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期刊知识库

首页 学术期刊知识库 问题

有关延缓衰老的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

有关延缓衰老的研究现状论文

延缓衰老的方法有:

一、保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身体营养均衡。每天坚持喝绿茶,能够清肠、延缓衰老并且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放松心态,有助于肝脏排毒。

三、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减少皱纹的发生。

四、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新陈代谢和基础代谢率,能够有效延缓衰老。

寿比南山

纪录片《如何延缓衰老》直接带我们梳理下,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

第一项是:颜色鲜艳的食物。在BBC纪录片中,代表性的事物是番茄。番茄颜色鲜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有一种特殊的成分:茄红素。茄红素能够良好的吸收氧化和防止氧化应激反应,有着良好的修复纤维母细胞的效果!

二项是:苦味的蔬菜。可能有的小伙伴会纠结:生活已经够苦了,为啥不能来点甜。BBC在这里列举的蔬菜,其实算不上苦,反而是健身人士经常纳入菜谱的一个健康蔬菜:西兰花、小红萝卜。它们含有一种叫芥子油苷的成分,是天然抗衰老、抗氧化的物质。人体摄入这种成分后,芥子油苷会储存在皮肤中,使皮肤有了自我保护能力。第三项是:鱼类。通过食用大量富含油脂的鱼可以达到抗衰老的目的。鱼类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欧米加3脂肪酸。有的鱼甚至可以有消炎的功效,炎症会导致皮肤的氧化应激反应,而鱼类特有的物质可以消除皮肤细胞里的炎症,自然对抗衰老有益。前面三项都是推荐大家食用的食物。第四项就是让大家规避的食物:淀粉类的食物,比如土豆、大米、意大利面。如何延缓衰老》中研究的最后一项是否会导致衰老的物质。你绝对想不到:糖。喜欢点奶茶、吃甜品的小仙女,日常的糖摄入量自然高于平均摄入水平。皮肤健康美容免费测试表可BBC研究表明:糖摄入量也决定了皮肤的衰老情况。最为明显的是:当糖尿病患者经志愿者通过样貌猜测选项、匹配年龄。结论是糖尿病患者普遍比同龄人看上去显老。后来,研究直接测试血糖和皮肤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血糖和外观年龄的关联非常显著。

简述NMN抗衰老的科学原理目前,随着资本对于NMN抗衰老行业的持续发力,以及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NMN相关信息等大量报道,NMN抗衰老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趋势。NMN抗衰老 的流行虽然其中可能有着资本热捧的影响,但是NMN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却并不是资本所编造的结论,而是确有其事。在《Nature》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围绕NMN开展的实验研究而撰写的研究论文多达数百篇,并且这一数字还在被不断刷新,在2020年,NMN还被《Nature》列入了全球最具抗衰老潜力物质第一梯队。总而言之,NMN抗衰老是科学界普遍认可的事实。目前凭借科学验证的抗衰老功效,NMN产品被人们所信赖,但是很多的消费者只是“慕名而来”,通常只知道NMN抗衰老,却不知道它为什么会抗衰老。因此本文将对NMN抗衰老的科学原理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让大家能够“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NMN抗衰老的核心在于对NAD+的转化和提升,它对于改善人体衰老状况、延缓衰老等功效都是通过转化为NAD+来实现的,它是NAD+的直接前体物质。口服NMN后,这一物质能够在2-3分钟内进入血液,并在30分钟内被身体器官吸收,转化为NAD+,提升其含量,进而借助NAD+对于身体的影响,而在人体发挥效果。因此NAD+在NMN抗衰老功效的发挥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抗衰老的核心分子,所以NMN产品的别名也被叫做NAD+补充剂。图表描述已自动生成NAD+是什么呢?NAD+,又名辅酶1,这种物质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存在,主导和参与人体内部四分之一的生理活动,是人体的重要辅酶。NAD+在上个世纪之时就被发现与人体衰老存在密切关系,上个世纪初期,科学家发现,在人类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老的过程中,NAD+也在不断的减少,并且两者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此后,科学界以这一发现为突破点,确定了正是因为NAD+随着人年龄增长而下降,才导致了人类的衰老和疾病。如何通过NAD+这一通路来帮助人类打破“衰老不可被人力干预”的魔咒,科学家在上个世纪之时就已经展开研究,百余年的时间里在这一领域已经诞生了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这是这些知识的积累才使得2013年哈佛辛克莱发现的“NMN具有抗衰老功效”这一研究成果的出现显得如此的顺利和水到渠成。同时,也有人会有疑问,NAD+才是抗衰老的核心分子,为什么不直接补充NAD+,而是要借助NMN转化为NAD+呢?答案很简单,因为NAD+是一种大分子物质,这种物质是无法直接被人体吸收的,因此科学家才会从NMN等前体物质入手。或许,未来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提高,科学家们会发现直接补充NAD+的手段,但是目前来说通过口服NMN补充NAD+来抗衰老是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首先,保持愉悦的心情。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保持好的心情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第二,保持充足的饮水。因为水分补给充足不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还可以促进尿液排泄,在尿液排泄出来的时候可以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等排泄出来,而这些垃圾废物排泄之后也能够维持身体健康,对衰老的对抗有帮助。第三,早睡早起。如果可以做到早睡早起,同样也可以积极对抗衰老。很多人之所以衰老速度加快,给人一种老态龙钟的感觉,主要是长时间熬夜引起。所以,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睡眠时间充足,身体保持健康才能够有效对抗衰老。第四,多吃水果蔬菜。如果可以每天养成多吃蔬菜和水果的好习惯,对衰老的对抗是有帮助的。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含量丰富,维生素大部分还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既能够提供营养保持精力旺盛,又可以有效对抗自由基,这样对身体衰老的延缓大有帮助。如果能做到以上四点,对缓解衰老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衰老与肿瘤关系最新研究现状论文

