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毕业论文样本量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

毕业论文样本量相关研究

做实证研究样本至少选一些代表性的从统计上说,至少30才可以,才算大样本。但是还是要看变量数,原则上说样本数至少比变量数多一个,这些是样本的最低要求。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数据样本的选择可以根据研究课题进行调整,通常分析的的问题越复杂需要的数据量就会越大小包法律实证分析系统,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可以创建如线性回归方式的高级模型,可以不断调整数据使实证显著。

一般学校纯文科类的讠仑文,本科生在8000-10000左右,硕士研究生在20000-30000左右,博士研究生在80000-100000左右,不过各校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这个具体要求得跟导师联系确定才行。多了不好,少了更不行~~~,什么样的讠仑文可以发表,你可以去品优刊 下载一些讠仑文来参考,就知道了!

1. 实证研究里,不同的假设、模型以及对应的样本量是可以不同的,比如说你研究的是:H1:性别对喜马拉雅付费项目的使用意愿存在差异。这里全样本是720份,其中男生是400份,女生是320份。H2:在女生人群中,年龄对喜马拉雅付费项目的使用意愿呈现负相关。这里的实证样本就可能是300份。就是不同假设的样本量可以是不同的,不同模型对应的样本量也可以是不同的。比如海外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一可能是某一类企业,模型二可能是另外一类企业,这时候可能要素还是不同,还是具有不同的样本量,重点是这里一定要保证除了一个样本量的大小不同之外,其他的要素是要保证相同的,因为这里重点要使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要保证一个要素不同,其他的都要相同,这样最后的结果才可以具有可信性

研究生毕业论文样本量

做实证研究样本至少选一些代表性的从统计上说,至少30才可以,才算大样本。但是还是要看变量数,原则上说样本数至少比变量数多一个,这些是样本的最低要求。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数据样本的选择可以根据研究课题进行调整,通常分析的的问题越复杂需要的数据量就会越大小包法律实证分析系统,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可以创建如线性回归方式的高级模型,可以不断调整数据使实证显著。

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数规定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家都知道毕业前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准备、有计划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及字数规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篇硕士学位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1、问题的提出;

2、选题背景及意义;

3、文献综述;

4、研究方法;

5、论文结构安排。

一般而言,非211、985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字数在6000—8000左右(工程类需要制图的专业则会超过这个数字),而一些要求较高或者重点学校则要求论文字数在1万左右或以上,总之各个学校在论文字数上的规定都有细微的差异。

一、硕士生毕业论文主要内容

1、题目(宋体,小二,居中)

2、中文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字体:宋体、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3、英文摘要,关键词;

4、目录

5、正文;字体:宋体、小四号,字符间距:标准;行距:20磅

6、参考文献。期刊内容包括:作者、题名,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著作内容包括:作者、编者,文献题名,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7、附件:开题报告和检查情况记录表

二、格式要求

1、书写格式要求:填写项目必须用碳素或蓝黑墨水钢笔书写;

2、文稿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版面整洁,便于装订。Word文稿A4纸打印。

3、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准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4、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简单徒手画,须按国家规范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5、公式要求:所有公式不得徒手书写,利用Microsoft公式编辑器或Mathtype编辑。

三、毕业论文份量要求

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万字或相当信息量。外文文献阅读量的具体要求,由指导教师量化。

四、毕业论文规范

审查工作由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从毕业论文质、量、形式等规范方面对论文答辩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者方能参加答辩。凡质、量、形式等方面审查不合格者,应责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否则不准参加毕业答辩。对于在校外进行毕业论文的学生,其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回校进行。

五、毕业论文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封面(教务处统一印制);

2、毕业论文,包括题目及目录、开题报告、内容提要、正文及相关图表、参考文献及其他附件等;

3、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评阅意见、成绩评定表;

4、其他附件。

写作建议

(一)要有信心,树立积极的科研态度

做研究,要有积极和严谨的科研态度,要有耐心、恒心、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平常心。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获得者、武汉大学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王树良教授认为,论文的.写作、发表过程是科学研究深化、完善的过程。对写论文要抱着一种百折不挠的快乐的心情,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仅为发表论文才去研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学者会认为发表论文的多少与学术贡献可以等同。但是,每一个真正的学者都会爱惜自己的论文,关心他人对自己论文的评论和引用。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张培刚教授总结自己的学术人生,说了一句哲理感言:“认真,但不能太认真,应适时而止;看透,岂能全部看透,须有所作为。”

(二)经常交流,依靠团队的思想

智慧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交流才能丰富想象。合作是一个科研工作者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硕士同学要多交流,多听专门讲座,多参加学术会议,要依靠学术团队的思想和智慧来激发创新思维。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院士在指导硕士学习时,非常强调“要更多地通过交谈与讨论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三)善于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毕业论文的关键是要有新的发现,有自己的创新点。创新需要以积极的精神、平和的心态,去寻找与常规不相符合的偏差以及有矛盾和异常的结果。往往正是这些非正常现象后面隐藏着发现的线索,这些线索有可能向流行的思想和传统的解释提出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告诫硕士同学:“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思考是创新的灵魂。”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谭x文教授在总结硕士学习的特点时指出:“学习需要艰苦的探索,但更需要聪明的探索。”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和归纳,敢于提出新观点,注重细节的分析和发现,对于写出高水平的毕业论文非常重要。

1. 实证研究里,不同的假设、模型以及对应的样本量是可以不同的,比如说你研究的是:H1:性别对喜马拉雅付费项目的使用意愿存在差异。这里全样本是720份,其中男生是400份,女生是320份。H2:在女生人群中,年龄对喜马拉雅付费项目的使用意愿呈现负相关。这里的实证样本就可能是300份。就是不同假设的样本量可以是不同的,不同模型对应的样本量也可以是不同的。比如海外投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模型一可能是某一类企业,模型二可能是另外一类企业,这时候可能要素还是不同,还是具有不同的样本量,重点是这里一定要保证除了一个样本量的大小不同之外,其他的要素是要保证相同的,因为这里重点要使用的就是控制变量法,要保证一个要素不同,其他的都要相同,这样最后的结果才可以具有可信性

一般学校纯文科类的讠仑文,本科生在8000-10000左右,硕士研究生在20000-30000左右,博士研究生在80000-100000左右,不过各校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这个具体要求得跟导师联系确定才行。多了不好,少了更不行~~~,什么样的讠仑文可以发表,你可以去品优刊 下载一些讠仑文来参考,就知道了!

