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全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2015-09-08 09: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1 “交往”范畴的界定 
  关于交往范畴的英文communication一词,除有交往的含义外,还有传递、传播、传达、表达、传意、通讯、通信、联络、信息、消息等多重含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曾几十处用到交往、交往形式、交往方式、交往关系等范畴。但并没有对“交往”这一范畴作明确的界定。之后出现的有关于“交往”的定义都是学者们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交往的使用意蕴而加以界定和解释的,并非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他们本人对交往含义的理解。交往[verkhr]这一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一切物质交换和精神交换。“精神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文化、科学、观念、制度等的相互影响、启发、互补,具体有信息交流、思想交流、知识交流、情感交流。”物质交往是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它决定着精神交往及其他一切活动和交往形式,“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产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品。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因此,所谓“交往”,就是指现实的个人以及社会集团、阶级、民族、国家等共同体之间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目的,以语言、符号等为媒介的,在物质和精神上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约束、共同发展的实践活动。 
  2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 
  (1)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首先,交往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创立了——并且每天都在重新创立着——现存的关系”。人在实践的创造性活动中不断发生着多样化和扩大化的交往活动,并形成日益丰富的交往关系即社会关系。在这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关系中,人将获得越来越多的规定性,也将成为越来越具全面性的人。人的这种社会关系与人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即人对人的依赖性、人对物的依赖性、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人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历史形态。人的交往活动伴随着人的发展而发展,也将经历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人的普遍自由交往关系这样一种由低级不断向高级演进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的历史过程。在第一个历史阶段,社会没有明确的分工,自然经济及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满足自己的基本生存需要来进行。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交往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原始的社会共同体已被瓦解,人与人之间那种狭隘的、严重的依赖关系已被打破。个人直接成为商品的交换者,人的独立性得到社会的承认,并以政治和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人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人的交往也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性。人的这种社会关系也仅仅是形式上的独立,因为这种独立是建立在对物的依赖关系基础上的独立。这种对物的依赖性看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即社会关系的物化或客体化,实质上是人的这种社会关系的异化。物已驾临于社会关系之上,它成为人们一切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统治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第三个阶段是指人的全面自由交往的关系。在这一阶段社会关系不再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控制之下。 

 其次,交往的历史性还体现在与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分工的关系上。生产力决定着交往,制约着交往;交往反作用于生产力,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交往是生产力得以扩展的历史前提。“这种生产第一次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说:“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因此,交往的基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它是全部的历史的发源地和平台,由此构成了国家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生活关系的基础,人们创造了物质资料,同时也创造了社会。
(2)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现实性。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许多人都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又将退回资本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已经不具有现实性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艾蒂安•巴里巴尔在其着作的一开头就指出,人们到21世纪还要读马克思的书,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座历史的丰碑,而且仍然具有现实的价值,它所提出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还将具有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同样具有现实性。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无庸置疑。它是人类知识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时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它。
  3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个体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交往是每一现实的个人之间的交往,是人与共同体之间、共同体和共同体之间的交往。首先,它具有鲜明的个体性特征。不管是物质交往还是精神交往都必须建立在现实的个人的基础上,每个现实的个人既是交往的主体又是交往的客体。当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主客体关系,应是一种主体(客体)——对共同指向的交往事实的理解(主体、客体、主体)——主体(客体)。体现的是主体之间即主体与特殊客体(主体)之间的通融性。“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为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不能脱离交往而存在,没有不交往的人;交往也离不开人,交往是人的交往,否则交往也只能是一纸空谈。“社会关系是属人的,是个人的创造物,但是属人的社会关系在私有制和分工的不自愿的情况下,则成为对个人来说是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控制、支配着人。”其次,交往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普遍性即马克思所讲的普遍交往。个人都是历史现实中的每一个现实的个人,每一个现实个人的交往历史便构成了整个人类的交往历史。只有当生产力得到普遍的发展,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时,交往才能成为普遍的交往。实现也只能建立在普遍交往的基础上,否则就将永远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永远是“地域性的”,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这种“地域性的”。
  参考文献
  [1]陈金美.当代认识论问题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