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实施快乐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构建快乐教学模式的要点,快乐教学模式的构建等三个方面,并结合教材中的实例,对初中政治课堂中快乐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实施快乐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在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政治课堂教学还是以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老师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而没有关注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这种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课堂教学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创造性,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非常迫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摸索和研究,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实施快乐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普遍的关注。
二、构建快乐教学模式的要点
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快乐教学模式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参与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提高了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学生还能从中学到有用的课本知识,并帮助他们灵活运用和牢固掌握所学的新知识。初中政治课堂快乐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综合素质
初中政治老师在构建课堂快乐教学模式时,必须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丰富的生活经验,能运用政治理论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调动起课堂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这些都对初中政治老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2.学生的积极参与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中实行的是被动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这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采用快乐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他们勇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地互动,并与老师和学生积极地讨论某个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的学习价值,从而真正实现快乐教学的目的。
3.学生的实践活动
初中政治课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快乐教学的时候,要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参加和对社会现象的调查,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到学习政治是有用的,还可以提高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感受能力。
三、快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初中政治课堂的快乐教学模式时,老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幽默感和丰富的感情色彩,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兴奋起来,如能做到这些就会有效地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这就要求在构建快乐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采用轻松、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并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器具为学生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采用“快乐”的激励性评价等方法,进一步地完成快乐教学模式的构建。
1.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
要想构建快乐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构建快乐的教学情境,只有使我们的教学情景丰富和活跃起来,才能引导学生有目标地快乐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让我们选择坚强》这课时,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给学生讲两个故事来创设快乐的教学情境,一个是《精卫填海》的故事,一个是《愚公移山》的故事。通过这两个故事的讲解,学生把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与坚强的意志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进行分组讨论,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初中的政治课堂气氛活跃起立、热闹起来,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加深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快乐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中学课堂教学中来。由于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声音、视频、文章、动画等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有趣化,这些特点都给学生的感官带来了强烈的刺激,使他们对政治课堂教学有了浓厚兴趣,愿意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诚信做人到永远》这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学生观看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学生在快乐观看小品的时候,就能学到诚信的含义,从心底理解诚信的本质,从而让他们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掌握政治知识。
3.多给学生“快乐”的鼓励性评价
给予“快乐”的激励性评价在进行快乐教学的同时,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取得的进步,老师要能给予他们“快乐”的鼓励性评价。学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也才愿意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和探讨政治问题,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与政治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课的学习中去。那么,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采用快乐的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心地喜欢上政治课,还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和理解政治课的理论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实现快乐教学模式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作者:邵相丽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