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理想追求,是用来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的规范和要求。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主要包含了“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提倡“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养性”、“和为贵”的和谐理念;积极推崇“天和”、“人和”、“心和”的“太和”境界;强调“五伦”的人伦规范。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伦理资源。
论文关键词:和谐伦理 天人合一 五伦 德育工作
一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是扎根于具有几千年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形成路径和文化特征的伦理文化,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体系。在长期的文明碰撞和文化选择过程中,儒家和道家文化逐步地成长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伦理文化,其中又以儒家的伦理文化精神为正宗。在长期的文化演化过程中,“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也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的主要精髓。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即“天和”为最高目标。《易经》乾卦文言中提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的思想,认为天地之德在于生育万物,而人类之德则在于保障万物的生生不息。《中庸》中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荀子也认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苟子·天论》),强调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依存的有机体。道家思想更加强调天人合一,天道自然的观念。老子认为天道的本性为和谐,人道应师法自然之天道。庄子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强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即“人和”。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提倡的社会学说和最高道德准则。孔子认为,仁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实质就是爱人,故具备仁德者应坚持“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第十二》)。爱人从“我”出发,自己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孔子提出“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的命题,追求“和合”的君子境界,主张社会中的人际关系要和谐。中国传统儒家另一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成为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非常重要的伦理规范。孟子还提出“正人先正己”的主张,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强调“与人为善”,每个人都在良好的伦理氛围中改过自新,自为至善。在处理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提倡“家和”为基础,天下和为目标,“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礼记·礼运》)荀子在讲到人与群体关系时提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苟子·王制》),强调人要合群,人与群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强调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统一,即“心和”。“心和”是“人和”和“天和”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人的身心的自在和自为,就不可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不可能有人与自然之问的协调。心和是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追求的首要目标。心和即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它既指自然人意义上人自身的形体与精神之间的和谐,也指社会人意义上人的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强调人的身心的协调,主张自我修为,强调修身养性,追求高风亮节的思想境界,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使身心各安其所。心和强调以中庸的境界规划自己的修为。孔子就指出人的行为应“无过无不及”:一个人的行为,不能走极端,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论语-先进》),以此来达致理智、健康、平和、心灵和谐的价值目标。
强调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太和”。和谐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旨归。中国思想家重视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和谐协调,致力于构造一种“太和”、“大同”盛世。在“天和、人和、心和”所构筑的“太和”状态中,“心和”是前提基础,“人和”是内在动力,“天和”是最高价值目标。正如田广清先生所言:“和谐,成为古往今来人类普遍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标,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全人类向往和追求的美好境界。”
要达到这样的理想目标,首先就是加强人自我修养,达到“心和”,只有达到了“心和”,人才能真正摆脱“自我”的纠缠,达到“仁”的境界,从而“与人为善”,“以天下为己任”,达到“人和”的境界。无论人类自身多么强大,多么富有智慧,但只要一旦脱离大自然,脱离对其他物种的依赖关系,不按照大自然及其他物种的存在规律办事,也就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可能。可见人类与自然及其它存在本来就同根同源,它们虽然各归其类,各遵其道,但相互之间应该是共生共荣,这是达到“天和”的唯一选择。爱人、爱生、爱所有存在,遵行苏宝梅提出的“万有价值定律”,不仅直接体现了整个自然和人类一样具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而且从根本上代表了人类的最高利益,是保证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真正融入整个宇宙的“生命流变”之中,使人类成为世界万物的同胞,世界万物成为人类的朋友。
