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论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2015-07-21 10:3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提要】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凝聚着对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心血和汗水,是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学习研究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分析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入手,概述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 键 词】列宁/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


【 正 文 】
有没有列宁晚年思想?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没有争议。列宁逝世时只有54岁,应该说不存在一个从年龄意义上讲的晚年,但从列宁自身思想发展的阶段看,确实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早、中期的思想发展阶段。问题是这一思想阶段应从何时算起?学术界多有不同意见。作者的看法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应从1921年春算起。纵观列宁一生的思想发展过程,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十月革命前为第一阶段,集中反映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成果和巴黎公社经验所进行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十月革命胜利后到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列宁试图把马恩的设想和巴黎公社的原则直接运用到俄国的社会生活中去,即“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结果在实践中碰了壁。从1921年春到列宁逝世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审查以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以及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而制定的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正是这些具有俄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战略构想和政策,构成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特点
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列宁本人早中期社会主义思想相比,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题。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发生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那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高,劳资矛盾最尖锐,工人阶级在人口中的比重最大。但后来的实践结果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有利时机,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落后国家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另一方面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许多前人未曾预料的、难以想象的困难。例如,这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虽然在社会制度上高于资本主义,但在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上却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至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以在短期内充分表现出来。同时,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取得胜利,越过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并处在众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总之,落后国家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20世纪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难题,也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二)“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显着特点。要回答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首先就应当解决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问题。十月革命前列宁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社 会主义的论述,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建立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就是实行计划经济和消灭商品货币关系,等等。但是经过一段实践之后,列宁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并不完全适合于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于是他不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论述,也不再固守自己原有的一些看法,而是根据俄国的实践来重新认识社会主义。他强调:“实践比世界上所有理论争论都更为重要。”“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正是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以及这种根据实践来谈论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方法,使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注:《列宁选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3页。)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改革意识。经过几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列宁发现十月革命所开创的事业在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弊端和缺陷。为此,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改革问题。在1921年11月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他对革命与改良的关系以及改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作用,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本身就是一种改革措施。针对党和国家机关中存在的弊端,他呼吁必须对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并强调今后“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3页。)从这个意义上说, 列宁是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倡导者。
总之,列宁晚年的思想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来自他对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反思,以及后来转向新经济政策后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另一方面来自他对当时国际形势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主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关于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
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落后国家究竟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如果说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不具备建设社会主义的条件,那么,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就无从谈起。针对考茨基和俄国孟什维克分子对十月革命的攻击和责难,列宁在《论我国革命》等着作中,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证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合理性。
首先,列宁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不违背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通常是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顺序进行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这个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在某种情况下个别发展阶段的跳跃性。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其次,列宁认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济获得跳跃式的发展,赶上或超过了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起来后,发现世界领土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它们不得不诉诸武力。于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成为不可避免。帝国主义战争一方面给劳动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在一些国家造成革命形势;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帝国主义自身的力量,造成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在这些薄弱环节上,无产阶级若有一条正确路线,采取正确的战略策略,就能够突破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这种薄弱环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恰恰就出现在俄国。这就决定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是必然的。
