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中国科学报安徽记者站公示

发布时间:

中国科学报安徽记者站公示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力度空前的“双减”政策在全国近21万所义务教育学校落地以来,从家庭作业到校外培训,从课堂教学到课后服务,“双减”给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重复性的作业少了,周末和假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班停了,疲惫的感觉缓解了……“双减”政策落地后,一些家庭的氛围轻松了不少。

10月26日,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学生在上天体演化课。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这个十一假期,没有培训班和大量的家庭作业,让我们有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很多事。”安徽省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家长陈芸说。假期里,她和孩子一起看了电影《长津湖》、去了两次图书馆,还做了垃圾分类的小调查。

“双减”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为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教育部建立基础教育“双减”工作监测平台,直接面向学校、社会公开进行作业管理问卷调查。监测显示,截至10月底,的学校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

作业少了,质量却不能降;时间短了,效果却不能减。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双减’政策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我们要更科学地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姜颖说。

据介绍,江西省正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智慧作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机械性、重复性、无效性作业,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师生优化作业设计,减少作业总量。

在北京陈经纶中学帝景劲松分校,开学之初就通过对各年级的调研及数据分析,建立了作业时长参考样本。校长刘雪梅介绍,学校对作业时长统一设计、统一安排、统一协调、统一公示,以确保科学、有效、轻负。作业方式设计强调多元化,减掉了一些重复书写、增加了一些生活体验,如日常观察、动手实践、拓展阅读等。

教育部监测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中,的学校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的学校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

不去培训班,作业总量也控制了,孩子们下课去哪里?今年7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着力推进课后服务“5+2”全覆盖,要求“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方案。

从新学期开始,课后服务在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进一步推进,解决家长的“三点半”难题。

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坚持课上课后衔接、校内校外互补、线上线下融通,开发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吉林省则构建了“静态服务+动态社团”的“1+X”多维模式。

10月29日,在合肥市蜀山区琥珀小学东区,学生在下象棋。新华社发(陈三虎 摄)

合肥市四年级学生李鑫宇,这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后托管,“作业在托管班上就能完成,然后就在班上看看书、练练字”。

据教育部监测平台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万所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中(不含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99%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为,其中七成以上的学生每周5天全程参加,教师参与率为。

“虽然比以前辛苦,但多了和学生相处的时间,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师生关系更密切了。”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教师周春玲说。

10月29日,在湖南省资兴市鲤鱼江完全小学,学生练习合唱。新华社发(李科摄)

“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能“增”上来。

教育部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强化科学评价引领,同时推动各地全面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今年秋季开学,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及各专委会分学科、分领域对学校加强调研指导,帮助学校强化教研、精心备课,补齐教学短板,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层面落实‘减负增效’,重点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时间管理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浙江省杭州市春晖小学校长田冰冰介绍,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春晖小学引进了智能辅助系统帮助老师进行课堂诊断,老师语速是否合适,提问是否有效,哪段时间比较低效,在课堂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报告,一目了然,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行为,也让学校教研更高效。

辽宁省锦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教师教学大赛,激发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浙江省开展“兜底教研”,助力教师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10月22日,贵州省黔西市林泉镇高锦小学学生在练习手鼓。新华社发(范晖摄)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下一步将继续坚持“减负”“提质”两手抓,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严格均衡分班、严格教学要求、严格作业调控、严格考试管理,有效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社会已初步形成了共识。现在不管是课后还是周末,都已经看到了改变。”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邵曙光说,扭转长期形成的观念绝非一朝一夕,但是会积少成多、从量变到质变,只要将“双减”政策持续落实下去,就会看到好的效果。

