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内涵

2015-08-21 13: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词]:邓小平; 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有机统一的,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也是邓小平哲学世界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探寻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哲学基础对我们今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很大指导意义。文章从唯物论、辩论法、历史观三个角度解剖析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邓小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做突出了出的贡献。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不仅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当代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化,具有很深的理论渊源,因而对现实工作更具有指导性。
     一、坚持唯物论思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也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邓小平也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讲求实效,力戒空谈,很显然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原理被邓小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邓小平曾说过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联系实际,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在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掷地有声地指出“现在,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事情,就是要鼓实劲,要切实解决问题,要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1]这一思想又突出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要
  以前毛泽东提出着名的论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灵活运用这一思想,根据当时中国工作重心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实际情况。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结合经济工作和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去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经济建设乃至本单位的业务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要做,就有了自己的根,有效地避免了空头政治,邓小平曾讲过政治工作要落实到经济上面,政治问题要从经济问题的角度来解决。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马克思提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无不与他们的利益有关”。毛泽东也认为应使人们认识到他们自己的利益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邓小平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看到了物质动因对人民的刺激作用,正确分析了革命精神和物质利益,革命行动的关系,认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是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所以邓小平提出按劳分配,重视物质奖励,他指出: “要有奖有罚,奖罚分明。我们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鼓励,这是必要的。但物质奖励也不能缺少”。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立足于实践,反对形式主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一贯的教育方针,邓小平认为我们一定要贯彻这一方针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改造人们的思想,培养共产主义信念,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情怀。一定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讲求实效,邓小平曾提出“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说空话,说大话,说假话”的恶习必须杜绝。很显然形式主义工作方法是做表面文章,实质问题没有解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的工作,需要的是深入细致,潜移默化。

  


     二、贯彻辩论法思想,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矛盾都包括即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我们应坚持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邓小平曾提出象我们的政工干部,党的老干部,象毛泽东同志都还有缺点,更何况普通人,邓小平提出:“毛泽东同志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要求一个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那不是马克思主义”。因此,既要看到教育对象的缺点,又要看到教育对象的优点,正因为有缺点才有转化的必要。全面的看待教育对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既要看待有缺点的今天,又要展望他美好的明天,如果对教育对象的信任都没有,就很难做好转化工作。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邓小平认为不是万能的,应综合运用其他手段和社会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单是政工干部的事情,全社会都有责任配合。毛泽东曾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各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所以我们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一定不能放弃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三、坚持唯物史观,相信群众,走群众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中便是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毛泽东曾说:“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先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力的道理和方法,然后在告诉群众,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题,使群众得到解放和幸福”。邓小平也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群众,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
  1. 发扬民主反对****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邓小平一贯强调疏导,发对行政命令,做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实行民主,给人民群众说话的空间,要给人民创造民主条件,强调“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三不主义。即使对于群众暂时想不通的问题,也不能武断的用行政命令来解决。邓小平遇到群众暂时想不通要沉住气,要善于面对群众,依靠群众,耐心的去做工作,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邓小平特别反对“压制”的方法,一遇到反对意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就要追查所谓的“政治背景”,所谓的“政治谣言”,就要立案,进行打击,这种做法必须坚决制止。 向群众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教育别人,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政工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我们要恢复和发扬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也要靠干部以身作则。要教育人民,必须自己先受教育,要给人民以营养,必须自己先吸收营养,所以只有坚持向人民学习,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提高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邓小平认为搞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搞一点批评和自我批评,但首先要明确批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治病救人,批评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采取民主的方式,提倡自下而上的批评。对批评者不能打棍子,不能搞围攻。他不仅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觉运用批评的方法,还要求广大人民自觉掌握这个武器,这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总之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之所以博大精神,方法灵活有效就在于其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我们今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自觉运用相关理论,与教育对象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邓小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99-100,102,1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毛泽东文集》(第七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6.
   韩源,《论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5,3.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33.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