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水库工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水库工程研究论文

浅谈GI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展望论文

摘要: 近年来, GIS (地理信息系统) 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领域中发挥着技术先导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目前GIS技术在水利规划、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工程行业的具体应用形式, 结合地理信息学科的发展方向, 展望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GIS; 水利工程;

1 GIS技术概述

20世纪60年代, 世界上第一个GIS (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CGIS) 诞生, 其核心是用计算机来处理和分析具有空间属性地理信息。GIS技术能够有效地管理地理信息资源, 是其能够有效利用的核心技术。20世纪以来,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的新月异极大地推进了GIS在我国的发展进程, 由于应用后能够明显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因此, GIS技术已成为资源与环境各领域应用中不可或缺的前沿技术。

近20年, 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增长, 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同时, 水资源需求与水资源利用率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加剧, 这促使水利工作者不断探索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缓解这一矛盾。为有效地利用水资源, 在当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调节作用, 减少建设、管理人员的投入量, GIS技术作为信息化的体现之一, 在水利工程各环节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应用层次也逐渐深入。通过近年来的发展, GIS的应用形式已从最初单纯的可视化应用过渡为集合分析、模拟、预测等多位一体的复杂应用, 功能也提升为对多时期的地理信息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比较, 将数据收集、空间分析和决策过程统一打包的应用。实践表明, 通过使用GIS系统, 有利于设计人员对工程进行总体规划, 方便施工人员对实施过程进度和质量把控, 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从而提升水利行业整体信息化水平。

2 GI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 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属性, 对工程的地理环境依赖较高。GIS的发展恰好为水利工程的空间属性提供了可行的表现途径和有效的模拟、分析方法。运用GIS技术, 矢量化地理信息数据, 搭建水利工程地理信息平台, 能够直观地展示工程环境, 结合水利资料, 实现环境分析模拟, 有利于管理人员决策[1]。

目前, GIS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水利工程规划

GIS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库选址、复杂工程布局、工程测量[2]、库容量计算、开挖土石方量计算、工程建设监测[3]、工程变形监测等方面, 促使水利工程规划、管理科学发展。

(2) 水资源管理

运用GIS技术能够确定水资源分区,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 分析水资源量, 直观地展示水资源分布和数量的动态变化, 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防洪减灾

GIS应用主要表现在防汛决策支持系统[4]和洪灾损失评估, 它以GIS为基础, 实现了决策方案、防汛信息、损害范围的直观化和形象化表达, 为全国防汛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 水土保持

利用GIS技术能够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和动态监测[4], 查询、统计、分析土地分区和土地利用情况, 有利于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制定, 提升治理效果。

(5) 水质监测

建立GIS水质监测应用平台, 能够掌握水质的实时动态变化, 及时辨析污染源头, 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储量分析, 模拟水量调度, 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6) 水文预报

通过GIS技术, 整合水文基础数据, 实现基础背景数据管理, 对空间和属性数据的查询, 统计数据以及显示检索, 为水文预报提供基础数据支撑[5]。

3 GIS技术应用展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GIS技术在水利工程应用的内容已从结合地理要素的水利信息查询展示发展到利用GIS空间运算完成水利信息的分析、计算、模拟与统计。近年来, 结合遥感、GPS等前沿技术, 构建3D、4D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实现多维度水工建筑仿真应用已成为水利信息化应用新趋势 (如三维可视化洪水淹没分析与灾情评估系统、4D水利施工管理系统等[6]) 。水利要素具有的空间地理属性促进了GIS在水利应用中的高速发展, 纵观发展历史, 水利GIS应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应用内容的发散性扩展及应用技术的融合性集成。

3。1 应用内容扩展

利用GIS技术, 实现工程环境分析模拟的形象化,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管理和决策。因此, 今后GIS技术将逐渐覆盖水利行业的各个方面, 促使水利信息化进一步发展。

(1) 洪水模拟

利用洪水历史资料, 结合GIS平台, 建立合理的流域模型, 通过可视化模拟, 分析流域洪水成因、洪水特性及其规律;通过地理信息要素分类, 分析各主要河道的自然条件;运用GIS技术, 进行上下游洪水演进模拟分析, 促使建立一定洪水标准下合理的蓄、滞、泄关系及管理措施等。

(2) 供水预案

建立供水、需水、蓄水地理信息管理平台, 通过电子地图可视化展示水源地分布, 有助于研究可能的供水方案与主要工程措施及用水管理与供水水质保证措施。

(3) 水质分析

实现水质采集自动化, 分析地质、水质信息的地理属性, 应用GIS技术研究土壤侵蚀分区;分析各类可能污染源;利用历史资料, 模拟预测不同规划水平年的污染负荷量和水质变化, 以此为基础研究保护水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4) 工程测量

应用无人机搭载遥感、GPS设备, 采集、处理工程测量数据, 利用GIS技术实现测量数据可视化, 减少外勘人力成本, 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与效率, 便于数据成果的合理应用。

3。2 应用技术深入

(1) GIS技术发掘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 多种空间数据结构 (如“真三维”、“时空四维”) [7]应运而生, 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和实用的界面语言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数据自动输入技术不断完善, 各行各业GIS应用模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 GIS的网络共享能力 (webGIS) 不断增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水利与GIS的结合必将更加深入, 具体表现为水利数据信息的表达将趋于多维度、丰富性、立体性、共享性, 水利应用模型将趋于结构化、可扩展性, 形成整个水利行业的GIS综合管理平台, 逐渐打开GIS综合系统与水利专业系统共存共荣的局面。

(2) 相关技术集成

鉴于水利空间数据的时间性和复杂性, 单一的GIS技术很难满足水利要素的处理要求。因此, 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中, “3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 、无人机技术的集成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GPS为GIS的快速定位和更新提供手段, 遥感技术的多谱段、多时相、多传感器和多分辨率的特点, 为GIS不断注入“燃料”, 反过来又可利用GIS支持从遥感影像数据中自动提取语义和非语义信息, 而无人机则可作为遥感设备提供载体[7]。利用无人机航拍, GPS和RS赋予了GIS实时、动态属性。3S技术整体结合所构成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是高度自动化、实时化的GIS系统。这种系统不仅具有自动、实时地采集、处理和更新数据的功能, 而且能够分析和运用数据, 为水利各学科应用提供科学的决策咨询。

多媒体地理信息系统 (MGIS) 将文字、图形 (图像) 、声音、色彩、动画等技术融为一体, 为GIS应用开拓了新的领域和广阔的前景[8]。它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表达和感知空间地理信息, 以形象化的、可触摸 (触屏) 的甚至声控对话的人机界面操纵空间地理信息处理的技术。应用MGIS的水利地理信息系统将对结构、功能及应用模式的设计产生极大的影响, 使得各类信息的表现形式更丰富, 更灵活, 更友好。