1959~1966年1959年1月1日,《科学报》创刊(对开周报)。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科学报”报名。1959年初,《科学报》创刊后不久,即召开了首次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报通讯员大会。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杜润生代表院党组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科学报》创刊后的几年内曾反复停刊复刊。到1962年11月12日第二次复刊后去掉了“内部资料”的字样。“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不久,作为中国科学院喉舌的《科学报》也和全国许多报纸一样停办。1966年8月13日,编辑部在当日出版的《科学报》上发表《告读者》:本报自即日起,暂时停止出版。1979~1988年全国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被迫停刊了12年之久的《科学报》于1979年11月2日复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昌代表中科院党组,以《春风吹又生》为题撰写了《科学报》复刊词。1979年12月,《科学报》首次采取院内公开招聘,从应聘的30多人中经考试调入5人。到1980年底,形成了由14名专职编采人员组成的基本队伍。1981年1月,《科学报》在北京第一次召开记者会议。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克实代表院党组到会讲话,特别赞赏报社设兼职记者的做法。1982年8月,《科学报》在国内首家刊发本报记者高景泰和宋世绵独家采写的有关中年知识分子蒋筑英事迹的长篇通讯《献身祖国光学事业的忠诚战士》,在国内引起震动。此后引发各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引起中央领导关注并批示,蒋筑英成为新时期中年知识分子的一代楷模。1984年1月,《科学报》由复刊后的4开8版小报改回对开大报,每周一期。1984年5月,《科学报》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前夕,编辑部在征得有关中科院分院的同意和支持下,决定在华东、中南、西北、东北地区设记者站。《科学报》1985年开始在国内公开发行,由北京邮局承担国内发行业务,当年征订份数近5万份。1986年4月,《科学报》围绕长江三峡工程开展讨论,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为推进我国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进程,调动和发挥科学家在国家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1986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下达[科学报字0447号]文件,要求未建记者站的分院“应积极筹备,尽早建立记者站”。截至1987年底,《科学报》已在中科院各分院和京外直属研究所建立起记者站18个,拥有记者站专职记者23名、兼职记者40名、特约记者28名、通讯员近500名,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有较好素质的通联队伍。1987年1月,《科学报》由周一刊改为周二刊。由主要在国内发行扩展为向国外发行(国外刊号为D995)。《科学报》紧紧依靠中国最大的科学群体——中国科学院这个强大后盾办报,特别强调科技报道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权威性。1987年,新华社记者李希光在北京对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大会的科学家的调查表明,80%的中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各家新闻媒介中,《科学报》的科技新闻报道最可信。1988年,科学报社创办国内首家科技新闻业务杂志《科技新闻通讯》,在长春编辑、出版、发行。1989年改由中国科学报社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合办。1990年移回北京编辑发行,更名《科技新闻与写作》。1989~1998年1989年1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89年11月23日,报社激光照排筹备工作完成。1990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了科技体制改革探讨的专题讨论,在科技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重视,并作了重要批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新华社都作了报道。经经贸部批准,199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报社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国内各部委600余项科技合作项目参加洽谈,引资2200万美元。经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3年1月起由周二刊改为周三刊。1993年初,《中国科学报》揭露李富斌剽窃论文事件引发的科界打假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这一报道与随之开展的科学道德专题讨论被两院院士评为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之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学报·海外版》于1993年7月1开始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海外版汉字印刷,每月一期对开8版,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主办。其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国在国外的留学人员、访问学者、华裔科学家及华裔企业家,发行范围涵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在美国就有700多家大学图书馆有该报供读者阅览。1993年下半年,《中国科学报》率先开展“如何看待科技人员上山下海”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报道这一讨论的进展情况,并选播讨论文章。如何看待成果鉴定,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评价体系,科学界对此看法不一致。从1993年11月12日起,《中国科学报》在一版开辟专栏开展关于“成果评审和鉴定”的讨论,首先发表了学部委员何祚庥的文章,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予播发,新华社也发了通稿。1994年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文,向全国推荐订阅《中国科学报》。该文说“《中国科学报》是一份在我国科技界颇有影响的国内外公开发行报纸。它在宣传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报道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和动态、弘扬老科学家治学经验和奉献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深受广大科技和教育界读者的欢迎和喜爱”。1994年,《中国科学报》开辟了《维护科学尊严》专栏,先后对邱氏鼠药、水变油、伪气功等进行揭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这年9月,《中国科学报》登报征询读者意见,95%的回信读者对本报的科学性表示满意;82%的读者对本报的导向性表示满意;79%的读者对本报的权威性表示满意。1994年10月开始,为庆祝《中国科学报》创刊35周年,有近百名我国科技部门领导、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学校长和有关新闻单位的领导题词祝贺和鼓励。1995年6月23日,本报评论员文章《义不容辞地维护科学尊严》(黄安文撰稿,李士修改)荣获1994年度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995年10月,《中国科学报》以《我国为何与诺贝尔奖无缘?》为题展开讨论,一些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996年5月,《中国科学报》与美国《科学》杂志建立合作关系,在《中国科学报》开辟的《科学快讯》专栏中将这一世界著名科学杂志上的重要内容及时介绍给中国读者,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1996年6月~9月,钱伟长等60余位大学校长向全国联名推荐《中国科学报》。推荐信说:“在我国科技界,有一份在国内颇具影响但尚未被高校师生普遍认识的代表我国科技教育界水平的科技大报——《中国科学报》,她是我们担任校长工作的同志们最喜爱阅读的报纸之一。”1996年秋,美国《科学》杂志专门撰文介绍《中国科学报》反对伪科学的情况,高度评价《中国科学报》在维护科学尊严、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斗争中所起到的作用。1997年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批准对《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的属关系进行调整,由中科集团代管调整为隶属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学报海外版电子版》改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1998年1月,《中国科学报》改版,由周三刊变为周四刊(后为周五刊),由原来每周12块版发展为每周28块版。1998年初,《中国科学报》与英国《自然》杂志建立合作关系。1998年4月,面向北京市民读者、引导市民科学生活的《科技新闻·生活周刊》推出,迅速成为北京报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刊物之一。1998年6月29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科学报》从1999年1月1日起更名为《科学时报》(日报,对开8~16版)。《科学时报》由中国科学院主办,由中国工程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办。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办《网络报》,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网络报》首刊暨中国信息化建设论坛1998年7月6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998年8月13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科坛文明天地》变更为《科学新闻》杂志,由双月刊变更为周刊(8开64版)。《科学新闻》杂志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科院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1998年10月,第一届中共中国科学报社党委和纪委成立。1998年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批准中国科学报社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更名后的中国科学院新闻传播中心仍是中科院的事业单位,归口管理中科院新闻媒体。

