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大盘对新零售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大盘对新零售的影响研究论文

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新零售发展境遇下,零售商全渠道管理势在必行,零售商应当同时整合线上与线下渠道资源,以增强顾客的跨渠道体验。实际上,信息技术是推动全渠道协同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信息系统分析了全渠道能力框架,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为零售决策者提供了全方位管理时应该考虑的能力领域的概述,有助于根据组织的个人情况制定,优先考虑和定制框架内的内部能力、外部能力与跨越能力,并可以作为推导各自实施路线图和全方位渠道措施的起点,从而构建有效决策。

关键词:

新零售;全渠道管理;全渠道融合;智能零售;

一、引言

2016年的“双11”网络购物节,阿里巴巴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意即以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来重新构建零售产业的业态形式,在此之后,零售渠道的顾客触点增多,边界开始模糊,市场出现了诸多细分场景化的零售业态(杜睿云、蒋侃,2017),比如友宝在地铁站创建了智能售货机,乘客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自动售货机的二维码下订单;AmazonGO的无人零售店通过机器视觉来识别顾客,并在顾客离开店铺时自动处理付款,而无需手动互动(Grewal等,2017);拼多多将电商体验与社交活动结合在一起,产品可以由用户亲友帮助砍价,并且所有点击页面的用户都有机会获取邀请他人帮助自己砍价的机会。全渠道零售能为零售商和顾客提供各种好处,包括提高运营效率(Oh等,2012)、增加销售额(Cao和Li,2015)、改善顾客体验(Herhausen等,2015)、提高忠诚度(VanBaal,2014)和增强顾客信任(Cao和Li,2015)。

顾客们越来越期望随时随地使用零售,并为所有零售渠道和接触点提供一致体验(江欣,2017),许多顾客同时交叉使用线上与线下渠道进行购物(马慧敏,2017)。例如,实体店内的顾客做出购买决定之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收集额外信息,促使诸多零售商在店内提供免费wifi,而在网上购买产品的顾客往往期望能够在实体店中也能购买(施蕾,2014)。因此,零售商不仅试图在其渠道组合中添加新的数字渠道和接触点,而且还要将其全部整合到全渠道零售的无缝体验中。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在零售业向全渠道零售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剑,2018)。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增强顾客与零售商之间的互动,Piotrowicz和Cuthbertson(2014)以及Gu和Tayi(2017)强调了信息系统在支持全渠道零售中的作用。目前研究尚未系统确定零售商必须开发哪些信息系统能力以在全渠道环境中取得成功,而本文提出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以期望对我国零售业全渠道转型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二、理论背景

(一)零售渠道的演进

在零售业初期,零售商将实体店作为单一分销渠道(齐永智、张梦霞,2015)。因此,顾客不得不进入实体店购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零售商开始扩大渠道组合,并通过电话等其他渠道提供服务,直到近年来通过数字渠道,顾客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产品,例如B2C电子商务、O2O电子商务或社交营销解决方案。在大多数传统渠道中,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Mohr和Nevin,1990),而数字渠道促进了双向沟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也使零售商能够融入其顾客日常生活中(Rosemann,20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渠道的出现,零售业在过去二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Verhoef等,2015)。在过去二十年中,渠道主要被视为分销渠道,研究人员专注于确定每种产品类型分销渠道的适当组合(Black等,2002)。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渠道充当分销渠道或沟通渠道,其可以被描述为零售商的联络点或与顾客互动的媒介(Neslin等,2006)。基于先前的研究,本文将渠道视为零售商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渠道(Hosseini等,2015)。因此,渠道可以被分类为线下渠道(实体店)、在线渠道(在线商店)和直销渠道(实体或在线)(Verhoef等,2015)。而传统的在线渠道由于移动渠道和社交媒体等附加数字渠道的出现而大幅扩展(Verhoef等,2015),可以分为能力性、社交性、社区性和企业性渠道(Straker等,2015)。

随着零售渠道的不断丰富,形成了丰富的渠道生态链,研究人员提出将重点放在全渠道管理上,这种方法试图以整体和综合的方式考虑所有渠道(Verhoef等,2015)。因此,全渠道管理可以定义为,对众多可用渠道和顾客接触点的协同管理,以使跨渠道的顾客体验和渠道绩效得到优化(Verhoef等,2015)。从顾客角度来看,如果产品可以在任何渠道购买,顾客也可以通过任何渠道使用同一优惠券(Beck和Rygl,2015)。从内部角度来看,如果顾客的定价和库存数据等数据在所有渠道上共享(Beck和Rygl,2015),则说明渠道将被整合。

在过去文献中,对于更好地理解顾客的多渠道和全渠道购物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Venkatesan等(2007)分析了顾客多渠道购物行为的驱动因素。由于全渠道零售与创新数字渠道的'出现有关,Juaneda-Ayensa等(2016)通过检查接受和意图使用新技术来确定影响全渠道购物行为的因素。Gu和Tayi(2017)分析了顾客对零售商不同产品摆放策略的行为,即产品是专门销售还是跨渠道销售。此外,Gu和Tayi(2015)考察了零售商实施的不同退货政策对顾客行为的影响。

(二)能力框架

能力与企业的资源观(RBV)有关(Wade和Hulland,2004)。因此,组织拥有能够创造竞争优势和卓越长期绩效的资源(Hosseini等,2017)。当组织实施价值创造战略,而不是同时被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竞争对手实施时,组织就会获得竞争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资源配置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并且不可替代的(Barney,1991)。资源分为资产和能力,资产是组织可以使用的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东西(Helfat和Peteraf,2003),而能力是使用资产创造、生产或向市场提供产品的可重复行动模式(Wade和Hull,2004)。与有形资产相比,能力提供了对组织内不可转移资源和流程的理解(Dreiling和Recker,2013)。因此,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不可避免的(Helfat和Peteraf,2003)。

能力被分为运营能力和动态能力(Dreiling和Recker,2013;Pavlou和ElSawy,2011)。运营能力专门用于组织经常性流程,即有助于日常生活(Winter,2003);而动态能力有助于适应和重新配置动荡环境中的能力,即应对能力(Hosseini等,2017)。因此,动态能力被看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高阶能力(Koch,2010)。

通常情况下,能力是通过能力框架构建的(Forstner等,2014),具有相似特征的能力可以归入能力领域(Hosseini等,2017)。研究人员为业务流程管理(Rosemann和VomBrocke,2015)、创新管理(Hosseini等,2017)以及跨文化管理(Ang和Inkpen,2008)提供了不同领域的能力框架。例如,Rosemann和VomBrocke(2015)提供了一个框架,该框架沿着六个要素(即战略一致性、治理、方法、IT、人员和文化)构建了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在创新管理中,Dreiling和Recker(2013)提出了一个区分组织、个人、技术和流程能力的框架。

信息系统能力是信息系统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项研究中,对信息系统能力展开了更广泛的观察。通过考虑先前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全渠道零售领域,本文将信息系统能力定义为零售商组装、整合和部署信息系统资源以满足顾客需求并提供跨所有渠道无缝体验的能力。例如,McLaren等(2011)开发了衡量企业竞争战略与信息系统能力之间契合度的模型。Niehaves等(2011)通过区分感知、获取和转换能力为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流程变更提供了一个能力框架。

此外,信息系统能力可以分为内部能力、外部能力和跨越能力。内部能力是针对市场需求(例如信息系统技术技能或信息系统开发)的内部重点和发展方向。相反,外部能力是外部导向的,侧重于预测市场需求和理解竞争对手,如外部关系管理或市场反应(Wade和Hull,2004)。跨越能力指的是信息系统业务伙伴关系或信息系统规划和变更管理,必须结合内外和内外能力(Wade和Hull,2004)。

三、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

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本文将其分为外部能力、内部能力与跨越能力。外部能力侧重于预测或响应公司外部的要求(Wade和Hulland,2004),对于全渠道零售商至关重要,因为零售商必须获得顾客的需求、偏好和背景。同时,内部能力对于管理全渠道技术和处理全渠道数据至关重要(Wei等,2014)。而跨越能力集成了内外兼容能力,并且需要理解市场需求和内部能力(Hooley等,1999;Wei等,2014)。

(一)外部能力

顾客基本信息。获得基本顾客信息是大多数顾客与零售商互动的先决条件。基本的顾客信息源于识别数据(例如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和描述性数据(例如人口统计、家庭结构、顾客分类)。基本的顾客数据可能会在注册过程中收集或基于特定的交互,可以通过传统市场调查的数据来丰富,例如关于顾客购买力的信息取决于他们的居住地。

顾客整合社交信息。顾客偏好受个人或社交关系(例如家人、朋友、同事)的影响。如今,这些关系中的更大一部分反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顾客连通性上,顾客使用社交媒体和撰写产品评论,彼此不认识的顾客可能会相互影响他们的偏好和购买决策,来自社交媒体的印象会影响顾客的线上和线下活动,顾客评论可以借助于情感分析来解释(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全渠道零售商应该能够确定顾客在社交网络中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影响范围及其行为。顾客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中心度量度(例如度数中心度、亲密度中心度、中间度中心度)来确定,通过分析顾客的社交图和个人资料信息,全渠道零售商可以更好地利用基于心理和行为的定位。

