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学位论文没有idea怎么办

发布时间:

学位论文没有idea怎么办

以下是硕士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几个重点环节,以及引证的规范问题。 第一节 写作八个步骤 严格地说,提笔写(或在电脑上打字)之前的许多步骤都属于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比实际动手写重要得多。许多过来的人都有体会,完成一篇较大的论文,准备过程时非常重要,一旦真正准备好了,动手写作的时间不过数天到数周。 第一步,确定论文的选题。 选题是否得当,对于论文的成功,影响很大,甚至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等于成功了一半。虽然选任何本专业范围内的题目都能够写出东西来,但是一定考虑是否可以做到有新观点、新发现、新角度、新研究方法、新材料等。注意不要题目选的过大,无法在这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展开。根据许多硕士论文的选题经验,这一级论文的选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专业的研究空白、发生争议的热点话题(自己的观点感到较为充分)、对比性的话题、从其他专业角度研究本专业的话题(这是一种选题的学科交叉或边际效应)、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话题、刚刚冒出来的本专业的新问题等。 第二步,围绕已经确定的论文选题,收集(或者叫“文献检索”)并细读相关的研究资料与理论依据。这一步的工作是较为艰苦的,查找资料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很大。这一步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你的论文内容很可能完全或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等于白做;查找的过程,也是启发思路、产生观点火花的过程,不走这一步,等于掐掉了自己新观点、新视角、新材料的来源。这也是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第三步,提出你自己关于选题的理论假设,或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与核心问题。选题是指准备写的论文的大体方向和范围,真要动手写作,就会遇到两类具体的问题。第一类属于观点方面的:我的具体观点是什么?你可以设想出一个或几个观点,但它们仅仅是一种假设,通过许多证据、材料,通过严密的论证和适当的论证框架结构,证明你的假设是成立的,这才能形成论文的主体。第二类属于实用方面的:我要具体论证什么问题?你可以提出许多原因、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是不是与所论证的问题相关,相关到什么程度,这需要通过科学的调查数据和(实证)分析。 不论哪一种情况,这涉及论文的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一定要明确,并且贯穿论文的始终。由于硕士论文字数相对长,常见的问题之一,在于作者把握不住全文,写着写着,无形中脱离了自己原来确定的假设或具体问题,说了许多无关中心思想或论证主题的内容,最后得到“脱离主题”的结果。 第四步,决定采用哪些研究方法。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归为两大范畴,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后者又可分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两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人们为探究社会事实或社会现象,而采用不同的研究取向,不同的研究取向又有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研究假设、收集资料的方式和对结果的判断标准。但是各种研究方法在现在的论文写作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呈现相容和内在的连接。一般地说,根据自己的选题和讨论的具体问题,可以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辅以其他的方法。同时也需要一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辨研究方法。 在文科硕士论文中,作者直接为论文进行的定量分析,规模一般较小,适应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较多地采用别人而不是自己直接的调查结果。这是由于论文的研究经费有限、作者个人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以逻辑分析为主的论文,适当采用一些定量分析的数据,有时会给文章增添一些分量。但是,一定要根据实际需要,而不要为了显示研究方法的多样而有意去做。例如一个很宏观的话题本来适于思辨研究,硬要加进一项微观的量化调查结果证明什么,反而会弄巧成拙。这是现在写好论文要把握的一个具体问题。 第五步,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一般文章的写作也需要有这一步,但对硕士论文来说,更为必要,其要求也更细一些。一般情况下,一篇硕士论文要有绪章、入题的第一章、主体章节,以及结束语。章节的设置在写前要有个大体的布局逻辑,使之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有一种逻辑上衔接关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不知所云。这一步很少有一次完成的,往往会根据收集材料的情况、调查访问中遇到的新情况,经常变动。但是就像建筑师在盖房子前必须有图纸一样,到了写硕士论文这个层次上,大体的文章框架不能仅仅存于脑子中,一般要形成文字,相对细致一些,具体到“节”更好(但“节”的层次开始时不要固定化),便于写作时心中有数。 到了设计论文框架这一步,因为有了文字化的章节设计,除了请导师指导外,这是在正式动笔写前较广泛地征求其他专家意见的一个好机会。通过设计论文框架,可以大体看出文章的价值或存在的问题。 第六步,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这实际就是论文写作本身,所以这样描述,意在让作者理解论文写作的过程。各种材料和论据,不是天生就可以证明论点或说明具体问题的,需要通过作者对材料的组织和论证(引用、修改、增减),才能使其变得富有生命力,极其自然、自成一体,有力地为自己所论的题目服务。 在这一步,有时需要温习一下学过的基础专业知识(例如社会调查统计的知识),用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理论假设或具体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通过正论(这是主要的)、反论、设论、驳论、喻论等等手法,论证观点或问题,得出结论,完成论文。 论证中肯定会出现种种材料使用或缺乏的问题、逻辑推理的问题、论据与论题不相配的问题等等,需要停下来再找资料或材料或拜访专家,充实或削减原来论文框架中的内容,必要时对框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这种情形是正常的、经常发生的。还对时间要作出安排,如果时间安排不当,就可能来不及调整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七步,必要时重新估量选题,修正论证对象的范围。这是与第六步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情形,即通过较为广泛地征求意见和本人的思考,感到原来的选题对自己不适当,或难以完成,那么就要及时调整论文写作的计划,改变选题或调整选题。由于前面已经对本专业的学术研究有过较多的思考和文献检索,即使改变选题,花费的时间一般也不会很多。 选题不当、难以完成的另一种情况不在于选题本身,而在于选题论证的范围过大。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把论证对象的范围缩小就是了,这时作者一定要舍得“割爱”,割舍那些用不上的材料。硕士论文写作中,论证对象范围过小的情况很少见,因为二三万字的论文,但也要注意选题范围太小的问题。 第八步,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化的检查和调整。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含目录)、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包括英文提要)、关键词等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这些虽然属于技术性问题,但也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特别是引证,凡是使用了别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注明材料来源,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变成自己的。标明的材料来源也要十分清楚,论著名称、作者或编者、出版社或发表的刊物名称、出版或发表时间等等,一应具全。有时,一篇较有水平的论文,答辩时提出批评的主要问题是引证的不规范,由于这个原因使论文的评价低一档,这很不值得。

