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热泵除霜技术的研究论文

通过检测盘管温度和环卫结合除霜。可以做到有霜除霜无霜不除,不会出现误除霜。机组的好坏很大程度要看它的除霜能力。

霜和冰是怎样形成的呢?1、0℃以下结霜。2、0℃以上化作水。3、水流淌下来,汽化,而在化霜过程中,翅片上的水还有没有完全汽化干净,机组又进入了下一轮制热程序,机组又开始结霜,而霜就成冰了。空气中残留下来的是霜,而翅片上残留下来的水在低于0℃时就形成冰了.翅片上的水还没来得及汽化一旦结冰,除也除不掉了,这时机组高、低压都没有了,此时对压缩机损坏最大。如果是螺杆式压缩机那就更惨了,因为螺杆式压缩机是压力供油,高低压一旦没有,就像心脏缺血一样,后果严重.在5℃时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效率就比较低,加上化霜耗能20%,再碰上融不掉的霜,那机组的寿命危险了,能效比也就的大打折扣了.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在冬季产霜是必然的,我们在使用空调的时候会发现外机结霜,化霜,而室内机主要靠电辅助加热室内温度。同样热泵热水器结霜就要除霜,化霜。换热器设计系统的配置,可以延缓结霜,降低结霜对空气能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可以使机组结霜慢一点,结霜后对机组性能影响也慢一些。干工况下不可能结霜,零度工况下是可以结霜的。当蒸发器温度通过蒸发器的空气降到空气温度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存留在翅片上。而零度工况对机组换热是有利的,具备显热和潜热,干工况交换时是显热交换,零度工况时就是潜热交换了,如果零度工况时蒸发器的表面温度低于0℃时就会结霜。蒸发器表面开始有微霜时,对换热器的效果是有所提高的,它能强化排热,蒸发器表面呈现毛刺状,但是随着霜层的加厚,空气流通的阻力增大,势必阻碍空气的流通,蒸发器是通过空气吸热,而空气流量减少,吸热量也同样减少,这时机组性能就开始削减。那么怎样在设计中使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克服这一难关呢?通过豪瓦特多年的实践发现1、可以增加风机转速,使排风量加大,结霜过程是先钢管结霜,后蒸发器翅片结霜,再蒸发器内侧结霜。2、换热面积增大,蒸发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就比较小,这时就不容易结霜,3、应用小循环系统使机组得到休息。缩减其化霜的时间,同时能保证蓄热水箱有足够温度的热水,并且确保能效比的提高。这样做肯定要增加成本。这与空调热泵冷热水机组外侧换热器相比是有区别的。空调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天制热,夏天制冷,其机组室外侧换热器是以冷凝器为目标设计的,因此冷凝的负荷大小决定蒸发面积。还可以加大翅片的间距和表面处理,翅片距离越小,越紧凑,风扇阻力就大,而换热效果,空间利用率都很好。但是冬季效果不好,结霜时容易将空气流通道堵起来。翅片间距越小,堵得越快。(冷库的翅片就的起码6mm以上)而一般的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翅片在2mm左右,有的甚至 mm,因此翅片间距增大可延缓结霜,那么如何选择翅片距离呢?这就是一个值得推搞的问题了,怎样除霜呢?1、四通阀转向,把制冷变成制热,蒸发器上有霜,让系统反过来工作,蒸发器变成冷凝器,让加热的水把霜化去,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空调化霜也是采用这种方法。2、热气旁通除霜、即将蒸发器上的热量转换到化霜上来。四通阀化霜要优于热气旁通阀除霜。四通阀除霜是将已产热水转换过来除霜,除霜力度强可以让霜体结得厚一点再去除。热气旁通除霜对系统冲击小,但力度比四通阀除霜弱,可以让热气旁通除霜的次数多一些,结霜体薄一点,化霜时间长一些,。无论采取哪一种除霜方式,除霜的控制方式很重要,如果用热气旁通的方法做四通阀降霜系统,霜体可能除不掉,因此每个方法都有利有弊。除霜的方法不同。注定控制除霜的方式也就不同。最简单最原始控制除霜的方式是定时除霜,大约40左右分钟,机组就进入除霜阶段,无论有霜无霜,照常工作,这种除霜控制简单而且成本低。.定时除霜加温度除霜,当温度和时间到设定值时就开始化霜。这要求做到何时除霜,那个温度下除霜,什么情况退出除霜?早不行,晚也不行,没除干净更不行。因为除霜的时间越长,制热的时间就越短,而多次除霜使机组冷凝温度飑上去对机组也不利。定时除霜加温度除霜加湿度除霜,当温度和时间及湿度都到达设定值时才开始化霜。而且必须湿度先决。此方法可靠性比较高,但是技术配合和成本也比较高。 在采用除霜时还应当注意机组容量和水箱容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结霜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如果你在这40分钟左右就把水做好,就是机组要结霜那也不怕了,因此这里特别强调小循环系统对化霜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并且还可以节约大部分耗能,提高COP值。故此对于大循环或者是小马拉大车式的用一台小机组对着一个大水箱拼命工作,后果谁都清楚。机组的运行方式,控制方式,以及配置方式都是直接影响化霜以及设备寿命的重要因素。可靠性和效率是矛盾的,可靠性要高,效率也要求高这是比较难设计的。这就必须对不利工况点进行处理,要使机组在高温状况和低温状况下处置得当,这完全可以办到 。但让R22制冷剂做55℃热水是很困难的,在冷凝温度57--58℃时,蒸发温度就超界限工作。2010年,R22将被限量生产直至淘汰。因此新制冷剂的广泛使用势在必行。

张新世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随后详细地论述了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地源热泵在我国发展的限制条件,并介绍了地源热泵在国内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最后鲜明地指出地源热泵技术是目前对人类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热供冷技术。

1 地源热泵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即可供热又可供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利用逆卡诺循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的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热泵一般有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

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在夏季,热泵机组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转移释放到地层中;在冬季,则从地层中提取热量,向建筑物供热。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2 地源热泵的特点

我们知道在地球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热作为冷热源,这样就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它供热供冷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地源热泵在夏季吸收建筑物散发的热量并在浅层地下保存起来,一部分热量在冬季供建筑物的采暖,另一部分热量则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就全年来说,建筑物利用浅层地热的热量或冷量大体是相等的。所以说,地源热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高效节能

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一般为10~22℃,冬季供热时,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夏季制冷时,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低,冷却效果提高,机组效率也提高。水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可达以上,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与电热锅炉和电热膜供热相比,节约70%左右的电能。

环保效益显著

水源热泵运行时,需要的仅仅是水源水的热量或冷量,水质不发生任何变化,也不产生任何污染,不耗水、排烟,不产生灰尘,仅仅消耗少量的电能。

从耗电方面来说,节能就是环保。使用水源热泵导致的污染物排放,比空气源热泵减少40%,比电锅炉减少70%。虽然地源热泵也使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减少25%的冲灌量。地源热泵在工厂内整装密封完好,不会像分体空调那样安装时易产生泄漏。

一机多用

一套地源热泵就可以实现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供应。即用一套设备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系统,所以一次性投资仅是传统供热制冷的50%~70%。特别是在夏季供冷时,可以利用热泵产生的费热,免费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所以,地源热泵特别适用同时有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供应的建筑。

节省土地资源

水源热泵除主机和循环水泵外,没有其它安装设备。与锅炉房相比,省去了水处理间、风机间、烟囱、煤场和渣土场,节约了土地资源。

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由于地源热泵的水体温度稳定,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免除了结霜和除霜的影响。热泵的运转部件少,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可达20年左右。

自动化程度高

地源热泵一般是全电脑控制,可根据外部负荷的变化,调整压缩机的工作数量,并设有压缩机超温保护、断水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可实现无人值守。