保健功效。

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明胶与微纳米碳材料研究室主任郭燕川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量国内外研究证明,胶原蛋白肽具有多种功效,例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具有抗氧化活性,能消除自由基,减少膝关节或髋关节等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增强骨密度,维持骨代谢平衡等。

扩展资料:

口服胶原蛋白肽经吸收循环后能在软骨积累。该机制可能有助于饱受关节疾病折磨的关节病患者;膳食补充水解胶原蛋白肽的受试者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以及关节恶化的风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降钙素加药物级胶原蛋白肽比单独使用降钙素更能抑制骨胶原蛋白的分解。

郭燕川表示,胶原蛋白肽已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多年的销售和食用,其保健作用已被广泛认可。胶原蛋白肽产品经过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为安全可靠的食品。

在此基础上,有部分产品进一步进行了功效方面的验证,并通过了严格的国家保健品检验程序,获得了保健品批号,已确认具有保健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科院专家称胶原蛋白肽确有保健功效

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教育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意义,也会实施的非常完善,保证教育的政策要求。

中国科学报辽宁记者站

来源:中国网科技中国网科技10月19日讯(记者 单征宇)过去十年,中国科技创新的速度举世瞩目,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得以在创新道路上奋勇向前,在崛起中不断创造世界第一,这背后自然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那些始终坚守科技自立和具有极致创新精神的中国企业们。

是钱三强。中科院成立时,钱三强曾主持中科院计划局工作,并首先着手对全国研究机构进行调研和调整。仅1950年一年之中,钱三强就先后召集专门学科会议48次,与各方面科学家共同协商拟定调整研究工作方案,同时,积极组织调查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全_科技力量及其分布情况,先后调查了全国57所高等学校和政府产业部门所属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并提出调查结果。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认为:“钱三强重视‘预为谋’,即事先的计划和准备。”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提前为国家引进和发掘了大量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回忆:“我于1951年获得美国斯坦佛大学的博士学位,此时新中国的成立使我激动不已,希望能立刻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由于当时的复杂形势,只能试探性地给国内有关部门写一封信表明回国的意愿。”出乎谢家麟意料的是,他很快便收到了钱三强热情洋溢的亲笔信,表明了祖国期盼海外学子回国参加建设的意愿。信中还诚恳地谈到国内科研事业初创的艰难,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谢家麟认为钱三强的来信坚定了其回国的决心,后来虽然历经曲折,终于在1955年回到祖国,并在钱三强所领导的中科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知人善任”是很多科学家对钱三强的共同评价。据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回忆,在对另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周光召的重用上,钱三强曾发挥了关键作用。来源:科学家

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查询王阳明数字王阳明获奖情况:1、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王阳明数字王阳明获奖情况”,可以获得大量相关信息;2、上知乎搜索“王阳明数字王阳明获奖情况”,可以得到大量与之相关的问答;3、访问数学与应用网站,可以找到一些有关王阳明的获奖信息;4、查询王阳明官方网站,也有可能了解到有关他获奖的情况。

王阳明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曾经担任过多部影片的导演、编剧等职务,获得过多项殊荣。如果您想查询王阳明的数字王阳明获奖情况,可以尝试以下途径:1.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输入关键词“王阳明”和“数字王阳明”,查找相关的获奖新闻或报道。2.相关网站:可以登录国内外的电影网站和影迷论坛,浏览相关页面查找王阳明的获奖情况。3.娱乐资讯平台:诸如豆瓣、知乎、微博上已有很多关于王阳明的介绍和评价信息,有可能也提到了他的获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数字王阳明并非一个普遍存在的奖项,可能具体指某个竞赛或奖项的类别,如果需要查询更加具体的信息需要参考实际情况。

中国科学报记者待遇

记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行业。 记者节 也是我国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有记者就会有编辑,记者的工作是新闻采访。编辑的工作是整理内容放上网站里。下面,就随我一起看看记者与编辑的内容吧。

记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行业。主要从事新闻纪录,新闻报道等。记者要持证采访,也就是记者证。

编辑是一种工作类别,也是一类职业身份。指对作品等进行编写。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士,中文被称为“编辑”或修改,编辑属于一种职业,其对应英文词汇为Editor。编辑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为主编或总编辑(总编)。研究编辑基础理论、编辑活动规律及编辑实践管理的综合性学科,属于人文科学范畴。编辑工作是现代出版事业的中心环节。

记者和编辑区别还是很大的工作的内容完全不同。 记者,一个无比光荣的职业,又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多数记者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自己是聘任记者而受到单位种种不公正的待遇,曾经一度在深圳大学教书的方宏进,在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聘任为主持人以后,成为《东方时空》的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的主力主持。

可他依然是以往的身份,编制也不在中央电视台。如同中国人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活必须领取“暂住证”一样,他不是中央台正式进入的工作人员,就只能享受“长期临时”聘任待遇——仿佛让你进中央电视台工作就是一种恩赐,就别提待遇公正不公正了。为了区分正式与聘任人员的差别,他们手中的中央电视台出入证就有区别,别的新闻单位也有类似的现象。