论文研究样本量

做实证研究样本至少选一些代表性的从统计上说,至少30才可以,才算大样本。但是还是要看变量数,原则上说样本数至少比变量数多一个,这些是样本的最低要求。对于研究生毕业论文,对数据样本的选择可以根据研究课题进行调整,通常分析的的问题越复杂需要的数据量就会越大小包法律实证分析系统,帮助研究者进行数据收集、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可以创建如线性回归方式的高级模型,可以不断调整数据使实证显著。

问卷样本数量在500-1000即可,太多了数据差异性不明显,太少了没有信度。

首先,取决于样本总体的广泛性,比如研究汉族和藏族学生,那样本量差异就很大。因为汉族学生的总体很庞大,要想获得一个具有代表性样本,显然需要很大的样本量。而藏族学生的总体很少,相对少的样本量理论上代表性也可能比较好了。

那么样本量如何确定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总体指标的变异情况。这会影响到应答率的准确率,从而对样本量产生影响,在计算样本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2、预测值要有一定的精确度。因为抽样误差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估计值的准确程度。

3、一是为保证抽样率的准确性,必须要做好抽样推断,使之有一定的可信度;在确定样本后,样本量的计算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一个科学的公式,是专业性的。总体来主,样本量要根据估计的域的多少来决定样本量的多少。

4、总之样本量的确定要遵循一人原则,即:精度和费用的互相作用,费用一定精度最高,精度一定费用最低。

5、而样本的收集与整理可以上各大问卷网站或者沃销众填上解决,也可以加入QQ、微信群免费互填问卷。

6、这里介绍一个公式,对于已知数据为绝对数,我们一般根据下列步骤来计算所需要的样本量。已知期望调查结果的精度(E), 期望调查结果的置信度(L),以及总体的标准差估计值σ的具体数据,总体单位数N。

计算公式为:n=σ2/(e2/Z2+σ2/N)。

特殊情况下,如果是很大总体,计算公式变为:n= Z2σ2/e2。

一般学校纯文科类的讠仑文,本科生在8000-10000左右,硕士研究生在20000-30000左右,博士研究生在80000-100000左右,不过各校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这个具体要求得跟导师联系确定才行。多了不好,少了更不行~~~,什么样的讠仑文可以发表,你可以去品优刊 下载一些讠仑文来参考,就知道了!

本科论文研究样本数量

样本量大概在300~500左右最为合适。在毕业论文当中如果涉及到调查问卷,那么一定要有调查的样本,样本量不能太少,如果样本量太少的话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所以基本的样本量应该控制在300~500左右。这样才能在论文当中作为数据的支撑,才能在评审过程中通过。

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研究被试每组15个不够,但是也可以使用。心理学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研究被试每组一般要30个以上,因为30人以上才能看成是大样本,信度才可靠。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小样本每组15个,只是信度可靠度不如大样本。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基础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

大众调查。调查问卷的样本量就是样本中所包含的单位的个数,也就是抽样个体的数量。通常样本量在题目的5~10倍左右为宜,一份标准点的问卷题目数普遍在30题以上,所以计算一下样本量大概要在150~300之间比较适合。

史量才研究相关论文

在喧嚣的时代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黑夜里默默打磨自己的工具,白天在自己的岗位上辛苦劳作。他们决不让次品流出自己的手。他们是胡双钱,是王津,是孟剑锋,更是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都具有着宝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不同的人,“工匠精神”有着不同的定义。凋零与倒闭,媒体人的转型与出走,然而留下的人都明白,他们坚守的“工匠精神“始终未变。无论是百年前的《申报》创始人史量才,还是今天的媒体人程益中,媒体工作者的工匠精神都是对真相与自由的不懈追求,是为弱势群体坚守,为大众利益代言,为社会公平守望。他们的工匠精神是报道真相,不让扭曲事实的新闻报道流于世;是呼唤正义与自由,让社会更加美好;是媒体人能坚守住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标题党”将不会出现,虚假新闻也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个企业格局不断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些传统企业,诺基亚、摩托罗拉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苹果、淘宝。然而,无论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如何改变,他们的工匠精神却始终不变,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不懈追求。君不见老干妈董事长陶华碧,钻研数十年职位做最好辣酱;君不见格力总裁董明珠,降低广告投入,大力改善产品质量,反观某些企业家,想方设法降低成本,不惜以降低产品质量为代价,他们是去了自己的工匠精神,等待他们的是牢狱之灾。

对于不同行业的人,工匠精神有不同的意义,但归根结底,都是承担起责任,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若是政治家能勿失“工匠精神”,那么贪官污吏将会绝迹,更好的制度与体质将会出现;若是企业家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三聚氰胺、苏丹红指挥使字典里的名词;若是人人都能勿失自己的“工匠精神”,那么“无害”的社会将会出现。

不要认为自己的力量太过渺小,人人都是不可被屏蔽的存在。若每个人都能勿失工匠精神,泱泱中华大地会更加温暖!