4 结语

毋庸置疑, 水利GIS应用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数据和水利专题要素数据, 相关专业 (如测量专业) 的发展将对其产生明显的限制或促进作用。因此, 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平应依据各专业的发展稳步提高, 防止闭门造车, 构建海市蜃楼。

复杂技术集成的GIS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水利信息化的主要趋势。搭建集工程规划、建设、管理为一体的水利工程综合地理信息平台, 能够实时、有效地展示工程运行情况, 模拟防洪工况, 提高管理决策能力, 为水利信息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刘林宁。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7 (18) :65。

[2]鞠尊洲。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4) :239—240。

[3]李蕾。浅谈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建设科技, 2016 (17) :93。

[4]王芳, 卜倩倩。探析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在水利中的应用[J]。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5 (03) :154。

[5]赵晓敏, 李本怀。GIS技术在水文预报中的应用—以长春新立城水库为例[J]。水利技术监督, 2013, 21 (02) :64—66。

[6]刘丹, 刘萍, 樊耔均。GIS在水利现代化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硅谷, 2012, 5 (24) :43+42。

[7]张会玲。GIS技术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J]。信息系统工程, 2012 (04) :98—99。

[8]董凤服, 刘洋。GIS技术的发展趋势[J]。网络与信息, 2007 (08) :65。

水库工程毕业论文

已发多篇,供参考。不要抄袭,修改使用请采纳。。。。。。。。。

我做过一个水库移民管理信息系统,我认为移民安置这块很有料,政府的安置和迁移后引导工作做得不好,移民又有点补偿金,常常不如正途,成为社会闲散人员,增加就业负担,甚至影响社会治安~安排就业,技能培训,跟踪走访等太有必要了!

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摘 要:在越来越强调管理和技术进步的今天,水电水利建筑的施工也不例外,水利水电工程对社会有着巨大的影响,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都必然要和相应的技术相联系,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本身的特点,其对技术及管理的要求特别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1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生效的平台。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的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利用是社会进步到现阶段的产物,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施中,技术是它的根本,只有技术作保障才能在艰巨的重大工程中完成工程建筑的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将直接关联作用到水电水利的效益和产生的影响,它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工程而已,它是构成整个水电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要素。只有将技术含量高与社会相紧密联系的技术用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若仅有技术和资金等硬件,而没有管理的软件,则它将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目的没有纪律没有指挥的工程将会是没有灵魂的走肉,并不会发展成为任何的大项目并运用于人类,只有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把管理运用好,管理好了各种设施及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那么项目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才会是建筑工程的每块发挥作用,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达到质的另一个提升。 所以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技术和管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只有把管理和技术同时运用好,才能使工程发挥作用。 2 建立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的管理和技术相糅合 技术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存在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工期限制严格,以及工作环境艰苦、不安全因素相对较多等特点,技术管理是对水电厂生产中的一切技术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效益的保障是安全,安全的核心是管理,管理的结果是效益。运行管理单位,实行企业管理,一是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缺乏激励机制,二是传统就业制度过于包容,致使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技术素质差,大部分职工末受正规培训,缺乏应有的知识。 加强技术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做到以下几点: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相关项目负责人应建立厂站、车间、班组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实行分级负责管理,责任到人。建立技术信息的收集,事故及故障分析、整理、反馈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工作总结,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等活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活动成果进行分析、归类并进行技术攻关。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技术管理对设备的运行状况、检修及事故或故障等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损坏率,起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技术档案应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确保其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应认真收集和整理归类有关文书数据、图表,机组的原始数据资料(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试运行记录、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运行、检修、试验、检验记录等)。 特别注意收集散落在各工作面、车间、班组的数据,并将其分类汇编归档,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文档查阅制度。 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程,结合实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等以适应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运行中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缺陷管理制),做好设备运行记录,改正不良的习惯操作行为。同时还应建立运行分析制度,即对运行中通过仪表指示、运行纪录、设备巡检和操作等反映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及时找出产生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原因、规律,并采取相应措施及对策。 加强维护检修管理,加强技术监督。在“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前提下,结合本厂实际进行挖潜,技术更新,技术改造工作。逐步把恢复设备性能转变到改进设备性能上来,延长检修周期,缩短检修工期,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要努力学习新技术,掌握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使用方法;改革传统的检修方法和步骤,充分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制定检修网络图,使检修质量提高,工期缩短,耗材降低,工力减少。运用各种科学试验方法进行技术监督,对各种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验和检测,了解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在运用中的变化规律,保证设备有良好的技术状况。加强仪表监督、绝缘监督、金属监督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制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经济考核由于其生产过程复杂、业主及管理方式的不同,目前还没有比较有效和公认合理的标准。国家电力公司时期曾推出过水能利用提高率指标,并纳入到达标创一流标准的评定,但因该法对水量和综合出力系数的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或不确定性,其程序的计算结果难于取得管理方和相关部门的认可,结果没能切实推行。 从维护水电厂正常生产秩序的要求出发,水电厂生产运行指标应能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成效,反映设备管理维护和水能利用的水平,至于具体工种、岗位的工作成效应作为发电厂对各部门和员工的考核指标,它们综合起来反映发电厂宏观的生产和经济运行管理水平。 抓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技术管理工作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制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人。狠抓落实,用血的教训说明安全生产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使职工增强执行规程制度的自觉性。 并对各类大小事故认真开展调查分析及时写出调查报告和事故通报。 用安全规章制度约束人,用事故教训教育人,以奖优罚劣激励人。在职工中形成“抓安全就是抓生产的综合性治理”,从而使职工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平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整体素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中属技术密集型企业,对人的素质要求高。 职工人员要身兼电气、机械和运行工作,检修人员也身兼电气、机械检修两职,有的厂站甚至没有检修工,设备检修时才抽调运行人员出来参加检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小水电厂已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现有职工缺乏应有的知识,在工作中感到吃力。所以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是小水电厂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培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a.派员参加省级水电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专业培训班;b.利用每年冬闲时间举办水电技术短训班;c.参加大中专院校的函授、证书班学习;d.采用请进来的办法与市内院校联合办学,采取函授与面授相结合,使职工能在理论学习中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提高;e.结合职工受教育程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干什么学什么的岗位培训方法;f. 请厂内的老师傅或其他单位的技术人员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 结束语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需要同时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技术和管理,才会发挥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应有作用,所以在施工中,技术和管理要相互通过不同的方式使用,并高度重视他们的交互使用才会使工程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1]张强.论电力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 经济与管理,2006,12.[2]熊文钊. 张步峰为 南水北调的法治路径[J]. 望新闻周刊,2010,30.[3]梁莉.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数据网络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7.[4]廖文根. 旱灾之后更应加快水电建设[J]. 电力设备,2010,5.[5]吕兆才,姜德智.浅谈供水工程测量的工作步骤[J].水利天地,20104.[6]常宏亮.浅谈水闸工程中操作机电设备的注意事项[J].水利天地,2010,2.[7]王祖印,吴优,王树海.水利水电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高科技术企业,2009,6.

