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刊

发布时间: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刊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打电话问啊,要是等对方回复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这种省级期刊审核都很快的,一般1个月有消息,但是个缺点就是审核通过才给回复,要是失败就石沉大海,没人通知。所以一般省级期刊都找中介结构发表,如万方期刊网,会帮作者追进度。还有就是你确定投到官方杂志社了吗?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教育类期刊

G所代表的是指文化、科学、教育、体育方面的刊物大类, G4类期刊是指这类期刊的作者群体主要是面向广大教育工作者,而且服务对象也都是教育工作者,带有G4标志的刊物代表是教育刊物。其中国家级G4类期刊有:《中国职工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基础教育参考》、《素质教育》、《教育技术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中国校外教育》、《课程教育研究》、《中国电力教育》、《国际英语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高等理科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环境教育》、《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国林业教育》、《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滁州学院学报》等。

国家级期刊比省级期刊好吗

国家级期刊,就是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且书籍上带有“全国性期刊”或“核心期刊”的也可视为国家级期刊。

而省级期刊则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各部门、委办、厅、局、所,省级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各高等院校主办,且在新闻出版部门有登记备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是我国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期刊类型。含义意思可看出,国家级期刊是由国家机构主办的,省级期刊则是省级机构主办的,但两者都属于普刊,从发表难度上看,国家级期刊是较难的,各方面要求也较严格些,选择期刊时必须含有国内刊号和国际刊号双刊号。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

根据规定,现在已经没有本科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了。

安阳师范学院(AnyangNormal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是河南省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1949年被命名为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1958年更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改名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1978年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阳教育学院、安阳市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阳师范学院。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占地1796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94万册;设有25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硕士专业、63个本科专业;拥有教职工1358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

安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彰德府安阳县师范传习所创办。

1916年(民国五年),在西钟楼巷尚志两等小学堂内附设一年制师范讲习所1个班、初等师范班2个班。

1917年(民国六年),尚志两等小学被撤销,改为安阳县师范讲习所。

1928年(民国十七年),安阳县师范讲习所更名为安阳县立师范学校。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安阳县立师范学校又易名为安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安阳县立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25年(民国十四年),民办的安阳女子师范学校诞生。

1928年(民国十七年),成立为安阳县立女子师范学校。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安阳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易名为安阳县立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侵占安阳,学校被迫停办。

两校合流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停办的安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和安阳县立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奉命恢复。

1949年5月,安阳城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接收了安阳男、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校产。

1949年7月,被平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隶属于平原省政府文教厅。

1952年,平原省撤销,安阳划归河南省管辖,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也改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学校。

1957年12月,学校更名为河南省安阳第一师范学校。

1958年10月,安阳市划归河南省新乡专区管辖,学校易名为河南省新乡专区第二师范学校,不久又增改为河南省新乡专区第二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12月改名为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

1960年8月,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又变更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

1962年5月,遵照河南省教育厅的指示安阳第一师范学校和安阳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为安阳师范学校。

1978年,经国务院发文恢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校名。

1987年12月,获得国家教委批准后,安阳师专正式开办成人专科教育。

1992年4月,安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4月,在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安阳教育学院合并基础上建立安阳师范学院,成为本科高等学校。

2002年,安阳师范学院新校区(即弦歌大道校区)各建设项目陆续动工,至2007年大规模基建任务基本完成,搬迁工作也基本结束。

2003年6月,安阳师范学院和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创办的独立学院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在文明大道校区举行了揭牌仪式。

2011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有教职工187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25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10人。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团队4个、高校创新团队12个。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高校创新人才29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9人、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1人。在2020年《中国大学评价》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中,学校教师学术水平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282位、河南省第10位。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5月,学校设有25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63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建设有3个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

