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变化

发布时间:

新青年杂志封面的变化

《新青年杂志》由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转变到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主办单位: 群益书社创刊时间:1915年9月15日出版周期:月刊,6期为一卷主编:陈独秀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有名的篇章: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发表《贞操问题》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鲁迅发表《随感录四十》创刊辞的几大方面: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LA JEUNESSE)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

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新青年》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刊登新体诗。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

衰落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被捕,《新》又停刊5个月。此后陈独秀辞去文科学长一职,前往上海。10月迁回上海,设立于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但仍保留北京编辑部。1919年12月的第7卷起由陈独秀一人主编。

1919年12月1日第7卷第1号《新青年》刊登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指出“现在从7卷1号起,划一标点符号和行款”。

1920年末胡适提出《新青年》应“声明不谈政治”,遭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

1920年中共发起组决定将《新》从9月1日出版的第8卷1号改组为机关宣传刊物。封面也做改变:正中为一个地球,从东西两半球分别伸出两手相握。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俄国团结,也暗示全球无产阶级团结。封面上隔着大西洋握手的图案,是美国社会党的党徽。

编辑部增加李汉俊、陈望道、袁振英等发起组成员,刊登启示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专门成立“新青年社”独立印行。同时增《俄罗斯研究》专栏,到9卷3号止。胡适对此后《新》的变化提出质疑,认为“色彩过于鲜明”,“北京同人抹淡的功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人染浓的手段之神速”。

1921年1月22日胡适写信与北京同人李大钊、鲁迅、钱玄同、陶孟和和高一涵等,再次声明其主张,指责《新》“差不多成了《Soviet Russia》的中译本”并给陈望道寄去明信片表示反对“将《新》所宣传共产主义之用”。

同时《新》的变化也招致社会上的议论和批评,同时部分军阀地区也禁止邮寄,《新》内部开始分裂。胡适主张另创哲学文学杂志,将马列理论分裂出《新》,同时将编辑部移回北京。但陈依旧坚持己见,并取消了北京的编辑部。

1921年2月上海法租界巡捕查抄新青年社,处罚并勒令其迁移。《新》从8卷6号起转入地下编辑,假托迁移广州,继续由陈望道等人编辑。

1921年7月中共成立,《新》成为理论刊物。9月陈独秀再任主编,只出一期后停刊。1922年7月又出一期(9卷6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新青年