水务工程研究论文

[1] Lu Yan , Yu Shui Li* ,Chai Bao Xiang. Preparation of 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Modified by Nano-sized Alumina (Al2O3) and its antifouling research,Polymer,46 (2005) 7701-7706.[2]赵方波,于水利*,荆国林,等. 淹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机理的研究 [J]. 环境科学学报,2005,25⑶:107-112[3] Yu Shuili*,Zhao Fangbo,Liu Yanan,Zhan Hongjie,Wang jinlong.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ICAS-MBR For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and Reuse of Domestic Wastewater (In English)[C]. IWA Conference on Decentralized Treatment and Reuse of Wastewater,Xi An,China,May 18-22,2005: 503-509 (Oral presentation)[4]ZHEN xiang-hua,Yu Shuil*,WANG Bwei-fu. Flux enhancement during ultrafiltration of produced water using turbulent promoter (In English)[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mbrane Technologi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singhua University,China,2005,254-261.[5] Yu Shuili*,Fang-bo Zhao .Effect of Components in Activated Sludge Liquor on Membrane Fouling in a Submerged Membrane Bioreactor (In English)[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mbrane Technologi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Tsinghua University,China,2005,86-95 (Oral presentation)[6] Zhao Fangbo,Yu shuili,Liqian,Zhan Hongjie.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removal in an intermittently cyclic activated sludge-Membrane bioreactor process [C].1st EST,New Orleans,USA,January 23-26,2005: 284-289 (Oral presentation)[7] Liu Yanan,Yu Shuili*,Jing Guolin,Zhao Bingjie,Guo Siyuan,Analysis of 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cultivated under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ssay. IW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of Urban Wastewater Systems,Xian,China,May 18-22,2005: 981-991? (Oral presentation)[8]刘亚男,于水利,薛罡,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物除磷中的应用及进展[J]. 水处理技术,2005,31⑼:10-12.[9]张洪杰,于水利,赵方波,等.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⑷:440-443.[10]云霞,徐江兴,于水利,等. 钯/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加氢除氧技术的实验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⑵:249-251.[11]王北福,于水利,聂立宏,等.超滤/电渗析法处理驱采污水与回用.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⑽:93-95.[12]梁雨,于水利,崔崇威,等. 聚硅铁与复合铝铁及硫酸铝的净水效果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⑹:684-687.[13]Yu Y.. Study of the compare of oiliness wastewater treatment using PVDF and PVDF/NANO-size alumina (AL203)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05-511.[14]Yu .. The use of ultrafiltration as electrodialysis pretreatment for produced water desalination in the daqing oifield[ 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12-519.[15]Wang .. Electrodialysis of polymer-flooding produced water sequent use as confecting polymer water[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553-561.[16]Shi X.,Zhao .. Development of PB2=-RESIN based catalyst reactor for dissolved oxygen removal from ultrapure water[A]. FILTECH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 Exhibition for Filtra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G]. Rhein-Main-Hallen Wiesbaden,Germany,Fitech Exhibitions Germany,2005,490-796.[17]荆国林,于水利,韩强,等. 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给水排水,2005,23⑶:60-63.[18]许晓强,于水利,崔崇威,等. 造纸用低温低浊水脱色技术生产性试验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⑴:46-48.[19]余鑫晶,于水利,邱晓霞,等. 给水管道生物膜中的细菌生长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0]付英,于水利.氧化型聚硅酸铁去除溶解性有机物性能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1]王北福,于水利,董喜贵,等.油田采出水回用为灌溉用水的实验研究[A].见: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首届中国城镇水务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组委会,.[22]时文歆,于水利,邱晓霞,等.动电修复铅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初步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⑴:21-23.[23]Shi Wenxin,Yu Shuili,Liu Yanan,Zhao Liye .Speciation of Cd in Different Soils Before and After 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A].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hina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4]Yu Shuili,Zhen Xianghua,Wang Beifu,Zhao Fangbo,Zheng Haifeng,Liang ultrafitration to treat produced water for reinjection[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5] Wang Beifu Yu Shuili,Nie Lihong,Zhen Xianghua,Wei Hybrid UF and ED system Reusing polymer-flooding produced water as confecting polymer water[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6]Fu Ying,Yu Shuili,Yang efficiency of poly-silicon-ferric-sulfate(PSF)[A]. In:State Key Laboritory of Pollution Control and Resource Reuse of Control and Resource for A Better Tomorrow and Sustainable Economy[C]. Shanghai,China: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and Nanjing University,.[27] Liu Yanan,Yu Shuili*,Zhao Bingjie,Guo Siyuan.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anaerobic/ 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upplied with glucose as carbon sourc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2005,22 ⑶: 102-106[28] Yu Shuili*,Liu Yanan,Jing Guolin,Zhao Bingjie,Guo Siyuan. Application of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CR-DGGE) to Analyse Phosphate-Accumulating Organisms Cultivated with Different Carbon Sourc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5,17 ⑷: 611-614。[29] 卢燕,于水利,蔡报祥. 有机膜的无机改性及其性能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30] 严哓菊,于水利,李薇,等. 一体式PAC-M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中农药及THMFP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31] 王北福,于水利,聂立红,等. 电渗析法回用聚驱采出水的试验研究[A].见: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膜法水处理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清华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32]严哓菊,于水利,李薇等. 浸渍型PAC-M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处理效果效果[A].见: 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委员会给水委员会第十次年会,2005年中日水处理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厦门: 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委员会给水委员会,.[33]刘亚男,于水利*,赵冰洁,等. 胞外聚合物对生物除磷效果影响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5,37⑸:623-625[34]刘亚男,于水利*,薛罡,等. 聚磷菌PAO1-1的筛选与除磷特征[J]. 中国给水排水,2005,21⑽:13~17.[35]付胜涛,于水利. 厌氧消化处理水果蔬菜废弃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5,23⑷:18~21.[23]付英,于水利,张存兰,等.纳米TiO2膜无机亲水改性及在污水处理中应用展望.化工时刊,2004,18⑿:8-11.[36]芦艳、于水利、蔡报祥.高分子有机膜改性技术研究[J].现代化工,2004,24(Suppl1):84-86.[37]荆国林,于水利,韩强,等.电渗析降低含聚污水矿化度的方法[J].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28⑴:41-43.[38]荆国林,于水利,韩强. 聚合物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4⑵:16-18.[39]荆国林,于水利,韩强. 电渗析处理含聚合物污水研究[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l9⑶:49-51.[40] 刘汝鹏,于水利,王全勇,等. 浅谈造纸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工业水处理,2004,24⑿:64-67.[41]赵方波,于水利.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污泥膨胀的特征与控制对策[J].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4(增刊):107-110.[42]Liu Yanan,Yu Shuili*,Zhao Bingjie,Guo Siyuan. Study on the role of extracellular exopolymers n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in anaerobic/aerobic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1127-1133[43]ZHAO Fang-bo,YU Shui-li,L Qian,Zhang Hong-jie? Characteristics of N and P Removal in An Intermittently Cuclic Activated Sludge-Membrane Bioeractor Proces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1258-1259[44]Shi Wenxin,Cui Chongwei,Yu Shuili and Feng Weiming? Study on Electrokingtic Remediation of Cadmium Contaminated Soils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s (ICEC),Xiamen University,Xiamen,China. Oct. 2004:278-281[45] Zhao Fangbo,Yu shuili,Liqian,Zhan Hongjie,Liyu. Study of Membrane Biological Fouling Layer Characteristics by AFM,SEM and HPLC.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 An,China,August 18-22,2004: 631-636[46]于水利,时文歆,冯伟明,崔崇威. 铅锌矿区土壤镉污染的动电修复技术[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19⑶:78-80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的要求。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

