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九年级思品教学

2016-06-07 13: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在九年级思品教学中进行时事政治教学的探索,首先要明白何为时事政治,何为时事政治教学。时事政治,一是指近期(一年之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时事政治教学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与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使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

 

在九年级思品教学中进行时事政治教学的探索,首先要明白何为时事政治,何为时事政治教学。时事政治,一是指近期(一年之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二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时事政治教学是指通过国内外重大事件与党和国家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教学,使学生透视社会热点,把握时代特征,正确认识形势的一种教学。但目前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现实状况令人堪忧。下面就如何在九年级开展时事政治教学的有关情况进行一些探究分析。

 

  一、初中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态度

 

在初中毕业阶段,初中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态度怎么样呢?笔者近年来对初中生作过调查:对时事政治根本不感兴趣或基本不感兴趣的占83%,感兴趣的仅占17%。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既不看报,也不收视新闻,对网上新闻熟视无睹,对当今国际国内大事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一问三不知。有媒体调查,在学生中进行时事政治教学日渐处于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办的《时事》杂志编辑部组织人员在学校调研,选取了当前宣传强度高的重大时事和人物,对参加座谈的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请学生概括地说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关键词或一句话概括),结果只有少数学生给出了准确答案。

 

在某市思想政治课考试中,竟有半数学生不知道国务院总理是谁。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初中生应不应该知道党和国家的这些重要大事和典型人物?在新闻媒介如此发达、信息传播渠道如此之多、传递速度如此之快的今天,这些初中生的思想却如此封闭,这是为什么?

 

上述情况从不同侧面说明了现在的初中生不重视学习时事政治,不了解国内外大事,这势必不利于正确地理解党的大政方针;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不利于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提高中考考试成绩。

 

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观察、思考、认识身边社会实际的热情;影响到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影响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如何提高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实效成为广大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采用什么策略提高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水平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

 

  二、造成时事政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1、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既没有一套有效的时事政治教学机制又不善于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今时事热点,造成时事政治学习观念淡化,方法落后,效果很差。现阶段初中时事政治教学,普遍是采取考前由老师划出的一些重要时事范围,接着让学生记忆,然后参加考试,其题目基本上是单项选择。这种形式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因而考试完没多久,学生们就将时事忘得一干二净。

 

这种平时不学习、考前搞突击、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的被动式教与学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时事的积极性,也往往达不到教学效果,甚至有时给学生造成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以为时事学习只是记条条、背条条和考条条,把时事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一种包袱而不是一种乐趣。这样日久天长学生对这些原本有兴趣的东西也会产生厌恶感,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一些教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忽视时事和教材有密切的联系,使用新鲜材料捉襟见肘,论证问题缺乏事实,尤其是忽视了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时事学习活动的开展。

 

2、学生因素方面。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全部住校。一方面,学生在校接触时事政治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由于学校设施落后,学生没有机会通过上网浏览网页、读报刊杂志、看电视新闻、听广播信息获得现在发生的国内外大事。

 

另一方面,农村初中学生没有学习时事政治的氛围。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根本无暇关心国事和天下大事,有时间闲聊也只是关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现在电视十分普及,学生放假回家可以通过看电视来了解时事,但是实事并非如此,现在农村初中生大都对连续剧情有独钟。

 九年级思品教学

  3、学科因素方面。时事政治教学的三无现状”(无教材、无教参、无课程标准),时事政治教学存在不少弊端,主要表现为教学的封闭性,即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性,教师单纯的,学生被动的”;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往往只局限于课堂讲授,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当作一种口号给学生;教学内容和广度保守,往往停留在报刊或电视里的一般性内容。

 

  三、搞好九年级时事政治教学的一些措施

 

  1、了解师生对时事教学的现状。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首先通过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卷和教师卷),研究分析当前初中时事政治教学的开展现状以及学生和教师在活动课开展过程中的参与状态。

 

  2、立足课堂,注重适当的延伸。近几年来,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频频出现在中考试卷上,如网络问题、科学发展、三农问题、西部开发、和谐社会、中国梦等。这些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时事政治教学中,围绕考点、热点,立足课堂,在课堂上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并尝试用学科知识分析社会现象。

 

  同时,注重课外延伸,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时政热点探析、社会热点调查,引导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利用网络进行时事教学。虽然报刊、电视、广播中的内容也非常重视时效性,但总不及网络来得快捷。网络材料不但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而且唾手可得。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及时获得有关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用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

 

网络本身深受学生欢迎,部分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有的甚至浏览一些不良网站。如何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意识、树立网德,对政治课来说是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通过课堂上对网络材料的应用,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激发学生正确上网、用网,引导他们关注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社会的主流思想。

 

  作者:杨光隆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2016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