张成与刘伟从小一起长大,一起插队、进工厂。张成做事执 着,来希望学成织地毯的手艺成为一源名匠人。刘伟不安于现状,考上大学。两人共同追求李静,李静爱的是刘伟,在刘上学期间,她主动照顾刘的父母。为求发展刘bai伟南下广州,抛弃李静。张成与怀有刘伟孩子的李静结婚。刘伟经商获得成功,可张成的企业却倒闭,二人一起合作。刘伟的du出现令李静内心躁动,旧情燃发。张成忍无可忍与李静离婚,带着刘伟与李静的孩子,继续着他平凡的生活…

zhi匠人是一个非职业工种 林州人dao都有金瓦刀的美称,也体现了林州的艰苦奋斗的红旗渠精神。

匠人的精神,他们对技艺执着,对瑕疵严苛,虽然也对钱财痴迷,却能用一生为一件作品而坚守。

英国的一个木匠,为了经度委员会发布的两万英镑,奋斗了29年,修改了四次自己的作品,而获奖的时候,他已年逾八旬。

那还是牛顿极具影响力的时代,当时航海业发展的很不错,也有了可以计时的钟表,可是行船上的各种颠簸和地理气候造成了计时准确性上很大的麻烦,要制作一种应对无限多变化状况的航海钟在牛顿看来,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就有这么一位木匠,看上了这个任务丰厚的奖励,如果换算一下购买力的话,这两万英镑相当于今天1800万美元,1亿多人民币,着实是很大的诱惑。可他到底只是个木匠,没有做钟表的专业知识,这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挑战。

不过,往往是这种非专业的人士,能解决这些特别专业的难题。这位木匠非常喜欢机械制作,曾经帮镇上的教堂制作过一个非主流的钟,由于不专业所以和一般机械动力大相径庭,但却非常好用。所以他便接下了这个任务。

花费了一两年,终于是搞出了制作图纸,当时委员会的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委员接见了他,看到图纸的刹那,他震惊了,他无法想象这图纸竟是出自一个木匠之手,接着他自掏腰包拿出两百英镑给了木匠,告诉他去把样品做出来。

在这里,特别为当时这种开放的学术风气所感动,创新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需要社会的力量。拿到这笔钱,木匠就开始了制作。

由于存在问题,存在瑕疵,他反复修改了四次,在第三个样品中,他竟花费了十几年。所以,这里就存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么多年,他如何度日?

最初,他有那位委员的资助,后来他就用他的样品到经度局去申请经费,尽管不完美,总是接近了,这么些年前后给了他500美金,就是靠着这些资助,坚持到了他八十岁的高龄。

为了这两万美金,辛苦了尽三十年,他的弟弟都被他熬死了,后来是依靠他儿子来帮助他的研究,拿到奖金的时候,真也就没啥日子可以消费了。这样的匠人精神,矛盾中散发着无限光辉。

前两天「探索发现」的手艺系列节目,播放了一期关于古越剑的节目。古越国就位于今天的浙江省绍兴市,当地一位绍兴古越文化的委员,通过「越绝书」这本千古奇书,复原了古越国失传已久的铸剑术。

当地有一个古越文化展览馆,展出了这位当代铸剑师的作品。负责展览的人员称赞说,观其表如流水拂过静静的河滩,我在视频中观看的效果,是觉得如在剑身嵌了玉石一般的质感,它的纹路不同于越王勾践剑,大多是不规则的,看起来就像是包裹了金属的琥珀。

在这位铸剑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田间劳作偶然间挖到了一个青铜剑的残片,带回家后他就爱不释手,当他拿去河滩洗去浮土后,发现了上面精致的花纹,这更增加了他对这把青铜剑的喜爱。

后来,由于家庭状况,当时人们对这些东西也没有了解,便化了铜片,卖钱去了。

小铸剑师很是伤心,失去了心爱的玩具,从此立誓,要自己做一把这样的青铜剑。

工作多年后的一天,他参观了绍兴举办的古越文化展,当他看到古越剑的时候,他的记忆一瞬间被拉回到了那年流水潺潺的河畔,他举着那把经过自己洗礼的青铜剑,指向蓝蓝的天。这时,他内心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复原古越剑。

他辞去了工作,在家中一心铸剑。摆脱了家人的重重阻拦,脾气倔强的他,终日泡在工作间。

最初的他,连一把完整的剑坯都烧不出。由于这青铜剑是铜锡合金,铜的熔点在1000度以上,而锡的熔点只有230度左右,如果锡的配比超过18%则会将熔点拉下1000度,从而导致金属溶液易生氧化物,流动性降低,阻碍在模具中成形。

“制造精神”“工匠精神”这些鲜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纸和微信上。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精神又有何种强大的力量?带着这一串串的疑问我如饥似渴的翻开了《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一书。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阐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把热爱工作的精神代代相传”。本书从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术等方面,告诉我们“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告诉我们“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读到这,我陷入了一阵沉思。

腊月28,回到老家,路过大伯堂屋前,我热情的喊着大伯,走进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说“大伯,您直接去市场上买几个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干嘛还费这事,都过年了”。他笑了笑“孩子, *** 了半辈子的木匠了,家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辈子了,多耐用,多结实”说完只见他拿着鲁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脚;拿着刚尺和碳笔在凳面上比划着凳脚的开眼位置。

“孩子,就说这鲁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匀,速度要快,还要一推到头,否则刨出来的面就不平。”在我看来,真的没有必要费这么大工夫去做几个凳子。而对于做了半辈子木匠的伯伯来说,从他脸上流露出来的是他对手里木工活的热爱,还有对自己产品质量的胸有成竹的满足。他笑起来眼角隆起的皱纹告诉我,他内心是踏实的,是执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艺品—“木凳”。

这一情景就像一束阳光,它照进了我的内心。记得,13年3——4月在底盘厂工作时,面临着人员的大量变动,复杂的底盘和轻卡的混线生产,导致我班组里的骨干们连续近1个月加班至11点过后。那时感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那段时间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尽,但是思想上一直很执着的相信:明天会更好,明天要好好干。 14年3月,我应聘进入了营销公司,刚开始不适应这种宽松和自主,感觉再也没领导为了拉动生产节拍而逼你开线催你生产,虽时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点了… …这一切,就像来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关在内心深处的的魔鬼“另一个自己”出现了。在空闲的时候我会去想“自己的工资和职位也没什么大展进,年复一年的这样干着,究竟为什么啊?同学介绍的某某公司那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会去想“怎样选择捷径去更快的成长啊?怎样做事会又快又省,尽快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啊?这事做了,领导会满意吗?”整个人总是无意中想到了九霄云外,又无意中被现实拉回了生活。前段时间部长让我给总经理送个报告,我送完迅速回来答复部长“领导出差了,报告放他秘书那。”真想欣喜自己办事真利索,可随后部长又问“你问过领导什么时候回来啊?报告大概什么时候签好?你打算什么时候取?”就是送文件这么一件小事,都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我不禁脸红的发烫。

