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马克吐温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马克吐温论文开题报告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的一篇有名的小说,描绘了美国的一个小办事员出海游玩,迷失方向后,幸遇救,随船来到英国伦敦。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两个富有的兄弟给了他一张一百万镑的钞票,并以他在三十天内凭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能否活下去而打赌。在小说的结尾,小人物不仅活过了三十天,并且利用这张百万英镑发了一笔财,还获得了一位小姐的芳心。小说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 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吧?是你搜索的关键词不对吧 刚才我试了一下 随便用百度一搜就很多结果啊 不知道你需要哪个 还是自己找找需要的吧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万能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 《百万英镑》是讲一个贫穷、诚实的人,也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收到了一对兄弟的信,信里面送给了他一百万英镑。原来这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看到这儿,我很羡慕这位如此“幸运”的主人公,但同时我又想:人们之所以讨好他,不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太看重金钱了吗?拜金主义是可耻的,不劳而获更不应该!金钱不是万能的,世界上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克.吐温的作品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根据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张美国穷小子亨利・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钞票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爱情。影片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经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 马克·吐温生于1835年11月30日,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父亲虽是一名法官,但收入微薄,因此在逝世后,12岁的马克·吐温就不得不辍学,开始独立谋生。他到处流浪,做过送报人、排字工人、学徒工、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舵手。在密西西比河上,水手们有一个行业术语:马克·吐温。后来他从事文学创作,就以此为笔名。 马克·吐温40年的创作生涯,写出了10多部长篇小说、几十部短篇小说及其他体裁的大量作品,其中著名的有短篇小说《竞选州长》、《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和《百万英镑》等,长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贫儿》和《在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则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曾被美国小说家海明威誉为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1900年以后发表许多时评,其中有抨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传教士而颂扬中国义和团运动的《给在黑暗中的人》,揭露沙俄侵略行径的《沙皇的独白》等。晚年重要著作是由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1910年4月21日逝世。鲁迅曾为他的《夏娃日记》中文译本作序,给以肯定的评价。 马克·吐温病逝于1910年4月21日,他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位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优秀作品已成为美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珍品。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幽默大师、大小说家。无论从其作品的地道的“美国味”来看,还是以幽默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而论,他都是一位代表美国的伟大作家。海明威曾以这样一句话概述他的地位:“(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是我们的文学的最佳典范,所有的美国作品都源于此,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镀金时代》《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百万英磅》《王子和贫儿》等。1867年1月,马克·吐温从旧金山来到了纽约,从此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加利福尼亚人》报的编辑查尔斯·韦布的帮助下,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卡拉弗勒斯县著名的跳蛙及其他小品》正式出版,由美国新闻公司发行。接着,他又随“资格城游览号”出海航行。回来后,他与美国出版公司订立了写一本以描写那次游览为内容的《傻子国外旅行记》一书的出版合同。1869年8月,按照西部幽默作品的传统写出来的《傻子国外旅行记》一书正式出版,并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反响,很多出版公司纷纷向他提供优厚的条件。 1874年,马克·吐温与查尔斯·达德莱·华纳合作写出了典型幽默长篇小说《镀金时代》。这部小说通过揭露美国政府机关的贪污腐化和资产阶级事业家的卑鄙无耻,为我们提供了美国社会生活的生动画卷。1876年,马克·吐温又写出了长篇儿童惊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通过没有受到教育、被人歧视的孤儿历经惊险变成富翁的过程,有力地讽刺了美国社会的庸俗、虚伪及反动的教育制度。马克·吐温这个时期的作品,不仅辛辣地讽刺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活,其批判的矛头同时也指向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他的以英国为背景的小说《王子与贫儿》(1881年)和以6世纪亚瑟王朝为背景的《在亚瑟王朝里的康涅狄克州美国人》(1889年)就是其代表作。马克·吐温最优秀的作品还是1884年发表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部作品是他现实主义创作中的一座高峰。小说通过黑人吉姆出逃的故事,痛斥了蓄奴主种族歧视的残暴,间接地颂扬了黑人反对种族歧视,争取自由的斗争。这部作品被人们认为是马克·吐温作品中思想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部。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曾称颂这部小说是“第一部”真正的“美国文学”。 1893年,美国又一次发生经济危机。许多工厂关门,银行倒闭,城乡劳动群众大批被资本家解雇。马克·吐温经营的韦伯斯特出版公司也因亏本面临倒闭,债主们的逼债迫使马克·吐温于1895年7月15日开始了环球演讲旅行,以偿还债务。旅行途中,马克·吐温写出了《赤道旅行记》(1897年)一书。在旅行中,由于他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在亚洲、非洲殖民地的罪恶行径及当地人民的痛苦生活,因此,回国后他的反帝立场更加坚定。他公开声明自己是一位“反帝国主义者”。这个时期,他的公开谈话、演讲及所写的短篇小说有:旨在批判美国社会种族歧视的《傻瓜威尔威》(1893年)和反对资产阶级的虚假和伪善的《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1900年)及连同他的控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罪行的反帝政论小品《给坐在黑暗中的人》(1901年)、《使用私刑的合众国》(1901年)等作品都更加深入地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抗议和意志。因此被称为“美国社会的镜子”。

关于马克吐温论文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心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案

选题来源:

由导师给定的参考方向受到启发,选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方向,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和查阅大量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的文献,最终选定了这个题目。

研究目的:

(1)在生活事件范围内,研究有关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2)将心境当做一个中介变量引入到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考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积极心境(情感)和消极心境(情感)对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

(3)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心境和身心困扰之间的具体关系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说明大学大一新生对于生活事件的应对情况,以及在生活事件应对中的心境状况

(2)研究主要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应对方式和心境与个体心理健康的关系

(3)说明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积极心境和消极心境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关系[1]

实践意义

(1)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本研究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参考依据,调节和改善其自身对于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以及引起他们对自身心境的重视[2-3].

(2)对于学生家长来说,也可以引起他们对于大一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境的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加以注意,在学生离开家上大学之前与其多沟通与交流,对于他们的问题进行开导。

(3)对于学校来说,为提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对于大一新生中大部分处于身心轻度困扰的学生进行教育与疏导,避免其程度加深,以便于更好的开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

(4)对于社会来说,目前在国内,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已被列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4],本研究可以为促进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一个依据。

研究方案:

被试

随机抽选某大学的200名大一新生

研究方法 (1)文献检索法 (2)问卷调查法 (3)个案访谈法

研究工具

大一学生生活事件问卷

采用常逢锦的大一学生生活事件问卷,该问卷的编制参考了杨德森修订的生活事件量表,刘贤臣修订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Mustafa Baloglu(2001)所编制的量表。共有39个项目,分为两部分:

A.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和来自城乡。

B.生活事件,分二部分:主要生活事件和日常琐事。

问卷采用五等级计分,先是定性选择:是否遇见过该项事件,如果选择“否”,计分为O;如果选择“是”,再定量选择对其身心的影响程度,计分为:1=无影响,2=轻度影响,3=中度影响,4=重度影响。

经编者常逢锦研究验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5].

