风式发展越来越专业化,这必将成为金融界的主力军,互联网支付、网贷、金融门户、理财系统会从为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更加安全、高效、合理与科学化。 猜你喜欢: 1. 金融学术论文3000字 2. 金融专业学术论文 3. 关于金融的专业学术论文 4. 关于金融的国家学术论文

鱼类杂交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及其原因分析我国地域辽阔,生态类型多种多样,涉及的外来入侵物种数量多、范围广,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外来入侵种通过竞争或占据本地物种生态位,排挤本地种。例如从洱海、程海和抚仙湖引进太湖新银鱼后鱼产量的变化来看,浮游动物为食性的银鱼不仅与本地鱼类的幼鱼发生强烈的食物竞争,而且与程海红鮊、大眼鲤、春鲤、洱海鲤、鱇[鱼良]白鱼等浮游动物食性的本地鱼类之间也产生强烈的食物竞争,导致本地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或与当地种竞争食物;或直接扼杀当地物种。外来鱼类通过与本地鱼竞争食物并吞噬本地鱼类鱼卵使本地鱼种类和数量减少的例子很多。以洱海为例,20世纪 60年代引进"四大家鱼"时带进的鰕虎鱼和麦穗鱼主要生活于湖泊的浅水区,嗜噬本地鱼类产于浅水区的授精卵,结果导致本地鱼类种群急剧减少。或分泌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它物种生长,使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濒危或灭绝。例如豚草可释放酚酸类、聚乙炔、倍半萜内脂及甾醇等化感物质,对禾本科、菊科等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明显的抑制、排斥作用。在云南各地,导致本地鱼类濒危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外来鱼类、围湖造田、水利工程、酷渔滥捕。滇西北主要的3个湖泊洱海、程海、泸沽湖,共有本地鱼类 34种。从鱼产量的历史资料来看,本地鱼类数量急剧下降均发生于引进新的鱼类种类之后。洱海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引进"四大家鱼"时无意中夹带进鰕虎鱼和麦穗鱼等非经济性外来鱼类后,大理弓鱼等本地鱼类经历了第一次冲击,产量急剧下降,下降幅度在50~1000倍左右,同期鱼船的数量及捕捞强度的增加则仅为1倍左右;至80年代中期,鰕虎鱼和麦穗鱼等非经济性外来鱼类数量明显下降后,本地鱼类的产量又有所回升;80年代末期引进太湖新银鱼并在90年代初期形成产量后,土著鱼类又经历了第二次冲击,各种本地鱼类均陷于濒危状态。同期,泸沽湖有裂腹鱼遭受鰕虎鱼和麦穗鱼等排挤,程海有本地鱼遭受银鱼排挤的类似命运。这些资料表明,在外来鱼类、围湖造田、水利工程、酷渔滥捕等四大致危因素中,外来鱼类是导致土著鱼类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或濒危的最大因素。由于直接减少了当地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单优群落,间接地使依赖于这些物种生存的当地其它物种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最后导致生态系统单一和退化,改变或破坏当地的自然景观。有的入侵种,特别是藤本植物,可以完全破坏发育良好、层次丰富的森林。禾草或灌木入侵种占据空间后,其它的乔木就无法生长。许多外来入侵种使植被遭到破坏,变成层次单一的低矮植被类型。这些植物群落(包括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等)的改变相应地引起生态过程的改变,这包括正常的火循环周期被改变,火发生的频率及水资源的消耗增加,加重土壤的贫瘠化等。外来入侵种对生态系统另外一个更不易察觉的影响是污染当地的遗传多样性。随着生境片段化,残存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种分割、包围和渗透,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造成一些植被的近亲繁殖及遗传漂变。有些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不但可与同属植物杂交,还可与假蓍紫菀(Aster ptarmicoides)杂交。入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后者的遗传侵蚀。在植被恢复中将外来种与近缘本地种混植,如在华北和东北本地种落叶松(Larix)产区种植日本落叶松(),在海南本地的海桑属(Sonneratia)产区混植从孟加拉国引进的无瓣海桑(S. apetala),都存在相关问题,因为这些属已有一些种间杂交的报道[14]。从美国引进的红鲍(Haliotis rufescens)和绿鲍(H. fulgens),在一定条件下能和我国本地种皱纹盘鲍(H. dscus hannai)杂交,在实验室条件下已经获得了杂交后代,如果这样的杂交后代在自然条件下再成熟繁殖,与本地种更易杂交,结果必将对我国的遗传资源造成污染[3]。值得注意的是,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及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当人类停止对某一环境的污染后,该环境会逐渐恢复,而当外来物种入侵后,即使停止继续引入,已传入的个体并不会自动消失,而会继续大肆繁殖和扩散,这时要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而由于外来物种的排斥、竞争导致灭绝的本地特有物种则是不可恢复的。因而对外来物种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新的医学问题,其中一些是外来物种入侵所带来的。病毒是个棘手的问题,尽管人类用疫苗成功地防治了天花、小儿麻痹、黄热病等病毒,但是对大量的病毒却束手无策。人类花费大量精力寻找爱滋病的疗法,却收效甚微。更糟糕的是,全球化会使那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传染性疾病是外来物种入侵的典型例证。大凡新型的传染病,一些是直接通过旅行者无意带进来的,还有一些则是间接地从人们有意或无意引进的动物体上传染的。