摘要: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靶向肿瘤的新药与肿瘤免疫新疗法的研发如火如荼,这些研究为攻克肿瘤带来了全新的希望。但受限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的不可操控性,而实验动物与人差异巨大,目前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效率极低,肿瘤类器官的兴起为转化医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平台。从最初单个肿瘤样本类器官的成功构建,到现在建立了大规模的肿瘤类器官库,肿瘤类器官研究已经成为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尤其在结合基因修饰技术的基础上,对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快速评估肿瘤药物与免疫细胞的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肿瘤;类器官;基因修饰;新药研发;免疫疗法;临床转化 抗生素和疫苗发现以前,传染性疾病曾肆虐全球,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现今,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健康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肿瘤更是首要致死原因。最新统计学数据预测,2018年将有超过1800万新增肿瘤病例,960万肿瘤死亡病例[1],肿瘤所造成的巨大经济、社会负担毋庸置疑。 人类与肿瘤的斗争历史源远流长。从希波克拉底时代开始,就有对肿瘤的描述性研究,包括其生长形态、表面溃烂的形成与否等等,肿瘤(carcinoma/carcinos)在希腊语是螃蟹(crab)的意思,由此,罗马医生将carcinoma/carcinos翻译为cancer,成为癌症的最初定义。近年来,随着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包括“肿瘤是不可愈合的创口”、“种子与土壤学说”、“肿瘤免疫互作四部曲”、“肿瘤放射化学药物疗法”、“肿瘤免疫治疗”等,我们对肿瘤的认识日渐深入,部分肿瘤甚至已经有了完全治愈的方法。但目前对绝大多数肿瘤,我们一方面没有有效的预防和监测手段,另一方面可以选择的治疗策略极其有限。因此,对肿瘤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医药领域的核心热点。有意思的是,每年肿瘤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发表量数以万计,绝大多数肿瘤在实验室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次治愈,但能真正转化到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却极少。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统计发现,临床前研究具有治疗作用的新药进入临床试验后,85%在早期就被证明没有效果,而那些成功通过三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只有一半能被FDA批准进入临床应用[2]。目前肿瘤新药研究的主要工具是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和啮齿类动物(主要是小鼠)上建立的肿瘤模型,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鼠与人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药物的反应性存在一定的差异[3]。此外,小鼠模型通常只能模拟人类疾病的一个阶段,无法从病因、时间和进展速度等方面再现人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发的肿瘤治疗方案,并不能预测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实验小鼠基因背景、生长环境、致病因素和用药处理均非常单一,自然无法应对临床多种多样肿瘤病人的复杂情况。 动物模型的局限性促使人们转向直接研究肿瘤病人标本,常用的人源肿瘤模型包括人来源肿瘤细胞系培养和免疫缺陷动物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肿瘤细胞培养的确提供了研究特定患者肿瘤细胞特性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机会,但并非所有肿瘤均能成功体外扩增,另外,体外单一肿瘤细胞培养使其丧失了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组分的相互作用,而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对药物的反应性决定至关重要。同样,人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至免疫缺陷小鼠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方面移植成功率较低,另一方面免疫缺陷小鼠形成的肿瘤微环境与患者体内环境相差较大,可能导致肿瘤组织发生小鼠样进化[4]。 1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发展 近年来,组织器官3D培养技术发展迅猛。2009年,Hans Clevers实验室将单个LGR5+小肠干细胞种植于含有R-spondin1、EGF、BMP抑制剂等干细胞维持因子的基质胶中,发现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具有增殖隐窝和高分化绒毛的类小肠结构[5]。随后,该实验室在小鼠小肠干细胞成类器官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Wnt3A nicotinamide、Alk抑制剂及p38抑制剂,实现了人结直肠肿瘤类器官培养[6]。同年,Eduard Batlle实验室分离出人大肠EPHB2高表达干细胞,并在体外3D培养中使单个细胞分化成为具有维持长期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大肠隐窝结构[7]。随后,包括前列腺[8, 9]、味蕾[10]、食管[11]、输卵管[12]、肝脏[13]、胰腺[14]、胃[15]、唾液腺[16]和乳腺[17]等在内的多个器官均成功在体外获得正常组织或肿瘤的类器官(图一)。由此可见,利用目前对肿瘤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从肿瘤病人样本出发,通过加入多种细胞因子或小分子抑制剂,构建出患者特异性的肿瘤类器官,用于新药筛选和药物敏感性研究是可行的。 相比于传统2D培养和肿瘤组织异种移植,肿瘤类器官一方面构建成功率明显增高,且可长期低成本快速培养,便于基因修饰和大规模药物筛选等;另一方面,3D培养保留了肿瘤的组织特性,在研究过程中不会丢失肿瘤微环境的影响作用,为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更真实的环境。目前已经成功构建出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等在内多种组织的肿瘤类器官。常用的肿瘤类器官构建技术有两类,一种是通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分化而来,另一种是直接来源于肿瘤组织。iPSCs来源的肿瘤类器官构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肿瘤类型,操作更复杂,由此导致构建效率较低。此外,依靠iPSCs分化获得的肿瘤类器官也会丢失肿瘤微环境的复杂性。因此,直接通过肿瘤组织培养或干细胞分化,辅以细胞因子、肿瘤基质等补充,是肿瘤类器官研究的发展趋势。 肿瘤类器官对源肿瘤组织异质性的保存是类器官研究的核心基础。研究发现,肿瘤组织体外类器官培养可以获得大量不同特性的肿瘤类器官,单个类器官分析结果也表明同一肿瘤来源的类器官的异质性[18]。与此同时,组织化学分析发现肿瘤类器官内部即存在与源肿瘤相似的组织结构,通过原位DNA分析进一步证实类器官中同样存在源肿瘤相同的基因突变位点[18]。由此可见,肿瘤类器官在基因、转录、代谢、细胞和组织学上均较高水平地重现了其来源肿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重要的是,体外培养过程对肿瘤类器官不会呈现明显均一化[19, 20]。但也有研究利用荧光标记不同突变体实验发现,大肠癌肿瘤类器官体外培养30-40天后,类器官会被某一种荧光标记的细胞主导,意味着培养过程中的确出现了特定突变体细胞优势生存的现象[21]。但这一现象并非体外类器官培养所独有,在体肿瘤中各类突变体也非均匀分布。由此说明肿瘤类器官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模拟了在体肿瘤的各方面特性,是目前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相互转换跨越的桥梁。 2 类器官在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肿瘤的发生初始于细胞基因突变的累积,大量临床数据和实验室结果都显示正常个体内即存在大量的突变,且这些突变与年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非所有的突变都会诱发肿瘤,不同组织对突变的耐受程度也不同。虽然已经有许多细胞和动物实验阐明从突变到肿瘤生成的关键因素和决定机制,由于无法监测和干预人体内肿瘤发展最初期的过程,目前对人体内肿瘤发生发展的认识还非常粗浅。类器官培养技术的兴起,为研究人体正常组织向肿瘤组织转变的过程提供了可能。 统计预测发现高达五分之一的肿瘤与感染相关[22],虽然从感染到肿瘤的发展过程已有研究加以证明,但具体发生机制,尤其在人体内是如何进展的尚不明确。将病原体与健康组织类器官共培养,观察在感染情况下健康组织的突变起始和累积过程,评估感染作为肿瘤危险因子的相关性。如胃类器官可作为研究幽门螺旋杆菌在胃癌发生中作用机制的载体,精细观察幽门螺旋杆菌在胃上皮细胞的定植和克隆,及其对胃上皮细胞在基因、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幽门螺杆菌注入能引起胃类器官发生强烈的炎症反应[23],而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此外,沙门氏杆菌与胆囊癌、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等等,均可利用相应组织的类器官,研究病原体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致瘤机制。由于感染诱发肿瘤往往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且伴随炎症的发生,因此,一方面类器官的长期稳定培养是前期基础,另一方面,在上皮细胞构建的类器官基础上,引入免疫系统和组织基质也是类器官应用的重要需求。 除了感染,肿瘤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家族史、物理化学诱变因素等,而这些因素诱导的突变累积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过程。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供体来源、不同组织类器官中的突变体发现,体内的确以平均每年新增40个突变位点的速度在累积,且不同组织间突变模式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组织中细胞更新增殖水平相差较大,而细胞快速增殖过程中DNA复制为基因突变创造了先决条件[24]。值得注意的是,同一组织不同个体间突变频率和范围差异均较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肿瘤发生与年龄的相关性[24]。但不同个体间肿瘤发生的类型、进展速度等各不相同,因此,突变频率和突变模式并非决定肿瘤发生发展的唯一因素,而在肿瘤已经发生之后,突变累积和筛选已经完成,无法追踪到最初始的突变特性。在类器官培养健康组织的基础上,利用各种诱变因子诱导健康组织向肿瘤转化,将极大地加速对肿瘤发生过程的研究。 不管是感染、物理化学诱变剂或是年龄增长导致肿瘤发生,最终都是由于基因突变发生和累加导致正常细胞癌变。因此,结合类器官培养和基因修饰技术可以快速建立肿瘤体外模型,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Drost实验室第一次在正常大肠类器官中通过CRISPR技术引入常见的大肠癌突变基因,如APC、TP53、KRAS和SMAD4,研究不同突变体在初始阶段对肿瘤发生的影响[25]。结果显示,突变后的肠类器官生长不依赖于肠干细胞生长维持因子EGF、WNT、R-spondin 1和noggin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发现APC和TP53的突变是导致染色体不稳定和形成多倍体的关键因素[25]。将基因修饰后的肿瘤类器官皮下移植至免疫缺陷小鼠可以存活,但不会发生转移。而如果将上述诱导的肠癌类器官移植在小鼠盲肠,肿瘤会向肝脏和肺部转移[26, 27]。这一现象说明肿瘤转移需要特定组织微环境的支持,也提示虽然肠癌类器官的生长不依赖于肠干细胞维持因子,这些因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肿瘤类器官以其特性模拟人肿瘤组织、可大规模长期稳定培养、容易基因修饰、处理因素可控和表型观察便捷的特性,成为肿瘤基础研究中替代人而又超越实验动物的有力工具。此外,肿瘤类器官作为体外培养体系,非常利于结合最新技术如基因修饰、单细胞分析、高分辨率电子/光学影像等联合应用,将突破肿瘤研究完全依赖于动物实验的时间、技术瓶颈。 3 类器官在肿瘤治疗策略研究的应用 肿瘤治疗是目前生物医学领域最大、最急迫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实验室研究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新药临床转化效率却依然低下。类器官培养为肿瘤药物快速有效研发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有研究认为肿瘤类器官敏感的药物超过80%的可能性对应的肿瘤患者对该药也敏感,而在肿瘤类器官上无治疗效果的化疗药物对该肿瘤患者也无效。 随着类器官培养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和医院开始有意识地采集肿瘤类器官及其对应的健康组织类器官,并运用合适的冻存传代方法进行大规模保存,形成类器官库。根据患者信息、组织来源、基因表型等多个方面对类器官进行归类,使之成为公共的肿瘤研究资源,用于评测抗肿瘤药物的肿瘤杀伤效果和正常组织毒副作用。最早于2011年Masahiro Inoue实验室尝试大规模采集肿瘤组织体外成球培养保存[28],但这一培养方法无法实现正常组织的长期保存。2015年,Hans Clevers团队第一次成功构建了20个结直肠癌患者来源的肿瘤与对应正常组织类器官库[18]。