中国社会党是中华民国政党,1925年,改新社会民主党,本部设北京,上海支部设在上海荆州路37号。1939年,中国社会党发表拥护汪精卫宣言。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扩大传播,中国出现了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到工人中去进行活动,使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初步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必然要求产生无产阶级政党。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呼吁“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920年1月,李大钊亲自护送陈独秀乘骡车去天津,途中,两人商谈了在中国建党的问题。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经共产国际同意派出维经斯基等人到中国,首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再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找陈独秀,在上海同陈独秀、李汉俊、沈玄庐等人举行了多次会谈,通过会谈,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一致同意走俄国人的路。在维经斯基的直接支持下,以陈独秀为首的上海激进知识分子,自1920年下半年起,加快了成立共产主义组织的行动。1920年6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新青年》编辑部(即陈独秀寓所)成立。陈独秀于1920年9月在《新青年》上发表《对于时局的我见》,首次以“社会党”自称。“吾党对于法律底态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样迷信他,也不像无政府党根本排斥他,我们希望法律随着阶级党派的新陈代谢,渐次进步,终久有社会党的立法,劳动者的国家出现的一日”。1920年10月16日《申报》:何丰林电:社会党陈独秀来沪,勾结俄党与刘鹤林在租界组织机器工会,并刊发杂志,鼓吹社会主义,已饬军警严禁。1920年10月20的《民国日报》对其进行了转载:昨阅贵报所载,何使专电称:社会党陈独秀,勾结俄党及刘鹤林等,在租界组织机器工会,并刊发杂志等语。其次,有回忆录为证。张申府在回忆建党初期情况时说到:关于党的名称叫什么,是社会党,还是叫共产党,陈独秀自己不能决定,就写信给我,并要我告诉李守常。信写得很长,主要讲创党的事,信中说:“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谈”(大意如此)。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陈独秀在北大当过文科学长,认识的人很多,但有些人不搞政治,不适于谈,而建党的事是秘密进行的。二是陈独秀在北京时,他和守常以及我经常在一起,他常到北大图书馆李主任办公室来(在红楼一层靠东南角的两间房子里),观点一致。他办《新青年》,我们经常写稿。……所以陈独秀说:“这件事情在北大只有你和守常可以谈”,不是偶然的。当时建党究竟叫什么名字,这没有确定,征求我们的意见。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这才是第三国际的意思,我们回了信。当时的大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好多国家的工人阶级开始酝酿成立政党组织,诸如俄国的“社会民主党”,美国的“社会党”等。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1919年3月2日,国际共产主义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组织代表共52人出席会议,中国旅俄华工联合会的两位负责人刘绍周和张永奎,以“中国社会主义工人党”代表的名义,应约出席了共产国际成立大会。分析当时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初期组织,可以看出:这些组织成立初期,人员混杂,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也有无政府主义者,所以,大多都冠以“社会党”的帽子。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经共产国际同意派到中国来帮助建党的维经斯基就曾在移民北美时期(1913—1918)加入过美国社会党。考虑到维经斯基这样的背景关系,在其帮助下成立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名为“社会党”的理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我们从《新青年》杂志的封面变化也可窥见一斑。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新青年》杂志为其宣传阵地。1920年9月,《新青年》杂志自八卷一号起,封面变成了和美国社会党(SocialistParty)党徽一样的图案。按茅盾的话说:这一期封面上有一个小小图案,是一东一西,两只大手,在地球上相握。陈独秀等上海的《新青年》同人在与维经斯基接触后。把杂志的封面改成美国社会党的党徽图案。应该就是考虑到维经斯基和美国社会党的关系。俄国革命后,西欧一些社会民主党内部开始分裂。这些党内左派纷纷组织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如美国社会党1901年创立,吸纳各种社会主势力,在191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1919年分裂为三派,社会党、共产党、共产主义劳动党;英国社会党1919年内部也分裂为共产党和劳动党等等。在欧美社会党分裂组成共产党的国际背景的传导作用下,势必会给早期中国共产主义组织成员带来短暂的选择上的徘徊,这就印证了前述张申府“关于党的名称叫什么,是社会党,还是叫共产党,陈独秀自己不能决定,就写信给我,并要我告诉李守常”的回忆。综上史料和背景的考证,我们是不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1920年6月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早期组织一开始命名就有“社会党”和“共产党”的选择问题,只不过在初期更倾向于使用“社会党”这一名称。欧美社会党的分裂,共产党的纷纷成立,传导给中国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势必会引起他们对早期党组织称谓的重新思考。陈独秀1920年8月22日发文指出:工人要想改进自己的境遇,不结团体固然是不行。但是像上海的工人团体,就再结一万个也都是不行的。……觉悟的工人呵!赶快另外自己联合起来,组织真的工人团体呵!1920年8月13日,留学欧洲的蔡和森给毛泽东的信中说到:党(社会党或共产党)发动者,领袖者,先锋队,作战部,为无产阶级运动的神经中枢。……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当时的情形来看,须先组织他,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利的组织。9月16日又写给毛泽东一封信:上月寄一长信,大要系主张马克斯主义及俄式革命,而注重于组织共产党。我以为非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方法都一致)共产党,则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皆不会有力,不会彻底。为了更好地向欧美共产党看齐,实现从社会党向共产党的转型。

《新青年》杂志封面设计

造型相当好看,而且也是非常别致的,看起来特别有质感,也充满了氛围,让人觉得特别精致,也特别有魅力。

由陈独秀撰写,带有纲领性的政论。他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六方面要求:

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陈独秀对当时青年表现出的殷切期望,在现在仍有其积极的意义。如今读来,仍有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之感。区区两千多字,却将中国青年之于中国社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得至情至理、淋漓尽致。

重要文章

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1、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介绍。《新青年》刊发有关于恶果布尔什维克的介绍,如第5卷第5号发表的《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此外还有第6卷第4号的《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上)》。