[10]淋巴腺鼠疫(通常是由鼠疫杆菌Pasturella pestis引发的)由跳蚤携带,而跳蚤通过寄生于入侵物种--原产自印度的黑家鼠(Rattus rattus),从中亚传播到北非、欧洲和中国[10]。随着欧洲殖民地的建立,麻疹和天花从欧洲大陆席卷了西半球。当地居民对这些疾病的抵抗力很弱,这也促使了阿芝特克和印加帝国的衰落[10]。一些外来动物,如大瓶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麝鼠可传播野兔热,极易威胁周围居民的健康。豚草花粉是人类变态反应症的主要病原之一,所引起的"枯草热"给全世界很多国家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调查,1983年沈阳市人群发病率达 ,每到豚草开花散粉季节,过敏体质者便发生哮喘、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等症状,体质弱者甚至可发生其他合并症并死亡[1]。大型工程,比如修建水坝、灌溉、土地开垦、道路建设和移民工程等,都可能导致疾病入侵,比如疟疾、骨痛热、血吸虫病和锥形虫病。人类开垦热带雨林地区,为更多的病毒入侵提供了新的机会,其中包括以前只在野生动物寄主之间循环的出血性发烧病的病毒。3 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通过改变侵入地的自然生态系统,降低物种多样性,从而严重危害当地的社会和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聚居地区周围都有其特殊的动植物资源和各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对当地特殊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傣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地区。由于紫茎泽兰等外来入侵植物不断竞争,取代本地植物资源,生物入侵正在无声地削弱民族文化的根基。凤眼莲往往大面积覆盖河道、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水体,影响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人们难以从水路乘船外出。4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来入侵物种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也有许多不利影响。杂草使作物减产,增加控制成本;水源涵养区和淡水水源生态体系质量的下降会减少水的供应;旅游者无意中带入国家公园的外来物种,破坏了公园的生态体系,增加了管理成本;病菌传播范围的不断扩大,导致每年上百万人致死或致残。外来入侵种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造成的损失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已有5万多种外来种,虽然有害的入侵种只占其中一小部分,但它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惊人的。美国每年有700 000 hm2 的野生生物栖息地被外来杂草侵占,每年由于入侵种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 230亿美元!在美国受威胁和濒危的958个本地种中,有约400种主要由于外来种的竞争或危害而造成的,这种损失是难以用货币来计算的。入侵种给中国造成的损害尚未做出全面的评估。由于中国的生态环境破坏得更为严重,入侵种更为猖獗,加上本土物种的基数较大,估计受损程度要大于美国。入侵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保守估计,外来种每年给我国的经济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表2部分地显示了外来入侵种相关的经济花费。表2:我国外来入侵种相关的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和建筑等都可能直接带来经济危害。比如,外来的白蚁是破坏建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来种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贸易制裁的重要借口或手段。外来有害生物还可以通过影响生态系统而给旅游业带来损失。在云南省昆明市,20世纪70-80年代建成了大观河篆塘处-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线路,游人可以从市内乘船游滇池和西山。但自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中的凤眼莲"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大观河以及部分滇池水面,致使这条旅游线路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侧建设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他用,大观河也改建成地下河。这给昆明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松材线虫扩展速度惊人,现在正威胁着著名的黄山和张家界的风景名胜区。一旦入侵,给这些风景区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是很难估量的[1]。与直接经济损失相比,间接损失的计算十分困难。外来生物通过改变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一系列火灾、水土、气候等不良影响从而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比如,大量的凤眼莲植株死亡后与泥沙混合沉积水底,抬高河床,使很多河道、池塘、湖泊逐渐出现了沼泽化,甚至失去了其应有的生态作用,并对周围气候和自然景观产生不利影响,加剧了旱灾、水灾的危害程度。凤眼莲植株大量吸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死亡后沉入水底,对水体二次污染,又加剧了污染程度。尽管这些损失难以准确计算,但却不容忽视。