摘要: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室内消防和热水系统设计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目前高层建筑给排水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给排水节水措施,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高层建筑;设计;节水措施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法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一般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相比,基本的理论和计算方法是一致的,但因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结构复杂。近年来建筑给水工程设计方法得到改进。

例:给一个高层建筑为15层的楼房设计给排水:

住宅楼为框架结构,共15层,层高,室外给水管网位于建筑物的北侧,距离外墙为10m,接管点埋深,管径400mm,管材为球墨给水铸铁管,常年提供的水头;室内粪便污水需要经过化粪池处理方可排入市政管网,室外排水管网位于建筑物的南侧,埋深2m,管径600mm,管材为聚乙烯双壁波纹排水塑料管。

设计参数

生活用水定额:qd=150L/(人.d);最大小时生活用水量:Qh=;最高日用水量:Qd=;小时变化系数:kh=;每户人口:m=人;共90户;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消防水箱水量为火灾前10min的水量6m?;贮水池内的消防水量:按火灾延续2h的水量计;雨水重现期:2年。

设计内容

给水系统设计

管道采用钢塑复合管(内衬塑外镀锌)螺纹连接,进行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管道安装完毕需进行水压试验,压力设在,并对安装好的管道做好防腐和保温工作,冲洗管道对其进行管道通水试验。

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上卫生器具的最大静水压力不得超过,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分区。设计任务书给定了市政给水管网提供常年的水压为。根据给水最小所需压力估算方法:第1层,第2层,2层以上增加1层,压力需增加。得的压力能直接供到第6层还多。所以1层~6层为一个区,上面7层~15层为一个区,总共就两个区。1层~6层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其中底层和2层~6层单独设立管。

考虑到此设计对象是15层的高层建筑。市政管网提供的压力不能全部直接供水,所以必须对生活用水进行提升或加压。高层建筑设计一般都使用高位水箱供水,供水压力比较稳定,此设计也使用高位水箱;又因此设计面向高层民用住宅楼,通过查看平面图纸,根据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和楼层的承载力情况及水箱本身占用大量的建筑面积,即在楼层中间没有建筑面积可允许安置水箱,串联供水不可实现,因此高区的供水应在地面用泵抽升到高区水箱。

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管材使用量、工程投资相对较少,但它对减压阀的质量要求相对较高,一旦减压阀受损或使用性能降低,低区的静水压力会迅速增加,影响卫生器具的使用。方案(二)采用低区市政管网直接供水,消除了通过依赖减压阀降低静水压力来减少低区供水的现象。基于工程质量和供水水质及水压的可靠性,最终选择方案(二)

排水系统设计

室内排水系统为污水、废水合流系统,地上部分直接排出室外,地下部分分段设置集水坑把地下室污水、废水汇集于坑内,利用潜水泵由集水坑自动控制将其提升至室外。为了保护存水弯水封性能,保持排水系统内的空气压力与大气压取得平衡,使排水管内排水畅通,向排水管内通入新鲜的空气,保持管内的换气,防范因室外管道系统积聚起来的有害气体而伤害到养护人员、引发火灾和腐蚀管道等隐患,还应减少排水系统的噪声,在排水系统中设置通气管。

室内消防工程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有:分区、不分区两种方式。消火栓的静水压力超过时就需要分区供水,而本设计是15层的小高层,高度不超过50m,静水压力小于,可以不分区。同时本设计的建筑是15层小高层民用住宅楼,造成火灾的隐患少,人员疏散也快,扑救难度不大,高压消防给水无须设置常年的。设置专用的消防泵,从贮水池内抽取消防水,可用生活给水箱在火灾发生初期10min提前给水,并设置止回阀,既消除了消防水箱对楼层负荷,又可减少工程投资。此设计是15层小高层,层高,总楼高不超过45m,根据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规定消防栓的最大静水压力不超过,此设计无须分区消防供水,可利用消防泵直接供水满足条件。

室内热水工程

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热源的供给情况、热水用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来确定何种热水供应方式。热水供水方式有如下几类。按供应范围不同有:集中供热、局部供热、区域供热。

2、目前建筑给排水存在的问题

控制超压出流产生的水量浪费

生活给水系统按规定竖向分区后仍然存在着部分卫生器具配水点水压偏大的问题,而这是常常被忽视的。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少于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影响给水系统正常分配水的流量。如不采取减压节流措施,将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压过高、漏水量增加等弊病,同时易产生水击、噪声和振动,致使管件损坏和破裂。这些水量的浪费不容忽视。

管道和阀门的损坏

我们可看到的路边给水管道在管子接缝处及法兰、阀门连接处向外冒水,而我们看不见的地下更不知有多少漏水处。管道受损及腐蚀,阀门不严等问题导致大量水流失。

热水系统浪费水量巨大

建筑热水供应已成为建筑给水的重要部分,由于设计不当,其浪费已非常严重,造成一定损失。所以给水系统供水应保证冷热水压力均衡,采用循环系统以确保每户开龙头就有热水,降低水量浪费。

3、我国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

提高用水效率

1)严格执行生活用水量定额标准,饮用水、生活用水、景观用水、绿化用水按各个水质要求分别供给。

2)采用节水系统,如节水的卫生器具,利用限制卫生器具的流出水头、红外线感应龙头和便器等。

3)选择一个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能等非化石能源用于建筑的热水供应。对于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

雨水的利用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再循环得到符合标准的水质进行绿化浇灌,处理后的雨水还可用于冲洗厕所,这不仅可减少用水量还可减轻污染。提高地基的保水能力,合理规划雨水流经途径,引入雨水沉淀池再利用。

污水排放和二次利用

建筑中水系统是典型的资源可持续利用装置,将建筑物产生的污水、废水加以收集并对其处理,在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对生活污水和废水的重复利用。

节水指标

节水指标有三类:

1)雨洪水利用率:常年降雨量除以使用或收集量;

2)水使用率:正常使用量除以使用量;

3)循环量:一次性用量乘以循环次数。

4、结语

在给排水设计时,我们应正确合理的选择系统和方案,以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孙志魁.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新探.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5.