顾客情境背景。为了设计更合适的顾客互动,零售商必须能够感知个体顾客的具体情境背景(例如时间表、地点、心情、特殊事件),相关数据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传感器来收集。另外,就顾客授权而言,零售商可以考虑来自个人交互(例如电子邮件、聊天)和顾客的数字日历信息,以提供顾客的高度情境化的精准推荐。零售商可以结合使用不同渠道内顾客当前行为的交易数据,全渠道数据有助于了解顾客的计划、需求和偏好。在此基础上,零售商可以避免在错误的时间或地点与顾客进行互动,即可能会损害短期顾客体验或顾客关系的情况。

(二)内部能力

全渠道分析技术。在全渠道零售环境中,使用创新信息技术和处理大量异构数据至关重要。因此,员工需要掌握与全渠道零售分析技术相关的软件工具和技术。另外,他们需要有关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知识。此外,由于全渠道零售商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例如通过使用会员卡或通过跟踪在线商店的顾客行为,员工必须了解数据隐私性、安全性、所有权以及顾客对使用的期望,以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

全渠道数据集成和分析。全渠道零售商拥有并处理可能以结构化(例如销售点数据)形式提供的各种形式数据(例如顾客、产品、位置、时间和渠道数据)或非结构化形式(例如顾客评论)。在同质数据库中检索、组合、整合和构建来自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的过程是全渠道组织的关键挑战。一旦零售商掌握了全渠道数据集成,零售商需要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通过使用可视化、预测分析、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不同方法,零售商可以对市场形成有意义的见解。因此,零售商必须注意不要陷入典型的大数据分析陷阱,比如对低质量不相关数据或虚假相关性的复杂分析。

全渠道技术和基础设施管理。在全渠道环境中,零售商必须能够管理一系列新兴技术,如店内技术、交付技术、LBS技术或通信技术。其中,店内技术(例如交互式展示、虚拟试穿、自助结账解决方案)将成为商店体验的一部分,并有助于提供更多信息,以便在网上商店无缝购买产品,并减少闲置时间;交付技术(例如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有助于履行过程。基于位置的LBS技术在实体店内外提供本地服务能力;通信技术(如视频聊天、聊天机器人)有助于改善顾客和零售商之间的持续沟通。因此,零售商还必须能够运营合适的全渠道基础设施,以便利用这些技术及其相互作用。全渠道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多个层面问题,例如协同使用新兴技术、网络通信、智能物件与其他业务系统(例如CRM系统)的数据连接与数据存储,因为数据需要存储在实时处理的集成数据库中。零售商还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传统数据库(如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或新的数据集成架构(如数据湖)来存储数据。

(三)跨越能力

实时信息访问。全渠道环境下顾客可以连续在不同渠道之间切换,顾客与零售商的互动可以随时发生,实时信息的提供和访问是全渠道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一,在所有渠道获得实时信息时,顾客决策可以得到促进,线上与实体渠道的产品可用性信息可以支持顾客的跨渠道选择,对订单进行持续的实时跟踪可实现更加以顾客为中心且便捷的送货服务。第二,从零售商内部角度来看,有关产品可用性、顾客行为、顾客状况和销售情况的实时信息有助于组织货物流通、市场营销和服务。第三,需要实时信息来提供个性化和上下文广告,服务和优惠(例如基于位置的广告)。因此,在整个顾客旅程中无处不在的实时信息访问是成功全方位渠道零售的先决条件。

需求智能推算。全渠道零售商需要能够自动推断和推理顾客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利用不同的数据流和实时数据分析,零售商可以获得对顾客行为有价值的见解。例如,顾客需求可能通过与虚拟顾问进行对话分析,并借助联合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对顾客需求的理解是长期顾客关系的基础,也是渠道开发、创新管理、广告投放等许多战略运营的决策支持。

个性化营销和服务。全渠道零售商需要根据顾客需求和偏好调整广告、优惠和服务的能力。广告和优惠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提供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户外场景时提供O2O服务。此外,服务履行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情境化,顾客可以选择最方便的选项,例如在某个特定时间送货上门。随着顾客管理关系的兴起,零售商必须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尤其对于某些产品类别(例如电子设备)。

互动的智能自动化。未来,顾客与零售商交互的越来越多的部分将由人工智能来自动处理,例如购买咨询和售后服务。因此,全渠道零售商必须提供智能自动化,零售商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而顾客可以从持续服务水平中获益。例如,顾客订单可以通过智能物品(例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咖啡机)来放置。智能设备一旦被顾客授权,可以自己充当顾客。因此,全渠道零售商需要能够成功与智能物品进行沟通,这些智能物品意识到其所有者规定的偏好。

互动渠道的便捷切换。全渠道顾客通过数字和传统渠道以更加互联的方式与零售商互动(例如在实体店中使用在线商店)。渠道选择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个人计划、心情、天气),并可能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全渠道零售商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渠道和接触点,以实现所有渠道之间的无缝切换,零售商应当消除孤立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孤岛,管理来自所有渠道的顾客数据,以实现全方位的顾客视图并提供一致的顾客体验。

融入顾客日常生活。由于数字渠道以及智能手机和智能产品等数字技术的出现,顾客可以随时随地与零售商进行互动。现在许多顾客与零售商的互动都是在家开始的,智能设备的使用使顾客能够随时随地与零售商进行互动。此外,顾客希望避免时间闲置,并倾向于在途中适当情况下(例如在地铁、逛街等场景下)发起互动。因此,全渠道零售商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机会,并且非打扰式地提供适当产品。

四、结论

数字技术在全渠道零售管理中日益重要,本文开发了一个信息系统能力框架,其中包括零售商在进行全渠道管理时应考虑的12种能力。框架包括3种内部能力(全渠道分析技术、全渠道数据集成和分析、全渠道技术和基础设施管理)、3种外部能力(顾客基本信息、顾客整合社交信息、顾客情境背景)以及6种跨越能力(实时信息访问、需求智能推算、个性化营销和服务、互动的智能自动化、互动渠道的便捷切换、融入顾客日常生活)。

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带来了一定贡献。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的能力框架通过识别和构建相关的信息系统能力,为全渠道零售知识的形成做出贡献,因为国内暂时还没有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全渠道零售能力框架。从实践角度来看,本文的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为零售决策者提供了全方位管理时应该考虑的能力领域的概述。当零售商参与全渠道管理时,框架的能力可能会因相关性和重要性而异,具体取决于行业或组织的特性以及组织在全渠道管理中的进展情况。本文建议组织始终密切关注所有能力及其相互作用,以便在顾客购物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实现成功的互动。此外,本文所提出的框架有助于根据组织的个人情况制定,优先考虑和定制框架内的运营能力,并可以作为推导各自实施路线图和全方位渠道措施的起点,从而构建有效决策。

参考文献

[1].江欣.基于全渠道零售视角的传统零售业转型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6)

[2].马慧敏.移动互联时代我国零售企业全渠道模式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4)

[3].王剑.零售企业的全渠道演变及供应链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4)

[4].齐永智,张梦霞.SOLOMO消费驱动下零售企业渠道演化选择:全渠道零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5].姜丽媛.全渠道零售时代下产品的网络适应性变化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5(7)

[6].施蕾.全渠道时代顾客购物渠道选择行为研究[J].当代财经,2014(2)

[7].杜睿云,蒋侃.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2)