编制永远是制度设计不完善造成的,更是中国新闻人的阵痛。在中国,暂时还不能说有真正的职业记者,记者多数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的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准公务员,有编制的国家给予理应获得的所有待遇,没有编制的只能靠干活吃饭——随时没有饭吃就走人,国家不养着。这些人,干多干少,绝对不一样,有的人可以月薪8000元,有的人只能1000元多一点。

原因就是跑腿多,上稿多,编版多,获奖多,或者拉赞助多,回报多——个别的记者还拿红包多。这些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单位只是出了一个“名分”而已。但对于有编制的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即使他们请假一个月,或旷工一个月,单位也不敢开除,人家正式员工,工资不能少一分,谁奈他何?

记者:找选题(自己找或编辑安排)、采访,成稿,交给编辑。不坐班,时间自由掌握,来去自由。

编辑:收到记者的稿子,安排版面,安排头条,次头条和各个位置。给记者的稿子修改标题,尽量起吸引人的,内容在排版时,可适当删减。也可以想一些专题,让记者去按编辑的选题写稿子。编辑通常要值班,下班晚,要等记者都交稿后才开始工作。

网站:没有采访权,很少有网站有自己的记者。主要是编辑,摘选纸媒的新闻放到网站上。

【结束语】以上的内容就是我为大家带来记者跟编辑的区别,记者虽辛苦、不易。但是编辑也不容易,毕竟记者的时间大部分都是由自己安排的,而编辑要等记者把内容发给自己,才能整理上传。

中国科学报社有编制。中国科学报社属于事业单位,在职员工是有编织的。中国科学报社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等。

不了解。但是看到没人回答,希望帮你顶下能让别人看到。编辑、记者的工作都让别人羡慕啊。 虽然我不懂具体需要干什么。不过貌似劳动强度不小,压力不小哇。哎~希望有大人看到给予帮助哦!!!!祝你开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网站

在最新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可以查到: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是中文核心。刊名: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SJ)主办: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周期: 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3-3033CN: 11-2865/X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创刊时间:199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可能是查询方法不对,具体操作是:

使用中国知网的高级检索可以实现查找核心期刊,具体步骤:

中国知网首页 → 点击右侧的“高级检索”按钮 →  进入高级检索界面(见下图) → 选择“期刊”(图中1) → 在来源类型 → 勾选“核心期刊”(图中2),即可。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邮政编码:100013