3 地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组成

地源热泵工程一般有地源水系统,热泵机房和末端风机盘管散热系统三部分组成。根据地源换热系统的形式又分为开式环路系统和闭式环路系统。

开式环路系统是将水从水井(包括湖泊和河流)中抽出,送入热交换机组进行热交换,提取热量或冷量后的水再回灌到水井中。开式环路系统用水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水处理,会引起换热器表面结垢。开式系统是目前地源热泵应用的主要形式。

闭式环路系统又分为立埋式环路系统和平埋式环路系统。它是通过埋在地下的聚乙烯管环路与土壤进行热交换。通常适合安装在别墅等场地较大的建筑物。

4 地源热泵的限制条件

地源热泵被专家们称之为目前可用的对人类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热供冷形式,近几年在研究和应用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以下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项技术的应用尚不普遍。

宣传认识不足

地源热泵技术虽然受到热暖专家的推崇,但是要获得在工程中的普遍应用,需要各阶层领导特别是工程主管领导的认可。由于这项技术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才发展起来的,甚至部分热暖技术人员,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所以,要获得社会的认同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节约能源法》中,对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技术鼓励和发展,而对综合能源利用率是其2倍的地源热泵技术,至今还没有鼓励发展的明确条文。

水源条件的限制

对于开式环路地源热泵系统是否有充足的水源,以及当地的地质土壤条件是否能保证尾水的回灌顺利实现是地源热泵应用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用于小区供暖时,建筑容积率要≤1。对于闭式系统,受当地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埋管和是否有足够的场地埋管等环境条件的限制。

埋管系统换热计算理论不成熟

对于地源热泵机组和末端风机盘管散热系统目前技术已相当成熟。对开式系统,当地水利部门对水源情况也相当了解;而对埋管系统,目前土壤埋管换热计算理论还不成熟,设计落后于工程应用,这就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并使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受当地水利部门政策的限制

我国南方水源充足,而北方大部分地区水源缺乏,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每个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当地的水资源使用法规。虽然地源热泵系统并不消耗水也不污染地下水,但需要大量的水作热载体。有些地方部门对取水和回灌水进行双重收费,使地源热泵的节能效果不能够充分体现,这就限制了该项技术在这些地区的发展。

5 地源热泵的应用

国外应用情况

地源热泵在日、韩、美和中、北欧应用较为普遍。据1999年的统计,在住宅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96%,奥地利38%,丹麦27%。美国1998年地源热泵系统在新建筑中占30%,且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最著名的地源热泵工程有肯塔基州刘易斯威尔的滨水区办公大楼,服务面积×104m2,每月节省运行费用25000 美元。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发展,其组织的研究也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国研究出的高温水地源热泵,出水温度达到80~150℃,且其制热系数COP高达。

国内应用情况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的吕灿仁教授在1954年就开展了我国热泵的最早研究,1965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机组。目前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在对水源热泵进行研究。

国内较早生产水源热泵的厂家有清华同方人工环境设备公司和山东海洋富尔达,产品都已系列化。目前热泵机组出水温度已达65℃,制冷系数COP可达。目前国内较典型的用户有沈阳东北电力住宅小区,服务面积8×104m2;北京友谊医院服务面积×104m2,全年节约采暖和供冷运行费用约9元/m2。

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办公楼水源热泵示范工程是我局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选用钻井综合工程处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生产的ZYRB240 型热泵机组2台,服务面积6000m2。该项工程的成功实施必将为地源热泵在中原油田的推广应用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6 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

符合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

地源热泵高效节能,环保效益好,符合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热泵技术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120%~180%。所以国家把热、电、冷联产技术作为鼓励发展的通用节能技术促进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

符合业主的利益

由于地源热泵即可供热,又可供冷。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两套系统,投资少。且地源热泵占地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这些都符合业主的根本利益。

符合用户的利益

地源热泵供热费用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费用的一半,夏季供冷费用约为冷水机组的60%,这就减少了用户供热供冷费用的支出,符合用户的切身利益。

适用地区范围广

冷水机组只能用于夏季供冷,风冷机组只适用于长江流域的供热供冷,而地源热泵除即无可利用地下水又不能埋管的极少数地区外,适用于其它绝大多数地区。

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地源热泵不仅在建筑采暖和供冷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在化工、食品、造纸、农业、冶金、木材干燥、制药等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预测2000年这些行业应用地源热泵1200多台,且发展势头强劲。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技术以其独有的优点,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政策的调整,我国以燃煤锅炉采暖和空气源热泵供冷的传统形式会被更加高效的地源热泵所取代。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它比将成为21世纪最普遍最有效的供热供冷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兴中.水源热泵系统介绍.2001

[2]吴展豪.地源热泵空调系统.2001

注:本文引至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近年来,基于空气源热泵具有环保节能等一系列优点,空气源热泵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发展迅速,但这个还远远不如传统空调的知名度与普及度。制约空气源热泵的发展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空气源热泵换热器结霜、除霜问题导致机组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空气源热泵在-5℃~5℃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的气象条件(低温高湿状态)下运行时其室外换热器表面是最易结霜的。室外换热器结霜后,霜层不断增厚,导致热阻增大,空气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使供热能力和机组的COP下降,运行费用增大,制热效果大大打折。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结霜与除霜牵涉到机组能效及稳定运行等关键要点,当机组结霜无法单靠人为进行干扰时,除霜(化霜)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能够有效的延缓空气源热泵结霜和高效快速的实现室外换热器除霜减小因结霜和除霜过程对热泵机组和室内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关系到空气源热泵能否高效。

热泵除霜技术发展研究论文

现在的空气源带基本上带有自动除霜功能

空气源热泵 利用空气能中的热能进行转化发电,是非常环保、安全的绿色发电方式,不过正因为是利用空气源发电,到了冬天,室外温度降低到10度以下时,热泵设备就会结霜进而结冰,那么这种情况下要怎么除霜呢?除霜的方法有三种,今天小编来为您介绍最常用的两种:逆循环除霜和蓄能除霜。空气源热泵兼顾供冷供热、占用空间小、节能、环保、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其结霜问题,是影响热泵机组冬季正常制热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和高湿寒冷的南方,冬季机组几乎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制约着空气源热泵的发展。因此,提高除霜技术是推进空气源热泵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开拓空气源热泵市场的基石。国内外对空气源热泵除霜已有大量的研究,常用的除霜方法有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两种。基于前两种除霜方式,已研发出多种具有蓄热功能的热泵除霜新系统。在这三种除霜模式下,机组运行产生不同的影响。逆循环除霜逆循环除霜系统除霜时的排气压力较小,经四通阀换向,易给系统带来诸多冲击,引发“奔油”问题。运行热气旁通除霜模式时,压力变化较为平缓,排气压力平均值为,基本能满足机组正常运行需要,不会出现“奔油”现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蓄能除霜较热气旁通除霜模式,除霜时的排气压力有所增加,且比逆循环除霜高出了50%,使得冷凝温度提高,传热温差加大,更有利于除霜。传统的除霜方法——逆循环除霜,除霜时停止向室内继续供热,供水温度从45℃急剧下降到7℃左右,且要吸取室内的热量来除霜,以至室内温度骤降,严重影响人体舒适度。热气旁通除霜方式,不需吸取室内热量,还能同时提供少量的热量,避免了除霜时吹冷风现象的出现,供水温度下降较缓,但除霜时间过长以致室内温度仍有10℃的下降。对于蓄能除霜,除霜热量来自蓄能材料的储热,不用向室内取热,供水温度相对稳定,室内温度波动不大,能够满足舒适度要求。蓄能除霜蓄能除霜时间因四通阀不用换向,除霜热能直接来自蓄能换热器而大大缩短,且除霜后室内恢复正常供热时间较传统的逆循环除霜缩短了约160s。除霜结束时室外侧换热器翅片表面温度达30℃,比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要都要高出6℃左右,这就使传统除霜系统的室外换热器残留融霜水问题得到了解决。热气旁通模式除霜系统,由于系统除霜时功耗全来自压缩机的输入功率,所以除霜时间较另外两种除霜时间有所延长。

