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其实东吴初期就两大才,周瑜和鲁肃,但是鲁肃的战略眼光远远高于周瑜,周瑜还沉浸在“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中,这点格局做东吴大都督岂不是玷污了都督的位置么?鲁肃尽管是主张维系孙刘联盟的,但是其实是东吴仅有实力自保,而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就是一个箭靶子,与其借荆州,其实是想借一个自己不能保的地方给刘备容身,做顺水人情,后来的都是做戏。但是鲁肃是四大都督里面最具战略眼光,最会全局思考的政治军事战略家。至于吕蒙其实还是吴下阿蒙,没有战略眼光。夺荆州之事是直接破坏了孙刘联盟,直接导致了整个三个军事集团格局的变化,也就是拉开了,南派势力走向破败的序幕。他做都督名不副实。陆逊,虽是儒生,但是在三军事集团格局重新变换的时候,及时扭转了被动局面。但是作为从政者,有不智之举,当时其实他一时名将大族,在军中国中威望甚高,但是这已经对孙氏的统治造成了隐现的威胁,但是他不知道,还极力参与了孙氏家族的嫡庶之争,明显的不智,为孙权铲出隐患找了一个借口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个足智多谋的风流人物,但是却又心胸狭窄。所以才会有火烧赤壁和三气周瑜的故事
nikeyicongzhongdedaoqif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有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他具有这些长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重视实践。例如,在曹操取得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就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在曹操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过战争的实践,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的缘故(见《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而就《三国演义》看,在有些章节中,作者写到诸葛亮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如在有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第九十五回),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正确判断,是在他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在更多的章节里,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1.曹操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曹操文武双全,官至臣相,封魏王,享年65岁。曹操的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有奸的一面。但是,主要是,突出了他雄的一面。他胸怀宽广,胆识非凡,善于用人,唯才是举。曹操爱惜人才,这是出了名的。徐庶入曹营不出一计,曹操没有杀他;徐晃奉命劫杀曹操,但曹操让满宠说服徐晃就归降了曹操。后来徐晃在曹操手下成了一员大将,给他立了很多功劳。如果我们从封建正统观念来看的话,那么,曹操当然是一个乱臣贼子。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问题上,反映了曹操非常果断地抓住了时机的果断英明。另一方面,曹操又是一个奸雄。具体表现在这样几件事上:(1)杀吕伯奢。曹操刺杀董卓越未果,逃走,在途中投奔故人吕伯奢,吕杀猪待客,曹操反以为是吕将加害于己,杀了吕的全家。“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成了他的至理名言。(2)杀杨修。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有这样几件事能说明:一是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一个“活”字,是曹操为了卖弄一下自己的才干,而杨修这家伙不给他面子,偏要弄穿曹操的西洋镜不可——曹操“忌之”。二是远方的客人送酥一盒给曹操,被杨修一人一口与众分吃了,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卖弄小聪明——曹操“恶之”。三是曹操本想以梦中杀来警戒大家,杨修偏要在大家的面前揭穿不可——曹操“愈恶之”。四是杨修告曹丕密请朝歌长吴质入内府商议,反被吴质用计陷害,曹操认为杨修是陷害曹丕——曹操“愈恶之”。五是曹操本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可杨修偏要教曹植怎么做怎么做,结果被曹操知道了,坏了曹操的好事——曹操“大怒”。六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被曹操得知——曹操“大怒”。这六件事,一步一步的逼迫曹操最后以“鸡肋”事件“惑乱军心”为借口杀死了杨修,也成了杨修之所以被曹操的一个客观的原因。(3)杀华佗。