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论文开题报告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也就出现这一现象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工作是一种助人行业,需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查表明,这是一种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 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在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育质量。广义的职业倦怠包括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的职业适应能力不良,新教师因角色身份的转换的难度过大而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未能得到适当的协助与支援,就会有较强的压力感、挫折感和沮丧感,降低自信心,而提早对职业生活感到厌倦,甚至萌生退出教学生涯的想法。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协助、辅导和培训。二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形成的原因(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经济待遇偏低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工资报酬和物质利益水平。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工资应反映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反映出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从就任教职之日起便肩负起来的一切责任;应比支付给需要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工资更优厚。”可是,在我国当前还是有很多制度没有落实,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更是少的可怜。2、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偏低社会声望是社会舆论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评价的高低,进而决定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肯定或否定、尊重或鄙视的态度。2005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央视资讯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30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访者中,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 “下降了”;的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 “上升了”;另外 的人则认为, “没什么变化”。调查还指出,对教师的尊敬程度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 “更尊敬”幼儿教师的,占;小学教师为;中学教师为;大学教师最低,为[3]。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3、社会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与高期望对教师的影响现在社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为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长期如此,必然会使教师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产生职业倦怠。(二)、工作环境及工作制度的影响1、幼儿园工作内容偏多,且重复性强,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案头工作挤占了教师许多休息时间,是导致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的最直接的原因。据统计,平均每位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达17种之多,且名目繁多,据了解幼儿教师平均每周投在案头工作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且有的幼儿教师经常在家做幼儿园的工作。据调查表明,幼儿园里普遍存在严重的超带现象,即一个班的幼儿人数往往超出完额的5—20个。班级的人幼儿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的自控能力极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即便是平时活动,几小时处于吵闹的环境中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据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进修,以取得一大堆的证书。要获得这些证书,幼儿教师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2、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而结果基本上都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目的。3、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方式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幼儿园管理就缺乏民主,对幼儿教师作为人的主体关怀不够,这就往往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从而产生倦怠心理。其实幼儿园里的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领导的赏识,并需要机会给自己“充电”但又苦于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学习和培训,使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尽人意。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作积极性,导致倦怠感的产生。4 、年龄班与办园体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越容易产生倦怠感。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在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幼儿教师的调查中则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小、中、大各年龄班教师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也不十分明显,但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不足、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比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倦怠表现。三、 职业倦怠感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一所幼儿园如果长期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会给幼儿教师自身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都会有所影响。(一)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自身的消极的影响对幼儿教师来说,过于持久的职业倦怠,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影响:1、生理上疾病增多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可以使承受者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内分泌混乱,从而导致精力衰竭、皮肤失健、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胃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而在教师职业病中,咽喉炎、脊椎病的发病率经已高达到历史最高达40%和20%。2、心理上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过度的职业压力会引发负面的情绪反应,如莫名的焦虑、压抑、忧郁、暴躁、沮丧、不安、悲观失望,自悲等等,从而致使幼儿教师的道德和情感准则削弱,自我效能感下降。3、消极行为增多表现为易冲动、精力不济、情感失常、兴趣和热情减少等等,严重者体现在工作中如怠工、体罚幼儿、跳槽、提前退休等等。职业压力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过度的职业压力还会对劝解教师自身产生更深层面的影响——职业倦怠。(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所谓教学,即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而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2-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共经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基础。前三个阶段是1~6岁,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害羞与怀疑,主动对罪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处理该阶段的生命使命,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只有积极因素战胜消极因素,个体才能够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由此可见,如果幼儿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那么将会给幼儿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园、幼教事业的影响幼儿教师长期存在职业倦怠感,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想到离职谋求其他工作。从而会导致幼儿园教师的流失。幼儿教师的流失又会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动荡,从而影响到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又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相对于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早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一旦打不好根基,将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探讨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四、 如何缓解幼儿园教师的倦怠感(一)从社会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期望,理性看待(1)、注重精神塑造(2)、让教师发挥潜能(3)、允许教师失误(4)、让教师体验成功 2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3 、幼儿教育事业需要社会提供立法保障4、 提高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以及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二)、从幼儿园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合理安排幼儿教师的工作2、 改进幼儿园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3 、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4 