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和斯密共同研究的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和斯密的分工理论,对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消除脑体分工、城乡分工和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斯密;马克思;分工
斯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分工理论,他在分工理论上重大贡献是他特别强调分工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关于分工,亚·斯密没有提出任何新原理。人们把他看作工场手工业时期集大成的政治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特别强调分工。”[1]马克思批判的继承并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因此对斯密和马克思的分工理论进行比较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分工形式的比较
斯密认为,分工主要有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并且较多的分析了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未能较多的分析社会分工,他也不清楚工场手工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甚至认为这两者的区别只是主观的,即只对观察者才存在的,“因为观察者在工场手工业分工的场合一眼就可以在空间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局部劳动,而在社会分工的场合,各种局部劳动分散在广大的面上,每个特殊部门都雇佣大量的人,因而使这种联系模糊不清。”[1]可见分工在斯密那里还是笼统的概念。
斯密对分工的形式做了简单的划分,而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与社会分工的联系与区别做出精辟的分析。指出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同时,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旦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独立化为某种行业,便成为社会分工的一个分支。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的区别主要有,工场手工业分工与社会分工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不同,“工场手工业分工以生产资料积聚在一个资本家手中为前提;社会分工则以生产资料分散在许多互不依赖的商品生产者中间为前提。”[1] 工场内部分工与社会分工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方式也不同。在手工工场内部,商品生产者及其劳动资料的分配和转移,是按客观比例的要求在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在社会分工条件下,一切都是自发的。另外,在工场手工业分工条件下,资本家具有绝对权威。社会分工则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互相对立,它消除了某个人的权威,树立起竞争的权威。总之,社会分工是各种经济形态所共有的,而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独特创造。可见,马克思对分工形式的认识比斯密前进一步。
二、关于分工作用的比较
在斯密看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途径。生产力的进步是分工的结果,他说:“在劳动生产力上的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日进;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入另一种工作,通常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的发明,是一个人能够做许多人的工作。” 斯密同时还看到,分工造成人们能力的差异,认为人们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所以人们能力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分工造成的。此外,斯密也看到了人们长期从事单调的局部工作损害了他的进取精神,所以为了防止由于分工造成人民群众的完全萎缩,斯密建议国家大力发展教育。
马克思对分工作用的分析比斯密要深刻全面。马克思看到了分工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劳动专业化和技术专门化,能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力。马克思认为分工提高生产力的原因在于,分工组织产生的协作力,“工场手工业分工通过手工业活动的分解,劳动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形成以及局部工人在一个总机构中的分组和结合,造成了社会生产过程的质的划分和量的比例,从而创立了社会劳动的一定组织,这样就同时发展了新的、社会的劳动生产力。”[1]通过协作提高了个人的劳动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就是集体力。
马克思同时也看到了分工的消极作用,其主要表现:第一,分工是劳动异化和劳动产品不平等分配的真实原因,也是所有制产生和发展的现实根源。马克思在谈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真正分工时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其实分工和私有制表达的是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是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第二,分工造成了人的畸形化、片面化发展。分工使个人的社会活动表现为谋生性、固定性和利益对抗性的特征,导致了个人的片面化、畸形化的发展,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物役性存在。只要私有制存在这种分工就是与人的发展相对立的力量。马克思区分了私有制下的自发分工和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下的自觉分工,认为要消灭这种分工造成的劳动异化现象,必须消灭产生自发分工的条件,从而让自觉分工来取代自发分工。
三、关于分工的原因比较
斯密认为,分工的原因在于“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简言之,即人类具有交换的倾向,导致分工,这种交换的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斯密将人类的交换行为归之于一种协约,而动物偶有协同动作,这种协约是由人利己心决定的。
斯密对分工原因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看到了交换和分工之间的关系,但他没有明确指出只有商品交换才能引起社会分工。
马克思在吸取斯密关于分工原因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指出,分工是人们这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产物,是分工引起交换,而不是相反。同样,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但也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生产是分工存在的条件。有分工必然有人们劳动能力的交换。但却不一定有商品交换,即人类劳动的物化形式的交换,这一点马克思的意思是十分明确的,而斯密在分工与交换的关系上恰恰倒果为因。
四、关于分工发展的历史趋势
斯密对这个问题毫无论及。马克思不止一次地论及分工发展的历史趋势。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人们由此常误解,以为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将分工。其实不是,从生产的社会关系方面来看,将人终生固定束缚在某个岗位上的旧式分工,是劳动的一种异化形式,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这种奴役人、束缚人的分工最终将会消灭。马克思说的正是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将会消失。而从生产的自然方面来看,分工不会消失,只会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越发分工细密,同时也会有不同组合,不断出现新的工种、行业,淘汰一批旧有的工种、行业。但从总体上来看,分工仍然存在并不断发展。即使是在现代科技装备起来的生产自动化、自动控制为主体的历史阶段,机器的全能化也代替不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工,机器人不致排斥人从事各自所好、所长的工作,社会生产的结构性分工不会消除。
五、分工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逐步消除城乡差别下的旧式分工。马克思已指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是一种分工,这种分工是旧式分工的一种,旧式分工的消除有其消除的历史条件。我们现在要逐步消除社会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旧式分工,消除城乡差别,正是符合了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的内容。现阶段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根本上要靠经济的不断发展。因为经济的发展是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的发展就意味着职业类型的增多,这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求不谋而合。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实质上就是进行城镇化建设,使农民逐步变成市民。从分工的角度看,就是使体力劳动者逐步转变为脑力劳动者,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
第二,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逐步消除脑体分工。科教兴国事实上就是使全民接受教育,使人民平等的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从而可以均衡分工,消除纯体力劳动和纯脑力劳动的旧式分工,使分工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给每个人以均等的机会去寻找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要促进区域分工优势。不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区域经济建设,还是国家的经济建设,发展经济都要注重发挥区域分工的优势。对任何区域而言,无论区际资源配置,还是区内资源配置,都是受区域分工规律支配的,而区域分工又是由区域的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运用马克思的分工思想,做好内部的分工规划,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86-422.
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5-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