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加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研读。这要求我们把握四个方面的内容:一要科学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二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认识到它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是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伟大成果,是博大精深、多学科的完整科学体系,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三要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结合中国实际,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四要自觉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科学内涵 精神实质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上提出了两个重要论断和战略举措。一个是,在长期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之更加系统和完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另一个是,为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把握知识创新和积累的加速,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之后,进一步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无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还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都与学习、研究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前者要求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并要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后者要求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学习内容上要把马克思主义摆在首位,其中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由中央编译局的专家们精心编选和重新校译的十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五卷本《列宁专题文集》,近日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两部文集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成果,对于帮助我国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大意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没有捷径可走,最佳途径是读原着。恩格斯1890年在给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我请您根据原着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这的确要容易得多。”两部文集,一部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自述,另一部是这个事业的继承者列宁对此学说的权威性解释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都是最靠得住和令人信服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最好教材。学习两部文集,最重要的是把握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科学界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这是人们关注和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列宁没有给这个学说下定义,但是对这个学说作出了如下科学界定:
首先,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在1914年所写的《卡尔·马克思》一文中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里没提和省略了恩格斯,但应当包括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出生于德国发达省份莱茵省。青年马克思、恩格斯都曾经是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上信奉过唯心主义。在1842-1844年期间,他们通过不同途径,实现了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两大转变”。1844年8月,恩格斯在巴黎同马克思相见,在交谈中认识完全一致,从此结成深厚友谊,并共同着书立说,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所以,这个理论代表和反映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所创造的学说体系。马克思在世的时候,他们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理论”,有时也叫“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逝世后,由于他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崇高威信,一些人以他的名字将其命名为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两个人创造的理论只写一个人的名字,对此恩格斯于1886年以虚怀若谷的态度发表了一个声明。他说:这个理论的绝大部分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够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其次,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科学理论。在阶级社会,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阶级性。马克思、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是工人阶级的理论,是工人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恩格斯指出:“现代社会主义不过是这种实际冲突在思想上的反映,是它在头脑中,首先是在那个直接吃到它的苦头的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头脑中的观念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社会属于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工人阶级维护阶级统治的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有一句名言:“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领域,总是由那个社会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否则统治阶级在经济、政治领域的统治地位也难以维持住。当前,我国之所以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只能一元不能多元,道理就在这里。
再次,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潮。这是就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性质而言的。所谓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正处于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有的国家过渡完毕,有的正在过渡。那时社会思潮和思想理论五彩缤纷,但是就大的类别来说无非是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就其性质来说是一种社会主义理论或学说。列宁指出:“在第一个时期的开头,马克思学说决不是占统治地位的。它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是那些基本上同我国民粹主义相似的社会主义。”这里说的“统治地位”,指的不是在整个社会中,而是在工人运动中;同俄国民粹主义相似的社会主义,指的是以法国西斯蒙第等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和认识工具,是在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所创立的真正科学的宇宙观和最彻底的社会革命论,是一个博大精深、高度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有许多不同于其他科学的特征和理论品格。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说:我们的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不但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批判一切腐朽丑恶现象,批判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而且公开宣告要****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压迫制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后一性质的确完全地和无条件地是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因为这个理论公开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揭露现代社会的一切对抗和剥削形式,考察它们的演变,证明它们的暂时性和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必然性。”。马克思与风暴时期的实践家领袖如法国的布朗基和德国的拉萨尔不同,他们虽然坚持革命斗争,和广大群众有密切联系,但理论上很弱,且缺乏科学性,不能指导运动前进。马克思主义则不同,它不仅是革命的,而且是科学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原理和论断,都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凭空设想的,而是他们从分析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规律中得出的。列宁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兼有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理论品格。他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
