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的科学发展观

2015-09-28 08: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有社会、自然、人之间关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自然、社会和人,每个因素自身内部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括社会领域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然系统自身全面协调发展,人在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健康、有序、协调、稳定、连续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真总结中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紧密结合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的一项创造性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提出人们所企盼和追求的未来社会应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视角下,这一理论有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一、未来社会应该是一个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人、自然、社会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具体体现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与自然协调互动,人与社会辩证统一。

  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意味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遵循自然客观规律,适度开采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和防治环境亏染,以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发展的生态化。

  社会与自然的协调互动,主要体现于自然界为社会发展提供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也影响制约社会的发展。全社会都必须摒弃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是任人宰割的物质存在的观念,切实树立生态意识和资源、环保、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推广生态化产业,特别是建立促进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社会法律制度体系,以保证世界经济发展的竞争不至于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人和社会的辩证统一,具体体现于人的物质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精神享受与文化繁荣的统一、权利自主与政治进步的统一。一方面,社会、经济文化影响着人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力资源是和科学技术又是生产力中最关键的因素,科学技术、生产和再生产是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促进、辩证统一的,同时,人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

  二、自然、社会和人诸因素要全面协调发展

  任何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是辩证统一体,在一定的秩序和规划中,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其中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影响决定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所以马克思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在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了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恩格斯也认为,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政治是社会发展的保障,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随着经济发展,政治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政治也能促进或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是社会发展的灵魂,社会发展中经济、政治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但文化对政治、经济有反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并非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任何经济行为和模式的背后,都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的支撑;政治思想意识乃至制度法律的形成无一不是建立在一定文化道德伦理规范之上的。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就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自然协调发展,不可偏废。那种认为有了经济发展就有了一切的观点是片面的,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资本主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使人和社会发展都面临巨大的危机。市场经济的道德弊端要靠人有意识地去消弥。只有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协调发展政治、文化、自然,才能保证社会健康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按照社会要求的有机发展,不一定是同步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作用地位不同,不可能一致发展,即使一起开始,一样重视,也会出现发展的不平衡性,只有经过社会调节、人的协调,才有可能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的自身全面协调发展,在民主政治领域指民主法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在经济领域就意味着以生产力为核心的诸要素全面发展。


  根据马克思主义系统整体的观点,全面协调发展,还包括世界体系中各国以及国家中区域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全球体系中,应该打破不合理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规则,努力建立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强化发达国家的全球发展责任,加强南南互助,增进南北沟通合作,促进全球协调发展。一个国家的区域之间,如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之间,也要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城市化,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全面协调发展。

  自然系统全面协调发展,要求建立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一方面,保护环境,使自然资源,如生物、空气、水与人类社会发展在适应中自身得到发展。反对因噎废食、静止地去认识自然发展,消极保护自然生态,反对那种认为克服生态问题和环境污染的基本途径是把社会生维持在简单再生产水平,实行经济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的观点。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并且建立一种物尽其用的体系。理论上,大自然就是一个物质循环交换系统,只要人们社会管理组织得当,科学技术高度发达,是能够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的。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将使世界无废物,各种生产生活废渣、废水、废气,将被收集和分离,经过加工转化将被重新利用。

  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人的生理、心理、思想、行为、生活等各方面健康、有序、协调、稳定、连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从实践的观点来认识探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规律。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实践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实践存在着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矛盾过程。在人与社会的矛盾运动中,主体客体化就是作为实践活动的人,按照自己的目的、需要和利益,去认识、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力量对象化,使世界人化。客体主体化就是说人的实践活动,按照自然和社会的本来面目和内在规律来进行。由于人类具有自为性、自觉性、主体性和能动性,所以人能把客体(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属性规律,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主体地位,创造出新的主体世界。一方面,自然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人在与自然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又有自身规律。自然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必然是,人的价值选择和自然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社会在人的实践中发展,人的主体性地位和本质力量在社会进步中提高。

  根据马克思的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指人的智力、体力、自然力、社会能力,潜力、现实能力,马克思还特别针对旧制度、旧分工造成的体力和智力分离的情况,强调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人分成有个性的人和偶然的个人,个性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在人的需要、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上,人由偶然的个人变为有个性的人;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如上所述,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初始动力,人的全面发展就意味人需要的全面发展,只有人的需要全面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就是人必须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活动中,消除个体的地域和民族的狭隘,参与到整个世界的物质与精神生产的活动中去,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

  三、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字面含义是可坚持连续。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的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来看,可持续发展包括主体(人)和客体(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人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一般表述为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主体的人的可持续发展,从纵向上看包括个体、主体发展的一切内容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包括人的能力、个性、需求和社会关系。人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可持续发展有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作用,满足人的需求。人需求的可持续发展,人们逐步由低层次的片面需求到高层次的全面需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还有政治的、生态的等,使人的价值选择全面化和连续化,促进社会连续地、渐进地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可持续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民族之间关系、国家之间的关系连续发展。可持续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谐、和平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横向上讲,发展主体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都是社会发展主体,都必须可持续发展。群体往往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而社会群体指个体与群体的结合。由于共处于一个整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人的实践范围也在全球扩展;其中任何部分活动必然影响到其他部分,任何一个群体的不负责行为,都可能导致周边及整体的受害。必须实行区域、国家、民族平等的原则,共同负责协调行动,不能以自己群体发展而损害别的群体,保证人类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

  在地球这个整体中,当代人与后代人发展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代人发展是上一代人发展的承续,又是下一代人发展的基础,很多方面影响和决定着下一代人的发展。因此,要保持当代与下一代乃至更远的未来的连续、不受影响发展,必须提倡代际平等,优化发展的代际关系,切实消除短期行为,不能剥夺后代人使用资源、生存生活、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的可持续发展不能超越自然社会规律制约,不能超越自然经济文化等发展客体的制约,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和客体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协调发展,才能实现自然、社会和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理想目标。生态系统是人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和首要条件,只有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国家和地区发展速度。经济系统在人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决定着政治、文化系统的发展,政治系统则以协调和中介作用为人和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文化系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而文化系统则为人和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人文思想支撑。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种全面进步和和谐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这时社会能够在保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自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人类社会就开始了这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及时认识和总结了这一规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现代化实践指明了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发展和创新。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