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教授所在的政治学系,研究生新生入学后都会有一次与导师的见面会。“为学先为人,要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这是他在每次会上必讲的话题。他总是抓住各种机会,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而这种建立在自身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力基础上的教育,学生很容易接受,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系主任,他总是将学生的人格品质、道德品质和学术品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全国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渗透于常规的培养中,严格要求学生,把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周平教授对学生要求严格是出了名的。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都要求他们“尊重学术,力求创新”,将这样的要求贯穿于学业指导和科研指导的各个具体环节,并特别注重把课堂教学、科研训练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一丝不苟地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学术训练。周教授也常常将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学生思想上有问题,他与之细细谈心;生活上有困难,他给予帮助。吉凯博士至今还记得,看到自己衣服单薄,周教授当即将自己的新衣服送给了他。“他对学生有一份父亲般的关爱!”这是吉凯当年的感受。其实,受到周平教授帮助的学生又何止他一个啊! 他也常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与学生谈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以一个长辈对晚辈的深切关爱与呵护,引导学生正确地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事业。周教授培养的弟子,已经是桃李满天下。到目前为止,他教过1000多名本科生,指导过60多名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生。毕业生中,早已是人才济济,有学术才俊,知名学者,也有领导干部。他指导的学生贺琳凯获得了全国第九届“挑战杯”二等奖,廖琳燕获得全国第十一届“挑战杯”一等奖,张健、陆海发分别获得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奖,王传发获得云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方盛举在全国政治学、行政学界崭露头角,担任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成为博士生导师。一批学生担任地厅级领导,还有的学生担任了省部级领导。周平教授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更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00年他获得了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西部地区政治学与行政学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这是全国政治学学科仅有的两个重大教改项目之一),率先在西部地区进行政治学与行政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他从地处西部和边疆多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民族政治学课程,进而又创建了民族政治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立起了从本科的特色课程和特色方向到硕士点、博士点的民族政治学人才培养体系。随后,许多高校相继建立民族政治学学科,开设民族政治学课程,设立民族政治学的硕士点、博士点。而这些学校使用的《民族政治学》教材,就是周教授撰写的。具有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特点的民族政治学的成功创建,进一步拓展了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政治学的内涵,为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对于周平教授及其团队在民族政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工作,许多专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周平教授的《民族政治学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项目,2009获得了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他领衔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基础平台教学团队”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