三、四月份,上市公司的2019年报密集发布,零售类上市公司近一半也发布了其上一年的业绩。研读32家公司的年报,总体上有喜有忧。一.基本数字1.按营收总额排序32家企业,总营收6996亿,比上年增加289亿,增长了,低于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的增长率。2.按营收增幅排序营收下降的企业为14家,占32家的近一半,实现2位数字增长的只有三家,说明整体上营收增长对上市公司都是一个巨大挑战。3.按净利总额排序32家公司总利润实现亿元,比上年少赚亿元,其中苏宁易购因股份收益减少进而净利减少对总额影响较大。32家企业中,5家净利为负,合计亏损为亿。4.按净利增幅排序企业间差异较大,即使同为百货或同为超市业态,净利有大幅上升,也有大幅下降。在相对成熟、没了风口的零售市场中,比拼的更多是经营管理水平,而不是站在哪个赛道上。二.主要成绩1.数字化和全渠道业务取得成效苏宁易购的到家业务已经形成“1小时达+半日达+预售自提”的模式。高鑫零售的线上业务,稳步攀升,2019年O2O业务的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近90%。步步高的Better购小程序、自助收银、人脸识别等方式使公司O+O的智慧零售模式初见成效。东百发力建设线上商城,打造体验和便利相结合的购物场景,通过数字化运营搭建精准营销体系。人人乐数字化经营变革,实现了所拥有的1500万顾客会员和全部商品信息资料数字化营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营运效率。2.会员服务带动业绩提升天虹数字化会员人数达2355万,线上销售额增长42%。大润发B2C目前的用户数突破3300万,活跃用户数超过1000万。苏宁易购注册会员数量为亿,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度活跃用户数规模同比增长。解百集团共有各类会员万人,全年实现会员销售亿元,占公司全年总收入的。徐家汇汇金百货成立“贵宾服务小组”,推出沙龙活动、专属客服及钻石卡尊享权益等项目,以社群运营方式提升会员粘性及贡献度。茂业商业共有会员约286万,2019年会员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比例约为。3.供应链打造核心竞争力家家悦生鲜商品超过80%的直采比例、完善的物流仓储基地布局和中央厨房等规模化生产中心运作,建立了牢固竞争壁垒。红旗进一步纵深网络布局,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川内的便利超市行业龙头优势,利润持续提升。上海新世界的“联营销售+自营销售”并重,报告期内联营销售占整体销售比例约,自营能力明显提升。只是由于闭店装修九个多月,造成销售和利润下降。徐家汇通过打造自营品牌TONYWEAR,强化商品供应链。4.强体验形成差异化解百集团旗下杭州大厦打造奢侈品中心、现代潮流中心、高端品质生活中心、现代城市智能服务和生活体验中心,拥有全球 90%的奢侈品品牌,实现营收亿元。国美推进“家·生活”战略,以家电为核心 “中心化拓宽”的转型已取得积极进展。金鹰坚持生活化、体验性、创新型的智慧消费服务平台战略发展目标,重点突出提升存量与发展增量。天虹通过欢乐体验项目、欢乐文化营销、欢乐服务实现顾客愉悦体验。5.重点品类经营改善重点是超市的生鲜品类和百货的美妆品类。超市的生鲜三江以“快速转型,三年升级”新零售社区生鲜超市的战略发展目标,通过不断的用户心声调查与市场调研,极大丰富生鲜商品品项数,满足老百姓一日三餐的需求。联华超市在过去一年,业务重心是将旗下食杂标超业态,向社区生鲜加强型门店改造升级。京客隆利用生鲜商品及热销商品拉动整体销售,不断提升用户粘性以及复购率。百货的美妆金鹰持续强化美妆阵容,引入热门品牌,提高竞争力。百盛的美妆板块表现理想,经营收益总额上升,主要受惠于化妆品与配饰类别强劲销售表现所带来的直接销售金额增加亿元。东百商业的化妆品经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6.强化异业协同互补岁宝百货与盒马鲜生合作的10家百货店空间的升级及翻新已完成。大润发的家电由苏宁易购代销,大润发直接取得佣金收入。国美则经营物美门店中的家电区域。在同一企业中,大多数实现了百货、超市、便利店等多元业态协同发展,如新华百货营收中,超市占比超过50%。多元化发展提升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三.面临问题诸多问题中,既有零售的共性,也有业态的个性,突出有以下几个方面:1.新开实体店减缓从零售业总体来看,新开实体店明显减少。在各个业态中,除了便利店保持一定增幅,如红旗连锁,新开309家,闭店56家,其它业态的门店增幅均较低。大润发2019年新开店7家,关闭5家,净增2家,与其486家的门店总数相比,增长可以忽略不计。百盛2019年关闭5家店,目前在27个城市运营38家门店。2.同店比下降同店比是考察零售增长能力的重要指标,但各个业态均出现同店比增幅下降或绝对额下降的情况。高鑫同店销售连续六年负增长。2019年同店销售增长较上年同期有明显改善,但是依然下滑。京客隆同店销售下降约。人人乐同店销售下降。3.线上运营存挑战尽管企业都认识到了线上的重要性,无论是销售商品,还是会员营销,但具体如何运营?自身能力是否匹配?是否有足够投入能力?线上业务是否具有足够竞争力?……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还是重大的战略问题。4.疫情带来的变化突如其来,并且挥之不去的疫情,是当前零售业最大的挑战,它对消费者的支出能力、消费习惯、购买方式都带来一定的改变。如何采用多渠道方式销售?如何吸引顾客到店?如何改善服务手段和能力?都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浅谈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论文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的矛盾与互利共赢”的电子商务论文,供大家参考。

原标题:新经济背景下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和矛盾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发展逐渐走向了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渠道不断拓宽的同时还带动了网店的批量涌现和成功运营,这让实体店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影响。文章简述了网店和实体店面的发展史,并列举了两者产生的典型矛盾,通过分析矛盾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运用各种功能补偿以及整合营销的方式来缓解和消除两者冲突,使两者做到互利共赢。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店;实体店;矛盾;互利共赢

自2014年以来,全国多地出现“关店退租”现象。继关闭济南门店后,百货业巨头百盛了关闭了位于江苏常州的新北门店,这已是近2年内百盛关闭的第6家门店。李宁实体店已经关掉1800多家,未来三至五年全国有近80%的书店将关门,服装店、鞋店有近30%将关闭。半年报显示,多家A股上市百货公司业绩亮红灯,其中南宁百货净利润同比下降达,杭州解百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达44%,广州友谊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23%.电子商务大潮冲击下,百货商场越来越有沦为“试衣间”的尴尬。

1新经济的特征及内涵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互联网不断发展,我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形态就一直处于一种急剧的变化中。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我们需要面对的矛盾现象日益增加。例如,科技的飞速进步,改变着我们对市场经济微观主体边界的认识;在线虚拟空间的网络性,改变着人类沟通的方式;企业间的关系不再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竞争关系,随着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依存度的提高,一种以合作为本,竞争为辅的新型伙伴企业关系渐渐显露头角。

为了能够确切地描绘这个瞬息万变的新时代,“新经济”应运而生。新经济的四点特征,即信息化(信息技术逐步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知识化(知识在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凸显)、人本化(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以客户的需求为重)、全球化(资源配置遍及全球)。

而且新经济的这四种时代特征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有一种内在的循环属性,人本化的形成被信息化和知识化推动着,而其又在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全球化的`不断加速直接导致了知识价值不断实现和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从而实现了知识化和信息化的推动。

2网店及实体店的发展

网店及实体店的含义

所谓网店,顾名思义就是网络商店(虚拟店铺),它其实是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它能够让人在网上浏览图片的同时,对图片所展现的物品进行实际的购买,并且通过多种多样的在线支付手段进行支付完成整个交易过程的网站。但在实际生活中,网店大都使用各种大型网络贸易平台来完成交易如天猫、拍拍、易趣等。这主要是因为,个人制作电子商务站点需要较高的前期投入和技术含量。

实体店是网络购物兴起后出现的名字,它与网络店铺相反,网络店铺是虚拟的,而它则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实体店是传统产品的销售终端。实体店是借助一定的硬件设施建立起来的,它的地点相对固定并以盈利为目的。它的商品既能是实物,也能是虚拟商品(如翻译,充值卡等服务)。

网店与实体店的发展现状

网店的发展

网店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购物方式,被广大消费者所青睐。但网店产生的初衷其实并不是为了进行网上贸易,只是为了展示产品,从而让浏览者对所浏览的物品有更全面的认知。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网店也有了显着地改善,它从一开始的单一的网上产品展示,逐步演变成一种不仅仅可以用来展示商品,还可以让浏览者进行实际购买行为。

网店来源于电子商务,因此它的发展也离不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从1999年发展至今实属不易,总的来说,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中国电子商务经历了起步期(1999年)、冰冻调整期(2000-2002年)、恢复回暖期(2003-2005年)、高速发展期(2006-2008年)、转型升级期(2009年至今)。

以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为例:马云在1999年和18名同事用50万元成本创立阿里巴巴,一路艰难发展到2002年开始盈利,在2003年谋求改变成立淘宝网,2004年发布支付宝。在2005年,淘宝宣布个人开店免费,这大力地推动了网店的发展,并为淘宝打下了夯实的群众基础,不得不说,马云走的每一步,日后看来都堪称绝妙。2011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将淘宝网分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淘宝网、淘宝商城和一淘,以更精准和有效地服务客户。2012年淘宝商城正式改名天猫,以实现在之前利益切割之上更为独立的品牌切割。将现有阿里巴巴集团子公司的业务升级为阿里国际业务、阿里小企业业务、淘宝网、天猫、聚划算、一淘和阿里云七个事业群。要重视的是这一年爆发了线上与线下的价格战,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的冲击和替代逐步显现。

2013年淘宝余额宝业务开创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先河,也给移动电子商务开辟了一个新的入口---移动金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11月11日“购物狂欢节”,阿里巴巴支付宝成交额超过350亿元,2014年达到600亿元。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快速崛起,扩大了就业和内需,带动了物流金融宽带基础设施发展,促进了零售批发、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并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

实体店近年来的发展

相比网店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相反,实体店的发展态势则较为惨淡,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众多小商家都选择结束实体店的经营。因为在高额的库存金额和租金负担以及金融危机的重创下,经营实体店想要盈利对商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当然,实体店也有发展较为优秀的,他们拥有愈发成熟的信息技术与物流的支持,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传统门店的得以蜕变。它们发展主要通过“开源”和“节流”.“开源”就是让门店变成物流基地。这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必胜客最早兴起的HS服务,现在肯德基也开始了这项服务,具体来说比如加班订餐:人们可以在午饭下班后到门店去看到实物并且咨询,而上班时间以网络和电话为平台发生购物行为的。这不仅仅扩大了辐射区,同时由于其传统的能够让顾客看到真实商品,购物氛围以及实体店使得顾客产生的信任感等一个都没有被弱化,更加促进了销售。

“节流”就是让门店变成展示中心。以大型电器店苏宁、国美为代表,门店主要是用于商品展示,并且从中分离出了仓储的业务。门店面积缩小后,租金成本直接降低,相应的装修与维护成本也降低,继而发生连锁反应,需要的运营人员数量也会相应的减少,因此整体成本低了。

虽然通过“开源”和“节流”,实体店可以产生比传统情况下不可想象的投资回报,扩大发展空间。但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下,实体店面对沉重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分流到电子商务公司的情形,压力倍增。