利用这些类器官样本,他们发现只有WNT 拮抗剂泛素连接酶RNF43突变的肿瘤类器官表现出对WNT分泌抑制剂的敏感性[18]。同时,结合类器官的突变表型和药物筛选,他们一方面验证了已知的突变体与特定药物的相关性,另一方面还发现了多个对肿瘤具有杀伤作用的化学药物。此外,由于正常组织类器官对照的存在,在验证药物肿瘤杀伤作用的同时,也能评估其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最终选择出肿瘤杀伤强、毒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用于临床。更重要的是,这一类器官库除了用于药物筛选,还被其他项目利用,从基因组和蛋白组学对不同个体肿瘤类器官与正常组织类器官进行对比分析[29],实现对患者肿瘤状态的精准评估,为肿瘤的个性化治疗提供参考信息。目前已有包括结直肠癌、胰腺导管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在内的多个组织肿瘤类器官库,尤其是结直肠癌与乳腺癌,类器官库中患者数目已达到上百个,为肿瘤新药大规模筛选和临床前研究奠定了基础。 借助于肿瘤类器官与对应健康组织类器官库的建立,同时基于肿瘤类器官对药物肿瘤杀伤效果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在制定肿瘤患者治疗策略前,一方面通过检测肿瘤类器官的突变体类型,确定可能起作用的候选药;另一方面利用肿瘤类器官对药物进行筛选,获得在类器官上对肿瘤有杀伤作用而对健康组织毒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应用于临床,真正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更有利于免疫疗法的有效性评估。与化疗药物的普遍性杀伤不同,免疫疗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更需要直接来源于患者的样本进行临床前检测。利用肿瘤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可以快速有效地检测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发现特定T细胞亚群与乳腺癌肿瘤类器官共培养后,可以显著性杀伤三阴性乳腺癌细胞[30]。最近,Emile E. Voest实验室利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肺癌或结直肠癌肿瘤类器官共培养诱导出一群肿瘤特异性T细胞[31]。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群肿瘤杀伤性T细胞不会攻击正常组织类器官[31],说明通过肿瘤类器官中的新抗原表位获得杀伤细胞用于临床肿瘤个体化免疫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能。 4 展望 类器官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不管是在基础研究还是临床转化,均获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肿瘤细胞系培养和小鼠异种移植,类器官具有培养成功率高、能快速获得大规模资源库、同时可以采集对应的正常组织对照、最接近患者真实信息等多个优势,但目前类器官培养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虽然类器官本身去除了异种移植鼠源进化的问题,但目前3D培养用的基质胶来源于小鼠,且一些类器官培养还需要加小牛血清等动物源物质,可能对细胞性质与药物筛选过程中的反应性有未知的影响。因此,无血清培养基、非动物来源基质胶等是目前类器官研究的重点之一。此外,利用成体干细胞培养获得的类器官成分依然比较单一,血管、基质和免疫系统均缺失,也有许多研究关注于类器官中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最后,目前仅仅上皮细胞源肿瘤成功构建了类器官,而非上皮细胞类肿瘤如血液细胞肿瘤是否能进行类器官培养尚且未知。虽然类器官培养在肿瘤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这一技术的确搭建了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快速通道,为肿瘤新药研究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Bray,F.,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8: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Cancer J Clin, 2018. 2.      Ledford,H., Translational research: 4 ways to fix the clinical trial. Nature, (7366): p. 526-8. 3.      Uhl,. and . Warner, Mouse Models as Predictors of Human Responses:Evolutionary Medicine. Curr Pathobiol Rep, 2015. 3(3): p. 219-223. 4.      Ben-David,U., et al.,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 undergo mouse-specific tumor Genet, 2017. 49(11): p. 1567-1575. 5.      Sato,T., et al., Single Lgr5 stem cells build crypt-villus structures in vitrowithout a mesenchymal niche. Nature, 2009. 459(7244): p. 262-5. 6.      Sato,T., et al., Long-term expansion of epithelial organoids from human colon,adenoma, adenocarcinoma, and Barrett's epithelium. Gastroenterology, (5): p. 1762-72. 7.      Jung,P., et al., Isolation and in 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colonic stem cells. NatMed, 2011. 17(10): p. 1225-7. 8.      Karthau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multipotent luminal progenitor cells in humanprostate organoid cultures. Cell, 2014. 159(1): p. 163-175. 9.      Chua,., et al., Single luminal epithelial progenitors can generate prostateorganoids in culture. Nat Cell Biol, 2014. 16(10): p. 951-61, 1-4. 10.   Ren,W., et al., Single Lgr5- or Lgr6-expressing taste stem/progenitor cellsgenerate taste bud cells ex vivo.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4. 111(46): . 11.   DeWard,., J. Cramer, and E. Lagasse, Cellular heterogeneity in the mouse esophagusimpl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nonquiescent epithelial stem cell population. CellRep, 2014. 9(2): p. 701-11. 12.   Kessler,M., et al., The Notch and Wnt pathways regulate stemness and differentiation inhuman fallopian tube organoids. Nat Commun, 2015. 6: p. 8989. 13.   Huch,M., et al., Long-term culture of genome-stable bipotent stem cells from adulthuman liver. Cell, 2015. 160(1-2): p. 299-312. 14.   Boj,., et al., Organoid models of human and mouse ductal pancreatic , 2015. 160(1-2): p. 324-38. 15.   Bartfeld,S., et al., In vitro expansion of 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stem cells and theirresponses to bacterial infection. Gastroenterology, 2015. 148(1): p. 126-136e6. 16.   Maimets,M., et al., Long-Term In Vitro Expansion of Salivary Gland Stem Cells Driven byWnt Signals. Stem Cell Reports, 2016. 6(1): p. 150-62. 17.   Sachs,N., et al., A Living Biobank of Breast Cancer Organoids Captures DiseaseHeterogeneity. Cell, 2018. 172(1-2): p. 373-386 e10. 18.   vande Wetering, M., et al., Prospective derivation of a living organoid biobank of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Cell, 2015. 161(4): p. 933-45. 19.   Pauli,C., et al., Personalized In Vitro and In Vivo Cancer Models to Guide PrecisionMedicine. Cancer Discov, 2017. 7(5): p. 462-477. 20.   Schutte,M., et al., Molecular dis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in pre-clinical modelsidentifies biomarkers predicting sensitivity to EGFR inhibitors. Nat Commun,2017. 8: p. 14262. 21.   Fujii,M., et al., A Colorectal Tumor Organoid Library Demonstrates Progressive Lossof Niche Factor Requirements during Tumorigenesis. Cell Stem Cell, 2016. 18(6):p. 827-38. 22.   DeFlora, S. and P. Bonanni, The prevention of infection-associated , 2011. 32(6): p. 787-95. 23.   McCracken,., et al., Modelling human development and disease in pluripotentstem-cell-derived gastric organoids. Nature, 2014. 516(7531): p. 400-4. 24.   Blokzijl,F., et al., Tissue-specific mutation accumulation in human adult stem cellsduring life. Nature, 2016. 538(7624): p. 260-264. 25.   Drost,J., et al., Sequential cancer mutations in cultured human intestinal stemcells. Nature, 2015. 521(7550): p. 43-7. 26.   Fumagalli,A., et al., Genetic dis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orthotopictransplantation of engineered cancer organoid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2): p. E2357-E2364. 27.   Fumagalli,A., et al., A surgical orthotopic organoid transplantation approach in mice tovisualize and study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Nat Protoc, 2018. 13(2): . 28.   Kondo,J., et al., Retaining cell-cell contact enables preparation and culture ofspheroids composed of pure primary cancer cells from colorectal cancer. ProcNatl Acad Sci U S A, 2011. 108(15): p. 6235-40. 29.   Cristobal,A., et al., Personalized Proteome Profiles of Healthy and Tumor Human ColonOrganoids Reveal Both Individual Diversity and Basic Features of ColorectalCancer. Cell Rep, 2017. 18(1): p. 263-274. 30.   Zumwalde,., et al., Analysis of Immune Cells from Human Mammary Ductal EpithelialOrganoids Reveals Vdelta2+ T Cells That Efficiently Target Breast CarcinomaCells in the Presence of Bisphosphonate. Cancer Prev Res (Phila), 2016. 9(4):p. 305-16. 31.   Dijkstra,., et al., Generation of Tumor-Reactive T Cells by Co-culture of PeripheralBlood Lymphocytes and Tumor Organoids. Cell, 2018. 174(6): p. 1586-1598 e12.