通过检测盘管温度和环卫结合除霜。可以做到有霜除霜无霜不除,不会出现误除霜。机组的好坏很大程度要看它的除霜能力。

除霜一般都是自动的吧啊

热泵除霜技术发展研究现状论文

通过检测盘管温度和环卫结合除霜。可以做到有霜除霜无霜不除,不会出现误除霜。机组的好坏很大程度要看它的除霜能力。

张新世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随后详细地论述了地源热泵的特点,和地源热泵在我国发展的限制条件,并介绍了地源热泵在国内使用情况及发展前景,最后鲜明地指出地源热泵技术是目前对人类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热供冷技术。

1 地源热泵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即可供热又可供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利用逆卡诺循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的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热泵一般有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膨胀阀四部分组成。

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在夏季,热泵机组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转移释放到地层中;在冬季,则从地层中提取热量,向建筑物供热。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2 地源热泵的特点

我们知道在地球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温全年相对恒定,地源热泵利用浅层地热作为冷热源,这样就排除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其它供热供冷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地源热泵在夏季吸收建筑物散发的热量并在浅层地下保存起来,一部分热量在冬季供建筑物的采暖,另一部分热量则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就全年来说,建筑物利用浅层地热的热量或冷量大体是相等的。所以说,地源热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高效节能

由于地源热泵的热源温度全年一般为10~22℃,冬季供热时,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高,所以热泵循环的蒸发温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夏季制冷时,水体温度比环境温度低,冷却效果提高,机组效率也提高。水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可达以上,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仅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与电热锅炉和电热膜供热相比,节约70%左右的电能。

环保效益显著

水源热泵运行时,需要的仅仅是水源水的热量或冷量,水质不发生任何变化,也不产生任何污染,不耗水、排烟,不产生灰尘,仅仅消耗少量的电能。

从耗电方面来说,节能就是环保。使用水源热泵导致的污染物排放,比空气源热泵减少40%,比电锅炉减少70%。虽然地源热泵也使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减少25%的冲灌量。地源热泵在工厂内整装密封完好,不会像分体空调那样安装时易产生泄漏。

一机多用

一套地源热泵就可以实现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供应。即用一套设备可以代替原来的锅炉加空调两套系统,所以一次性投资仅是传统供热制冷的50%~70%。特别是在夏季供冷时,可以利用热泵产生的费热,免费为用户提供生活热水。所以,地源热泵特别适用同时有供热供冷和生活热水供应的建筑。

节省土地资源

水源热泵除主机和循环水泵外,没有其它安装设备。与锅炉房相比,省去了水处理间、风机间、烟囱、煤场和渣土场,节约了土地资源。

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由于地源热泵的水体温度稳定,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免除了结霜和除霜的影响。热泵的运转部件少,基本上不需要维修,运行稳定可靠,使用寿命可达20年左右。

自动化程度高

地源热泵一般是全电脑控制,可根据外部负荷的变化,调整压缩机的工作数量,并设有压缩机超温保护、断水保护等多种保护措施,可实现无人值守。

3 地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组成

地源热泵工程一般有地源水系统,热泵机房和末端风机盘管散热系统三部分组成。根据地源换热系统的形式又分为开式环路系统和闭式环路系统。

开式环路系统是将水从水井(包括湖泊和河流)中抽出,送入热交换机组进行热交换,提取热量或冷量后的水再回灌到水井中。开式环路系统用水一般只进行简单的水处理,会引起换热器表面结垢。开式系统是目前地源热泵应用的主要形式。

闭式环路系统又分为立埋式环路系统和平埋式环路系统。它是通过埋在地下的聚乙烯管环路与土壤进行热交换。通常适合安装在别墅等场地较大的建筑物。

4 地源热泵的限制条件

地源热泵被专家们称之为目前可用的对人类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热供冷形式,近几年在研究和应用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以下客观条件的限制,这项技术的应用尚不普遍。

宣传认识不足

地源热泵技术虽然受到热暖专家的推崇,但是要获得在工程中的普遍应用,需要各阶层领导特别是工程主管领导的认可。由于这项技术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战略的调整才发展起来的,甚至部分热暖技术人员,也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所以,要获得社会的认同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

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节约能源法》中,对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技术鼓励和发展,而对综合能源利用率是其2倍的地源热泵技术,至今还没有鼓励发展的明确条文。

水源条件的限制

对于开式环路地源热泵系统是否有充足的水源,以及当地的地质土壤条件是否能保证尾水的回灌顺利实现是地源热泵应用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用于小区供暖时,建筑容积率要≤1。对于闭式系统,受当地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埋管和是否有足够的场地埋管等环境条件的限制。

埋管系统换热计算理论不成熟

对于地源热泵机组和末端风机盘管散热系统目前技术已相当成熟。对开式系统,当地水利部门对水源情况也相当了解;而对埋管系统,目前土壤埋管换热计算理论还不成熟,设计落后于工程应用,这就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并使该项技术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受当地水利部门政策的限制

我国南方水源充足,而北方大部分地区水源缺乏,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每个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当地的水资源使用法规。虽然地源热泵系统并不消耗水也不污染地下水,但需要大量的水作热载体。有些地方部门对取水和回灌水进行双重收费,使地源热泵的节能效果不能够充分体现,这就限制了该项技术在这些地区的发展。

5 地源热泵的应用

国外应用情况

地源热泵在日、韩、美和中、北欧应用较为普遍。据1999年的统计,在住宅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96%,奥地利38%,丹麦27%。美国1998年地源热泵系统在新建筑中占30%,且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其中最著名的地源热泵工程有肯塔基州刘易斯威尔的滨水区办公大楼,服务面积×104m2,每月节省运行费用25000 美元。随着该项技术的应用发展,其组织的研究也迅速发展。据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国研究出的高温水地源热泵,出水温度达到80~150℃,且其制热系数COP高达。

国内应用情况

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的吕灿仁教授在1954年就开展了我国热泵的最早研究,1965年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水冷式热泵机组。目前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都在对水源热泵进行研究。

国内较早生产水源热泵的厂家有清华同方人工环境设备公司和山东海洋富尔达,产品都已系列化。目前热泵机组出水温度已达65℃,制冷系数COP可达。目前国内较典型的用户有沈阳东北电力住宅小区,服务面积8×104m2;北京友谊医院服务面积×104m2,全年节约采暖和供冷运行费用约9元/m2。

中原油田钻井三公司办公楼水源热泵示范工程是我局第一个地源热泵系统。选用钻井综合工程处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生产的ZYRB240 型热泵机组2台,服务面积6000m2。该项工程的成功实施必将为地源热泵在中原油田的推广应用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6 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

符合政府有关部门的要求

地源热泵高效节能,环保效益好,符合我国的能源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热泵技术的综合能源利用率约为120%~180%。所以国家把热、电、冷联产技术作为鼓励发展的通用节能技术促进了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

符合业主的利益

由于地源热泵即可供热,又可供冷。一套系统可以代替原来的两套系统,投资少。且地源热泵占地少,运行成本低,管理方便,这些都符合业主的根本利益。

符合用户的利益

地源热泵供热费用燃煤集中锅炉房供热费用的一半,夏季供冷费用约为冷水机组的60%,这就减少了用户供热供冷费用的支出,符合用户的切身利益。

适用地区范围广

冷水机组只能用于夏季供冷,风冷机组只适用于长江流域的供热供冷,而地源热泵除即无可利用地下水又不能埋管的极少数地区外,适用于其它绝大多数地区。

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地源热泵不仅在建筑采暖和供冷方面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在化工、食品、造纸、农业、冶金、木材干燥、制药等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据预测2000年这些行业应用地源热泵1200多台,且发展势头强劲。