大学生身心困扰调查表

采用常逢锦根据Bernadette (1991)编制的大学生生活困扰调查表,依据我国大一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后的,大学生身心困扰调查表。

问卷共有26个项目分为三类:心理困扰、生理反应和认知评价。

采用五等级计分评定每个项目,1=从不,2=很少,3=偶尔,4=经常,5=大多数时间

经编者常逢锦研究验证,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姜乾金修订的特质应付方式问卷[6]

该问卷为自陈式问卷,共有20个项目,分为两个成分: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采用四等级计分,1=肯定是,2=偶尔是,3=有时是,4=肯定不是。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情感平衡量表(Bradburn,1969)

该问卷共10个项目,分三个维度:消极情感,积极情感和平衡情感。本研究只考察被试对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反应情况。是一系列描述“过去几周”感受的是非题。如对正性情感项目回答“是”得1分;对负性情感项目回答“否”也得1分。问卷的信效度良好。

研究程序

(1)由主试整理好调查问卷,设定好指导语

(2)在某大学的大一新生中,随机抽取200人发放问卷,指导语统一,当场回收问卷

(3)整理所回收问卷,剔除废卷,保留有效问卷

(4)用对所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5)抽取个别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一新生进行访谈

研究假设

(1)某大学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其生活事件的影响

(2)某大学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对生活事件应对方式有关

(3)在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积极心境和消极心境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积极应对能促进身心健康,而消极应对只能使烦恼增多

(4)应对方式在性别、文理科、城乡上有差异

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外文献综述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应对的概念

应对(也叫应付)这一概念源自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模式。在该模式中,应对被视为一种防御机制,即它能使人应付无意识的、性行为的和攻击性的冲突事件[7].

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是指个体面对不同的应激源时所采取的认知调节和行为努力的策略和方法。[8] 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个体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和强度,并进而 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应对的理论

(1)应对特质理论[9]

应对的特质理论认为个体采取的应对策略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的稳定性,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会采用自己偏好的应对策略,从而形成自己的应对风格。

(2)应对过程理论

虽然Lazarus提出的应对过程理论认为个体的应对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应激事件会引发个体不同的应对行为,但是也强调“应对行为与其所出现的情境是一致的”,并且认为个体的应对策略也具有一定的跨情境稳定性,而且正是这种中等程度的稳定性对个体的长期心理健康带来了影响[10].

已有的关于应对的研究

将应对从日常生活概念引入科学领域的是Lazarus(理查德。拉扎勒斯)在1966年出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过程》及其随后在1984年与Folkman合作撰写的《压力、评价与应对》书中,明确地将应对从早期的心理动力学的防御机制以及Selye的固有的生物反应和直接关注转向积极的认知评价过程,摒弃了以往着重强调特质的倾向。在Lazarus的理论模型中,应对被视为在特定情境中个体与环境间的一种认知处理,即应对是通过认知评价过程和行为反应来实现的。[11]

Edler等人(Edler&Parker,1990;Grove&Heard,1997)在提出“回避应对方式”后,被后人完善为: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应对和回避应对。积极应对是指积极对待压力,采取办法解决或消除内心不安。回避应对也叫消极应对,是指消极对待压力,没有任何行动去解决问题,逃避压力和自己的情绪思想。目前国内也多采用这种应对分类。

Andrews发现个体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支持和良好的应对方式,则心理损害的危险度可达,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2倍以上。[12]

Vitaliano发现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保护心理健康,反之,不良的应对方式不仅不能缓解压力,反而会加重压力的负面影响。[13]

关于心境的研究

心境的定义及特点

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14].心境具有持续而微弱、稳定而弥散的特征。积极的心境使人愉快、振奋、乐观,能增强人的活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维护身心健康。反之,消极的心境使人优闷、消沉、悲观,会明显减弱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工作效率,导致种种身心疾病[15].

有关心境的研究

如何评价一个人所处的心境的优劣,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1971年,首先由美国的麦克奈尔()等人编制出一种情绪状态评定量表,即心理状态剖面图[16-17].它包括6个分量表,共65个形容词。联邦德国运动心理学家Abele和Brehm于1986年编制了一份德语的心境测量与描述工具BFS[18].

关于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的研究[19]

20世纪60年代,Bradbm提出,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方面,而是彼此独立的维度,并且二者都与主观幸福感有关。随后,有研究表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相对独立,个人在积极情感上的得分并非必然地预示他在消极情感上的得分,反之亦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慢性应激情境中,积极情感发生得很频繁。护理者研究表明,护理者虽然经历很高的应激,并产生有害影响,包括高水平的应激或负担及身心健康问题。但同时,护理者也报告护理给他们带来了积极结果,如满意、支持和积极情感。

Silver 和Wortman(1987)也报告了相似的发现,经历极端慢性应激(一组脊髓受损,一组父母双亡)的人,在慢性应激突然发生的短时间内,经历的积极情感显着比消极情感多。在一项253名AIDS男性患者护理者的纵向研究中,发现被试在整个护理期间,都有高水平的压抑心境,并持续到患者死亡后的三年间。除伙伴死亡的那段直接的时间外,护理者也经历了至少同消极情感一样多的积极情感。Folkman 和Moskowitz主张:“在一特定时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一起出现。”

情绪相对历程论(opponent-process theory of emotion)认为,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部位,可能有某种组织,该组织在情绪状态时,会发生与此状态反向的相对作用。即痛苦情绪产生时,相对快乐的情绪也随之产生,反之也这样。

斯宾诺说在《哲学的故事》里的观点说明,积极情感通常有痛苦的一面,反之消极情感通常也有积极的一面。如希望是积极的情感,但它肯定伴随着焦虑,因为希望的结果没人能保证肯定出现。[20]

国内文献综述

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

应对的定义

国内一些学者也为应对下了新的定义并进行相关研究。王淑敏、李雪[21]对应对的界定包含有五层意思:

(1)应对是尝试解决特定压力问题或感受,但未必能最终解决或消除;

(2)应对是个体面对压力时的一切情绪性、认知性和行为性的活动;

(3)应对是一个随着时间和情境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

(4)应对受压力情境的本身特点的影响,同时也倚赖于个体的生理、认知、社会和情绪的发展水平和认识评价;

(5)应对是个体有意识地认知评价内外环境压力和自身应对资源,有意识地选择和应用应对策略的过程。

应对的相关研究

从上述国内学者对应对的内涵的界定来看,在对应对的看法上存在分歧,比如认为应对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发展的还是静态的,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是现实倾向的还是非现实倾向的等几个问题的看法上不一致。[22]从单纯的针对外在不良行为或内在不合理认知对人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正,到探索具体应激下的应对方式毫无疑问是一种进步。这种进步在临床咨询与治疗的效果上,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整合运动的兴起上可见一斑[23].