甘蓝型油菜与兰花籽、诸葛菜的种属问杂交、抗虫棉、克隆羊多利、转基因番茄、转基因鱼

1.萝卜—油菜可作为油菜杂交时的雄性不育系,这是怎么回事? 萝卜—油菜(也称萝卜质油菜)是通过萝卜与油菜的原生质体融合而产生的“细胞杂种”,在一般环境条件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即不产生花粉或仅产生没有活力的花粉,因此不能自交。在制种时,作为母本,必须不能够自交(如果能自交,就必须人工去雄,否则,就得不到杂种)。这种不能自交的母本,在作为杂交母本时,被称为“雄性不育系”。 (所谓的“三系”就指雄性不育系——简称“不育系”,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简称“保持系”,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简称恢复系)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国水产育种中中的应用 水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蛋白来源,迄今世界上仍有约10亿人口主要靠获取鱼类蛋白生活。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增长、粮食短缺、资源衰退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因而水产品更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水产品的来源也令人担忧,全世界几乎所有渔场都捕捞过度,鱼资源储存量几近可利用的极限,因此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惟一途径,水产养殖对世界水产品供应的作用已在发达国家学者中达成共识。中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淡水养殖产量占世界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据统计,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4 万t,养殖产量为2 万t,占总产量的,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 万t,占养殖产量的,淡水养殖产量1 万t,占。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占有量仍相对偏低,人们的膳食结构仍主要以植物蛋白为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进,对水产品的需求将更大。 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21世纪的水产养殖业在我国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首先,我国水资源面临水源性和水质性缺水的双重压力,水资源人均总量不断下降,传统养殖模式和品种将面临着严峻挑战,这要求培育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品种,以适应生态、健康、科学的养殖模式。另一方面,我国的江河湖泊环境普遍受到污染或富营养化的威胁,野生鱼类资源衰退严重,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大前提下,大水面渔业的发展将受到限制,集约化养殖已成为水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因此,加强鱼类遗传育种研究是进一步强化我国水产大国的国际地位,顺应国际发展趋势的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中国具有悠久的养鱼历史,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鱼类品种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大。到70年代初鱼类育种研究开始快速发展。1986年,生物技术开始应用于鱼类育种。在传统选择育种、细胞工程和基因操作等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上,中国的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中国,传统选择育种作为一个有效的鱼类育种方法已应用了许多年,然而,传统育种技术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培育一个新的养殖品种至少要10年,有时甚至要上百年。在过去的10年里,现代鱼类育种技术已经快速发展,在中国也具有很大应用潜力。当现代育种技术与传统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时,鱼类育种就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新的养殖品种。 鱼类细胞核移植 (Nuclear Transplantation in Fishes) 鱼类细胞核移植即是将一个细胞的核移植到另一个细胞的去核的细胞质中,这样得到的鱼称为核质杂交鱼。这项工作的目的是:①研究细胞核质间的相互关系;②弄清鱼类遗传、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基础理论;③同时,细胞核移植也是鱼类育种研究的一项新的技术和手段。 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先生于70年代初开始进行重要经济鱼类的核移植研究,先后成功获得了不同属间、亚科间、目间的核移植鱼,这包括鲤鱼核和鲫鱼细胞质的核质杂交鱼(CyCa);鲫鱼核和鲤鱼细胞质的核质杂交鱼(CaCy);草鱼核和团头鲂细胞质间的核质杂交鱼(CtMe)等。所有这些移核鱼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研究显示,移核鱼的遗传性状有的来自鲤鱼,有的来自鲫鱼,有些则介于中间状态,这表明细胞核和细胞质对核质杂交鱼的遗传性状均有影响。另外,许多中国学者将培养细胞或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核的鱼卵中,均取得很大进展,将培育出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新的品种。这表明核移植将作为培养新品种的一项重要技术。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 (Gynogenesis in Fishes) 雌核发育即是通过被紫外线灭活的精子刺激正常鱼卵,再采用温度休克或水压处理,使染色体二倍化。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在水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它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单性鱼,从而培育纯系。雌核发育可大大缩短育种时间,提高育种的效率。例如,通过两代雌核发育获得草鱼纯系(大约需10年),相当于采用传统育种技术进行八至十代的选育效果(40~50年)。中国在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方面的研究开始于70年代,成功获得了鲤鱼、鲫鱼、草鱼、白鲢等的雌核发育鱼。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蒋一珪先生采用天然三倍体方正银鲫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通过人工授精获得三倍体银鲫后代。这种通过异精效应发育的方正银鲫后代称为异育银鲫,这是一种独特的育种模式。进一步研究表明,兴国红鲤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没有形成雄原核与雌原核融合。由于异育银鲫获得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因而表现出超速生长的特性。这揭示了精子不仅仅是对方正银鲫鱼卵起刺激作用,而且对雌核发育后代的遗传性状也具有一定作用。异育银鲫后代没有性状分离,异育银鲫比一般鲫鱼生长快,与其母本方正银鲫相比,生长快。目前,异育银鲫已在中国20多个省市广泛养殖。这是鱼类雌核发育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典范。 鱼类多倍体研究 (Polyploidy in Fishes) 人工诱导鱼类多倍体可产生不育的三倍体鱼,这可控制鱼类的过度繁殖,提高生长速度,延长鱼类寿命。人工诱导多倍体的研究在中国开始于70年代中期,至今已成功培育了三倍体鲢鱼、草鱼、鲤鱼、鲫鱼。虽然诱导鱼类多倍体研究已开展了20多年,并获得了一些三倍体鱼,但都没有应用于生产。这是由于化学或物理方法诱导三倍体成活率低,子代不稳定,不育的三倍体鱼不能自己繁殖后代,因而需年年制种,难于形成规模化生产。因此,鱼类多倍体研究应集中于怎样培育出四倍体鱼,形成可自繁的四倍体群体,通过它与二倍体群体的交配,大规模地生产不育的三倍体鱼。 湖南师范大学的刘筠院士采用湘江野鲤与红鲫杂交,在其F2代个体中发现了二倍体精子和卵子。这些二倍体精子和卵子交配,可产生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通过几代繁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群体。