3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涌现的矛盾

“超低价格战”

在电子商务平台上,几乎所有商品都要比实体店的价格低,幅度少则八九折,多则过半。网店打出低价来吸引客户,同种商品销售网店为抢客流量会给予相同、甚至更低的折扣。在低价环境下实体店被动不堪,与网店的矛盾不断升级。

“网店试衣间”

越来越多的买家在实体店感受实物,记下货号,然后在网店上以较低的价格购买,经常见在商场试衣服却在淘宝下单;到国美选电器却在京东下单……实体店提供售前服务,却没有任何收益,成为了网店的免费体验店。

“资源竞争”

生产商、批发商相对于实体零售商具有更多的资源,为了在短期内提高销售额,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价格优势,发出网络团购订单,短期内成团销售,其数量之大,挤占实体店的客户资源和利润空间。

“品牌信誉消磨”

网上销售地域广,经销商良莠不齐,网络监管不到位,商品质量、售后服务难以有保证。用户网络购物后,在无法采用传统外包装加印标识、代码区分供货商等手段鉴别的情况下,必然将责任归咎于品牌本身,影响到品牌实体店声誉和市场份额。面对电子商务咄咄逼人的挑战,如何协调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之间的冲突,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

4在新经济下网店与实体店间的矛盾剖析和互利共赢

矛盾剖析

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冲突由于商业平台改变而产生,本质上是网络销售与传统销售之间的市场占有矛盾,同种或同类商品销售商不能协同而发生敌对性行为。究其原因,分为主观客观两点。

第一,主观上一些厂商和经销商没有多平台下的行销政策,也没有应急渠道管理手段,在传统营销方式和价格控制无法奏效的情况下,会导致失控。一是厂商管控政策和手段欠缺。通常情况下,厂商为了保持商品销售的活跃度,会主动在经销商内制造竞争,以竞争刺激渠道成员拓展机会,使市场趋于理性。而网络销售绕过传统经销商,这决定同一商品在网店销售与实体销售具有悬殊的竞争力,导致分销中的过度竞争,厂商的传统层级管理与价格控制手段,会因对经销商自发网上销售行为无法奏效而引起市场混乱,影响实体店的销售。二是经销商对渠道变动预期不足。面对网路销售带来的乱价和窜货,经销商没有处理经验可循。网络销售的低价打乱了经销商价格控制,经销商对渠道关系变动没有足够的预期,没有可行的预案的情况下,面对电子商务的冲击,实体渠道的抗风险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将不断下降。

第二,客观上市场资源有限、成本支出不同。一是资源的重叠与争夺。顾客资源上,网络对传统顾客没有天然区隔,在更强大的价格吸引下,传统顾客渐渐转移为网络用户。商品资源上,网络对于售出的产品没有严格的限制,而市场产品的有限性,导致了商品资源的重叠。二是经营成本的差异。网店能低价经营,而实体店不能低价,否则就无法解决租金、人员成本和经销商的利润。网店的低成本低价格冲击传统价格体系,这种固有的成本矛盾是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自身难以调和的。

共赢前提

面对网店与实体店的诸多矛盾,问题不可能在一时之间都得到解决,但两者之间却可以在完善自身不足的情况下,两者共谋发展。

第一,对于网店来说,完善网站商品信息,保证顾客购物安全性,提高店铺信誉,留住老顾客,提供优秀的售后服务,更有利于网店的发展。纵观淘宝、天猫客流量高的店铺,都能为顾客提供充分信息,贴心的服务,满意的购物。

第二,对于实体店来说,资金充足的店家不拘泥于一店一铺,可以大力发展使店铺连锁化,提高品牌效应,通过“开源”和“节流”降低门店运营成本;资金较少的门店则可以开展各种活动,用适宜的价格,优秀的服务,留住老顾客,发展新顾客,提高业绩。

第三,当网店和实体店都得到完善后,两者可以进行整合营销,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两者合作,线上线下共同发展,达到双赢目的。

共赢方案

无论是网店还是实体店,各有利弊,电子商务具有信息、物流高效的优势;实体店的售后服务和维权更有保障,谁也不会取代谁,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在两者发展都得到提高的前提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做到合作,在规范体系的引导下达到双赢的效果。

矛盾一解决方案:网店销售、实体店体验,各取所长,合作营销

以用户为导向,在订单和价格处理上持双赢的思路。订单上,运用网络良好的互动性进行产品、品牌宣传、传递信息、获取订单;价格上,严格统一定价或者区别价格,统一定价把网店与实体店的价格差异缩小到可以被忽略的程度,通过网络订购和实体店配送相结合,统一价格、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方式;区别价格的情况下,按网络订单销售额按区域,计入经销商的累积销售额中,重新分配利益,或者划分经销商区域配送、售后服务等工作,按订单额的比例返利,解决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利益分配问题,创造让大家都满意的价格。

矛盾二解决方案:专属定制,错位经营,市场多元化

经销的批量性,使得市场的产品样式单一重复,随处可见。开发专门用于网络销售商品,错位促销。专属商品只在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和实体销售采用各自的竞争策略,由企业做总体战略控制;面向消费市场,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化的专属服务,采取买赠、捆绑立减、现金返利、限时单品特卖、赠送饰品等服务,迎合网络用户购物追求低价格的心理期望,解决价格冲突,又保证与网上同类商品相比具有竞争力。同时开拓多元化增值领域,有个性就怕客户不来“试”.

矛盾三解决方案:将电子商务定位为实体销售的补充,整合利用

电子商务虽然方便、价格实惠,但是与实体销售相比,传统实体店提供的消费体验非常重要。实体店可以开展促销活动,如发放优惠券,吸引用户凭优惠券在当地实体店购买可获得相应实惠,扩大销售覆盖面,拉抬实体店的人气;店铺会员制,给成为会员的顾客以更多的优惠,更为全面的服务。利用薄利多销原则,既能保住客户资源,又能收获利润。即便网上开展团购,也不用害怕客户的流失。

矛盾四解决方案: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差异化,强化品牌地位

通过差异化设置,平衡因货品重复而产生的矛盾,可以共同维护品牌形象和地位以各自平台商品和服务创造更多顾客,而非争夺顾客。将网络作为处理实体店库存商品的销售渠道。实体店作为高端店,高质高价,网店作为低端店,用于处理实体店的库存或过季商品,把实体店滞销的库存商品拿到线上来扫贷,减轻品牌库存压力。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划分定位销售平台。产品投入期时,选择在网络上试销或限量版产品展示,此时购买者多是前卫的品牌忠诚者;当产品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时,转入到实体店作为正价新品销售,此时的购买人群是理性的消费者,他们更注重亲身体验;衰退期时,再转入网上低价出货。不同的销售方式对应不同的购买人群,既保证了品牌信誉又强化了市场份额。

5结论

综上所述,新经济下的市场,是网店与实体店相结合的市场,网店以实体店为支撑,实体店以网店为扩展,两者合作,着眼于用户“购物是否便利”,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渠道结构,安排不同层级、不同平台经销商的利益格局,对电子商务与实体销售进行战略布局,引导两个平台间利益平衡,优势互补,整合可用资源,使其互相促进,“和谐”发展。二者联合才能实现互利双赢,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珍。中国电子商务下的“新经济”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1(8)。

[2]薛凤。网店与实体店联合发展探析[J].市场论坛,2013(5)。

[3]牛全保,邹英杰。网店与实体店的渠道冲突探索[J].管理学刊,2012(2)。

[4]罗娟。淘宝双十一2013年350亿2014年600亿:四大武器发力[EB/OL].(2013-11-12)。

[5]吴馆长,盛婷。一个从业者眼中的未来的零售业态:电商、便利店、体验店[EB/OL].(2014-11-28)。

[6]乔艳荣。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关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4(19)。

