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治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体系探讨

2015-08-21 13:4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逻辑体系;一体三论
  论文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生前没有为其学说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体系,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关键是构建一个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出发点,以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为基本内容的系统化结构。因此,要把握他们哲学思想的逻辑线索和基本结构,重点应放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同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的把握上。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本体论,还是认识论,抑或是实践论,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无疑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因而,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结构和内在逻辑,也就尤显得必要。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块,实际上是一种本体论的结构模式。而列宁则很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认识论,毛泽东也主要是从认识论上对其进行阐述和发展的。近些年来,马克思的实践论思想得到彰显,人们又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是实践的哲学。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宽阔视野和博大精深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一种单一的学说,而是一个包含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在内的哲学体系。它与哲学基本问题的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提到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第一方面和第二方面;人们通常把第一方面关于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称作本体论问题,把第二方面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看作认识论问题。实际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还存在一个第三方面的问题,即存在同一于思维。这个“存在同一于思维”是指实践过程中客观实在符合或趋同于人的意识,而非唯心主义的“存在即感知”。我们知道,马克思哲学的理念是改变世界,而改变世界就是使“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就是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识转变为符合人的意愿和需要的模样。因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仅只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而是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这三个方面所对应就是哲学的三个领域——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其问题也就是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的问题。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成是由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其逻辑体系的建构则可以从哲学基本问题人手,从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三个方面: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上同时展开,从而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和开放性。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及其内部关系概括为“一体三论”的模式。“一体”,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亦即形而上学。“三论”即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那么,“一体三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呢?
     二、“一体三论”的逻辑结构
  (一)“一体”与“三论”之间的关系
  在“一体三论”的框架中,哲学基本问题是第一层次的问题,“三论”是第二层次的问题,各论中的分支学科是第三层次的问题。如果用金字塔作比喻,哲学基本问题是这个金字塔的最顶层部分,“三论”是中间部分,“三论”的下线学科——各分支学科则是底层部分。“一体”与“三论”的关系,也就是第一层次与第二层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三个方面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联系在一起。其联结点是三个问题和三个基本命题,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先的问题和存在先于思维的命题,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和思维同一于存在的命题,存在是否同一于思维和存在同一于思维的命题。
  “一体”与“三论”的关系,从内容上看,一体是“神”,三论是“形”;从结构上看,一体是“骨”,三论是“肉”。也就是说,两者是神与形和骨与肉的关系。

  


  (二)“三论”之间的关系
  1、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集中地表现在是本体论居先于认识论还是认识论居先于本体论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从学说的产生看,本体论要早于认识论,但从逻辑上看,认识论应先于本体论。首先,本体论对“存在”的追问最终都要涉及我们是如何认识“存在”或“是”这个问题,即认识之前必须先弄清楚所认识的对象和进行认识的主体,以及我们的认识方式是否正确、可靠。没有对怎样认识的了解,就无法洞察和理解世界的本质或事物的终极原因。其次,本体论对“存在”的追问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观念,涉及正确的认识从哪里来的问题,也就涉及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个认识论问题。再次,本体论同认识论的关系不同于存在与意识的关系。存在与意识的关系是本体论视野中的关系,存在自然要先于意识。而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是一种学说与另一种学说的关系,是同一层次中两个单元的关系,而不是上下层次之间的关系。本体论以“存在”为追问对象,但其本身却是关于“存在”是什么的各种理论的框架,是观念的集合物。因而,它不能成为认识论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认识论要居先于本体论,并且是本体论的前提。
  2、本体论与实践论的关系
  本体论是“追问”的学说,因而也是观念的学说。实践论的主题是如何改变世界,自然也可以说是行动的学说。本体论与实践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关于观念的学说与关于行动的学说之间的关系。因而,本体论也就成为实践论的前提。也就是说,在实践论中,观念要先于行动,观念是先在因素,处于指导地位;观察和行动都是在观念的指导和影响下进行的,观念渗透于实践的整个过程。
  本体论居先于实践论,也就从逻辑上明确了理论指导实践,观念创造生活,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这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同时也说明了这一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框架中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并不矛盾,因为后者实际上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的。因为对观念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必然要回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上。而从认识论的立场上看,“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表述的正是反映论的观点。
  实际上,不管是人类社会的历史,还是自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共产主义运动以及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都已雄辩证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就是存在同一于思维。没有《共产党宣言》,也就没有后来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运动;没有毛泽东思想,中国革命可能还要花费更多时间在黑暗中摸索;没有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理论,当代中国就难以在短短的二十多年中取得如此飞速的发展。而新时期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目的就是指导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因此,明确本体论和实践论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关系
  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关系,从总体上看,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前提。认识之所以可能,光有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是不够的,还要有实践作为中介,实践渗透于认识的全过程。从反映到规范或切分,都需要有实践的参与;而认识正确与否,亦需实践加以检验。实践领域的存在是认识论论域存在的先在条件,也是认识论形成发展的外部条件。
  4、“三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惑着人们,主要原因是实践论的缺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出场,填补了哲学面向生活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理论空白,第一次使哲学以较完整的面目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也使其内部各部分的关系清晰起来。概括地讲,“三论”之间的关系是:本体论是实践论的前提,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前提,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前提。本体论是实践论的前提,是指其对“存在”的追问而形成的各种观念是行动的先在条件。因而,在社会实践中,观念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前提,是指实践的方式和实践的内容是认识论讨论认识何以可能和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必设条件,当然也包括实践是认识的中介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而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前提,则指对“存在”的追问和观念的形成,都需要认识的全程介入。