、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1)、教师工作评价要从教师心理感受出发(2)、教师工作评价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变园长为主为教师自评为主(3)、倡导合作、民主与开放的教师文化,建立园内民主管理制度5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从幼儿教师本身来说,应做到以下几:1、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2、精通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3、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4、要多和“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5、要努力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6、学会心理调控缓解压力(1)、放松训练(2)、转移注意(3)、情绪对比(4)、与人交谈五、结论总之,职业倦怠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许多不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幼儿教师,应该努力避免职业的倦怠状态,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培育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要想真正避免职业倦怠状态,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改变观念,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幼儿教师职业怠倦感毕业论文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17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 、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关于某市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 、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 、 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 、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 、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 、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 、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学前教育学考研的话相比较其他学硕专业来说 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 如果本科是学前专业的话 自己也想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的话可以选择报考 推荐311参考书如下: 311的参考书 《教育学》,王道竣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

教师工作是一种助人行业,需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查表明,这是一种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 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在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育质量。广义的职业倦怠包括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的职业适应能力不良,新教师因角色身份的转换的难度过大而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未能得到适当的协助与支援,就会有较强的压力感、挫折感和沮丧感,降低自信心,而提早对职业生活感到厌倦,甚至萌生退出教学生涯的想法。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协助、辅导和培训。二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形成的原因(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经济待遇偏低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工资报酬和物质利益水平。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工资应反映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反映出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从就任教职之日起便肩负起来的一切责任;应比支付给需要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工资更优厚。”可是,在我国当前还是有很多制度没有落实,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更是少的可怜。2、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偏低社会声望是社会舆论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评价的高低,进而决定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肯定或否定、尊重或鄙视的态度。2005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央视资讯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30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访者中,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 “下降了”;的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 “上升了”;另外 的人则认为, “没什么变化”。调查还指出,对教师的尊敬程度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 “更尊敬”幼儿教师的,占;小学教师为;中学教师为;大学教师最低,为[3]。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3、社会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与高期望对教师的影响现在社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为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长期如此,必然会使教师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产生职业倦怠。(二)、工作环境及工作制度的影响1、幼儿园工作内容偏多,且重复性强,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案头工作挤占了教师许多休息时间,是导致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的最直接的原因。据统计,平均每位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达17种之多,且名目繁多,据了解幼儿教师平均每周投在案头工作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且有的幼儿教师经常在家做幼儿园的工作。据调查表明,幼儿园里普遍存在严重的超带现象,即一个班的幼儿人数往往超出完额的5—20个。班级的人幼儿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的自控能力极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即便是平时活动,几小时处于吵闹的环境中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据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进修,以取得一大堆的证书。要获得这些证书,幼儿教师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2、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而结果基本上都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目的。3、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方式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幼儿园管理就缺乏民主,对幼儿教师作为人的主体关怀不够,这就往往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从而产生倦怠心理。其实幼儿园里的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领导的赏识,并需要机会给自己“充电”但又苦于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学习和培训,使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尽人意。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作积极性,导致倦怠感的产生。4 、年龄班与办园体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越容易产生倦怠感。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在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幼儿教师的调查中则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小、中、大各年龄班教师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也不十分明显,但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不足、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比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倦怠表现。三、 职业倦怠感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一所幼儿园如果长期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会给幼儿教师自身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都会有所影响。(一)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自身的消极的影响对幼儿教师来说,过于持久的职业倦怠,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影响:1、生理上疾病增多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可以使承受者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内分泌混乱,从而导致精力衰竭、皮肤失健、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胃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而在教师职业病中,咽喉炎、脊椎病的发病率经已高达到历史最高达40%和20%。2、心理上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过度的职业压力会引发负面的情绪反应,如莫名的焦虑、压抑、忧郁、暴躁、沮丧、不安、悲观失望,自悲等等,从而致使幼儿教师的道德和情感准则削弱,自我效能感下降。3、消极行为增多表现为易冲动、精力不济、情感失常、兴趣和热情减少等等,严重者体现在工作中如怠工、体罚幼儿、跳槽、提前退休等等。职业压力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过度的职业压力还会对劝解教师自身产生更深层面的影响——职业倦怠。(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所谓教学,即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而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2-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共经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基础。