第三,列宁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孟什维克分子反对十月革命的主要根据是:“俄国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实行社会主义的高度。”列宁说,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论点”。问题是:不应以此为借口,去否定社会主义革命。因为社会主义 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问题。革命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革命是经济、政治、文化和阶级力量对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俄国虽然生产力水平不高,但是,当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就应当先进行革命,然后利用革命后无产阶级政权的优势,去创造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文化条件。列宁说,“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注:《列宁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7页。)在这里, 列宁实际上提出了一种和马恩的设想不同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然后利用这个优势,大力发展生产力,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列宁这个先政治后经济、先夺取政权后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发展公式,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
(二)关于由“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的思想
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转变为“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列宁晚年思想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直接过渡,就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不需要通过什么中间环节,依靠行政命令的办法,直接过渡到国家按共产主义原则进行生产和分配。1918—1920年国内战争期间,苏维埃俄国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就是这种“直接过渡”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1 )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要求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把全部剩余农产品交给国家,农民不得私自处理,实际上是没收农民余粮和农产品。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2)把所有工业企业,包括中小型企业, 全部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3)禁止贸易自由,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粮食和主要消费品由国家设立的分配机构统一供应。(4 )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对剥削者实行强制性劳动,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1921年4月, 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对战时共产主义作了如下评述:“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页。)后来列宁又多次指出:十月革命后,我们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励,“我们曾计划依靠这种热情直接实现与一般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同样伟大的经济任务。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指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569 —570 页。)“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本是我们党纲规定的迫切的基本任务。”(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575—576 页。)
由此可见,战时共产主义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出于战争的需要,但更主要的是同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直接过渡”思想有关,因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多半都是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这种设想出发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96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触犯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果说,在战争条件下,出于战争的需要农民对于这种政策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当战争结束后农民就再也无法忍受了。所以,1921年春,当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俄国便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士兵叛乱。这种情况使列宁认识到:必须采取另一种途径来建起社会主义。于是,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 立即废止“战时共产主义”,实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主要措施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交纳粮食税后把剩余粮食拿到市场上交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通过商品交换、货币流通和自由贸易来活跃经济,培植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利用市场、商业把社会主义经济同小农经济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设牢固的工农联盟。它是列宁对落后国家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重新认识的结果,是列宁“迂回过渡”思想的主要内 容。它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俄国开始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子。

(三)关于发展商品经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早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就曾对当时俄国的经济结构作过一个分析,指出当时俄国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1)农村自然经济;(2)城乡小商品经济;(3)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国家资本主义经济;(5)社会主义经济。这五种经济成分中,占优势的是小农经济。 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找到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结合点在哪里?列宁认为,商业是唯一的结合点,“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15页。)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商品交换。但是,这样一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正如列宁所说:“既然有交换,那么,小农经济的发展就是小资产阶级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无可争辩的真理,是政治经济学的初步原理。”(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3页。)
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政策:“或者是试图完全禁止,堵塞一切私人的非国营的交换的发展,即商业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这种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政党要是试行这样的政策,那它就是在干蠢事,就是自杀。”“或者是(这是最后一种可行的和唯一合理的政策)不去试图禁止或堵塞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努力把这一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这在经济上是可行的。”(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504 页。)由此列宁得出结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把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即纳入无产阶级国家的监督和调节之下,使其不敢也不能超出无产阶级规定的限度和范围。
(四)关于工业化和农业合作化的思想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而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建设大工业,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并强调:“我们的希望就在这里,而且仅仅在这里。”(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7页。)
对于农村和农民,列宁主张通过合作化的方式把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长期考察,列宁发现合作社这种组织形式“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68页。)是在符合国家利益前提下, 把农民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的最好形式。列宁在《论合作社》一文中指出:合作社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合作社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771页。 )由于合作化运动是一场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要求大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这就“需要整整一个历史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度过这个时代也要一二十年”。但是只要“完全实现了合作化,我们也就在社会主义基地上站稳了脚跟。”(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3页。)
(五)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的思想