人只要活着,就躲不过一种最天然的毒素,那就是氧(Oxygen)。当每你吸一口气,氧给了你生命力,同时却也有些氧会在细胞里转换,变成闯出巨祸的自由基分子,破坏它们所处的细胞与其他细胞,成为人体里的「恐怖份子」。

「自由基」是氧在体内新陈代谢后所产生的物质,它的活性极强,可与任何物质发生强烈的反应。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当人们遇到细菌、霉菌、病毒侵入时,人体内的防御系统会通知吞噬细胞准备应战,于是吞噬细胞经由相关酵素的催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以清除细菌或受感染细胞,意思就是,人体内必须具备一定量的自由基作为预防、抵御疾病的武器。一般而言,人体体内的自由基应该是处于平衡的状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

但如果受到异常环境的影响,例如紫外线、电磁波、抽烟、农药、空气污染等、甚至心理压力、生活不正常、熬夜焦虑,人体也会产生自由基,或称为氧化剂。一旦体内自由基的数量超过人体正常防御的范围,就会产生「自由基连锁反应」,促使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等细胞基本构成物质,遭受氧化而成为新的自由基,再去氧化别的细胞进而失去控制。在不断的恶性循环下,人体的功能因此逐渐损伤败坏,各种疾病就随之出现。

有人估计,我们身体里每个细胞里的DNA,每天会遭受约一万次的自由基攻击。幸好,大部份的攻击都被一小群抗氧化剂给拦截了下来;至于自由基攻击得逞所造成的伤害,蛋白质也会修补回来,但是如果身体的细胞累了,就会变得比较无法排除自由基或清除氧化作用后的废物,伤害便逐渐累积,逐渐出现如器官老化、体力衰退、皮肤松弛、免疫力减退等症状。

医界研究结果发现,过多的自由基变成坏份子时,会以8种方式对人体进行氧化伤害,例如﹕

想要对付在人体内制造破坏的自由基,我们可以透过以下的作法:

一 、 多做有氧运动 、保持精神愉快 :

坚持有氧运动可以让我们身体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增多,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是我们身体天然的抗氧化物,它可以清除我们身体的一些自由基,和避免一些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

此外,也要尽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因压力过大、急躁、焦虑、郁闷、紧张等情绪问题而产生自由基。

二 、 均衡食用抗氧化食物:

多多食用具有维它命A、C、E,蕃茄红素,β胡罗卜素、叶酸、儿茶素、叶黄素、花青素与黄酮类等抗氧化的食物。

三 、 摄取微量元素,强化人体抗氧化酵素系统:

透过铜、铁、锌、锰、硒,使人体体内的抗自由基酵素,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过氧化氢酶(catalase)活化,以自动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抗衰老功能食品研究现状论文