前三个阶段是1~6岁,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害羞与怀疑,主动对罪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处理该阶段的生命使命,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只有积极因素战胜消极因素,个体才能够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由此可见,如果幼儿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那么将会给幼儿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园、幼教事业的影响幼儿教师长期存在职业倦怠感,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想到离职谋求其他工作。从而会导致幼儿园教师的流失。幼儿教师的流失又会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动荡,从而影响到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又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相对于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早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一旦打不好根基,将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探讨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四、 如何缓解幼儿园教师的倦怠感(一)从社会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期望,理性看待(1)、注重精神塑造(2)、让教师发挥潜能(3)、允许教师失误(4)、让教师体验成功 2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3 、幼儿教育事业需要社会提供立法保障4、 提高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以及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二)、从幼儿园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合理安排幼儿教师的工作2、 改进幼儿园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3 、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4 、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1)、教师工作评价要从教师心理感受出发(2)、教师工作评价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变园长为主为教师自评为主(3)、倡导合作、民主与开放的教师文化,建立园内民主管理制度5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从幼儿教师本身来说,应做到以下几:1、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2、精通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3、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4、要多和“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5、要努力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6、学会心理调控缓解压力(1)、放松训练(2)、转移注意(3)、情绪对比(4)、与人交谈五、结论总之,职业倦怠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许多不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幼儿教师,应该努力避免职业的倦怠状态,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培育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要想真正避免职业倦怠状态,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改变观念,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职业是最容易给人带来紧张压力的职业之一,作为教师,如果不善于缓解压力,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热情消减,上课无精打采,思想走神,情绪抑郁,有时还伴有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不适。这种状态既损害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又危害学生的学业,同时也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克服职业倦怠,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呢?一、主动休息,自我调节身体状况良好,工作才能高效;身体一旦疲劳,工作必然低效,长此以往,不加调节,容易导致职业倦怠。所以,要防止职业倦怠,首先要防止身体疲劳,而要防止身体疲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主动休息,即在尚未感觉到疲劳时就及时放松休息。及时休息有利于身体各项机能迅速恢复,是保持工作高效的有效做法。很多教师工作起来废寝忘食,总是等到感觉疲劳才被迫休息,而此时,身体的疲劳已积聚到很深的程度,即使休息,也为时已晚,往往已造成身体透支,难以恢复,得不偿失。二、享受工作,自我充实美国心理学家休因把职业生涯比作一艘航船,船要能经受风浪就必须配有坚固的锚。据此,他提出了“职业锚”的概念,在职业生涯中,要克服职业倦怠,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就必须找到自己的“职业锚”。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职业锚?必须回答三个问题:1、我在职业上最擅长什么,最不擅长什么?(职业的才能)2、工作中什么令我最有充实感?(职业的动机)3、我对什么感到最有价值?(职业的价值观)据此选择自己最擅长、最喜欢的工作,体现自我价值。可见,休因认为,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根据自身的状况选择最适合的工作,而不能根据世俗标准选择最“体面”的工作。身为教师,我们的职业虽已确定,但我们仍能在学校工作这个小范围内进行调整,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可结合自身状况选择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教学管理、班级管理、教学研究,体现自己的特长和人生价值。但无论选择从事何种工作,我们还必须把握休因理论的精髓:我们所爱的必须是工作本身,而不应是工作业绩带给我们的荣誉和地位。也就是说,不能把工作当手段,而必须把工作当事业全力追求。把工作当手段,就会沦为工作的奴隶,情绪为工作所左右,目的一旦落空,就会产生焦虑感,长期焦虑,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相反,把工作当事业全力追求,才能在从事工作的过程之中寻找到乐趣,感受到幸福,达到享受工作的境界。三、巧定目标,自我激励在工作中,要克服倦怠,永保激情,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新颖的学前教育专业论文选题:1、现代化教学的技术支撑——谈幼儿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利与弊2、对当前幼儿读写算教育热的思考3、幼儿园教师的科学素养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4、传统游戏(或玩具)的教育价值探新5、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6、班级中幼儿伙伴交往情况的观察分析7、幼儿同伴交往中混龄交往的研究8、教师对幼儿游戏指导策略和能力的调查9、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10、利用农村自然环境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行动研究11、中班幼儿环保意识和行为培养的行动研究12、托幼机构“特色教育”的调查与思考13、幼儿园应不应该有“兴趣班”14、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15、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与研究

具体看你的方向而定1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 2 、关于幼儿争抢行为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3 、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 4 、关于幼儿不良饮食习惯的教育研究。 5 、关于幼儿“人来疯”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6 、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研究。 7 、幼儿教师工作压力现状的研究。 8 、幼儿教师社会支持的现状研究。 9 、幼儿教师家庭支持的现状研究。 10 、幼儿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1 、幼儿园的奖惩制度与幼儿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相关研究。 12 、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关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14 、关于幼儿争抢玩具的现象及其教育策略的研究 15 、关于幼儿冲突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6 、关于父亲角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的研究。 17 、关于幼儿欺负行为及其干预策略的研究。 18 、关于父母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19 、关于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20 、关于某市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研究。21 、关于幼儿园的社会支持现状研究。 22 、关于家长选择幼儿园时的主导因素研究。 23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期望的现状研究。 24 、关于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配合现状研究。 25 、 35 岁以下年轻父母的早教观念的现状研究。 26 、关于父亲与母亲对于幼儿发展认识上的差异研究。 27 、关于幼儿教师离岗,跳槽现状的研究。 28 、关于家长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29 、关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开展双语教育的认识研究。 30 、关于小班幼儿教师与大班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的对比研究。 31 、关于男幼儿与女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的差异因素研究。 32 、关于小班幼儿性别认同的现状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论文