异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白鲫(或红鲤)杂交,可获得生长快、抗病力强、不育的三倍体工程鲫(或工程鲤)。三倍体工程鲫比日本白鲫生长快,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养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两性都能育的异源四倍体是世界首例,这为研究鱼类四倍体形成的遗传学机制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材料。 鱼类性别控制 (Sex Manipulation in Fishes) 鱼类雌雄间生长速度差异很大,如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而鲤科鱼类雌鱼比雄鱼生长快,因此鱼类性别控制在水产养殖上意义重大。 罗非鱼是世界性养殖鱼类,养殖范围已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养殖产量达100万t,在国际贸易中成为继大马哈鱼和对虾之后的第三大水产品。西方国家罗非鱼市场极为看好,因为养殖罗非鱼比养殖一般水产品种具有更高的利润,并且罗非鱼肉质鲜美、价格适中,适合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市场前景较好。我国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2002年产量达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真正开始大规模养殖罗非鱼是从1978年引进尼罗罗非鱼开始,特别是1983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后。由于奥利亚罗非鱼(雄鱼)与尼罗罗非鱼(雌鱼)杂交可产生高雄性率的奥尼杂交鱼,而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图1),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图2),因此单性养殖奥尼杂交鱼可大大提高罗非鱼产量,它是目前最适于我国养殖的罗非鱼品种。研究表明杂交鱼雄性率高低与亲本纯度相关,因而培育纯种罗非鱼是发展罗非鱼养殖的基础。 通过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即通过群体选择、基因型选择和染色体倍性化,结合回交得到较大规模雌雄群体,培育出高纯度的奥利亚罗非鱼,它与尼罗罗非鱼杂交雄性率达95%以上,已向全国30多个省市作了大面积推广,产生了极为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我国罗非鱼养殖产业化的发展。特别在罗非鱼主要产区的广东、广西地区,罗非鱼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也是出品创汇的主要养殖品种。 淡水鱼业研究中心实验室目前正在研究罗非鱼性别决定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利用人类及哺乳类动物的SRY和SOX基因(性别相关基因),从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基因组中扩增SRY和SOX基因的相关序列,探讨性别基因与杂交子代雄性率的关系,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提高罗非鱼雄性化率的途径。 鱼类基因转移 (Gene Transfer in Fishes) 由于鱼类基因工程本身所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和作为转基因研究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其研究进展迅速。与其他动物相比,鱼类具有怀卵量大、体外受精、体外孵化、易于遗传操作等特点,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等分子生物学问题的理想动物模型,也是进行转基因研究的极好材料。 中国的转基因鱼研究开展得较早,取得较大进展。1985年,中国科学院水生所朱作言先生在世界上首次进行了转基因鱼研究,获得多种转基因鱼。他们进而在全鱼基因克隆,转基因鱼的代谢,转基因鱼食用安全,不育三倍体转基因鱼培育,及建立有效、适用的转基因鱼模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特别是进行了外源基因定点整合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淡水鱼业研究中心实验室将人生长激素(hGH)基因导入团头鲂和鲤鱼受精卵中,发现外源基因能整合到受体鱼基因组中,能转录、表达,并具促生长效应,还能通过性细胞遗传给子代,同样也能促进子代的生长(图3)。 虽然转基因鱼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应用前仍需解决一些问题:①外源基因的随机整合影响了其表达的有效性,也导致遗传的不稳定性,因此,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成为鱼类转基因技术的关键。②随着转基因研究的快速发展,其负面效应也逐渐显露出来,关键是要解决转基因鱼的食用安全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利用分子遗传标记技术 预测鱼类杂种优势 (Heterosis Forecast in Fishes by Molecular Genetic Markers) 目前在水产领域中,主要是利用杂交子一代的杂种优势,以获得比亲本生产性状更优异的养殖品种,是当前水产养殖上提高产量的主要途径。 但这种杂种优势利用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人们还不能很好地解释杂种优势的遗传机理。理论的缺乏导致了杂交组合选择上的盲目性。因此长期以来,各国鱼类育种学家一直在寻找能预测杂种优势的指标,杂种优势预测已是当前水产业的重大研究课题。 淡水鱼业研究中心应用DNA指纹技术等对生产中已广泛利用的罗非鱼及鲤鱼的杂交组合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杂交子一代均等地获得了双亲的遗传物质,这种杂交将会产生很强的杂种优势,可作为产生杂种优势的标志。同时发现生产上显示出明显杂种优势的杂交组合的两个亲本间存在较大遗传距离,显示了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遗传距离较远的品种间杂交可产生较强杂种优势。因此,遗传距离提供了一种预测杂种优势的指标,这一结果已在罗非鱼品种改良中得到应用。 鱼类遗传连锁图谱 (Genetic Linkage Map in Fishes) 基因组图谱的构建,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领域。通过基因组图谱,育种学家可以了解控制那些有价值的数量性状或抗病性状的基因组成和表达调控机制,使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成为现实,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育种方法。通俗地讲,遗传连锁图谱就好比标记有许多路标的地图,我们要找到地图上某一个未标注的地点,只要先找到与其相近的路标即可,这些路标就相当于连锁图谱上的遗传标记,路标密度越大,就越容易找到我们所需要的基因。 从1911年美国学者在果蝇上建立首张遗传图谱以来,至今人们已在人类、植物和畜禽的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构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与之相比,养殖鱼类遗传图谱的构建进展缓慢。 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晚,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单位进行了一些探索。传统遗传图谱构建方法在鱼类研究应用上困难较大,而采用DNA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淡水鱼业研究中心实验室通过远缘杂交和分子遗传标记技术的结合,正在构建白鲢和团头鲂的遗传连锁图谱。 展望(Prospects)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在生物技术应用于水产育种研究方面开展得较晚。然而,在鱼类细胞核移植、转基因鱼、人工诱导多倍体和雌核发育、鱼类性别控制、同工酶、杂交优势预测等研究领域发展较快。基于已取得的进展和中国的国情,今后的研究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转基因鱼中,外源基因的定点整合和可控表达研究;改进人工诱导多倍体和雌核发育的技术,建立实用化的大规模繁殖群体;加强鱼类性别调控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加强鱼类遗传连锁图谱的研究。 相信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在水产育种研究和开发中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这也将彻底改变该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为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优良品种。 其他的常见的就是抗虫棉,多利羊,转基因大豆等