研究生论文写作技巧方法

一、研究生必备四本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一定要首先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作为研究生下面这几个 本子是必不可少的

1,实验记录本(包括试验准备本),这当然首当其冲必不可少,我就不多说了;

2,Idea记录本,每次看文献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先记下,由此产生的idea更不能放过,这可 是做研究的本钱,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后翻翻会更有想法的;

3,专业概念以及理论进展记录本,每个人不可能对自己领域的概念都了如指掌,初入门者 更是如此,这时候小小一个本子的作用就大了;

4,讲座记录本,这本本子可能有些零杂,记录听到的内容,更要记录瞬间的灵感,以及不 懂的地方,不可小视!

这四本是你必不可少的,不过作为我们这些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来说,还有一个应该具 备的本子就是英语好句记录本。 二、论文写作要点

1、选题要小,开掘要深;不要题目很大,内容却很单薄。

2、写作前要读好书、翻阅大量资料、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利用网络, 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

3、“选题新、方法新、资料新”的三新原则(老板教导的) 4、“新题新做”和“小题大做 总之,一点之见即成文。

三、如何撰写实验研究论文(唐朝枢)

论文发表意识: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是否急于发表(创新与严谨的关系);发表的 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区别(反映科学事实而不是反映作者水平)

论文格式:原著、快报、简报、摘要。不同于教科书、讲义,更不同于工作总结。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复习和准备好相关文献;再次审定实验目的(学术思想,Idea);实验资料 完整并再次审核 :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现状及背景;以前工作基础;本工作的目的;思路(可提假说); 对象;方法;结果。在… 模型上,观察 … 指标, 以探讨 … (目的) 2. M & M

⑴ 材料的写法和意义; 伦理.

⑵ 程序与指标。操作程序:能序贯,可操作性;方法: 多指标方法的排序;引出参照 文献简述;改良之处;哪些详或简?⑶ 统计学处理 3. Results

⑴指标归类描述,忌流水帐。不分析不解释,但要体现思路 ⑵ 文字、图、表相对独立,但避免重复

⑶ 避免统计错误:对照,均衡,随即,重复。计量-计数、绝对值-相对值、专一指标 —综合指标的转换。盲判与非盲判。技术资料直接概率法与卡方检验;多组资料与两组资 料;等级相关与直线相关;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配对资料与独立样本资料;非正态分布 资料;例数不当;平行管,混合样本;突出差异(绝对值, Δ值,变化%; 联合×、÷ 比值,分亚组等)有效位数的保留。统计学结论与专业结论。 4. Discussion

⑴ 背景材料:展开问题的提出;有关本研究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不要离题太远)

⑵ 本实验结果分析:各指标的意义(与文献值比较),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⑶ 进一步对结果机理分析:结合文献

⑷ 本工作的意义、结语或小结,进一步提出的新问题 其它注意点:

① 引证讨论文献知识太多(不同于学位论文),掩盖了本工作的贡献 ② 分析不合逻辑,结论不当 ③ 讨论太浮浅,文献知识不熟悉 ④ 写成工作总结,缺乏学术高度

⑤ 要正确使用缩写词,尤其是组别缩写词 5. 参考文献:为什么要引文献

⑴ 立论依据的文献:新,权威性文献,不用快报或摘要 ⑵ 自己工作的自引:工作连续性

⑶ 实验结果与文献资料比较:新,可用快报, 会议及个人咨询资料 ⑷ 方法学:经典文献,注意引文准确,不要转引 6. 摘要:

问题的提出(Background);本工作目的;对象;方法(指标,分组);主要结果(数 据,统计);结论与展望

7.再推敲文章题目:不切题,过大、过小

8.投稿:按杂志稿约修定(留底).引用该杂志文章.忌一稿两投

9.致命伤:目的不明确;重复性工作无创新;方法学问题致结果不可信.临床研究:伦理;病 例和对照选择;临床关系充分分析

四、如何写好论文讨论部分:科学论文的讨论需要结构化

建议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使用的结构:陈述主要发现,本研究的长处和短处、同其它研究比 较的长处和短处;特别要讨论结果中的差别、研究的意义、未解答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 向

讨论一开始要重新说明主要发现,用一个句子表示较为理想。接着全面说明本研究的长处 和短处,两者不可偏废。实际上,编辑和读者最注意研究的短处,这是所有医学研究不可 避免的。编辑和读者一旦发现研究的短处,而作者未加讨论,他们对文章的信任会发生动 摇,心生疑窦:是否还有他们和作者都未发现的其它弱点呢?