微藻的药用、保健价值及研究开发现状(综述)江 红 霞 , 郑 怡(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本文综述微藻中的各种药理活性物质及已投入市场的微藻产品的药用、保健价值,以及微藻保健与功能食品的研究开发现状。关键词:微藻;药理活性物质;保健与功能食品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3)01-0068-05地球上有三万多种不同的微藻,分布在淡水和海洋里,在各种土壤(包括酷暑和寒冷的荒芜环境)里也都有微藻存在。长期以来,人们仅仅是把微藻作为鱼、虾、贝类幼体或成体的直接或间接的活饵料。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注重微藻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开发。微藻中存在着丰富的、结构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有许多具有药理活性,在医药和保健品的开发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当前,微藻及微藻产品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1 微藻中的药理活性物质及其功效 抗生素抗生素是对微藻、细菌、真菌、病毒或原虫具有毒性的有机体天然产生的抗微生物化合物,微藻所产生的抗生素大多未鉴定清楚,已知的有脂肪酸、其它有机酸、溴酚、酚类抑制剂、丹宁、类萜、多糖和其它碳水化合物及酚类。Pratt等是最早从微藻中分离出抗生素的研究者,他们从小球藻中分离得到含小球藻素(Chlorellin)的脂肪酸混合物,具有抗细菌和自身毒性的功能;Pesando证明硅藻(日本星杆藻)的二十碳五烯酸光氧化产物有很强的抗菌活性;Sieburth证明金藻植物褐胞藻合成的丙烯酸是抗菌化合物。随后有关学者又陆续从微藻中筛选出多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种类,其中一些有效成分已鉴定出来,如蓝藻霍氏双歧藻中的蓝细菌素(Cyanobacterin)、河口鞘丝藻中的2,5-二甲基十二酸、泉生软管藻中的一种吲哚生物碱、灰色念珠藻中的酚类化合物和极大螺旋藻的甾醇等,都是有效的抗生物质。 毒素微藻所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鱼、虾、蟹、贝类引起动物和人类产生麻痹性、痢疾性、肉毒性和溶血性中毒,因而可将这些毒素分为:(1)麻痹性毒素(PSP),这种毒素是由甲藻门涡鞭毛藻类的数种膝沟藻和蓝藻门的水华束丝藻产生的,其中之一为石房蛤毒素,可阻止神经、肌肉产生兴奋活动;(2)痢疾性毒素,这种毒素是由倒卵型鳍藻中某些藻类产生的,故亦称倒卵型鳍藻毒素(DTX),该化合物使中毒者产生腹泻、呕吐、吐气、腹痛之症状,也称为“腹泻性贝中毒”;(3)肉毒性毒素(CTX),它是由鞭毛藻(Gambierdiscus toxiclls)产生的。该毒素作用于交感神经纤维,能提高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4)溶血性毒素,这种毒素是小定鞭金藻产生的,具有极强的溶血性,其中卡盾氏属的Chattonella产生的速毒素(BTX)又称神经性毒素,也有溶血作用。微藻所产生的毒素大多是以对生物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高特异性作用为基础的,因之,这些毒素及作用机制是开发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药物的重要导向化合物和线索,其在医学及生理学上的应用正在研究之中。 心脑血管活性物质微藻中富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EFA)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的DHA(C22:6,Docosahexaenoic acid)可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脂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舒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及抗血栓作用。紫球藻富含花生四烯酸,而螺旋藻则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另外微藻中所富含的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都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抗肿瘤、抗辐射、抗突变活性物质从海藻和微藻筛选抗肿瘤物质是从1977年开始的,蓝藻是有效的抗癌药的重要来源。许久以前已经发现巨大鞘丝藻的脂溶性提取物具有抗白血病活性。早在1981年Moor就对蓝藻提取物的药理活性进行检测。到目前为止,已从1000余种蓝藻中发现67个品系的蓝藻具有抗肿瘤活性,并鉴定出12种类型结构独特的化合物。另外,甲藻前沟藻中的前沟藻内酯、小球藻和栅藻中的一种糖蛋白、一种海产衣藻(Chlamydomonas sp.)中的L型天冬酰胺酶等都具有抗肿瘤活性。另外,螺旋藻藻蓝蛋白具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能提高粒单系组细胞(CFU-GM)的生成,能明显提高正常小鼠血清的集落刺激活性。螺旋藻多糖能显著增强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切除、修复作用和程序外DNA合成(UDS),还具有一定的抗突变功能。 增强免疫力与抗艾滋病的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螺旋藻多糖能全面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还能消除或减轻环磷酰胺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藻蓝蛋白(C-PC)能明显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在抗艾滋病活性物质筛选时发现,来自太平洋裂膜藻的一种硫酸多糖SAE是病毒逆转录酶的特异性抑制剂,不仅可抑制HIV的逆转录酶,而且对其它病毒的此种酶亦有抑制作用。另外,从蓝藻鞘丝藻提取分离的含硫糖脂能抑制HIV复制,已被NCL(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批准作临床前的药理、毒理研究。硫脂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已被化学合成与生物检测所证实。2 几种微藻产品的药用、保健价值由于微藻含有多种药理活性物质,人们已从微藻中开发提取出多种具有用和保健价值的成分。以下介绍几种已开发成产品进入市场的具有药用和保健价值的微藻产品。 藻胆蛋白藻胆蛋白是一种水溶性蛋白,分为藻红蛋白(PE)、藻蓝蛋白(PC)和别藻蓝蛋白(A-PC)三大类。目前研究发现,藻蓝蛋白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能促进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同时,螺旋藻藻蓝蛋白对一些癌细胞也有抑制作用;Morcos等和蔡心涵等的研究证明藻蓝蛋白有光敏作用和良好的抑癌作用;张成武提出藻蓝蛋白对骨髓造血具有刺激作用,可用于临床辅助治疗各种血液疾病。藻胆蛋白具有性质稳定、荧光量子产率高、背景干扰小、易于同生物素抗体和糖蛋白等大分子交联等特点,作为新一代的荧光探针在临床诊断、免疫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可代替同位素和酶作标记物。藻胆蛋白具有相当广阔的潜在市场,国外许多公司已投资开发藻胆蛋白,产品出售价达 $100/mg以上。 β–胡萝卜素杜氏藻在一定条件下可大量积累β-胡萝卜素,含量可达干重的10%左右,为自然界中所有生物之首。β-胡萝卜素不仅仅是维生素A的前体物质,大量实验还证明,β-胡萝卜素有很强的抑制肿瘤转化的作用,可减少紫外光和化学肿瘤促进剂诱发的癌变。β-胡萝卜素对自由基有很强的瘁灭作用,这一作用可减少过氧化物对组织的损伤。β-胡萝卜素可促进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功能,并可促进细胞释放一些抗肿瘤因子。β-胡萝卜对眼睛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病以及心血管病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从盐生杜氏藻中提取的β-胡萝卜素是具有高价值的商业化产品,澳大利亚、美国、以色列都有许多厂家生产β-胡萝卜素,售价高达 $600/kg。 虾青素(简称ASTA又名超级维生素E)ASTA虾青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能清除体内由紫外线照射产生的自由基,调节和降低由光化学导致的伤害,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虾青素(超级维生素E)的抗氧化功能高于其它类胡萝卜素,具有抑制生物膜被氧化的作用;虾青素(超级维生素E)还能显著地促进淋巴结抗体的产生,特别是与体内T细胞相关抗原的抗体产生。ASTA虾青素用途广泛,其产量远远低于市场需求量,价格为 $300/kg。雨生红球藻在特定条件下可累积占干重1%以上的虾青素,为该色素的天然资源。 多不饱和脂肪酸利用微藻培养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比较重要的生理与保健功能。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降低血脂及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病率有着紧密的联系,还可改善烧伤症状、减轻脓毒症病情,并具有抗衰老、改善老年人记忆以及在器官移植方面的作用等,可代替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免疫异常疾病。其中DHA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生理功能:(1)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哺乳动物体内的DHA主要用于合成前列腺素,其功能是减少前列凝素A2,增加前列环素的含量,降低血管阻力,减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小板凝集与粘着功能;(2)预防和治疗癌症,日本学者实验发现,在喂食不同性质的脂肪后,将致癌物注射于老鼠身上,食用DHA的老鼠患乳癌、大肠癌、肺癌的发生率均很低,因此推断,DHA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有关;(3)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DHA主要存在于大脑灰质中,是人脑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成分,大脑中DHA含量的降低可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4)对视觉系统的调节作用,DHA是视网膜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视网膜中DHA含量下降,可导致视网膜电图失常。尽管鱼油是EPA和DHA的主要来源,但稳定的鱼油供应受到限制且质量不稳定,养殖的微藻则是此类脂肪酸比较可靠的来源。目前市场上DHA售价达 $140/g,EPA高达 $2000/g。3 微藻保健与功能食品及其研究开发现状当今,健康已成为食品开发的主题,目前食品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已集中在了对保健与功能食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所谓保健与功能食品,指在具备一般食品的营养和色香味特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对人体的体质、免疫力、代谢等有明显促进作用的食品。目前,研究开发得比较成功的是螺旋藻和小球藻食品,螺旋藻、小球藻等食用微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各种维生素、生物多糖、多不饱和脂肪酸、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矿物质等,故具有优异的营养保健功能。螺旋藻具有防癌、抑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同时对治疗高血压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降低胆固醇、避免粥样硬化、以及对贫血、肝炎、糖尿病等等也有明显的功效。小球藻也对胃溃疡、外伤、贫血、肝炎、糖尿病、婴儿营养不良、精神病、癌症等具有一定的疗效,同时还具有活化皮肤细胞,加速其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的功效。在日本、美国,螺旋藻和小球藻在保健食品市场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曾出现大养小球藻的热潮。近几年来,以螺旋藻为主的微藻食品在3000多种保健食品中占有一定地位。微藻保健与功能食品形式多样,以下介绍两种保健性能较好,市场销量较大的产品形式。 微藻保健片及胶囊微藻保健片(或胶囊)能高度保持藻体的营养成分与生物活性成分,故一直在微藻保健食品市场稳居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日本、美国和欧洲国家首先研制成小球藻、螺旋藻和杜氏藻片剂(或胶囊)型保健食品,并已实现规模生产与销售。我国云南施普瑞螺旋藻胶囊是国内目前唯一获得药品级称号的微藻保健药品。此外,微藻保健品还有广东的奇珍螺旋藻片,明兴护康宝螺旋藻片等。 微藻精(营养液)研究证明,小球藻细胞内含有一种称为绿藻精的生物活性成分,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人体有保健功能。螺旋藻细胞及其热水浸提液也有强身健体、减肥、健美、防病治病等功效。目前,国际上以日本生产的强力绿藻精和蜂蜜绿藻精销量较大。在国内,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所与武汉制药厂联合研制生产了螺旋藻口服液,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茂源进出口公司联合研制成螺旋藻保健营养液。4 展望微藻所含有的独特的药理活性物质使得微藻具有多种药用和保健性能,利用微藻进行新药及保健与功能食品的研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医药研制和开发方面,Pulz认为蓝藻最有前途,它具有免疫促进、抗新生质或胞质稳定效应,一些微藻的天然产物,如Scytophycin有可能作为药品上市;微藻还具有生长快、周期长、可塑性强等特点,易于大量繁殖。但微藻资源的开发需解决几个问题:(1)成本问题。降低成本就必须使藻生物量从仅限于保健品市场发展成大宗商品,使之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2)培养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开发合适的反应器,如具有抗污染、易保持纯藻培养、控温好、细胞密度高、从而保证高产出的密闭系统;(3)藻种改良问题。要使藻生物技术在经济上有活力,需要选育出能满足多种用途、适用于多种培养环境的藻株,以及使用更多种类的微藻。随着藻类生物活性物质研究的生物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相信不久的将来,从微藻中提取活性产物将成为现代医药和保健食品工业的支柱。