曹操为造建始殿,亲自挥剑砍伐跃龙祠前的梨树,得罪了梨树之神,当晚做了个噩梦,惊醒之后便得了头痛顽症,遍求良医,均不见效。后来,华歆向曹操举荐了华佗,曹操立马差人星夜将华佗请来为他看病。华佗认为曹操头痛是因中风引起的,病根在脑袋中,不是服点汤药就能治好的,需要先饮“麻肺汤”(按: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一种麻醉剂),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才可能去掉病根。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而华佗所著的《青囊书》也因此失传。(4)杀粮官。当时袁绍的弟弟叫袁术,在安徽寿春这个地方,因为得到了那一枚皇帝的印,他以为天命在我可以当皇帝了,就在寿春城自己称帝了。实际上你的实力不到,有这枚印管什么用呢?所以曹操要攻打他。但是寿春城也不是好攻打下来的,打了一阵子,打不下来,眼看粮草快完了,怎么办呢?他把粮官王垕叫过来,告诉他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小斗放粮。粮官说这样做大家都可以看出来,士兵、将士吃不饱,马上不抱怨我吗?曹操告诉他,你不用管,我来替你承担责任。王垕只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果然下面的将士一片大哗,因为当天就吃不饱肚子,怎么办?然后曹操又把这个王垕叫过来,告诉他我要向你借一样东西,这王垕说我有什么好借给您的,“你的头”,要借他的脑袋。这王垕说我无罪啊,是您让我小斗放粮,为什么要杀我啊?曹操说我知道你无罪,但是不杀你不足以平民愤,所以就告诉他从现在开始,你家里的妻儿老小我把他们养起来,你安心的走吧,把王垕推出去斩了,告诉大家这是粮官王垕办的事情,王垕就这样为曹操的伟大事业献身了。(5)为人虚伪。“马踏麦田、割发代首”的事。有一次打仗,打胜了,很高兴,正好遇到四月天大麦黄,一片丰收景象,因为心情好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将士不许糟蹋粮食,有人踏到麦田里就要斩首示众,可是刚刚下完命令,他自己的马被地里的一只斑鸠飞起来,把马给惊了。然后他自己踏了一大片的麦田,怎么办呢?自己要挥剑自杀,当然是手下来劝说,丞相你不能自杀啊,你自杀了我们怎么办呢?我们靠谁啊?还指着你统一天下呢。所以曹操说那怎么办,我把头发割下一把吧,也算是我自己惩罚自己了,到他自己犯法的时候,就是一把头发解决问题了。(割发:又名“髡” 是一种仅次于断头的刑罚)(6)徐州屠城。他心灵深处所信奉的人生哲学是“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热情款待他的吕伯奢一家,竟被他心狠手辣地杀得一个不留。他为报父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鸡犬不留”。(7)梦中杀人。曹操对照料自己的侍从们说他会梦中杀人,以保护自己。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的侍从,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第二天曹操醒来还装糊涂。弄得大家都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曹操这种伎俩,只有一个人看得透明之极。这个人就是杨修。当曹操装模作样为那侍从送葬时,他扶棺苦笑道:“不是曹公在梦中,而是你在梦中啊!”曹操见杨修戳穿了自己的阴谋,深恨杨修。2.刘 备: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 书中的刘备,是一个仁义明君,忠厚长者。但鲁迅曾批评:欲显刘备长厚,似伪。这一句对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非常恰当的。周瑜讲道:刘备枭雄之姿,并非长久曲屈人下之人也。但书中的刘备却是处处表现得过于厚道,倒给人一种伪的感觉。不过,由于书中对刘备的推崇,对刘备的塑造还是正面的。刘备有武勇的一面,三英战吕布就可以看出刘备的武艺。但为了体现明君的方面,对刘备的德,是着重刻画的。首先,体现了刘备的忠,刘备对汉室的忠心,受汉献帝衣带诏,汉室未亡时决不称帝等。其次,体现了仁,在新野自身难保时坚持携民渡江等。第三,体现了义,在两位结义兄弟遇难后坚持为他们报仇等。第四,体现了厚道。多次寄人篱下有机会夺取而不取。第五,体现了很重视人才。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在赵云单骑救主后的摔阿斗,所谓民间谚语中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在收买人心方面,小说中还特别会表现刘备的哭,所以有人说,刘备的江山大部分都是哭来的。但也正因为刘备过于注重这样一些小德,忽视了一些大德,如在处理关羽和张飞遇难问题上,过于强调兄弟情谊而不顾国家大义,导致了兵败,使蜀汉元气大伤,从此不能恢复,兴复汉室化为泡影。 3.张 飞 张飞,刘备义弟,蜀国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五十五岁。张飞重情义,武艺高,谋略上当然不能跟诸葛亮比,但偶尔也表现得很出色,而且粗中有细!遗憾的是没有战死在沙场,而是被小人所害。《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有这样的评价:“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4.关 羽 关羽,是我国的武圣,与文圣孔子一起,受到国人的推崇。