[7]王强。电子商务时代市场营销的新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5(14)。

日本对新零售的研究现状论文

试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一、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现状(一)业态层次不齐,差距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零售市场长期保持着百货商店一统天下的单一格局,其市场份额达60%以上。对外开放以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综合超市、超级市场、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家居中心、仓储商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得到快速发展,成为中国零售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零售业走完了国外零售业150年的商业历程,西方发达国家历经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余种业态几乎全部在中国出现,但是各种新型业态同时出现,没有时间阶段性,且部分业态具有明显的不足,与国际上通行的标准业态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二)整体规模偏小,各项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企业的规模扩张更多的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更看重的是网点资源的抢占,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综合毛利率,但各类经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连锁零售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连锁超市百强的净利润率为,而国外连锁超市平均利润率为。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物流费用偏高,占GDP比重的,而发达国家仅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商品周转速度慢、采购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库存和断货共存等问题。外商的这种规模化优势和低价销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场占有率,使国内零售企业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直接影响国内零售企业市场地位。(三)管理水平与国际零售业的差距较大1.我国商业企业的管理还主要依靠传统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普遍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且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从而导致企业缺乏原始创新。2.在营销方面,主要还是依靠购物折价,礼物赠送等促销方式。而不是以树立品牌、服务、信誉以及企业整体形象等系统的营销战略为主导。缺乏市场细分,在商品组合、服务标准、价格、促销和店面布置等方面,采用标准化管理不足。3.尤其突出的是没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管理没有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国外的商业企业以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以网络为辅助的自动化管理,这与传统的零售业运作方式截然不同。4.我国零售业企业的目标市场定位不很明确。市场定位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且关系到整个行业结构、规模结构与空间结构。我国零售业企业由于定位不明确,导致对目标顾客的需求状况难以准确把握,也难以确认真正的行业竞争对手,因此难以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从而难以形成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竞争优势。二、从世界零售业的发展态势分析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一)信息化从我们前面对我国零售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与国际零售企业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我国零售业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们加入WTO后,企业运作趋于国际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缩小与国际零售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此外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加速零售业的国际化步伐,利用互联网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经营特色,其中的问题主要是加强和加快信息系统建设。把企业内部的信息流整合起来,以内部信息化的基础应对电子商务,还要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企业信息基础设施条件,建立起连通企业内外的计算机网络,实现对企业各种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加强对外联系。此外,建立商业信息系统(MIS)、商品供货系统(GO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使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及时整理分析各类信息,并根据准确商业信息对市场进行超前预测和预警预报,避免经营活动的盲目性,保证商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零售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实现信息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不仅需要网络技术人才,更需要既懂得电子商务又熟悉零售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复合型商务人才是零售业信息化的必备条件之一,然而,我国传统的经营管理人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却不熟悉网络技术知识。另外,公众的认识不足,对电子商务所涉及的技术、基础设施网络状况以及能为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缺乏了解,这也构成了电子商务推广的障碍。如何尽快培养、引进相关人才,是我国零售业信息化发展的当务之急。(二)品牌化即形成零售企业的品牌效应,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资产带来竞争优势。主要是零售企业要在商品质量和组合、服务内容和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企业品牌形象,特别是在服务标准化方面实现高层次化。因此,在外资大举进入我国零售业的形式下,我国的大型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信誉优势,采取各种措施,树立本企业良好的企业品牌、服务形象、环境和职工形象,使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我国零售业在培育服务品牌资产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战略观点:1.差异化。具有良好服务品牌的现代零售企业应注重创新,即创建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别的服务品牌关系,从而加深顾客心目中的服务品牌印象。2.提升现代零售企业声誉。为顾客开发重要并具有价值的服务。3.建立情感联系。企业应试图超越服务的逻辑和经济层面,因为顾客的核心价值往往是超越常规逻辑的。4.将服务品牌内部化。在服务品牌创建过程中,员工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内部营销是实现服务品牌内部化的关键。(三)集团化由于零售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零售渠道价值的巩固和增强对规模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使得零售商业绩与规模之间呈现“S”型曲线函数关系,表现为当零售商的门店规模达到一临界点时,其经营业绩可以实现快速上升。这种利润增长特征在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商的发展过程中得到过有效验证。商业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的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组建的企业联合体。实施零售集团化不仅可以提高资本总量,消除业务重叠和较高经营成本,而且还可以在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信息共享资源配置等诸多方面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协同效应,迅速发挥整体优势。目前全球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由传统的单店经营转向连锁经营,竞争方式也转向集约化,从而以规模化、连锁经营方式、实施低价策略占领我国消费市场,形成绝对成本优势。所以我国的零售企业要想成为国内消费市场的主导力量,就必须通过扩大规模,增强资本和自身实力,为与国际性零售企业进行公平竞争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集团化经营为降低成本寻求规模效应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零售企业通过资本融合组建零售企业集团,利用各自的优势,实现大批量采购,从而降低成本。加强与外商“联姻”,培植自己的产业集团。根据入世的有关条款,中国承诺:入世后,将立即允许外商拥有所注资公司49%的股份,两年后即可拥有50%的股份;中国入世两年后,外国银行亦将被允许同中国企业一起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五年后允许中国私营企业介入部分流通领域;中国将给予部分外商分销权等等。凭中国零售业的现状和企业的竞争力,无以抗衡,所以,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加强与WTO成员国知名国际商业集团“联姻”。在这方面中国零售业有着与世界零售巨头合作的经验,但以后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种形式缓冲冲击力,并充分利用该渠道使我国产业集团的产品进入跨国连锁经营和特许经销网络。(四)国际化即实现我国零售企业的跨国经营。包括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集团,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已经开设了1600多家分店。该集团2004年全球销售额就突破了2,852亿美元,沃尔玛至2005年已连续5年排在世界500强的首位。日本在国外的零售企业,已经占到日本在国外开设企业总数的41%左右,国际化倾向明显。法国、荷兰、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零售企业也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并收效显著。WTO的成立和地区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出台使得各国贸易壁垒和障碍逐渐减少,对于国际投资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宽,这有利于利用跨国投资和采购,也为零售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机遇。在外资企业“跑马圈地”,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零售企业应加快资产重组的步伐,以合资、兼并、收购、控股等方式对众多的同行企业进行集中和战略性调整,组建一些零售业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结群而御,打造零售业的“航空母舰”,以转守为攻,积极应对。现代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流动和融合,消费信息流行、传播极快,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购买方式和习惯等正在逐步趋同,使得人们的消费需求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零售业态、销售方式得到满足。国际消费需求的趋同化发展也促使我国零售企业实现国际化经营。根据我国零售企业的实际状况,国际化经营投资方式一般采取合资经营。即我国的零售企业资本与当地国家企业资本合股,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这种方式投入少,风险小,享受优惠多,而且合资经营把外资和内资利益捆绑在一起,外资风险小,可以获得内资的帮助。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与国际零售业相比存在的业态层次不齐、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诸多问题,今后,要想有效参与国际化竞争,提升民族产业的综合实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是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几天都在看关于茑屋书店和创始人增田宗昭的书,由于日本的经济比我们发达,因此茑屋书店在日本新零售的探索,还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示。 一、选择和推荐将是未来新零售的关键词 增田宗昭将日本的经济发展分成了三个阶段: 1、战后的物质匮乏阶段 这个阶段从二战后,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物质匮乏,因为供不应求。这个阶段的零售业效率优先,就是尽快的把东西造出来,。 2、购物平台阶段 上世纪70年代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物质开始丰富起来。人们对于商品开始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个时候,零售行业的价值由产品转移到平台上,就是那些大卖场,大超市,连锁店,包括后来的网络平台,比如乐天。将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出来,让顾客浏览和采购。 3、个性化时代 随着购物平台的泛滥化,其价值开始降低。人们不仅仅关注产品的功能,新奇特也不再是最重要的选项。每个人开始选择塑造自己生活方式的个性化产品,个性化和体验,是消费者最关注的。 但是由于东西太多,用户就面临选择困难,哪些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呢? 这个时候, 选择和推荐 就成为关键词,能够找到对每一位顾客而言价值较高的产品并进行推荐的企业,将会在这个阶段占据优势。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Costco,不就是选择和推荐吗?costco从每个品类众多的商品中,精心挑选出两个品牌,然后通过超市推荐给用户。实际上,Costco挣的就是帮用户挑选的服务费。 但是茑屋书店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costco偏重于选择,推荐功能是弱化的。而茑屋书店不仅通过大数据对消费者进行分析,为选择提供数据基础。而且通过专业人士的“知”的资本,进一步优化选择并推荐给顾客,让他们买到能实现其想要的生活方式的商品。 中国目前是在从第二个阶段,走向第三个阶段的过渡时期。我认为,如同日本一样,进入第三阶段时, 未来专业买手的价值将更加凸显 。 这里的专业买手,不仅仅是简单的帮用户采购全球的商品,而是要具备选择和推荐的能力。结合大数据的理性和对人性理解的感性,才能帮助用户,买到他真正需要的个性化商品。 二、日本团块世代的启示 代官山茑屋书店一开始面对的目标人群,可不是日本的青年一代,而是所谓的团块世代。团块世代是指在二战后日本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目前大多数在65-75岁。 这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大学毕业进入企业工作,是推动日本经济高度成长的人群,到80年代,这些人结婚,组建家庭,有了一定的消费力,从工作者变为生活者。 90年代,高收入群体出现,可以消费轿车、房子和奢侈品,与此同时泡沫经济也开始了。增田大胆预测,到了2020年,公司新入员工数量可能还不如老板数量多,也就是说新人升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如果针对年轻人做生意的话,可能生意的规模会越来越小,也越来越不容易赚钱。”   增田宗昭发现,从存款数据图上看,全日本有1750万亿日元存款,50岁以上的人士,占据了的财富。而且,年轻人赚钱越来越难,而老年人有钱不知道去哪花。 代官山茑屋书店瞄准的,就是这些既有时间,又有消费能力的老年人。如何提高团块世代人群的进店比率,这就是代官山茑屋的独特、很有市场预见性的思路。 看完团块世代的经历和茑屋书店的目标人群定位。我想到了我们国内的情况。 按照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作为80后,如果按80-89年出生的人群,是亿。70后是亿,和80后比较接近。而越往后,人口是依次减少的:90后是亿,00后是亿。 由于中国的战后的经济发展较日本要慢,加上人口爆发的阶段不同。目前中国更接近日本团块世代的人,是70后和80后,他们经历过物质匮乏时期,也推动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 而中国在50年代出生的人,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目前大部分的消费能力有限。因此,中国的70后,80后,从人口数量和消费能力上来说,将对应日本的团块世代人口。 目前很多创业者,将自己的目标客户群体,定义为90后,00后等新生的一代。但是,我反倒认为他们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70后和80后身上。 因为这部分人占据了中国新中产的大部分比例,到了退休之后,他们也会有比较大的消费能力,我认为是目前创业者要极力争取的人群。 下次我将会分享增田宗昭对我的另外几个启示,欢迎关注。