其次,将该研究与以前的工作联系起来,不炫耀自己的工作比以前的工作如何好,而 是比较其优劣。与其它研究进行对照,切忌将自己的缺陷掩盖起来。重要的是应该讨论为 什么会得出不同于别人的结论,作者可以放开去推测;但是如果弄不清自己的研究结果为 什么与别人的结果有差别,就不便作这种推测,也不该断言自已的研究结果正确,而别人 的错误。

接着应该讨论自己的研究“表明”什么,如何解释自己的研究发现,以及对临床医生 或决策者有什么意义?此刻,作者的境地是危险的,多数编辑和读者能够理解作者的谨慎 ,不逾实证界限。由读者自己去判断研究的意义:他们是会做到的。作者甚至可以指出研 究结果证明不了什么,防止读者得出过度、不实的结论。最后,应点明哪些问题尚未解答 ,以及要继续做的工作。显然,编辑和读者不喜欢夸大的作法。事实上,作者对论文的这 一部分常常写得乱糟糟的。虽然无法阻止作者写一篇充满推测的文章,但切不可因推测而 毁了证据。

讨论部分有时也许需要别的小标题,但我们以为,现在提出的结构适合大多数研究论 文。尽管统一结构有难度,甚至受限制,我们相信这种结构会降低总的文字长度,防止不 恰当的推测和重复,减少报道偏差,提高报道的总体质量。这种设想是完全经得起检验的

。我们欢迎BMJ的作者和读者发表观点,如果反映好,我们将使用结构式讨论。 五、关于写英文文章的秘诀

我老板平均每个毕业的博士都有6篇以上的SCI,他从来不强求学生发文章,只教如何 做研究。下面的问题,他只和我说过一次,之后我的行动与之不相符就会被骂。现在成了 习惯来这样思考,做事,发现真是事半功倍。

1. 你在做研究之前,想过结果能不能发表没有?往哪里发?

2. 写文章的高手是先把文章大框写好,空出数据来,等做完实验,填完空就可以发了。正 谓心中有沟壑。

3. 在想不清楚要写什么,要发到哪里去,自己做的与同行做的有什么出色之处,之前,就 不要动手做事。去看文献,去想。想不清楚就做,不如不做

要想这样子做,就得先看文献不是?要知道如何把文章架起来,要知道别人是如何讨论 的,要知道你自己的数据是不是说明了与别人不一样的东东或别人没有做过。这个过程就 是看文献,想的过程,这些搞清楚了,写就简单了。要是先做事,做完发现别人做过,或 无法用理论解释,岂不是冤大头? 六、写论文的技巧

优秀论文的要素:1、正确选题;2、合适的切入点;3、简洁明了;4、说清自己的贡献;

5、可靠的/可重现的结果;6、可重复的过程;7、好的.文章结构和逻辑流程;8、精选的参 考文献

优秀论文的误区:1、Idea越多越好;2、一味追求革命性的,突破性的成果;3、数学、理 论和公式越复杂越好——显示自己的聪明;4、追求最好,史无前例;5、显示权威性,引 文中大量引用自己的论文。

写文章的条件:1、与研究工作相关,确实有了好的想法,不是为了写而写;2、取得了有 价值的成果,对学术界有贡献;3、实验成熟,经得起检验;4、已经需要记录下来和其他 人分享

写论文的要点:1、写出3~4层的纲要反复修改多次。2、从Introduction开写,回顾已有的 工作。3、要声明文章结构,不要直接进入细节。4、声明工作的动机和基本原理,提出潜 在的问题,自己进行回答。5、讲明自己工作与前人的不同,说明自己的贡献及其实际应用 前景。6、最后写Summary和Abstract,反复斟酌后确定标题。

Reviewer Check List: 1、论文是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或者给出了已有问题的一个新的 解决方案。2、论文的主要结果是什么?3、实验结果是否充分?4、论文技术含量如何?

5、论文是否对所提出的技术/结果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了评价?6、论文写作是否清晰, 从而令本行业内多数研究人员可读?7、论文是否适当地引用和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历史文献 ?8、论文是否应该给予嘉奖?

IEEE Transactions on CSVT Review form: 1、在多大的程度上满足本期刊读者的兴趣?

2、论文所使用的方法的评价?3、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4、主要结果是否正确?5、论述 是否清晰?6、是否具有一致性(前/后,论述/结果)?7、引文是否充足?8、Reviewer的 意见:(Accept / Accept after a minor revision / Reject / Reject but resubmit a fter a major revision / Submit to another journal)。 七、论文写作技巧:

1、宣传自己——说明论文的重要性。流程:a)问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 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对D进行实验,和A、B进

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解释为什么D是更优的,而其他的思路(比如E)是 不行的;h)阐述D的有效性和局限性;i)对D进一步发展的讨论。要点:j)简洁最重要; k)不犯粗心的错误,仔细验证结果和适当选择用词。

2、细心修改。步骤:a)30%的时间细心思考,70%的时间认真写作初稿;b)把写好的论文 放一段时间;c)逐字逐句地阅读论文;d)请其他人帮助阅读和修改;e)在修改的时候, 从别人的角度来审视论文(Reviewer / boss / colleagues / proof-reader);f)仔细 修改的次数 > 3;修改的总次数 > 5。要点:g)自己读自己的论文很乏味,并且不易找到 错误;h)为了论文的小的层次提升,要付出大量劳动。

3、优化英语。步骤:a)自顶向下地组织论文(大纲/逻辑/流程);b)用其他的优秀论文 (尤其是同期刊/同系列的论文,优秀书籍)作为范例;c)请别人帮满阅读和修改语法和 用词;d)记录自己用词和语法的错误,进行积累。要点:e)用词和语法固然重要,但是 结构和逻辑更加重要。 八、优秀论文结构范例:

1、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 结果。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 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 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 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 ;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 ,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Work——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 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 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 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Experiment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 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 束全文。

7、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 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 8、Others——致谢、附录、脚注。

