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试论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内在意蕴和价值

2015-09-22 0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学主要地表现在把人的道德本质放在经济社会中去考察,肯定了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制订了真正适合人类全面自由发展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论文关键词】道德本质;能动作用;经济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了道德的本质与产生

  宗教神学认为,道德是上帝、神的意志的表现,唯心主义否认道德的客观的物质基础,把道德归结为人的内心情感、内心活动、心理状况;或者是把道德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善的理念”、“绝对意志”。旧唯物主义则是从人的本能需要、感性认识、自然属性解释道德的本源和产生。这些观点都对人类历史的变化产生了影响,这些观念都是对道德的本质的不正确的理解,没有超出历史唯心主义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历史观出发,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寻找道德的本质和产生,他们认为,道德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紧密联系,道德是受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关系。”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道德的根源在于经济关系,把道德基于经济关系体现了道德的客观社会历史性,这是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般规定。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关系对它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了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全社会的道德风气。从根本上来说,道德是一定经济关系在人们思想中的反映,是一定的经济关系对人们提出的道德方面的客观要求。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的经济结构,也就产生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同社会的道德体系

  第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虽然处于同一种经济结构中,其道德观念、道德境界也有所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之间处于同一经济关系之中,但由于阶级利益的不同,还形成了不同、甚至是对立的道德观念。在不同的道德观念之中,哪个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哪个阶级的道德观念在道德生活中就占据统治地位。因为支配着物质资料的阶级,也同时支配着社会的精神生产的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第三,经济结构决定道德,道德也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道德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产生的,使命是为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服务的。旧的经济关系被新的经济关系取代后,新的经济关系则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变化,要求新的道德观念取代旧的道德观念,以利于新的经济关系的巩固和发展。马克思写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是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革命。’左这里,马克思阐明了道德及其发展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与现实生产关系的矛盾,即在于社会的物质活动。这就彻底否定了天赋道德论或道德永恒不变等唯心观念,使得我们得以用发展变化的角度去考察道德及其理论道德除了作为一般性的社会意识形式,它还以独特的方式把握世界。不同于艺术和宗教,道德还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通过行为主体对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善恶准则的理解、选择和奉行,体现人类的实践精神。道德对世界的把握是要认识与处理主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把握主体在世界中的地位、价值。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道德理想等都是人的精神现象,是精神活动。仅有这种道德精神活动,不把它付诸行动,不用它指导自己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也不能称之为有道德。道德以是一种实践,是按照一定的准则处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价值关系的实践活动。道德所追求的是善,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的基本矛盾是善恶之间的矛盾。道德对世界的这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虽然不是科学手段,不是科学论证的手段,它具有科学手段所不具有的优点。道德使人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理解、把握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寻找社会发展和人类完善的理想境界。这种理解、把握、寻找都不是通过逻辑论证,从自身经验中得出的世界的道德评价。

  恩格斯曾指出:“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把社会现实的这种或那种现象、这种或那种经济事实评价为不公下,那就证明这个事实本身已经过时了。’’道德对世界的把握,一方面通过道德评价把世界分为善的与恶的、正义的与非正义的、应该的与不应该的,另方面用这种评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把“应该”、“不应该’成一种道德命令去执行。道德作为实践精神能够促使人们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并能推动人们改善这种价值关系,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完善个人、他人和社会。

  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释了道德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能动作用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是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和制约,又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对于道德的作用主要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道德决定论”,这种理论过分的强调道德的能动作用,认为社会的道德状况甚至个别人的道德品质可以决定整个社会的发展。这种说法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对历史的决定作用,否认了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转而把整个社会的改造寄托于道德的改良,寄望于某个道德高尚的人物。这种思想最终只会流于空想,成为虚幻的乌托邦。另一种是“道德无用论”这种理论片面的低估、诋毁甚至从根本上否定道德的社会作用,认为道德只是人的意识或是情感物,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可以小受所谓的道德约束,道德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的稳定和进步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的作用。