这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我相信有那么多年轻人在的路上有过和我一样的幻想和惆怅。因为我们内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们喜欢去做一些投入一点就能立刻看到回报的事情。或者领着公司一年发的数万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对照书中描述的打工心态,这种心态太可怕了。

都说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在阅读完本书后,我对书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状态并不可怕,打工的心态很可怕”这一观念如饮醍醐。所以,我呼吁:

1、年轻的小伙伴们,请戒除内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脚踏实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成长捷径了,立足岗位,把自己当下的做好了捷径可能就来了;

2、请那些像我这样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伙伴们,赶快清醒过来。不要觉得自己在给别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损失百万,那这点钱对公司来说又算什么呢?而这十年对我们来说,那就是生命!

年轻的朋友,我们对美好前景要敢大胆的去憧憬,我们也要按捺住内心的焦躁、忧郁、惶恐;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工作,将工作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充实和美丽。

【篇一:弘扬工匠精神】 提到工匠精神,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匠人”这个日本词汇了,日本人自古便推崇“匠人精神”,就以食物为例吧,在日本,人们心中对饮食的最高标准,不是法餐、意菜或某个菜名这种单一的词汇,而是某某人做的某种食物,这便是匠人精神的体现了。

日本京都的四大料理之神都是像寿司之神、天妇罗之神这样的以单一食物所形成的,这也就体现出了匠人精神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力求在单一领域做到完美。在日本,人们甚至可以说出细分到某一种茶点的匠人的名字,而这种崇尚匠人的社会气象又能使许多传统技艺在匠人手中流传至今,可以说,工匠精神代表着传承。

不只是日本,其实工匠精神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瑞士的制表师能不借助电脑和机械,一把镊子、一副眼镜,就能组装出世界上最复杂的机械表芯。

每当我们捧起一块这样的手表,陀飞轮、星相、音乐、报时等功能之下,我们能听到齿轮咬合的轻响,这便是制表师日日夜夜在工作台上创造的奇迹。同样的工匠还有许多,法国的高级皮具师,德国的跑车发动机调效师,捷克的水晶工艺师,他们在世界上的不同角落,用自己的双手和技艺,创造出一件又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可以说,在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是高档、完美的代名词。那么在中国呢?中国的工匠精神在哪里?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中找到它:一件件精美的漆器、玉器、青釉、粉彩,古代的匠人们将这些精美的艺术品创造出来,保留至今,当我们对着这些文物惊叹古时匠人精神的伟大时,又会不会疑问:“我们现代的工匠精神在哪里呢?”当中国变为世界工厂,当机器替代了灯下工人的双手,当人们开始对千篇一律的电子产品热情不已,又有几个人会想到保护我们濒临灭绝的工匠精神呢?也许我们可以从外国的事例中为中国工匠精神看似黑暗的未来中找到一点光亮。

工匠精神是冰冷的机器所代替不了的,当工匠精神被大众所重视,当手工的艺术与流水线上的产品区别开来,当工匠精神带上本应属于它的高贵,我们的工匠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篇二:弘扬工匠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大而概之就是爱岗敬业、严谨做事、精益求精、追求完善以工匠精神为话题的作文800字以工匠精神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劳模的本色凸现了“工匠精神”。增城各级劳模源于广大劳动大众,在他们当中,有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扭亏为盈的企业负责人及脚踏实地、勤奋劳动的一线工人;有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不懈努力、攻克艰难,获多项科技成果的技术能手;有农村带头人和专业户,立志耕山,开展种养,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父老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有视培养新一代为已任、用爱和智慧塑造健康向上心灵的优秀教师;有兵不血刃、破案如神,严惩刑事犯罪分子、确保一方平安的忠诚卫士;有呵护患者、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有依法行政、呕心沥血、当好群众贴心人的机关干部;有把青春献给国防事业、荣立奇功的军之英才;还有堪称“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他们正是增城各行各业的“工匠”。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一种美德,是对事业、职业应有的态度。

有一句公民道德格言叫“就业须敬业、敬业有事业”,意思是说一个人无论从事哪种职业,都必须敬业;一个人只有始终敬业,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首先要爱岗敬业,通过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实践,增强能力,从而塑造劳模形象以工匠精神为话题的作文800字文章以工匠精神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出自,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严谨做事。古人云:“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工匠的成长必须有一种老实的态度、严谨的作风,甘愿从基础做起,从小事做起,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承认,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不平凡的成就。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传承传统。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艺高超的工匠层出不穷,豪杰辈出,英雄横空,从鲁班雕木成凰到庖丁解牛神技,从墨子探行求规到张衡观天测地,古人凭着精湛的技艺为我们树立了不垂的丰碑。弘扬劳模工匠精神要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其思想精华和高深的智慧。

弘扬劳模工匠精神须不断创新。创新发展是新时代的主旋律。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决不能满足于墨守成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技能,拥有“独门绝活”,成为行家理手、时代先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在区委、区 *** 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着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目标,积极弘扬劳模工匠精神,为增城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篇三:工匠精神演讲稿】 亲爱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在这里做大国工匠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传工匠精神,做鲁泰工匠以工匠精神为话题的作文800字六年级作文 WiseMedia 通过观看大国工匠的宣传片以及公司车间的大力宣传和弘扬,使我们了解了大国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大国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触动了我,是我。

点。

我最敬佩的是她的学习,她学习好,不管是奥数、电脑、作文还是其它方面,她每一科都很优秀,并且还很会说话。她很爱学习,她也在上十二中,她是数学特长班的学生,所以她对数学特别有兴趣。

初中每天都会留很多作业,但她还是坚持每天做一些奥数题,经常是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早上还得早起,特别累。以前,我还以为是她父母硬要求她做的,后来得知是自己要求做的。