2、刊发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如“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文章包括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上)、顾兆熊的《马克思学说》、凌霜的《马克思学说批评》等。再如蔡元培的《社会主义史序》像读者论述了中国本有的社会主义特征。

3、转载先进思想的文学作品。《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法器猛烈的进攻。

扩展资料:

《新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

《新青年》的发展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形成相互促进。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给进步人士学习先进思想,如民主、共和、社会主义等提供了平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等进步思想的过程中,宣传者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渐成熟,并且将之进一步传播开来。所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过了从介绍到学习,到推广,再到学习的过程。

《新青年》倡导的还有中国人如何革命的思想。《新青年》关心的是这个大社会、大国家、大团体是否能够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一个能够发挥的平台,能否保障个人的自由与独立。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新青年》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 “青年”的意思。

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选择用法语来书写封面,主要是因为《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说明当时中国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新青年杂志封面壁纸

意味着得到认可,只能说登上这样有名的杂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他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拿出好作品,才可以当选封面。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 “青年”的意思。

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选择用法语来书写封面,主要是因为《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说明当时中国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我觉得这对他而言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他火起来了的证明。龚俊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18线小明星了,他算是新一代流量小生了。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主办单位: 群益书社创刊时间:1915年9月15日出版周期:月刊,6期为一卷主编:陈独秀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 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有名的篇章: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胡适发表《贞操问题》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鲁迅发表《随感录四十》创刊辞的几大方面: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新青年杂志封面解读

这对于他来说,他在时尚界站稳了脚跟,之后会有更多的时尚资源倾向他。

《新青年》杂志创刊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 “青年”的意思。

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选择用法语来书写封面,主要是因为《新青年》杂志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说明当时中国思想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新青年》杂志的创办为标志。《新青年》是在1915年9月创刊的。原名《青年》,自第二卷第一号(1916年9月)才改名为《新青年》。编者是陈独秀,直到1917年,这个刊物完全由他自己主办。

新文化运动兴起背景

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经历长期的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

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在演艺圈有了一定的地位,他的整理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希望他可以越来越火。

(1)从本期第四卷开始,《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这是提倡新文学,进行文学革命的结果。(2)《新青年》受欢迎,因为它是宣传新思想的阵地,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新思想的愿望,它用白话文、新标点符号,通俗易懂,容易理解。(3)《新青年》传播了新思想,使知识分子感受到强烈的精神振奋,利于改造旧思想。

《新青年》杂志封面含义

1、创刊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2、主要内容

①、翻译世界名著,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

②、进行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如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

③、宣传马克思思想,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等。

《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

《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

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

《新青年》的创刊,犹如在黑暗中闪出的一道曙光;又犹如于无声处听到的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着的古老中国。它一开始,就高举科学和民主的两面大旗,向当时复古尊孔的反动思潮进行了勇敢的斗争,要用民主和科学来迭荡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的黑暗,从而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一问世,便风行全国,所到之处莫不激起思想革命的火花。陈独秀的名字传遍神州处处。《新青年》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指引着这个时代前进的步伐,它培育了整整的一代青年。《新青年》如一声惊雷,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新青年》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启蒙运动的开始。

1、《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与科学,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2、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3、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4、《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第4卷第6期(1918年6月15日)办了“易卜生号”。该刊还译介了苏联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论文

5、《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这主要包括对以刘师培、林琴南为代表的“文选派”和“桐城派”封建复古势力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反对新道德维护旧道德的斗争﹔对腐朽无聊的黑幕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斗争﹔对诋毁革命文学的上海美术界守旧派人物的斗争。

《新青年》是在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科学(“赛先生”,Science)、民主(“德先生”,Democracy)和新文学。 此外,同名的还有日本侦探杂志《新青年》、新青年网站和新青年论坛。《新青年》 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10月1日,陈独秀发表《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一文。 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新青年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4月《新青年》第三卷第二号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了一篇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7月4日,《新青年》第三卷五号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 8月9日,钱玄同邀请鲁迅加盟《新青年》 1918年4月18日,胡适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9年1月15日,陈独秀的《本志罪案之答辨书》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上发表。 该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 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 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 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出版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在文中揭露封建制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并强调要寄希望于"青春中国之再生";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