处理被拒:1、理解被国际权威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 。

2、感谢编辑和Reviewer的意见和工作。3、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 适(重投/改投/撤回)。4、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

常见问题:1、是否可以一稿多投?千万不要!但是一篇会议论文经过修改以后可以再投期 刊。2、是否可以建议副主编如何处理自己的论文呢?不行,但可建议他别让某人评阅。3 、如4月都未收到副主编回复怎么办?写一封友好的询问信,别催得太紧,别找主编。4、 如和副主编意见严重不和怎么办?可以找主编,但是别经常这样做。5、如果和主编的最终 决定严重不和怎么办?没有办法了

论文对于硕士,尤其博士,是必须的一种技能,也是一道难关。所谓大道无形,小道可走。下面给出一些博士期间的写作心得,希望能有所裨益。论文可以有三个境界:毕业、科研、贡献。 现在只说第一个,为了毕业。 把论文分成三个阶段:读、写、改。 一、读 即:读哪些论文(对象),读论文的目的是什么(目标),怎么读(方法)1.读什么论文。 读论文,需要读经典的专业基础论文、survey(概述)论文,及5-10篇左右读新的高质量的专业论文。 好的论文怎么找?首先找专业领域中好的会议、期刊;其次,经常访问专业领域有名的实验室、研究员的主页,关注其发表的论文方向及内容;50-100篇,半年;就可以开始动手写论文了。 2.读论文的目的。 读论文的目的有两个主要目的: 一是了解世界上本专业领域的内容和发展情况; 二是在了解过程中,产生自己的idea,进入这个领域。 什么是idea?怎么样产生?idea一般是在读论文的过程中产生的,给出三种比较简单产生idea的方法。(1)第一种弥补缺陷法。即去发现别人论文中的weakness(缺陷)。你在读很多个论文时候,就会逐渐发现,每一篇论文都不是完美的,解决的都是某一方面的问题。很多论文,尤其是经典论,都有很多论文跟着去提高和改善原来论文的效率、方法什么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这个特点,去找你感兴趣的论文的weakness,你提出相应的弥补缺陷的解决方案; (2)第二种新型方案法。就是提出与论文不同的解决方案,你觉得你在性能、方法、效益等方面有新的方法,那就产生了新的idea,不断地磨合,修正,完善你的idea,就慢慢成为一篇比较好的论文; (3)第三种减少约束法。即减少论文中的assumption(假设),一般来说,所有的假设都是约束条件,去除约束条件就是形成新的方法的过程。这三种方法是比较简单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方法,比较有针对性的产生idea,避免看论文中的茫然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产生idea过程中,不要想着憋大的idea,不要试图完全推翻或者建立自己的体系。在目前阶段,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好高骛远,往往会半途而废。你有一点点的贡献就好。没有一篇论文是完美的,而任何人的工作都必须在其他人工作基础上进行的。 3.怎么读论文。 (1)首先,最忌讳的是一篇论文反复读前面的几段。要读,尽量一次性读完,不管理解多少,尽量一次读完,你可以一篇论文多读几遍。不要放。很多人都是,觉得读起来难,读一读,放一放,然后再从头读。好像烧开水,没等开锅呢,就凉凉了,然后再烧。 (2)第二,读的时候带着想法读。读论文不是相面,你要看看内容是什么,和以前的有没有区别,有什么不同,有没有weakness。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就忘了这个事情。怎么办呢,就是每次看完,对这篇论文做个summary,总结一下论文的主要阐述的内容和方法,和以前的对比一下,这样,就把论文吃透了。好的论文不妨隔三差五的多读几次。 (3) 第三,看到好的句子,记下来,然后自己写论文时候改一下就可以用的。尤其是读native的论文,非常必要。论文的文风怎么样,整个文章的版式,句子的书写,词汇的使用。论文读多了,就很容易把专业词汇积累下来,所以,尤其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把好的句子、单词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非常推荐大家这样去做。二、写写论文和读论文过程类似,包括确定论文的性质,论文的目标(发表到哪里),写论文的方法。要了解论文的组成是什么,每一部分应该怎么写,然后再进入写论文的过程。 在具体写作的时候,需要考虑下面的过程: 1.写什么性质的论文。 如会议论文、期刊论文、letter、regular paper,或者写的是综述(survey)、方法、理论等等。不同的论文的对象,载体,篇幅,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比如,会议论文、短论文等对新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短,其他的次之,所以论文写作要集中在新的方面;而期刊论文等对新的要求之外,还要求完善、高质量,所以写作时候要系统性和创新性并重。 2.写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你想要发表的地方是什么,会议还是期刊。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期刊论文。所以,在写论文之前,尽量确定要投的期刊或会议。然后,去阅读几篇最新的该期刊或者会议的论文,明确一下体例和内容大致规划。重要的是,你选择的题目和投稿对象的要求尽量切合。第二,你想要发表的时间,一定要有个发表的时间点。一方面,人都是有惰性的,你限制了时间点,就能很好的督促你,你可以多选择几个,这样你就会处于忙碌和兴奋状态,成果就会快而且好,否则非常容易消极怠工。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生,需要在写大论文之前,需要得到论文的接收函。在时间规划上也是有要求的。如果想在时间上快一些,可以找一下相关刊物的special issue或者special section等,一般这特刊,出版的速度相对快些。一定要提前谋划,无论是会议还是期刊,一般要提前半年以上。 3.写论文的方法。 首先了解一下论文的结构。通常一篇论文包括7个大的部分,每页大概10段,每段大概4,5个句子。所以,一篇会议论文大概200-300个句子罢了。一小时写5句,一天写一页也就差不多了,一周也就写一篇论文吧,当然前提是idea什么都比较成熟后。其实,如果真的想明白了,差不多2-3天也就可以了。 4.论文的组成。 