教师工作是一种助人行业,需要面临和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调查表明,这是一种经受压力最多的职业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个体因长期未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或妥善应付工作中的挫折,处理各种矛盾冲突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有三种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表现为精疲力竭,易怒无助,对生活与工作冷漠悲观。2. 人格解体,明显表现为对教育对象的拒绝接纳,蔑视和缺乏耐心甚至麻木不仁。3.较低的成就感,工作常感到力不从心,低效或无效,他们不在有探索的热情与活力,很少投入精力去提高教育质量。广义的职业倦怠包括教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的职业适应能力不良,新教师因角色身份的转换的难度过大而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未能得到适当的协助与支援,就会有较强的压力感、挫折感和沮丧感,降低自信心,而提早对职业生活感到厌倦,甚至萌生退出教学生涯的想法。因此在这一阶段,应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援、协助、辅导和培训。二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感形成的原因(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1、社会给予幼儿教师经济待遇偏低教师的经济待遇是指社会给予教师的工资报酬和物质利益水平。尽管教师的待遇在近年来不断提高,但与其他职业相比仍然偏低;而教师们也普遍认为自己劳动所得的报酬与家长和社会赋予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不相称,这使教师感到非常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教师的职业倦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师的工资应反映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反映出教师的重要性以及教师从就任教职之日起便肩负起来的一切责任;应比支付给需要类似的或同等资格的其他职业的工资更优厚。”可是,在我国当前还是有很多制度没有落实,尤其是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更是少的可怜。2、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声望、地位偏低社会声望是社会舆论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职业声望反映着一个社会对一定职业评价的高低,进而决定着人们对这一职业的肯定或否定、尊重或鄙视的态度。2005年9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央视资讯实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30 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受访者中,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 “下降了”;的人持相反观点,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 “上升了”;另外 的人则认为, “没什么变化”。调查还指出,对教师的尊敬程度随教育级别的提高而递减。 “更尊敬”幼儿教师的,占;小学教师为;中学教师为;大学教师最低,为[3]。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处于较低水平。3、社会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与高期望对教师的影响现在社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使家长们对孩子的期望值特别高,而他们又将这种期望寄托在学校再由学校转嫁到教师身上,教师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了。沉重负担使不少教师不堪重负,不得不牺牲一个个节假日或者夜晚的休息时间,这更加增添了教师的孤寂感。再加上教育往往是投入与产出极为不相称,教师的付出多,而学生的成效不显著,这又可能导致教师产生对职业的失望感。长期如此,必然会使教师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产生职业倦怠。(二)、工作环境及工作制度的影响1、幼儿园工作内容偏多,且重复性强,这就使得幼儿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案头工作挤占了教师许多休息时间,是导致幼儿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的最直接的原因。据统计,平均每位幼儿教师每个学期的案头工作达17种之多,且名目繁多,据了解幼儿教师平均每周投在案头工作的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且有的幼儿教师经常在家做幼儿园的工作。据调查表明,幼儿园里普遍存在严重的超带现象,即一个班的幼儿人数往往超出完额的5—20个。班级的人幼儿人数过多,必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的自控能力极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即便是平时活动,几小时处于吵闹的环境中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据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进修,以取得一大堆的证书。要获得这些证书,幼儿教师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2、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构成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一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而结果基本上都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目的。3、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方式也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的幼儿园管理就缺乏民主,对幼儿教师作为人的主体关怀不够,这就往往影响到幼儿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了工作的压力,从而产生倦怠心理。其实幼儿园里的每一个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受到领导的赏识,并需要机会给自己“充电”但又苦于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学习和培训,使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不尽人意。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工作积极性,导致倦怠感的产生。4 、年龄班与办园体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许多研究证实,在中、小学校,学生的年级越高,教师越容易产生倦怠感。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在对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幼儿教师的调查中则没有发现类似的情况。小、中、大各年龄班教师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差异也不十分明显,但民办幼儿园由于师资不足、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比公办幼儿园的教师更容易出现倦怠表现。三、 职业倦怠感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的影响一所幼儿园如果长期存在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但会给幼儿教师自身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对幼儿及幼儿园的发展都会有所影响。(一)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自身的消极的影响对幼儿教师来说,过于持久的职业倦怠,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影响:1、生理上疾病增多大量的研究表明,过度的压力可以使承受者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内分泌混乱,从而导致精力衰竭、皮肤失健、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胃病、心脏病,中风等疾病。而在教师职业病中,咽喉炎、脊椎病的发病率经已高达到历史最高达40%和20%。2、心理上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影响心理健康过度的职业压力会引发负面的情绪反应,如莫名的焦虑、压抑、忧郁、暴躁、沮丧、不安、悲观失望,自悲等等,从而致使幼儿教师的道德和情感准则削弱,自我效能感下降。3、消极行为增多表现为易冲动、精力不济、情感失常、兴趣和热情减少等等,严重者体现在工作中如怠工、体罚幼儿、跳槽、提前退休等等。职业压力对幼儿教师生理、心理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作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恶性循环的。过度的职业压力还会对劝解教师自身产生更深层面的影响——职业倦怠。(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所谓教学,即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习过程,而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对于2-6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教师的这一作用更为明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共经历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都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基础。前三个阶段是1~6岁,分别是: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害羞与怀疑,主动对罪恶。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处理该阶段的生命使命,这里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危险的一面,只有积极因素战胜消极因素,个体才能够很好地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由此可见,如果幼儿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全,人格有偏移,那么将会给幼儿带来直接的负面影响。(三)、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幼儿园、幼教事业的影响幼儿教师长期存在职业倦怠感,就会产生不良情绪,甚至会想到离职谋求其他工作。从而会导致幼儿园教师的流失。幼儿教师的流失又会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的动荡,从而影响到儿园最基本的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又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不良影响,同时也相对于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早期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教育,一旦打不好根基,将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在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已经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个人、幼儿以至整个幼教事业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探讨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是具有现实意义。四、 如何缓解幼儿园教师的倦怠感(一)从社会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社会期望,理性看待(1)、注重精神塑造(2)、让教师发挥潜能(3)、允许教师失误(4)、让教师体验成功 2 、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和福利待遇3 、幼儿教育事业需要社会提供立法保障4、 提高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质量以及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二)、从幼儿园角度来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合理安排幼儿教师的工作2、 改进幼儿园物质环境,营造良好的精神环境3 、加强教师的心理保健,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4 、给予教师客观、公正的评价(1)、教师工作评价要从教师心理感受出发(2)、教师工作评价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变园长为主为教师自评为主(3)、倡导合作、民主与开放的教师文化,建立园内民主管理制度5 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从幼儿教师本身来说,应做到以下几:1、努力形成自己的职业特长2、精通自己工作的每一个环节3、把幼教工作当作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做4、要多和“积极追求进步”、“工作成绩显著”的同事为伍5、要努力为自己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6、学会心理调控缓解压力(1)、放松训练(2)、转移注意(3)、情绪对比(4)、与人交谈五、结论总之,职业倦怠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许多不利。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幼儿教师,应该努力避免职业的倦怠状态,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培育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要想真正避免职业倦怠状态,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靠自己改变观念,靠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