[2]杨天峰,张旺.低碳经济下建筑给排水的节能问题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0,23(9):161-162.

[3]赵培林.浅议绿色建筑住宅的节水设计.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9,22(3):40-41.

[4]李倩.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水途径探析.企业导报,2012(1):273.

浅析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方面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的要求。在设计和施工时要不断积累经验,深入分析各种常见问题,促进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发展。

1 建筑给水方面的管道施工

给水管道材料的种类和选用

现在在新型建筑中用的较多的给水管材主要包括:聚丙烯类、聚乙烯类、聚丁烯类、工程塑料类,以及还有一些复合管类,例如:钢塑管、铝塑管、铜塑复合管等。虽然可供选择的材料有许多种,但在每一个具体施工工程中也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而且在管材的选用上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必须对国家政策、施工标准、地区特点、工程性质以及施工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优管材。其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是,管道的使用位置以及其使用方法是在管材选用时需要着重考虑的,还有就是管件与连接也是选取管材时容易忽视的一个关键的问题。

给水管道的施工

在对给水管做热熔连接时,必须要掌握好加热的时间和连接将要插入的深度。如果加热时间过长就使水管融化,如果加热时间过短也不能更好连接;如果插的过深,就会造成管道断面减少;如果插的过浅也会使降低接口处强度。所以,加热时的温度、加热时间和接缝压力是影响热熔连接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

2 建筑排水管道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排水管道方面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漏水、堵塞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也比较多,第一,就是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大多是施工单位没有选择合格的管材,为了一时经济利益以次充好,或者是在安装前没有进行漏水实验,也或是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运用到工程中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比如说管道穿墙(楼板)设置套管的缺陷与不足较为普遍。有的虽然加了套管,穿越楼板与楼板面齐平或嵌入楼板有的穿越墙面,比饰面多出20-50mm,有的没有设套管或预埋套管偏位,于脆用水泥圈(楼面)塑料圈(墙面)护(粘)住,掩人耳目,有的套管比管道只大一个规格,有的大三至五个规格,套管与管道间隙有的用泡沫、油麻堵塞等等套管的设置应按(GB50242-2002)规范第规定.“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第二,就是设计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管道安装好以后容易堵塞;第三,就是住户使用时出现了问题。

3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特点

管道安装具有的特点

在这几年里,给水管道的材料大多使用的是PP-R管和UPVC管。因为这两种管道具有轻便、耐高压、抗腐蚀、质量安全、使用卫生、通水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的特性,所以安装中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便于安装。对于PP-R管的安装来说,连接前要清除管道上附着的灰尘后,在按照严格的施工流程来进行安装,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在对管道进行热熔是一定不能旋转,以免加热过度,而且在管道连通后还要采取一定措施对其进行冷却。对于UPVC管的安装来说,安装时一定要使用排水胶粘结。在涂完胶以后还要注意的就是胶干时间,具体的时间应依据当地气候和温度的变化来进行调节,还要注意不能沾水。如果是在环境温差较大的地方安装,必须使用管道伸缩节。

给排水管道的试压

当所有管道安装完成之后,还要对所有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测,主要包括检测已安装的管道和阀门等设备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要求规定,如果有问题应立即拆除予以更换或是维修。检测的具体方法是用临时的短管来替代安装的管道,把所有的开口处封闭,从管道最低处开始灌水,在最高处进行放气。如果出现异样,要及时停止检测,并立即排水。在试压完成后,还对所有管道要进行吹洗。

4 提高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维修和运行管理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要想使管网达到优质、高效、低能耗运行的目的,除要有合理的设计方案外,给排水系统安装质量的优劣将会对日后的使用产生极大的影响。

管道施工的措施

对于管道的施工来说主要是注意加热时间、加热温度、接缝压力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施工中运用最多的是钢塑复合管,在对其施工中应采用螺纹连接的方法,插入管道的长度应严格按照标准旋转深度进行控制;在对管端和管螺纹进行加工后,还要进行密封处理,这时需要使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来进行缠绕螺纹;施工中需要选用厌氧密封胶密封过的管道接头,必须在养护24h之后再进行试压。施工中要用专门的施工机具,不能随便更该。

W型铸铁管的施工方法

有关W型铸铁管的具体施工措施,第一步就是下料,在切割管材时要选用专门的切割工具,主要是保证管口的平直。第二步是连接,进行连接时先要松开卡箍,再取出内衬中的橡胶圈,把箍套和橡胶圈放在入管口的一侧,使管口对齐后,随后把橡胶圈放在接口上,最后锁紧了箍套紧固了螺丝就算完成了管道连接。第三步低支架的设置,对于一般的管材安装来说,如果每隔3m设置一个支架其实是可以的,但是对于W型无承口机制排水铸铁管接口来说就不行了,因为其属于柔性接口,当支架放在管道中间时,理论上可以将管道保持平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找到重心点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无法保证管道接口的平滑,如果采用每隔设置一个支架的方法来进行布置,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管道外观和管道坡度的问题。

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监管

给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是一项很复杂的措施,其中关于管道的铺设和管道的安装都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有关管道施工的监督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管道施工工期较长设计建筑工程的的许多阶段,所以监管也可以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

首先,在工程施工前期阶段的监管,在施工前就应该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充分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目的,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偏离设计图纸的要求,也不能在施工中随意变更设计方案。

其次,是在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监管,在基础主体施工中,要注意排水系统的排水管和给水管的引入管在穿越建筑物或地下构筑物外墙处时,是否按设计要求预留好了足够的孔洞以及设置好的套管。

再次,就是装修阶段的监管,在装修施工阶段主要是对给排水管道系统安装阶段,主要是注意装修工程不能破坏原有的管道路线的设置或是预留管道的破坏,必须在明确所有管道布置之后再结合装修方案进行施工。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为了满足给排水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工程的质量,立足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基本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胜飞;民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8).