综上所述,地源热泵技术以其独有的优点,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政策的调整,我国以燃煤锅炉采暖和空气源热泵供冷的传统形式会被更加高效的地源热泵所取代。随着地源热泵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它比将成为21世纪最普遍最有效的供热供冷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兴中.水源热泵系统介绍.2001

[2]吴展豪.地源热泵空调系统.2001

注:本文引至全国油区城镇地热开发利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近年来,基于空气源热泵具有环保节能等一系列优点,空气源热泵受到了人们广泛的重视,发展迅速,但这个还远远不如传统空调的知名度与普及度。制约空气源热泵的发展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空气源热泵换热器结霜、除霜问题导致机组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空气源热泵在-5℃~5℃之间,相对湿度在70%以上的气象条件(低温高湿状态)下运行时其室外换热器表面是最易结霜的。室外换热器结霜后,霜层不断增厚,导致热阻增大,空气流动阻力也随之增大,使供热能力和机组的COP下降,运行费用增大,制热效果大大打折。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结霜与除霜牵涉到机组能效及稳定运行等关键要点,当机组结霜无法单靠人为进行干扰时,除霜(化霜)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能够有效的延缓空气源热泵结霜和高效快速的实现室外换热器除霜减小因结霜和除霜过程对热泵机组和室内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关系到空气源热泵能否高效。

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力度加大,北方地区能源结构变革,“煤改电”大势所趋,空气能热泵在北方的广泛应用,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关键技术的革新。今天就带大家看一看低温空气能热泵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热泵机组由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膨胀阀四大主要部件构成封闭系统,其内充注有适量的工质。机组运行基本原理依据是逆卡诺循环原理:液态工质首先在蒸发器内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蒸发形成蒸汽(汽化),汽化潜热即为所回收热量,而后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内冷凝成液态(液化)把吸收的热量发给需要的加热的水箱中,液态工质经膨胀阀降压膨胀后重新回到膨胀阀内,吸收热量蒸发而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往复,不断吸收低温源的热而输出所加热的水箱或地暖盘管中,直接达到预定温度。相比于普通热泵在-10℃及更低温度下,由于蒸发温度过低,引起蒸发量较少,导致压缩机回气量少,从而影响冷凝放热。超低温热泵增加了一条联通压缩机的补气增焓支路,当压缩机回气不够时,补气增焓支路会给压缩机补气,这样冷凝器的放热量就会提高,因此在极低的温度下仍能正常制热。

低温空气源热泵系统特点

低温热泵是以空气作为高品位(低品位)热源来进行供热的装置。以空气作为低品位热源 ,可以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处处都有 ,无偿获取。结合空气源热泵安装灵活、使用方便、初投资相对较低 ,且比较适用于分户安装的特点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采暖大多使用高能耗的锅炉系统,锅炉能效低,排放物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超低温泳池热泵的横空出世,给北方地区的供暖提供了一种更好的选择,也使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蓝天白云成为了一种可能。

我国研究低温空气源热泵的时间较晚,但是有些企业的研发投入已经很大,使领域内同行也不断加快步伐,技术发展迅猛,从这两年北方空气能热泵应用的情况来看,低温热泵的应用完全适用我国北方气候。

1、系统环境设计温度是-25℃,称为低温环境。

2、实际应用中多种末端混合使用的情况很普遍

为满足人们不同的取暖、生活热水需求,热泵末端温度设计可以可以参考如下:

日常生活用水+50℃

房间暖气片+50/+60℃

空调风机盘管+40/50℃

盘管地暖+35/45℃

3、能效比

在COP>的情况下,系统蒸发温度一般可低至-30℃,冷凝温度可高达65℃;如果制冷剂是R22,最大压差为25bar,如果制冷剂是R410A,最大压差是40bar,根据国际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R22将被R410A等一些环保制冷剂取代。

低温空气源热泵技术

在这里,我们介绍下喷液冷却和补气增焓。

喷液冷却的工作范围更宽,回路简单,加额外电磁阀(1x额外的电子膨胀阀(压缩机))、温度传感器、可能压力传感器,需曲轴箱加热。

补气增焓工作范围也较宽,但是回路复杂,加额外电磁阀(1x额外经济器膨胀阀)、额外经济器膨胀阀、额外板式换热器、额外温度传感器,制热能力提升。

可以预测,未来趋势是将以上的设计结合变频控制,变频机组运行高频时在相同匹数的前提下能增加40%以上的制热量。

化霜技术

1、逆回路和热气旁通

对于化霜技术我们来讲一下逆回路和热气旁通。

逆回路的优势是:化霜快速而且化霜完全,但是却可能从水箱带走热量,导致房间温度下降,逆回路在商用系统中比较受欢迎;

热气旁通的优势是:回路简单,可以稳定的房间温度,但是化霜慢且不完全,对压缩机有液击风险,需要较大的气液分离器。热气旁通通常使用一个换向阀,在小系统中被接受。

2、逆回路换向阀需要解决的问题

换向阀需要最小的压差来保证换向。在排气到吸气管旁通会窜气降低压差,从而导致滑块停留在中间位置,造成低质量流量工况、低频模式、低蒸发温度,因此需要限制窜气(中间流量)来保证足够的压差,用恰当的设计来实现较小的中间流量。

3、变频热泵系统

在这里再介绍一下变频热泵系统。变频热泵系统高频运行,运行过程中伴随着高质量流量和高压差;如果用过小中间流量换向阀,则四通阀有液击风险;因此建议选用中间流量较大的换向阀,不推荐换向阀在低频率模式下动作。

4、较高排气温度

空气源热泵换向阀中有一个薄弱部件——滑块。

滑块有两种选择:

选择1:尼龙

选择2:PTFE组合+尼龙

其温度极限一般< 120℃,尤其在R410A系统中,如果高压+高温,其极有可能产生形变,因此不推荐长期使用。建议的方案是:PPS+碳纤%PPS,它的温度极限是< 135℃,可以长期使用。

5、化霜优化建议

空气能热泵设备的结冰过程是这样的:

因此化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考虑:

开始/停止化霜的时机选择

使用蓄热器来避免房间温度下降

改进蒸发器的排水性能

膨胀装置

1、两种膨胀装置

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膨胀装置有两种: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

热力膨胀阀的特点:

市场存在双向的热力膨胀阀

冬季和夏季不同的性能(静态过热度需要微调)

电子膨胀阀特点:

真正的双向功能

所有季节相同的性能

更精确的控制

至少高出5倍的使用寿命

快速反应(在化霜期间全开)

成本优势,归功于更大的生产规模(含空调需求),几乎不增加控制的成本

2、电子膨胀阀&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其实就是一个复位过程:

一旦机组重启,电子膨胀阀将关闭至初始位置

为了确保电子膨胀阀完全关闭,一定的负脉冲是必要的

由于通过电子膨胀阀质量流量较低,阀将会润滑不足

传统的电子膨胀阀内部使用金属部件失步和卡死风险高

3、可能的电子膨胀阀解决方案

无接触设计(闭阀有流量)

改变控制模式:先全开500步,然后再关闭阀560步(最多只有60个负脉冲)

自润滑:使用PPS螺母

空气源热泵换热器

目前行业的痛点:目前的板式换热器生产多采用真空炉钎焊,效率低,板式换热器供应短缺;另外过去铝板换承压都较低,铜管与铅板的接口部位容易电位腐蚀。

蒸发器的换热性能和冷却液压降随冷却液流量变化的关系:

空气源热泵因具有获取能源方便、性能稳定、安装使用便捷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使用,如家用空调和热泵热水器等。空气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时,受环境空气温湿度的影响,室外换热器表面会结霜,不断积聚的霜层会阻碍盘管间的空气流动,削弱换热性能,进而导致系统性能系数( COP) 和制热量减小。那么,该如何解决空气源热泵的结霜、化霜问题?