疫情下幼儿教师职业怠倦相关论文应该从以下方面:疫情对自己的心理影响,疫情对幼儿园的影响,疫情对幼儿家长及幼儿的心理影响,疫情对社会面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写出幼儿教师怠倦的心情

教师职业作为助人的行业,是职业倦怠高发的行业之一。幼儿教师由于独特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对象,更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最近公布的一份“中国工作倦怠指调查报告”显示,教师职业倦怠程度的比例在所有职业中位于第三,高达,而幼儿教师在所有的教师中最容易发生职业倦怠。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绝大多数属于精疲力竭型,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疏远和冷漠。生理方面的表现为:累、头疼、发牢骚、心绪不宁、浮躁不安、不想说话、面色苍白、血压、心率升高。心理方面的表现为:焦虑、情绪紧张、脾气暴躁、没有信心、个人成就感低、自我效能感低。当幼儿教师进人职业倦怠时,往往会造成工作没有热情,对学生没有耐心,严重的可能还表现出某些过激行为,例如体罚幼儿、自闭等等,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低,进而导致幼儿身心发展没有保障。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笔者经过与多名在职幼儿教师访谈交流,发现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一)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与其它教师相比,幼儿教师不仅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体力劳动。幼儿教师既要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又要承担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既要布置环境,又要准备教具;既要搞好家园合作,又要参加科研工作,工作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的精力和能力范围。有调查表明,我国幼儿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日平均劳动时间多出小时,但睡眠时间却比一般职工日平均少小时。②这些工作又多是琐碎而重复的,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工作并不是幼儿教师职责范围内的或者对于教师成长并无多大裨益的,例如某些为应付上级检查的工作。很容易造成幼儿教师带着情绪上班,长期如此,则很容易造成职业倦怠。此外,在完成繁重的本职任务之余,幼儿教师还要不断地参加培训、考试,以适应不断增加的社会竞争。例如笔者认识的一位幼儿园教师,幼师毕业后参加工作,业余时间参加大专的函授培训以及蒙台梭利教学法培训等,占用了很多个人时间。因此,幼儿教师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状态中,造成精神压力大,容易造成职业倦怠。(二)社会认同度不高,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投人也越来越多。但是与之不相称的是,人们对幼儿教师的态度并没有相应的转变。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幼儿教师就是带带孩子,唱唱歌跳跳舞,不需要什么文化,很轻松。”事实上,我国幼儿教师的素质已经普遍得到了提高:基本上为中专学历,大专学历幼儿教师也大有人在,本科生进幼儿园也不再是稀奇的事情。除此之外,社会并没有看到幼儿教师艰辛的付出。“幼儿园阿姨”的称呼就是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偏见的直接表现。仅从实际回报来讲,在我国,无论哪个地区,幼儿教师的薪水都是同层次里较低的。以某地方为例,大学专科学生毕业到幼儿园平均月薪700元,其中有些还不包括住房和饮食等生活费用,实际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很少。另外,目前除公办幼儿教育机构外,很多的私立用人单位并没有按《合同法》将聘任的幼儿教师的各项保险福利纳人工资体系,因而不能很好地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高投入、低回报”的现状使得幼儿教师缺乏社会认同感,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三)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从心理学上讲,个人的人格、气质等心理特征是在遗传、成长和环境、教育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因此每个人的心理状况、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幼儿教师面对工作任务的状态也不相同。按照现代气质学说可以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①胆汁质,②多血质,③粘液质,④抑郁质。一般说来,倾向于胆汁质类型的幼儿教师精力旺盛、争强好胜、为人热情率真,比较能够应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处理好各种关系。倾向于多血质类型的幼儿教师情感丰富思维敏捷,适应力强,但是缺乏耐心和毅力。倾向于粘液质的幼儿教师一般情绪平稳、表情平淡、考虑问题周到,但是行动迟缓、缺乏生气。倾向于抑郁质的幼儿教师多愁善感、思维敏锐、自制力强、优柔寡断。面对同样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压力,不同气质类型教师的反应不一样,粘液质与抑郁质的教师更容易陷入职业倦怠。三、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对策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是众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我们认为,要使幼儿教师热爱本职工作,需要教师、幼儿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职业倦怠是个体在精力过度消耗状态下的表现。应对职业倦怠,首先在于作为主体的幼儿教师自身的干预和调节。自我干预主要可以采用心理转移的方法:首先幼儿教师应该正视它,认识到职业倦怠只是人人都可能体会到的正常心理现象,继而能够用合理的方式宣泄与调节,例如唱歌、运动等,获得心理平衡;然后积极地面对工作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加强自己对职业的热爱,做到真的热爱孩子、热爱工作、热爱幼儿园。此外,培养业余爱好,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生活质量是对职业倦怠最好的调节手段。(二)幼儿园科学管理,营造轻松工作氛围。幼儿教师最大的压力来自园所工作,目前幼儿园里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和分工更是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导火索”,要解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幼儿园领导必须真正关心一线教师,多用换位思考方法体谅幼儿教师工作的艰难;科学地管理,对幼儿教师的任务作出明确的分工,并及时给予反馈:对任务完成较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为任务完成欠好的教师归因和指导,使教师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使幼儿教师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才智,挖掘自己的潜力,在幼教园地里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三)加强社会支持,正确评价幼儿教师。幼儿教育是关系国家发展和社会素质的重要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关怀。幼儿教师作为个体人也是处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人的关心和支持。只有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幼儿教师观,认识到幼儿教师的价值,充分理解、尊重幼儿教师,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制定相关法规时维护幼儿教师权益,使幼儿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为社会所尊重,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机率。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6、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均要有“同意开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学学生学号:系 别: 教育科学系 专 业: 学前教育届 别:指导教师: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本课题研究目的2012年10月24日,浙江省温岭市一幼儿园发生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教师虐童事件,一个女教师居然满脸微笑着,两手拎着五岁孩子的耳朵并提起离地!这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思考这个教师为什么会这么做,而我认为,职业倦怠感是导致这起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第一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词,”用于描述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衰竭的现象,具体而言,“职业倦怠“是指那些长期服务于助人行业的人们因工作事件过长、工作压力过大、工作强度过高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一种身心耗竭的状态。而1980年第一届国际职业倦怠研讨会的召开,更使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对幼儿教师的概念有各种阐释,根据《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幼儿教师是指“在幼教机构中,对 3~6 岁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工作人员,即指受社会的委托,在幼儿园或其他幼教机构中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施加影响、从事教育和保育工作的专职人员。”我们都知道,教师是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的,而幼儿教师更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这极大的危害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于幼儿的发展也极为不利。本课题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分析教师产生倦怠感的主客观因素,从而帮助教师解决或者缓解这一问题,促进教师和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提纲前言职业倦怠的定义研究方法的选定三课题研究计划三、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二)实际意义四、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一)我国职业倦怠的状况(二)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五、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我国的研究现状(二)国外的研究现状六、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七、结论1、论题选定()2、搜集整理资料()3、拟定提纲,撰写开题报告()4、进行观察和征询意见调查()5、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情况进行分析()6、撰写毕业论文()7、论文修改()8、毕业论文定稿()本课题研究现状: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Willard )曾经感叹“职业倦怠的感受正打击着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使他们逐渐放弃自己的专业工作。