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浅谈“三个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

2015-07-16 12: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最新理论成果的集中表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三个代表;马克思主义;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深刻总结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也是对当代社会进步潮流和发展趋势的新概括。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得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党人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就应该在各方面把这门科学推向前进。我们历史上的马克思主义有很多,有香的马克思主义,有臭的马克思主义,有活的马克思主义,有死的马克思主义,把这些马克思主义推在一起就多得很。我们所要的是香的马克思主义,不是臭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死的马克思主义。这些着名的言论都出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到具体的环境和斗争中反复的进行实践而得出来的真理。这说明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来面对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会发展才会丰富才会与时俱进。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发展。
    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飞跃。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立党和国富民强的根本;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动力之源和生命源泉;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之基和目标追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它们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说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起着决定的、第一位的作用,这要求国家及其执政党要直接着力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探索,按照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这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所以******同志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论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的继承也是对它的高度发展和创新。
    文化是人类精神产物的积淀,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先进的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产物和表现。它是引导和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知识的竞争,所以我们党在确立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针的同时,在党的十五大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志在报告中强调:“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论述,高度强调了文化的重要地位,首次肯定的明确了无形资产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价值。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对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的科学概括。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到,人民群众始终是历史的中心和目的。
因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同志提出了“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这一点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为了适应和推进现代社会发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概括。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社会主义本质论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始终不渝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第一位。社会主义社会是与生产力高度发达相联系的,不发展生产力,国家的经济就不会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会提高,党的信任度也无法加强,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能上升。我们的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始终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才能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相一致,才能更好的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最核心的内容。这一最终目标要求我们党始终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密切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我们的“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等等,都是在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来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切不仅要求我们党努力发展生产力还要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一切优秀文化,学习和吸收一切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不断创造和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富足更是精神、文化方面的富有和充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和发展,它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原理又超越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规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政党。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宗派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把自身的阶级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紧密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党,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它的目标不仅是使社会物质的现代化,而且是社会精神的现代化。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这既是党的性质的体现,又是它的性质的保证,是由党的先进性决定的。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党带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 “三个代表”从对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分析出发,为加强党的建设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对对马克思主义的一次新的发展和丰富。
    二、小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文化的引导、人民群众推动的原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的基础之上充分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充分的展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品质的同时教导我们在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具体的实际环境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新未来。 
参考文献:
[1]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版第4卷(681)
列宁 《列宁选集》 第3版第1卷(274)
毛泽东 《毛泽东文集》 第3卷 人民出版社 1996(331-332)
刘林元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0
杨春贵 虞云耀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5
钟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创新》 群众出版社 2004.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