二
中国的儒家注重人伦,形成了偏重道德生活的伦理文化,中国传统和谐伦理体系中的“人伦”体系中的典型的范式就是“五伦”的伦理规范及“三纲”的道德律令所谓“五伦”规范,即是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五伦”体系是几千年中华伦理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社会的道德规范,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化和沉积,经受住了历史和时间的考验。所以有学者认为:“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它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五伦规范中的所涉指的五种人伦关系是人的常道,是人正常的也是永恒的关系,是人不应规避,不能规避的五种关系。也就是说,人不能逃避这五种关系中所指称的五种责任,即,人不应规避政治责任,不应规避家庭责任,不应脱离社会,规避社会责任。
而“三纲”的道德律令又是五伦中的核心规范,所谓“三纲”就是将五伦中所注重的道德义务的双向互动关系简化为臣、子、妇对君、父、夫的绝对服从关系,“五伦观念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权威之大,影响之大,支配道德生活之普遍与深刻,亦以三纲说为最。”五伦所规制的是人的五种常道,“三纲”是一种理想性的观念。“三纲”比“五伦”更有力量,也更为苛刻。从“五伦”到“三纲”的内在原理是一致的,仍然强调个人对“家”、“国”必须履行道德责任与义务。从内在逻辑方面来说,两者都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从“家”的和谐出发,求取国家、民族、天下的和谐太平;整个伦理体系都需要体现在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中,每个人都必须进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进阶的路径。
三
在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体系中“和合”体系和“人伦”体系都是其极其重要的内容,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互补之功。
首先,中华传统的五伦体系和三纲律令特别注重人及人与人的关系。若用天人物三界来说,这一体系特别注重人,而不注重天与物;特别注重人与人的关系,而不十分注重人与天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果说注重天(神),就会产生宗教,而注重物(自然),则会产生科学;注重审美的自然,更会产生艺术。中国传统的五伦体系只注重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就产生了道德。换言之,在种种价值中,五伦说特别注重道德价值,而不甚注重宗教、科学和艺术的价值,可以说“五伦”体系是专业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说,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次,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和合”体系则以“心和”、“人和”、“天和”三者为体系,求得“太和”的总体目标。
在这一体系中以“心和”为基础,就是以人的自我修为为基础,注重人的身与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中双包含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问的和谐关系。特别是在“天人合一”方面,注重自然、人周围所有存在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讲究人的“无为”即是对自然的有为的辩证思想。这刚好是对“五伦”体系这方面不足的很好的佐助。
再次,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体系中,家庭伦理实体具有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中国在长期的社会形态更迭中,为解决社会和国家的治理,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经过长期的摸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特殊路径,就是通过“西周维新”运动,探索了一条“家国一体,由家及国”的特殊文明路径。“由家及国”的体系强调了家庭伦理实体的基础性和核心地位。如“五伦”中有三伦涉及家庭伦理规范,“三纲”中有二纲为家庭伦理律令,这充分体现了家庭伦理实体在中华传统和谐伦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血缘之爱和“亲亲”是中国传统和谐伦理的逻辑起点。中国传统伦理的特殊体系最大限度地开发了人类在最漫长的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和文明财富,中华文明日后的五千年延绵不断的历史辉煌和文明演化都是基于这一路径之上。
第四,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是一种积极的理念和思想。虽然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体系对于解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文化的时代背景的变迁,这一体系中也包含了许多消极的成份,如:他们主张通过妥协退让、与世无争、“无为”的思想来实现社会的和谐。这种消极的观念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类的智慧性,在当今社会是不宜提倡的。在借鉴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过程中,我们提倡采取“扬弃”的路径,主张积极的和谐观,因为和谐伦理思想是人类的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是真善美的别称,应该成为人类积极追求的价值对象,也需要人们去积极的争取,以促进事物的向前发展。
四
在现代社会,和谐伦理也是调整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协调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发展的规范和原则,理应成为当代人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追求。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伟大历史性任务。这对于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伦理的思想,也是目前处理和克服各种社会矛盾的指导原则和基础。