这个重大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师职业,如果不及时有效地纠正,就会达到流行的程度。“临床心理医生Farbe2000估计, 美国有30%一35%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强烈不满,有5%一20%的教师已处于职业倦怠状态。而在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已越来越严重。梁慧娟、冯晓霞(2004)对北京447名幼儿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有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教师有比较明显的倦怠倾向;丁海东,李春芳2006对山东省499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较明显倦怠和严重倦怠倾向的教师占68%:曲铁华、梁清(2002),在珠江三角洲,的中学教师表示,如果能获得其他行业的职业,即使工资比现职低,他们也愿意放弃教师职业;如果能获得相等的工资,有的教师愿意转行;如果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则有的教师会离开讲台.这些调查结果显示了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普遍存在的,且现状越来越严峻,这一情况不仅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教育部于2001年8月1日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纲要》中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教师需要面对的是年龄最小的教育对象,他们要在幼儿园中对儿童的认知、情绪、个性、社会性、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成为继父母之后,儿童发展的又一重要他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都有很大影响,这一时刻的教育影响对儿童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教师较高职业倦怠程度,既影响自身的工作和生活,给健康带来诸多的问题,妨碍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会由此导致工作中的不良表现而深刻地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及行为模式,影响着幼儿园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职业倦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幼儿园管理方面、社会因素方面、幼儿教师自身因素、职业因素、组织伊苏等方面。而如果想要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注意从多方面着手,包括社会的支持、幼儿园进行民主管理、以及幼师自身的努力等。总之,一定要采取各种积极的措施来预防或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使教师和幼儿的身心都能健康的发展。“参考文献:[1] 梁慧娟,冯晓霞. 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4,5:32-35.[2] Farber B A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565:675-689.[3] 曲铁华,梁清.知识经济与教师待遇探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19-23.[4] 许燕,余华,王芳.心理枯竭:当代中国教师的职业疾病[J].中国教师,2004,5:4-5.[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C].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6] 丁海东,李春芳.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2.[7] 张冬梅.大连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8] 王欢.昆明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9] 林琳.内江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9.[10] 毛艳美.社会支持与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1] //.wab.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J]. Handbook of Researlb on Teacher Education. Sikulan Editor, Macmillan,1996:53.[12] 庞丽娟.教育与儿童发展[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3]李悠.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其与主管幸福感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2.[14] Freudenberger H J. Staff burn-out[J].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1974,1[15] 谢 蓉, 曾向阳.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J]. 学前教育研究,2011,6:67-69[16] 郑晓边. 现代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J]. 学前教育研究,20013:5-7.[17] 邢少颖, 张亚宁. 幼儿教师良好心理素质及其养成[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5:49-51.[18] 蔡军.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J]. 陕西教育,20116:90-92[19] 连桂菊.北京高校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应对措施[A].全国幼儿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论文集[C]. 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9:2-3,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论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封面、本课题研究目的、本课题研究提纲、课题研究计划、本课题研究现状及主要参考文献要求打印。2、指导教师意见、系毕业论文领导小组审核意见要求手写。3、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从选题到论文定稿全过程,须注明详细的时间安排。4、主要参考文献应注明文献、作者、出版单位及时间,文献中应尽量有外文资料5、指导教师意见应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提纲是否科学合理,研究计划是否可行、能否采用等。

教师职业倦怠毕业论文

浅谈职业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

论文关键词:职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

论文摘要: 职业中学的教师很难像普通中学的教师那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家长们的信任与推崇。同样是天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受到的待遇却是低人一等,同样是辛辛苦苦地耕耘在教坛,感觉自己不像“正规军”。这令职业中学的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难以接受,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长此以往,则易出现职业倦怠。 1 职业倦怠的概念 职业倦怠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Freuden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他指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40年以后,很多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旗帜鲜明的理论。现在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指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个体的严重紧张反应,从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缺乏工作动机与激情,对工作敷衍了事,消极避世,回避与他人交流,对事物多持否定态度,自我贬损,感情冷漠,焦虑抱怨,责备等。 2 导致职业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  职业中学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 作为教师虽然在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尊重,但具体到职业中学的教师,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偏见。现在“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仍然存在,职业学校的办学方针是“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所以职业中学的教师很难像普通中学的教师那样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家长们的信任与推崇。同样是天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因为学生的底子较差,学生将来是就业而不是考大学,你甚至比普通中学的教师付出的更多,受到的待遇却是低人一等,这令职业中学的教师在心理和情绪上难以接受,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长此以往,则易出现职业倦怠。  职业中学的学生管理难 目前的教育现状普遍是成绩好的学生上普通中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才上职业中学,职业中学所招的学生基本上就是普通中学分数线以下的差生,这些学生不但成绩差,遵守纪律的观念也差,生性好动,自己管不住自己,上课安静不下来,有的教师上课时光维持课堂纪律就得花不少时间,更何况有些学生根本不把心放在学习上,而是放在了故意和老师捣蛋、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上,他们比普通中中学的学生更难管理,所以教师不得不每天花很大的精力来处理学生问题,弄得筋疲力尽,疲惫不堪。  职业中学教师缺少成就感 普通中学的教师说起自己所教过好学生,常常会眉飞色舞,骄傲写满整张脸,哪届的某某考上了清华,哪届的某某考上了北大,那种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让人深切体会到了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同样是大学毕业,同样是辛辛苦苦地耕耘在教坛,而职业中学的教师在此场景下就显得格外落寞与失败,有种灰头土脸的感觉,感觉自己不像“正规军”。  职业学校教师工作时间长,负荷过重 职业中学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普通中学和其他一般职业,职业中学的教师平均每天要把85%~90%花在教学与教学有关的事务上。普通中学的学生因为升学的缘故,老师只要把课上好,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学习的,但在职业中学就不同,认真学习的占不到30%,教师除了要上好正常的课以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做思想工作,有时还要花很长时间和很大精力来“断案”,老师在没有课的情况下,也时时担心学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惹出不必要的麻烦,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3 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易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仅给他们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更会对教师的心理、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极端的职业倦怠可能会引起教师自伤或自杀。