我就明白了,孔凯薇以前就说过觉得做题是一种乐趣,能够多做题也是对自己本身知识的提升,虽然累点,但收获多呀。不仅如此,她学习还很认真,她过生日那天,说好了上午让我们几个小伙伴等她电话,然后到她家去玩。

没想到等到下午两点钟电话响都没响。不会是我们家电话坏了吧,于是我给她们加打电话,原来,孔凯薇在上午十点钟打电话前,给自己布置了一些题,没想到题有些难,想把题写完了再玩,没想到一写就……虽然害得我们白等了一个上午,但我也看到了她的认真,不得不敬佩她。

孔凯薇的心胸特别开阔,对朋友特别宽容。有一次,她向我借了一些钱,很久都没还,我着急了却老是找不着她人,以为她想赖帐,于是就在她背后说她的坏话。

后来,朋友告诉我,这事传到了孔凯薇的耳朵里,这下完了,她今后肯定不会理我了。果然,过了好几天了,她都没给我打电话,我一个人呆在家里好闷,想出去玩害怕出去不小心遇到她,她当街说起我来,那多没面子。

所以我还是在家里待着,这时,我突然收到了孔凯薇的电话, 展开。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

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工匠,是一种职业,看似平凡,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人们都在询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在究竟来自“何方“?它,神神秘秘,似乎很少人能够体会到它的真正内涵。有人说,工匠精神就是不断改变精益求精,其实不然,我认为工匠精神不只是精益求精,更要有一种心态,而这种心态,决定着你的命运,你似乎在慢慢的为之所改变。

曾经有一篇文章这样说道:“一天,一位大学的学者来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派了几个人到建筑工地去砌墙,这位大学者问了第一个正在砌墙的人说:“你在干什么?”“难道你看不见吗?我在砌墙。”那位工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回答道。显然,对方是嫌他打扰了自己的工作。

学者笑了笑,有走到另一位砌墙工人身边问道:“你在干什么?”那人差异的看了看他,然后用手比划着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大大楼说,我在盖一座高楼。这两个人的回答令他大失所望,但当转身欲走的时候,一阵歌声吸引了他,在忙的焦头烂额的工地上竟然还有人唱歌,这位学者狐疑的循着歌声找了过去,原来是一位目光囧囧的年轻人,只见他麻利的砌着转,同时哼着一首首老歌。

“你在干什么?”学者又问了他一个问题

“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这个人爽快的回答道。

十年之后,这位学者因为某一课题又来到了这个工地进行调研,凑巧的是,他发现一件令他非常震撼的事:“十年前的那几个人,第一个还在工地上砌墙,第二个成立图纸设计师,而第三个,却已经成立他们的老板。”

由此来看,所谓的工匠精神并不是只有精益求精,而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态度,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决定了你以后能否干出一番大事业。

中国新闻事业精要 二、十九世纪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一)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开始(1815-1839) 近代化报刊在中国的出现是和外国的入侵同时开始的,最早的用中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和最先在我国用外文出版的近代化报刊,都是外国人首先创办的(中国新闻史上通称为外报)。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目的(以传教为名,入侵中国宣传)。1815——1842年是近代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主要的有代表性的报刊。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中文的近代化报刊。它的出版发行情况(七年之久),它的创办人和主要编辑人员,它的内容和特点(“宣传‘神理’,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文章、介绍各国情况和科学知识——神赋予。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作,有评论、记叙文、故事、诗歌,还用对话体、章回体。木板雕印,中国书本式,每月一期,免费)。1827年在广州创刊的第一家英文《广州纪录报》(英烟商马地臣办。商业消息,贷物行情,轮期)和1832年在广州创刊的英文《中国丛报》(这一时期最长-20年,内容最丰富,影响最大外文报,对中国介绍详,受英美政府重视)。(第一家外文报刊《蜜蜂华报》——澳门教会领导人,周刊)这一阶段在中国从事办报活动的几个有影响的外国人:马礼逊(精通中文的英传教士,第一个创办近代中文报外国人,在马六甲《察》,广州主编《广州纪录报》和《中国丛报》中《京报》分析是最早研究中国报刊史文章)、米怜(马助手。《察》主编撰稿人,提出写作四原则,文章要短、通俗易懂、流畅生动)、郭士立(1833广州,宗教、道德、科学为基本内容最早采用《京报》材料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中文报)、裨治文(美国派的第一个新教传教士,《中国丛报》编辑)。这一阶段外国人在中国从事报刊活动的主要特点(宗教色彩浓,外文报公开宣传殖民政策,以侵略者态度和语调议论中国各种现象。清朝闭关政策,外国人不能在中国活动,故报刊传播范围小,中文报刊出版中心在马来半岛,外文在香港、澳门、广州(1)目的征服中国人心-从宗教宣传到“知识炮弹”。(2)尽量做到中国化。(3)出现由宗教性向非宗教性报发展趋势。 (二)外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1840-19世纪末) 鸦片战争后,中国门户洞开,外国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19世纪末,外国人在华办报的数字已经接近200种。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外国传教士主办的。几家主要的由外国传教士出面创办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属教会报,但篇幅最多的是时事政治新闻和评论、商情、科学文化)、《六合丛谈》(上海第一家中文近代报英办,1857月刊)、《中西闻见录》(主要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宗教文字不多)、《益闻录》。教会出版机关广学会的成立。广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前身《中国教会新报》美传教士林乐知自费创办的中文周刊,1868年9月5日创刊上海)的创刊。它的主要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期刊,宗教宣传少。为帝侵略辩是对中“帮助”,介绍“西学”,鼓吹中国“变法”-《新政策》),它的编辑出版情况和它的社会影响(综合性时事刊物,发行网遍及政府教育机关,达4万份,士大夫和知识分子中影响大),它的主要编辑撰稿人:林乐知和李提摩太。对《万国公报》这一类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报刊的分析和评价。(不象以往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而是大幅度增加时事政治,评论中国时政,推进不平等贸易、商业新闻和评论,广告多了。表明传教和办报是为推行殖民政策服务,目的使中国殖民地化,成为西方资倾销商品场所,使清朝成资国家附庸。) (三)外国人投资创办的一批中文日报(1872)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投资创办了一批营业性的中文日报。这些日报以中国读者为主要对象,标榜“替中国人说话”,实际上时时维护外国资本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几家主要的外资中文日报。它们在当时的影响。《申报》的创刊。它的办报方针和主要内容(以刊商业新闻为主,也发珍时事政治新闻和评论,刊文艺作品和广告),它的创办人和编辑人员。外国人投资创办的这批中文日报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它们在中国年代新闻史中的地位和影响(1872年上海,英商人美查合资,后为一人。原名《申江新报》。1949年5月停。1913史量才。最初双日。大量商业新闻。挤掉《上海新报》:1)立足中国读者,聘中国人主笔。2)降低售价。3)中国报史上第一次把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基本要素结合起来,上下层都可读,注重重大政治新闻,维护殖民利益。4)做好发行。5)不惜工本电报、电话传消息,广聘通、记。7)附各种增刊。8)重视经营管理)。(《新闻报》1893年2月英商丹福士,1899转美商福开森,经济新闻为主,工商界为对象,重视经营管理,广告,销售前列) (四)外国人创办的外文报刊和在中国发稿的外国通讯社(1850)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香港、上海、天津等地创办了一大批供外国侨民阅读的外文报刊,使用了英、日、葡、法、德、俄等语种,总数在120家以上。几家有代表性的外文报刊。在大陆出版的历史最长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英商奚安门办,代表英官方观点。1850上海,前身《北华捷报》,1864由字林洋行接办,改名。得到英领事和工部局支持,代表英官方观点,101年最长)。它的创办经过,它的政治背景和言论主张(上海。对象在华外人和卖办知识分子,不迎合一般读者口味,内容更明目煽政府加紧侵略掠夺,公开支清政府,反对中国人反帝反封)。(中外新闻和本埠新闻专栏,重视言论,中外政局关系发表意见。中国各教会有通讯员),它的通讯网和它对近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外国通讯社在中国的活动情况。第一个在中国设立分社的外国通讯社:路透社(1872)。外国通讯社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影响。

