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1日,第二届京津高校海峡两岸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台声》杂志社副社长、总编窦为龙,国台办交流局处长马振杰、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综合室主任党朝胜,以及卢咸池、罗立胜、周淑真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并担任了此次决赛的嘉宾评委。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6支队伍参加了此次的决赛。最终,北京大学的“未名三剑客”队夺得冠军,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分列第二、第三名。
赛程:竞争激烈 妙趣横生
这6支队伍从之前的初赛、复赛,闯到现在的决赛,可谓经过了重重的考验。当晚,他们也一样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然而面对这些关卡,他们丝毫不显慌张。选手们各具特色的风采展示,以其艺术性和趣味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步步为营的你争我抢,反映出他们冷静而机敏的一面;心有灵犀的表演,更是妙趣横生,别有一番默契……比赛虽然进行得很激烈,选手们却乐在其中。“其实我们并不在意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北京大学的参赛者崔情情如是说。
专家:知识会友共促两岸交流
《台声》杂志社副社长、总编窦为龙先生在赛后接受了“你好,台湾”网记者的采访,他对当晚参赛选手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如今两岸已进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时期,两岸青少年的交流显得日益重要。6所高校在北大举行第二届海峡两岸知识竞赛,很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两岸毕竟相隔了五六十年,台湾青年想要来了解祖国大陆,来熟悉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大陆学生也越来越希望能够去了解台湾,去领略台湾的风土人情。这次的知识竞赛和之前全国台联举办的台湾青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和平小天使等青年交流活动一样,都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并在他们心中产生一种彼此亲兄弟、亲姐妹般的感觉。
选手:收获的更多是友情
“我们以前相互不认识,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结识了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各个学校的参赛者们都觉得在这次大赛中,他们收获的远要比最后拿到的奖项多得多。在比赛结束后,这些参赛选手和各个院校的协会成员们纷纷合影纪念并相互留下联系方式,赛场上针锋相对的气氛顿时一扫而光,取而代之的是温馨和睦的场面。这些人因对台湾的关注和热爱走到了一起,作为京津高校的青年学子,作为中华儿女,两岸学子有必要更进一步地去了解、去认识我们的宝岛台湾,并积极推动两岸青年的思想交流。
寄语两岸:比赛只是个开始
第二届海峡两岸知识竞赛虽已落幕,但对参赛者而言,也对高校学子而言,这次的比赛仅是一个开始。他们纷纷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关注台湾动态,并更加深入地学习台湾知识。一名同学还提出想去台湾环岛行,以便切身体会台湾社会百态,希望台湾能早日开放自由行。北京大学影视专业的牟同学则觉得,现在台湾的电影已经被大陆熟知了,但是台湾还有很多特色的地方文艺不被大众所知晓,她建议台湾特色的地方戏剧应多到大陆来演出,以引起更多大陆民众的共鸣。
据了解,此次海峡两岸知识竞赛由北京大学台湾研究会、清华大学学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南开大学两岸交流协会、北京师范大学“形势与政策”小组、中国人民大学港澳台交流协会,以及北京林业大学闽台协会共同举办,旨在鼓励京津地区高校的同学更加积极主动地了解台湾、搭建两岸青年沟通交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