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中国政治新气象

2016-06-05 15:3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差不多已一个月,不少境外媒体人士感受到,中国新的领路人带来的新气象,正一波波不断扑面而来。这和我认识的中国不一样了,但这是件好事。美国《大西洋月刊》撰稿人郭莉莉对《青年参考》记者。

 

  他的做法更像一位西方政治

 

  亲切的笑容,没有口音的普通话,在泰国《曼谷邮报》看来,习近平以一种迥然不同的姿态,解构着外国人眼中固有的中国领导人形象——稳重、不苟言笑。就连他的手势,都被认为更像是一位大学教授,而非生硬的党内高官。在泰国记者眼里,这无疑为习近平赢得了最初的一片喝彩。

 

  对习近平首次以总书记身份公开露面,美国雅虎新闻网认为,他此时已在树立新风格了,他称呼其他政治局成员为我的常委同事,而非中国前三代领导人惯用的同志

 

  日本坊间最近流传着很多关于习近平的书籍,介绍他在成为总书记之前的生平,人们想从中看到习近平的想法、执政思想和对外交关系的看法。

 

  《韩国时报》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贤告诉《青年参考》记者,习近平低调、亲切、温和,看起来像一个随时会与自己交谈的邻家叔叔,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好感。日本《产经新闻》将习描述为性格温厚的务实派喜爱踢足球、下围棋,显得较为亲民

 

  泰国《曼谷邮报》认为,中国新的领导人肩负着柔化中国官员形象的任务,而习清新的个人风格得到了肯定。

 

  英国《每日电讯报》则因为习近平在两个星期内的两场讲话都没用讲稿,而感到意外和惊喜。美国姑娘郭莉莉说,她看到了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非常惊讶,因为即使是美国政治家,发言也常用讲稿。郭莉莉由衷感叹:他很了不起!这至少证明了他的诚意。

 

  2012125日,习近平会见了在华外国专家、商人和传媒人士。《曼谷邮报》认为,这表现了中国新领导人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态度。而习近平在会见中所说的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取决于人民之间是否存在深厚友谊我们不能关着门实现我们的发展,更被西方主流媒体广泛引用。

 

  一位参加了当天会见的博客作者说,习近平表现得非常自信,同时也很谦虚,他在与外国朋友交谈时,态度非常亲切,还不时地做笔记。

 

  我觉得习近平树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他的做法更像一位西方政治家。郭莉莉说。

 

  其他新领导人低调温和

 

  与外媒铺天盖地对习近平的报道相比,对其他领导人的报道要显得相对低调就像在中国,出名的日本领导人也只有首相野田佳彦或者石原慎太郎之类,农林水产等部门的负责人,很少为人所知。日本东京广播公司北京支局记者河贤树这样告诉《青年参考》。

 中国政治新气象

  但对中国未来的二把手李克强,河贤树总结说,许多日本人认为,他办事认真、专业性强,且待人随和,很善于与人沟通。

 

  日本广播协会(NHK)以年龄层来划分中国领导人,将新中国成立之后出生、改革开放时代成长、受过高等教育、在严苛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习、李等人称为5,认为他们更加开放、放松和自信。

 

  此外,日本新闻网用温和来形容新一届中国领导集体——他们由于有上山下乡的苦难生活经历,所以有更大的忍耐力和面对困难的勇气;由于学历更高、视野更广,所以具有更好的知识素养和国际视野;由于都是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来,所以更具处理各种棘手问题的技巧和手腕。

 

  《曼谷邮报》则认为,他们的教育背景是与人更相关的经济和法律,这与此前的领导人主修与自然科学相关的科目有所不同。

 

  而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政治专家程力(音译)认为,我们应该对他们有信心,这不是表面功夫。

 

  健康的中国形象关系到百姓尊严

 

  在惊喜的同时,一些外国媒体也在问:习近平为什么会这么做?是上任之初的政治秀、聚敛人气,还是发自内心的反映?会维持一个月、两个月,还是有足够的动力保持下去?

 

  韩国学者李成贤这样理解:中国总会在某个时间,给世界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所以评价中国的标准应该灵活多变,任何固定的心态和想法,比如武断地认为中国是独裁国家、没有言论自由等,都很容易犯错误。

 

  日本记者河贤树则对《青年参考》这样说,以前,有些中国领导人给人的感觉是,有些高高在上,神一样的存在着

 

  前段时间,河贤树走在北京街头,不小心踩到了一块晃动的井盖,虽没完全掉下去,但他因此受了伤,所以他最希望中国新领导人能做到,把井盖这样的小事也做好

 

  此外,40天时间,广东5高官落马;63小时,重庆雷政富倒台。十八大之后铺天盖地的井喷式反腐风暴,也让这些在中国多年的境外媒体人士在吃惊之余,半兴奋半迟疑地感慨:这次的力度有点大”!

 

  我原以为,反腐会从北京开始,进而扩展到各省市,但现在却冒出许多地方高官的丑闻和落马消息,搞不懂这是为什么。日本记者河贤树这样表达了他的疑惑。

 

  中国的反腐工作能推动的怎样?河贤树觉得,现在还很难下定论,未来3个月、甚至几年的持续关注,才更重要。

 

  不过,《朝日新闻》的态度则非常鲜明,他们坚信习近平反腐败的决心和能力,因为在他们看来,习近平虽然在福建这一曾经的贪污腐败重灾区工作过,却没有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留下任何污点,1999年轰动全国的赖昌星案,习近平正是负责调查的副省长。

 

  他们认为,在西方世界,有一个所谓典型独裁国家的标准答案,那就是一党专政的强力政府,新加坡就是如此。但由于反腐力度大,新加坡的国际形象反而不差。

 

  韩国学者李成贤据此认为,腐败不仅是中国国内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中国对外经营国家形象的最大挑战。如果不能解决好,外部世界就会将中国定义为一个没有自由不健康的国家,甚至会将共产党与腐败画上等号。这关系到中国政府的合法性和老百姓的尊严。换言之,如果新一代领导人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外国对中国的印象就很容易改善。

 

  作者: 来源:中华文摘 2013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