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化学

河南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数学、自然地理学、理论物理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领域:汉语国际教育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建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8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精品课程8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材料化学、教育技术学、对外汉语、音乐学等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材料化学等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现代汉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学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近代史、教育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单片机、中学地理教学设计等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影视动画实验教学中心、信息技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荣誉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先后获得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河南省模范教工之家红旗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高校西部计划项目考核优秀等次、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高校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河南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等次、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新媒体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5月,学校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感知数据智能处理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河南省硅材料·光伏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1个,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1个(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局宗教问题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4个、高校创新团队10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汉语国际推广汉字文化基地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节能材料开发与应用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先进机器人研发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光伏并网发电及储能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汉字文化研究中心

教育部创新团队:甲骨文信息处理团队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不全):感知数据智能计算、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甲骨文信息处理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不全):面向感知数据的智能计算理论与方法、汉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文信息处理、喹啉衍生物区域选择性三氟甲基化反应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5月,“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4项、教育部项目41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99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26部,获批国家专利19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181篇,其中SCI、SSCI、EI、A&HCI等收录1363篇。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的2018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榜中,该校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38名、河南省高校第6名。

2014年3月,“201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结果揭晓,学校“基于量热仪桶间传热趋势预测的传热量校正算法的研究”和“基于SMS短信的智能无线监控平台系统”两项成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馆藏资源

据2019年8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该校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总量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5个,中外文电子图书及期刊万册,每年订购报刊近1000种;馆藏图书中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甲骨文献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民国时期的《申报》,自建馆开始收藏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河南日报》、《红旗》、《求是》等;拥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SpringerLink》、《超星学术视频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APS数据库》、《中华再造善本库》等系列中外文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以及《方正Apabi电子图书资源库》、《中国数字图书馆电子书库》、《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电子图书,自建《殷商文化数据库》;图书馆磁盘阵列存储容量达。

学术期刊

《殷都学刊》设有甲骨学研究、殷商史研究、夏商周考古、历史研究、元代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专栏;该刊先后被评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河南省一级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设有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学科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等专栏;曾获得河南省优秀学报二等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5月,学校选派445名师生志愿者到国外从事汉语推广工作;学校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举办专科教育项目,开展中白交流生合作项目、中英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项目;与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实质性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互联网+应用技术学院,建设“跨境电商先进技术示范中心”;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创业学院,创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园,获批省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外派学生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交流学习。

校徽

一、该标志是由甲骨文书写的“安”字和启功字体“安阳师范学院”及英文字母组合而成。

二、整体图形采用圆形以示完美。图像中间为甲骨文字“安”的印章图形,充分体现三千多年文字发祥地的浓厚地域特色;“安”字外形酷似房屋的建筑外形,寓意学校;“安”字内部是一个人的形象,代表莘莘学子。整体形状体现了百年树人的含义,突出了学校的个性特点。圆形外圈利用启动个性校名和英文字母表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和发展。

三、该标志由红白两色组成,简洁明快,极具现代感。土红色体现了凝重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具有热情向上的色性,象征学校悠久的历史和团结进取、蓬勃发展的精神面貌。

安阳师范学院是很好的学校。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逐步发展成为一所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1380亩,建筑面积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20万册。设有21个教学院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4个本科专业,拥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

学校有教职工187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25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310人。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创新团队4个、高校创新团队12个。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3人、高校创新人才29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9人、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1人。