空气源热泵系统结霜问题

为保障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冬季运行效率,尤其房间空调器的舒适性与稳定性,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抑制换热器表面结霜,或进行周期性除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需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 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0 ℃;

2) 换热器表面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影响下的制冷剂蒸发温度,而空气的露点温度则受相对湿度的影响,所以空气温、湿度成为热泵系统室外换热器表面结霜与否的主要判断依据。

研究表明:

空气温度为-5 ~ 5 ℃,相对湿度>70%的气候条件下,室外换热器表面最易结霜;

当空气温度<-5 ℃时,即使相对湿度很高,空气中的含湿量也仅为2~ 3 g/( kg 干空气) ,不会导致严重结霜。

也有研究指出:

可能结霜的气象参数范围为- ℃≤环境温度≤5. 8 ℃,相对湿度≥67%,空气温度>5. 8℃时,可不考虑结霜对热泵的影响;

空气温度<5. 8℃,但相对湿度<67%时,由于空气露点温度<室外换热器表面温度,不会发生结霜; 当湿球温度<- ℃时,由于空气含湿量过小,也不会发生结霜现象。

当结霜条件得到满足,会经过: 冷凝水滴、冰层、霜晶、霜枝、霜层的结霜过程,随着热泵系统的运行,霜层厚度也随之增长。

为解决室外机结霜问题,常用的除霜方法有:1)逆循环除霜法,2)热气旁通除霜法,3)加热除霜法,4)相变蓄能除霜法。

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

1、逆循环除霜法

逆循环除霜法也叫换向除霜法,是目前国内家用空调在系统上普遍采用的一种除霜方式,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四通换向阀换向,从室内机吸热,把热量输送到室外机融霜。

主要实现方式为:空调器制热运行→判断需要除霜→压缩机停→四通阀换向→压缩机开→除霜完成→压缩机停→四通阀换向→压缩机开→正常制热。

这种除霜方式不增加空调器成本,实现起来最简单,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换向除霜法主要存在下列缺点:1)除霜时房间的舒适性差,2)除霜时间长,3)系统运行可靠性差。

2、热气旁通除霜法

热气旁通除霜法也叫显热除霜法,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除霜方式,通过从压缩机排气口引出一支旁通回路将压缩机排气引到室外换热器内实现除霜。

热气旁通除霜的实现方式为:空调器制热运行→判断需要除霜→室内风机超低速运转→二通阀1、2开→电子膨胀阀开大→除霜完成→正常制热。

热气旁通除霜可以克服逆向循环除霜的部分缺点:由于在进行热气旁通除霜时,仍有一部分排气通入室内机,室内换热器的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可以通过自然对流的方式向室内散热。有时甚至可以在除霜时开启内风机,实现在除霜的同时向室内供热,对于室内舒适性具有较大的贡献。另外,由于除霜时四通阀不换向,压缩机不停机,室内换热器在除霜时保持较高温度,除霜完成后室内可以立即送热风。

但是这种除霜方式应用于家用空调器仍然具有下列问题:1)除霜时间长,2)除霜时压缩机高负荷运行,3)压缩机可靠性运行问题。

3、加热除霜法

加热除霜法是将热气旁通除霜与冷媒直接加热技术相结合,基本解决了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无法克服的问题。

加热除霜的实现方式为:空调器制热运行→判断需要除霜→室内风机超低速运转、二通阀开、加热器开→电子膨胀阀开大→除霜完成→正常制热。

加热除霜方式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在压缩机吸气端增加了一个加热器。化霜时,四通阀不换向,压缩机不停机,室内可以实现持续供热。加热除霜方式具有如下优点:1)除霜时房间的舒适性好,2)化霜时间短,3)压缩机运行可靠。

加热除霜方式克服了逆循环除霜和热气旁通除霜方式的一系列缺陷,但是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1)耗电量高,2)成本较高。

4、相变蓄能除霜法

相变蓄能除霜法是在热气旁通除霜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相变蓄热器作为空气源热泵除霜时的低位热源,采用供热时相变材料蓄热,除霜时相变材料释热除霜的方式。

相变蓄能除霜(串联蓄热模式)的实现方式:空调器制热运行、相变蓄热器串联蓄热→判断需要除霜→室内风机超低速运转→相变蓄热器释热除霜→除霜完成→正常制热。

采用相变蓄能除霜方式化霜时,四通阀不换向,压缩机无需停机,并且室内仍然可以持续供热。由于增加了相变蓄热器作为低位热源,克服了传统热气旁通除霜法的诸多缺点,具有除霜是房间舒适性好、化霜时间短、压缩机运行可靠等优点,且节能效果明显优于加热除霜法。

5、其他除霜法

(1)室外换热器表面处理

此外,对空气源热泵室外侧换热器表面进行处理也可以抑制霜层生长的作用,例如,对室外换热器表面添加疏水层,可以促进水滴从室外机壁面脱落,减缓霜层的生长速度。有休斯顿大学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称为磁性光滑表面(MAGSS)的材料,当冰晶接触到磁流体中时,磁流体会形成一层屏障,致使冰晶无法附着在物体表面,或许也可为空调室外机除霜开辟新思路。

(2)无霜空气源热泵

目前国内已有学者对无霜型空气源热泵做出初步研究,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如图 9 所示,对进入蒸发器的空气先进行除湿,进而实现热泵的无霜运行。

付慧影等人研究发现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能够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实现稳定供热,但系统效率略低于传统系统。梁明坤等人通过实验验证了溶液喷淋板状换热器的无霜方式运用在冬季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可行性,但是该系统需要额外的溶液再生装置,系统复杂。目前国内关于无霜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相关研究尚未成熟,无霜型空气源热泵除霜过程控制问题较为复杂,缺少适用的一般控制参数。

空气源热泵系统除霜实际操作方法

1、开机前后,先检查

开机前

1.检查各项电压是否平衡

2.检查机组电压和电气系统接线是否牢固

3.检查机组安全保护装置有无拆装或调整

4.检查氟系统有无泄漏

5.检查主机出风口有无堵塞或通风不畅

6.检查蒸发器是否需要清洗

7.检查主机运行及安全保护设定参数是否有改动

开机后

1.检查主机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主机系统工作压力是否正常

3.检查主机运转时是否有异常响声和振动

4.检查压缩机是否有不正常噪音和震动

5.检查及记录相关运行数据

6.检查主机控制器是否可正常操作

7.主机启动后,仔细观察压缩机电流是否正常

8.检查主机出水温度与显示数值是否一致

9.开机时先预热

10.试运行过程中勿手动开、停机

2.降温前巡检工地,注意清洗机器

不应该是客户出现问题才上门维修,而是把服务赶在问题发生前。在冬天来临之际,或在平常日子,主动清洗和检查机组,洗重要部件,检查机组线路等,确保机组平时不会出现故障,以保证能顺利过冬。

3.加强管道的保温效果

管道保暖对工程质量来说,非常重要,很多经销商都意识到管道保暖的重要性。因此,应尽早为管路穿上“衣服”。

4.保持热泵和系统通电

空气源热泵制热是以水作为中间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如果天气温度比较低,一旦我们出门时给空气能热泵断了电,那么有可能导致管路内的大量水流温度急剧下降,温度过低的话,就有可能冻坏设备,导致设备出现故障。空气源热泵设备都具有防冻功能,在水温低至一定温度时,设备会自动启动,防止设备及管路结冰。