下面,针对论文给出7个大部分的一些内容组成:(1) Abstract—— 对自己工作及其贡献的总结:a)阐述问题;b)说明自己的解决方案和结果。(150-200words) (2)Introduction——背景,以及文章的大纲、你的贡献:a)题X是重要的;b)前人的工作A、B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c)A、B有一些缺陷;d)我们提出了方法D;e)D的基本特征,和A、B进行比较;f)实验证明D比A、B优越;g)文章的基本结构,大纲。(1page) (3)Previous Work——说明自己与前人的不同:a)将历史上前人的工作分成类别;b)对每项重要的历史工作进行简短的回顾(一到几句),注意要回顾正确,抓住要点,避免歧义;c)和自己提出的工作进行比较;d)不要忽略前人的重要工作,要公正评价前人的工作,不要过于苛刻;e)强调自己的工作和前人工作的不同,最好举出各自适用例子。 (4)Our Solution——描述自己的工作,可分成多个部分:a)从读者角度阐明定义和表示法;b)提供算法的伪码,图解和相应解释;c)用设问的方式回答读者可能提出的潜在问题;d)复杂的冗长的证明和细节可以放在附录中,这里关键是把问题阐述清楚;e)特例和例外应该在脚注中给予说明。 (5) Performance Analysis——验证提出的方法和思路:a)合理地设计实验(简洁的实验和详尽的实验步骤);b)必要的比较,突出科学性;c)讨论,说明结果的意义;d)给出结论。 (6) Conclusion——总结、前景及结文:a)快速简短的总结;b)未来工作的展望;c)结束全文。 (7) References——对相关重要背景文献的全面引用:a)选择引文(众所周知的结论不必引用,其他人的工作要引用,经典的和新的论文要引用);b)与前文保持一致。然后我们就开始写论文了。 1.写论文时候,最好一气呵成。千万不要犹豫,今天写点,明天写点的样子。那样往往写不好论文。一篇SCI论文,我想,一般最多用一周多一点的时间写完主题部分;而一般会议论文2,3天即可。当然,一些实验可能需要时间长些。无论如何,不可以拖延。可以说,每篇论文都可以发表,所以你写出的论文肯定是有成果的。 2.写论文时候,有些需要注意的语言表述的地方。首先,尽量拼写、语法正确。保证全文没有单词错误和明显的语法错误,这个非常重要。论文学术是非常严谨的,错误拼写容易让人觉得水平不高。另外,写作句子尽量简单,每个句子只包含一个意思,这个和中文论文差别很大。记住一定用简单的句子,一般情况下,即使算上从句也尽量不要超过两句话。第三,避免用口语。例如so、the same as、one hand…on theother hand等等。从native和好的论文里面,把重要的连词的应用学好。如therefore,however,moreover等等,尽量装着学术化一些。第四,尽量避免第一人称,we怎么怎么地。 3.论文的组成元素。通常,包括图形、公式、算法、证明等等。论文应该是图文并茂的。通常情况下,如果读者是同一领域的研究人员,他们看完论文的图片及图注就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大体所做的工作。因此,要标注好每一幅图片所展示的信息,但尽量简洁。图和文本要保持一致,并且互为补充,所有图在论文中都是必须提及的。不同的图有不同的要求:(1)对于说明性、功能性和流程性等的图,我建议一般先自己在纸上手绘大框,这样方便设计、修改,等定型后,在用专业工具绘画,这样一般效果很好而且节省时间。 (2)另外,当采用柱状图、折线图等,优先用黑白色,然后是灰色或阴影的,最后才是彩色的。据说有大概10%的男性是红/绿色盲,因此要避免使用红/绿色,而且打印时候大多时候是黑白的,所以,在采用颜色标识的同时,尽量加一些标识性的线条标志,要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大小和形状。对于这些性能分析、对比等,在解释时候一定要尽量说明图的形成原因,并包括数据。如与谁相比,能效提高百分之多少,什么原因造成的等等。 (3) 第三,作图工具一定要专业,尽量避免用excel等做,通常做的不是很好看。图的质量一般是300dpi以上,所以如果可能,尽量用专业工具作图,然后粘贴。在论文录取后,尤其期刊论文,一般需要提交高质量的图片,尽量是jpg和tif格式的。 (4)最后,论文排版要尽量和论文要求一致,直接使用投稿对象的模板。如果latex等熟悉的朋友,尽量用latex,排版的质量非常棒的。除了图,论文里面还应该有公式、算法、证明、定义等。一定尽量用专业的东西编写,这些地方尽量不要用图片。整篇论文要尽量用多种元素说明,避免整篇大片大片的文字描述。 最后,好的论文要有好的明确的题目,我一般是先写一个然后整篇论文写好后,再修改、定稿。三、改好的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完成一篇论文后,先通读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要更改的。一般来说,更改有本人更改和他人更改两种。写完之后通读一次,先不要再读,放两三天再说。这样容易产生新的更好的想法,然后再仔细更改。更改是个打磨的过程,必须字斟句酌,可以参考其他好的文章,对照写。改论文绝对不是查缺补漏那么简单,要从审稿人、读者多个角度去看,想想读者能从你这个论文里面获得多少、想看的是什么。另外,一定请领域朋友帮助审查一下,以便检验论文的正确性和新鲜性,而且可以对一些术语用词进行改善。 改好之后,就是投稿。 一定要选择和自己论文非常搭的期刊或者会议投稿。如果是正常期刊的论文,一般随时都可以投稿。但是对于特刊、会议一般是有时间限制的。对有时间限制的,建议尽量提前一两天投稿。我见过很多人,都是非得到最后那天才投稿,这样如果发生意外就不好补救了。另外,有些期刊为了增加公正性,要求匿名投稿,这个一定要注意。 最后,不管论文接受还是被拒,都会有比较好的意见回来,一定要认真阅读这些意见并做相应的修改及反馈。 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论文的滚动问题。一个方向,发表一篇论文后,不是就完成大吉了。还有尽量深挖你这个课题。一个主题多种实现方法。一个好的idea,我觉得怎么应该发一到两篇conference和一个journal (2)论文合作:在质量和数量上大幅提高。 (3)作者排序的问题,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4)项目申请问题。 (5)最低满足论文之后,是为以后铺路的问题。平实心态,积极争取。 以上是自己在做研究时候的一点点小心得,为写而写,寸光短视,指望有所裨益。论文问题是个小问题,作人和做事才是真正的大问题。大家做研究、写论文、申请项目,一定注意多交流、多沟通、多参加学术和其他活动,多交朋友。学术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都在学术外面。祝大家多发论文,多交朋友,享受痛并快乐的论文。