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贾瑞感叹,“一个重大的新的疾病正在折磨着教学职业”,“倦怠的感觉正打击无数具有爱心、有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生是教师职业倦怠的最终受害者,严重的职业倦怠会导致教师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和冷漠残酷的情绪和方式去对待学生,有的甚至把学生视为宣泄的对象,动辄责怪、迁怒、甚至体罚学生,教师的这种心情及对生活的'态度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倦怠的老师容易培养出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4 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防护措施 (1)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职业学校的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学术会议以及其他形式的学习,增加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内外专业情况的了解,以带来工作变革的方向和动力,拓展专业领域的视野,提高职业竞争力,避免职业风险,增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2)提高教育工作价值感。职业学校教师应当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育信念,社会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评价也需相应得到改善,正是由于职业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才使那么多的差生变成了优生,使他们成为很多行业的优秀技工或管理者,并做出了优秀成绩。这些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工作价值感,增强应对职业倦怠的动力。 (3)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积极乐观的精神,愉快的情绪是战胜倦怠的基础和关键,面对困难和挫折调整心态,以开朗豁达的态度对待,可以缓解压力引起的身心反应,并可将压力转换成积极动力,重新燃起激情之火,职业教育需要激情。 (4)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学会放松自己。职业中学的教师压力,特别是精神压力过大,所以应合理运用应对压力的技巧,积极疏导负面的身体和心理反应,这样可以降低紧张感,同时可以尝试轻松的业余爱好,如读书、游泳、跳舞、听音乐、爬山等,这样既可以使自己放松,又可以陶冶情操。遇到压力与挫折时千万不要过度否定自己,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尽快使自己从倦怠的迷宫中走出来。 (5)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会包容。在面对来自学生的压力时,不要一味地抱怨,要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缺点在所难免,教师应爱护学生,多看其优点,有时不免可采用幽默的语气或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而且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6)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中学的教师应与时俱进,正视挑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克服职业倦怠,对于已经出现的职业倦怠,可以先去医院做一下病理上的排查,排查没有问题的话,可以积极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尽早防范、尽早治疗,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教师!

当前幼儿园内处于职业倦怠的教师往往占多数,生理心理上都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担心、焦虑、发呆等症状。而且,这种倦怠情结反应到教师身上,最明显的表现是疲惫不堪、其次是过度担心,最后是焦虑情结。什么因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呢?我认为主要由于以下方面:1.教师自身的厌倦、反感情绪影响。通过资料及自身经验了解到,幼儿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从事教师服务这一工作岗位,对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加之自身的教学效能感不能达到园所的要求,久而久之会产生一些厌倦、反感情结。2.教师的性格差异。教师自身的性格差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工作中,对于一些缺乏耐心的教师,应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会没有耐心,长时间从事幼儿园工作后会让自己变的很烦躁。3.自身期望价值。很多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人,都对自身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自己能在幼儿园有很好的成绩。可是长时间下来却发现,自身的价值在幼儿园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实现,因此会逐渐丧失工作激情,紧接着工作的压力就随之而来,这样就很容易产生倦怠情结。4.幼儿园的整体社会环境。幼儿园这个大的社会环境是引起幼儿教师职业倦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而幼儿园自身的体制对所有的教师来说都是一种硬性的束缚。在性质上,公办园与私立园之间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是有所不同的。在园里对教师考核制度在给教师教学带来督促作用的基础上,也无形中带来了一种压力,时间长了会让教师产生厌倦感。5.社会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国家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关注程度。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受人重视,这一职业只不过是非常普通的一个而已,当然幼儿教师的地位也被忽略在内,教师的被关注程度大大降低。6.幼儿园的责任心大,保育工作重。在某些地区,90%的幼儿教师会反映幼儿教师责任心大,工作杂。每天,只要一来幼儿园就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关注周围的一切,生怕有一点没注意到带来严重的后果。在实习期间,听同事说到这样一件事,有个家长把小孩送到幼儿园后,由于教师没有仔细检查幼儿的个人情况,没及时发现幼儿是带着伤来的,最后导致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争吵。这样一种情况在幼儿园是经常发生的,让教师压力过大。长此以往,时间一长,幼儿教师们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就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心理会逐渐发生变化,那么工作的热情就会降低,随之倦怠情结越来越严重。7.家长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值大。家长所接受的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对幼儿教师的期望变高给教师带来的压力感增强。他们认为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一旦教学质量下降便会对他们自身大打折扣,影响工作的方方面面。而这些过高的期望就会让教师工作起来带有压力,如果有家长反映幼儿的学习情况不到位,会让教师压力感倍增,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工作自信,教学效能感降低。当前,很多幼儿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可是一有失误,各种责怪就会铺面而来,从而让教师感到巨大的压力。8.特殊幼儿的影响.如果班里有特殊的幼儿(比如多动儿)也会让教师很无奈。在实习的幼儿园里,每个班配备两个老师,班主任和生活老师。可是由于小班孩子小,再加上几个多动儿的存在(占班级的23%左右),让老师们感到很头疼,对自身的工作感到一定得吃力。如果时间长了,不可避免的会让教师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倦怠的情结。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1.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理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这一职业当做自己一生的职业追求,全身心的扑到这一工作领域。如果一个人的自信心和耐性足够强大,那么他是不会轻易感到倦怠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人们会用自己对工作百分百的热爱去面对。2.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教师的自省能力和认知调节能力。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大部分的人往往能看清一些客观现象,但是却很难看清自己,正确的认识自我。教师只有清楚的认知自我,逐渐形成一种意识,才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当然,自省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清楚自己是不是属于职业倦怠的敏感人群,若是就改变自己的缺陷,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来承受教师职业倦怠的负面影响,做好防御措施。3.正确看待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了解职业倦怠这一正常现象,并正确看待。不论何种工作,何种地位的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后,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工作产生厌倦的情结。而教师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职业倦怠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所以人们要学会适应并慢慢调节这一现象,逐渐减小其症状对自己工作带来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很好的处理职业倦怠这一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师要正确审视这一症状并学会处理。4.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回家后不能把工作中的问题也带回家,这样会对自己的家庭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经常会把幼儿园没做完的事情带回家接着做,这样就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也淡化了与家人的感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5.学会释放压力。在工作压力大,精神焦虑的情况下,教师要学会向他人倾诉,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大家都知道倾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交往行为,适当的倾诉既让自己的内心得到一定得缓解,也更好的促进了自己与周围他人的和睦相处,这一做法既让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也维护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让自己能安心工作。6.组织各种活动,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提高工作能力。幼儿园管理者可以组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如读书活动月,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幼儿园的管理者也可以多鼓励幼儿教师向成绩优异的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养成健康的教学心理。