科学杂志驻中国记者

一、缘起在最近的央视面对面节目中,杨振宁又谈到了他与李政道的分裂,具体内容是这样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分手原因是迷雾在杨振宁的生命中,李政道是一个举足轻重不可回避的人物,从1946年开始,两个人的合作长达16年之久,并因“宇称不守恒理论”同获诺贝尔奖,被后世学者铭记,他俩的合作关系在近代物理科学历史上,相当罕见。然而,从1962年以后,两个人的关系彻底决裂,成为国际科学界以及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憾事。记者:欧本海默(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杨振宁跟李政道并肩走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草坪上,但是1962年之后,我们看不到这样的情形。杨振宁:这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的根源非常复杂,不是一句话、两句话所能够解释的,更不是我今天应该在摄影机的面前所讨论的,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两个人身后一定会有人研究的,我想研究以后,大家中国人、外国人会得到一个结论的。记者:我们中国有句老话“相逢一笑泯恩仇”,我相信所有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你们俩和好。杨振宁:对,这也是我现在决定,我公开地在生前不再在这方面讨论这个问题的道理,是因为大家很显然、很自然地都希望我们和好,可是我们没法再和好,所以在这情形,最好的就是不再讨论。记者:是合作出现问题?但是杨先生的经历不是这样。杨振宁:你知道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这个里头有戏剧性的、有做人方面的差异,有性格方面的差异,不是这么简单的,我想我现在的决定是对的,这个事情我不要再公开讨论。(话外音)虽然众说纷纭,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分手原因始终是迷雾一团。然而值得回味的是,两个人在各自的物理学研究中都有多次与他人合作的经历。除了与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之外,杨振宁三大成就中的另外两项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也都是与人分享,但却没有重蹈杨李之争的覆辙。”实际上,杨振宁曾经借口1962年5月《纽约客》杂志上发表的伯恩斯坦的文章《宇称问题侧记》、李政道1971年的文章《弱相互作用的历史》和1979年富兰克林的文章《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与未发现》,就1962年为什么会与李政道分裂,在1982年的《论文选及注释》里把问题公之于众,想把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功劳更多地揽到自己身上,诋毁李政道的为人和学术水平。结果李政道被迫在1986年打破沉默,发表了《破缺的宇称》和《往事回忆》,批驳了杨振宁的谎言。此后,杨又不吭声了,为什么呢?我觉得,他知道,他认为很关键的证人,他和李政道共同的导师吴大猷,以及其他许许多多重要的了解内情的知情证人,都还没有死,辩下去必然真理越辩越明,他自己的形象必然越辩越差,会彻底暴露他阴暗的一面。结果呢,他以为关键证人差不多死光了之后,杨振宁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发彪了,就借着出版《杨振宁传》的机会,想借此机会浑水摸鱼,再一次发表了自吹自擂和贬低李政道的言论,以为这样子可以抬高自己的形象。没想到李政道通过与《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的问答,把杨振宁的种种谎言,彻底揭穿,杨振宁的各种说法,都被李政道批驳得体无完肤,而且证据确凿,非常有说服力,即使对物理学外行的我也可以看出谁的话更为可信,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参见《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网址)。杨振宁两次主动出击,都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被李政道揭穿了老底,又只好闭嘴了。要是真理真的在杨振宁这边,我才不信杨振宁会闭嘴!他现在闭嘴是因为再跟李政道辩下去,只会让人发现他贪婪无耻的真面目,在国人面前下不了台!二、 杨振宁继续误导公众可是,杨振宁还是想误导公众。他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到跟李政道决裂的原因:“你知道人跟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这个里头有戏剧性的、有做人方面的差异,有性格方面的差异,不是这么简单的,我想我现在的决定是对的,这个事情我不要再公开讨论。”似乎显得自己多么的高尚,多么的宽宏大量,还含沙射影说李政道的做人和性格有问题,这也难怪后来记者加旁白时说什么杨跟其他人合作就没不愉快的话。记者不懂。杨振宁跟李政道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一直以长兄自居,所以他敢跟李政道提出来自己名字放前面的问题。而杨与其他的合作者,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可能确实论文基本上都是杨振宁做的贡献占绝大多数,他们是后来加入的;另一个可能是他们当时只是一个无名小辈,跟已经成名的杨振宁的地位不是一个档次的,没有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能跟杨振宁合作,从而混上个终身教职,可能已经要非常感谢杨振宁了,当然不会闹矛盾。你们可以看看,杨振宁与其他人合作的成果,“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都是杨振宁的名字在前,说明发表论文时,论文的作者并没有按照作者的姓的第一个字母排序!!而方舟子也提到,为什么“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 没有获得诺奖,可能是由于米尔斯的水平不够,跟杨振宁不是一个等级,成就也不高,不配获诺奖。请看杨振宁的央视面对面的视频:在访谈中,杨振宁提到,米尔斯在北大的一个会议回答别人的提问时,称“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主要的东西都是杨振宁的,杨振宁说他是不必要的谦虚,不像有些人,只有30%的贡献,他要说成有70%的贡献(这当然是说李政道)。还说这篇文章比米尔斯所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全部文章加起来还要重要,所以应该所有的荣誉都应该给他,但是没有给,所以物理学界对米尔斯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其实,杨振宁的话完全是自相矛盾的。看名字就知道,米尔斯的名字会放在杨振宁的后面,没有按照正常的按作者姓的第一个字母排列作者的顺序,这就意味着,米尔斯的贡献不足三分之一,主要的贡献都是杨振宁的,当然无法获得太多的荣誉,这是显而易见的。米尔斯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说那篇文章主要都是杨振宁的贡献,杨振宁居然说这是米尔斯不必要的谦虚,不会像李政道那样,明明只有30%的贡献,非要说成是70%。可是,一个显然的事实是,既然杨振宁的署名在米尔斯前,没有按照字母排序,如果米尔斯真的是谦虚,那么只能说明杨振宁在发表这篇文章的时候,又做了不道德的事,就是硬要把自己的名字不按字母序排列,抢了米尔斯的学术功劳,从而降低了米尔斯的学术地位。如果是这样,米尔斯为什么没得诺奖,恰恰是他害的!米尔斯相比杨振宁,可能确实不是一个档次的,跟李政道也不是一个档次的,在那篇最重要的文献中的贡献是很次要的,主要的贡献都是杨振宁的,当然他没有资格跟杨振宁来争按字母序发表论文了。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更加能够证明杨振宁这个人非常无耻了。但是,与米尔斯不同,李政道是个真正的天才,他跟杨振宁是一个等级的,在合作时,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他先想到的,所以他不愿意让杨振宁违背字母序,让别人误以为文章基本上都是杨振宁的贡献,这是天经地义的。杨振宁没有资格以自己年岁大点,就要求自己的名字排前面,而杨振宁由于爱慕虚荣,特喜欢把自己名字排前面,当然会闹矛盾。要是我是李政道,我也会跟杨振宁这种人断交,永不来往,拒绝和好。