1、在软件商城下载安装一个恢复APP。2、打开软件,找到附件恢复选项。3、点击打开进行软件扫描。4、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点击立即恢复即可。

论文答辩没有学位证怎么办

问题一:本科生,什么情况下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 超过学校规定挂课的门数或者没有达到学校规定授予学位的外语水平要求 问题二:本科生在毕业时未取得学士学位,之后怎么获取?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包括统招专升本)毕业考试成绩合格,在校表现良好,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过大学英语四级。 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所有科目平均分在65~70分以上(不同学浮要求不同),毕业论文答辩良好及以上并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后可以申请学士学位(有的学校还要求通过学位加试,即本专业主干课加试)。 脱产、业余(函授)的成人教育本科生(包括成人专升本)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一般是在校表现良好、论文良好及以上、所有科目平均分70分以上、补考累计少于四门、通过学位英语考试)可以申请学士学位。 参加各大学的网上远程教育本科(专升本)学习,毕业后符合条件者也可申请学士学位。 毕业一年内可继续申请学位,一年后就不可以了! 问题三: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证该怎么办? 首先来讲,请你不要着急,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争取顺利拿到毕业叮书。 一般来说,咱们国家的用人单位大多看重的是毕业证书,而不是学位证书。 学位证书对于一个人的深造是很有用处的,但是,绝对不是非有不可的。 我给你的建议是:先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然后工作三年,这期间好好学习英语,三年后参加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联考,毕业后就有硕士学位了! 很多学校都招收没有学士学位的考生,你可以挑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只是你得比其他考生高20分左右(这个视学校的规定而定了)。 至于你说的考公务员问题,我就不清楚了,这个问问学校的老师吧,他们应该很清楚的 问题四:没有学位证书到底算不算学士 如果已毕业,就无法再申请学位了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实行的是学历与学位挂钩的政策,即在学历为完成前,可以通过补救手段重新申请学位.但一旦学历终结,学位就不能再申请.举个例子,你如果在校时,因一些原因(比如因病留级,休学,或你属于国家级运动员因参加比赛而延期毕业等)推迟毕业,可以在毕业前完成毕业论文并申请学位.但一旦你获得了毕业证书,在当时如果不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话,则毕业后也不能再获得学位.这一点与西方国家是有差距的. 补考都通过就能拿到吧 看样子你是超过学校规定的六年年限了吧?没办法了没有办法,可以报考研究生拿硕士学位一般学位证不影响找工作吧,有毕业证就成 学位信息 肯定是有的这时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啊!还要有人啊!你想找熟悉要好的老师托底问问看有回旋的余地吗?叫有职务的老师给你活动一下!现在不是有申请留级的吗?你要是没修够学分没有其他处分的话,可以申请的!在留级的过程中你可以去工作(在学校附近找工作),只是回来考试就行拉! 如果是全日制普通高校一定有学位证书,要不然你是成绩不合格,没 拿到把 嘿嘿比较麻烦没人告诉你在大学别太疯狂吗 学分不够应该是可以补修学分的但是你毕业那么多年了应该不好办了如果是毕业一两年应该可以补修 问题五:没有学士学位考研之后,到底能不能申请到硕士学位? 没有学士学位不影响考研报考,国家规定,只要获得国家承认本科学历的,都具有考研资格(包括自考和成考)。另外,获得硕士学位,国家规定:一,修满硕士学位必须的学分,二,通过硕士答辩,及论文书写。三,无其他无法获得学位的违纪行为。所以,你可以考研,储在研究生阶段达到要求就可以获得硕士学历。(某些著名高校或许有要求,建议报考之前电话询问为稳)PS:你连学士学位英语考试都没有通过,英语一定要加把油,考研英语还是有些难度的,而且复试时候,有的导师会偏爱英语通过4,6级的学生。祝你好运! 问题六:没有本科学位证书能不能考研? 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时一般要求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浮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结合我国学历教育的现状,具体的报考要求列举如下,特别提醒您,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以下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现在学历 报考要求 大学本科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报名参加; 大学专科 毕业生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毕业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成人高考 毕业生 成人高校 大专毕业生 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后两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者两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含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对于2006年的此类考生来说,也就是指必须在2004年9月前拿到专科毕业证。 成人高校应、往届 本科毕业生 成人教育学历是国家承认的,成人教育本科往届生可以直接以本科生的资格报考。而成人教育应届本科生由于报考时(每年的11月中旬)并没有取得本科学历,所以只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报考,不同于全日制的普通高校应届本科生。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自考本科 毕业生 无论是否已取得学位都能报考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 自考专科毕 业生 自考专科毕业生自取得专科毕业证书后工作两年后才有资格报考,有的学校还在此条件的基础上加上必须通过自考本科主干课程的规定,有的学校规定部分专业不招收大专毕业生。具体报考情况,考生应提前向拟报考的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 未取得本科毕业证 每年12月份毕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之前,到本地招考办申请办理“自学考试在读考生成绩单”,以本科在读的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待来年4月研究生录取复审时,再出具正式的本科毕业证,确认考试资格以及是否被录取。 党校函授 毕业生 党校函授实际上是党为了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而进行的一种内部培训。相对于国民教育(即普通高校,成人高校,高教自学考试等)而言,“进口”要宽一些,“出口”要松一些。有关文件规定:“党校函授毕业生不得享受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同等待遇”。具体考研规定请与所要报考单位进行确认。 普通高校结业生与 肆业生 从2002年起,高校结业生(没有毕业证,但没有完成所有的指定学业科目,有普通高校结业证书)可以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肆业生(在普通高校学习一段时间,完成部分的指定学业科目学习有普通高校肆业证书)根据不同学校要求执行。 同等学力 1、通过本科段课程;2、英语达到本科毕业水平;3、要求发表论文或有科研成果;4、复试时要加试两门专业......>> 问题七:大专毕业有没有学士学位呀? 大专毕业没有学士学位,只有本科毕业才有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在中国学位结构中为基础学位,由国务院授权高等学校授予。是国民教育系列的本科毕业生在所修课程平均成绩及毕业论文均达到优良,且取得省级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外语统考合格成绩,参加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主干课程”考试,并且成绩合格的,由学位授予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所授予的一种学位。 问题八:无学士学位,想获得在职研究生硕士学位,怎么办? 首先同等学力有一定难度,且您没有学位证,建议你参加GCT考试,如果考试通过了,就参加学习和答辩等和有学位的是一样的,您可以拿到硕士学位,关于您说的自主命题,那个也是无学位的有名额限制,具体是否还可以报考看您报考的院校了目前大部分院校招生都结束了。 问题九:有学位与没学位,有什么不同? 学位是一个与学历相联系的独立的体系.在求学期间,获得学位越高,福加工作以后相应的职称也越高.如具备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在大学里就相当于讲师待遇,博士学位就相当于副教授待遇.当然,有无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在工资待遇上没有区别,但在知识界,学位毕竟代表同等学历中的优秀者.有没有学位,在同事心目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 问题十:大学本科毕业,没有学位证该怎么办? 首先来讲,请你不要着急,你现在的关键问题是争取顺利拿到毕业叮书。 一般来说,咱们国家的用人单位大多看重的是毕业证书,而不是学位证书。 学位证书对于一个人的深造是很有用处的,但是,绝对不是非有不可的。 我给你的建议是:先拿到大学毕业证书,然后工作三年,这期间好好学习英语,三年后参加在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全国联考,毕业后就有硕士学位了! 很多学校都招收没有学士学位的考生,你可以挑个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只是你得比其他考生高20分左右(这个视学校的规定而定了)。 至于你说的考公务员问题,我就不清楚了,这个问问学校的老师吧,他们应该很清楚的