金龙鱼论文相关参考文献

好象是饲料来源吧 金龙鱼真正的饲料,或者说主食,应该是蜈蚣、蟑螂、蜥蜴之类的。如果你给金龙鱼喂鱼饲料,也不是不可以,但鱼饲料没有金龙鱼需要的足够的磷(phosphorus),

从中文期刊网查找到的文献,你自己小花点时间,把期刊名输到百度里,就可以找到页码了,没这么多时间给你填页码了,见谅!我分几批贴上来,总共100个 [1]卫雍绩,.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踝关节骨关节病特征分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1). [2]卜小龙,. 浅析排球运动灵敏素质与感官训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 [3]张晓丹,葛春林,王卫星,. 中国优秀女子沙滩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2009,(1). [4]丛滋龙,许瀚声,. “金龙鱼”三人制排球赛对高校排球选项课的启示[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 [5]鲍强,. 关于排球运动场上意识的探讨[J].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8,(1). [6]崔晓晖,萧林静,李世远,魏建辉,. 排球游戏教学法对高职大学生健康素质影响的实验[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7]陈珂,倪伟,徐光荣,. “9网段54区”构想及数字信息在排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应用[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8]吕传清,. 美育在排球选项课教学中的运用[J]. 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1). [9]方文利,桑磊,. 高校排球运动中的髌骨劳损调查及其分析[J].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0]刘美娟,. 浅谈排球普修课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 内江科技,2008,(1). [11]相群,. 排球比赛中时间控制的必要性及相应规则的修改[J]. 内江科技,2008,(2). [12]沈艳,. 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积极效应[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 [13]徐兰君,张爱军,. “异性效应”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 [14]王思平,陈健,钱建华,韩永亮,. 大空间辐射采暖的数值模拟——以沈阳体育学院排球馆为例[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15]陈秀平,陈铁成,. 厦门市开发沙滩排球市场的SWOT分析[J]. 体育科学研究,2008,(1). [16]陈丽,魏统朋,李海峰,. 2007年瑞士女子排球精英赛中国队运动员非技术指标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7]徐银华,李毅钧,. 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对比赛服装颜色的偏好及情绪体验[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8]郑华伟,许浒,. 我国男子排球队备战奥运会阵容配备设想及进攻战术发展与创新思路探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8,(1). [19]韩敏,王光军,王伟,董永霞,仝彤,高彦伟,张玉平,张静,. 排球运动对女大学生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1). [20]崔自璞,. 浅谈排球训练中踝关节的损伤及预防[J]. 现代医院,2008,(2). [21]魏翀,张建平,. 影响高师体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及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2]刘东辉,. 从肌肉工作原理分析排球的支线扣球原理[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3]王虎,屈春兰,. “参与式”教学法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3). [24]孙士杰,张萍,. 我国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心理控制点类型的研究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1). [25]刘大明,. 排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析[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3). [26]曾黎,顾伟浓,. 排球扣球技术助跑起跳节奏控制的教学实验[J]. 体育学刊,2008,(2). [27]陈艳平,. 排球二传手战术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 [28]吴苏延,. 对排球运动员“球感”的作用及培养途径的浅析[J].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8,(1). [29]尚岩,秦俭,. 浅谈对排球运动中意识培养的再认识[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0]崔洪宇,杨萍,. 对软式排球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3).

排球参考文献1、虞重干主编 《排球运动》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2、施达生等主编 《排球教学训练指导》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年3、张然主编 《排球纵谈》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中国排球协会审定 《排球竞赛规则2005-2008》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5、杨再淮主编 《排球》体育院校成人教育教材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6年6、王红英 《男子排球高姿防守准备姿势的运动学分析》 中国体育科技2003(4)7、孟范生 《中国排球发展出路探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8、吴平 《我国沙滩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4)9、王村 《坐式排球的拦发球技术及其运用》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题 名: 排球纵谈 题名拼音: pai qiu zong tan I S B N: 7-214-03073-X 责 任 者: 张然著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点: 南京 题 名: 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 题名拼音: zui xin pai qiu xun lian li lun yu shi jian I S B N: 7-81051-856-9 责 任 者: 葛春林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3 载体形态: 255页 从 编 项: 高水平运动训练新思维新方法丛书 主 题 词: 排球运动 运动训练 题 名: 球类运动 题名拼音: qiu lei yun dong I S B N: 7-04-009743-5 责 任 者: 黄汉升主编 其他责任者: 出 版 者: 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点: 北京 出版时间: 2001 载体形态: 338页 从 编 项: 主 题 词: 球类运动 排球运动 希望你能有个成绩优秀的毕业论文!!!