我是黄真 我看到了 只要你有雷同文字 开资的开发与利用 你就别想过了

食品营养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我整理的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一 食品营养与营养食品问题研究 【摘 要】及时地引导我国食物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促进食物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并尽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与繁荣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人民的食物结构状况和食品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了营养、卫生与色、香、味的辨证关系,指明了以功能食品、发酵食品为主导的食品工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物结构;食品营养;食品发展 营养食品本身就是人类生命需要而又籍以提高体质、延长寿命、繁衍与提高后代素质的物质基础。从微观上来看,食品中的各种营养物质要满足人类生命与生理的要求。现代食品科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食品中营养物质如何能科学合理平衡配合,研制并生产出“营养、卫生、科学、合理”的食品。当然,食品中的色香味是食品中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美国等发达国家在七十年代之前,曾经单纯迫求色香味,生产出各种高脂、高糖、高人工添加剂的食品,致使美国在那个时期,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所谓“富贵病”几乎占其总人口的10%以上,特别是一味追求“精粉、精米、精油”的前提下,癌症患者、遗传基因病人数也随之居高不下。上述疾病一度达到总人口的15%。为此,美国动用官方、半官方、民间各个有关研究结构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营养平衡食品,功能食品以期将一食物结构调整,经过近20年的努力,才使这种状况得以遏止和改善。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改善。 一方面出现了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富裕疾病”并正在高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食品品种单一或营养不全或单纯强调色香味又造成了一方面儿童的营养不良症,儿童缺铁、缺锌,缺乏多种维生素症。据2012年哈尔滨市小学生调查材料表明,儿童检出缺缺维生素C达40%,缺维生素A的达70%,缺钙的达60%,北方地方佝偻病率日益增高趋势。 另一方面从当前老龄人群的健康状况看,70%以上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老年痴呆、糖尿病、骨质病,而且仍呈上升趋势。当然,致病因素很多,但食物中营养的不平衡是致病的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人进入老龄阶段,其整个机体代谢都进入新的平衡调整,需要符合老龄生理阶段要求的各种营养物质,不仅有营养物质的质和量要求,而且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供应尤为重要,破坏了这种营养物质之间的平衡配合,膳食中某种营养物质的过多过少都会引起老龄人的代谢失调,而产生相应的疾病。如现在风行的精米、精面、精油、精糖、精盐等各种精制食物,在精制过程中,使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铬、锌等大量损失,有的可达85%以上,相对地,又使一些有害元素如铅、锡、钒、铝超标。因此,老龄人代谢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痴呆病就会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各种强化食品,暂且撇开假冒伪劣不谈,也只是针对患有某种营养缺乏或过剩而造成机体不适出现某种特殊症状才会有效,如缺钙引起的骨软化症,缺锌引起的皮肤不全角化症。因缺铬引起的心血管病或糖尿病,我们可生产富钙或富锌或补铬的专门食品来满足这些相应疾病的人群需要,不能像标以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含糊其词宣传的所谓营养食品可治百病、永葆健康那样。其实,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蛋白质、氨基酸与微量元素。但不同的在于量、种类和其相互之间的配合比例,只以量、种类就可标明什么高营养物质,食品也就没有什么营养科学而言。 科学地强化食品,实质上是对某种或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的人群,协助其自身进行平衡代谢调节的食物。因此,它具有生物学功能,我们称之为功能性食品,既是功能性,它就有特异性,不能随便应用到各个方面去,否则,就会造成人们不只是经济上,精神上的损失,而且适得其反,对身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有人提出“回归大自然”,这句话本意是正确的,从食物的角度来看,也不能不加以分析地认为凡是出于自然界的食物都可不加选择,不经科学调配大食特食,尽管有些自然食品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不等于是高营养物质。高营养物质应该是人体能高度吸收利用,大大促进人体的代谢平衡,提高人体健康与体质,这种食品应该称高营养价值食品。高营养物质不等于高营养价值。有些自然食物含有较高的营养物质,但它也含有拮抗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有害成份,如菠菜是一种色、香、味较好而又富含维生素的蔬菜,但其草酸含量较多,吃多了,就会影响人体对钙、铁、锌的吸收,孕妇、儿童和老人要注意食用。虾是一种含有大量卵磷脂、矿物元素而又味美质优的食物,但它含有一种五价砷化物,单独食用不会有多大害处,如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时食用进入体内,可将五价砷转为三价砷而使人中毒。自然食物或称绿色食物(泛指未污染),其所含的营养成份随地区水源、季节、气候、环境、植被与培植条件等因素影响不同而不同。所含的营养成份不都是平衡的,有的自然食物中某些营养物质多而另外一些少,比例也不可能那样恰当,而且不少食物中含有各种各样对人体吸收呈拮抗作用的物质。为此,在重视采用自然食品的同时,应注意科学添加适量添加剂,过多或片面采用自然食物既不经济又不科学。结合食品成份的多样化,相互配合,可使食品中的营养产生生物学的互补作用,有益于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食品的最高目的是被食用后,其所含的营养物质能被人体很好地吸收利用,以满足机体平衡代谢的需要,促进机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而食品在生产加工、原料与成品运输及贮存过程中须高度重视卫生,避免有害病原体、寄生虫、啮齿动物、空气有害成份以及尘土与其它污染物的污染,保证食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这是促进食品有效进入人体内的必要条件。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份不受损失,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色香味都能符合要求,食品中的食物组合搭配,加工工艺又必须科学,合理,这是保证食品质量的前提和手段,四者缺一都不可能形成一个符合人们与现代化生产所要求的食品。因此,食品工业应该在发展日常必需要的大众营养食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开拓功能性食品的生产。在满足人们对色香味要求的基础上,补偿它们在精制过程中损失的营养成份,以提高其营养价值,促进人体健康。同时,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生产出不同的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 营养食品或功能食品,是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营养需要生产的营养食品。这种食品既是保健食品又是提高体质加强免疫效能的食疗食品,其功能主要是促进人体的生理平衡代谢。遵照科学的平衡营养理论,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营养需求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调配,应用相应的加工工艺生产出的营养食品它既是功能性的,当然就有其特异性和针对性,这种食品受到国际上普遍关注,国外投入了相当的力量进行研制和生产,已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近十多年来的心血管病、糖尿病人数明显下降,日本、德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了3-5岁,与其重视营养与功能食品的研制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食品工业今后特别是在面向21世纪,应该向科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以功能食品与发酵食品为主攻方向,结合我国国情与自然资源,生产“营养、卫生、科学、合理”,能满足我国广大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种功能与档次的食品,对发展我国经济,增强人体健康,保证子孙后代繁荣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篇二 谷类食品营养价值试论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谷类食品的消费在居民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则是油脂及畜肉类的消费量日益攀升。由此可见,谷类食品作为膳食结构金字塔的塔基位置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因此,充分了解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仅能促进人体自身的健康成长,预防各种慢性疾病,而且对纠正人们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谷类食品营养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076-02 谷类食物主要包括大麦、小麦、燕麦、大米、小米、玉米、荞麦和高梁等,它们是人类的主食,是人体所需能量最主要、最经济的来源。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营养学的角度全面分析谷类食品的营养素分布、主要的营养成分以及谷类食品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谷类的营养素分布 多数的谷类种子均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都是有谷皮、糊粉层、胚乳、胚芽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谷皮越占谷类总重量的13%~15%,糊粉层和胚乳占83%~87%,胚芽占2%~3%。谷皮作为谷粒的外壳,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无机盐和较高灰分与脂肪,食用价值不高。位于谷皮下层的糊粉层,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元素。而作为谷类主要组成部分的胚乳,其主要构成为淀粉细胞,它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并且其蛋白质含量由胚乳周围向胚乳中心成递减状态,而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含量则相对很少。谷类的胚芽则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一些酶类。 2谷类的主要营养成分 谷类食品由于受品种、气候、土壤、肥料和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其营养成分也会呈现出一些差异,但就总体而言,其主要的营养成分包括如下几种: (1)碳水化合物。谷类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约70~80%),且主要成分为淀粉,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按照淀粉分子结构的构成不同,谷类淀粉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两者在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并且其含量在不同的谷类中所占的比重亦不同,这就使其制成品呈现出不同的风味。其中,直链淀粉的食物容易“老化”,形成难消化的抗性淀粉,而支链淀粉则易使食物产生糊化,提高消化率。总之,谷类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利用率较高(约90%以上),是人体最经济、最理想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谷类蛋白质的含量一般在8~15%之间,主要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部分组成。且谷类的蛋白质含量在谷粒外层最高,故去除过多外皮的精致米面较粗制米面其蛋白质的含量要降低许多。此外,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很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氨酸偏的含量也偏低,比如:小米和面粉中赖氨酸最少,玉米中赖氨酸和色氨酸均相对缺乏。因此,在食用时应将谷类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混合食用,从而,有效提高谷类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脂肪。谷类中脂肪的含量较低(约2%),常见的谷类中,大米、小麦中脂肪的含量约为1%~2%,玉米和小米约为4%。此外,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谷胚中还有一定量的卵磷脂,但在谷类加工时,卵磷脂极易损失或流入副产品中。比如:从米糠中提取的米糠油、谷维素和谷固醇,从小麦胚芽和玉米中提取的胚芽油。这些油脂含高达80%的不饱和脂肪酸,60%的亚油酸,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4)维生素。谷类食物中含B族维生素较多,以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尼克酸为主,其中在谷类的糊粉层和胚部,硫胺素(VB1)、核黄素(VB2)、尼克酸(VPP)、泛酸(VB3)、吡哆醇(VB6)等的含量都较多。但这些营养成分容易随着加工而流失,因此,精制米面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 (5)其他。谷类中还有一定量的无机盐(约为)、纤维素、矿物质等,其中谷类中的纤维素对胃肠具有刺激作用,可防止便秘。而矿物质主要为磷和钙,且大多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从而提高磷和钙的利用率。 3谷类食品对人体的作用 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也不完全相同。据研究发现,谷类食品中含有很多人体稀缺的矿物质,这些矿物质不仅可以平衡人体所需的营养,防止肥胖现象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很多慢性病的发生率。因此,多食谷类食品对人体大有益处。比如:食用大米不仅可以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维生素B2、盐酸、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营养成分和热量,而且具有健脾胃、补中气、养阴生津、除烦止渴、固肠止泻等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烦渴、营养不良、病后身体弱等病症。而玉米性平、味甘,不仅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并且玉米中的维生素E、卵磷脂及谷氨酸,对人体健脑、抗衰老有良好的作用;纤维素,可吸收人体内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并可加快肠蠕动,防止便秘,预防直肠癌的发生;镁元素,可舒张血管,维持心肌正常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患者有利;硒元素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能清除体内的自由基,致使肿瘤细胞得不到分子氧的充分供应,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此外,玉米的利尿、利胆、止血、降压等功效,对治疗食欲不振、肝炎、水肿、尿道感染等病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总而言之,食用谷类食品有助于机体保持较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高血压、心脏病、卒中、痴呆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并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有效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并且可以促进消化道健康,预防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生。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对营养健康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不同,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吃动物性食物,而谷类食品的食用量大幅减少。但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其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因此,为了人体的健康,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应坚持以食用谷类食品为主,保持谷类食品在人们膳食结构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有效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为人们健康带来的各种弊端,确保人们健康而有益的膳食。 参考文献 [1]文芝梅,陈君石.现代营养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7 [2]龚魁杰,陈利容,赵全胜.我国居民重谷物饮食结构的探寻与展望,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 [3]崔朝辉,周琴,胡小琪.中国居民谷类及薯类消费现状分析,中国食物与营养,2008,3:33-36 看了“食品营养与科学论文”的人还看: 1. 关于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论文 2. 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3. 食品营养与健康论文2000字 4. 浅议食品营养论文范文 5. 营养与健康选修论文3000字