正如宝勇在他的《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24]所述: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应激与应对的文章骤然增加,以“应激”或“应对”为关键词对1984到1998年间的科学文献进行检索,发现有2000余篇关于心理应激与应对研究的研究成果,随后出现较多的实证性的研究报告,而且有逐年增多之势。

有关研究表明应对方式与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适应性的应对方式有利于适应和身心健康,消极的应对方式不利于身心健康。在这些研究中也发现,问题解决、求助及合理化等应对方式比自责、退避与发泄等对人的心理健康更有积极的调节作用[25-27].

关于心境的研究

几个概念的区分

感情(affection)通常是用来表示情绪、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它既包含与生理需要相关的低级情绪,也包含与社会需要相关的高级情绪情感。

“情感”(feeling)就是情绪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体验)。

“情绪”(emotion)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通常情绪这一概念是指情的各个方面:它的主观体验、行为表现和生理机制等。

“激情”是一种持续时间短,表现剧烈、失去自我控制力的情绪,它是短暂的爆发式的。

“心境”或“状态”(state)是用来描述强度低但持久的体验。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且具有渲染性的情绪。它的显着特点是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事物,是一种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它们都影响着个体各方面的行为,使个体戴着一副过滤镜对事物进行认知。

中国古代有关心境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十分丰富,养生方法中基本上都含有“养心”的内容。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在养生方面主张虚静无为,知足的人才能经常体验到满足的欢乐;只有节制自己的物欲,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强调“守静”,他认为各种物欲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只有精神修炼好了,保持心灵的恬淡,才能使身体完好,达到长寿的目的。在世事纷繁、矛盾复杂的现实面前,道家指导人们要保持平静稳定的心态,仔细观察,冷静思考,预测事物变化的结果。只有在清静的状态下,才能做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偏,见天道。”人要有明察秋毫,遵循客观事物办事的能力,虚静的心境是十分必要。[28]

国内有关心境的研究

国内对于心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欠缺,研究内容和研究人数都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利用心境的测量量表POMS及BFS对一些学校学生的心境状况与其他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行的研究。[29]

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1994年根据等人的心理状态剖面图修订了POMS即《心境剖面图》。期该量表共由40个形容词组成,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和与自尊感相联系的情绪七个分量表。评价指标是消极情绪纷乱总分(TMD)。TMD分由心境状态的消极得分之和减去心境状态的积极心境得分之和加系数100构成,即TMD分=(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十慌乱)一(精力+自尊感)+100.

1995年武汉体育学院姒刚彦博士将由联邦德国运动心理学家Abele和Brehm于1986年编制的BFS(一份德语的心境测量与描述工具)翻译成中文,并经武汉体院科研所情报室罗君安校对。该量表认为心境状态可区分为两个维度:评价性维度(良好/愉快和恶劣/不快);激活性维度(积极/消极)。不同的心境可以定位于由这两个维度构成的直角坐标系中。BFS共有8个分量表,具体为活跃性(1)、愉悦性(2)、思虑性(3)、平静性(4)、愤怒性(5)、激动性(6)、抑郁性(7)、无活力性(8)。姒刚彦等人在国内进行了两次BFS基本信效度检验,认为在国内使用具有较良好的结构效度和内部一致性,.并且使用情况是稳定、可靠的。[30]

国内对心理健康的测定标准现状

国内许多研究对心理健康的测定多采取单一指标,如抑郁,或国内广泛使用的症状检核表(SCL-90)。虽然目前心理学界对心理健康的界定观点不一,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将心理健康界定为“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仅仅将是否出现心身症状或心身症状的严重程度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是很不全面的,心理健康作为个体的一种心身状态,可以表现为行为风格或行为抑制,或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或心身症状,或某种积极的人格特点模式。

问题提出

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我发现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应激和应付方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指导他们顺利应付各种心理紧张因素,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摆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一项迫切任务。大学生是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其心理卫生问题更应引起重视。为此,很多高校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有关研究也急需开展。据调查,在校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障碍者的比例在30%左右,严重的占10%左右,大部分是由于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人际关系及环境适应等方面的困扰造成的。[31-34]

而在众多的对于大学生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中,我发现,很少有人将心境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去考量这之间的关系的,而我认为心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对于大一新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大一新生刚买入成年人的行列,而且有很多都是远离家乡来到新的地方学习和生活,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以及人际交往环境都改变了的情况下,心境对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该还是很有关系的。[35-37]

于是,我想要对大一新生的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心境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

主要针对:某大学大一新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怎样的?大一新生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心境和身心困扰间有无性别差异、文理科差异、城乡差异?大一新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心境和身心困扰的相关关系如何

研究时间安排

(1)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 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确定研究内容,完成开题报告。

(2)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 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3)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 完善研究工作,汇总资料、整理数据,分析取得研究结果。

(4)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 根据某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规范,完成论文撰写工作。

(5)20XX年X月XX日-X月XX日 打印定稿论文,根据论文答辩的要求,认真准备论文答辩工作。

3.参考文献

[1]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3:14-16

[2]韦有华,汤盛钦。大学生应付活动的测验研究[J].心理学报,1997,29(1):67-73

[3].珀文。人格科学[M].周榕,陈红等,译。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增刊:1-5

[5]常逢锦。大一新生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心境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D].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03:47-51

