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师生间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主要纽带。但是当今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缺失,这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语言缺乏艺术性有着重要的联系。本文将分别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三个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以此来提高中学政治教师的语言修养达到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的目的。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与政治教师语言的关系
制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不仅取决于政治教师的学术水平,教学的方法,另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可以说,在对学生有影响的大量教学手段中,政治教师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语言。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由此可见,中学政治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就要准确地、规范地把握语言艺术。
由此看出,教师语言艺术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更是影响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学政治教师语言艺术的提高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实现。
二、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语言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教师只是单纯的为了将教材内容强灌给学生,很少注意教师语言的艺术性。曾有教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教学教师、学习评价、学习结果等问题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广泛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在间接提问“你在高中阶段最感兴趣或者说最喜欢的学科是什么”时,政治课仅占6%。直接提问“在高中阶段你对政治课感兴趣吗”时,认为自己“很感兴趣”的仅占10%。在另一项调查中,学生对政治课的评价是“政治课过于空洞、高远,我甚至不知道讲的是什么”。
从调查结果产生的原因分析,中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除了其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把政治课认为是“副课”而得不到学校、家长、特别是学生的重视以外,这与中学政治教师语言的把握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那么,下面笔者将透过思想政治课有效性的三要素分析,提出如何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的途径。
三、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语言艺术的途径
(一)从中学思想政治课对象的有效性提升政治教师语言艺术。
初中生在记忆的识记方面有意性加强,能使自己的记忆服从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但中学生的无意识记忆常常还表现得很明显。无意识教育的隐蔽性能够有效地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灌输痕迹,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从而起到显性教育无法起到的作用。初中教师应主动利用学生无意识记忆这一特点,用强调性语言、多重复教学重点以期达到语言强化知识的效果。
(二)从中学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有效性对政治教师语言艺术的提升。
1.教师语言准确,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1)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政治教师的价值观首先要与国家、政府的价值导向相一致,并用正确的方向、坚定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尚未形成的价值判断。(2)要做到与时俱进。中学生喜欢追求新生事物,政治教师准确地使用新生词,使学生认为站在讲台上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潮人”,进而拉近了师生关系,有利于知识的传授,达到政治课有效性。
2.教师语言激励性,增强学生奋斗信心。要做到政治课教学语言的激励性,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国际形势,使学生看到光明,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例如,《经济常识》中“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和《政治常识》“综合国力”等内容时,教师应该用低沉、舒缓、严肃的语言告诉学生,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道远。学生从教师语言中感悟到自身的责任重大,从而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从而树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的理想。
(三)从中学思想政治课方法的有效性提升政治教师语言艺术。
1.幽默的语言,增加艺术魅力。教师在用讲授法教学(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时就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用幽默来增强上课效果,例如在讲述八年级上册《我爱我家》时,教师可用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窝”正是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并且为学生简单易懂,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家的热爱,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时,有教师运用了这样一首歌谣:“淋盐的,喝白汤;编席的,睡土炕;裁缝穿着烂衣裳;泥瓦匠没有半间房;淘金汉子一辈子穷,连个老婆也没讨上。”这样,就充分地、形象地揭露了剥削现象。
2.把握教学语言节奏。在中学思想政治上,政治教师大多采用讲授法教学,面对大量的教学内容,就要求政治教师要合理控制语言速度,该快时快,该慢时慢,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随时变化。同时,政治教师还应该注意合理变换语调。一堂成功的政治课犹如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同,节奏明快和谐,把握语言节奏就能始终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有效性。
小结
综上,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自身语言的独特作用,规范教学语言,在语言的科学性和学科性上下工夫,或表述、或分析、或概括、或点拨、或探究、或讨论,在政治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语言,使课堂闪烁智慧之光。
作者:李贻慧 来源:人间 2015年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