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解决,如表现地区差异,资源浪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不能全面协调发展,社会保障、社会公正和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完善等等。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应以和谐伦理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体系的精华,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构建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友好相处”的社会,可见这一系统的建设永远都与人、社会、自然三大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是调节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并使之和谐共处、互助共生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体系以“和合文化”和“五伦”为其核心体系内容,这一体系发端于家庭,强调个人的身心修养和境界;讲求个人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责任;注重个人对国家政治伦理的义务,朋友之问的诚信友爱、舍利取义;谋求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遵循由家及国的伦理理路和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讲求小家服从大家,在关键的时候可以舍小家保大家的伦理气质。同时,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十分注重“天人合一”的“天和”状态,注重对自然的“无为”、“各安其所”,尊重其他存在的存在权利和生存权利。这些思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宝贵资源。
首先,我们要将中国传统的和谐伦理思想与当今时代的特征相结合,为青年学生成长提供轻松、民主、健康和谐伦理环境。注重家庭伦理实体的建设,使家庭环境成为青年学生道德启萌和道德养成的第一课堂,家庭的伦理和谐是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和谐的关键因素,家庭成员的道德和谐是青年学生道德养成的模样和楷模。让家庭成为青年学生道德认知和伦理规范教育的每一寓所,让青年学生从小就具有丰富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使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其次,在和谐伦理环境的建构中,社会和谐伦理和国家和谐伦理环境的设计和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伦理制度和环境的制定、设计过程中,社会研究机构和国家行政机构就自觉担负起各自的责任,从和谐的理念出发,从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中汲取营养,有选择地吸收,有鉴别地运用,做到古为今用,制定科学合理地,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伦理制度和道德规范,创设一种和谐、宽松、处在,同时又不失监督和评价的伦理环境和道德氛围。
其次,注重道德养成教育和伦理认知教育。用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中的经久不衰的人类普遍的道德情感和规范教育和弓l导青年学生,注重发挥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让道德养成和道德体验成为道德教育和引导的主要范式,体验是道德教育和伦理感知的本体,道德体验教育的关键是注重心灵的交流和反馈,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就是看是否体验。正如美国一所科技馆门前的标语那样:“我听过了,就忘记了;我看过了,就知道了;我做过了,就记住了。”虽然这是出于科学体验的目的,对道德教育和体验,具有同等的效果。只有让青年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伦理认识后,在生活中体验,领悟,才能达到道德养成的目的。
学校德育就是吸取中国传统和谐伦理的精华,使青年学生养成正直、仁爱、诚信、勇敢、礼貌的优秀品德;培养青年学生“仁爱之心”、“礼法之道”、“重义之情”、“智慧之光”和“诚信之德”;增强青年学生“重义轻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社会”的情怀,最终达至身心和谐之目标。保证青年学生在一种积极、健康、向上、充满爱心的和谐环境中成长。
当然在学校德育中,在继承和发扬整体主义道德传统的同时,也应注重辨别和纠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合时宜的糟粕,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资源。
再次,注重信息社会时代的网络空间的和谐伦理建构。网络技术的兴起和网络社会的形成使人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生存时代和生存空间,人的身份被遮蔽,人的物质属性被符号化和数字化,导致人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这一环境又是一个“地球村”,手指轻轻一按,尽知天下事,尽至天下路。这样一个完全“虚拟的空间”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许多的不和谐因素。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的伦理责任被消解,而作为网络空间中的符号化的主体的主体性又被强化了,这绝对导致了人的异化和身份的流变,从而使得网络空间中出现了伦理的缺失,伦理的失范和道德的沦丧,学校德育对此也显得束手无策。在研究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之后,就应该从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中吸取营养,自觉构建网络空间中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注重“个体”的道德养成教育,注重规范制定和体系的制定,中国传统和谐伦理中的“仁爱”精神要求个体应“慎独”,由此能使道德主体不仅仅是局限于社会所要求的底线伦理层次,还具有了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超越性精神。此外,中国传统和谐伦理思想讲究“时中”、要求达到“天人合一”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网络主体,消除网络空间的伦理缺失的倾向。以实现网络和谐,追求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和谐统一;网络社会的“人”际和谐;“虚拟人生”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和谐统一;以及网上与网下的人格的和谐统一的“四重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