为什么说李政道是真正的天才?1946 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在浙大和西南联大各读了一年),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1956年30岁时便升任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从副教授到正教授,只用了1年的时间。李政道30岁就升任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当时是在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在全校各系里,被聘为正教授时最年轻的人。”1957年,李政道获得诺贝尔奖,年仅31岁,是诺贝尔奖有史以来第二年轻的获奖者。这些,足以说明李政道是真正的天才。相比之下,杨振宁去芝加哥大学前,已经在西南联大读完了研究生,由于仰慕费米教授,去了芝加哥大学,但是却被费米拒收门下,被费米推荐给其他教授,结果被几个教授拒来拒去,最后一个老师没办法才收下他做博士生。没想到到后来他竟然敢吹自己的水平比费米还高。所以即使宇称可能不守恒是李政道首先想到的,他也敢吹宇称不守恒是自己首先想到的,也就很自然了,他就是这种人,就是喜欢自吹自擂。三、杨振宁和李政道各为中国作了什么贡献?在面对面的节目中,要是杨振宁真的有什么数得出来的对中国的贡献,早就吹出来了。结果记者怎么找也找不到杨振宁对中国的贡献,能吹的只是他是第一个回国的,说明他多么爱国。这种谎言我后面会有证据来反驳,根本不是由于他多么的爱国,而是由于很多私人的原因,是来拯救家人于水火之中,同时接受国人的赞扬的。即使他第一个回国真的仅仅是由于爱国心切,仅仅第一个回国这样的“爱国”行动,也谈不上对祖国的发展有多大的贡献。于是杨振宁自己也总结说,想来想去,自己对于中国的贡献,顶多也就是自己和李政道是华人第一次得诺贝尔奖,从而改变了中国人认为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大家看看,这就是杨振宁对他很“爱”的祖国的最大贡献!而这个贡献,李政道也一样有,因为李政道也是一起获诺贝尔奖的。但是对于李政道来说,这种东西简直不值一提,不仅是因为这种东西根本不算什么切实的贡献,还因为他可以一清二楚讲得出来的对祖国的贡献,多得是,不像杨振宁,没有什么可吹的,吹来吹去,对祖国的贡献都是虚的,从祖国这里得到的好处,却都是实实在在的。下文摘自《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真相:杨振宁和邓稼先》:“杨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两人渐行渐远。此后中美解冻杨回国见到老同学邓稼先竟然鼓动他到美国,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那时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邓稼先说过,我不会在杨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为杨何等聪明,只要我一说,他就可以推断中国原子弹研究进展程度),周总理热情的请杨回来为祖国效力,竟被他以国内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绝。而李、丁肇中访问大陆后积极为国内引进先进设备,亲自安排人才培训,造出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受到杨的反对好像认为太浪费钱)、加速器、阿尔法磁谱仪等世界领先科技,李还积极帮助建立两岸骨髓库(注:此为原作者误把另一个同名的李政道误以为物理学家李政道);即使李远哲这个现在认为是亲独分子,78年到大陆访问安排他参观景点,他却说时间紧张先看科研单位,80年代不辞辛苦为大连物理化学所引进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部分先进的分析仪器。……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 的BEPC方案,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其实,李政道对中国的贡献,远远不止上面列举的这些。李政道建议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影响至今。在李政道的建议下设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经是目前中国最重要的科研基金。李政道在见毛主席的时候,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少年班,从而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李政道设立的CUSPEA计划,让无数大陆的青年学子,有机会到美国一流大学深造,可以说,中国科技大学今天为什么那么容易申请出国留学,基本上可以说李政道博士做了最大贡献。中国科大的学生,在李政道博士的计划中,占了最大的比例,都是进入到美国名校,为中国科大出国留学打下了无比坚实的基础。没有李政道的计划,情形可能会差很多。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在出国方面,也受益于李政道的计划良多。以下是新闻报道的描述:“20年前,当我国面临人才断档的严重危机时,李政道教授创议了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即CUSPEA计划,由中美双方联合通过专门的招生途径,每年从北大、中科院、中科大等院校中选送百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较大规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后来的大规模国际人才交流和科学文化交流起到了开拓性作用。至今,美国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76所优秀大学接收了我国近千名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研究生。这些学生目前活跃在国内大学、科研机构、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等各行各业,成为各领域的专家。”而李政道,为了帮这些人联系学校,写推荐信,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我记得有一个报道提到,这至少占了他很多年的时间每年的三分之一。实际上,我想可能还不止,因为想想可知,为了联系这么多人去美国名校,凭他个人之力,一定常年累月都要思考相关的问题,或是有学校或学生因各种事情找上他。而作为计划的发起人,不可能不管。此外,李政道还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在浙大捐资设立了浙江近代物理研究中心,在北大设立了北大现代物理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这两个中心都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物理学研究中心。可能有人会说,从学术成就上来说,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很大,可能比李政道的成就还要大,这个我不是学物理的,我无从判断。但是大家想想看,李政道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后,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帮助祖国发展上,这种精力和心思的分散,必然影响他专心于科学研究。谁也不知道,如果李政道也跟杨振宁一样,置国家的发展于不顾,是不是会作出别的重要的贡献。但是,即使这样,他的科学成就,已经足以名垂青史,而他为中国发展作出的贡献,也将永远为人民铭记。而杨振宁呢,一直都在一门心思忙乎自己的事情。到了老了,在美国发完光发完热了,好处捞足了,国内待遇变好了,于是80岁了在美国办个退休手续,回国养老来了,享尽国内外所有的好处,两边的好处都捞足了。杨振宁以为他和翁帆结婚,大家很反感,仅仅是由于年龄差距太大。其实这仅仅是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这件事情仅仅是让别人开始公开表达对他的反感的导火索。杨振宁的贪婪,几乎表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在和翁帆结婚这件事情上,也体现了他的一种贪婪,这种贪婪跟他对名利的贪婪,是一样的,是一以贯之的。只要能得的到的,杨振宁都想得到,都有一种贪婪的占有欲。无论是美国的优裕的生活、国内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戴、国内大学现在的良好生活条件、国内人对著名科学家的盲目崇拜,还是对于美色,从底子里,他都是很贪的,而且他确实命好,一辈子各种好处他都贪全了。