[2] 金生;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解决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9).

[3] 刘康;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01).

[4] 何新辉,魏晓斌.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1,(04).

[5] 李霞,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教学实践与探讨[J].山西建筑,2011,(01).

水工结构工程研究论文

请参考下面2篇:【题名】:水利工程【摘要】: 水利工程基础学科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特性;受漩涡作用的水下块石的起动流速;复式河槽流量计算方法比较与分析;二维溃坝洪水波的演进绕流和反射的数值模拟;分部面积超蓄产流法;天然河流被改变条件下的降雨径流预报模型;面向对象方法在河网非恒定流计算中的应用;水工材料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抗剪作用的试验研究;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渗透性能试验研究;水工结构土石坝沉降一填筑灰色监测模型分析;高碾压混凝土拱坝分缝形式及破坏机理研究;碾压混凝土拱坝单向间隔诱导缝等效强度研究。【题名】:水利工程【摘要】:水利工程基础学科 突扩突缩式内流消能工的数值模拟研究;湖底地形对风生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动水环境中有限宽窄缝湍射流的水力特性研究;双局部行进波对流的时空结构;水工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锈蚀损伤的解析解;跳回失稳研究;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层配合比优选方法研究;堤基渗流管涌发展的理论分析。

也不一定,每个导师的要求不同,有的只要是上知网的期刊就行,有的则要求要是专业的期刊,所有最好还是发在专业相关的期刊上最好了,当然了,不这样其实也无所谓,因为研究生发表论文其实也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好多导师只认你的有没有发论文到期..

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那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人要怎么写论文呢?本文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论文,欢迎参考借鉴。

摘要: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这里面的防排水技术又是水电水利工程的基础,由于主要服务于农业活动,所以受到我国土地复杂的地形以及气候的干扰因素,导致工作难度加大,本文主要研究了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技术。

关键词: 水利水电;防排水;施工技术;主体建筑物

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水施工受到气候和地貌的影响较大,如地形、地质、水文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工作人员以及技术干扰,所以只有在围堰的保护下才能对主建筑进行分期的施工,而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排水对施工的安全具有很大的影响。

1工程中防排水简介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由拦河坝和电站厂房以及船闻构成。其中引水式厂房和河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其他形式的厂房都会直接建设在河床或河道上。设计时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拦河坝可分为土石坝、混凝土坝、橡胶坝及铜闻门坝等。本文讨论的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使用的是混凝土坝,为水利水电工程防排技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2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如果水利水电工程没有建立防排水系统,那么很容易出现较大事故,对工程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制造隐患,最重要的是对人民和工作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排水做的不合格,那么在雨季,由于上游大量的水汹涌而下,使得大量积水无法排放,造成洪灾,所以设立防排水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防排水工作做好,才能保证农业的正常发展。

3围堰防排水系统的建造

围堰就是临时修建在建筑物旁起到维护作用的结构,,它的作用就是预防河水中的泥沙被冲到修建建筑物的位置,方便于挖基坑和围堰内的积水排除等工作。除了特殊的建筑物外,一般水利工程中的围堰在建筑物竣工后都会拆除,围堰的高度一定要高于最高的水位。在水利工程中围堰的作用非常之大,它不但有利于建筑物的修筑,还能对防排水体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于围堰的修建我要做到因地适宜,在一些黏土比较少的地段,围堰的外坡修建我们就要用混凝土,这样不仅能够做到防水防泥沙的作用,还能够避免降雨的冲刷。对于那些黏土含量较多的地段,我们可以用黏土来修筑心墙,对于外坡的.建筑使用堆石棱体修筑就可以,这样不但能够节省成本,还能够发挥出非常好的效果,还有一些更特殊的地方,如森林等,我们也可以建筑草木围堰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建筑水利水电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地貌和建筑物的需求进行确定围堰的材料以及所需要的品质。一般的围基都会采用混凝土墙和喷射灌浆以及用黏土来进行铺盖对防排水处理。对于那些黏土含量少的地域,我们可以采用挖掘机进行协助作业,挖出的黏土进行回填来建筑墙体。

4坝基建造对防排水系统的重要性

水坝修建过程中,由于大量河水的集聚,导致水压对坝基的压力非常之大,这样就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防排水系统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可以在临水区域使用帷幕灌浆来进行处理,防渗帷幕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坝基渗水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同时防渗帷幕和坝基护坦的地方一起组成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防排水体系。

5主体建筑物防排水体系的设计

我们主要研究一下最常见的混凝土坝。在设计主建筑物的防排水体系时,我们一定要结合建筑工程的主建筑物功能和目的的特点进行设计。施工中的挡水建筑作用主要是防水,而用作排水的是挡土建筑物的设计。挡水建筑物在施工的时候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水位差引起巨大的水压,还有就是在施工时混凝土的凝固时间对其造成影响。因为混凝土坝的特点,护坡的排水方法我们可以使用土工布和排水管。将土工布和水管铺在护坡的表面或埋在护坡上,设置科学的排水系统可以让过程事半功倍;由于大多数的水利水电工程都具有较大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排水的要求。但因为二期工程靠近闻门处混凝土的断面较小,无法承受河水的冲击力,会出现漏水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施工时要一边浇筑一边封模来确保毛面和缝面的质量,这个办法可以保证缝面干净振捣有效,完美解决漏水现象的发生。因为方位的不同,在施工是我们所用的防水物质就要随时调换。如果我们用止水片,那么就要根据结合面的宽度等来确定使用的种类。坝肩的地质要求可以确定防水系统中的防水技术。

通过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因为建筑物主体的规模都不小,施工的过程较长要分期完成,在这段时间内防排水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竣工后建筑物的质量问题。同时它还会对河流的水位差造成影响,大坝的临水面要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措施,不然就会对整个过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康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2]李建鹏.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0(2).

[3]谢拥军.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单价预算的编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4).