——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对包含着一连串互相衔接的阶段的发展过程的阐明”。。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一步步充实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孕育和准备阶段(从1842-1844年实现“两个转变”到1847年《哲学的贫困》发表);(2)正式形成和走向成熟阶段(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871年巴黎公社);(3)理论体系最终完成阶段(从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到1883年马克思逝世);(4)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扞卫和发展阶段(从马克思逝世到1895年恩格斯逝世)。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和精华,是发展着的理论,是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它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永不过时。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160多年了,它所以经久不衰,超越国界和时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因为它是科学真理,其基本原理是完全正确的,不会过时;二是它,不仅有众多的信奉者,更加可观的是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共产党信仰它,把它作为指导思想,执着实践它;三是实践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源于活生生的社会实践,必然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发展和创新。今日的马克思主义比起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内容要丰富多了,理论形态也发生很大变化,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和伟大成果。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阶级,它不仅要解放自己而且要解放全人类。因此,作为工人阶级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绝不是维护工人阶级一己私利而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的狭隘宗派学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把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作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并放到工人运动中去检验,将其中的杂质排泄出去,思想养分、真理内核统统汲取,融会贯通,并通过革命改造,进一步提高,发扬光大,使它们在新的历史高度上为人类服务,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目标服务。正如列宁所指出的:“马克思主义同‘宗派主义’毫无相似之处,它绝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一种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的学说。恰恰相反,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后来,列宁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优秀遗产、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都吸纳了。在对待人类文化遗产问题上,要反对和防止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全盘排斥,又要反对全盘吸收,而是要通过批判,排除杂质,吸收精华,并革命地加以改造。例如,毛泽东非常重视和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其中既有封建主义的内容,也有反封建的人民性的内容。他创造性地提出并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将其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博大精深、多学科的完整科学体系。这个科学体系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研究自然、社会、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作了最全面、最详细、最深刻的理论论证,因而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尤其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基础,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研究人类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这个特定历史阶段的发展规律,从而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是这个学说的“核心”内容。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三位一体、相互贯通、不可分割,统一于为最终实现人类解放、达到理想的共产主义目标作理论论证。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增添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文艺学等有机组成部分。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α)历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都要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考察。”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对待,着重把握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本原理,而不应为个人的错误认识或私利找根据,把个别论断加以绝对化、神圣化,割裂和歪曲马克思主义。
——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在1844-1847年的笔记中,有一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他的新的哲学观点在《提纲》的11条中,以高度浓缩的语言表现了出来。多年以后,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个《提纲》,说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马克思在这个《提纲》的最后一条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学说的根本标志。作为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正确地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马克思、列宁到毛泽东,都十分重视世界观,因为它具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这个科学世界观,不是只涉及认识自然界的小世界观,而是包括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在内的大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能够给人们以智慧,而且能够帮助人们在观察问题时具有一种穿透力。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既不应作为宗教的教义去背诵,也不应作为书本的教条去机械搬用,而要作为行动指南,去指导实践。但是,无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还是我党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导致革命事业遭 致重大挫折的严重错误。例如,第二国际的理论权威考茨基,就是用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反面教员。他在20世纪初,死抱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将在西方发达国家首先发生和同时胜利的教条不放,宣扬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不具备搞社会主义的条件。列宁在批判考茨基时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卡尔·考茨基、奥托·鲍威尔这类(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最大错误和最大罪恶,就是他们不懂得这一点,不善于在无产阶级革命最紧要的关头按此行事。”在我国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幼年阶段,由于政治上、理论上不成熟,曾发生过陈独秀右倾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三次“左”倾错误,使我们党和中国的革命事业遭致严重挫折,其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理论脱离实际,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是照抄照搬俄国孟什维克的教条,认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的“左”倾机会主义是照抄照搬俄国布尔什维克的教条,认为俄国搞城市武装起义,中国也要搞城市武装暴动。“不是教条”强调的是不要照抄照搬搞教条主义;“行动的指南”则是强调理论要结合实际指导实践。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在肯定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正确性时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坚持和发展了这一思想,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原则,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是他对我们党和中国革命的一个独创性贡献。
总括上述,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阶级性、批判性、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整体性等特点和理论品格,它和资产阶级及一切剥削阶级的学说和思潮有着本质的不同。
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既是学说又是真理。但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中的每句话都视为绝对真理,要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个别论断。基本原理反映了客观规律,在运用中结合具体实际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个别论断是针对当时某种具体情况讲的,离开了这个条件,在另外一种环境下就不适用。我们一贯强调和重视的是基本原理。对《文集》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作如下概括:
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活动是从研究哲学开始的。19世纪40年代中期,他们通过合着《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的根本变革。他们一方面吸取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黑格尔哲学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且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是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代替它,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其更加全面和彻底。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其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从而诞生了全新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后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着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基本范畴,并从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出发,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框架。列宁说:“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这里说的“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当然包括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论。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研究人类历史,其中包括借助他丰富历史知识的底蕴,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成了第一个发现。马克思在18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如下经典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一是解开了人类“历史之谜”,社会发展的动因,既不是前人所说的英雄豪杰,也不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变革,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二是标志着唯物主义的彻底完成,这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即自然观和社会观都是唯物主义,从而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驱逐出去。
剩余价值论。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变革后,就把他的研究重点转到经济学领域。他通过潜心研究,于1867年发表了被称为“工人阶级圣经”的《资本论》第一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完成了第二个发现。马克思在该书的第一版序言中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第一卷,阐述的是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这个资本主义社会“所依以旋转的轴心”问题,“在这里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这就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
社会主义历史趋势论。马克思根据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分析,揭示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即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但是,“两个必然”只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并未回答社会主义何时取代资本主义。鉴于19世纪资本主义还在发展,还有很大潜力,马克思在1859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社会主义的必然性是通过长期性和曲折性实现的。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论。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不同,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的实现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力量。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工人阶级只看作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不同,马克思、恩格斯把变革社会的希望寄托在工人阶级身上。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无产阶级承担着****资本主义旧世界、建设社会主义新世界、解放全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政党论。现代社会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和政党领导。无产阶级要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要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就必须(马克思和我从1847年以来就坚持这种立场)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这个党最重要的是保持先进性。“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马克思、恩格斯为建立这样的政党奋斗了一生。在他们的推动下,1847年建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这个无产阶级国际性政党组织;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一些国家先后建立起民族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此外,在1864年和1889年还先后建立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坚持党的领导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果。
无产阶级革命论。在资本主义这个最后的阶级社会,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一种客观存在,激化了就必然发展为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高度,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刻根源。“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年代,曾发生过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法、德三大工人运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以极大的热情关心革命的进程和发展,并在革命失败后,为了及时总结经验,写出了像《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法兰西内战》等伟大作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上,他们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公开宣布: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暴力****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但他们并没有把问题绝对化,而是认为远离欧洲大陆的海洋国家如英国具有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无产阶级专政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经过总结欧洲1848年革命的经验,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首次使用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马克思在1852年致魏德迈的信中说:“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现各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劳。……我所加的新内容就是证明了下列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0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之点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过渡时期论。马克思经过长期理论探索,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过渡时期理论。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意即从一个私有制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中间要有一个过渡时期。列宁在十月革命后通过实践,提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越落后,过渡时期的时间越长”的重要论断。我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解放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国后经过短暂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共产主义论。马克思始终把自己的理论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精力是用于对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规律的研究,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醉心于描绘未来社会的蓝图,而只是在探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规律中,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某些预测,这方面始终涉笔很少,慎之又慎。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是如下几点:一是关于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论断。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次提出共产主义社会将经历第一和高级两个发展阶段,这是同一生产方式内发展水平和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后来列宁将前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后一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二是对未来社会第一阶段基本特征的预测。