关羽在蜀国五虎大将中排名第一位,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关羽幼年时,熟读《左传》《春秋》,长的一副美髯,人称“美髯公”。小说在写到关羽的正面形象外,也对关羽的缺点提出了批评。主要从个性、武艺、人格这几个方面进行刻画的。武艺上,温酒斩华雄、赚城斩车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都是对这位武圣人的精彩武艺描写,其中更有一段关云长刮骨疗毒,写出了一个铁汉的形象。同时,作为受到历代统治者和百姓推崇的武圣,人格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关云长“忠义”这方面体现得尤为出色,封金挂印护嫂千里走单骑体现了他的“忠”,义释曹操体现了他的“义”。在人格上,他与其它英雄不同,立身行事,光明磊落。正是由于这种“忠义神武”,才使他成为武圣。但《三国演义》也批评了他的缺陷,就是骄。从想跟马超争高低,封五虎将时不服黄忠时可见一斑。关羽在这方面主要犯了三个错,一错没有处理好与同盟关系,拒绝孙权联姻要求,得罪便者。二错没有处理好与同事关系,看不起同守荆州的糜芳、博士仁等人,导致孤立无援。三错轻视敌人,被人从后偷袭,大意失荆州,最后兵败竟被吴军的一个小将马忠生擒。关羽被擒后,坚决不降,被东吴斩杀,死时约五十六岁,遗恨千古。5.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后来,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便移居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诸葛亮读书不拘泥于一章一句,而是观其大略,并喜欢吟诵《梁父吟》这首古歌谣。通过潜心钻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以天下为己任。,诸葛亮还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用兵的知识。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襄阳隆中,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三顾茅庐,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形成三国鼎足之势。他联孙抗曹。大败曹军于赤壁,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间武三年(223年),刘备病危,以后事相托。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建兴五年(227年),上疏(即《出师表》)于刘禅,率军出驻汉中,前后6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十二年,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千百年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其传奇性故事为世人传诵。诸葛亮一生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6.周瑜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周瑜这个人可倒了大霉了,被描写成智短才拙,处处不如诸葛亮的人。但虽然这样,仍能让人看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从十五回出场,到五十七回病故,是一个风流儒雅,潇洒干练,却有意气用事、头脑简单的周瑜形象。周瑜的风流儒雅,书中描写不多,倒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羽扇纶巾的形象深入人心。说到才干,训练了一流的水军、用蒋干将计就计、用黄盖苦肉计、最后用火计破曹,这些都不用说了。但书中为了衬托诸葛亮,对周瑜更多的是一些负面描写。首先是对抗曹操上,写周瑜是动机是狭隘的,是诸葛亮假称曹操有意“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才使周瑜抗曹。而且在赤壁之战中,也仅是发挥了配角作用,处处落于诸葛亮的下风。甚至在人品上也显得心胸过于狭小,稍有不顺就急得吐血,对才华高的诸葛亮嫉妒,下了杀心。同时,他的死亡也正是由于智力落后于人太多且心胸过狭所致,丢了胜利果实,赔了夫人又拆兵,最后意想天开想赚对方,反而连命都丧了。(恨其智不能为东吴所用) 7.司马懿司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后被曹操辟为为文学掾。司马懿早年任文学掾,后任主簿,是曹操帐下谋士之一,但并不出名。后来司马懿协助曹丕代汉,出谋五路伐蜀,开始崭露头角,在曹丕病逝前成为顾命大臣。曹睿继位后,司马懿主动请命去防御魏国西部,后因蜀国马谡的反间计一度被废,但面对诸葛亮的北伐强攻,魏国不得不再次启用司马懿。司马懿多次败于诸葛亮,于是采用闭门不战的策略防守,直至诸葛亮病逝。曹芳继位后,司马懿、曹爽共同辅政。司马懿受曹爽排挤,于是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国大权。司马懿病逝后,魏国政权仍由其儿子把持,多年后导致晋朝代魏的发生。司马懿被后代追封为晋朝皇帝。
还;好吧,没有那么好
按顺序写呗,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周瑜和吕蒙的悲剧色彩比较丰富!