  “道德决定论”和“道德无用论”的根本错误在于,都没有认识到社会经济基础和道德之间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或是否定道德的能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则是根据唯物史观,对道德的作用进行了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道德作为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其他社会意识起不到的作用,同时指出不能夸大这种能动作用而导致道德决定经济状况的唯心主义。道德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是某一生产方式没落和代之而起的新生产方式将来临的象征。恩格斯这样说道:“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事实,如当年的奴隶制或徭役制,是不公正的,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经过时,其他经济事实已经出现,因而原来的事实已经变得不能忍受和不能维持了。”恩格斯认为,道德的义愤在抨击旧的生产方式及其分配上的不公平,这是恰当的,但它不能代替科学地论证旧生产方式及其分配灭亡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不从道德上去论证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通过发现和创立剩余价值理论从经济学上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来临。道德对社会历史进步的能动作用应当建立在对经济基础的科学分析上,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道德对其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类历史所出现的每一种道德类型都经历过这样的演变,当新的生产关系出现后,就会产生新的道德类型,这些道德类型就会宣传旧的经济关系下的道德类型是恶的、不正义的,新的经济关系则是善的、正义的,在此基础上形成一整套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保证和巩固新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第二,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阶级斗争的武器,道德通过对其他的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为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里,每个阶级都制定符合本阶级利益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本阶级的成员的行为,使本阶级内部达到团结,也对其他阶级进行道德上的影响,力图把其他阶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纳入到本阶级的道德规范的轨道。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对其它社会意识也产生影响。定的道德为一定的阶级政治服务,道德影响也是最为广泛恶,不仅和法律相互融合,还能对大量不违背政治和法律的行为进行评价,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给予上层建筑深刻的影响,间接的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第三,道德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重要的精神力量。劳动者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进行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人们的道德面貌如何,常常影响着他们在社会生产中作用的发挥。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道德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问的利益关系的,要求人们主动地为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服务,在处理个人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时进行必要的节制和作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道德作为“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对维护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德的反作用因为维护的利益对象的关系存在着革命与反动、进步与保守的区别。当一定的道德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代表的阶级是进步阶级的时候,其作用就是进步和革命的;反之,当它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所代表的是反动阶级时,其作用就是保守和反动的。在历史上,只有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才对社会的发展始终起促进的作用,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分析了经济社会中人的道德主体地位和价值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质作业科学的论述,指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性的现实基础。人的自然属性要通过生产活动来实现,受人的生产活动所制约,并且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而改变。人的生成活动的成果集中表现在工业中,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不断改造,改变着周围的感性世界和人自身。现实的个人在一一定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范围之内,凭借自己的智力体力能动地活动,能动地表现人自身。既然个人是现实的人,就必定有现实的个人的本性的现实基础。这个现实的基础,就是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力和社会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的总和。人性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并随着历史而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人的本质及其思想理论,取决于该时代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等一切生存条件,以及由这些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时代决定原则,也决定人的本质。“整个历史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的人性作为历史的产物,取决于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社会地位。个人阶级是怎样的人,取决于他们的现实的社会地位以及这一地位所赋予它的历史使命,通过消灭现存社会关系,消灭一切阶级来实现自身。工人阶级的代表共产党人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的人性,发扬真正的个人的个性。

  马克思对人以及人的本性的看法,从他早期反对封建****主义伦理道德就开始体现,那时他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对于人的道德解读直到马克思、恩格斯从经济社会中去挖掘,才真正的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人得出了科学、系统全面地认识,马克思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的二重性和自身分裂的根源。认为物的异化是人的异化的根源,物的异化表现为金钱支配人的产品和活动。马克思指出:“钱是从人的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物的异化就是人的自我异化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热闹的本质的异化,要实现人作为人的最高本质,就要克服物的异化。

  马克思又进一步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形式使人的异化更为普遍和更不符合人的本质,提出异化劳动使私有制造成的人异化达到了顶点。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关系范围内,社会的权利越大,越多样化,人就越变得越利己,越没有社会性,越同自己固有的本质相异化。”异化劳动造成了人的道德的败坏,人丧失作为人的道德。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即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马克思把人的本质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共产主义不仅消灭了人的自我异化,马克思向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人的异化造成的道德败坏,也就在克服异化的人向自身复归运动中得到纠正。

  关于道德异化表现,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出发,分析研究了工人的道德异化现象,以及货币作为非人的异化力量造成的道德异化现象。马克思还从私有制和异化劳动使人的需要变成粗陋的动物的需要角度,揭露它造成工人的非人化和品质方面的堕落。工人缺乏必要的生活物质,生活在极度不文明的生活环境之中,使他丧失人的甚至动物的感觉,造成腐化堕落是必然。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分析货币的本质,阐明了货币作为非人的异己力量统治着人与人的关系,控制、支配人的思想、感情、道德。人的道德异化在货币中表现的最为充分,进一步说明私有财产的生产规律支配道德。

  首先,恩格斯指出,机器、技术的不断改进,是大量工人失业,生活无保证,工人处于沮丧的状况。恩格斯说:“要避免陷入绝望状态,在这里工人只有两条路可走,或者在内心里、在表面上都反抗资产阶级,或者过酗酒和放荡的生活。”还指出,现存的社会秩序也对工人造成伤害,这使得工人不可能尊重这个社会,虽明显最极端的表现就是犯罪。在生活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人工作的强制性也是工人道德沦丧的根源之一。

