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
论文摘要: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历史的科学的现点和方法。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战的需要,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和改革干放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它在实践中产生,也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邓小平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着重研究邓小平及其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在他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曾独创性地论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根本动因以及未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现代性特征,但是由于时代和实践的局限,其对于以亚细亚生产方式为基本特征的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跃迁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实现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超越等问题,一直存疑于马克思经典着作之中。列宁是最早在这种“峡谷”中探索的先行者。20世纪20年代前后,他先后提出过“直接过渡”和“迁回过渡”的设想,并创设了“苏维埃政权+普督士的管理方法+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一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但是,由于列宁的早逝,这一设想并未获得忠实、彻底的贯彻,到最后被逐步演变成一种背离列宁思路的斯大林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并影响到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棋式的选择。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他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中,完整、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矛盾学说。但是,由于国际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毛泽东在实施这些战略构想时却选择了错误的发动机制—“大跃进”战略和人民公社运动,实际上又回到了“阶级斗争”的动力论,这最终导致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换探索的严重失败,最后形成了一种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左”倾模式。
邓小平是建国以后我国重大社会实践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之一。他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深切地感到,长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样重大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他首先提出要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这一正确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第一,197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长期性的思想。这个思想是从对中国的具体国悄分析得来的。他认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必须看到中国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底子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C}7t}ss)I二是人口多,拱地少。他指出:“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C}lcis}&’正是这两个特点,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然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为社会主义阶段划分提供了客观基础。
第二,邓小平针对我国具体情况重申历史发展的客观阶段不能任意跳越。关于社会发展阶段不能跳越这个问题,马克思曾精辟地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Cz)长期以来,我们在杜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屡改屡犯的错误就是跳过或用法令取消社会发展的自然阶段。邓小平根据历史的教训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阶段来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尤其可贵的是,他带领全党逐步认识到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1984年1O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订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87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到了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制订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任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是邓小平的首创,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阶段划分理论的新贡献。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3]”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C(J“哪“在建国初期,毛泽东也是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可惜这个思想未能长期的坚持。后来,他的注意力转移到阶级斗争方面,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了发展生产力,到了文化大革命更是走到了极端。邓小平的贡献不仅在于恢复了经典理论家关于重视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这个理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邓小平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体系中,并把生产力标准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O世纪8O年代以后,随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认识的不断深化,邓小平恢复并坚持了生产力决定论的观点,开始将解放生产力纳入到社会主义本质范畴中去思考。他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后来,邓小平进一步用生产力标准从宏观上、整体上来考察社会主义。他在一次谈话中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5】l“~“1992年的南巡讲话,是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的最集中的论述。在这里,邓小平提到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也是对生产力标准的具体阐发和扩展。
第二,邓小平解决了“如何发展生产力”这一难题,找到了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是人和自然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及其发展对于这一矛盾的解决起着关键的作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无不渗透着科学技术这一因素。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上述理论的深化、丰富和发展,这一新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更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发展的外部机制是一个协调、合适的生产关系体系,为了保证这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必须进行改革。邓小平指出,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不仅认识到改革的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还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首要目标,使改革真正有效地发挥杠杆作用.
邓小平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是世界史的思想。
第一,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对外开放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现代化所依据的外在条件,把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发展到新水平.19世纪4O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着作中十分清楚地阐明了他们的世界历史思想。他们指出,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普遍发展的结果。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地理条件、交通工具等方面的限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是非常稀少的,各个民族处于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从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民族发展图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往范围的扩大,才最终突破了国家、民族的地域局限性,使民族历史开始逐步转变为世界历史。
他们还指出: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弱史”Is]c蚰I)。如果说在资本主义早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才初显端倪,那么在当今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相互联系和交往则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企业甚至个人的活动,以国际市场和信息技术进步为纽带,越来越连接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开放、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世界整体,世界历史进入了它发展的新阶段,即全球化阶段。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在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这种新趋势的基础上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Cs)s}7}’他更主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指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Cs)c}e}’即中国要快速发展和繁荣稳定,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在条件。
第二,邓小平关午各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必须积极融人世界市场的思想,指出了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核心机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思想发展到新阶段。在世界历史条件下,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造成了不断搜取刹余价值的无穷贪欲;而它的市场经济的交往形态,则赋予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的扩张力量。这样,资本必定会创造出世界市场,换句话说,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包含在资本的概念之中.而世界市场的建立必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进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因为通过融人和参与世界市场,人们摆脱了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通过全球的全面生产为人们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7。年代以后分析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指出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俄国恰好又生存在现代的历史环垅中,处在文化较高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生产所统治的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它可以通过世界市场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东西而避免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波折和痛苦。这为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而且这种发展越来越呈现出由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发展的趋势。邓小平根据这种趋势,一方面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整体繁荣依赖于世界市场的发展。因为国际间的商品、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随着“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Cs)}sW.因此,不断开发发展中国家的新市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才能促进世界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邓小平又指出中国要赶超世界水平,必须实施“台阶式”发展战略。而要真正过几年上一个新台阶,必须立足于世界市场。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s]czso}’而要立足世界市场,还必须通过改革以适应世界市场.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际上是通过改革适应世界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
由此可见,邓小平的世界市场思想,充分说明了各个民族国家,尤其是初级阶段的%L会主义在世界历史背景下实现经济“台阶式”发展的核心机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市场思想发展到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