5.不用时应及时放水排空

若空气源热泵在冬季不运行或需要长时间停机,比如长期外出机组不经常使用时,应当将机组、水泵、室外管路内的水全部排空,以防机组冻坏,并切断电源。然后再运行时要对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出现故障。

6.冷凝水应妥善处理

空气源热泵在供暖时有着大量的冷热变化,因此在供热的过程中,无疑会有大量的冷凝水排放。

大家都知道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如果在冷凝水的排放上略有疏忽,那么冷凝水通过管道往外排,会流到地面上,气温低于零度的话,冷凝水容易结成冰,有可能将排水管冻住,进而沿着排水管往上攀升,最后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而且对“煤改电”的农村用户来说,由于主机都安装在路边或院内,冷凝水无序排放的话,很可能造成路面光滑,进而导致人行走之时摔倒摔伤,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冷凝水的管道位置一定要合理地的设计,自己也要不定期清理冷凝水。

7.热泵周围杂物和积雪及时清理

如果热泵安装位置通风不好,将会影响热泵的制热效果,因此要多清理,还要注意的是主机风扇吹出来的是冷风,如果前面有杂物阻挡,会影响到冷风的排散,这样就会导致空气中热量不足,影响到制热效果。如果雪过大的话,积雪要及时清除。

8.如果主机结霜,需要彻底化霜

冬天主机必须彻底化霜,如果霜未完全化完就启动主机,会使主机结冰,而且会越结越多,进入恶性循环,导致主机无法正常工作。机组结霜,无非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状态。

实际化霜过程记录

正常结霜,当冬季室外温度低于0℃时,制热运行时间长,室外机组整个换热器表面均匀结霜,这是正常的现象。原因是:换热器温度低于环境空气的露点瘟度时,整个换热器上散热片表面会产生凝露水,当环境空气温度于0℃,凝露水就会凝结成薄霜。当然结霜严重时会影响机器制热效果。一般热泵产品都有自动化霜功能,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非正常结霜,这是导致空气能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所有经销商必须高度注意的地方。判断步骤及排除方法如下:

首先检查设置是否正确,化霜启动时间、启动温度、化霜时间、化霜结束温度等设置是否合理。一般情况下,化霜出厂设置启动温度是2~4℃,化霜间隔时间为30~45分钟,化霜结束温度一般为10℃左右。先检查这些设置是否合理,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热泵热水机组研究论文