以上内容参考 安阳师范学院——学校简介

安阳师范学院是二本。人们常说的“一本”、“二本”实际上是按照本科录取批次人为划分的,“一本”一般是“普通本科第一批”,“二本”为“普通本科第二批”。

安阳师范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以殷墟闻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河南省安阳市。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科研水平稳步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我国的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08年的彰德府安阳师范传习所。历经安阳县立师范学校、平原省立安阳师范学校、河南省安阳师范学校数度变迁,1958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河南省安阳师范专科学校,1978年国务院发文命名为安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4月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安阳师范学院。 学校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8000万元,图书文献178万册。现有教职工1258人,聘请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96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近年来,学校共有33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模范教师,14人获得曾宪梓全国师范院校教师奖,38位教师被评为河南省创新人才、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有18位教师被国内一些著名大学聘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5个,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基本构建起以教师教育为主、非教师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发展、学科门类相对齐全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18个教学院系,即文学院、政法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体育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育科学系、物理学系、电气电子信息工程系、教育技术学系、工商管理系、土木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 学校把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把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主要面向河南省招生,2007年招生范围辐射到27个省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在校生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综合能力强,在各级评比、表彰和各类比赛、表演中多次取得骄人的成绩。目前,4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教育等多个领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地方基础教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现为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地方院校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在2004年《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中国高校综合竞争力评价报告》中,学校的教学水平在全国487所地方普通高校中排在第147位。2007年1月,被《中国大学评价》列为2003年以来123所“中国发展最快的大学”之一。 学校建有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设有安阳市医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公开出版《殷都学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两种学术期刊。《殷都学刊》为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刊,发行到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许多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转载率居全国同类刊物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多次承办殷商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与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承担有“中华殷商文化和汉字起源”国家汉语推广项目,2007年首批派出12名对外汉语教师到新加坡、泰国从事汉语推广工作。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任务和教学中心,广泛开展以“争先创优”、“三育人”为主题的党建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基层组织和教学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与和谐校园建设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2000年以来,学校曾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河南省教育质量年活动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两课”教学先进高校、河南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教科文卫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5次被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等单位命名为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汉语拼音: Mianyang shifan xueyuan xuebao期刊外文名: 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刊 期: 月刊(1、3、4、6、7、9、10、12期为社会科学版;2、5、8、11期为自然科学版)创办日期: 1982年主管部门: 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单位: 绵阳师范学院编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部通信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仙人路1段30号邮政编码: 621000国内统一刊号: CN51-1670/G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612X发行范围: 国内外订购处: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印刷装订: 绵阳市魏城彩印厂国内定价: 元出版日期: 每月15日编辑团构成主 编: 苏智先常务副主编:魏成富副主编: 冯源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编委会主任: 苏智先副 主 任: 魏成富 冯 源文 科 编 辑:王崇铮 邹建雄 孔明玉理 科 编 辑: 陈桂芳 向 波编 务 人 员: 杨清新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特色专业:生态学、中国语言文学、音乐学、化学、药学、心理学、应用经济学;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 省级教学团队:生态学教学团队(带头人:苏智先)、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杨栩生)、历史学教学团队(带头人:周明圣);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生物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生态学大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热学高级英语素描保护生物学气象学与气候学财务管理普通逻辑学世界近代史现代汉语无机化学数学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声乐史学概论高等代数生物制药工艺学西方经济学药用植物学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校级重点学科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环境工程; 校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教育与心理学、生态学。 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校级研究中心14个、校级研究所3个。 省级科研机构 类别机构名称重点实验室生态安全与保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李白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 机构名称负责人依托单位LED研发中心郭兴吉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所何云晓 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分子诊断与药物研究中心阮期平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光致功能材料研究中心孙玉希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国土资源研究中心陈朝镇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计算物理研究中心刘国跃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龙门山地震带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董 鸣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绵阳网络安全与计算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王明生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汽车零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谢 刚 交通运输与管理学院地方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中心王德炎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非洲研究中心吕 京 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廖 胜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民间诗学研究中心王 辉 文学与对外汉语学院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许小君 商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陈 寒 教育科学学院中德文化与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肖 萍 音乐与表演艺术学院 高等教育研究所唐虎兵 馆藏资源根据201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图书馆藏书141万余册,各类电子数据库99个,拥有数字资源72463GB,其中电子图书7291GB。 学术刊物《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原名《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更名为《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2007年更改为月刊。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原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绵阳师范学院的院校代码是1063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绵阳师范学院简介:

绵阳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学院位于四川省绵阳市。

绵阳师范学院是四川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四川省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四川省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四川省绵阳师范学校,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绵阳师范学院由原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绵阳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成立。2006年成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11年获准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试点单位。

办学规模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高新校区、游仙校区和丰谷校区,校园占地面积近两千亩,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有在校研究生、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留学生19000余人。