借来一篇,供楼主参考,哈企业化大报进程中的《申报》广告经营初探传媒博客—博客传媒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聂晓梅 (新传播资讯网2003-9-14发布) [内容提要] 早在20-30年代(五四时期前后),上海的《申报》、《新闻报》等几家商业性大报就已经走上了由规模经营向企业化大报发展的道路,后来,这一进程由于社会历史原因被迫中断。尽管当时的报业经营和今天意义上的媒介产业化不可同日而语,但早期报人在商业性经营中的心血和经验对今天仍有不可磨灭的启发借鉴价值。 广告经营是上海几家商业性大报进行企业化经营的起点与重点。本文采取文献研究的方法,对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申报》广告经营进行初步探索,主要包括《申报》经营者对广告经营基础的认识和实践、客户关系处理、处理广告与其它文字的关系等对今天媒介广告经营不乏实用价值的内容。 《申报》(1872—1949年)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当时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泰晤士报》”。它整个发展方向也与其时的世界报业企业化道路相一致,“ 申报之所以能成为一庞大之企业,在中国新闻史上,占重要之一页者,皆史氏之力,有以致之。”[i]1912年史量才以12万元购得《申报》,到1938年申报仅有形资产达150万元,形成了具相当规模的企业化大报。[ii]故本文选择了史量才接手后的1912年到30年代中后期,即申报成长为企业化大报的质变过程为主要的研究时期。 一、对报业广告经营基础的认识与实践 报纸企业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经营报纸,以取得更大利润为主要出发点,使报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有相当资本的现代化企业。[iii]在经营活动中体现为,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对外尽可能占有更大的读者市场,扩大广告客户;对内加强科学管理;在经营方式上,是以报纸为主,多种经营。 作为一名实业家,史量才深为理解物质基础、发行量基础和经营机制基础对于广告现代化经营的重要性,并具备了规模经营的意识。 1、 物质基础“上海报馆之自建馆屋,亦以申报为始。”[iv]1916年至1918年申报斥重金建成一栋有100多间的五层报馆大楼;同时,从美国进口先进的新式印报机, 10万份可在两小时之内印完;1934年9月21日套色印刷机安装竣工,开始刊登封面套色广告;馆内的铸字机、纸版机、铅版机以及制铜版锌版等相应设备也全部更新;并自备汽车以供发行用。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设备更新是申报实现扩大再生产,成为企业化大报的物质基础。 2、机制基础 广告的组织与管理:史量才聘请张竹平为经营部经理,又聘请了陈景韩为主笔,形成编辑与经营各施其职的管理体制。在经理部下,张竹平设立了广告推广科,科内也有具体的业务分工——外勤与设计。在报社设立广告部门,招揽广告,负责为刊户设计、绘制广告是《申报》从国外借鉴的方法。 制定广告章程及条例,对广告的刊登方法、程序、规格、价格、折扣及更正方法等作了明文规定,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修正与补充,使整个广告经营有章可循。 3、发行量基础 广告与发行是报业起飞的不可或缺的两只翅膀,报纸发行量越大,才能越吸引广告客户。发行科一方面研究最短的发行线路,使用报馆自备汽车,力争最快将报纸送到本埠订户读者手中;另一方面,根据火车时刻精心设计邮政线路,发向外地的报纸先印刷,及早捆齐上车,使凡火车、汽车和轮船能当天到达的上海邻近地区,都通过邮局尽量当天送达,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读者能尽早看到报纸;另外,远的地方,则通过邮局或代办处发展机关、团体、工厂、商店和个人订户。申报在外埠的发行上取得了成功。《申报》日发行量从1912年的7千份,1916年突破2万份,到1922年五十周年时已增加到5万份,1925年又增加到10万份以上,1928年猛增到14万3千多份。 4、报业托拉斯雏形 史量才苦心经营,改革报务,在其执掌《申报》期间,报纸盈利增加,最初,一年的盈利一二万元,以后每年盈利10万元以上,最多的一年达到30万元;报业资金积累成倍上升, 1934年《申报》资本达到200万元,每年营业额达到200万元,广告收入约150万元,占75%;发行收入50万元,占25%。 史量才受英国北岩爵士的影响,颇具报纸托拉斯的雄心。1927年史量才买下《时事新报》;1929年,以40万元美金买下了新闻报股权,成为上海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在天津控制了商报;在杭州发行申报地方版。 史量才1921年与南洋侨商黄弈住创办中南银行;同年发起民生沙厂;又曾帮助项松茂扩大五洲药房;协助陆费逵复兴中华书局。尤其是中南银行的成立,使史成为金融界有力分子,而申报也因此有了发展的经济后台。 为了拉拢史量才及《申报》,国民党曾给史量才各种荣誉职衔,如农村复兴委员会委员,中山文化教育馆常务理事,红十字会名誉会长及上海临时参议会议长等。同时,申报又处于新闻言论管制相对宽松的英美公共租界。