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本刊荣膺第四届“新疆期刊奖”、2006年将全新改版(大16开)之际,诸多关心支持《兵团建设》的作者、读者来信来电祝贺,并对如何进一步办好杂志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现特刊发其中一部分,以此感谢给予我们真挚的关爱和支持的朋友们。
《兵团建设》弘扬兵团文化
《兵团建设》是兵团党委主管主办的省级党刊,对全兵团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指导性、权威性。
兵团党委制定的大政方针和各时期的中心工作,通过《兵团建设》等新闻媒体明明白白地告诉基层干部职工;各单位、各部门、各条战线在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制定的各项政策过程中的新经验、新做法和基层干部职工的呼声与要求,也被如实地反映出来。为了更好地承担起这个重任,《兵团建设》就要不断提高办刊质量,尤其要在理论的提高与创新、文化的厚重与档次上下工夫。
科学理论和先进文化永远是指导我们事业前进的根本。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会迷失方向;失去先进文化的支持,刊物的品味就会降低。从进驻屯垦的那一天起,来自五湖四海的兵团人不仅把内地先进的耕作技术带到荒凉落后的边陲,也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先进文化同种子一起播进塞外这片贫瘠的土地之中。可以说,兵团人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播种者。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伟大实践中,兵团人创造出了有着鲜明戍边特征的军垦文化。这既有戍边将士舍身许国的勇猛阳刚之气,又有传统文化中的写真与浪漫之情,同时兼有西北大漠粗犷豪迈之风的文化,无不透射出兵团这个特殊组织海纳百川的大气与宽容。
把250万兵团职工群众在屯垦戍边的伟大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维稳戍边,重新成为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把兵团人在保持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的同时,以科学的发展观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使荒漠的边境地区变成人类生活美好家园的创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抒写在伟大实践中一篇篇情节感人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支持兵团,并成为兵团百万干部职工的良师益友,应该是《兵团建设》坚定不移的办刊方针。
(农十师文联主席杜元铎)
我们共同走过
我是兵团宣传思想战线上的一名干部。在我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第10个年头,也就是1999年2月的一天,一本新的刊物出现在我和同事的面前,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兵团建设》。
从此,我与《兵团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成了我工作上的好帮手,业余生活中的好朋友。阅读、运用和收藏《兵团建设》成了我的一个爱好。
从《兵团建设》创刊到现在,我与她共同走过了7个春秋,我们共同经历了兵团的发展和变化,我们一起在岁月中成长和进步。在这7年里,兵团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经历了建国50周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兵团成立45周年、50周年等重大历史事件。而这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我都从《兵团建设》的“特别策划”“本刊专稿”等栏目中得到了及时、深入的了解。“特别策划”已经成为《兵团建设》的名牌栏目,而每读完“特别策划”的文章之后,我都感到十分过瘾。
在近80期的《兵团建设》杂志里,2002年年底的一本《兵团建设》给我印象最深。
那是2002年12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一本加厚的《兵团建设》,那是将2002年第11期、12期合并为一期的“十六大”专刊。可以看出,这期专刊倾注了杂志社全体同志的心血和汗水。杂志收集到几乎所有有关“十六大”的资料,并将“一大”到“十五大”的情况也向读者进行了介绍,此外还精选了35道有关十六大报告的问答、刊登了兵团及各师领导的体会文章和“十六大”新疆代表团的活动情况。
可以说,这期杂志是我见到的有关“十六大”文件汇编资料中最全的一本。这本杂志和7年来近80期《兵团建设》一直放在我的书柜里,需要查阅有关资料时,我还经常拿出来阅读、使用。
自从有了《兵团建设》这份我们自己的杂志,我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了,她使我更多地了解兵团的同时,也开阔了我的工作思路,使我的工作目标更加明确、干好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农一师阿拉尔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泉)
学用党刊大有益
说实话,在2002年11月以前,我压根儿没看过一期《兵团建设》。当时我在团场中学任教,整天与孩子们打交道,闲时看看电视,啃啃专业书,从未对《兵团建设》这类杂志感兴趣过。
后来,我被调至团场宣传科工作。干惯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我,面对着宣传报道工作有些手足无措,苦苦“熬制”出的稿件却屡屡不见回音,真叫人郁闷。
于是我开始大量寻找资料“进补”,奈何手头资料不是太短就是太长,不利于短期提高。就在我感到一筹莫展时,一个在基层担任指导员的权威老政工告诉我:“看看《兵团建设》吧,作为我们兵团的党刊,她提供的信息资料都是权威的、准确的。”
从此,我的办公桌上、书桌上、床头上便多了《兵团建设》的身影。为了便于查阅,我将历年的《兵团建设》按年份装订成册。
通过这本杂志,我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我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了新的工作,一篇篇高质量的工作报告、事迹材料相继完成,一篇篇新闻稿件也相继成为铅字见诸报端。
此时,我早已把《兵团建设》当作我汲取知识的宝库更加钟爱了。
(农五师八十四团宣传科干事孔祥飞)
《兵团建设》感动着我们
每逢《兵团建设》送到公司,我们都争相传阅,爱不释手。我们也由此与《兵团建设》结下了深情厚谊。
这情谊也源于我们与《兵团建设》编辑部的2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在2003年深秋。我在昭苏县境内搞秋收。当地一些职工说:“今年油菜大面积丰收,其中也有蜜蜂的一份功劳。”我百思不得其解,决定采访放蜂人。回团后,我们几个人又走访了几户蜂农,发现蜜蜂对虫媒花、农作物及瓜果增产能起到人类无法代替的作用。而一些地方的农民由于对蜜蜂的作用缺乏了解,与蜂农的关系不够谐调。为此,我们撰写了一篇科技通讯《小康路上话蜜蜂》。之后,我们鼓起勇气,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稿件寄往《兵团建设》编辑部。不久,编辑部的老师给我们来电话:“看到稿件后我感动了,党刊登不了那样长的文章,我们采用前一部分,取名《放蜂人》。在2005年第一期上发表。”当时我们喜出望外,我们的小文章上了党刊了!
第二件事发生在今年7月。近几年来霍城县境内活动着一支庞大的摆地摊队伍,年复一年定期在各乡镇、各团场巡回摆摊。每逢星期五,农四师六十二团附近乡镇、农场的农户就将自产的农副产品推向市场。昌吉州、石河子乃至内地的一些省、市的商贩也云集边陲市场,销售他们的特色产品。
为此,我们及时与编辑部的老师沟通,在老师们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我们撰写了《逛巴扎》一文。在今年的第九期《兵团建设》上发表了。
《兵团建设》编辑部这种贴近社会、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的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作者:杜元铎等,本文来自《兵团党校学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