学院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6个,开办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5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191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41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68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983人,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峨眉计划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绵州育才计划等省市级称号性人才多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师德楷模”“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四川省教学名师”等称号6人,入选四川省高校师德典型代表2人;有四川省级教学团队3个、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团队2个。

学术期刊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绵阳师范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学术刊物。《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3、4、6、7、9、10、12期)主要设有专家视域、李白研究、民间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县域经济研究、经济与管理、法律研究、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语言文字、政治学、民族学、哲学、美学、社会学、文献学、艺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等栏目。《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8、11期)刊发内容包括数学与统计、物理与电子信息技术、化学与化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技术、地理与资源环境科学、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心理学、管理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等学科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等。《学报》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统计刊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学校荣誉:

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时俱进,锐意改革,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自建校以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4万余人。学院多次受到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表彰奖励:1988年,因办学成绩显著,受到国家教委嘉奖,成为四川省唯一首批获此荣誉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85、1990、1996年三度荣获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992年被国家教委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优秀学校;1996年被国家教委评为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1999被评为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先进单位;1994、1996年连续两届荣获四川省地方普通高校办学水平监测评估优秀奖;1995年被省教委命名为校园文明建设优秀单位;1998年被省教委评为两课建设优秀学校;1999年获四川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省高校统战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2002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四川省先进单位。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1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应用示范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省级“卓越计划”项目7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应用示范课程14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

教研相长,服务地方。

学校坚持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着力打造“教育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服务”三大品牌,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市级重点科研基地8个、市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4个。

截至2021年12月,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138项,获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4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奖3项。2021年,学校获省级哲社优秀成果奖5项,立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5项,新增立项横向项目151项,牵头实施了雪宝顶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等重大课题。截至2020年5月,近五年,学校获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其中四川省科技进步奖4项,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完成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16项;2019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5项。

绵阳师范学院住宿

绵阳师范学院的宿舍分为老宿舍和新宿舍。一栋和二栋为老宿舍,老宿舍采用的是3间卧室,一间客厅,一个卫生间的套间,每间卧室住6人。而新宿舍是一间卧室一个阳台一个卫生间的配置,每间卧室住8人。无论是六人间还是八人间,学校统一收费,而且均采用上下铺的结构,卫生间配套有可刷校园一卡通的淋浴设施。

优势专业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历史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生态学、音乐学、化学、药学、心理学、应用经济学、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

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应用心理学

省级应用示范专业:园林、应用化学、应用心理学、物联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制药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英语、化学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音乐学

通化学院学报师范

审稿快好发的大学学报是黑河学院学报、宁夏师范学院学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绥化学院学报、湖南行政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学报,这些都是比较好发的,审核也比较快,3天左右都可以出结果。

大学学报的作用

培育高校科研精神。

现在学报基本上都是实行的外审制度,都是匿名审稿,只有一些文章质量高,有应用价值的稿件才能得到录用,水平低、内容空洞和关系稿将被排除在外,这就可以督促科研工作者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钻研,认真撰写科研论文,从而培育了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

论文在发表前,要经过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编辑要和作者进行深入交流,在编辑的精心指导下,认真修改文章,这样作者就可以从不同角度看自己的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这不仅锻炼了作者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的科研素质。

学报对学科建设的作用。

学报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期刊,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新发现,新认识,就有必要发表来和其他同仁交流自己的成果,学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论坛,不同学科通过在学报这个论坛进行学术探讨,有利于一些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形成。

学报可以为这些新兴学科设置专栏,优先发表其产生的重大科研成果,促进这些新兴学科的发展。

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现在由于扩招,高校师资力量不足,因此招聘了很多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教课之余也要从事一些科研活动,但是他们刚开始从事科研,经验不足,因此写的论文稍有些欠缺,因而学报尤其是本校的学报是他们投稿的首要选择。