只要您知道他生活的年代就知道了. 他写了很多书,每一本都是不同的.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作家。塞缪尔·朗赫思·克莱门斯的笔名。1835年11月31日生在密苏里州佛罗里达镇,长在密西西比河上的小城汉尼拔。父亲是个不得意的乡村律师和店主,在他12岁时去世。他曾学习排字。1851年在他的哥哥欧莱思开办的报馆中充当排字工人,并开始学习写作幽默小品。1853年后在中西部和东部作排字工人。1856年去新奥尔良,想转道去巴西,在乘船沿密西西比河南下时遇见老舵手贺拉斯·毕克斯比,拜他为师,18个月出师后在密西西比河上做舵手,直至内战爆发,水路交通断绝。在战争中曾一度参加南军。1861年欧莱思被林肯总统派去西部内华达领地政府任秘书,他随同前往,试图在经营木材业与矿业中发财致富,均未成功,便转而以写文章为生。1862年在内华达弗吉尼亚城一家报馆工作。1863年开始使用“马克·吐温”的笔名。1864年,在旧金山结识幽默作家阿·沃德和小说家布·哈特,得到他们的鼓励和帮助,提高了写作的本领。1865年在纽约一家杂志发表幽默故事《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使他全国闻名。此后经常为报刊撰写幽默文章。1866年去夏威夷岛采访,1867年作为记者乘“桂格城”号轮船随一批旅游者去欧洲和巴勒斯坦旅行。他写的报道后来辑成《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 1876年,长篇小说《汤姆·索耶历险记》出版。它虽然是以密西西比河上某小镇为背景的少年读物,但为任何年龄的读者所喜爱。书中写淘气的汤姆和他的伙伴哈克贝里·费恩以及汤姆的女友贝姬·撒切尔的许多故事,不少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有许多合乎孩子心理的有趣情节。 1904年,妻子在意大利逝世。马克。吐温进入了事业的最后阶段。他早期作品如《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已有表现的对“人类”(实为对有产阶级)的悲观情绪,此时成了他一些作品的主调。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散文《人是怎么回事?》(1906),故事《神秘的来客》(1916)等都有反映。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他口授、由他的秘书笔录的《自传》。他于1910年4月21日去世。 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许多国家普遍产生,并且有了一定的进展。到了十七世纪,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早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意大利就已经丧失了商业中心的优越地位,经济急剧衰落。它不断受到外国侵略,政治不稳定,天主教势力猖獗。德国遭受三十年战争的浩劫,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工商业凋零,整个国家长期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德国资产阶级未能形成一支有效的反封建力量。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被歼灭后,丧失了海上霸权,不再是欧洲强国,工商业一蹶不振,封建势力也极猖獗,进步力量受到宗教裁判所的严重打击。俄国长期受异族侵凌,经济上极为落后,农奴制仍然在继续发展。十七世纪后半期,农民反抗沙皇和贵族的情绪日益高涨。 在十七世纪欧洲各国中,只有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大步向前发展。英国资本主义的特点是深入农村,扩大海外贸易。部分贵族从封建剥削转到工商业经营,形成了“新贵族”这一阶层。资产阶级联合新贵族,打着宗教的旗帜,利用农民运动,发动了资产阶级革命。但他们害怕群众进一步的革命要求,很快就和封建势力妥协,导致了王权复辟。法国在十六世纪末年结束胡格诺战争,得到喘息机会,农业生产和工商业欣欣向荣。它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如英国那样快,但走在欧洲大陆国家的最前面。法国的王权保证了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重商主义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资产阶级对王权采取妥协让步的态度。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十七世纪是这两个阶级势均力敌、互相利用的时期。 和政治经济相同,十七世纪欧洲各国文化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继续宣传科学,反对天主教的神秘主义和教会僧侣,受到反动统治的迫害。康帕内拉被关在狱中达二十七年;伽利略被宗教裁判所判处徒刑,出狱后仍受严密监视。意大利逐渐丧失了它在欧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文学趋于衰落,“马里诺派”诗歌泛滥一时,这是一种堆砌典故、雕琢词藻的贵族形式主义作品。在德国,文化也受到摧残,没有产生具有全欧意义的作品,值得注意的只是格里美尔斯豪森的流浪汉小说《痴儿西木传》。在西班牙,人民的精神世界遭到耶稣会和宗教裁判所的严密控制,产生于贵族集团中的“冈果拉派”作家得到统治阶级的鼓励。西班牙文学急剧衰落,只有卡尔德隆在戏剧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俄国文化在十七世纪仍处于落后状态,但也产生了历史歌谣、讽刺故事等民间文学,戏剧第一次出现了。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文学开始发生变化,但总的说来,这个时期没有产生优秀的作品。 英、法两国和其他国家不同,它们的资产阶级不仅在工商业上有很大的进展,而且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政治思想体系。霍布士是十七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他肯定君主集权制,代表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弥尔顿在他的政论文章里提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革命思想,认为执政者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人民有权推翻甚至杀死暴君。霍布土对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有很大影响。十七世纪法国产生了两个重要哲学家:伽桑狄和笛卡儿。伽桑狄在认识方面是感觉论者,他肯定感觉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他的社会观点是“自然权利”的观点,他说国家只是一种分工,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的。笛卡儿是法国唯理主义的奠基人,他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不是实践而是理性,这显然是唯心论。但他主张用理性代替盲目信仰,反对宗教权威,则是进步的。他的思想适应十七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对法国文学起的作用比伽桑狄大得多。 英、法两国文学在十七世纪得到发展和繁荣。英国文学和资产阶级革命有血肉联系,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诗人弥尔顿,总的说来,他的创作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情绪。他在革命年代里写的宗教和政治的论战文章,表现出他对革命的热情和信心。1660年复辟后,他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战斗情绪,写出三部优秀诗篇,都是采用《圣经》题材,这一事实很好地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宗教斗争是密切结合的,资产阶级清教徒革命家为了掩盖本阶级的狭隘利益,从《圣经》借来响亮的口号,用以激励人民起来革命。在复辟前后进行创作的作家中,德莱顿等人在戏剧、诗歌方面也作出一些成绩,但他们极力讴歌复辟王朝和天主教教会。 法国文学在十七世纪达到全欧的最高水平,产生了古典主义潮流。这一潮流是特定的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都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因而有“古典主义”的名称。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历史、文学在文艺复兴时期早已为人文主义者所推崇,他们掀起向古代学习的高潮,主要是从中吸取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用以反对天主教的禁欲主义。但在十五世纪,意大利也出现一批学者,着重研究亚理斯多德和贺拉斯的文艺理论,并初步提出悲剧创作中的三一律问题。到了十六世纪后半期,有的作家像法国的龙沙、英国的琼生等,在创作实践上,有意识地学习古代的艺术方法,或多或少地采用古代文学的体裁和题材,同时三一律问题也从意大利传到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并在法国引起热烈的讨论。这样,诗人、作家向古代寻找文学创作典范和理论根据的倾向逐渐加强了。这倾向在十七世纪的法国找到了最合适的土壤。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度、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的妥协让步,为它提供了政治基础,笛卡儿的唯理主义又为它提供了哲学基础,古典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流派很快就形成了。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以戏剧成就最为突出,产生过三个卓越作家:悲剧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剧家莫里哀。在别的方面,古典主义作家也作出了优异的成绩,像拉封丹的寓言诗、波瓦洛的理论著作等。 在古典主义作家中,虽然各人采用的体裁不尽相同,各人气质也有差别,但他们在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观点上有共同之处。 古典主义者在政治上拥护王权,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他们宣传个人利益服从封建国家的整体利益,主张自我克制。这是资产阶级对王权迁就让步的表现。但他们对封建君主并不一味颂扬。高乃依要求国王以仁政治理国家;拉辛谴责专制暴政,揭露贵族荒淫无耻;莫里哀反对宗教欺和封建黑暗势力,并且进一步暴露资产阶级的缺点。古典主义具有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这也表现为对凡尔赛文学趣味的尊重,对民间文学的轻视。只有莫里哀和拉封丹,有时向民间文学吸取营养。 古典主义文学是崇尚理性的文学。高乃依的悲剧描写理性和感情的剧烈冲突,通过悲剧英雄的坚强意志克制了个人感情,理性得到最后胜利。拉辛的悲剧谴责那些情欲横流、丧失理性的贵族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对一切不合理性的封建思想道德和风俗礼教加以嘲笑。波瓦洛从这些诗人的成就总结出一套古典主义文学理论时,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评论的最高标准。恩格斯指出,“这个永恒的理性实际上不过是正好在那时发展成为资产者的中等市民的理想化的悟性而已。” 古典主义者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典范,从中找到了符合他们理想的英雄人物。在他们看来,艺术创造不在于创造新的故事情节,而在于运用艺术手法处理现成的故事情节。古典主义悲剧家大都从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历史中寻找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他们关心的不是历史真实,而是自己时代的生活真实。至于莫里哀,他的剧情很多是取自当时的生活的。 古典主义文学要求艺术形式完美。其戏剧结构谨严朴素,故事发展合乎常情,不浪费笔墨,没有和情节发展不相干的插曲。古典主义文学的语言准确、明晰、合乎逻辑,这些特点后来成为法国语言的规范,但有时也表现出宫廷贵族的典雅趣味。古典主义诗人采用的亚历山大诗体后来也成为法国的主要诗体。在研究人、描绘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等艺术手法上,古典主义作家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古典主义在十七世纪法国历史条件下有其进步意义。它加强了法兰西人的民族观念和对国家的责任感,推动了法国语言和民族文化的形成。它强调文学对社会的作用,主张文学反映生活,注意人物的心理分析。在这些方面,它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古典主义也有它的局限的一面。它的创作首先是为宫廷服务的,必然要迎合宫廷和贵族的趣味,不去考虑人民的爱好。它要求戏剧集中精炼,往往使人物概念化,缺乏个性。它的理论家把古典主义文学法则说成是永恒的法则,这就不能不成为限制作家创作的清规戒律。尽管如此,由于法国古典主义作家善于在这些法则范围之内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们还是写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有的作家有时突破这些法则,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民主传统,始终和人民及民间艺术保持联系。古典主义戏剧标志欧洲戏剧在莎士比亚之后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古典主义统治欧洲文学二百年之久。十七世纪以后,许多国家在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程度和意义上,有过它们的古典主义文学时期。英国在十七世纪末以后出现古典主义流派。在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学时,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对它们起了借鉴作用。它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直到十九世纪浪漫主义兴起后才逐渐消失。

