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班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具有多文化多民族的背景,具有教育语言文字的多样性,现在从一种文化环境转移到另外一种文化环境,产生文化适应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内高学生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学习习惯、思维差异及宗教意识等对政治教学产生的影响,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
一、背景
内地新疆高中班是选拔新疆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在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学校就读高中,利用发达地区经济教育优势,提高新疆各族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办学模式。从2000年9月第一批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到内地的12个发达城市学习,至今已过十六年,当初的每年招生1000人已增加到如今的1万人,内地新疆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我校从2012开始承担新疆内高班的办学任务。从2012年的两个班到现在的每年级段4个班,已有14个班500余人。从2016年9月份开始将招满16个班约600人。目前全校有包括汉族在内的来自九个地州的共12个民族的学生。其中2012届与2013届学生为民考民学生,后两届为民考汉学生。这样一个来自不同民族的特殊群体生活在不同类型的文化区域内(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状态、课堂表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问题
(一)语言问题
作为内高班学生,尤其是民考民学生,本族语言是他们的第一语言,汉语是他们的第二外语,相比理化而言,民考民学生普遍对政治学习持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希望能够学好政治,但是他们在学习时,常将汉语转化为自己的母语来理解,但由于语法等因素的不同,有时理解会发生一些偏差,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很大的压力,他们学习的愉悦度也随之降低。
除了识字认词以外,他们对政治学科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同本地的学生相比,理解起来更加困难。这个可能跟他们生活阅历有很大的关系。比如GDP\CPI\PPI,金砖国家,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学习习惯
民考民的学生,一般比较努力和勤奋,但因为起点低、方法少、任务重和生活习惯差异等原因,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普遍表现出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克服困难、厌烦、急躁,以及急于求成的心理,很难在政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缺乏自主学习意识;没有上课记笔记的习惯,没有大声朗读和大量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在做作业当中,对于一些材料题,在理解上存在较大问题,又加上要书写大量的文字,积极性一下子便受到打击,便把作业丢到一边去了。
(三)思维差异
新疆学生大多比较纯朴,思维以直线型为主,直线型思维方式又称冲动型方式,他们讲话直来直去,喜欢干脆,对问题的回答往往直截了当,不会多想;他们能够下苦功、做成事,但由于普遍缺乏仔细的思考,容易错误百出;由于语言的原因,客观上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有的学生很难适应,造成了看书容易和理解也很在行、课文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考试分数不高的局面,一旦学生毅力不强,缺乏自信而放弃学习,就会出现很低的分数。
(四)宗教意识
在新疆的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在他们的家庭或者家族里,生活与宗教信仰已经密切,联系在一起了,甚至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一生,也就是宗教信仰的一生,宗教信仰成为他们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协调各种关系与矛盾的最重要的内容。但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对广大学生进行的是无神论教育。尤其是在思想政治课程当中的《政治生活》与《生活与哲学》当中,有关于宗教的教学,同他们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极大的冲突。
三、对策
新疆班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具有多文化多民族的背景,具有教育语言文字的多样性,现在从一种文化环境转移到另外一种文化环境,这就需要时间进行适应。而文化适应过程是一个艰难的心理成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老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在政治课的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作了一些探索。
(一)贴近生活,比较学习亲人心
在讲解“文化对人的影响”时,先请学生介绍新疆当地的风俗习惯对他们的影响,再结合台州的一些风俗习惯来分析,极大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懂得人们获得的各种各样的思想启示、精神享受、情感陶冶等都是在潜移默化进行的道理,时而引导学生感悟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自觉抵制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在讲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时,“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激起了学生们对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和博大精深的感慨。尤其是第二目“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教学中,不同民族的学生介绍他们的文化表现,结合他们在台州生活的观察,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文化具有差异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特征。
(二)合作学习,时事宣讲进课堂
全班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推荐组长,每节课由组长进行时事宣讲,每组每次两到三分钟。然后老师作简要点评。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新旧闻结合分析。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而且时常还会有新的发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适时适度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政治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是旁观者,而是指导者、引导者或合作者。比如两会前后,多个小组针对两会作了近两星期的多角度的解读,对两会期间出的不少新名词如“供给侧改革”等进行了解读。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供给侧改革》的时政专题课,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明理明规,贴心引导入心田
宗教是可以说是从出生就伴随新疆大部分民族学生,而宗教活动是被禁止在校园内进行,学校对此是严格规定与执行的。政治课的教学便有义务对学生宗教认识进行正确的引导。
首先从“百舸争流的思想”开始便着手进行引导。借助多个有趣的故事进行讲解,比如“心外无物”“庄惠之争”等,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和探讨。在讲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介绍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言论,深入探讨这些言论的合理性与可笑之处,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认识到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宗教的错误之处。在讲解“意识的本质”时,深入浅出地分析意识产生的基理,从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内容的角度理解意识的本质。在讲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时,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考试经历,进而扩展到了解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发展规划,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得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实事求是”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学生明白当前我们必须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四)重点辅导,合理训练形模式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首先要摸准“差生”的心理,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明白“勤能补拙”和“扬长补短”的道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探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多给予辅助和心理疏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从而积极努力地不断尝试。
针对高考的各种题型,要进行针对性的进行训练。高三后半期,“12+2”的训练需要跟知识体系的巩固同时进行,否则练了一样忘记另一个,比如对图表题的训练进行两周以后,知识范围的结构体系又记不得了。于是,知识体系知识点要与题型同时强化,才能够在民考民的新疆内高班的学生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才能够在大型考试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总之,新疆内高班的政治课堂教学同一般学生的教学具有特殊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要用心投入每节课,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同时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就必定能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标。
作者:梁云卿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6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