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我们,既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也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整体性建设,更要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性建设。
[论文关键词]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
列宁曾经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作过经典的论述,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完备而严密”,这种“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可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和它有着完备而严整的世界观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重要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就没有什么整体性而言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突出特征,也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生命线。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是通过三个层次表现出来的。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这是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就已经被确定下来的。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往往都是从这三个组成部分方面来理解的。长期以来,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忽略了对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这既说明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存在着密切关系的,也说明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主要强调了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说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主要强调了整体就是整体,真正的整体既不能归结为部分,也不是由部分的集合所构成,我们既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拼凑或相加。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就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实际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或者也可以说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理论的内在联系,正是这种内在联系才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究竟有哪些?我认为,首先包括了在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等等这些基本原理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如认识论、实践论、人学理论等。
其次包括了这些基本原理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结合中得到验证并得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资料所有制、资本雇佣劳动、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等基本原理,由这些基本原理又形成了所有制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理论、人类社会形态理论等等。我们看到,这些理论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它们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又不简单地对应于这三个组成部分,而是对三个组成部分中“一以贯之”理论的高度提炼和概括。
我们之所以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并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组成部分而产生的‘一以贯之的具有综合性特点的理论”来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内涵,就在于:第一,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根本特征,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相互联系着的理论对客观世界的整体反映,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反映,强调了对客观世界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整体研究。第二,它们不仅是在各个层面上理解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它们对各个不同层面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认识,正是这些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并不只是就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突出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是事关这个学科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很清楚,在学科发展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这三个学科之外,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就意味着必须要从整体性角度来研究和建设这个学科,如果我们还局限在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某个组成部分方面来建设和发展这个学科,显然,就不是在发展这个学科,而是在窒息这个学科了,也就动摇了这个学科存在的基础。从这一点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生存的基础、合理存在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是以这个学科内在的五个二级学科存在着差别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五个二级学科是存在着研究差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差别才能构成整体。正因为五个二级学科存在着研究范围、研究方向的差别,所以才能构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性表现在哪里,显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是这五个二级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也就是说,整体性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逻辑关系概括地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以其基础理论的地位,为其他四个二级学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这四个二级学科,也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提供了研究和建设的目标趋向。第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中,前四个二级学科以其理论及理论与现实结合的研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一种实际应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上的研究去向。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每个二级学科来看,任何一个二级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都具有整体性,它不是分三个组成部分来研究的,也不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要求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要求在于: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这个现实既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也包括了人们的思想实际:二是对各种不同的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及体系和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也都呈现出整体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中,每一门课程自身都有着整体性,它并不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哪一个部分。由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阐释的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释的是对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两大类规律的阐明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经济学,或科学社会主义哪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独立解决的,它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来解决,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就必然要起到整体性的作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同样如此,它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理论成果进行阐明,而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和规律,它也具有整体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的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所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胜利中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所强调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这两门课程也必然具有整体性。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体系反映了整体性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虽然相对独立,但并不是互不相干,它们是有机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供了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反过来,后三门课程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联系实际的素材。在后三门课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讲授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会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作用,反过来,后两门课程又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规律的材料和怎么去认识社会主义的实际材料。后两门课程的教学都是对理论的一种运用,不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的是历史的教育,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的是道德的、法制的教育。这两门课程在理论运用上也构成了一个整体。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课程体系,以它们在理论原理、理论发展和理论运用的统一上,以它们在理论、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上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中,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成一个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都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这五个二级学科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的去向上是具有严整性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以其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教学体系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属的五个二级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我们不要给每一门课程找到某一个二级学科中的归属,如果找不到,就一定要把相应的学科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样做,是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性三个层次存在着递进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的基础,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又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真正认识整体性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方面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形成的特点,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整体性建设,也能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四门课程的整体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