鱼龙类研究论文

鱼龙(ichthyosaurus)身长:12米;体重:3吨;时代:侏罗纪; 地区:各地海洋;食物:肉食;种类:鱼龙目。生活在海中的爬行动物。鱼龙并非陆生动物。它的体型适合游泳,具有鳍状构造与流线型的头。它以鱼为食,而非食植物。可能体内孵化幼体,因为它无法离开水域产卵,鱼龙体长四点五到九公尺。依严格定义来分,鱼龙、蛇颈龙、翼手龙都不属于恐龙类,但由于它们生存的年代属于中生代且和恐龙一样属于爬虫纲,因此大部分人也将它们当作恐龙,鱼龙外形和海豚极为相似,游泳速度非常快。鱼龙 ichthyosaurus- -鱼龙 ichthyosaurus鱼龙欢快地游泳在中生代的大海里......就在那个时候,恐龙正行走在陆地上。精确的说,鱼龙们比恐龙出现得稍微早些。一头典型的鱼龙就是这个样子的(上图)。不错,它看起来是一条鱼,但实际上并不是鱼。它们与蛇、蜥蜴一样属于爬行动物。很容易看到,鱼龙的头骨和鳍与哺乳动物中的海豚和鲸相似。早期的鱼龙像蜥蜴一样有着下肢早期的鱼龙出在三叠纪(2~ 亿年前)的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地区,在泰国也可能有它们的踪迹。从开始出现到灭绝,鱼龙这个种群生存了 亿年,其中有2000万年的时间里进行着迅速的进化,从类似蜥蜴的形状变成鱼形。已知的鱼龙有 27 种。在鱼龙的种种奇怪特征中,最惊人的是它们巨大的眼睛。在测量过的鱼龙眼睛中,最大的直径达到 264 毫米,属于temnodontosaurus platyadon。据我们目前所知,这是地球上有过的最大的眼睛,超过蓝鲸和巨型深海鱿鱼。鱼龙有多大呢?据我们所知,shonisaurus popularis 和西藏喜玛拉雅鱼龙(均属晚三叠纪)身体长约 15 米,是文字记载中最大的鱼龙,但是应该还有未记载的更大型的。最小的鱼龙是龟山巢湖龙(早三叠纪)大概长 70 厘米。不同鱼龙的重量可能从几公斤到几十吨不等,由于保存完整轮廓的鱼龙非常少,要精确地计算它们的重量实在很难。从残存在鱼龙化石胃部的物质来看,鱼龙是肉食动物,主要以乌贼为食,也吃鱼和一些其它海洋动物,与现在的鲸相似。有许多理由让人相信,一些鱼龙尤其是大眼鱼龙是潜水专家。鱼形鱼龙的眼睛,象猫眼一样有非常低的光孔值,即采光性能很好。根据计算,如果把一只猫放在水下,关掉所有的灯,它可以在深达 500 米的海域猎取食物。大眼鱼龙眼睛的光孔值接近猫,但是它的眼睛比猫眼睛还大。也就是说,它可以接纳更多的影像,因而具有更强的视力。所以,大眼鱼龙在同样的深度可能比猫看得更清楚。化石表明鱼龙是胎生动物,尽管人们很难相信海生爬行动物在那么早的时候就进化出了胎生的繁殖方式。每年的六月中旬,怀孕的雌性大眼鱼龙会成群结队地游到有大片珊瑚礁和海藻丛的陆表海,尽快生产。这种环境不仅为小鱼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他们的避难所。但是,这里并不适合成年的大眼鱼龙捕食。习惯了在广阔而黑暗的深海里捕食,她们很难适应陆表海水域的明亮阳光和狭小空间,所以她们产下小鱼龙后不久就会离开。小鱼龙离开母体后第一件事就是赶快浮到水面上去吸一口气。他们生下来就很活泼,能够自由游泳。像所有动物的婴儿一样,他们头和眼睛的比例都比成年个体的大。新生的小鱼龙成长初期,珊瑚礁中的洞穴和通道成了他们躲避肉食动物的理想场所。在几个月内,小鱼龙就会长大,进入开阔海域生活。1991年,在加拿大西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条河中,古生物学家伊丽莎白·尼科丝和她的同事们发现了一具这种海洋动物的化石,他们将化石整理拼接后发现,这头巨兽有23米长,仅头骨就接近6米,鳍为米,科学家由此推测,这种动物也许是我们这颗星球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食肉动物,他们称它为鱼龙。鱼龙在史前的大海里游弋了亿年,而与此同时,它们的近亲恐龙家族则在陆地上称王称霸。在这段时间里,一些鱼龙一直保留着它们祖先类似蜥蜴的特性,而另一些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们的身体进化得像海豚一样呈流线的形状,而生活习性也同这些哺乳动物差不多了。通过对鱼龙鳍的研究,科学家知道了这种动物是如何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它们原来的腿变得短而偏平,而脚趾则连在了一起,变成柔软光滑的鳍;它们的皮肤相当光滑,还长出了一个新月形状的尾巴。当这些变化完成以后,它们便可以在水中游动自如,而在陆地上,它们的鳍则根本无法支撑沉重的身体了。科学家认为,至少有一部分鱼龙的生活同今天的爬行动物是不相同的,例如今天的海鬣蜥依然离不开陆地,它们必须爬上岸晒太阳以保持体温,维持身体中正常的生物化学活动。但许多鱼龙已经不需要如此了。