抗衰老中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

专业论文,需要登陆中国知网或万方数据库下载美容中药的研究进展唐永红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美容业的发展,中医药美容已成为时尚.我国发掘和运用中医药进行美容已有数千年历史,目前很多美容中药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确是安全、疗效显著的效果,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并引起国内外医学的关注.中药美容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之类药物组成,通过内服外用,使脏腑阴阳平衡、经络气血调和,进而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的目的.现将近年来美容中药的研究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单位:唐永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南宁,530021)

我国的中医对抗衰老早有认识,《本草纲目》中列举了大约60 种可以称为“上品”的抗衰老中药,人们不用辛苦,只要能坚持做,很多简单的方法就能有效果。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人参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趋于平衡;能提高脑力与体力劳动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抗疲劳的作用。 人参在中医方面有着悠久的使用 历史 ,是一种珍贵的 养生 保健药材,具体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种,人参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公认的 养生 保健食品;第二种,对于老年人而言,人参具有固本培元的作用;第三种,对于青少年而言,人参可以提高记忆力,促进身体发育;第四种,人参具有补肾、壮阳、补脾、益肺,补气、生津的功效。

钙盐沉淀与血管衰老研究现状论文

护理风险是指从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各类不安全事件的总和。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心血管内科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护理方法;人性化护理

为进一步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84例进行分析研究,具体结果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8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其中男51例,女41例,年龄在54~76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6例,高血压4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在55~77岁,其中风湿性心脏病25例,高血压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2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等一般资料方面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

对照组 常规护理包括:①住院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②做好必要的皮肤护理,防止发生褥疮等并发症或出现皮肤感染等;③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注意控制患者饮食摄入量和营养摄入[1];④加强夜间巡视,防止患者夜间出现坠床、呼吸困难等症状;⑤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严禁治疗期间随意更改药品种类和用药量;⑥辅助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咳嗽、咳痰,防止出现坠积性肺炎。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很多患者对病情的治疗和康复持悲观态度,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甚至抗拒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就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结合患者的学历、生活习惯等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等,满足患者心理需求[2],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3]。护理人员要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掌握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尽早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干预解决,提高治疗、护理效果;③加强 健康知识 宣传 教育 [4]。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发病特点、发病机制、常见诱因等,并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改正,督促患者戒烟、戒酒,从而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④出院护理。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和家属治疗康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同时叮嘱患者定期回院进行复查,一旦在康复过程中出现不适要及时入院接受检查、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患者的出院随访,及时解决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评分表,分为:满意(90分以上);基本满意(80~90分);不满意(80分以下)。护理满意度=基本满意率+满意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着老年患者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居于首位。而除了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药物、手术治疗,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也能对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性化护理方式是以患者为本,从患者的需要出发,在心理、生理、社会需要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5],通过全面、个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外,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缓解紧张的护患关系,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由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护理都较为复杂,患者住院期间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掌握必要的护理方法,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它不仅能使患者摆脱不良心态和情绪,同时还能使护理工作进行更加顺利。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充分说明了,对心血管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缓和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阮杏菲,钟华,邓建飞.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5):66-67.

[2]陈幼嫦.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4):621-622.

[3]叶小红,陈伟琼,黄惠香.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临床医学工程,2013,20(6):733-734.

[4]曹云.优质服务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274.

[5]吕宗霞,徐文利.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3,4(8):1856.

【摘 要】目的:根据心血管内科病人的临床特征和用药治疗特点,探讨和分析安全用药和临床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87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患者为观察对象,在上述选取对象用药治疗时,采取有针对性的 措施 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护理,观察和记录用药的不良反应,并 总结 安全用药心得,提出有效的措施处理护理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果:通过对87例患者的用药观察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除一例患者因为降血糖药物使用过多而引发低血糖症状外,其余患者在用药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根据心血管病人的临床特征,在进行用药护理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不仅能有效的避免用药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还能提升用药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观念,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心血管;安全用药;用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1004―7484(2013)09―0474―01

心血管疾病作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内科疾病,其临床治疗该病的药物越来越多,而不同类型的药物在进行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配伍禁忌,因此,做好临床用药观察,在用药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安全用药护理,不仅能保证用药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治疗疗效。我院通过对87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问题进行观察,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护理,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用药安全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整理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87例于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为观察对象,这87例选取对象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跨度在27-69岁,平均年龄(±)岁。选取的87例观察对象中,其中22例为高血压患者,17例为冠心病患者,15例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2例为慢性风湿性瓣膜病,10例为肺源性心脏病,7例为扩张性心肌病,其余4例为其他心血管疾病。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分别根据患者各自的病症以及临床主要表现,采取相应的临床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高血压患者,主要给予ACE抑制剂联合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治疗,其余病症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以及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冠心病患者病情发作时,若是心绞痛的症状较为严重,及时给予消心痛以及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1-2]。对于心率每分钟在120次的患者,应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症严重程度酌情给予一定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降低该类型患者的血糖浓度。在对上述患者进行给药治疗的过程中,均安排相应的护理人员对上述患者实施护理,观察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通过对87例患者的用药观察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除1例患者自行增加降血糖药物使用剂量而引发低血糖症状外,其余患者在用药治疗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2 用药观察以及护理体会

用药前的评估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前,首先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况做好用药前的护理准备,根据医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治疗目的和用药剂量,对于高危病人应该给予特殊的护理服务,同时对使用药物进行了解,查看是否存在药物禁忌[3],对于用药障碍的患者应该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帮助患者合理、及时、按照依据进行用药,叮嘱患者及患者家属不擅自增减用药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洋地黄类药物的用药观察及护理

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药物就是地高辛,该药物的临床使用量在中毒量的60%左右,因此,在使用该药治疗患者时,护理人员一定注意把控治疗剂量,以免发生中毒症。同时,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脏器功能较青年或中年患者差,所以在对该类病人进行用药护理时,一定要考虑药物耐受力下降等因素,严格保证剂量在中毒范围外,同时教导老年患者了解使用该类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增加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自我观察力,保证用药安全。

利尿药物的安全用药观察和护理

长期使用利尿药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很容易使得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发生紊乱,酸碱代谢失衡,因此,护理人员在遵循医嘱使用该种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体征变化,防止患者因为酸碱失衡,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进而加重患者的病情,这不利于提升治疗效果。同时 ,老年心血管患者的神经敏感性会下降,因此,药物不良反应表现会出现一定延迟,而擅自加强该类型药物的服用剂量,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也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教育,详细讲解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安全用药意识,并及时记录和了解患者的相关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测量患者的尿量和体重,并进行记录。

降压药物的安全使用观察和护理

在治疗高血压患者中,常常使用降压药物来避免患者体内血压过高。而护理人员在使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不能随意增加或减少使用剂量,否则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对治疗效果也会产生较为不良的影响。患者在服用该类药物后,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的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血压,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脸色苍白、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若是有不良反应出现,应该及时汇报医师,进行处理。

