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齐鲁人物杂志

发布时间:

齐鲁人物杂志

《齐鲁名人》杂志第四期发表了题为《苦累艰辛都不怕 天南地北总关情》的访谈...《南北东市场经济观念》的演讲思路理顺了。我把它叫“三东市场经济观念”,...这个混蛋为什么在这里造谣,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因为去年栾老师去年写的一篇...

由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15齐鲁最美职工”评选活动全面启动。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总工会、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公共频道承办的“2015齐鲁最美职工”网络评选活动将于3月23日8点正式启动,月25日,“齐鲁最美人物发布厅”公布了10位“2015齐鲁最美职工”。。。。。。。。。。。。。。。。。。。。德州市人民医院内二科主治医师刘志勇名列其中。

你是说山东吧!“齐鲁”一名,因于先秦齐、鲁两国。到战国末年,随着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因为文化的一体,“齐鲁”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省区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齐鲁”和“山东”都是历史上形成的地理名词,今天看来,二者所指地理范围完全一致,可以通用。但在历史上,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山东”一名,在历史上所指地域范围变化很大,到宋元时期,今山东地区,才作为行政区划提了出来,而包括范围,仍与今山东不同。直到清代才正式命名为山东省。从此之后,地域范围或有变化,但名称不变,范围出入也不大,与古齐鲁范围基本一致。讲齐鲁文化,先秦时代,以齐、鲁两国地域范围为准,汉代以后以今山东省区范围为准,二者或有不大一致的地方,只能以这个标准处理,为了明确“齐鲁”和“山东”的关系,下边分别看看二名的由来和地理沿革。一、“齐鲁”的由来及沿革“齐鲁”缘起于先秦齐、鲁两国,是齐、鲁两国的合称,原是国家概念。齐与鲁是西周初年的两个封国,是西周在东方代行统治权的两个重要阵地。因为西周初建时,东部沿海地区殷人和东夷人的势力强大,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商奄叛乱之后,周王便将两个最得力的人物: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旧地,建立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鲁居泰山之阳,都曲阜,齐居泰山之阴,始都营丘(今山东昌乐,一说即临淄),后迁薄姑,再迁至临淄。齐、鲁始封时,地方各百里,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数百年的兼并战争,两国疆域不断拓展扩大,基本控制’了今山东地区。而且随着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融合,人文同化。文化的交流,齐、鲁两国内部联系逐步加强。有别于中原、燕赵、秦、晋、吴越、荆楚等的齐鲁地域文化圈逐步形成。“齐、鲁”一词也逐步联系起来,由国家概念向地域概念过渡,首先将齐、鲁联系起来的是孔子。他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论语·雍也》)这是指齐、鲁两国思想文化的联系和区别而言的,还未把齐、鲁联为一个词。过了不久,他又说:“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左传·定公十年》)又进一步强调了两国文化的内在联系。但是,这里的“齐鲁”仍是国家概念,各自独立其义。到战国后期,“齐鲁”才真正组成一个词,成为含有统一文化特点的地域概念。最早把“齐鲁”作为统一地域概念使用的是荀子,《荀子·性恶篇》云: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把“齐鲁”与秦对言,显然是指两个地区。齐鲁地区的人文与秦国地区的人文有何不同呢?齐鲁尚礼义,有“礼义之邦”誉称,秦则缺乏礼义文化,是其政教不同造成的,绝非因为人的本性不同。从此之后,“齐鲁”一词便经常出现,或作为国家概念,指齐、鲁两国;或作为地域概念是指今山东地区;或作为地域文化概念指齐鲁文化范围。如《史记·儒林传》云:“韩生推《诗》之意,而为内外传数万言,其语颇与齐鲁间殊。”就是说汉代生于燕郡(今北京)的韩婴作《诗》内外传(即《韩诗》),其语言和学术观点,与齐鲁地区作为今文或古文经学的《诗》论特点明显不同。《汉书·艺文志》说:“汉兴,有齐鲁之说”;《晋书.范宣传》:“讽诵之声,有若齐鲁”;苏辙诗有句:“我本生西南(四川眉山县),为学慕齐鲁”;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吴伟业《赠苍雪诗》:“洱水与苍山,佛教之齐鲁”等等。“齐鲁”一词,已成为较为固定的地域概念,这一概念源于齐、鲁两国,且与两国文化有许多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圈分不开。这一方面说明,齐、鲁两国文化经过逐步融合到战国时代已初步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实体,成为天下向慕的“礼义之邦”了;另一方面作为地域概念也明确化,即指今山东地区。山东号称“齐鲁”、或简称“鲁”、或别称“齐”,就是这样形成的,有很深的历史文化渊源和较固定的地域范围。二、山东的由来和沿革山东作为地区名称,历史上出现很早,而且变化很大。春秋时期,晋国居太行山以西,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北魏建都平城,五代时晋亦在太行山以西,故沿用古晋称太行山以东为“山东”。战国、秦、汉时期则是指崤函以东地区。因为秦在关中,故称崤函以东六国(楚、齐、韩、魏、赵、燕)为山东六国,或云关东六国。此时山东与关东意义相同。如《管子》书就有“楚为山东之强国”语。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多次用山东提法,如说“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又有“山东之国”、“山东豪俊”、“山东大扰”等说,皆指崤函以东地区。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卷一说:“山东之称,古或指关东言,或指太行山以东言,不专指今山东也。”秦汉一统之后,关中与山东(或关东)在政治上的对立消失,山东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广、狭两义。广义的山东是沿袭战国时的旧概念,狭义的有专指齐鲁地区的意义了。《史记·酷吏列传》载:御史大夫齐地苗川国薛(今山东寿光南)人公孙弘说:“臣居山东为小吏(薛邑狱吏一作者)时,宁成为济南都尉。”又《史记,儒林传》:伏生“教于齐鲁之间,学者由是颇能言《尚书》,诸山东大师,无不涉《尚书》以教矣。”齐鲁之有山东之称,当滥觞于此。至于山东成为行政区划,是又经历了数百年演变过程的。山东地区的历史沿革、行政归属,夏殷时代不可详考,但当时是方国或部落林立,且有大部分被夏、商王朝控制,归夏、商统治。西周至春秋时期,该地仍是方国林立,除齐、鲁两大国外,主要的还有曹、滕、薛、郯、莒、纪、莱、谭等,还有宋、卫的一部分。战国时期,山东地区被齐、鲁两国控制。战国末年,除南部和西北部一部分分属楚、赵外,都被齐国统一。秦统一六国后,山东地区被置为郡县,如齐郡、琅邪、东海、东郡、薛郡等都在山东范围。汉初封王,山东大部分地区封给了齐王刘肥。汉武帝时削弱封国诸侯王势力,初置十三郡州,山东置青、兖、徐三州,下置郡、国、县。之后数朝行政区划有所变动,但基本变化不大。唐代将全国分为十道,山东地区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北宋改道为路,全国分为二十四路,山东分属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金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统军司,治益都(今山东青州市),统辖山东地区。至此,“山东”一名始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之名称。元代置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及山东东西道宣尉司,直隶中书省,称为“腹里”。明洪武元年(1368年),置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后移治济南,又改置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至清代才将山东政区正式定名为山东省。此后沿用不变。山东作为一个行政区划的名称,虽然确定很晚,但它奠基于古代齐、鲁两国地理范围和两国最后融合为一个独立体系的文化——齐鲁文化。因此,此书用《齐鲁文化》,不取《山东文化》之名称,是有其历史文化渊源的。因为这个地域文化圈的形成是在先秦齐鲁两国时代,而不在山东成为行政区划以后。相反山东成为全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以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反而冲淡了齐鲁文化的地域特点。因此,用“齐鲁文化”定名,更能突出齐鲁文化的地域特点,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灿烂的季节大结局是江中石和袁晓夏在工作中取得了突破,感情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电视剧灿烂的季节是由王放和马藜以及韩明霖、高洋、闻雨等人共同出演的一部年代剧,该剧讲述的是在工厂里工作的袁晓夏和江中石两人相遇,为了事业和前途,他们共同努力,精诚合作,最后终于取得突破成绩的故事。