  


  从总体上看,“三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系统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各个单元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相互独立是指每个单元都是一个独立的论域,单元与单元之间有明确的界线,一个单元不能融入另一个单元或者与其合并或作为其基础。它们各有各的前提、基础、研究对象、核心范畴和基本命题。每个单元所处的论域都是一个独立的参考系。各个论域都有与其相匹配的概念和命题系统。具体地说,同一个名词,在不同的论域,其含义可能就不同。例如,“意识”一词,在认识论中,它包含主观性质,认识功能和意识内容三层意思;而在实践论中,“意识”与现实相对时,它就是意识与行为的统一体,其表现形式是人。因此,讲意识创造世界,也就是讲人创造世界。道理很简单,在现实世界中,意识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而人也不可能没有意识而能成为实践主体。因而,一个论域中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不能径直推广运用到其他论域中的,正如经典力学的原理不能推广应用到量子力学中一样。不同的论域有其不同的约束条件。而相互联系除指各个单元之间特定的前提关系外,还指这些论域,以及各个论域的核心范畴和基本命题在哲学的整体视域上是互为一体的,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例如,列宁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句备受争议的话,其实就是一种整体视域上的跨域界表述。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的解读模式
  
  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哲学文本已是一种客观事实,谁也改变不了。但是,对其文本思想的解读,却可以因解读模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意义。因而,采取什么样的解读模式,也就关系到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解读模式,如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实践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劳动主体论、人学,等等。这些解读模式的出现,既是对原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的挑战,同时,又将自己置于一个被比较和选择的竞争环境中。这是当代哲学研究繁荣的一个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与近年来较为流行的模式相比,“一体三论”作为一种解读模式,其框架的理论特征是明显的。一是将哲学基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纲,并将其与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赋予形而上学以确切的含义,藉此区别于本体论。二是将世界观与本体论挂钩,从而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理论的哲学位置。同时,也赋予本体论新的内容,使其成为包括各种“观”的学说。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唯物主义的宇宙观。三是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贯彻到反映论中,确立了反映论的二元框架,使马克思的主客体说得到充分的彰显。四是确定了实践论的论域及其哲学位置,使实践论成为与本体论、认识论并列的哲学学科,从而凸显了马克思实现的哲学变革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建构,不可避免地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解读模式发生冲突。在这方面,“一体三论”的思路是清晰的,即先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两个组块拆分为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部分,将辩证唯物主义锁定在本体论中,再将维系历史唯物主义架构的存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划归到反映论中,从而凸显马克思的实践观的真正含义——改变世界。在此基础上,重建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关于社会历史领域的学说——实践论,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实际上是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没有对原有的模式进行解构,新的框架就不可能建立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而要创新,除了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反思。弄清其解读模式的利弊外,还要对西方传统哲学和现当代哲学的不足和缺陷有所思考。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