只要文章有创新点,学报编辑便不厌其烦地帮助作者反复修改,这样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写作能力,增加了他们继续搞科研的自信心,《复旦大学学报》就确立了不靠名人带刊物,要用刊物育新人的办刊思想,从而造就了很多名家。

议在跨文化意识培养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文化差异文化体验 论文摘 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学习语言必须学习文化。培养儿童的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对于消除儿童的英语交际障碍、深化儿童对英语的理解和培养儿童的英语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初步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在日常语言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意识 在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才开始英语学习,而且没有英语学习的环境,每周只能在三节英语课中才能接触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日常语言教授过程中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国文化意识。在教家庭成员一课时,要告诉学生英语中的亲属称谓要比汉语简单得多,如英语中的aunt一词就可以包括汉语中的“阿姨”“婶婶”“姑姑”“舅妈”等几种身份。在教授有关食物、一日三餐单词向学生介绍中外饮食习惯的不同:中国人的主食为米饭类,因此习惯用筷子、碗和汤勺;而外国人爱吃牛肉、鸡、鸭、羊肉等,通常用盘子、叉子和刀。 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有关异国文化的知识,学生才会产生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即文化意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文化意识,学生才能根据异国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输出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通过网络视频让学生获悉外国文化 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不应只拘泥于单纯的课本和课堂教学,在信息开放的今天,通过电视电脑网络,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外国文化氛围。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利用网络下载一些视频,让学生观看,有利于他们初步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百度,让学生自己查阅某些重要节假日的`来历,了解各国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些节日的等。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图片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资源和条件,开拓和探索积极有效的途径,渗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利用重要节日强化学生跨国文化意识 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老师可以把at Christmas这一单元的教学放在12月25日前后来教学,在节日当天组织学生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作比较,鼓励学生找出两个节日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出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愚人节、感恩节、复活节等重要节日,给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背景知识,如在四月一日的“愚人节”,教师可和学生开个善意的玩笑,并使学生明白老师不是说谎,也不是搞恶作剧,让学生真实直观地感受外国文化,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以致用。 四、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中英文化的异同 比较文化的异同是培养跨国文化意识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有效的手段,特别有利于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 学生在学单词teacher后,知道了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有的学生就把Miss Shen改叫成Teacher Shen,通过讲解、比较让学生比较明白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再如:在中国年轻人对王姓长辈可以称“王叔叔”“王阿姨”;对李姓平辈可以称“李大哥”“李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Black”“Brother Brown”,对方听了肯定感到纳闷。教师不能孤立地教学词汇、句型,一定要放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中,注重两种文化的比较,注重让学生对单词文化的内涵理解,这样学生才会有跨国文化的意识,在运用英语交流时才会用英语思维,也只有这样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才有可能避免交流障碍。 五、在操练中体验,在运用中掌握 教师应设计些贴近学生生活又容易引起跨国文化交际失误的交际环境,在“freetalk”中,通过巧妙的设计,由师生交流引出中西文化的差异,并进一步拓展,能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学了衣服类单词后,创设一个“模特”大赛,让学生体验别人夸奖你衣服,你应该很兴奋地说:“Thank you!”在学了问候语告别语后要求学生每天到校、回家主动用英语与老师同学打招呼、告别。如学习有关食物、一日三餐单词内容后教师让学生带来plate, fork and knife等让他们亲手动一动、说一说,学习如何使用这些餐具,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认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记忆。在操练中通过了进一步加深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理解。 六、在阅读中培养,在猜测中感受 学说英语并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训练和获得技能,浅显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从情感的升华中感受到英语中也有一个绚丽的世界,进而激发起学好英语的强烈愿望。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创造阅读机会,如开辟英语学习园地,在学校的宣传栏和各班的黑板报开辟英语学习园地。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学生能够接受的、能理解的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编写一些英语笑话和外国孩子经常玩的游戏,如Bingo、填字、猜谜等,来吸引学生的参与。 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学习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跨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语言发展空间,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丰富英语内涵,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蔺 华国.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策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2005.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通化师范学院代码是1020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通化师范学院(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位于吉林省通化市,是吉林省东南部唯一一所省属本科院校。