你应该看一看演义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马克思主义真理。然而,剥削阶级却总是千方百计地歪曲事实,把历史说成是少数剥削阶级的“英雄”人物所创造的,《三国演义》的作者也同样如此。作品所着重塑造的两个艺术形象——刘备和曹操,是统治阶级内部两个对立的人物,如刘备告诉庞统所说:“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第六十回)作者正以强烈的“拥刘反曹”的政治倾向,描写在同一事件上曹、刘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种描写充满全书。然而,无论是赞扬还是鞭答,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作者都宣扬了“英雄”史观。《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三国演义》否定黄巾起义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而那些残酷镇压黄巾起义、向农民进行反攻倒算的封建统治者,却被当作历史的创造者来吹捧。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在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第三十九回)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就成了救世主。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这样的情节。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 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这种不真实的对地主阶级的吹捧,加重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最切当的批评。作为刘备对立面的曹操,却是《三国演义》描写相当突出的人物。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反映了作者儒家的政治观点,“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然而,《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形象中,却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残酷、狡诈的特点,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曹操也是农民起义的死敌,镇压黄巾起义军的刽子手,他在豪强大混战的过程中,一步步扩大势力,最后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和权势。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是剥削阶级处世哲学的集中和概括。曹操具有极端的损人利己的特性,具有无穷的贪欲和权势欲,曹操身上,集中了封建统治阶级全部恶劣品质。对于这个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三国演义》是通过丰富具体的细节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他突现出来的。在他身上,具有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为一个群雄割据的强者、胜利者,在风云突变的年代,曹操能认识各个集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事变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等,反面人物曹操,没有被写成浅显的、一眼可以看穿的坏蛋。在他身上,狡诈和残暴得到特别深刻的表现。如上所述,曹操有谋略,也有才干,但他的所谓“谋略”和“才干”是为他的极端的唯我主义服务的,因此,“谋略”使他更狡诈,“才干”使他更残暴。曹操出于恐惧猜忌,杀了吕伯奢一家;因为要引诱吕布,却将掳来的群众当炮灰;为了报父仇,在攻打徐州时,军队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第十回),真是坏事干尽。然而,他又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装扮成好人,常常用假仁假义和小恩小惠来洗涤沾满两手的鲜血。他打着汉献帝的旗帜发号施令,北讨南伐,明明是发展自己政治、军事势力,取代刘汉王朝,却标榜为“与国家除凶去害”、“拯救黎民”;明明是自己下令克扣军粮,却借仓官的头来安定军心;为了防范行刺,杀死侍者而佯装不知;表示军法严明,还耍出“割发权代首”的把戏。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很清楚,作者对曹操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封建地主阶级思想家都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三国演义》作者以为曹操既是“乱臣贼子”,但又是人类历史和人民群众命运的主宰者,征张绣时,命令军士不准践踏麦田,“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 ”(第十七回)在曹操跟刘备一起消灭吕布以后,“百姓焚香遮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操曰:‘刘使君功大,且待面君封爵,回来未迟。’百姓叩谢。”(第二十回)总之,在刘备面前也好,在曹操面前也好,人民群众都只有哀求、叩拜的份儿,他们被作者歪曲成了毫无作为的“群氓”,而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无论是“汉贼”还是“皇叔”,都被吹捧成了掌握人民命运、支配历史进程的“英雄”。尽管作者对刘备和曹操的褒贬非常明显,但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共同反映出作者的英雄史观。与此同时,《三国演义》还大肆吹嘘这些封建统治者的天赋才能,把他们之所以能够创造历史,归因于他们的“天赋”。如写刘备,说他生下来注定要成为“贵人”,从小就有“大志”,与众不同,“非常人也”(第一回)。写曹操,则说他幼时就“有权谋,多机变”,从小就是“安天下”的“命世之才”(第一回)。并在《邺中歌》里评论曹操说:“邺则邺城水漳水,定有异人从此起。”“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安有斯人不作逆,小不为霸大不王?”