硝酸酯类药物的安全观察和护理

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症状发生时,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较为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以及病症程度,适当给予硝酸甘油以及消心痛等药物进行治疗,临床上常常采取舌下含服或者静脉注射等方式进行治疗。而长期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治疗,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进而降低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在给予该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应该注意用药间隔,并在停药后减少剂量,直到完全停用,避免发生反跳现象。同时告知患者不要擅自停止用药,应该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保证用药安全。

做好静脉输液的观察和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肝脏功能衰竭症状,因此,心脏的贮备能力较其他患者差,在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多,应该叮嘱患者不要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并加强巡视,杜绝因输液过快而引发不良反应的现象。

3 讨论

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药物治疗,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不仅关系到患者病症的治疗疗效,同时也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前避免用药失误的产生,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护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观念,这不仅能有效的降低用药失误率,同时也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药物的治疗过程,应该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在用药中的作用,保证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并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类型采取相应的护理,加强巡视观察,强化心血管疾病治疗用药的安全,这样不仅能保证治疗疗效,同时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综上,加强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安全观察力度,总结有效的用药护理措施,不仅能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因用药事故而产生医疗纠纷的现象,这同时也能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屠娟花,周娟华,程晓涛.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12(6):47-48

[2] 陈登高.心血管内科用药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管理[J].吉林医学,2010(30):5456

[3] 蒋倩,过勇,罗粤.分析联合用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问题[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7):1752-1752

心血管内科论文范文三: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研究

【摘 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进行简单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 5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患者的同时,对其进行人性化护理,并重点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其中包括了对疾病的认识、饮食习惯、合理用药等方面的教育。结果:针对护理中存在的两大因素提出改进的措施。结论:分析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特征,简述护理要点。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疾病;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多。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与循环系统有关的疾病,循环系统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及微血管),又可按照起病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但是大多数都与动脉硬化有关系。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梗等。因为心血管疾病存在种类多、病因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所以使其成为医院的高风险专科,护理的内容也因此变得繁重、风险增大。[1]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入院后,除了给予患者所需必要的医学治疗和护理之外,还应对其进行健康教育,给予精神上、情感上的服务和关怀。这对在院病人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定2011年至2012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48岁。高血压23例,低血压11例,心力衰竭16例。

方法: 以问卷的方式对选取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诱发因素,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内科护理,针对性的做健康教育(心血管疾病的 疾病知识 、合理用药、饮食习惯的建立、规律运动等)以及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2 结果 通过内科护理干预以及对心血管疾病诱因的预防与治疗,患者的各种医疗保健知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了明显的认识,降低了疾病的复发率。同时,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讨论

关于心血管疾病的诱因,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运动量的突然增加以及情绪的变化。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前都出现过较为急速的运动或者伴随着情绪的波动,从而进一步的引发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②气候的变化。问卷中显示,当气候发生较大变化时,老年人的 户外运动 以及血液循环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增加。③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积累可以看出,胆固醇升高是引起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而饱和脂肪酸的增加可以增加血小板的活性和血栓的形成,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2]。

预防 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疾病,治疗复杂,对患者身体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一旦发生急性的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等往往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所以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最好治疗就是在疾病的发生前进行有效地预防。Yusuf的研究发现改变生活方式和恰当的药物治疗,如戒烟、健康饮食和加强可以使心肌梗死的发病危险降低80%[3]。

生活习惯 近年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高,每日早起晚睡的生活严重影响到大家机体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加之很多人忙于工作而无时间做适量的有氧运动导致机体得不到适度的锻炼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 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心理,忧虑心理会使患者每天唉声叹气,对治疗效果持怀疑态度;绝望心理会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产生恐惧和抵触;猜疑心理和拮抗心理会由于各种不信任而加大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的难度;应激心理会引起平衡的失调和自身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导致病情发展加重[4]。

定期体检 中老年人、肥胖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的人、经常抽烟喝酒的应酬者以及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者等人群都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高危对象,需要定期的去医院体检以检查血脂、血压等心血管相关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的体检,以上人群至少保持每年一次,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的采用药物或非药物治疗,避免病情继续发展和并发症的产生

4 护理

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本组研究的对象中,23例高血压病患者普遍存在头晕、眼花、心悸、 记忆力 衰退、易烦躁、手脚麻木等症状,大多数是因高级神经失调所致。到了后期,除血压较高外,还会有心、脑、肾等器官受损现象,轻则造成功能障碍,重则产生衰竭。这就要求在护理上干预和监督患者的生活方式: ①注意休息,患者休息要规律,保证睡眠质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②在饮食上,杜绝高盐高脂类食物,患者每天摄入的盐应少于 3 g,脂肪不超过 30 g,还要戒烟、戒酒。③适当的运动,每天坚持打太极、慢跑等运动 1 h,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170 次 / min以下,或身体稍微出汗,避免疲劳,每个星期至少运动 5 d,长期坚持不懈。④严格按照医嘱吃药,不随意停用或者私自调整药量、改用其他药方等,密切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⑤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避免情绪变化过大,心平气和,不冲动、少生气。

对低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为研究对象的11例低血压患者中,有 5 例体位性低血压,5 例为症状性低血压,4 例属于无症状性低血压。护理时要求患者: 选择头高脚低的睡眠方式,增加血液循环和释放肾素; 避免长卧,时常转换体位,动作轻柔缓慢; 不暴饮暴食,少食多餐; 沐浴不用过热的水,防止滑倒; 若有晕厥等症状,就地躺下,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 属于心力衰竭的16例心血管疾病,早期症状有乏力、烦躁、失眠的特点[5]。这类患者夜间睡觉常因脑供血不足存在失眠、气喘或者憋醒、心跳加快、尿多等现象。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叮嘱患者或者家属注意以下几点: ①对心功能不好的患者,大多时间应卧床或半卧休息,情控制稳定后,可下床适当散步,避免体力衰退、肺部感染和下肢栓塞等现象。病情严重的,应长期卧床休息,减少心脏的负担。②对呼吸明显过急的患者,给予氧气袋辅助呼吸。不能咯出痰时,适当使用侧体引流。③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 3 g,低盐、易消化的饮食方式能减少心脏的负担。④禁止吸烟喝酒,不能食用刺激性的食物,控制好水分,避免体内水分浮肿增加心脏负担。⑤密切关注患者的心律与心率的变化,若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应及时测量心率。发现病情有不寻常的变化时,立即通知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5出院指导 出院前向患者交代专属用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注意按时复查随访。嘱患者在饮食及生活等方面要保持良好习惯[6]。

参考文献

[1] 刘桂玲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52.

[2] 陈梅仙 . 浅析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与内科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0,19:127.

[3] Yusuf S,Hawken S,Ounpuu S,et of potentially modifiable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52 countries(the INTERHE ART study):case-control study[J].Lancet,2004,364(9438):937.

[4] 刘海英 .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亚太传统医药,2008,7:72-73.

[5] 林淑平 . 护理干预对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32):69-70

[6] 陈霞·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954-955.

心血管内科论文范文四:

早发血管衰老通常用经过年龄校正的脉搏波传导速度值大于正常参考值确定,指发生血管衰老提前,导致心血管事件链,如心脑血管病与卒中、痴呆和抑郁的发生。 动脉硬化患者可合并血管衰老,而血管衰老可发生在无动脉硬化的动脉。血管衰老和动脉硬化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共同促进血管相关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的发生与发展。 血管钙化是指血管部位的异位钙盐沉积,是血管衰老的一种表现。 在超过70岁以上的人群中,93%的男性和75%的女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血管钙化的发生,伴随着体内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衰老和向成骨样细胞的转化。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在粥样斑块内发生的内膜钙化可随着钙化程度的加深而开始发挥其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血管钙化到底是衰老的结果,还是血管的自我代偿和保护的机制,尚存在诸多争议。 随着衰老,心脏可出现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相关改变。因此,无明显心脏病的老年人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互为因果。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动脉壁损伤,导致动脉硬化;另一方面动脉硬化本身是收缩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老年人。 血管衰老可导致脉搏波肾病,因肾脏的小血管阻力小,血流速度快,更多高脉动血流进入肾脏的最小血管,导致微血管损害,引起脉搏波肾病,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发生。脉压和动脉硬度每升高一个标准差,可引起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慢性肾病发病风险增加。 血管衰老导致高脉动血流进入脑小血管,可引起脑微血管损害,从而引起脑卒中疾病和认知障碍等脑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