在史量才后来因倾向进步而遭蒋介石暗杀之前,不可否认,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与相对安全的政治环境是申报能够向企业化大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处理广告与报纸版面其它文字的关系 广告是报纸生存的重要直接经济来源,版面是使媒介能够拥有庞大受众市场从而产生广告效益的基础。两者大部分情况下彼此依存,有时也会有版面的冲突。广告与版面其它文字之间的关系,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报纸作为商品与作为“社会公器”之间的关系,属于报纸自身的职能矛盾。 史量才在经营申报过程中,以“经营”为中心,也相当重视报纸的信息功能,并有自己一套“史家办报”新闻业务主张[v]。在其主持下,“本报同人认为新闻事业为推动社会之最有力的工具。……无异于社会一架伟大的教育机器……无异于社会一架放音机,传达公正舆论,诉说民众痛苦,也正是报纸所应切实负荷的使命。”[vi] 1、 促进版面业务改革,扩大版面空间: 在处理广告与其它版面文字之间关系上,申报的基本做法是促进版面业务改革,同时扩大整个版面。 一、重新闻、轻评论。为绕开敏感的政治问题,申报的评论总体上偏保守,而对于时政新闻报道十分重视,把它视为激烈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之一。聘请当时的一流特约记者常驻北京及其他大城市或重要商埠,甚至在国外如伦敦、巴黎、纽约、柏林、东京等大都市聘请了专职或兼职通讯员,形成较为完备的信息网络,大量采用电讯;重视新闻通讯的刊载,它的“北京通讯”成为最受欢迎的拦目之一,国外通讯与旅行通讯也日益增多和完美;在《今后本馆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六十周年》一文中申报列举的第一条就是“在编排方面,务实新闻与广告两相配合,力求其明显、醒目。” 二、重视丰富副刊内容。比较著名的就有:《星期增刊》、《常识增刊》、《汽车增刊》、《商业新闻》、《教育消息》、《图画周刊》等。由于这些增刊的相继发行,使《申报》形成了亦报多刊如众星拱月的情景。而申报的版面篇幅也迅速扩大,给广告的刊载以更充分的空间。 三、重视广告版面拓展。民国创立时,论前广告(封面广告)经常占到二版半左右,后幅广告也极多,申报因此又开了“中缝广告”。同时在评论版上端另开“紧要告白”。 1918年9月起,在每版沿边上下另开狭长地位,作为“特别广告”。从1921年到战前,申报经常出版三大张到六大张,“其中广告恒占了十分之七左右”。而且往往头版就登广告,其中影剧和医药广告占大部分。 2、将广告也当作一种信息服务来作——分类广告; “世界报纸之功用,一事物之运输机关也。新闻者采之于外,运入而改造之;广告者供之于外,输出而推行之。”[vii]“ 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而广告即有促进人生与指导人生之功能……均可与世人以利益与便宜。故广告不仅为工商业推销出品之一种手段,实负有宣传文化与教育群众之使命也。”[viii] 分类广告的刊载是申报对于广告服务功能的一种实践:1923年左右,申报特地开了分类广告一栏,后来申报发行本埠增刊,分类广告便刊载与增刊上。当时的分类广告分作这样的几类:出卖、收买、启事、出租、租屋、聘请、征求、待聘、喜庆、地产、房产、教育、医药、寻访等。3、广告和版面其它文字的配合; 一、注意在版面上抓住社会关注的热点,及时配合广告。 “每逢会试或江南各省乡试的放榜日期,即将录取的名单,在报上披露。于是,许多直接或间接和考试有关的人,争着购买,这一天的销数就特别多,并且还临时涨价。” 二、注意发行面的渗透,发行本埠增刊,招揽广告。1924年2月8日,申报创办《本埠增刊》,每日出版“专为本埠各界服务,登载上海各种社会事业之活动状态,及戏院商店之广告。”[ix]张竹平叙述其理由:“本报首创发行本埠增刊,其目的为便利本埠商业各界之委登广告,所以谨限本埠原因,一因内容限于本埠,(例如各种数目或当日赛会等),一因本报广告价值较轻,外埠销数且两倍于本埠,我即利用少纳邮税与少耗纸张两点,直接给予本埠广告登以实质的利益,……”[x] 商店戏院这些依赖本地消费者的广告客户更容易选择本地新闻多、读者多的报纸。当时,《申报》建立了全国的发行网络,埠外影响大;而竞争对手《新闻报》则主攻上海本埠。针对新闻报在本地的强悍攻势,申报也开始重视本埠新闻,增出面向本地读者的增刊,积极加入争夺上海本地广告客户的竞争。这与今天全国性报纸发行地方版的出发点相似。 三、 注重报业与公众的沟通 史量才时期,《申报》与外界公众的沟通工作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运用手段日趋多样和成熟,对今天也不乏借鉴意义。报纸的外界公众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读者,另一部分是广告客户。具体说来: 1、和读者的沟通: 利用“本报启事”等自身广告形式不断与公众沟通报纸发展情况、公布措施或树立形象; 如载“申报略史”:“本馆主人为英人美查氏,所创办在前清同治壬申年。至光绪季年,美查氏返回,售于华人席氏。民国二年,席氏复出售,遂为现在本馆主人所有。”并将申报“价值”、“纸张”、“印字机”、“地址”等介绍给读者。又如1917年1月26日一版头条“本馆启事”栏,将新出的专栏《老申报》的创栏目的、内容等介绍给读者。 在重要纪念日举行庆典纪念活动,借机宣布报纸阶段性的改革方针和政策; 1928年,11月19日《申报》发行第二万份,也是申报56周年纪念,出版二万号特刊,称《申报》为历史的缩影。馆内举行隆重庆祝活动,张灯结彩,全体同人在杏花楼聚餐,进行游艺活动等。