总体而言,“新零售”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呈现实践引领理论研究的特征,即实践探索较多,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特征解读、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方面,“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零售服务本质、依托数据和技术提升零售效率、将驱动供应链变革等观点已成为共识。目前,“新零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脉络逐渐清晰,未来实践发展趋势是规模化、无界化、智慧化,学界应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入研究,重点拓展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新零售”下的新物流、“新零售”驱动供应链变革与重构等研究方向,从而为更好地引导“新零售”发展提供支持。

自从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后,我国新零售以一路狂奔的态势不断发展。此概念提出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小米、网易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了新零售探索之路,“新零售+”迅速成为新的风口。

企业纷纷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云栖大会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并以盒马鲜生为主,展开其新零售之路。随后,亚马逊革命性地提出了线下实体商店Amazon Go,将“无人零售”这一概念推上了风口。2017年可谓是新零售的发展元年,超级物种、7 Fresh、苏鲜生等新零售代表门店不断推出,京东、腾讯等公司纷纷布局,并且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盒马鲜生、超级物种、小米之家、7 Fresh等头部效应明显。

传统零售VS新零售

新零售与传统零售有很大的不同,新零售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的模式,结合物流等,为消费者打造更好的消费体验,而传统的零售则是依靠人流量,依靠过往的消费者,依靠个体的经验自营。新零售结合大数据对顾客进行精准定位,并且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更大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聚集在北京、上海、广东

得益于新零售风口的兴起,各地的创新型企业也层出不穷,但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仍聚集着70%的新零售企业,其他地区的新零售企业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

北京作为高新科技产业聚集地,毫无疑问地以的新零售企业占比位列榜单第一位,其布局涵盖供应链、无人便利店、无人货架、生鲜等多种业态,其代表企业为盒马鲜生。上海作为中国零售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新零售浪潮中也不落人后,以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二。上海不仅拥有传统零售巨头百联集团,在技术革新的推动下,还诞生了以猩便利为代表的一众新零售企业。广东省一直是各类新鲜事物涌入的第一站,其以的企业数量占比排名第三。

新电商模式最热

如今的新零售遍地开花,“新零售+”已经成为新风口,无论是社交电商、金融服务、供应链服务、物流服务、零售系统等,凡是与新零售关联的服务业态,都厚积薄发,拥有巨大潜能。而随着流量红利退却,传统电商也在调整模式,“新零售+电商”的新电商逐渐兴起,并成为新零售的主流模式,占据着新零售行业29%的市场份额,其中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为代表的企业纷纷从线上转到线下,以线下实体店为入口,试探新零售。

新零售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体量,我国零售业迈向新零售时代的步伐开始越来越快,腾讯系与阿里系针对线下零售的投资可以说是“双马”不停蹄,纷纷加速布局重量级线下实体,包含战略投资连锁超市、连锁百货商场等。2017年,我国新零售市场规模约为亿元,以目前新零售发展的步伐来看,预计2022年规模将达到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新零售未来发展趋势

1、更加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零售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在商品极大丰富的大背景下,零售的发展,已逐步走出以商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流量为中心的方向加快发展。新零售需要从内容、形式和体验上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当前零售经营的核心。

2、全渠道零售

目前的零售市场已经是高度的线下与线上二维市场。未来的零售市场必将是更加充分的二维市场结构空间。市场不会再回到单一的线下市场结构,只有实现二维市场融和规划,协同发展,才是把握了市场的全部。

3、智能化、无人零售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的逐步成熟,人工智能将会逐步取代部分的人力,而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沃尔玛、亚马逊等已经在无人零售上迈出了步伐,从成本、效率、体验出发,无人零售、自助零售已经成为零售创新发展的新热点。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新零售论文研究

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在新零售发展境遇下,零售商全渠道管理势在必行,零售商应当同时整合线上与线下渠道资源,以增强顾客的跨渠道体验。实际上,信息技术是推动全渠道协同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信息系统分析了全渠道能力框架,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为零售决策者提供了全方位管理时应该考虑的能力领域的概述,有助于根据组织的个人情况制定,优先考虑和定制框架内的内部能力、外部能力与跨越能力,并可以作为推导各自实施路线图和全方位渠道措施的起点,从而构建有效决策。

关键词:

新零售;全渠道管理;全渠道融合;智能零售;

一、引言

2016年的“双11”网络购物节,阿里巴巴首次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新零售意即以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硬件来重新构建零售产业的业态形式,在此之后,零售渠道的顾客触点增多,边界开始模糊,市场出现了诸多细分场景化的零售业态(杜睿云、蒋侃,2017),比如友宝在地铁站创建了智能售货机,乘客通过智能手机扫描自动售货机的二维码下订单;AmazonGO的无人零售店通过机器视觉来识别顾客,并在顾客离开店铺时自动处理付款,而无需手动互动(Grewal等,2017);拼多多将电商体验与社交活动结合在一起,产品可以由用户亲友帮助砍价,并且所有点击页面的用户都有机会获取邀请他人帮助自己砍价的机会。全渠道零售能为零售商和顾客提供各种好处,包括提高运营效率(Oh等,2012)、增加销售额(Cao和Li,2015)、改善顾客体验(Herhausen等,2015)、提高忠诚度(VanBaal,2014)和增强顾客信任(Cao和Li,2015)。

顾客们越来越期望随时随地使用零售,并为所有零售渠道和接触点提供一致体验(江欣,2017),许多顾客同时交叉使用线上与线下渠道进行购物(马慧敏,2017)。例如,实体店内的顾客做出购买决定之前,经常使用智能手机收集额外信息,促使诸多零售商在店内提供免费wifi,而在网上购买产品的顾客往往期望能够在实体店中也能购买(施蕾,2014)。因此,零售商不仅试图在其渠道组合中添加新的数字渠道和接触点,而且还要将其全部整合到全渠道零售的无缝体验中。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在零售业向全渠道零售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王剑,2018)。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增强顾客与零售商之间的互动,Piotrowicz和Cuthbertson(2014)以及Gu和Tayi(2017)强调了信息系统在支持全渠道零售中的作用。目前研究尚未系统确定零售商必须开发哪些信息系统能力以在全渠道环境中取得成功,而本文提出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以期望对我国零售业全渠道转型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二、理论背景

(一)零售渠道的演进

在零售业初期,零售商将实体店作为单一分销渠道(齐永智、张梦霞,2015)。因此,顾客不得不进入实体店购物。随着时间的推移,零售商开始扩大渠道组合,并通过电话等其他渠道提供服务,直到近年来通过数字渠道,顾客可以通过不同渠道购买产品,例如B2C电子商务、O2O电子商务或社交营销解决方案。在大多数传统渠道中,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Mohr和Nevin,1990),而数字渠道促进了双向沟通。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出现也使零售商能够融入其顾客日常生活中(Rosemann,20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渠道的出现,零售业在过去二十年中发生了很大变化(Verhoef等,2015)。在过去二十年中,渠道主要被视为分销渠道,研究人员专注于确定每种产品类型分销渠道的适当组合(Black等,2002)。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渠道充当分销渠道或沟通渠道,其可以被描述为零售商的联络点或与顾客互动的媒介(Neslin等,2006)。基于先前的研究,本文将渠道视为零售商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渠道(Hosseini等,2015)。因此,渠道可以被分类为线下渠道(实体店)、在线渠道(在线商店)和直销渠道(实体或在线)(Verhoef等,2015)。而传统的在线渠道由于移动渠道和社交媒体等附加数字渠道的出现而大幅扩展(Verhoef等,2015),可以分为能力性、社交性、社区性和企业性渠道(Straker等,2015)。

随着零售渠道的不断丰富,形成了丰富的渠道生态链,研究人员提出将重点放在全渠道管理上,这种方法试图以整体和综合的方式考虑所有渠道(Verhoef等,2015)。因此,全渠道管理可以定义为,对众多可用渠道和顾客接触点的协同管理,以使跨渠道的顾客体验和渠道绩效得到优化(Verhoef等,2015)。从顾客角度来看,如果产品可以在任何渠道购买,顾客也可以通过任何渠道使用同一优惠券(Beck和Rygl,2015)。从内部角度来看,如果顾客的定价和库存数据等数据在所有渠道上共享(Beck和Rygl,2015),则说明渠道将被整合。

在过去文献中,对于更好地理解顾客的多渠道和全渠道购物行为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Venkatesan等(2007)分析了顾客多渠道购物行为的驱动因素。由于全渠道零售与创新数字渠道的'出现有关,Juaneda-Ayensa等(2016)通过检查接受和意图使用新技术来确定影响全渠道购物行为的因素。Gu和Tayi(2017)分析了顾客对零售商不同产品摆放策略的行为,即产品是专门销售还是跨渠道销售。此外,Gu和Tayi(2015)考察了零售商实施的不同退货政策对顾客行为的影响。

(二)能力框架

能力与企业的资源观(RBV)有关(Wade和Hulland,2004)。因此,组织拥有能够创造竞争优势和卓越长期绩效的资源(Hosseini等,2017)。当组织实施价值创造战略,而不是同时被任何现有的或潜在竞争对手实施时,组织就会获得竞争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资源配置必须是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并且不可替代的(Barney,1991)。资源分为资产和能力,资产是组织可以使用的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东西(Helfat和Peteraf,2003),而能力是使用资产创造、生产或向市场提供产品的可重复行动模式(Wade和Hull,2004)。与有形资产相比,能力提供了对组织内不可转移资源和流程的理解(Dreiling和Recker,2013)。因此,维持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不可避免的(Helfat和Peteraf,2003)。