  工业化的不断扩大必然使人口集中,人口的集中也使得工人的道德堕落现象更加扩大,并达到顶点。他写到:“所有这些原因已经在工人阶级中引起了严重的道德堕落的现象,但是一个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使得这种道德堕落的现象更加扩大,使它达到了极点,这个原因就是人口的集中。”恩格斯指出工人在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表现了争取获得人的尊严的崇高美德。同时工人阶级在斗争中克服了利己主义的影响,逐渐地意识到自己利益和全人类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代表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方向,也代表了真正人的道德的发展方向。真正的人的解放就是摆脱异化的人的生产,不断地实现自己的创造价值,全面的发展人的内在价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揭示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特别指出他是从经济范畴去考察人,正是这样才能充分揭示作为社会人的人的本质。他写到:“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它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样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中去考察研究人,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这样的人才是现实的、具体的,也是历史上人性化的结果。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商品生产使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物的关系,人的意志作为人格化的经济关系的体现,它必定取决于这种经济关系,就是他只有在把自己的商品与他人商品的交换行为中才能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把人性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之上,把人放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一定的生产和交换方式中考察,现实的具体的人才是研究人的出发点。在经济社会中重点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为实现人的自由提供了什么样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成为实现这一变革的领导力量,使人成为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主人,每个人的体力和脑力得到自由全面发展。

  四、马克思、恩格斯确定了无产阶级执政下的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道德原则就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从自己的根本利益出发确定的一切道德关系领域内普遍适用的最根本的道德准则;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阶级关系的利益在道德意识的反映;是区分不同道德类型和道德性质的根本标志;是制定道德规范,从事道德评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依据和价值标准。在历史上,不同时代和不同阶级由于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立场不同,决定了它们有着不同的道德体系和道德原则。从总体上来说,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体系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反映,是剥削阶级本质的体现,是为剥削阶级私利服务的,其基本原则都是利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体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反映,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体现,以集体主义作为自己的基本道德原则。
共产主义是道德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关系的根本准则,集中体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集体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把工人阶级为了整体利益而英勇献身的精神加以理论概括,也是在批判地吸收前人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集体主义的基本思想,马克思认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第一,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在斗争实践中形成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产生和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集体主义是无产阶级为了反抗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完成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并且培养了无产阶级革命所需要的优秀品质。

  第二,集体主义是摒弃了道德的阶级性的道德,集体主义原则是共产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旧道德的根本标志。一切剥削阶级的道德都是由其阶级性质决定的,都是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作为道德的基础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实行集体主义,只有共产主义道德才坚持贯彻集体主义原则并把它作为自己的基本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主义的集体道德是超越阶级社会的一种道德。

  第三,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共产主义社会的道德基础,集体主义贯穿于共产主义道德的一切规范和范畴之中,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真正的道德基础之上,集体主义的道德观要求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个人在利益面前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先,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集体主义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和压迫,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一宏伟事业既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也不是一个阶级的事业,它是全体劳动人民的事业,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业。无产阶级只是人类的一部分,它只有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无产阶级的这种阶级本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不仅要把自己团结成一个整体,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团结成个整体,为着共同的集体利益而奋斗。

  第五,要在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正确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者既不拿利己主义来反对自我牺牲,也不拿自我牺牲来反对利己主义,理论上既不是从那情感的形式,也不是从那夸张的思想形式去领会这个对立,在于揭示这个对立的物质根源,随着物质根源的消失,这种对立自然而然也就消灭。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施蒂纳却大量进行道德的说教。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共同利益事相统一的,个人与个人的生活条件也相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个人和集体的一种崭新的关系。恩格斯说到:“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和人的利益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一致的,竞争就消失了。”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发展,而真实的集体之所以能够出现,又是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道德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基本理论,依据道德的阶级性、历史性以及总的在进步的发展规律,论述了道德中善和恶、自由与必然、动机与效果、幸福和良心等重要的道德规范。

  第一,善与恶。马克思、恩格斯肯定善恶属于人类历史领域中的运动,对善恶的考察要依据人类历史运动的规律,也就是它们的客观性。它们认为善恶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有不同的善恶观,而各阶级又是从他们在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吸取道德观念。恩格斯指出:“对一些人是好事,对另一些人必然是坏事,一个阶级的任何的新的解放,必然是对另一个阶级的新的压迫。’针对善恶的历史作用上,恩格斯强调要研究道德上恶在历史上所起到的作用,善恶对立并非是绝对,恶在一定条件下对历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它就是善。

  第二,自由与必然。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涉及到道德行为的选择问题和道德评价问题。恩格斯这样说:“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法是解决自由和必然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基础,自由要建立在对人的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之上,自由在于认识自然规律,并使自然规律为人的一定目的服务。意志自由的程度客观地由人对事物的规律认识程度来决定,人获得自由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活动的结果。’

  第三,动机和效果。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立足于历史发展的高度考察道德动机和效果的关系,阐述了动机背后的真实动力,以及动机对历史发展的作用。

  第四,幸福和良心。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世界和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幸福需要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幸福的时代性和阶级性,指明了无产阶级获得幸福的途径,即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达到人类支配、控制自己的生活条件和生产条件,以实现人类的真正的共同的幸福。良心则要建立在正确的信仰之上,“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良心是对现存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关系及社会地位的反映,良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良心观是不同。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