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在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时,用严格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未来社会第一阶段的基本特征作出科学预测,认为这是一个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实现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计划调节和消费品按劳分配,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社会。当然,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社会主义,具有预测性、抽象性、纯粹性、典型性等特点,不是为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提供的现成固定模式。三是关于共产主义的最高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说明,在未来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个人的自由发展又列在一切人自由发展之前。后来马克思把这段话简单概括为“自由人的联合体”。1894年,意大利友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希望他为《新纪元》周刊找一段题词,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达社会主义新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别于但丁曾说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旧纪元。恩格斯回答他,就是《宣言》中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段话,此外再找不到合适的语言了。可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最高价值目标。
上述十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结合中国实际,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我们在学习两部文集中应着力领会这些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长期坚持。
自觉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自觉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持同反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发展的历史。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创立的,也是在斗争中发展的。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同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以外的都是非马克思主义,对它们要积极引领,支持其中正确进 步的,改造其中消极落后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是指那些反对、攻击、诬蔑、诽谤、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思潮,对它们必须划清界限,进行抵制、批判和斗争,筑牢思想防线。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思潮,有的属于敌对营垒,有的来自工人运动内部;有些是右的,有些是“左”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同反马克思主义划清界限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们于1848年合着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宣言》共分四章,其中第三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是专门和特意为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和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而写的。《宣言》写作的历史背景是: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虽然还处于上升时期,但是它的深刻矛盾和社会弊病已经充分暴露出来,经济危机的爆发动摇了资本主义这座大厦的根基,资本主义这个庞然大物在人们心目中已经不再时兴了,社会主义已成为一种时髦。除无产阶级举起社会主义旗帜外,社会上其他阶级也都打起了“社会主义”的招牌,妄图在这个招牌下,为本阶级大造舆论,达到鱼目混珠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为划清与反科学社会主义和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以维护何种所有制为准绳,指出有三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第一种的第一类是被****的封建贵族,他们不甘心于灭亡,挥舞着带有旧的封建纹章的“社会主义”旗号,去拉拢人民,妄图进行封建复辟活动,夺回失去的天堂,由此产生封建社会主义。第二类是在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出现了一批用小资产阶级和小农尺度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企图恢复宗法经济和行会制度的着作家,由此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以上两类,从当时的历史作用看,都是开历史倒车的,归类于反动社会主义。第二种是一些博爱主义者和改良主义者,他们也叫嚷实行社会主义,但他们并不想****资本主义,只是要对这个制度的弊病稍加修补而已。这就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在当时属于保守的社会主义的范畴。第三种是在早期无产者和工人运动基础上出现的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的创始人虽然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是革命的,但是他们的信徒总是组成宗派,死抱着反对阶级斗争的幻想不放,随着科学社会主义深入工人运动,这种社会主义就“同历史的发展成反比”。通过上述批判,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与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为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广泛传播扫清了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一生中,为划清界限,扞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曾写了许多文章和着作。在第一国际期间,曾先后批判过法国的普鲁东主义、英国的工联主义、德国的拉萨尔主义以及后期的巴枯宁无政府主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爱森纳赫派同拉萨尔派合并以后,党内思想异常混乱。为澄清思想、划清界限,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写了一些针对性很强的书,通过批判和斗争,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例如,马克思在1875年所写的《哥达纲领批判》,原本是马克思给德国社会民主党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过目、“然后退还马克思”的一封党内通信,其目的是为了表明马克思对这个“极其糟糕的、会使党堕落的纲领”的严正立场,无意公开发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为了打击德国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于1891年将之在党内刊物上发表。马克思在批判塞进哥达纲领中的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公平分配”、“平等的权利”、“自由国家”等庸俗社会主义观点的过程中,阐述了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未来社会的分配原则,从而发展了他的共产主义学说。再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以后,党内成分不纯,柏林大学讲师杜林发表了好几本着作,鼓吹他的“新共产主义”,向马克思主义挑战。为划清与杜林主义的界限,从1877年起,恩格斯在马克思的关心和帮助下,用了两年时间,写了一系列批判文章,最后汇集成书,以“反杜林论”为名发表。杜林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包括非常广泛的领域。因此,恩格斯的批判不得不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在批判中阐明自己的观点。恩格斯说:“因此消极的批判成为积极的批判;论战转变成对马克思和我所主张的辩证方法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比较连贯的阐述。”
在《反杜林论》这部名着中,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即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反杜林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说,它如同《共产党宣言》一样,是每个觉悟的工人必读的书籍。
列宁时期,因为国内外形势严峻,党内斗争更加激烈,他为划清界限而写的论战性着作就更多了。列宁刚刚走上革命征途,就同第二国际中的“左派”一起,集中力量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后来在大部分时间里,批判的重点转向第二国际的思想领袖考茨基和俄国孟什维克。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为划清与考茨基右倾机会主义的界限,列宁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以顽强的革命毅力,在十月革命前后所写的被称为姊妹篇的两本书。一本书是《国家与革命》。这本书是在1917年“七月事变”后的白色恐怖日子里,列宁匿居拉兹里夫车站的草棚期间,在茂密的灌木丛林的环境里,在一块树墩上写出的。这部着作写出后由于环境险恶,未能及时出版,到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才公诸于世。另一本书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这本书是列宁在1918年8月末被刺后,被党中央护送到莫斯科郊区哥尔克村疗养期间,看到考茨基恶毒攻击十月革命道路所写的《无产阶级专政》之后,在极为震怒的情况下,为回击叛徒考茨基,扞卫十月革命道路,以巨大的革命毅力,用一个月时间写出的。我们要高举旗帜,坚定立场,向列宁为“反潮流”、划清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而写作的精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