(第七十八回)进一步把他写成山川灵气所钟、超群出众的“异人”。总之,在作者笔下,这些主宰历史、驱策人民的“英雄”,都是“天生”的超人。《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曹魏之所以破灭豪强,统一北方,固然是“天命”;刘备之终于做了皇帝,也是“天命有归”(第三十五回)。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上天保护的。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书中还一再声称“顺天者逸,逆天者劳”,“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第三十七回、一百二回)。因此凡成王称帝者,总有“凤凰来仪”“黄龙屡现”的征象,而每一重要将帅战死,都有“帅旗忽折”“将星流堕”的预兆。作者宣扬这种“天命”思想,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在封建社会里,“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要人民服服帖帖地接受这些被吹捧为“天生”“超人”的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统治;并警告人们说,谁要敢于起来反抗,就是逆天行事,自取灭亡。这也就进一步暴露了,“英雄”史观到最后总是不得不乞灵于“天命”之类的唯心主义的幽灵。《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这些属于统治阶级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阶级烙印,并在不同程度上宣扬了作者的社会、政治思想。除上文提及的曹操等人物外,还有:郭嘉、夏侯敦、黄盖、吕蒙、张飞、赵云、黄忠等等,其中尤以诸葛亮描绘得最为突出。诸葛亮在作品中,是被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作者对他倾注了强烈的爱和崇敬,把他作为“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深刻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历史事实来看,诸葛亮在当时的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是一个看问题比较敏锐、处事比较有胆识有谋略、能随机应变的人,他具有这些长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重视实践。例如,在曹操取得荆州、领兵南下时,诸葛亮曾向孙权分析当时形势,预计到曹操必败,就正是因为诸葛亮已经在曹操下荆州的过程中,经历过战争的实践,对敌我双方的长处和弱点都已作了比较的缘故(见《三国志·先主传》和《三国志·诸葛亮传》)。而就《三国演义》看,在有些章节中,作者写到诸葛亮之所以取胜,是由于他对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的结果。如在有几次战争中,诸葛亮事先实地观察地形,调查对方兵力部署,根据地形和客观实际情况,制定了有利的作战方案,击败了敌人。又如诸葛亮敢于使用“空城计”,就是因为他对敌方将领的情况作了分析,知道司马懿了解自己“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第九十五回),从而利用司马懿对自己长期形成的认识,采用了十分“弄险”的疑兵之计,解除了危机。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到,诸葛亮的正确判断,是在他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在更多的章节里,作者却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 锦囊妙计”,每逢重要事件,他总要把装有“妙计”的锦囊交给执行任务的人,吩咐“到时开看”,不但根本不跟别人商量,而且也不让执行任务的人事先知道事情如何去做。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馀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慧”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鲁迅批评《三国演义》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俗语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也正说明了诸葛亮不是超凡的“先知”、不可企及的“天才”。最富于斗争实践的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聪明才智,诸葛亮形象的塑造,概括了集体的智慧和才能。对于诸葛亮的所谓“忠贞”方面,小说也给以多方面的描写。诸葛亮忠于刘备,刘备死后,继续尽忠于阿斗(刘禅),为了报答“三顾草庐”和“临终托孤”的知遇之恩,他“亲理细事,汗流终日”,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百三回、九十七回)。诸葛亮“忠贞”的出发点,既有封建的“正统”观念,也有“ 士为知己者死”的“义”的思想。在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小说描写了成批的谋臣策士,诸葛亮也是其中一员。属于知识阶层的这支队伍,尽管他们的思想、才能、性格各有不同,但都从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出发,以个人恩怨依附于某一个政治集团,与某一个统治主建立君主臣属关系;有时用兄弟、朋友等形式来表现这种关系,但并没有改变阶级关系的实质。因此,作为蜀国“贤相”的诸葛亮,他是矢忠于刘氏天下的。然而,诸葛亮的形象,又不是用封建主义的“愚忠”所能完全概括。作者通过刻划他的所谓“谨慎”、“谦逊”、 “严于责己”等个人品质,通过一系列经过美化的“清明”政治措施,来突出这一形象,把他塑造成封建社会“完人”的典型。在社会动乱、政治黑暗的年代里,作者把希望寄托于所谓杰出的政治家,盼望由他们来实施“王道”和“仁政”。关羽也是《三国演义》着力描写的人物,作者精心刻划他“神威勇武”的一面,在众多的战将中,他出类拔萃的气概最为突出。“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表现他万人敌的“勇武 ”,“临江会”、“单刀会”突出他凛然不可犯的“神威”,“刮骨疗毒”写他沉着的“大丈夫”气概。总之,作者力图通过许多夸张传神的描绘,使关羽成为一个 “英雄”人物。