叙事手法和主题的结合!

故事一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你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了苦头。

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马克·吐温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

然而,经商与写作毕竟风马牛不相及,马克·吐温很快陷入了困境,这次短暂的商业经历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作家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在全国巡回演说。这回,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马克·吐温靠工作与演讲还清了所有债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弱点和短处要设法回避,人生的诀窍就在于利用自己的长处。凡成功者,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确定并坚持自己的人生方向,而如愿以偿地获得成功的。

坚守自己的优势方向,就要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不随波逐流。聪明的人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点,使自己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唯有利用自己的长处,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自己的短处会使自己的人生贬值。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

故事二

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4个手指,他是一名优秀的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但是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就都回绝了他。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的时候安迪按电视台的意见戴着仿指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安迪真诚、自信、充满魅力的主持,安迪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观众来信不断,他们热情赞美了安迪的主持艺术,对于他面对缺陷的坦率给予了热烈的赞美,观众接受了他的缺陷。安迪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坦率地面对自身缺陷的态度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故事三

春秋时期,田忌通过用下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的方式来弥补自身马匹的不足,从而赢得胜利;我国著名的文学家钱仲书,虽然年轻的时候数学不及格,但是清华大学还是破格录取之,终在文学方面成为一代大师。

故事四

抗战时期,中国中央放弃走苏联红军“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毅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劳力士手表生产前,曾有一对手手表即将研究出,后劳力士公司发现对方还生产帽子,就向其定了大批帽子,结果对手在生产帽子时暂时放弃手表计划,于是劳力士先一步生产出手表。

故事五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

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

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扩展资料

扬长避短的名言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刚世无弃材。

用得其长,则才无或弃;偏诘其短,则触物无可。

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甚雾之朝,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寻常之外。

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以舟之可行于水也,而求推之于陆,则没世不行寻常。

参考资料扬长避短_百度百科

马克吐温研究论文

同求!我也找不到!最近在写马克·吐温的论文!