而且,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氛围,让幼儿园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促进幼儿园的不断发展。7.教师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方式。在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只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对工作更富有激情,具有成就感。很多在幼儿园内觉得自己比较自豪的教师,往往都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对工作充满激情。同时在工作中突出的表现,也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8.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幼儿园要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让教师尽可能的调节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关系,确保工作的质量。长期给予教师过多的工作会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情绪低落。幼儿园应认真看待幼儿教师的工作量问题,为幼儿教师分配适量的工作,让幼儿教师能轻松工作。9.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幼儿园要为教师提供合理的工资待遇问题,让教师们觉得有动力去干好这份工作。目前,有很多幼儿园对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没有放到台面上,觉得幼儿教师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多,没必要给太多。也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导致很多的幼儿教师不断地流失,正如现在的幼儿园,虽然是公立园,在某方面可能比私立园要轻松很多,可是43%的教师都因工资问题不满意纷纷开始跳槽。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幼儿园应重视多加重视,努力在园所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让教师能更好的教学,现身幼儿教育事业。同时,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文件,来逐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处于高职位的人们往往能有很高的热情去对待工作,自豪感和自信心也会上升,工作积极性大涨。政府各部门从上到下都应达成一致,努力倡导为幼儿教师提供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会让教师身心愉快,更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幼儿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身的工作更加出色。同时,幼儿园可多组织一些活动,让教师们积极参加,这样既可以让幼儿教师强身健体,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近年来,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并且存在于很多行业中,比如警察、教师、律师、医生等,这些行业的工作重复性强,工作压力大,特别容易发生职业倦怠。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ing phenomena of occupational tirednes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police, teachers, lawyers, doctors, are comparatively tender to feel tired, for their work is repeating, high-pressured.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教育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教师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The issue of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mon concerns for education researchers all over the world. It will not only affect teachers' health,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but also affect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nd what's mo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students' s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smooth progress of educational business.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用MBI-GS问卷,随机选取沈阳市4所中小学的130名教师进行职业倦怠相关状况的调查研究,从情感衰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对倦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的被调查中小学教师有较严重的倦怠现象,大部分教师表现出存在倦怠问题,教龄在15-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年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少见。Based on relevant studies in this field both home and abroad, the paper, by adopting MBI-GS questionaire to 130 teachers in Shenyang's 4 schools, shows that 23% of the teachers suffer from serious tiredness, most of the teachers have this problem, teachers with teaching experience between 15-20 years are seriously tired and young teachers are much better.本文通过对沈阳市部分教师的调查,分析了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及一些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措施。只有有效的预防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现象,才能保证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态度,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The paper, through its study, analyzes the affecting factors to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proposes the features of this issue as well as measures to avoid this issue. Only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avoid the phenomina of teacher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can we gurantee teachers' working passion and attitude, so as to make sure their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sound development of body and mind.关键词:职业倦怠;中小学教师;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个体成就感低落 Key words: occupational tiredness; prim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emotional decline; de-individualization; low individual sense of accomplishment说明: 100%手工翻译.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ing phenomenon of burnout, and there are many in the industry, such as police, teachers, lawyers, doctors, repetitive work in these sectors strong, and work pressu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burnout. Teacher burnout issue has become the world education researchers one of the issues of common burnout affecting both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eachers, teach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education can proceed smoothly.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relevant research, the choice of MBI-GS questionnair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Shenyang City four of the 130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state of burnout-related investigations and studies, from the emotional failure, to personality,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low 3 Burnout dimensions of the situ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perc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have been investigating more serious burnout phenomenon,Most teachers show there burnout issues, Jiaoling 15 to 20 years in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s a serious burnout, the young teacher burnout is rare. Based on the part of teachers in Shenyang City of investigatio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acher burnout factor, the teachers mad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rnout, and some teachers have to avoid burnout measures. Only effective prevention teachers have to avoid burnout phenomenon can we guarantee that the work of teachers enthusiasm and attitud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so that students develop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职业倦怠:Burnout;中小学教师: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情感衰竭:emotional failure; 却个性化:to personalized; 个体感应感低落:individual sense of achievement is low。仅供参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