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的“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也是指他的“丰采”和“勇力”而言的。《三国演义》如此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在关羽身上,“忠”和“义”是结合在一起的。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以便“同心协力”地“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并发誓说,决不“背义忘恩”(第一回)。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然而,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很尖锐,刘、关、张“桃园结义”以后,不但共同镇压了黄巾起义,而且还以“誓扶汉室”为旗帜,跟地主阶级内部其他派系进行了你争我夺的斗争。在这些斗争中,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称许他为“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第七十七回)。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宋、元的统治阶级虽已先后尊关羽为“真君”和“武安王”,但就吹捧关羽的程度和规模来说,都远远不及明、清两代。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随着《三国演义》的传播,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就越来越广。明、清的统治阶级曾几次封他为“大帝”,到处为他立庙,享受着跟孔丘同样隆重的祭礼。这就清楚地说明,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多么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后来因事情败露,“全家老小”都被曹操所杀。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说他们“捐躯报圣明”,“千秋仰异名”;“忠贞千古在”,“誓死答君恩”。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此外,在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在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由此可见,《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 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兼江夏太守(实际上此时的江夏郡为刘表所有,孙策任命周瑜此职意在进讨江夏取荆州)。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安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官至太尉)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接着又攻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两郡,周瑜留下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峡江县)。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孔明14岁那年(公元194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公元197年)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当时隆中属荆州南阳郡)定居,开始过起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涯。所以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长江以南苏、浙、皖一带)基业之时,诸葛亮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瑜、亮的真正相比要从公元207年冬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能谈起。赤壁之战唱主角的是周瑜 孔明只是参与战事的配角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由巴丘率兵赴吴奔丧,遂留吴(今江苏苏州),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今江西九江)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刺黄祖的重大胜利。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今江西波阳县,鄱阳湖东侧)。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在军事行动方面,周瑜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参与者。孙刘联军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所载。诸葛亮本传只是记述他与吴军一起出发,到刘备处后与东吴方面“并力拒曹公”。《演义》里,孔明在赤壁之战中非常活跃,神计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谋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后来在合肥与曹军对抗时所为),又是七星坛祭天借东风,连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好象成了破曹的关键人物,只是所有这些描述仅是文学创造而已。周瑜当时肩负统帅重任,治军严整,令刘备也肃然起敬。当刘备从樊口往见周瑜,得知周瑜只率领了三万人马时,提出叫鲁肃等前来一起商议。周瑜说他接受了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你要见鲁肃,改日可以去拜访。一番话说得刘备既惭愧又高兴,高兴者就因为看到周瑜治军的整肃。曹操兵败后,曾致信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江表传》)。