杨振宁不仅贪婪,而且是极度自私自利,这么说也许跟贪婪有点重复,但是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无论什么事,杨振宁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不来,也不愿意投入精力为祖国做事。国家已经繁荣发展之后,不怎么需要他了,他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贡献给祖国的时候,他回来了。这不是极端的自私自利,那什么样的人才算极端的自私自利?四、杨振宁贪婪无耻可能由于杨振宁出身于名门,父亲是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从小就在优越的环境下长大,加上从小就聪明好学,一直都是在各种夸奖声中长大,结果导致他过于爱慕虚荣,好追逐个人名利。杨振宁的一生,可以说都是只知道为自己捞取种种好处,然后又不断自吹自擂的一生:1、在与李政道合作的时候,违背基本常规,非要把自己的名字排到李政道前面。这是违背常规的,因为大家要知道,在两人合作的论文中,如果不按作者姓的字母顺序排列,那么第二作者的贡献将会被别人认为低于三分之一,而不是贡献均等,所以一般来说,都是按照作者姓的第一个字母来排序的。2、在诺贝尔奖领奖时,非要跟李政道争先上台领奖。李政道既然最先提出宇称不守恒的思想,而且按姓的字母序,李政道也应该先上台领奖,结果杨振宁以自己年长几岁之类的理由,先上台领奖,以作为以后向人吹嘘的资本。3、自己在芝加哥读博期间,被费米据收门下,等费米死了却来吹嘘自己比费米更懂场论,自己才是李政道的真正的老师,简直是让外人笑掉大牙。4、80年代、90年代初,国内还很穷的时候,他不回国,21世纪中国大学都变富了,待遇提高了,他也老得不行了,他才想起来自己很“爱国”,自己血液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简直天大的笑话!既然那么爱国,早干嘛去了?祖国穷的时候你干嘛去了,要说从美国退休,60岁也就是1980年就可以退休了。可是那个时候中国还很穷,国内的大学老师个个穷的丁当响,他知道回来的生活远没有在美国好,他当然不回来了。非要等到国家富裕了,大学变得很有钱了,老师待遇也提高了,自己也80岁了,在美国如果退休的话,根本没人搭理了,他才回国。结果回来还敢吹自己爱国所以回国,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5、杨振宁还以他是最早回国的华人科学家,1971年就回来了,以此吹嘘自己多么的爱国。你看,我在中美的大门刚打开一点点他就回来了,多么有爱国情操!这也是天大的笑话!杨振宁为什么比谁都急着回来?道理很简单,他的老丈人、国民党著名将领杜聿明,以及自己的老爸杨武之,都还在劳动改造,生活条件恶劣,他以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来访华,可以向中央提到这些情况,从而大大改善自己老丈人和老爸的生存状况。这是他急急忙忙回国的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杨振宁一回国就向中央提到自己的老丈人和老爸还在劳改的问题,他们的生存状况也确实因此得到根本改观。但是他对外界吹嘘呢,说是自己不顾风险回来,可见我杨振宁是多么的爱国!爱个屁!从山东电视台的采访可以看出,杨振宁因为得了诺贝尔奖,一回国,连见个以前的老同学都可以让对方得到改善住房条件的待遇,可见杨振宁的回国对于改善自己岳父和父亲的生存状况,作用有多大,而且有多么迫切了。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杨振宁1971年回国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家人于水火之中的的原因。这个道理,像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无比的显而易见。6、回国定居之后,只知道拍国内大学和教育部门的马屁,说什么清华北大的本科教育比哈佛麻省理工的都好,是世界一流的,完全胡说八道!这只会让国内的大学麻痹陶醉,不能清醒地看到目前国内的大学本科教育与国外一流大学的巨大差距。为此,丘成桐有次就忍不住驳斥这个谬论,给这种误导舆论的观点浇了一盆冷水。清华北大的学生入学时的水平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毕业生也是极其优秀的、但是这不意味着清华北大的本科教育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只要对美国名校的教育稍微有点了解,就知道,还差得远呢。7、作为一个可以极大影响舆论的人,他在真正关系国计民生以及国家发展的核心问题上,真正可以帮助国人改善目前的生存处境的问题上,屁也没放一个!只知道鼓吹说现在已经比他当初出国前的中国好了多少多少,以前中国人民是多么多么的可怜,诸如之类,成了一个吹鼓手,御用形象代言人。我们的政府当然听得心花怒放了,可是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促进作用?什么作用也没有。五、杨振宁谎话连篇将邓稼先的简历和杨振宁的简历来对比,可以戳穿杨振宁的另一个谎言。杨振宁说:“在我以前的一些中国留学生,绝大部分都回来了的,所以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当时就想是去那儿学成归国。可是我在做博士后的时候,杜鲁门总统就下了一道命令,说是中国血统的人在美国得了理工的博士学位,不可以回中国。所以我留在美国了。”这是狡辩,也是一个谎言。杨振宁跟邓稼先是同乡、大学同学,一起登船赴美留学。杨振宁于1948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邓稼先1950年一拿到博士学位,就飞回了祖国,杨振宁1948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要是他真的急着想早点回国的话,完全可以跟邓稼先一起回去的,根本不必等到朝鲜战争爆发。问题是他有各种顾虑而已。新婚的妻子的老爸,是国民党大将,他哪敢回国?没有那个胆!再加上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多么体面堂皇的工作,多么有面子的位子,他怎么舍得舍弃这么好的条件回国呢?虽然有杜鲁门总统的所谓的限制,杨振宁如果真的那么爱国,很想回国的话,他怎么会回不来呢?人家钱学森学的东西也是无比敏感的东西,还不是在1955年9月17日坐船回国了?不是说杨振宁一定要回国,但是我认为,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的不回国的理由,并不成立。当时国家之所以派杨振宁、李政道等人去美国,就是为了给中国造原子弹(参见搜狐文化的文章《历史:原子弹调查——蒋介石的核计划》,网址)。这解释了为什么杨振宁在知道获得博士学位马上就回国的邓稼先造出了原子弹之后会那么大的震撼!!!可是,杨振宁对于这种最根本的原因,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根本就避而不谈!!从中可以看出杨振宁多么的不坦诚!! 由此可见杨振宁的人品!这种事情到今天了,为什么不能说?完全可以说。但是杨振宁对于最关键的东西,总是不说,敷衍而过。因为揭穿他的老底的话,他在全国人民面前确实无法交待!!虽然杨振宁在如何应对媒体采访方面很有经验,早就可以撒谎也脸不红心不跳了,但是一旦突然被记者问到关键的问题,他说话时是不是在撒谎,也是有痕迹可寻的。不坦诚或是撒谎的人一般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面对央视记者王志的一些一针见血的提问,以及王志坦诚而又满含笑意的目光,杨振宁无法保持长时间的目光交流,尤其是在问到关键问题的时候,经常下意识的调开头去。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他的肢体语言,泄漏了他想隐瞒的秘密。七、小结我并不是一概的反对世界著名科学家回国养老定居,一些著名科学家希望叶落归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在美国退休之后,没多少人爱搭理你,而在中国,一直以来都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所以老人在中国生活要比在美国生活舒心得多,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养老比在美国养老要好,所以你杨振宁或是其他科学家想回国养老,都是很正常的,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不必过分拔高,把自己吹嘘成多么有爱国心。从杨振宁的实际行动看,杨振宁根本没有多少爱国心,他考虑问题,总是只考虑自己,只知道一心捞取名和利,可是自己老得不行了才回国,却老是喜欢上媒体作秀,吹嘘自己多么爱国,真的是极其无耻。