恩,国内主要是对马克吐温的翻译,研究不成熟,没有关于马克吐温研究著作的出现。国外的研究较成熟,出现了不少著作。

你们发生关系了吗

为路上捡到的一张纸片感动,终而成为世界大文豪。他是诞生于美国的一流人物之一,他的一生曾被好莱坞拍成电影,因为他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拥有最多读者群的幽默作家。他就读的学校只是一栋圆木小屋而已,而且到了12岁就不再上学了,这也是他唯一所受过的正式教育。虽然如此,他却获得牛津大学及耶鲁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和世界各国的一流学者交往。他从著作所获得的收入有数百万元之多,以一枝笔赚这么多钱的作家,除他之外可能别无第二人。他去世后到现在虽已经过数十年,但因版权税、电影版权费及收音机广播权费等,使得他的遗产仍然相当可观。这位作家的本名是沙缪艾尔。克雷门兹,但世人熟知的则是他的笔名——马克·吐温。他的一生可说就是个大冒险。他生于1835年,那是美国历史上最光彩眩目的时代,出生地是米苏里州靠近密西西比河的乡村,当时距美国火车开始通行仅7年而已,后来登上总统宝座的林肯,在那个时候还打着赤脚、驱赶着牛只从事农耕工作哩!马克·吐温度过75年多彩多姿的生活后,于1910年告别人间。在他23部作品中,固然也有被世人遗忘的,但《顽童历险记》、《汤姆历险记》这两本书却堪称为永垂不朽的名作,在未来的数百年间,只要世界上有儿童存在,就永远是最受欢迎的书。这两本书都是很据他自己的经验所写的,在阅读当中,不难发觉他的经验一直生动地跃然于纸上。马克·吐温出生于米苏里州佛罗里达一栋只有两个房间的狭窄房子里,他童年所住的房子,现在的农夫可能还不屑于当作牛棚或鸡舍使用。他们一家七口人就是生活在这种犹如奴隶住处一般的地方。他刚出生时身体非常孱弱,甚至被认为可能熬不过那年冬天;可是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他安然地逐渐成长,但却又成为一名令人头痛的问题儿童。根据他母亲的说法,后来出生的六个孩子加起来,都没有他那么会惹麻烦。他最擅长的就是恶作剧,非常不喜欢上学,时常逃学到密西西比河,乘着木筏到遍布于河中的各个神秘小岛去,或者坐在岸边望着密西西比河波涛汹涌的雄伟景观,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中。他曾有九次几乎溺死在河中的经验,但仍乐此不疲地在河流附近玩印地安人或海盗的游戏,或进入洞穴探险、吃乌龟肉,或乘着木筏顺流而下到离家好远的地方,这些点点滴滴的宝贵经验,终于促成两部不朽名著的诞生。马克·吐温与生俱有的幽默感承自他的母亲。据说他的父亲是个不苟言笑的人,至于母亲,他曾这么形容过:“每当我母亲说出一句极富幽默感的话时,她都会装出一副并不觉得有什么幽默的样子,这种才能在男性来说已不多见,在女性更是绝无仅有。”得自于他母亲的幽默才能,使马克·吐温的演讲几无例外地充满幽默感,因此演讲费也是他收入的一大部分。他母亲的个性相当温和,从未打死过一只苍蝇,如果所养的猫咬死了老鼠,她会对那只猫施以惩罚。有一次,母猫生了好几只小猫,家里实在养不了那么多猫,不得已只好把它们放入水中,让它们溺死,据说为减轻小猫的痛苦,他母亲还特地将水加温,才把它们放进去。少年时代的马克·吐温非常讨厌学校,他认为学校是夺取自由的地方,他只想在森林中走动,想到密西西比河边探险,而学校的那栋小木屋却阻碍了他的行动。马克·吐温12岁时父亲去世,他逃离学校的机会终于来临了。他领悟到父亲永远不会再回来,对于过去的顽皮任性,深感后悔。他曾说:“我经常反抗父亲,他所说的话我几乎不曾遵从过,一想到这里,即使到今天我仍然会懊悔地流下眼泪。”母亲看到他这种情况,就安慰他说:“过去的事是再也无法挽回的,现在你父亲什么都不知道了。你如果真的觉得后悔,不如答应我以后绝对”“只要不再上学,什么事情我都愿意答应。”马克·吐温哭哭啼啼地说道。两三天后,母亲就送马克·吐温到印刷厂当学徒,他母亲认为如果能够学会印刷技术,对将来的生计必有助益,在意义上也等于是种教育。最初两年印刷厂只供吃住,马克·吐温一分钱工资也没有领到。在印刷厂工作了两年之后的某天下午,马克·吐温在米苏里州汉尼巴的路上走着时,有张纸片被风吹得在路边飞扬,他顺手捡起,这似乎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但却是改变马克·吐温一生的大事件。原来那张纸片是名著《圣女贞德传》中的一张,描写贞德被关进卢昂城的一段情节,马克·吐温认为这个事实在太不合理了——14岁的马克不禁为此愤慨不已。但贞德到底是什么人,她究竟曾发生过什么事,他根本一窍不通,从此以后,他阅读一切有关贞德的书籍,他对贞德的关心一直持续了大半生,最后甚至写了一本“对圣女贞德的感想”,虽然在书评家眼中,这本书并非他的最好作品,但他却自认为它是他的最佳杰作。当时他是以幽默作家闻名,如果用马克·吐温的名字出版,可能会被误认为是部幽默作品,为使读者能以严肃的心情看这本书,因此出版时并未具上马克·吐温的名字。作家亚伯特。比吉洛、培因所写的马克·吐温传中,有一段写道:“从偶然拾获《圣女贞德传》的一页的那一刻开始,马克·吐温对历史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及热情,这种热情正是他知性方面的最大特征,一直到最后一天为止,都未曾消失。那张随风飘扬的纸片,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也确立了他的前途。”在财务的处理上,他却毫无才能可言,甚至连堪萨斯州平野上的野兔都比他更具眼光。他常从事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业,例如有一阵子,他以自书中获得的知识,认为收购亚马逊河上游密林的可可再转售出去,可以获得相当的利益,但他对可可一窍不通,也没有到遥远南美的旅费即使能够顺利到达亚马逊河上游,也无法和当地的土著交谈,最后说不定还会罹患热病而死。可是,有一天竟然发生了奇迹,他在路上捡获一张50元钞票,他利用这50元兴冲冲地出发前往亚马逊河,但他到达新几内亚就不得不放弃这个计划打道回府,因为他身边的钱都用光了。后来,他从作品版权费及演讲费获得庞大的收入,但他不论投资哪一种事业,几无例外地都会遭到败绩。例如他曾投资已获得专利权的蒸气式发电机,结果根本无法发电;也曾投资钟表事业,但尚未获得红利,那家公司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后来他又投资制造蒸气式滑车,结果还是失败;而他自己创立的出版社,寿命也不长,而且还负债16万元;不止如此,他又因将巨款投资于机械排字公司,而亏损约20万元。有一天,他碰到一位名叫亚历山大。贝尔的青年发明家,他向马克·吐温推荐一种叫做电话的最新发明物,希望马克投资。如果贝尔的话属实,那么透过一条电线,就可以坐在家里和隔着五条街的人说话。马克·吐温不相信地摇头说道:“我也许是个傻瓜,但也不至于笨到相信透过一条电线就可以和距五条街之远的人说话,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如果他当时花500元购买电话公司的股票,现在可能已涨价为数千万元了。但他并没有作这项投资,他把500元借给一位朋友,结果三天后那位朋友宣告破产。1893年,马克·吐温58岁时,他因为巨额的负债而陷于周转不灵的状态,而且当时美国全土的景气都非常不好,他自己的身体状况也相当差。如果他宣告破产,或许能够勉强卸除那些债务,但他不愿采行这种下下策,决心一分钱不少地还清这些债务。要还清债务除了继续写作之外,还得到世界各地演讲。他本来并不喜欢演讲,而且又体弱多病,但在这5年期间,他马不停蹄地到各地演讲以便还债,而他的每一场演讲都非常成功,再大的会场都容纳不了汹涌而至的听众,当然他也终于还清所有的债务。马克·吐温曾这么写道:“终于卸下所有的重担了,再也没有任何苦恼缠绕于心,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我又开始能在工作中寻找到乐趣,其实现在工作已不算是工作了。”他在家庭生活方面远比财务方面幸运多了,在和日后成为其妻子的女性见面之前,他就已经对她的照片一见钟情。那是他乘船到圣地巴勒斯坦旅行时所发生的事,这次的旅行后来成为他的著作《红毛毯海外纪行》的题材。在可说是命运之日的那一天,马克·吐温到同船乘客查理。兰格登的船舱找他谈天,房间里有一张兰格登的妹妹——也就是美女奥莉薇。兰格登的照片,马克第一眼看到她,就认定她正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对象。在航海途中,他三番两次地到查理。兰格登的房间,以虔敬的眼光凝视着奥莉薇的照片,每多看一次,认为她是最理想女性的想法就愈发增强。经过两三个月,当马克·吐温回到纽约后,查理。兰格登邀请他,前往他家与他的家人共进晚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奥莉薇。晚年他曾回忆道:“从第一次见面的那一天开始到现在,奥莉薇的身影从未离开过我的脑子。”到该告别回家时,他实在舍不得就这样离开,于是暗地里拜托兰格登家的仆人,在马车的座椅动一番手脚,使他坐上去后会翻倒在地。当行李安置好,他也和主人握手道别之后,马车夫的马鞭一挥,就在马开始跑动的那一瞬间,座椅突然向后倾倒,马克·吐温果然如计划般地跌倒在地。他双眼紧闭,情况似乎相当严重,兰格登家的人赶快把他抱进屋里,让他躺在客房,此后的两星期间,他一直不曾下床。但事实上他丝毫没有受伤,当他从马车上摔下来时,充分发挥小时候在家乡所习得的技术,巧妙地保护自己的身体。可是他一直躺在床上,愉快地接受心上人奥莉薇的悉心照顾。当时奥莉薇是以“亲爱的”称呼他,他则叫奥莉薇“莉微”,这种称呼一直到34年后奥莉薇去世为止。奥莉薇把他写给她的情书视如珍宝,每年要到外地休养时,一定把这些情书放入银行保管。马克·吐温所写的底稿,奥莉薇每一张都看过,而且还为他修改。马克·吐温每晚临睡前,一定会把当天所写的底稿放在妻子的枕边,好让她在睡觉前看一遍。对于底稿中出现的粗俗语句,奥莉薇会一一地加以删除,她希望丈夫的作品是完美无瑕的。不论她如何修改,马克·吐温都是毫无异议地服从。马克·吐温非常怕自己的原稿遗失或忘记放在什么地方,所以他严禁女佣整理他的书桌,甚至在书桌旁边的地上画白线,不准女佣进入白线内。到了70岁,他认为活这年纪应该随心所欲地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于是订做了十几套白色西装和100条白色领带,全身所穿的都是白色。他甚至还有一整套的白色礼服。马克·吐温出生的1835年,是哈雷慧星出现的年代,而哈雷慧星是每隔76年才出现一次,他一直希望能活到哈雷慧星再现的时候,他果然实现这个愿望。1910年,他去世的那天晚上,哈雷慧星正在夜空中绽放着光芒。但他的另一个愿望却无法如愿以偿,也就是希望去世时,女儿丝姬能为他唱一首他最喜欢的苏格兰古民谣,但女儿却比他早一步离开人间。他请人在丝姬的墓碑刻上以下的四行诗,而对喜爱他的美国人民而言,这四行诗正适合于刻在马克·吐温的墓碑上。温暖的夏日阳光,温柔地照着此墓!温暖的南风,和煦地吹着此墓!碧绿的草茵轻轻地繁茂着,再见了,我心爱的孩子!再见!再见!〔补注——马克·吐温身为一个