这是曹操要面子的说法,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周瑜:此役中有点借刀杀人的动机,稍欠大局观,但其一生为东吴死而后已诸葛亮和周瑜都是足智多谋的人,只不过周瑜比诸葛亮的胸襟更狭小,容不得别人(诸葛亮)比他更强,1、爱好音乐,才情高雅。“曲有误,周郎顾。”2、足智多谋,坚勇果敢。赤壁之战时力排众议抵御曹操,并担任主帅。蒋干盗书等事迹足显其智谋。3、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其实如果我是周瑜为了东吴的未来也会坚持杀掉诸葛亮)4、长得帅,死得早。1 丹阳协助孙策(小说第15回)2 孙策死守协助孙权并推荐鲁肃(小说第29回)3 诸葛亮智激周瑜,孙刘两家联合抗曹(从小说44——49均有周瑜,其中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四十六回苦肉计,剩下还穿插无数周瑜想杀诸葛亮但被识破)4 51回,54、55回,56回诸葛亮三气周瑜,(54、55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由来)5 57回卧龙吊孝,虽然在演义里诸葛虚情假意,但那悼文写的还是值得一看的演义当中的周瑜具备如下几个艺术形象1 漂亮 周瑜是美男子 演义当中记载:“民呼之为周郎。”同时在诸葛亮和周瑜见面之时 也有对于周瑜相貌的描写2 聪明、刚毅、果敢、有担当 周瑜在演义当中也被定义为聪明 同时其勇于任事、不惧强权的性格特点也被描写出来3 忠心为主 演义当中的周瑜杀诸葛亮的最大理由是 诸葛亮不能为东吴所用 诸葛亮很聪明 且有鬼神之能 这样的人不留在东吴将来是江东的一大威胁4 气量狭小 演义当中周瑜是被气病 最后因病而终 所以 演义当中被归结为气量狭小<收起
不可心胸狭隘。不要以己短比彼之长。既生瑜何生亮。别怨天尤人。[周瑜](公元175年-210年)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胸襟广阔.人称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策成就大事.袁术仰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正式投奔孙策.与孙策一起南征北战.为打江东基业立下汗马功劳.深受孙策信任.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执掌军政大事.曹操消灭袁绍后.威逼孙权送儿子为人质.周瑜志向高远.劝阻孙权送质.赤壁大战之时.力主抗曹.并慧眼预见到曹军的劣势和我军的优势.指挥全军在赤壁.乌林大败曹军.是为三国历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后又成功地攻克了荆州战略要地南郡.曹仁败走.赤壁之战后.周瑜向孙权建议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吞并刘璋.与曹操二分天下.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三气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时也能听出曲中的谬误.因此史书记载民谣云:[曲有误.周郎顾".[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胸狭窄.妒贤忌能的典型.当他一发现诸葛亮的才智超过自己.便想方设法谋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后快.结果他的计谋被诸葛亮一一识破.自己反中了诸葛亮的谋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气得吐血身亡.临到绝命之时仍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长叹.小说对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战前后一连串的斗智.斗法写得丝丝入扣.极为生动.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讲是相当成功的.但从历史的真实性讲.则全属子虚乌有.纯粹是小说家的文艺创造. 历史上的周瑜.当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根本不存在[三气周瑜"的任何蛛丝马迹.若从周瑜与孔明在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们俩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政治地位.历史作用看.真正的赢家倒是周瑜而不是孔明.才华横溢.精明老到的周瑜.实际上远远盖过了初出茅芦的孔明. 周瑜助孙吴创业江东之时 孔明尚在流寓.隐居之中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载.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长得高大健壮.容貌俊秀.一表人才.他出生于公元175年.比诸葛亮要年长六岁.他步入政治生涯的时间也比诸葛亮早得多.诸葛亮26岁才出山.周瑜20岁刚出头就踏入戎马行列了. 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孙策借故脱离表术归取江东之时.周瑜即由丹杨(今安徽宣城)其叔父处率兵迎策.帮助孙策渡江东下.击败当时的杨州刺史刘繇.为孙策平定江东起了重要作用.当时周瑜年方21岁.周瑜跟孙策同年.早先孙策父亲孙坚起兵讨董卓迁家至舒县时.周瑜曾空出自家的一所大宅院让给孙策居住.两人交情十分深厚.所以当孙策归取江东时周瑜前往相助.孙策对此非常高兴.对周瑜说能得到你的帮助.事业一定能成功了. 孙策击败刘繇后已有数万人马.认为平定吴郡.会稽郡已不成问题.让周瑜回去与叔父共同镇守丹杨.不久袁术派他的堂弟来代替周瑜叔父做丹杨太守.周瑜便和他叔父来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是当时盘踞江淮的大军阀袁术的老巢.袁术看中了周瑜.想要任命周瑜为部将.周瑜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借故离开寿春.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回到吴郡孙策身边.孙策亲自前去迎接.并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官职.当时孙策本身也只是个将军身份.这个中郎将是孙策私自署置的.其地位次于将军.当时周瑜为24岁. 年纪轻轻的周瑜.一到东吴便被封为中郎将.吴郡的人都称呼他为周郎.孙策因为周瑜是庐江郡人.