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微探

2016-06-16 17:5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课堂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链接点,良好的导语是成功课堂的一半。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抓住学生的政治学习切入点,巧妙地设计教学导语,先声夺人,吸引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产生注意力。为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导语的作用,教师要结合政治学科特点,设计课堂导语,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高中政治课堂导语设计一门深奥的艺术,导语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导语设计应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导语设计,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内容的欲望,又能启发学生探究更深层次的理论,并在探究中不断的创新学习思路与学习方法,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政治教学的素质教育目标。作为一线的高中政治教师,我很重视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和使用,下面是我关于导语设计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商榷交流。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语的设计原则

 

  在对政治课堂进行导语设计时,要结合高中生的年龄及生活特点,遵循以下原则。

 

  (1)轻松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保持学生身心愉悦,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容易缩短师生距离,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温情,使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老师的人格魅力。一改政治教师刻板教条的陈旧面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如视频、故事、图片漫画、音乐等形式的导入方法就有此特点。例如:讲到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时,我复习了上一节课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重要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影响;②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通过归纳中国企业的做法,引出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与合作,带出下一课题。在这些问题中有复习旧知识的部分,同时为探究下一课题的知识奠定基础,还会和新知识形成紧密的联系,承上启下,加强对新知识的掌握。

 

  (2)时政性强。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原则,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是僵化的、零散的。因此,在政治课导语中,教师用富有时代特色的时政语言,讲述一个个身边的时政热点,有助于学生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未来的眼界。例如,讲到经济生活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时,我列举华为、中兴等企业在美国遭受调查的案例。用学生熟悉的热点案例来剖析课本知识,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喜闻乐见,并能让学生领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真谛。

 

  (3)承上启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中,说到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都认同设疑的方法。疑惑是人们认知事物的开始,因此,教师应根据整节课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遵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知顺序,一步一步地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寻找答案,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从而提高政治课的课堂魅力,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语设计微探


  二、高中政治课堂导语设计注意的问题

 

  高中政治进行课堂导语设计的前提要积极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积蓄,避免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导语设计与教学内容切莫本末倒置。导入素材始终是配角,教学重难点才是主角。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立足于教学内容,做到简洁扼要。尽可能用精准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要求。一开始上课,学生的思路就被老师带入预先设计好的知识环境中探索、思考,让学生的思路紧紧跟着老师的指引走,集中精神听课。如果设计的导入素材跟课堂内容完全不沾边,哪怕引用的素材多么精彩绝伦、引人入胜,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要具备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新颖的导语素材让学生耳目一新,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时老师最忌讳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迟迟未能进入正题,导入占去过多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学内容简单、马虎处理,舍本求末。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年轻老师,好的故事、精彩的视频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常有意犹未尽之感,如果年轻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不足,就容易被学生带入新的误区,走不出来,偏离了课堂教学的主题,越走越远。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导语要以导入方法为依托

 

  导语设计方法各式各样,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导语要服务于导入方法。一节好的政治课如何拉开,其实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上课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导语和导入的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教学过程中,我个人很喜欢先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回顾旧知识,打好铺垫,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中去,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如此一来,教师讲授新课的效果也就更好了。

 

  (2)寓言、故事导入法。很多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利用古今中外的一些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素材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新颖活泼,教师娓娓道来,学生仿佛置身于文学课,徜徉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从课堂效果来看,教师讲课更生动、更形象,轻松化解了政治课的枯燥。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枯燥的知识,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教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一系列故事说明了我国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幸福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导语设计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做到声声入耳。导语设计是五花八门的,但最终目的都是承上启下,以旧带新,营造轻松愉快、教学相融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知识的殿堂。帮助学生从我怕学转向我要学。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哪种形式的导语最好呢?我个人认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作为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主线,贯穿于教师课堂设计的始终,教师切不可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掉了西瓜!

 

  作者:傅静 来源:速读·中旬 2016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