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台湾问题:穿越冷战的心结

2015-07-14 11: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台湾问题显然是中国的内政议题与核心利益所在,但在这一问题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美国都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因而可谓是穿越冷战的中美心结。
  从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宣布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算起,到1955年美国同台湾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军事关系愈发紧密,不仅迟滞了大陆统一全国的战略部署,而且不断制造所谓“反攻大陆”的军事挑衅。除了军事战场上的斗争,中美两国也在外交舞台上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数轮艰苦谈判。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同美方代表团开始了接触,随后双方在华沙开始了艰苦而漫长的大使级会谈。在时断时续共计130余轮次的会谈中,台湾问题始终是双方交涉的核心,但最终双方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1972年尼克松访华和中美发布《上海公报》,为台湾问题的解决迎来了第一缕曙光。随后,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问题的性质、法律规定以及台湾的地位等争议性问题都在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框架下尘埃落定。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的实现,美台之间的防务条约被废止,双方的政治关系降低为非官方关系,美国的军事力量也撤离台湾岛,使得中美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然而,美台之间毕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政治交往的基础,在台湾的积极游说之下,美国国会在1979年4月一意孤行地通过了对中美关系遗害颇深的《与台湾关系法》。至此,美国一方面承诺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另一方面却又通过对台出售武器等方式干涉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继续在台湾问题上插手,阻碍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和中国的统一大业。
  其后美国历届政府在对华政策上都口口声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却都通过对台军售和变相强化“美台政治关系”等方式在两岸之间搞平衡,通过模糊的言辞和两面的政策手法持续维系、提升美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影响力,既保持“台湾独立”势力无法得逞,也让大陆统一台湾的战略规划无从实施,两岸关系就这样被一个“局外人”左右。随着冷战的结束,台海地区的风云变幻并未终结,反而更加变幻莫测,在李登辉和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海危机愈演愈烈,甚至一度走到了战争的边缘。
  小布什政府的第二任期开始,中美在台湾问题上逐步达成了防止“****”势力进一步制造紧张事态、走向“法理****”的共识,美国正式宣布不支持“台湾独立”和旨在加入联合国的公投行为,台海紧张局势得以渐趋平缓。
  2008年随着马英九的上台和奥巴马的当选,台海问题也迎来了全新的契机。从2008年开始,中断了十余年的海峡两岸两会会谈在“九二共识”的框架下得以恢复,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迅速达成了15项协议,形成了诸多共识,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并生效为海峡两岸的和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大陆与台湾同胞的共同福祉创造了巨大的机遇。总体而言,台海问题的主动权牢牢被两岸人民把握,美国作为第三方没有任何理由破坏两岸之间难得迎来的良好关系局面,奥巴马政府的台海政策总体上也基本维持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轨迹,台湾问题作为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话题,基本处于最为稳定的状态。
  当然,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台湾岛内和在美国的政商以及军工界都存在对目前台海问题局面极为不满的势力。“****”的力量虽在2008年受到相当大程度的挫败,但是仍然活跃,并对2012年的台湾选举跃跃欲试,期待有朝一日重新获取政治权力。与这一部分台湾政治力量紧密联系的美国国会议员和其他利益集团,也纷纷鼓吹美国政府对台湾进行政治和军事的支持。对台军售像是一枚嵌入中美关系中的定时炸弹,对中美两国关系和两岸稳定造成巨大的影响,2010年伊始奥巴马政府宣布的对台军售,就使奥巴马访华后达到高峰的中美关系顿挫至谷底。美国的国会议员和卸任高官也纷纷通过访问台湾,变相提升美台之间的政治关系。
  更为严峻的挑战是,《与台湾关系法》像一柄达摩克利斯悬剑威胁着两岸的和平发展,对台军售也正是基于此法而成为近乎于常态化的现实。必须看到,这部在法律地位上高于其他中美之间公报与协议的法律,在目前美国政治生态环境下,是极难被修正甚至废除的。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陈炳德上将访美与美国国会部分议员会面时,就曾严重质疑《与台湾关系法》存在的合理性,但这些议员随后纷纷表示基本无法也不意于废止此法。如鲠在喉的《与台湾关系法》,要求中国大陆必须以足够的政治智慧做好在台湾议题上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