马克吐温语言学论文题目

选题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在写语言与文化专题的论文时,应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参考一下自己院校提供的毕业论文选题,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同时应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一般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此外也可咨询以前的毕业生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二步,要结合实际。学生应依据自身的专业水平、 研究能力、写作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当然也应考虑到时间限制、资料是否全面等因素。[5]切忌选取过于专业的内容。有的学生选取美国的外交政策、黑人的音乐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因为内容过于专业,自己对于这些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写出来的文章多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应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些“社会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如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等范围内选题。英语专业语言与文化方向论文参考题目: 1. 美国南方文化管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个案分析 2. 从《麦田的守望者》看反正统文化的源起 3. 试析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传统文化——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4.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少数族裔文化元素 5.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女性视角 6. 《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掀起的美国梦 8. 外语课堂教学的中西方语境差异 9. 从构词法看中西方思维模式异同 10. 美国黑人英语的社会文化体现 11. 英语习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支撑 12. 外来语对中国青年的行为方式影响研究 13. 从“门”的发展看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性 14. 黑色幽默效果中的文化因素 15.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 16. 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7. 《看不见的人》中看得见的种族歧视 1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览 19. 影响言语交际的中西价值观对比 20. 《红字》中人物名称及其渊源探析 21.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 22.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23. 析含蓄行为模式在言语交际中的误导作用 24. 中西文化差异如何决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5. 南北战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趋向性指导 26. 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非言语交际要素 27. 外化与内化——从文化角度考虑唐诗翻译 28. 小议香港英语中的殖民时期痕迹 29. 中英电影名称体现的不同文化背景 30. 网络时代的造词运动31.美国人的海洋情节 从大白鲸中看

我分享几个现代语言学这本期刊的文献标题给你看看哈,你可以参考参考:京剧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研究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俄语前置词研究可视化分析国外性别语言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及理论嬗变新闻漫画中“中美关系”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非洲媒体涉华新冠疫情新闻标题的及物性分析外语学习动机领域国际姿态的研究焦点与发展趋势流行语“摆烂”的语用及来源探析

语言学论文有很多,这里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好写的语言学论文题目:1. On English Euphemism谈谈英语委婉语2. Metaphor in English Euphemism 隐喻在英语委婉语中的应用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boo and Euphemism and Their Respective Uses浅谈禁忌语和委婉语之关系及各自用途4. A Survey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and Chinese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表达法之研究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tic Terms of Death英汉有关“死亡”的委婉语的对比研究6. A Contrast Study of Courtesy Language in English and Chinese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对比研究7. The Phenomena of Ambiguity in English英语中的模糊语现象8. Noun-verb Conversion in Contemporary English现代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现象9. Onomatopoei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Nursery Rhymes英汉语儿歌中的拟声词10. Syntactic Function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前置短语的句法功能11. Various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Inversion is Used and its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运用倒装的多种情形及其与汉语的比较12. The Analysis of “Up” and “Down” in English and Chinese分析Up和Down在英语和汉语中的用法13.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junctions 英汉连词对比14. Difference between Attributiv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How to Translate English Attributive Clauses英汉定语比较与定语从句翻译15. A Tentative Study of Post-posed Adjectives后置形容词初探

关于论文的选题我最常做的就是看这类的论文书(现代语言学),之后总结分析别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论文来构思