在那里很有威望.于是派他到庐江郡驻守长江下游的重要渡口牛渚(位于今安徽当涂县北.又名采石).后又兼任春谷(今安徽繁昌县西南)县长.不久.孙策想夺取荆州.任命周瑜为中护军(与中领军同为重要军事长官).兼江夏太守(实际上此时的江夏郡为刘表所有.孙策任命周瑜此职意在进讨江夏取荆州).周瑜随孙策取荆州攻克皖县(今安徽潜山县).得到汉末大臣桥公(桥玄.官至太尉)两个女儿.桥公二女皆天姿国色.有倾城之貌.孙策自己娶了大桥.周瑜娶了小桥.接着又攻下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并进讨江夏郡.但未能得手.在回兵之时向南平定了豫章(今江西南昌).庐陵(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治所在今江西吉安西南)两郡.周瑜留下来镇守庐陵郡的巴丘(今吉安市北的峡江县). 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到建安五年(200年)孙策被刺身亡之前.周瑜在汉末军阀割据混战之初即崭露头角.成为帮助孙策奠定江东基业的第一功臣.孙策其时已据有丹阳.吴.会稽.庐江.豫章.庐陵六郡.其中只有征取吴郡.会稽郡时周瑜未参与.但也有他的功劳.因为若不是他协助孙策渡江.打败扬州刺史刘繇.吴郡.会稽就不可能为孙策所得. 当周瑜名震江东成为孙氏政权开国元勋之时.诸葛亮还远远没有出道.孔明14岁那年(公元194年).离家随其叔父去豫章任太守.逢变故又随叔父到荆州投靠刘表.17岁时(公元197年)叔父病故.孔明转到襄阳以西20里的隆中(当时隆中属荆州南阳郡)定居.开始过起长达十年的隐居生涯.所以当周瑜协助孙策开创江东(长江以南苏.浙.皖一带)基业之时.诸葛亮正在流寓和躬耕吟读之中.此时的瑜.亮自然无法相比.也不好去比.瑜.亮的真正相比要从公元207年冬诸葛亮出山之后才能谈起. 赤壁之战唱主角的是周瑜 孔明只是参与战事的配角 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后不治身亡.孙权承父兄之业继为江东之主.周瑜由巴丘率兵赴吴奔丧.遂留吴(今江苏苏州).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一同执掌军政大事.其时.孙权才19岁.周瑜尽心辅佐.为树立孙权威望和巩固六郡作出了很大贡献.并击败了刘表江夏太守黄祖对柴桑(今江西九江)的进攻.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再次讨伐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先队部队的统帅).率诸将取得了击刺黄祖的重大胜利.征讨黄祖后.周瑜受命镇守鄱阳(今江西波阳县.鄱阳湖东侧). 其年农历七月.曹操南取荆州.曹.刘.孙三方围绕荆州归属展开全面争夺.随后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过程中.诸葛亮方与周瑜各展才能.但唱主角的是周瑜.孔明只是个配角.所起作用无法跟周瑜相比. 在促成孙.刘结成联盟共同抵抗曹操方面.诸葛亮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只是属于赤壁之战前的外交斡旋.而且就是在外交斡旋上.东吴鲁肃所起的作用比孔明要更大一些.是鲁肃促成了刘备东下联吴抗曹之后.才有孔明智激孙权联刘抗曹之事.诸葛亮在曹操大军东下的紧要关头.赴吴劝说尚在犹豫之中的孙权联刘抗曹.首次实地展示了他的智慧才能.这是历史所充分肯定的.但此时的诸葛亮毕竟刚出山.年纪又轻.名声不大.加之当时刘备方面力量薄弱.需要依靠东吴的帮助.孙.刘联合抗曹的主导方面是东吴.刘备集团处于从属地位.孔明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周瑜则不然.从决策到军事行动都是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当时.曹操取得荆州后由江陵沿江东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曹操致信孙权.扬言[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这是玩的外交辞令.意思是劝孙权早早归顺.孙权得书让郡臣传阅.东吴群臣莫不震惊失色.张昭等都主张迎降.独鲁肃悄悄跟孙权说.主张迎降的都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该听从.建议孙权迅即召回周瑜.周瑜从鄱阳归还后.严辞驳斥投降派.力主抗曹.并向孙权分析曹军实际兵力和弊端.促使孙权最后作出了联刘抗曹的决定.这就是说.在促成孙.刘联合抗曹方面.鲁肃.诸葛亮.周瑜都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促使孙权下决心抗曹起关键作用的是周瑜.也只有周瑜出来鲜明表态.才压得住以张昭为首的投降派.周瑜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他的政治头脑非一般人所比. 在军事行动方面.周瑜既是吴军都督.又是联军统帅.是赤壁之战的指挥者.而诸葛亮只是参与者.孙刘联军所以能取胜.固然有多种原因.功劳不是哪一个人能独享的.但作为主帅的周瑜.无疑是赤壁破曹的第一功臣.要说第二功臣.应是黄盖.因为诈降.火攻是他提出的.并在周瑜指挥下.由他具体实施的.诸葛亮在这次战役中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史无所载.诸葛亮本传只是记述他与吴军一起出发.到刘备处后与东吴方面[并力拒曹公".<演义>里.孔明在赤壁之战中非常活跃.神计妙算莫出其右.又是用奇谋草船借箭(其实是孙权后来在合肥与曹军对抗时所为).又是七星坛祭天借东风.连用火攻也有了他的份.好象成了破曹的关键人物.只是所有这些描述仅是文学创造而已. 周瑜当时肩负统帅重任.治军严整.令刘备也肃然起敬.当刘备从樊口往见周瑜.得知周瑜只率领了三万人马时.提出叫鲁肃等前来一起商议.周瑜说他接受了军令.不得随意委托人代理.如果你要见鲁肃.改日可以去拜访.一番话说得刘备既惭愧又高兴.高兴者就因为看到周瑜治军的整肃.曹操兵败后.曾致信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江表传>).这是曹操要面子的说法.也反衬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
235 浏览 4 回答
301 浏览 3 回答
266 浏览 4 回答
242 浏览 5 回答
140 浏览 5 回答
297 浏览 3 回答
279 浏览 3 回答
277 浏览 3 回答
121 浏览 3 回答
343 浏览 4 回答
141 浏览 4 回答
352 浏览 2 回答
141 浏览 4 回答
263 浏览 9 回答
212 浏览 5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