苏维埃政权是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它一方面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它的国家机关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原因是苏维埃国家的一些机构“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拿来的旧东西。”它们“仅仅在表面上稍微粉饰了一下,而从其他方面来看,仍然是一些最典型的旧式国家机关。”(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9页。)同时,俄国是小生产者的汪洋大海, 而“小生产者散漫性和萎靡状态的上层建筑”就是官僚主义,这种官僚主义不能不对苏维埃国家机关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列宁对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基本看法是:一方面,“如果没有‘国家机关’,那我们早就灭亡了”,另一方面,“如果不进行有系统的和顽强的斗争来改善国家机关,那 我们一定会在社会主义的基础还没有建成以前灭亡。”(注:《列宁选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6页。)
为了改善国家机关,列宁认为首先要本着“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原则,采取坚决而切实的措施来精简机构,如把工农检查院的职员减少到三四百人。要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拔到国家机关中去,严格实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要坚决同官僚主义的习气作斗争,“暴露它,揭穿它,使人人唾弃它。”根本的措施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和参政议政能力。“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0页。)
在改革国家机关的同时,要加强党的建设。首先是要保持党的纯洁性,严格入党条件,清除党内投机分子和坏分子,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其次是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健全党内选举制、报告制和监督制。再次是加强党的统一,防止党内分裂。为了防止党内分裂,列宁在病危期间口授了给党的代表大会的信,主张扩大中央委员会,人数由原来的27名增加到50名或100名, 以便加强党中央集体领导,“防止中央委员会一小部分人的冲突对党的整个前途产生过分大的影响。”(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3页。)列宁在信中还具体分析了俄共(布)中央一些领导人的性格特点,并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建设性意见,为俄共(布)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训。
(六)关于开展“文化革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文化异常落后,城市居民中的40%、农民居民中的80%以上是文盲。正因为这样,十月革命后的俄国无论是在经济建设还是在民主政治建设上,都遇到了由于文化的落后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所以,列宁强调,不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异常落后的状况,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在列宁看来,把俄国这样一个大多数居民都是文盲的国家,变成一个人人识字的文化发达的国家,不是一般的文化建设任务,而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或“文化革命”。(注:《列宁选集》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实现这场文化革命, 首先要消灭文盲,但不只是消灭文盲,它的根本任务是要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
建设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包括的内容很多: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知识,造就科技人才和其他方面的专门人才,加强共产主义道德风尚的教育等等。解决这些任务的基本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为此,列宁提出要采取以下两方面的实际措施:一是大力增加教育经费,要把其他部门缩减出来的款项转给教育部门。二是提高人民教师的地位,要把“国民教师的地位提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的高度。……而最最重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4页。)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列宁晚年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没有能够坚持下来?
列宁逝世之后,他所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不久便被中止了,此后新经济政策再也没有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是由于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同于列宁。在列宁看来,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构想,“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是“我们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真正途径的唯一办法。”(注:《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3、 660页。)而斯大林则认为:“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注:《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32页。)当1927年底1928 年初出现“粮食收购危机”时,斯大林认为这是农村阶级斗争加剧、富农暗中破坏的结果。为此,他主张把同富农作斗争当作党在农村工作的重点,并提出采取超出新经济政策框架的“非常措施”:对不肯按国家规定的价格把余粮卖给国家的“富农和投机者”,将没收其全部余粮,同时向主要产粮区派出征粮队。这种作法很快在全国推广,实际上又回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然,斯大林的这些做法,连同后来他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措施”,都有其客观上的原因: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德、意、日法西斯分子相继上台执政,战争的威胁日益逼近。如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就不可能在短期内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不可能在“二战”中战胜法西斯侵略。因 此,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能全盘否定。但同时也应看到,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实质上是一种“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斯大林本应在“二战”结束后对这种体制加以改变,重新回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轨道上来。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将这种体制加以固定化、神圣化,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严重后果。
(二)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是针对过渡时期还是针对社会主义时期?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涉及的大多是关于苏维埃俄国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针对过渡时期。但是,除此之外也还有许多论述是针对社会主义时期的。因此,对于列宁晚年思想的针对性不应笼统地一概而论,而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关于商品经济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初期,列宁曾设想很快可以消灭商品、货币和市场,直接过渡到产品分配。后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列宁感到过渡时期没有商品是不行的。所以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他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要学会经商。但列宁始终没有从理论上把商品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来和肯定下来。这说明,列宁关于商品经济的有关论述,是针对过渡时期而不是针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不能说列宁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但是,列宁关于过渡时期商品经济的思想,在实践中的结果必然会导致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关系看法的改变,这是毫无疑问的。此外,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思想,也都是针对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之,列宁晚年思想中,既有针对过渡时期的东西,又有针对社会主义时期的东西。如果把它看成仅仅是针对过渡时期,那就实际上将列宁晚年思想排斥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外,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了列宁晚年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联系
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和领导人,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对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他的晚年思想,特别是他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实际上已经从宏观上回答了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85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9页。)这里所讲的“列宁的思路”,明确指“新经济政策”。遗憾的是,新经济政策后来在苏联被中断了,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的思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被人们遗忘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我们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使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方针政策是对“新经济政策”的恢复和发展,当然其内容要广泛得多,也深刻得多。因此,学习和研究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我们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