考本科没拿到学位证只能重新报考自考另一个专业本科,毕业后进行按时申请。

自考本科考生首先需要是本科学历层次阶段,其次在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毕业论文以及毕业答辩,各门课程考试成绩均在75分及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才能够向自考本科主考院校的学位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学位申请。

如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必须补作,补作合格者可以获得本科毕业证书,但不授予学位。此外,各主考院校可能会有自己的规定,考生应予以注意。领取学位证书时间一般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后顺延半年,学位证书签署时间是各高校学位委员会批准的时间。

扩展资料:

学位证发证原则:学位中心按照公正、诚信、准确、自愿”的原则开展以上三项认证工作。申请人只需按要求提供相应的认证材料,并交纳相应费用,即可获得学位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证书持有人的自然信息、证书颁发机构的合法性及证书内容是否属实等信息。认证报告由特制的加密防伪纸张打印,加盖学位中心认证专用印章,并可在网上进行在线验证。

学位证是在所有成绩的及格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都会要求学分绩点达到(通常即加权平均分为70分)以上才能被授予学士学位,否则只能拿到毕业证。有些学校有特别要求,比如若出现考试作弊的行为,毕业时只能拿到毕业证,不能授予学士学位。

目前我国大学的学位证书已不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挂钩。若干年前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否则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书,但该限制已经在最近几年中陆续废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位证

没有学位证的四个补救方法:

1、申请延迟毕业或留级,第二年补齐学分或考取相关证书。

2、参加学校清考,学校临毕业进行的统一考试,只要学生满足各项考试要求,即可申请获得学位证。

3、复习参加考研或读在职研究生,读完后成绩合格就能拿到硕士学位证。

4、通过成人教育获取第二学历,本科生符合条件可以选择申请学位证。

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区别:

一、学习收获。毕业证是在大学期间修满学校要求的课程且合格后,具有资格毕业,可获得证书,是对你学习经历的证明。学位证是专业知识达到规定的学术要求后授予的证书,由国家教育部门颁发,是学习能力及学业水平的证明。

二、获取条件。在大学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包含选修和必修课,在校期间无违纪或其他违规处罚,在大四毕业论文答辩合格后,即可获得毕业证书。

