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想要获得高质量,高画质的视频时,就不得不考虑视频的编码与封装。
之所以需要编码,是因为原始数据量太大,不适合也不太可能被我们用作日常的加工和传播。
视频编码根据我们的使用场景通常可以分为三类: 拍摄编码,剪辑编码,输出编码 。
同一段视频素材,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视频编码,来应对不同工作环境和需求。
在了解编码前,我们需要了解它与封装的区别。mov,mp4,avi,mkv等等我们所熟悉的视频后缀名,这些都不是编码格式,他们叫做视频的 封装格式Format 。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平时我们所看的视频作品都是封装好的一个一个的箱子,里面装着加工好了的画面帧,音频,还有媒体信息,甚至字幕等等。等到播放的时候,软件依据的封装格式来正确的方式来打开这个箱子播放你的片子。
最常见的封装应该是mov和mp4,对于互联网的传播,通常会选用mp4来封装。
再来讲回编码,本质上来说视频编码就是对视频进行压缩。
我们所看到任何视频都是经过压缩的,而视频通过什么方式去压缩,压缩到什么程度,靠的就是类似这样的编码标准。对于这样现代的编码格式来说,视频压缩是由 帧内压缩 和 帧间压缩 两种方式相结合的。
帧内编码是通过对视频的每一帧画面进行单独的分析,就好比压缩一张照片,这样优点是电脑在回放时候比较轻松,但是缺点是能够压缩的东西非常有限,体积上会受到限制。
而帧间编码则是通过记录关键几帧的画面,其他帧的画面让算法通过变化信息和智能预测去生成即可。
所以如果当我们拍摄视频时采用的帧间编码,像索尼的微单还有松下的机器,当我们在剪辑时就可以使用代理,将当前的素材转为分辨率更低的帧内编码素材,这样我们剪辑时会更加流畅,等到剪辑完成再替换为原素材就可以。
剪辑完成之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编码阶段,输出编码。最佳的网络传播的编码是采用编码,mp4封装。但是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会影响你的画面,那就是 码率 。码率决定了你视频文件的大小,而编码则是在这个大小之下保留最好的图像。
码率分为恒定码率(CBR)和可变码率(VBR),通常可变码率会更加实用一些,因为编码器会分析画面,然后会对复杂的画面提供更多的码率,对于更容易压缩的地方,则会减少码率,这样文件的大小不变,整体的画质也会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