在“本报二万号之沿革记略”中,介绍报纸“增篇幅”、“改行 ”、“换纸章”、“置机器”的改革举措。1932年4月,申报创刊六十周年。早在1931年9月1日所载《本报六十周年纪念宣言》中说明了申报今后的方针,馆中“以此一年为纪念年,对于读者拟有所新贡献,自九月一日起发表。” 1932年11月30日出版的《申报》上,特刊登《今后本馆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六十周年》,“本报决本去年所宣示于国人的计划,以‘实际做’的精神,从今开头,逐步促其实现。”[xi]宣布改革的12项举措及方案。 2、处理与广告客户之间的关系; 大力在报纸上宣传广告的效力,启蒙当时的工商业广告意识; 对报纸广告效能的宣传,不但有利于自身广告版面的业务推广,而且对当时的工商业广告意识是一种潜在的启蒙教育。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提倡报纸应当开辟广告专栏。早在《申报》创刊不久就全面宣传报刊广告的作用。第5期头版刊登了《招刊告白引》的长篇社论,认为广告能使“贸易与万事皆能日受其益”,树立了广告也是有利读者的信息传播的新的广告观。 注重与广告客户的信息沟通; 《申报》还经常在报上醒目位置刊登“本馆告白”,把报纸销数和销售地的扩大及时公布,这种提醒读者和广告客户报纸发行量与发行范围的做法是广告业务上的一大进步。[xii] 在广告推广科内设置了外勤人员与客户沟通,积极宣传广告的效能,及时通报《申报》的发行销量和读者范围;广告设计人员,为客户设计图案与文字说明,共同征求客户意见直至满意为止。就象戈公振所言,应“为之计划,为之打样,为之尽力,必使商人不感困难,又排列务求美观,印刷务求清晰,地位务求明显,俾易入读者眼帘,使其出费小而收效大。” 四、处理广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 “一个报纸必须不朽地新。因它每天必须以所刊载的东西,加上由每天不断的,由名副其实所取得的公共的信任,而受社会的批判。这种信任是一种累积的资产,但是不管它已发展多么久,和已保持多么久,惟有报纸每天都能受之无愧,它才有永久性。这种信任的失去,比取得信任容易而迅速,而且一经失去,则其恢复比取得时还难。[xiii]”这是近代报人对于报纸社会效益的认识。 1、报业具体经营中体现出尊重社会道义与关怀平民的意识: 在收费较高的“紧要告白”广告版面中,为一些丢失幼童的贫民家庭免费做广告:“凡有贫苦之人来登寻孩广告,概免取费;如有不识字之人,不能自拟告白,本馆亦可代拟。” 1941年夏,申报开始办理“申报读者助学金”,全馆人员分别担任各项工作,并专门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了主持此事。[xiv]表达对贫寒学子的重视和关怀,也是申报“文化救国”精神的体现。 2、服务读者,兴办社会文化公益事业; 黄炎培先生回忆,史量才“先生独着眼社会事业,以为一国之兴,文化实基础,而策进文化以新闻为先锋。”[xv]史量才“深知民族生命之系于文化,文化之传后为历史”,而报纸“息息负历史文化之重责,又同时力趋于时代之前,应环境之演化,开风气于方新,所求不负其使命者。” 1933年6月11日成立《申报》服务部,替外地读者订购、邮寄书报、杂志等。 在1932年—1933年之间,先后成立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申报业余补习学校。申报流通图书馆 “藏书数千册,以供职业青年求正当之消遣,并得增进其知识与技能”;申报业余补习学校为职业青年进修之所,不到两年,学生就从80 余增至2000余,分校增设5处之多;申报新闻函授学校主要是用通讯的方式培训当时罕缺的外埠记者与通讯员,学员达到800余人,远及蒙古、西藏、新疆、西欧、南洋。不但有利申报自身的人才培养,对于地方报纸的长远发展更有深远影响。此过程中,申报的社会影响力也极为扩大 申报着眼于文化出版事业:1932年7月15 日创刊俞颂华主编的《申报月刊》;1933年出版张梓生主编的《申报年鉴》,“为我国情之编年信史”;出版事业最重要大的一项是邀请丁文江、翁文颢、曾世美等人精心绘制《中国分省地图》和《中华民国新地图》,分别于1933年、1934年出版,是我国最早采用“等高线设色”的地图;1933年起陆续编行《申报丛书》,。, 注释:[i]林友兰〈申报七十五年〉,〈中国报学导论〉第98页[ii] 张蕴和《办报果罪孽耶》,《申报月刊》第3卷第12期[iii] [iii][iii]《上海新闻史》,第549页,第559页。[iv] 林友兰〈申报七十五年〉,〈中国报学导论〉第100页[v] 章太炎在《史量才墓志铭》中称其办报为“史家办报”[vi] 1932年11月30日《申报》的《今后本馆努力的工作——纪念本报六十周年》一文[vii] 摘自1928年11月19日《申报二万号特刊》[viii]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第180页[ix]林友兰〈申报七十五年〉,〈中国报学导论〉第98页[x] 林友兰〈申报七十五年〉,《中国报学导论》第98页[xi] 1932年11月30日《申报》[xii] 参见许清茂《我国新闻媒介广告产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刍议(一)》[xiii] 管翼贤撰编《民国丛书》第四编(45)新闻学集成(第一辑)报纸篇第三章《报纸的生成原理》[xiv] 林友兰〈申报七十五年〉,《中国报学导论》第110页[xv] 黄炎培《史量才先生之生平》 媒体来源: 《先锋阵地》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