三、认可度。学位证的认可比毕业证更高,一般的工作岗位都要求同时持有毕业生和学位证。尤其是事业单位,更加需要学位证。

四、颁发部门。毕业证是由办学机构颁发的书面凭证,学位证是由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颁发的。

论文查重没有学位证怎么办

没有学位证可以考虑自考或者成人教育。

1、学位证被扣押,首先可以尝试跟学校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撤销处分,或者托关系;如果没有,那去报考自考或者成人教育,获取第二学历学位。

获得学位意味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的学术称号要求,经在高等学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成绩达到有关规定,由有关部门授与并得到国家社会承认的专业知识学习资历。

2、报考自考或者成人教育的第二学历专业,顺利毕业的话等一段时间就可以拿到学位证,但要注意的是那个证上注明了是成人或自考。

扩展资料

1、在当今这个看实力和背景的年代,学位证和毕业证只是一个敲门砖,虽然敲开了门,但不一定有别人跑的块,所以不必要把学历看得太重要。

2、学历证的前提是你的主学科都达到规定分数以上,一般都需要70分以上,英语都需要过三级或者四级以上才能够达到申请学位的标准。

3、如果第一年拿不到学位证的话,第二年申请补考,只要补考通过也是可以拿到学位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没有学位证的四个补救方法:

4. 复习参加考研,和应届毕业生一样,参加统-的初试/复试,读完后能成绩合格能拿到硕士学位证。

5. 读在职研究生。如果离工作单位较近,可以边工作边读,只是学费要自己掏了(如果征得单位同意,签下相关的协议,学费也有单位出的),学完也能拿到硕士学位证。

6. 通过成人教育获取第二学历,本科生符合条件可以选择申请学位证书。

第一,要积极参加补考,申请重新拿到学位证书。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拿到学位证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挂科严重,学分没有修满。因此,如果是这种原因没有拿到学位证书的,那么就应该要积极地复习补考,通过完成补考来取得学分,最后拿到相应的学位。

一般来说,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会有一次毕业清考的。但是如果你在毕业清考当中依旧没有通过考核的话,那么可能就需要等到你毕业当年的9月份开学之后,学校里面一般会组织这个没有取得学位证书的毕业生来进行一次补考。这个补考相当于是一次放水,只要你正常地参加考试,在考试过程当中遵纪守法,完成答题,那么就可以获得重新申请获得学位证书。这也是大学没拿到学位证书最佳的补救办法。第二,申请进行论文补答辩。通过答辩以后,向学校申请补发学位证书。有一批学生没有拿到学位证书的情况是因为论文答辩不合格或者论文盲审没有通过。因为,现在国家教育部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抽查比较严格,每年都会在各个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当中来抽查毕业论文的。如果在毕业论文抽检当中你的论文没有通过的话,那么已经发放的学位证书也是要被收回的。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本身在论文答辩的时候,你的论文就没有通过,那么也是将会被取消学位论文颁发资格的。

如果是基于这两种情况,就可以重新对论文进行修改、撰写,然后争取达到满足论文答辩条件的要求,最后申请获得学位证书。这一个也是大学没有拿到学位证书的一个补救办法之一。但是,相对于补考来说,申请论文补答辩是相对比较难的,毕竟要重新修改或者完善一篇论文有一定难度。第三,申请延长学制一年。通过相应的程序重新取得学位证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当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所规定的学习任务,或者是达不到学校毕业的相关条件,可以申请延长学制一年。在延长学制期间,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在毕业的时候,论文答辩合格是可以按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一般来说这种补救办法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进行的,而且每一所高校他所规定的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要进行区分开来去对待。

一般来说,大学都会给因为绩点不够、受到处分、一些考试没有通过而按规定没有学位证的学生一条出路。最常见的有以下方式:

1、在指定刊物发表论文

2、获得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

3、参加大型比赛获得指定档次以上的奖项

4、有些院校会让不够毕业标准的学生延期毕业。如果延期的话,需要放下手头所有事抓紧去学习。

扩展资料:

没有学位证且无法补救的措施

1、读一个非全日制的本科学历。包括成人高考、函授、自考本科等在法律上和全日制是具有同等法律的。企事业单位如不说明要求全日制,非全日制同样具有报考及应聘资格的。

2、降低工作预期标准。如专科毕业就只有毕业证没有学位证,应聘学历要求为专科及以上的工作时通常不需要出示学位证。

3、自主创业就业。天下之大,肯定有不用学位证的地方。很多成功的人大学甚至辍学,但依然取得了成功。只要你肯努力,在没拿到学位证上有所反思及改正,相信以后的道路并不会因为学位证而限制住发展。

引用学位论文没有页码怎么办

可以在文档插入分节符,然后插入页码时,选择本节有效。这样可以序和正文,有独立页码。

可以考虑按照析出文献对待。

“序”是什么?学位论文一般分摘要、正文,正文里可能有绪论,这些都是有页码的。

学位论文没有文献标识码怎么办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一般指文献标志码。 文献标志码(Document code)国家新闻出版署1992年发布并试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下面是我整理的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欢迎阅览。

文献标识码

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

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

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和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

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

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

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M——专著 Monograph ; C——-论文集Collection ; N——报纸文章 News; J——期刊文章 Journal;

D——学位论文 Degree; R——报告 Report; S——标准 Standard; P——专利 Patent;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Article; Z——其它末说明文献

(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

(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可以在文档插入分节符,然后插入页码时,选择本节有效。这样可以序和正文,有独立页码。

“序”是什么?学位论文一般分摘要、正文,正文里可能有绪论,这些都是有页码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