截至2021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历史沿革

1929年,通化师范学院的前身“辽宁省立通化第六师范学校”成立,归省管辖。由省分配的大专毕业生担任教学工作。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每年招生50名,有教职员十余人。

1938年,伪满洲国时改为“通化师道学校”,归省管辖。校址于1940年迁到西山现市“职教中心”位置,校层为二层楼房。分本科和特修科,本科招收国民高等学校毕业生,学制3年,每年招生50名,特修科招收国民优级学校毕业生,学制2年,每年招生80名。

1948年,通化解放后附属于“通化中学”,设立“师范部”招收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学生。

1950年,在原校址(即原师道学校校址)的基础上重建校舍,6月13日正式成立辽宁省立通化师范学校,归省管辖。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3年。

1954年,改为“吉林省通化师范学校“归省、地管辖。1955年,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教职员30余人大部分具有大学本科和专科水平。

1957年,校址又迁到地区“农校“位置

1958年秋,学校分家,分别成立“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和“通化师范学校”,原校学生部分2年提前毕业,部分上师专深造。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通化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通化师范学院。而通化师范学校则发展成为通化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2002年,通化市教育学院、通化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和海龙师范学校3所院校合并组建通化师范学院分院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9月,学校现有教职员工884人,专任教师74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35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73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技能名师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6人,吉林省教学新秀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人选14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6人。经吉林省人才分类认定,B类人才2人,C类人才1人,D类人才17人。聘用校外高级专家作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技能名师300余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8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特色学科2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

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学、中国史、教育学、民俗学

省优势特色学科:中国史、中药学

新兴交叉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14门,省级优秀课52门,省级“金课”建设项目6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项目3项,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引领项目3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4项,省级高等学校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项目1个,省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1个,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省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1个。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物理学。

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汉语言文学、物理学、生物科学、历史学、中药学。

省级品牌专业:历史学、生物科学、物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历史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中药学、汉语言文学。

省级精品课程:现代汉语、中国高句丽史、数学分析、光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药用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学、中国近现代史等。

交流合作

截至2021年6月,学校与国(境)外57所院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交换生、“2+2”、“3+1”、短期交流、赴国外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本科生交流项目,已有学生271人次出国(境)学习交流。

学校累计招收留学生101人,现有在校生22人,其中,学历教育留学生20人、非学历教育留学生2人。学生近30人次经国家汉办选拔赴韩国、泰国等国家从事汉语教师志愿者工作;学校共派出教师177人次赴英国、美国、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访问交流、培训学习及学历提升。多次与合作院校开展学术和文化艺术交流活动。

2018年获批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动画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

科研机构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3个校级科研院所,拥有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库、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0个,与韩国岭南大学建立“长白山食用植物资源开发国际合作联合工程中心”。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31日,馆藏图书总量1533129册(其中纸质图书860994册,电子图书672135册);订购纸质期刊1508种,;报纸42种;订购及开通试用数据库15种,内容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与该院学科相关的学术门类。自建数据库3种。2004年加入CALIS,2008年加入吉林省图书馆联盟,2009年加入CASHL,开通了联合编目、数据库联合采购、数据库建设、中外文资源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业务,实现了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学术刊物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通化师范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办于1980年,是全国大学中创办较早的学术刊物之一。国内刊号:CN22-1284/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7974,大16开本,月刊。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本刊社会科学常设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字学研究、历史学研究、美学研究、文化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自然科学常设栏目有:数学研究、物理学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制药与食品科学研究、计算机科学研究、体育学研究、地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等。本刊依托学院特色学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开设一些反映我院学科优势及突出地方自然特点、文化经济特色的一些专题栏目,如 “长白山生物开发利用研究”、“长白山地方史研究”、“长白山地方经济研究”、“长白山地方文化民俗研究”、“高句丽渤海历史文化研究”、“长白山动物植物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专栏,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