能力被分为运营能力和动态能力(Dreiling和Recker,2013;Pavlou和ElSawy,2011)。运营能力专门用于组织经常性流程,即有助于日常生活(Winter,2003);而动态能力有助于适应和重新配置动荡环境中的能力,即应对能力(Hosseini等,2017)。因此,动态能力被看作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高阶能力(Koch,2010)。

通常情况下,能力是通过能力框架构建的(Forstner等,2014),具有相似特征的能力可以归入能力领域(Hosseini等,2017)。研究人员为业务流程管理(Rosemann和VomBrocke,2015)、创新管理(Hosseini等,2017)以及跨文化管理(Ang和Inkpen,2008)提供了不同领域的能力框架。例如,Rosemann和VomBrocke(2015)提供了一个框架,该框架沿着六个要素(即战略一致性、治理、方法、IT、人员和文化)构建了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在创新管理中,Dreiling和Recker(2013)提出了一个区分组织、个人、技术和流程能力的框架。

信息系统能力是信息系统研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项研究中,对信息系统能力展开了更广泛的观察。通过考虑先前研究并将其应用于全渠道零售领域,本文将信息系统能力定义为零售商组装、整合和部署信息系统资源以满足顾客需求并提供跨所有渠道无缝体验的能力。例如,McLaren等(2011)开发了衡量企业竞争战略与信息系统能力之间契合度的模型。Niehaves等(2011)通过区分感知、获取和转换能力为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流程变更提供了一个能力框架。

此外,信息系统能力可以分为内部能力、外部能力和跨越能力。内部能力是针对市场需求(例如信息系统技术技能或信息系统开发)的内部重点和发展方向。相反,外部能力是外部导向的,侧重于预测市场需求和理解竞争对手,如外部关系管理或市场反应(Wade和Hull,2004)。跨越能力指的是信息系统业务伙伴关系或信息系统规划和变更管理,必须结合内外和内外能力(Wade和Hull,2004)。

三、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构建

全渠道零售业务信息系统能力框架,本文将其分为外部能力、内部能力与跨越能力。外部能力侧重于预测或响应公司外部的要求(Wade和Hulland,2004),对于全渠道零售商至关重要,因为零售商必须获得顾客的需求、偏好和背景。同时,内部能力对于管理全渠道技术和处理全渠道数据至关重要(Wei等,2014)。而跨越能力集成了内外兼容能力,并且需要理解市场需求和内部能力(Hooley等,1999;Wei等,2014)。

(一)外部能力

顾客基本信息。获得基本顾客信息是大多数顾客与零售商互动的先决条件。基本的顾客信息源于识别数据(例如姓名、地址、出生日期)和描述性数据(例如人口统计、家庭结构、顾客分类)。基本的顾客数据可能会在注册过程中收集或基于特定的交互,可以通过传统市场调查的数据来丰富,例如关于顾客购买力的信息取决于他们的居住地。

顾客整合社交信息。顾客偏好受个人或社交关系(例如家人、朋友、同事)的影响。如今,这些关系中的更大一部分反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顾客连通性上,顾客使用社交媒体和撰写产品评论,彼此不认识的顾客可能会相互影响他们的偏好和购买决策,来自社交媒体的印象会影响顾客的线上和线下活动,顾客评论可以借助于情感分析来解释(例如自然语言处理)。全渠道零售商应该能够确定顾客在社交网络中的角色,了解他们的影响范围及其行为。顾客在社交网络中的影响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中心度量度(例如度数中心度、亲密度中心度、中间度中心度)来确定,通过分析顾客的社交图和个人资料信息,全渠道零售商可以更好地利用基于心理和行为的定位。

顾客情境背景。为了设计更合适的顾客互动,零售商必须能够感知个体顾客的具体情境背景(例如时间表、地点、心情、特殊事件),相关数据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的硬件和软件传感器来收集。另外,就顾客授权而言,零售商可以考虑来自个人交互(例如电子邮件、聊天)和顾客的数字日历信息,以提供顾客的高度情境化的精准推荐。零售商可以结合使用不同渠道内顾客当前行为的交易数据,全渠道数据有助于了解顾客的计划、需求和偏好。在此基础上,零售商可以避免在错误的时间或地点与顾客进行互动,即可能会损害短期顾客体验或顾客关系的情况。

(二)内部能力

全渠道分析技术。在全渠道零售环境中,使用创新信息技术和处理大量异构数据至关重要。因此,员工需要掌握与全渠道零售分析技术相关的软件工具和技术。另外,他们需要有关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的知识。此外,由于全渠道零售商收集和处理个人数据,例如通过使用会员卡或通过跟踪在线商店的顾客行为,员工必须了解数据隐私性、安全性、所有权以及顾客对使用的期望,以建立信任的顾客关系。

全渠道数据集成和分析。全渠道零售商拥有并处理可能以结构化(例如销售点数据)形式提供的各种形式数据(例如顾客、产品、位置、时间和渠道数据)或非结构化形式(例如顾客评论)。在同质数据库中检索、组合、整合和构建来自不同来源的异构数据的过程是全渠道组织的关键挑战。一旦零售商掌握了全渠道数据集成,零售商需要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通过使用可视化、预测分析、数据挖掘、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等不同方法,零售商可以对市场形成有意义的见解。因此,零售商必须注意不要陷入典型的大数据分析陷阱,比如对低质量不相关数据或虚假相关性的复杂分析。

全渠道技术和基础设施管理。在全渠道环境中,零售商必须能够管理一系列新兴技术,如店内技术、交付技术、LBS技术或通信技术。其中,店内技术(例如交互式展示、虚拟试穿、自助结账解决方案)将成为商店体验的一部分,并有助于提供更多信息,以便在网上商店无缝购买产品,并减少闲置时间;交付技术(例如无人机、机器人、3D打印)有助于履行过程。基于位置的LBS技术在实体店内外提供本地服务能力;通信技术(如视频聊天、聊天机器人)有助于改善顾客和零售商之间的持续沟通。因此,零售商还必须能够运营合适的全渠道基础设施,以便利用这些技术及其相互作用。全渠道基础设施可以解决多个层面问题,例如协同使用新兴技术、网络通信、智能物件与其他业务系统(例如CRM系统)的数据连接与数据存储,因为数据需要存储在实时处理的集成数据库中。零售商还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传统数据库(如关系数据库、文档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或新的数据集成架构(如数据湖)来存储数据。

(三)跨越能力

实时信息访问。全渠道环境下顾客可以连续在不同渠道之间切换,顾客与零售商的互动可以随时发生,实时信息的提供和访问是全渠道零售商成功的关键因素。第一,在所有渠道获得实时信息时,顾客决策可以得到促进,线上与实体渠道的产品可用性信息可以支持顾客的跨渠道选择,对订单进行持续的实时跟踪可实现更加以顾客为中心且便捷的送货服务。第二,从零售商内部角度来看,有关产品可用性、顾客行为、顾客状况和销售情况的实时信息有助于组织货物流通、市场营销和服务。第三,需要实时信息来提供个性化和上下文广告,服务和优惠(例如基于位置的广告)。因此,在整个顾客旅程中无处不在的实时信息访问是成功全方位渠道零售的先决条件。

需求智能推算。全渠道零售商需要能够自动推断和推理顾客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利用不同的数据流和实时数据分析,零售商可以获得对顾客行为有价值的见解。例如,顾客需求可能通过与虚拟顾问进行对话分析,并借助联合分析等定量方法进行分析。对顾客需求的理解是长期顾客关系的基础,也是渠道开发、创新管理、广告投放等许多战略运营的决策支持。

个性化营销和服务。全渠道零售商需要根据顾客需求和偏好调整广告、优惠和服务的能力。广告和优惠应该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提供以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户外场景时提供O2O服务。此外,服务履行过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情境化,顾客可以选择最方便的选项,例如在某个特定时间送货上门。随着顾客管理关系的兴起,零售商必须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尤其对于某些产品类别(例如电子设备)。

互动的智能自动化。未来,顾客与零售商交互的越来越多的部分将由人工智能来自动处理,例如购买咨询和售后服务。因此,全渠道零售商必须提供智能自动化,零售商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而顾客可以从持续服务水平中获益。例如,顾客订单可以通过智能物品(例如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咖啡机)来放置。智能设备一旦被顾客授权,可以自己充当顾客。因此,全渠道零售商需要能够成功与智能物品进行沟通,这些智能物品意识到其所有者规定的偏好。

互动渠道的便捷切换。全渠道顾客通过数字和传统渠道以更加互联的方式与零售商互动(例如在实体店中使用在线商店)。渠道选择取决于各种因素(例如个人计划、心情、天气),并可能随时间而改变。因此,全渠道零售商需要掌握越来越多的渠道和接触点,以实现所有渠道之间的无缝切换,零售商应当消除孤立的组织结构和数据孤岛,管理来自所有渠道的顾客数据,以实现全方位的顾客视图并提供一致的顾客体验。