杨振宁太无耻了,老说李政道的坏话。

中国科学报社成立于1959年1月,是中国科学院所属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新闻媒体单位,具有主办报纸和期刊的特许出版权和发行权、记者和记者站的管理权、广告经营权和新闻类网站的主办权等 。目前,中国科学报社拥有两报(《中国科学报》、《网络报》),两网(科学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两刊(《科学新闻》、《科学新生活》)等媒体,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组建了影视中心和“创新中国”论坛组委会。同时,中国科学报社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记者站,在国内近百所著名高校建立了大学工作站。《中国科学报》是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1年8月恢复《中国科学报》报名。目前,《中国科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一周六刊,每刊八版,彩色印刷,面向全国发行。科学网,改版上线于2007年1月18日,是以“构建全球华人科学社区”为目标,以网络社区为基础,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全球领先的中文科学类网站。目前,经过近5年的发展,科学网在全球网站中排名10000名以内,在中国网站中排名1000名以内,年均页面流量超过3亿次,实名注册用户60万,专家库规模30多万,在中文类科技网站中稳居第一。中国科学报社对外积极开展国际交流,通过与国际科技新闻界的频繁交往,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主流科技媒体合作。在国际上除与Science、Nature等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保持了长期密切合作外,还与Elsevier、Thomson Reuters等著名出版商达成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与盖茨基金会、英国驻华大使馆等诸多国际机构、驻华使领馆建立了广泛合作。近年来,中国科学报社还通过不断支持员工出国进修培训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国际交流模式。中国科学报社以“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为目标,按照科学传播规律和全媒体发展要求,构建科学传播的全媒体平台,以做大做强科学网、架构错位发展的媒体形态为重点突破口,全面提升报社的发展水平,确立报社在中国传媒业中的应有地位。

杨的无耻就算了,他主张国内不进行基础研究,而是在美国架构上进行应用研究,所谓全人类行为,也许他是出于学者的浪漫主义情怀,无政治考虑,但实际这是卖国行为!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