从五十年代以来一直从事大坝等工程建筑与震动波动、混凝土结构动态断裂、工程建筑物抗震设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解决大坝、海港、核电厂等工程实际问题的关键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期从事水工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水坝抗震理论和模型实验技术,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混凝土结构动态断裂技术理论研究方面,为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代表性工作有拱坝等复杂壳体动、静力分析的“拱梁模态法”坝与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大坝和核电厂海域工程结构抗震安全评价的动力模型破坏试验的仿真模拟技术加载历史对混凝土材料的多轴强度与损伤特性的影响等。 发表著作3本,研究论文200余篇。 和日本东京大学、罔山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建立有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联系。为中国十余座大型混凝土坝工程、土石坝工程、海港码头工程,核电厂建筑工程等负责过抗地震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与试验工作,参与编制了工国水工建筑物抗地震设计规范与核电厂抗地震设计规范。有关大坝在爆破振动中的安全评价,水坝抗震理论与试验技术。

城市水务工程研究论文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有着江河发源地的水资源优势,在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育和流淌着分属长江、珠江流域的湘江、资江和漓江等著名的河流。全市484万人口,年拥有水资源量达391亿立方米,是国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漓江,发源于越城岭的猫儿山、流经兴安、灵川、临桂、阳朔、恭城、荔浦、平乐等县和桂林城区,注入桂江、全长228公里,流域面积达12159公里,属山区雨源性河流。作为桂林的母亲河,它养育了桂林人民,滋润着桂林秀丽的生态环境,是桂林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让漓江水资源进入水市场,发挥出更大的综合效益,已成桂林人民的当务之急。从总体上看,水资源的自然蕴藏和命脉性,确定了水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水资源的流域分布范围不够明确,往往超越行政归划的界限,需要协调行政区域或上、中、下游之间关系,明确水使用权主体;水资源既难以在市场大量交换,又属于世界性稀缺资源,具有极高的商品性。正是这些普遍性特征,给水资源的管理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漓江的水资源,在普遍的特征之外,还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首先,作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漓江流淌在桂林市统一的辖区内。69亿立方米的年总水量,不仅是丰富的蕴藏,而且为统一计划、统一调度、统一使用,明确水权使用主体提供了条件;其次,漓江流域大面积的三大雨源林区的生物群落,不仅孕育和保护着漓江的生存发展,而且涵养了水源,优化了水质,有效地提高了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经济价值;第三,漓江流域水资源源于山区,山区河流河床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难以实施源头蓄水;进入岩溶峰林的漓江,因地下溶洞和裂隙发育,使地表水变为地下水。全流域工程性贮水能力不足10亿立方米,近5/6的水资源没有有效利用,甚至造成灾害;加之漓江水量依赖降水,雨量的季节性分布造成漓江径流的季节性多寡悬殊。这些“个性”充分显示出漓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通过工程措施、生态保护,解决漓江源头蓄水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转换为产品和商品的过程简单,一部分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而早已部分明确的水权,意味着水权市场的实际存在。商品和市场的客观存在,说明了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和配置水资源已具有紧迫性,需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解决好水资源配置的思路,体制和模式,适应市场机制的要求。但是,对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配置问题,仍远远滞后于时代的要求。一方面,桂林现行的取水许可制度没有明确的水权界定,造成了水电、水文、水务、交通、环保、农业、旅游、林业多部门的分散性管理体制,权力分享、责权交叉,上下游和河段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割裂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优化配置体系,甚至一度造成了人为的争谋“漓江精品游”的矛盾,制约了水资源有效、合理地配置;另一方面,淡薄的市场经济观念,长期弱化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意识,人们忽略了水资源的价值和开发效益。只图取用水方便,不计取用水成本,缺乏主观上的节水意识,生活、工农业发展、航道、旅客、景观、环境与生态的用水,无节制地向水资源伸出长长的手臂,桂林市工农业用水定额高出发达国家几倍甚至几十倍,农业灌溉有效利用为30~40%,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45%,由于水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例太小,生活用水的无标准浪费现象随处可见。面对这些情况,强化市场观念,提高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重点是管好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水的资源特征,无疑影响着进入市场的快慢、多寡程度,而人们的主观意识,则在市场上起着制约的作用。桂林的水资源如何适应水市场的要求,当前,急须解决好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为水产品进入市场前和进入市场后的管理问题提供基本思路。端正思想认识。桂林人必须在头脑里,尽快地树立起几个观念。一是商品、市场观念。水对于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性和不可替代性,以及全球水资源的匮泛性,表明了水资源的珍贵价值。水资源可以直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又可以经加工为水产品增值后进入市场。它的这种商品价值,要求人们树立起商品意识,而这种商品的稀缺匾乏,表现在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又是不需多久将兑现的事实,更要求人们树立起市场观念。二是价值和效益观念。珍贵的商品价值,赋与水资源创造高效益的可能,而生活必需,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特性,更加强化了作为商品“一本万利”的必然性,对于水资源蕴藏数质量首优的桂林市,更好地配置资源,产生最大效益,应该是发展的必然。三是保护意识。漓江水资源尽管量大质优,但却有限。如果不加保护,任其错误观念、行为发展,量大质优可能转变,有限的资源也可能因流失而丧失该得的效益。确定管理模式。流域是水资源的分布形态,它的博大范围,涉及到森林、矿业、动植物、航道、生态环境、气候、地貌等专业,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圈分布,具有自成规律的典型特征。因此,正是水资源的流域分布形态,确定了必须采用流域管理的模式。当今的流域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两种。前者是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对水资源实行归口管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后者则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按分工职责对水资源进行分别管理,或者将水资源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国家只制定法令和政策。在桂林,两种管理模式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弊端。集中管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集权,难于兼顾多方利益;往往因不能适应水资源的多用性,回避了很多不应回避的具体细节;而原有的分散管理无力解决各部门之间利益的冲突,和上下游间流域开发利用的冲突。为了解决集中和分散管理存在的弊病,应当借鉴先进国家的办法,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就是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分离水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采取市场经济的作法,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拍卖水资源的使用权和排污权,通过市场调节和流域内水资源管理使用过程中冲突各方的磋商与仲裁等手段,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集成管理。用这种管理模式,在维护国家所有的权威下,通过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法,以市场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较之集中和分散管理模式更为科学。以桂林市为例,由国家水资源的专门机构分配或拍卖给广西的水权和排污权,再分配或拍卖给桂林市后,桂林市在分配的权利范围内实施流域水资源的集成管理。健全管理体制。采用流域集成管理模式,就是由国家设立专门机构,或者由国家指定专门机构,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个机构就是流域集成管理的国家专门机构。这个专门机构的基本职能,主要是进行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规划与标准的制定,协商水资源开发利用所涉及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关系和冲突,以依法行政的权威部门身份,对全流域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和排水、水质和水量实施统一管理,依法确定流域内水资源的保护、分水和排污方案。在管理方法上,实行流域断面流量控制,根据生活用水、工农业用水、环境与生态用水需求,考虑人口和经济效益,兼顾上下游利益确定水量分配。在国家专门机构之下,直接设置省(市)级管理机构,作为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的二层机构;地市级设置的专门管理机构,属于三层管理机构。县以下,由于流域面积、范围较小,可不设专门机构。二、三层专门管理机构,作为政府部门、应尽量精干、统一,一般以城市为中心设置水务局。其主要职能是在一层流域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下,依分配的水量、分工的职责与范围,进行片段规划所得策略综合集成和发现冲突的上报化解、自行化解。在这三层行政权威机构之外,水产品的加工制作和市场销售,则主要是企业运作。供水、排水、水能、污水处理及回用。都可以组成企业,在专门管理机构的监督下,按市场规则保障大众所需。这样,就能发挥市场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增强市场消费者的节水意识。依此设想,桂林市可设置第三层的流域水资源管理专门机构。由于市辖范围有着多水系源头水资源分布,因此,桂林市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必然兼负多流域水系的管理任务。进一步明晰产权。由于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国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流域管理采取取水许可制度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制度被实践证明已经滞后.因此,必须实现取水许可制度向水权制度的转变,使流域水资源经过明晰水权之后实施管理。水权管理的核心,就是确立明确的用水权主体。这里所提到的明晰产(水)权,就是完善用水的初始分配制度,建立用水再分配的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水权的初始分配都通过政府机构,这种作法体现了所有制原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用水初始分配归国家的作法都无可非议。问题在水权的再分配。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市的水权的再分配也是由代表国家的政府垄断,表现为“行政划拨、指令用水”的取水许可制度。这种模式,过去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保障了人民的需求。但正是“取水许可”模糊了水权主体,“国家的就是大家的、大家的就是我的”的观念,造成了无节制取水、水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益极低的状况。水权主体的模糊,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用水量大增的情况,已经明显的表现出问题:一方面,无论是流域内的上下游水事管理,还是跨流域的调水,就是处理水资源环境事务,运用行政手段的难度越来越大,协调利益冲突的有效性越来越差;另一方面,政府对水权再分配的集权,有碍于社会群众力量的发挥,制约了水资源的配置和水产品进入市场,水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的释放。因此,取水许可制度向水权制度过渡需要把握几个主要环节,一是强化国家所有的观念,牢固水资源初始分配由国家或国家指定部门垄断的原则,让流域管理的专门机构作为用水权主体,树立起真正的权威行使职能;二是国家的流域管理专门机构作为过去的直接控制者,今后逐步变为标准制定、仲裁和信息发布的间接控制者;三是在明确用水权主体的前提下,鼓励流域上下游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予管理,依据水权制度原则,民主协商具体事宜。明晰水权,也应同时明晰与其相关的水利、水能设施产权。只有水权和水设施产权的明晰,才能强化管理,推动社会资金和外商投资兴办水利、造福人民。进入市场运作。水资源经过初始分配和再分配,通过工程措施成为水产品。由于水资源分布和利用的不均衡性,客观上存在着水需求和潜在的水供给、水产品的供需要求,带来了水权市场的存在。拥有了水权,就意味着有了市场的主动权。但是,水权制度建立初期,水权市场只能算作是“准市场”,有多种因素限制着水权市场行为的发生。譬如拥有水权后,如何保障生态环境、粮食安全,如何改变时空条件的限制,降低降雨、绿化等条件的制约。激活水权市场,变“准市场”为“市场”,前提是代表国家的政府要尽快完善规范市场交易行为。诸如,水权的转让应符合流域规划和区域规划,按流域规划进行论证、审批;水权转让价格的评估和公证;水权转让与周边地区、其它用水户及环境方面的关系处理等等。当前,桂林市可以仿照国家“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模式,以股份制形式拥有并买卖用水权。所经县城需要的用水权,通过计算自身用水的总需水量,按需水量确定本县在股份公司的份额。需水越多、份额越大、投入越大。至于今后的投资、规模、收益就完全按企业行为运作。引入市场机制,突破口可选在供水产业上。一方面,供水产业已经成为不可替代、有利可图的产业;另一方面,供水产业存在着政企不分、负债经营等多种问题,需要改革。将供水产业引入市场,核心是政企分开,打破国有垄断,提倡多种所有制经营,积极引入市场,参与竞争。激活市场,就要实行企业的股份制经营,争取产权来源的多元化;大力发展特许经营,在政府或全民企业控股的前提下,允许私营企业进入,参股或独立管理运作;在水市场调高水价,让水价体现出水产品的生产成本、环境成本和资源稀缺成本,增强用户的商品意识、节水意识和动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桂林市要加强漓江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必须从进入市场的角度研究问题,让水资源、水产品的配置在市场中适应新情况,逐步完善其管理运作方式,才能使有限的资源物尽其用,保证所需,增长效益。