梁川机床厂子弟江中石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进入机床厂工作,袁晓夏的父亲也受江家问题连累,意外去世。四年后,心怀怨恨的江中石和袁晓夏在机床厂重逢,但是在面对工厂的技术革新难题的时候,两人放下恩怨精诚合作。

段云平为攀附权贵既破坏了江中石的爱情,又背叛了袁晓夏,一步步走进犯罪的深渊。江中石和袁晓夏全心全意探索企业发展之路,渐渐走在一起。段云巧、杨春秋等基层职工在下岗之后自力更生,奋发图强,重新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经过二十年的艰苦探索,江中石和袁晓夏依托梁川机床厂的技术积累和生产经验,终于在数控机床的研发上取得突破,让改制后的梁川机械厂走出困境、焕发生机。

齐鲁杂志官网

《齐鲁医学杂志》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 《齐鲁医学杂志》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2004年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齐鲁医学杂志

《齐鲁医学杂志》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医学院主办的省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86年2月创刊,原名《康复与疗养杂志》,季刊,内部刊物。1995年经国家科委核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1998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更名为《齐鲁医学杂志》。

一、来稿要求(一)所有来稿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二)来稿须时注明第一作者的性别、年龄、职称及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第一作者及其单位对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负责。若该研究工作已获得课题基金资助或获得奖励,请注明课题(奖励)名称及编号;若文稿已在学术会议上宣读,请注明会议名称及时间。(三)论著一般不超过5000字;技术和方法、病例报告、经验介绍限3 000字以内;短篇报道限1000字以内。(四)本刊采用网上投稿系统,作者登陆我刊网站(青岛大学医学期刊后,按系统要求逐步进行。为便于编辑修改,来稿请用Word文档格式。二、稿件内容撰写规范(一)篇名(中文,英文) 以不超过20字为宜。署名(中文,英文)作者须提供真实姓名。中国作者英文姓名用汉语拼音标注,姓与名空格,全部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示例:ZHANG AI-XIN(张爱新),ZHENG TING(郑挺)。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二)作者单位(中文,英文) 加圆括号置于署名下方。包括单位全称、省、市、邮编4项,境外作者须提供准确无误的邮政地址。