它们的体内可以产生一部分热量,它们巨大的身躯也有利于维持体温,因此,这部分鱼龙便永远告别了陆地,像鱼一样离不开水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湖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罗斯克·摩他尼认为,有些鱼龙具有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的流线体形,它们新月形的尾十分有力,可以灵活地左右摆动。在2002年春季的《古生物学》杂志上,摩他尼发表了他对一种名为stenopterygius的鱼龙的研究结果,他说,这种鱼龙的游弋速度可以达到每秒1米,和今天海洋上的蓝鳍金枪鱼和黄鳍金枪鱼不相上下了。但另外一些鱼龙,特别是早期的种类却依然部分保留着蜥蜴的形体,有长长的尾,柔软的脊,它们游动的速度没有前一种快。生物学家理查德·考尔文甚至认为,这种鱼龙的波浪似游动还会影响到它们的呼吸,因为用那种方式高速游动并同时呼吸是很困难的。所以科学家推测,这些鱼龙也许会采取跳跃的方式,它们游动时会不时跃出水面,就像今天的海豚一样,鱼龙通过这种方式在捕食的追逐中吸取足够的氧,并得以游弋很长的距离。鱼龙的食物是科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在研究中,人们在鱼龙的腹中发现了大量箭石,它们是一种古生物化石,由已经灭绝的、与乌贼有血亲关系的头足纲动物内壳形成。在另一具鱼龙化石中,人们又找到了一些尚未消化的鱼和海龟的遗迹,那些海龟有6厘米大小,它们被整个地吞进鱼龙的肚里,有些被鱼龙的牙碾碎了。在一只尚未成年的鱼龙嘴里,人们发现了200颗牙,它们是圆锥形的,每颗牙有4厘米长,1厘米~2厘米突出在牙龈的外面,鱼龙用这些牙碾压食物,然后再将它们咽进肚里。最令科学家感觉惊讶的是鱼龙的眼睛。一般说来,鱼龙游得快,它们才有可能潜得深,因为只有游得快,它们才能在屏息的有限时间内游到更深的地方,这是它们获取丰厚食物的重要本领。一些生物学家认为,鱼龙是可以潜得很深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它们有一对极大的眼睛。人们发现,一种身长只有9米的鱼龙拥有一对直径超过26厘米的大眼睛,它们看上去像一对盛食物的大盘子。这是人们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眼睛。另一种鱼龙很小,只有4米,但它们的眼睛却超过了22厘米,相对于它们的身体而言,这也是一对大得出奇的眼睛,科学家迄今尚未发现眼睛和身体的比例如此超常的动物。不过在今天的海洋里,也有一些眼睛大得出奇的家伙,例如一种巨大的乌贼,它们眼睛的直径可以达到25厘米,蓝鲸的眼睛也可达到15厘米。大眼睛有什么作用呢?两位苏格兰学者,格拉斯哥大学的斯蒂尔特·汉菲尔斯和格姆·d·布莱克斯顿发表文章说,在阴暗的海洋里,大眼睛可以收集更多的光线,有利于发现隐藏在深水中的小动物,而灵敏的视力还使鱼龙可以在阴暗的深水中合作追逐猎物。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提出了质疑,在现代的哺乳动物中,例如海豹,并没有那样大的眼睛,但它们同样可以在深水中灵活地捕食。但布莱克斯顿反驳说,海豹虽然没有大眼睛,但它们拥有其他灵敏的感觉器,例如触须等,触须可以侦测到由动物们的活动搅起的水流变化,而一些鲸类则依靠声呐追逐食物。那么鱼龙是否也有类似的侦测系统呢?澳大利亚古生物学家本杰明·p·凯尔和另外一位放射线摄影师乔治·考利斯希望通过cd扫描技术揭开这个秘密,他们扫描的对像是一具未成年鱼龙的化石。凯尔他们发现,鱼龙的头骨顶部和上腭之间的确有一道内鼻似的结构,很像一种负责嗅觉的器官。在头骨内还有一些奇特的印迹,在现代动物的大脑中,那里是专门控制视觉和嗅觉的区域。在头骨中,他们还找到了一些很深的凹槽。他们认为,那些凹槽是神经和血管的通道,那些神经网络可传输来自鱼龙前方的信息,而那些凹槽里甚至还可能隐藏一些复杂的感觉系统,例如电场感受器等。在现代海洋动物中,如一些鱼和鲨鱼就拥有这样的器官,它们的传感神经元可以侦测到来自猎物的电场。科学家说,很可能有部分种类的鱼龙也拥有类似的侦测系统,因为尽管它们有很大的眼睛,但它们的正前方则是一块不小的盲区,鱼龙也许不得不依靠某种感觉器来探测它们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科学家发现鱼龙种类的多少和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是密切相关的。从化石发现的情况看,当气候温暖适宜时,它们便相当繁盛,种类很多,而在气候寒冷恶劣的地质年代,它们的种类就减少了。研究表明,尽管鱼龙和恐龙几乎在同一个时候出现在地球上,但它们灭绝的时间却是不一样的,鱼龙逐渐消失于9000万年前,而恐龙则是在鱼龙灭绝了2500万年以后,才突然地从地球上消失的。