Yokoyama(2007)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外界环境温度对家用风冷式热泵热水器性能的影响。Cavallini(2005)对基本的两级压缩机中间冷却跨临界CO2系统(无回热器)进行了试验测试,并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分析优化了两级压缩机中间冷却跨临界CO2系统。通过在回气管路上增加回热器和在气体冷却器后增加后冷却器,可提高COP25%。Agrawal N(2007)同样对两级压缩机中间冷却跨临界CO2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了三种优化方式并得出相应循环的最优高压压力和压缩机级间压力的计算公式。Skaugen等人对CO2制冷系统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此模型可以对系统进行稳态模拟,也可以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既可以用于制冷计算,也可以用于制热计算,而且空气和水都可以用做热源和热汇,这样包括了热水加热、空调、制冷和热泵系统。Wang和Hihara对CO2和R22热泵热水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每个部件和整个系统建立了模型。结果显示,CO2热泵热水器的COP值低于R22装置;但是当系统中加入回热器后,CO2的COP与R22 相当,只不过CO2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增加很快,并且最佳高压压力时所对应的制热量明显降低。Sarkar(2006)建立了跨临界CO2热泵系统同时制冷和制热时的稳态模型,得出了最优的COP和高压侧压力的关系式。Skaugen和Svensson对CO2跨临界热泵装置进行了动态模拟。他们首先开发了一个稳态模型,以便为动态模拟提供相关的初始数据,以及为CO2热泵装置的设计和操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两者在定性方面符合得很好。Pfafferott和Schmitz开发了CO2制冷系统用Modelica程序库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稳态和动态模拟,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符合得很好。国内主要有上海交通大学的丁国良等人进行了CO2汽车空调的仿真研究。Ma?Y?T对膨胀机在跨临界两级压缩CO2制冷系统中的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Yang JL对三种不同循环形式的带膨胀机跨临界两级压缩CO2制冷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比较,得出了膨胀机在两级压缩CO2制冷系统中最优的配置形式。CO2膨胀机构研究现状1) 活塞式膨胀机1994年,德国Dresden大学Heyl P教授和Quack博士开始研制开发跨临界CO2循环膨胀机。Heyl?P教授和Quack H博士(1999)开发出的第一代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采用双作用对称式结构,具有两个膨胀缸和两个压缩缸,在CO2制冷实验台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与采用节流阀时的系统COP相比可提高30%。Nickl(2002)在发表的论文中介绍了第二代自由活塞式膨胀压缩机。通过增加一个双臂摇杆,使膨胀机活塞和压缩机活塞的运动速度不同,从而解决了第一代中膨胀机活塞和压缩机活塞必须同步运转的问题,减小了效率损失,其系统性能比第一代提高10%。Nickl等(2003)开发的第三代自由活塞式膨胀压缩机重新采用了第一代的全压膨胀原理,但是通过三级膨胀的办法,提高膨胀功的回收,减小效率损失。Quack等(2004)对第三代膨胀压缩机样机成功进行了原理性实验。实验验证了膨胀机的控制机构完全可行,同时验证了CO2自身携带的润滑油就可满足机器的润滑需要,无需额外的润滑系统。Nickl(2005)给出了对样机进行进一步实验得出的P-V图,并估算出膨胀机等熵效率达到65%—70%,压缩机等熵效率超过90%。Li等(2000)对CO2循环系统中不同的膨胀设备进行了热力分析,提出采用涡管和活塞式膨胀机来减小节流损失。BaekS(2002)将一商用的四冲程两缸发动机改造成活塞式膨胀机,吸、排气口的开闭采用快速电磁阀控制,实验测得膨胀机的等熵效率为10%左右, CO2制冷系统COP可提高7%—10%。BaekS(2005)对研制的活塞式膨胀机建立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模型对样机进行了分析。2) 涡旋式膨胀机Preissner(2001)和HuffJ(2003)将两台半封闭式R134a涡旋压缩机改造成CO2膨胀机。样机Ⅰ的动盘盘高减小为,样机Ⅱ的动盘高度则保持不变,仍为14mm。但是因为内部泄漏比较大,样机Ⅰ的最大等熵效率和容积效率仅为28%和40%。对于样机Ⅱ,由于膨胀机的工作容积大,减弱了内部泄漏的影响,其性能高于样机Ⅰ,最大等熵效率和容积效率分别为42%和68%。Westphalen D(2004)也在理论上对CO2涡旋膨胀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CO2涡旋膨胀机的设计方案和功回收的方式,预测其泄漏损失约为20%,摩擦损失约为15%,总效率可达到72%左右。3) 滚动转子式膨胀机天津大学的魏东,查世彤,李敏霞,管海清等人先后对CO2滚动转子式膨胀机进行了开发和研究。魏东开发了第一代型滚动活塞膨胀机。初步实验表明,膨胀机样机可以正常运转。查世彤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开发了第二代型滚动活塞膨胀机,通过增加滚针轴承减小膨胀机内部的摩擦,为防止外泄漏,将发电机和膨胀机合并为一体。李敏霞在型膨胀机上进一步的改进成新型滑板滚动活塞膨胀机,型号,将线密封改为面密封,理论计算泄漏可减小50%。此外,李敏霞又设计开发了摆动转子式膨胀机,将滚动活塞与滑板做成一体,以减小膨胀机内部泄漏环节。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型和型膨胀机效率均高于型膨胀机分别为33%—44%和35%—47%。管海清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摆动转子式膨胀压缩机,测试出了样机中膨胀机和压缩机的效率分别为30%—50%和60%—80%。4) 其他膨胀机伦敦City大学的Stosic(2002)在理论上对CO2双螺杆膨胀压缩机进行了研究,膨胀机和压缩机的转子通过共轴方式连接,并置于两个独立的腔中,从而避免工质的内部泄漏。通过该配置方式,膨胀压缩机的轴向负荷可以完全抵消,径向负荷较小20%。Fukuta(2003)对滑片式膨胀机进行了研究,建立的数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泄漏是影响滑片式膨胀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传热的影响相对较小,模型预测滑片式膨胀机总效率在20%—40%,并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由滑片式油泵改造成的CO2滑片式膨胀机样机,在膨胀机进口压力,温度40℃,出口压力的工况下,总效率可达到43%。Fukuta(2006)研制了滑片式膨胀压缩机样机,其中压缩机部分作为CO2循环的二级压缩机。实验结果显示,压缩机部分的性能主要受压缩机前后压差和转速的影响。英国MIEE?Driver公司对普通的滑片式膨胀压缩机进行了改进,并申请了专利。5) 其它膨胀设备Li DQ建立了喷射器等压混合模型,并在2006年进一步建立了两相流动喷射器和相应的CO2循环系统的模型。计算结果发现,主喷嘴膨胀过程的等熵效率为95%,但副喷嘴的等熵效率很低只有26%。Tdell(2006)对CO2冲击式膨胀机进行了研究,目前这种膨胀机的效率非常低,喷管的等熵效率只有60%左后,能够回收的功仅占等熵膨胀功的20%—30%左右。CO2压缩机的研究现状1) 活塞式压缩机1998年,Süβ和Kurse对Bock公司生产的开启式CO2活塞压缩机和Danfoss A/S公司的斜盘式CO2压缩机进行了研究。Dorin公司在1998年IKK博览会上展示了开发的半封闭CO2活塞式压缩机,包括双缸单级和两级压缩机两种形式。瑞士苏黎世大学对应用在家用热水器上的半封闭小型无油活塞式CO2压缩机进行了研究开发。Nesk等人对半封闭式两级CO2活塞式压缩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显示转速1450 r/min下,效率和等熵效率最大分别达到和,且在低温工况下,其性能要优于单级压缩。日本DENSO公司和静冈大学合作开发了活塞式CO2压缩机,对样机进行了测试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活塞环的密封效果很好,但是存在通过气阀的反泄漏,这对相对较小的工作容积的压缩机效率影响很大。国内上海交通大学的陈江平和上海易初通用合作开发了车用斜盘式CO2压缩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2) 滚动活塞式和摆动活塞式压缩机日本三洋公司开发出了全封闭CO2双级滚动活塞式压缩机。这种气路设计,使得机壳内压力为一级排气压力,约为5-6MPa,减小了压缩机工作腔与机壳腔体之间的泄漏,有利于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据报道其在50—80Hz的工作频率下,最高绝热效率可达到以上。日本大金公司设计开发了摆动转子式CO2压缩机。日本大金公司研究认为,由于CO2摆动转子压缩机的偏心距较小,虽然其工作压差很大,但设计强度要求与R410A压缩机相当。Hubacher和Groll对一台全封闭两级压缩CO2转子式压缩机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压比在—5范围内,容积效率为—。Dreiman和Bunch开发了全封闭式CO2转子压缩机。Yokoyama等人对用于热泵系统的两级压缩级间补气滚动转子式CO2压缩机进行了开发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高压比和低转速情况下,两级压缩型式的CO2压缩机在效率和供热能力方面均优于单级。在国内,庆安制冷从2004年开始对滚动转子式CO2压缩机做了详细研究。主要工作集中在压缩机耐高压整体结构设计、轴承系统可靠性设计、供油系统设计、零件静态和动态强度设计、关键部件耐磨设计、压缩机运行带油量研究和分析、润滑油评估、零部件材料选取、电机设计、集中绕组直流电机拖动控制方案研究、控制器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研究。在2008年开发出样机,样机容积效率达到,并通过了可靠性评价实验。3) 涡旋压缩机日本DENSO公司研制了CO2涡旋压缩机用于CO2热泵热水器中。日本松下公司在410A涡旋压缩机的基础上,对涡圈、壳体等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发了CO2涡旋压缩机样机。对样机的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绝热效率随转速增大而增加,在—工作频率范围内,容积效率在—之间,等熵效率为—。日本三菱重工也开发了用于CO2热泵热水器的涡旋压缩机,压缩机的绝热效率可达到。Yano和Nakao等人还开发了大容量的CO2涡旋压缩机。4) 滑片压缩机美国马里兰大学和日本静冈大学合作对CO2滑片压缩机进行了理论研究,包括可行性、压缩腔内的温度和压力等关键参数分析、容积效率和指示效率的估算、滑片的受力情况等。研究发现,泄漏损失是影响压缩机效率的主要因素。另还对两级压缩滑片式CO2压缩机和滑片式膨胀压缩机进行了分析。5) 螺杆压缩机日本Maycom公司开发了CO2单级螺杆压缩机,设计的机组同时进行制冷和制热,压缩机排出的CO2首先用来加热热水,节流后用于制冷。英国City大学开发了用于CO2螺杆式膨胀压缩机。CO2换热器的研究现状1998年挪威NTNU的Pattersen开发了CO2系统紧凑换热器,利用多个平板组成传热管,平板被挤压成微通道。Schonfeld和Kraus对超临界流体换热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发现计算结果高于实验值,说明超临界不能用常规对流换热方法精确计算。Dang和Hiara也进行了上述工作,比较了多个关联式,并在Pilta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关联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20%。东京大学的Hihara和Tanaka对高压下CO2流体沸腾做了大量的试验,由于在蒸发器内,流体涉及两相流换热,流体的流型对换热影响很大。挪威NTNU的Pattersen对CO2流体在微通道内低压沸腾流动流型进行试验研究,给出了流型图,同时对CO2蒸发流动压力降进行了测试。Grol和Kim都对CO2流体干度对水平管换热系数的影响进行了理论与试验研究,当CO2流体完全变为蒸汽,则换热器系数迅速下降,换热效果恶劣。Choi对CO2流体在垂直管道的蒸发换热情况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低流体干度区,随干度的增大,换热系数增大,当干度超过某一值时,换热系数迅速下降。Kim等人对CO2多层微通道蒸发器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所建理论模型与试验吻合较好。Kulkarmi等人对消除CO2微通道换热器各通道的干度不均有性方面进行了研究。

请问太阳能热水器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我正在写一篇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论文,主要是从技术角度分析因为你只有一次的人生及一次机会去做这全部的事。