融入顾客日常生活。由于数字渠道以及智能手机和智能产品等数字技术的出现,顾客可以随时随地与零售商进行互动。现在许多顾客与零售商的互动都是在家开始的,智能设备的使用使顾客能够随时随地与零售商进行互动。此外,顾客希望避免时间闲置,并倾向于在途中适当情况下(例如在地铁、逛街等场景下)发起互动。因此,全渠道零售商应该认识到这样的机会,并且非打扰式地提供适当产品。

四、结论

数字技术在全渠道零售管理中日益重要,本文开发了一个信息系统能力框架,其中包括零售商在进行全渠道管理时应考虑的12种能力。框架包括3种内部能力(全渠道分析技术、全渠道数据集成和分析、全渠道技术和基础设施管理)、3种外部能力(顾客基本信息、顾客整合社交信息、顾客情境背景)以及6种跨越能力(实时信息访问、需求智能推算、个性化营销和服务、互动的智能自动化、互动渠道的便捷切换、融入顾客日常生活)。

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带来了一定贡献。从理论角度来看,本文的能力框架通过识别和构建相关的信息系统能力,为全渠道零售知识的形成做出贡献,因为国内暂时还没有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来考察全渠道零售能力框架。从实践角度来看,本文的信息系统能力框架为零售决策者提供了全方位管理时应该考虑的能力领域的概述。当零售商参与全渠道管理时,框架的能力可能会因相关性和重要性而异,具体取决于行业或组织的特性以及组织在全渠道管理中的进展情况。本文建议组织始终密切关注所有能力及其相互作用,以便在顾客购物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实现成功的互动。此外,本文所提出的框架有助于根据组织的个人情况制定,优先考虑和定制框架内的运营能力,并可以作为推导各自实施路线图和全方位渠道措施的起点,从而构建有效决策。

参考文献

[1].江欣.基于全渠道零售视角的传统零售业转型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6)

[2].马慧敏.移动互联时代我国零售企业全渠道模式的应用[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4)

[3].王剑.零售企业的全渠道演变及供应链优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4)

[4].齐永智,张梦霞.SOLOMO消费驱动下零售企业渠道演化选择:全渠道零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7)

[5].姜丽媛.全渠道零售时代下产品的网络适应性变化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15(7)

[6].施蕾.全渠道时代顾客购物渠道选择行为研究[J].当代财经,2014(2)

[7].杜睿云,蒋侃.新零售:内涵、发展动因与关键问题[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7(2)

吗?哪位达人给指点迷津,论文就需要我是来的

不是你太前沿,而是你把范围扩大化了,反而不好写!住房按揭、个人存取款、贷款等都有属于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你选择一个区分析就够你写了。

个人零售新业务和发展是关键,这可以写历史,从中研究其发展启示;也可以写现在的“新”业务状况、问题与完善。要好写,可以考虑从历史角度,分析新业务发展的原因;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条件;总结可行新业务的基本要求或者品性;最后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情况的探讨。当然也可以搞调研、用实证样本进行分析。或者就现在的某一新业务进行研究,要有深度就需要从历史角度,先研究新业务的发展规律。呵呵,可以意会真有点难以言传哈。

新零售论文的研究方法

多少字我 擅长的

个人零售新业务和发展是关键,这可以写历史,从中研究其发展启示;也可以写现在的“新”业务状况、问题与完善。要好写,可以考虑从历史角度,分析新业务发展的原因;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条件;总结可行新业务的基本要求或者品性;最后结合现实谈谈对今天情况的探讨。当然也可以搞调研、用实证样本进行分析。或者就现在的某一新业务进行研究,要有深度就需要从历史角度,先研究新业务的发展规律。呵呵,可以意会真有点难以言传哈。

1 可以写好2 因为新零售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模式,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掌握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3 此外,新零售模式还可以降低库存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可以从新零售模式的数据分析、精细化管理、库存成本、运营成本和供应链效率等方面来探讨其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写好论文。

写新零售模式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论文可以,但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它牵涉到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要想把它写得清楚、有深度,需要调研大量的资料、参考文献,以及深入分析、比较研究,才能把全面而有深度的文章写出来。

医学研究对新冠的影响论文

新冠疫情在全世界持续爆发,虽然目前看起来,新冠病毒如果发现得早,是有机会康复的。不过,近日有许多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在身体的多重器官,都会造成伤害,这些伤害甚至可能是永久性的。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刊文指出,英国重症监护医学学院专家说,透过观察数以千计幸存下来的新冠病毒重症患者的情况,发现新冠病毒可全方位攻击人体,患者的肺部、心脏和其他器官都会受到新冠病毒的损害,并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恢复,可见​新冠病毒是非常严重的。

新冠肺炎感染者患病期间的感受是很痛苦的,英国《每日快报》报导了英国患者杰米·伊斯特抨击很多英国人所谓新冠肺炎只不过是个「重感冒」的说法,他说在那「可怕的一周里」,他不仅动弹不得,还没有食欲,「就像被卡车撞了似的。」

医学研究发现,新冠病毒不仅可以攻击人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和消化系统,还能攻击人的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

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疾病,主要作用于肺部。因此新冠肺炎首先伤害的就是肺部,肺部病症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英国重症监护医学学院指出,新冠重症的患者当中,约17%的患者出现了所谓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这些患者的肺部有强烈的炎症反应,甚至出现肺部积水的状况,在没有医疗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呼吸,即便能在「人工肺」的帮助下渐渐恢复,其肺部的修复也会历时很长的时间,往往会持续数年,甚至最长可达15年。

《科学美国人》月刊4月6日一篇文章称,除肺部受损外,许多新冠患者还出现心脏问题——死于心脏骤停。每5个病人中就有一个心脏受损,甚至在没有呼吸窘迫迹象的病人中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和死亡。

美国官方卫生研究院(NIH)旗下两名学者也发表最新研究结果,指出男性人体睾丸中的精原细胞、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攻击目标,如果遭到感染可能导致男性「生精」失败。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教授张铭等人进行,也在网站「MedRxiv」上传的一篇论文,指出新冠肺炎损伤男性生殖功能、攻击睾丸,以致性激素水平显著改变。

国内大约有 2 成的病人,出现嗅觉、味觉异常问题。指挥中心也特别指出,未来有机会把这个症状列为病症之一。

台湾免疫学专家、前阳明大学微生物免疫研究所张南骥教授解释:「因为新冠病毒主要针对鼻腔做攻击,而你的口鼻咽是互通的,就像你吃面的时候,一不小心呛到可能就从鼻子跑出来了,所以病毒也可能在其中流动。」 17 年前的SARS同属于冠状病毒,至今仍有病人的嗅觉味觉没有恢复。

张南骥教授在日前接受《Heho健康》专访时,就提到新冠病毒持续未来还有可能出现脑膜炎以及听力异常的问题。「因为病毒向上走的话,最令人担心可能会伤到脑膜,虽然机会较少,但如果伤到听力的话,也有可能还会影响人的平衡感。」

而日本的医疗机构更是发现了新冠病毒可以攻击人的大脑部位,发现有新冠患者髓液中有新冠病毒存在,该患者因此患上了脑膜炎之类的病症。

《纽约时报》报导,3月初,一名74岁的男子,因为咳嗽和发烧,到佛罗里达州的急诊室就医,但X光检查显示「没有肺炎」,要他回家观察。但第二天,他已经「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义大利则有患者,因此出现了精神失常的情形。

中国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团队近日在论文预印平台medRxiv上,发布尚未经过审查的论文,文中表示证实新冠病毒可直接攻击肾脏。不过,这个症状在台湾尚未出现。

另外,腹泻已经列入新冠肺炎确诊通报定义,指挥中心专家召集人张上淳说,确诊者腹泻情形从轻微到严重都有,有人甚至一天拉上7、8次。国内病例统计也发现,感染者病毒量在发病一周内最高。

所以,虽然新冠肺炎的治愈机会很高,但是它对身体的伤害和影响还是不容小视的,我们每个人都要尽量避免感染这种病毒,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严防感染。

提高系统认识。医学文献检索提高临床上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系统认识,以便有效防控,对可能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物的现有证据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新冠病毒抗体的研究可以使人们对大流行城市人群自然血清阳转情况有了更深入了解。

论文共同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任丽丽介绍,与确诊患者及有症状感染者相比,无症状感染者抗体水平较低,这一现象对未来精准防控工作具有指导价值。

“在检测、溯源和治疗资源远远不及的情况下,中国公共卫生系统成功控制了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际知名微生物和免疫学专家理查德·斯特拉格内尔在同期《柳叶刀》上撰写述评指出,该研究使人们对大流行城市人群自然血清阳转情况有了更深入了解,是描述新冠病毒感染和理解大流行下免疫状态的重要里程碑。

扩展资料:

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至少可持续9个月

3月19日,我国科学家在湖北武汉开展的一项血清流行病学追踪调查显示,当地人群新冠抗体阳性者中,40%存在可有效对抗病毒的抗体并至少可持续9个月。研究结果19日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刊发。

该研究揭示了新冠病毒感染者血清抗体动态变化规律,对疫苗保护时效评估也具有借鉴价值。研究还显示,经校正后的人群抗体阳性率为,说明即便疫情暴发,武汉也仅有小比例人群受染。

论文领衔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表示,评估感染新冠病毒并具有免疫力人群的比例,对于制定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降低未来再发大流行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潇湘晨报-中国科学家:新冠病毒抗体产生后至少可持续9个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