【关键词】 红斑狼疮,系统性;自身抗体;诊断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的复杂自身免疫性疾病, 以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聚集为特征。研究表明, SLE病人在严重的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细胞亚群异常,B 细胞异常活跃,病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本文对SLE病人血清中的自身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旨在探讨这些自身抗体在SLE发病和诊断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1~12月在我院诊断为SLE的病人血清262份,诊断均符合1982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262例中,男35例,女227例;年龄18~75岁,平均(±)岁。另选健康查体者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1例,女75例;年龄21~76岁,平均(±)岁。 检测 方法 ①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人血清中的ANA,选用人上皮细胞Hep2和大鼠肝组织切片作为抗原,试剂为德国欧蒙公司产品。待检血清行1∶100稀释,阳性者再做1∶1 000和1∶10 000稀释,稀释标本与抗原在生物薄片反应板上共同孵育30 min,洗片,加入FITC标记的二抗孵育30 min,洗片,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反应结果。②免疫印迹法检测ENA多肽抗体谱:包括抗dsDNA抗体、抗SSA、抗SSB、抗Sm和抗U1?RNP等,试剂均为德国欧蒙公司产品。将包被了抗原的实验膜条平放于温育槽中,加入 mL缓冲液,振荡孵育5 min,弃液,加入 mL已稀释的1∶100待检血清,振荡孵育30 min,清洗液清洗3次,每次5 min,加入酶标记的抗人IgG血清再振荡孵育30 min,清洗3次后加底物显色,以试剂公司提供的阳性质控条带标准判断膜条上的阳性结果。 检测结果 ANA 262例SLE病人ANA滴度1∶100阳性者253例(),1∶1 000阳性者153例(),1∶10 000阳性者58例(),且荧光类型多为核均质型和核颗粒型。正常对照组96例中ANA滴度1∶100阳性者8例(),无1∶1 000和1∶10 000阳性者。SLE病人的ANA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P<)。 ENA抗体谱 262例SLE病人抗dsDNA抗体阳性者138例(),抗SSA抗体阳性者92例(),抗SSB抗体阳性者54例(),抗Sm抗体阳性者33例(),抗U1?RNP抗体阳性者56例()。正常对照组96例均为阴性。 2 讨论 随着实验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医学生物学的进步,对ANA的理解已不再局限于核成分,而是指抗核酸和核蛋白抗体的总称,其靶抗原分布不仅存在于细胞核,还包括细胞浆、细胞骨架、细胞的分裂周期等,ANA检测是一个重要的SLE筛选试验。本文中262例病人血清ANA的阳性率为,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但ANA出现在多种风湿病中,在某些肝病病人血清中也检测出ANA,所以ANA在SLE的诊断中仅有筛查价值。SLE的特征是产生大量致病性ENA,尤其是抗dsDNA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几乎仅发现于SLE病人中。本研究中以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率为%。 SLE病人外周血大量凋亡淋巴细胞可通过释放过量自身抗原的方式诱导一系列自身抗体的产生,从而参与SLE发生[2]。其中,ENA是在盐水中可溶解的一系列抗原,在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呈现不同的组合。检测这些抗体,除有助于SLE的诊断和分型外,还有助于检测病人的伴发疾病。抗dsDNA抗体与SLE活动相平行,可作为治疗评估指标,对SLE的诊断灵敏度低但特异度高。抗Sm抗体是SLE的标志性抗体,只表达于SLE病人中,特异性达到100%,但阳性率只有。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主要见于干燥综合征的病人中,其在SLE病人中阳性率也较高,分别达到和,此与SLE病人常并发干燥综合征有关。多个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 可提高SLE免疫学诊断的阳性率,弥补某个指标呈阴性时难以判定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邹自英,李素华,陈莉. 13种自身抗体检测对SLE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7,23(5):443?446. [2]初开秋,韩俐. SLE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期凋亡状态的检测[J]. 齐鲁医学杂志, 2003,18(1):15?17.

齐鲁文学杂志

《新青年》《....大概文革时期的那些么?

山东文学、时代文学、青岛文学、当代小说

《作品与争鸣》纯文学类杂志

不知道您是问的医学还是教育的。医学的多了。齐鲁护理,山东医药,山东中医,精神医学杂志,等等都是核心期刊

山东齐鲁杂志

杂志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山东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来源期刊。2013年9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公布的本刊的影响因子为,位居全国科技期刊前列,其他期刊评价指标较往年都有大幅度提高。

你可以通过网上支付,银行汇款或把汇款凭证发送至齐鲁杂志的账户,以便给出相应的发票。

《齐鲁医学杂志》坚持“二为”和“双百”办刊方针,以促进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宗旨。立足山东,面向全国,面向基层,以临床为主,既发表学术水平较高、结合临床实践的实验研究性论文,又注重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安排较大篇幅刊登对临床实用性较强的文章。 《齐鲁医学杂志》现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2004年在全省科技期刊质量评估中被评为优秀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医学文摘等数据库和文摘长期收录。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