城市水务专业 二级学科码 081521 学科门类 工学 一级学科 水利工程 一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学科授权码 二级学科授权批准年月 培养层次 硕士博士 所属部门 水文院 博士点授权年月 2002 硕士点授权年月 2002 博士后站点状况 有 重点学科状况 - 学科点简介 一、学科总体概况 城市水务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自主建立新专业,隶属于水利工程一级学科,主要涉及城市化地区水文规律分析、水务工程规划、水环境及生态保护、城市水资源及节水、城市防洪减灾、城市水务管理等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等内容。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置城市水务专业硕士和博士点的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和博士生。二、主要研究方向 1、城市水循环机理研究; 2、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 3、城市水灾害防治工程; 4、城市生态与景观。三、学科队伍情况 本学科目前有教学和科研人员1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他们均毕业于全国著名的大学,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100%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位,70%以上的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四、科研条件与科研成果 河海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城市水务研究的高校,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项目、各省市研究项目、生产委托项目80余项,取得很多具有重大科研与生产实用价值的成果。同时发表城市水文和水务方面的专著、教材15本,科技论文100多篇,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五、人才培养 城市水务学科培养掌握城市水务学科的坚实基本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适应21世纪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及技术人才。六、学科发展前景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城市建设的需要,截止到2001年年底,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19个单位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管理,培养能够承担城市化地区水务工程规划、水务管理、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及节水、城市防洪与排水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城市水务学科设立顺应了我国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多龙管水向水务管理一体化转换对人才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信息来源 研究生院

1、城市水文规律分析:在流域水文学的基础上,分析城市化对区域水循环的影响,利用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水利工程、水文水质等方面的资料研究城市气象、水文和水环境基本规律,提出有关的计算方法和模型。2、城市防洪与减灾:分析城市洪涝灾害发生的成因,模拟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过程和可能后果,研究城市防洪减灾的理论和技术,制定城市防洪减灾的对策和措施。3、城市水资源与供水:研究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配置和保护的理论及技术,提出城市供水体系建设方案和供水安全保障措施。4、城市水务规划与管理:研究城市涉水工程的规划、设计、管理理论和方法,提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水务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和管理技术。5、城市水环境及生态:研究城市化对城市水环境及生态的影响,分析水体污染物的排放、扩散、降解等规律,进行相应的分析、模拟、预测、预报,提出城市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方案。

他们学校的研究生院网上都有,建议你去查查,可能还可以找到别的有价值的东西.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