太阳能长期以来,人们就一直在努力研究利用太阳能。我们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阳能,只占太阳表面发出的全部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左右,这些能量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3-4万倍,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次,宇宙空间没有昼夜和四季之分,也没有乌云和阴影,辐射能量十分稳定。因而发电系统相对说来比地面简单,而且在无重量、高真空的宇宙环境中,对设备构件的强度要求也不太高。再者,太阳能和石油、煤炭等矿物燃料不同,不会导致"温室效应"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因为如此,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大家正在竞相开发各种光电新技术和光电新型材料,以扩大太阳能利用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近10多年来,在石油可开采量日渐见底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两大危机的夹击下,我们越来越企盼着“太阳能时代”的到来。从发电、取暖、供水到各种各样的太阳能动力装置,其应用十分广泛,在某些领域,太阳能的利用已开始进入实用阶段。1974年至1997年,美日等发达国家硅半导体光电池发电成本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从每瓦50美元降到了5美元。此后世界各国专家大都认为,要使太阳能电站与传统电站(主要是火电站)相比具有经济竞争力,还有一段同样长的路要走——其成本再降低一个数量级才行。目前美国等国家建的利用太阳池发电的项目很多。在死海之畔有一个1979年建的7000平方米的实验太阳池,为一台150千瓦发电机供热。美国计划将其盐湖的8.3%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建成太阳池,为600兆瓦的发电机组供热。今年6月,亚美尼亚无线电物理所的专家宣布,已在该国山地开始建造其“第一个小型实验样板”型工业太阳能电站。该电站使用的涡轮机不是新的,而是使用寿命已届满而从直升机上拆下来的涡轮机,装机容量仅100千瓦,但发电成本仅0.5美分/千瓦小时,效率高达40%—50%。俄罗斯学者在太阳池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一家公司将其研制的太阳能喷水式推进器和喷冷式推进器与太阳池工程相结合,给太阳池附设冰槽等设施,设计出了适用于农家的新式太阳池。按这种设计,一个6到8口人的农户建一个70平方米的太阳池,便可满足其100平方米住房全年的用电需要。另一家研究机构提出了组合式太阳池电站的设计思想,即利用热泵、热管等技术将太阳能和地热、居室废热等综合利用起来,使太阳池发电的成本大大下降,在北高加索地区能与火电站竞争,并且一年四季都可用,夏天可用于空调,冬天可用于采暖。对于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来说,太阳池还有另一项不可多得的好处:据专家测算,在近海浅水区建一个面积2163平方千米、深米的太阳池,可为10吉瓦的发电机组供热,并可每年产淡水2立方千米。在欧美一些先进国家,目前正在广泛开展应用“光电玻璃幕墙制品”,这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硅片密封在(尤如夹层玻璃)双层钢化玻璃中,安全地实现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生态建材。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将在建筑领域掀起节能环保生态建材的开发应用热潮,极大的促进了太阳能在新型建材产品中的应用。在发展中国家,各国也在积极发展利用太阳能。如菲律宾早在九九年,政府已批出了首个太阳能计划,在澳洲政府“海外援助计划”的协助下,在全国263个社区安装1000个太阳能系统。目前菲政府正在推行全球最大太阳能应用计划,整个计划耗资4800万美元,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太阳能计划。太阳能发电计划共分两期,受惠的除了民居外,还包括25个灌溉系统、97个净水及分配系统、68间学校和社区中心,及35间诊所。由此看来,全人类梦寐以求的太阳能时代实际上已近在眼前,包括到太空去收集太阳能,把它传输到地球,使之变为电力,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已不是一个梦想。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与国家能源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发电站,最近将在太空组装,不久将开始向地面供电。在我国,太阳能的利用也一直是最热门的话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在集热器(含太阳能热水器)已成为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产业之一。1998年销售总额达到了35亿元,其产量位居世界榜首。我国的太阳能产业已开始运作。中国科学院宣布启动西部行动计划,将在两年内投入亿元人民币开展研究,建立若干个太阳能发电、太阳能供热、太阳能空调等示范工程。目前河北保定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正加快建设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该项目集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应用系统等为一体,一期工程完成后可达到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能力,填补了我国在太阳能开发应用方面多项空白,并将大大推动太阳能电池用低铁玻璃的生产、销售市场。但从整体上分析,国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起步较晚,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的开发、生产上还落后于国际水平,整体上仍处于产量小、应用面窄、产品单一、技术落后的初级阶段。经粗略统计表明,国内目前仅建有5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年产量约有兆瓦(注:1兆瓦(MW)为1000千瓦),工厂设施仍停留在已有引进的生产线上。而国外不少企业已把眼光瞄准更为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的开发与生产上。这种新一代的先进的薄膜晶体太阳能电池其转换效率可高达%,比目前平均转换效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据业内人士介绍,我国太阳能电池平均转换效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专用材料国产化程度低,如封装玻璃就完全依赖进口,低铁含量的高透过率基板玻璃市场仍不能满足需求,科研成果还没有迅速及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目前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对发展太阳能技术及其应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涉足。北新集团是最早率先组织专家对国内、国际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进行调查的单位之一。于1998年在国内首家引进了76千瓦国际上先进的屋面太阳能发电系统,至今一直运行稳定、效果良好。这套系统日均发电量为12千瓦时以上,可满足1个小康之家用电要求。该集团还与瑞士的ATLANTIS公司合资组建了北京-阿脱兰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合资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组件和屋面发电组件两大系列、多个品种的光伏发电产品,并将这一世界领先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引入了中国。河北振海铝业集团公司是德国皮尔金顿(Piikington)太阳能国际有限公司在中国独家总代理,现已投入生产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玻璃封装设备和配套材料,如德国凯米特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优质湿法玻璃层压设备、湿法灌浆液(封装介质)等。振海集团的基地于1999年11月已在我国率先安装了100多平方米的光电玻璃幕墙示范建筑物,现已竣工投入应用,其运行使用效果良好,已成国内一大景观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的典范。太阳能集热管是清华大学的一项专利技术,经清华阳光公司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其年产量为世界第一,其产品性能为世界领先,清华阳光公司的晒乐牌太阳能集热管及集热装置,用六七年时间完成了小试、中试到大规模生产,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集热管生产厂,每年可生产500万支全世界集热效率最高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预计这个项目的经营额再过不久将达到10亿元。

介绍有关空气源热泵产品的机型、性能、报价及应用场景

热泵烘干技术文献综述论文

现在热泵烘干机备受人们追捧,很多人都觉得热泵烘干机要比冷凝式烘干机好很多,它节能、省电,而且不会将衣服烘坏。虽然热泵烘干机有很多优点,但它也有不少缺点,下面来看热泵烘干机优缺点。一、优点 1、质量好 热泵烘干机经过精密设计后打造,热泵系统可以稳定、可靠地运行,提供高质量的工作环境,质量好,一台热泵烘干机可以用好几年时间。 2、节能 热泵烘干机可以有效提高烘干效率,将排出来的热量进行循环加热,与冷凝式烘干机相比,它更加节能,日常使用不怎么耗电。 3、环保 热泵烘干机工作过程中不会使用其它染料,不会产生废气、废渣,对环境没有污染,更加环保、绿色。 4、智能化 现在热泵烘干机都搭载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一键智能操作,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二、缺点 1、价格高 热泵烘干机相比于其它模式的烘干机,价格更加昂贵,因为其搭载的技术、采取的系统等影响。 2、维护成本高 一旦热泵烘干机损坏,将需要付出更多的钱去维修,维护成本要比较高。 分别了解热泵烘干机的优缺点后,人们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要购买它。

烘干机的上市为人们解决了衣物总是晒不干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南方梅雨季的时候,一下雨就下一个多星期,甚至更长,这个时候的衣服即使洗了也总是干不了,干的衣服都有了潮气,所以就需要用到烘干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冷凝烘干和热泵烘干的优劣,热泵烘干机和冷凝烘干机哪种更好吧。冷凝烘干与热泵烘干其实烘干效果都是一样的,不过热泵式烘干更节能更省电,因为它是将烘干衣物的热量在机器的内部循环,这样可以让热量达到重复利用来达到烘干衣物的效果。而冷凝式烘干需要先加热空气,之后利用热空气来烘干洗过的衣物,在烘干机的排风口处有一个冷凝装置,可以将烘干衣物过程中所释放的蒸汽冷凝,然后在一起排出,因为冷凝式烘干机没有排水管,所以需要自己勤倒水。 如果是仅从冷凝烘干和热泵烘干的烘干方式与节能情况来说,当然热泵烘干机更值得入手。因为热泵烘干机产生的热量可以不断循环,这样一来耗能就相对来说更低。另外,冷凝烘干机的功率能达到两千W,而热泵式烘干机功率值不超过一千W。热泵式烘干机能够精准控温,温度在六十度左右,对衣物的损伤比较低,另外它还有毛线收集功能,可以让衣物得到彻底清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