发表在PeerJ上的一项新研究使用现代方法来了解独特的鱼龙化石保存情况。 鱼龙是生活在恐龙时代的海洋爬行动物。它们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它们因具有类似于今天的海豚外形而闻名。

德国南部的索尔恩霍芬地区以其晚侏罗纪的化石而闻名,其中包括通常被认为是第一只鸟的Archaeopteryx始祖鸟和许多其他动物,其中许多动物除了骨架和牙齿外还保存有软组织,这在化石记录中是很罕见的。

这篇新的同行评审论文描述了来自索尔恩霍芬地区的两个鱼龙标本,大约有亿年 历史 。它们被收藏在Jura-博物馆当中。其中一个鱼龙是一个完整的标本,有内部骨骼和身体周围的软组织的轮廓。另一个是一个完整的尾鳍。它与尾椎和周围的软组织一起被保存下来,证实了这组鱼龙也像它们的祖先一样,有一个月形的尾巴。

完整的标本是这个项目的真正独特之处,因为它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鱼龙在索尔恩霍芬作为化石并不常见,当时索尔恩霍芬是一个相对较浅的地区,有许多岛屿,而鱼龙是开阔的海洋居民。我们不知道这只鱼龙为什么进入泻湖,但这可能是它死亡的原因。它显然是一个完整的、死去的动物尸体,由于保存得很独特,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形状。

在死亡过程中或死亡后,鱼龙的背部和侧面落在海底,并被细小的沉积物覆盖。很少的氧气和相当多的运气将它保存下来,直到2009年被发现并挖掘出来。在论文中,科学家们对该标本进行了首次描述,并开始了解其软组织的过程。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从尾巴的软组织中提取了小样本,并通过X射线晶体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由于这些骨骼和它们保存的岩石具有几乎相同的颜色,因此用紫外线来研究骨骼的形状,以了解这些是哪种类型的鱼龙。他们发现,在鱼龙组织中发现的磷酸盐很可能促成了鱼龙的保存。目前还不可能确定鱼龙的所有化石组织类型,但新的研究自信地证实了皮肤和可能的结缔组织的保存。然而,围绕和覆盖标本的主要部分物质可能是分解的鲸脂。

我们从早期的研究中知道,鱼龙可能有脂肪,就像今天的鲸鱼一样。这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鲸鱼和鱼龙之间除了身体形状之外,脂肪是另一个强烈的相似之处。

买《恐龙未解之谜》

翼龙 中生代三叠纪出现在地球上的翼龙是最早能够飞行的脊椎动物,但有人怀疑它只是徒有虚名,充其量只能在天空滑翔。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因其大脑中处理平衡信息的神经组织相当发达,翼龙不仅能像鸟类一样飞翔,而且很可能是飞行能手。 美国俄亥俄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使用计算机分层造影扫描技术,依据化石建立了翼龙大脑的三维图像。图像显示,翼龙的小脑叶片相当发达,其质量占脑质量的,是目前已知的脊椎动物中比例最高的。与之相比,擅长飞行的鸟类的小脑叶片也只占其脑质量的1%到2%。 我们大家知道,恐龙是很有名的,但是对翼龙大家了解可能不多。那么什么是翼龙呢?很多人认为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翼龙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第四指加长,加长以后变成一个翅膀,翅膀下面有一个翼膜,第四指支撑翼膜进行飞翔。还有一个,它有很多类似于鸟类的一些行为特征,比如说骨骼都是中空的,就是很轻巧,这有利于它飞翔到天空当中去。人们在地球上发现的翼龙大约有二百个属种,它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型;一个类型就是喙嘴龙亚目的,这种翼龙从头骨来看,它嘴里边全部有牙齿,另一个类型就是翼手龙亚目,翼手龙类它满嘴是没有牙齿的。所以根据这几个特征就可以分出它属于哪个大类的。 那么对翼龙是不是热血的,历来有争议的。其实很早就有人提出来,翼龙是不是热血的,他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呢?因为翼龙作为它自出现以来,克服地球的一些阻力飞到天空当中去,它应该是一种能量代谢非常高的热血动物。从很多的翼龙复原图上,可以看到它身上是长有毛的,毛的作用就是保温,保温就是温血动物的特征。我们国家从1997年开始在辽西热河生物群进行十次大型的发掘,发现了很多鸟类、带毛的恐龙、翼龙或者是鱼,然后是哺乳动物等非常多的标本,保存非常好。 那么这些翼龙是怎样灭绝的呢?现在大家公认的是说在六千五百万年,晚白垩世的晚期,外星球撞击地球以后造成的。那么外星球撞击地球它可以造成很多的效应,比如说可以造成温室效应,也可以造成一种叫阳伞效应,阳伞效应就是说外星球碰撞地球以后,灰尘把太阳的光遮住以后,地球的温度降低了,就像打一把伞似的,这是一种效应,有人认为类似于核冬天似的。那么另外一种效应就是温室效应,就是说外星球撞击地球以后,地球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大量的火山喷发等等,造成一些全球性的大火,然后温度升高,导致恐龙和翼龙的绝灭。鱼龙(Ichthyosaurus) 身长:12米;体重:3吨;时代:侏罗纪; 地区:各地海洋;食物:肉食;种类:鱼龙目。 生活在海中的爬行动物。鱼龙并非陆生动物。它的体型适合游泳,具有鳍状构造与流线型的头。它以鱼为食,而非食植物。可能体内孵化幼体,因为它无法离开水域产卵,鱼龙体长四点五到九公尺。依严格定义来分,鱼龙、蛇颈龙、翼手龙都不属于恐龙类,但由于它们生存的年代属于中生代且和恐龙一样属于爬虫纲,因此大部分人也将它们当作恐龙,鱼龙外形和海豚极为相似,游泳速度非常快。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