马克吐温语言学论文题目精选

论文的题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是提纲挈领的综述概要。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英国文学 毕业 论文题目大全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一) 1. 《浮士德》的善恶冲突论 2. 论《浮士德》思想体系的矛盾 3. 论卢梭《忏悔录》的自审意识与超俗意识 4. 济慈及其《夜莺颂》的美学魅力 5. 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唐璜》浅析 6. 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7. 《巴黎圣母院》中的美丑对照原则 8. 论《红与黑》中于连的形象 9. 论司汤达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 10. 司汤达在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1. 成功与幻灭——拉斯蒂涅(《高老头》)与吕西安(《红与白》)之比较 12. 巴尔扎克小说的现代 文化 意蕴 13. 论《包法利夫人》 14. 19世纪英国女小说家研究 15. 《傲慢与偏见》的戏剧叙述 16. 夏洛蒂·勃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统 17. 《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艺术 18. 试析《简·爱》和《呼啸山庄》的情感模式 19. 《呼啸山庄》与《金锁记》情感世界之比较 20. 梅里美中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 21. 《茶花女》的悲剧艺术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二) 1. 茶花女与杜十娘比较 2. 从蒙太里尼形象看《牛虻》的反宗教主题 3. 论哈代小说中的新女性形象 4. 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艺术风格之比较 5. 论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 6. 论《恶之花》的历史地位与意义 7. 略论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8. 易卜生《玩偶之家》娜拉形象 9. 易卜生有肖伯纳的“社会问题剧”的异同论 10. 19世纪俄国文学中“多余人”的形象 11. 俄罗斯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12. 果戈理《死魂灵》的讽刺艺术 13. 屠格涅夫笔下的女性形象 14. 屠格涅夫的抒情手法 15. 屠格涅夫与郁达夫比较研究 16.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 17. 谈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18.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现代派文学 19. “现代性”历史文化语境中的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英国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三) 1. 古希腊神话 传说 中的文化精神 2. 英雄符码及其解构——荷马史诗主要史诗主要形象论析 3. 论《俄狄浦斯王》的冲突艺术美 4. 论《美狄亚》在戏剧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5. 从古希腊到18世纪西方文学中人的观念 6. 《埃涅阿斯纪》主题的原型意义 7. 试论__伦理在西方文学中的演变 8. 但丁与__文化 9. 哥特式小说的原理与发展 10. 中国武侠小说与骑士文学的比较 11. 《堂吉诃德》的多重意义 12. 论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 13. 试论《威尼斯商人》的冲突艺术 14. 《奥瑟罗》悲剧冲突艺术 15. 论《李尔王》的人文主义思想 16. 论《亨利四世》中的福斯塔夫形象 1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西厢记》抒情艺术之比较 18.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风格 19. 莎士比亚悲剧风格的特殊性及其历史意义 20. 论《汤姆·琼斯》人物刻画的美学原则

师说题目太旧的不要 写论文带,真的不知道怎么选了,求指教

Study on the Child Image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From Linguistic Perspective 从语言的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儿童形象 A CHILD OF NATURE: ON EMILY DICKINSON'S NATURE COMPLEX 璞玉无暇,浑然天成:论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情结 A POLYPHONIC ANALYSIS OF THE SOUNF AND FURY “对位法”分析《喧哗与骚动》 The Use of Zero Article Before Class Nouns 类名词前的零冠词用法解析 An Analysis of Factors of Martin Eden's Suicide 导致马丁.伊登自杀因素的分析 Factors Affecting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中影响婚姻的因素 A Probe into Anti-slavery of Mark Twai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Jim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探讨马克吐温的反奴隶制--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吉姆的分析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English Teaching 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任务教学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Various Circumstances That the Inversion Is Used Under and Comparison with Chinese 运用到状的多种情形及与汉语的比较 Individual Factos Contributing to Gatsby's Tragedy 导致盖茨比悲剧产生的个人因素 The Direc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Juvenile English Teaching 直接教学法及其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On Social Factora to the Failure of the Americam Dream——A Contrast between Gatsby and Willy Loman 论美国梦破灭的社会因素——盖茨比和威力洛曼的比较 On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om in The Grapes of Wrath论《愤怒的葡萄》中汤姆的心理变化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浅析文化教学 Culture Conmflicts in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A Research of Rhetoric in Jane Eyre 关于《简爱》中修辞的研究 On the Causes of Tess's Tragedy 论苔丝悲剧的原因 On Symbolism and Portraiture in The Great Gatsby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和人物描写 Multianalysis of "the Lost Generation" in The Sun Also Rises 透视《太阳照样升起》中的“迷惘的一代” On Robinson Crusoe's Character 鲁滨逊人物分析 The Use of Symbolism in Scarlet Letter 论《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On the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Cal l of the Wild 论《野性的呼唤》的写作手法 Character Analysis of Santiago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形象分析 Communicative Approach of English Teaching 英语教学之交际法 On the Theme of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论《丧钟为谁而鸣》的主题思想 How to Be a Good Guide in English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怎样在中学教学中做好引导者

选题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步,在写语言与文化专题的论文时,应首先结合自己的兴趣参考一下自己院校提供的毕业论文选题,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同时应主动征求导师的意见,导师一般有较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较高的。此外也可咨询以前的毕业生以获得一些宝贵的经验;第二步,要结合实际。学生应依据自身的专业水平、 研究能力、写作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当然也应考虑到时间限制、资料是否全面等因素。[5]切忌选取过于专业的内容。有的学生选取美国的外交政策、黑人的音乐文化、经济的全球化作为自己的写作内容,因为内容过于专业,自己对于这些领域的认识不够深刻,往往写出来的文章多是一些简单的介绍,很少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应按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些“社会文化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 如英美国家概况、中西方文化等范围内选题。英语专业语言与文化方向论文参考题目: 1. 美国南方文化管窥——《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个案分析 2. 从《麦田的守望者》看反正统文化的源起 3. 试析莫里森作品中的黑人传统文化——以《最蓝的眼睛》为例 4.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少数族裔文化元素 5. 边缘人群话语权——《喜福会》中的女性视角 6. 《老人与海》: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7.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掀起的美国梦 8. 外语课堂教学的中西方语境差异 9. 从构词法看中西方思维模式异同 10. 美国黑人英语的社会文化体现 11. 英语习语背后的西方文化支撑 12. 外来语对中国青年的行为方式影响研究 13. 从“门”的发展看语言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性 14. 黑色幽默效果中的文化因素 15. 从历史文化的发展看某个英语词或短语的语义演变 16. 浅析马克吐温的艺术风格 17. 《看不见的人》中看得见的种族歧视 18.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一览 19. 影响言语交际的中西价值观对比 20. 《红字》中人物名称及其渊源探析 21. 论海明威的反战思想 22.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权主义思想 23. 析含蓄行为模式在言语交际中的误导作用 24. 中西文化差异如何决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5. 南北战争对美国文学创作的趋向性指导 26. 评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非言语交际要素 27. 外化与内化——从文化角度考虑唐诗翻译 28. 小议香港英语中的殖民时期痕迹 29. 中英电影名称体现的不同文化背景 30. 网络时代的造词运动31.美国人的海洋情节 从大白鲸中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