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即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问世至今已经走过10多年的历程,接种情况目前在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施。不少早期率先推行HPV疫苗的国家,已经积累了相对长期的数据。最近,《柳叶刀》上发表了一篇有关HPV对不同年龄段的接种效果差异。
这项研究由加拿大拉瓦尔大学(Université Laval)研究人员主导,对发表的65项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比较疫苗接种对多个HPV感染结局的效果,总结出一份效果差异表。
具体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截至2015年(因观察长期效果需倒推多年前的接种情况),研究所覆盖的国家中,除美国和澳大利亚已开始推荐男性接种HPV疫苗,大部分国家都仅对女性接种。女性常规疫苗接种年龄略有差异,主要覆盖10-13岁这一年龄段;部分国家推出疫苗接种追赶计划,对18岁以下女性都补充接种,美国、澳大利亚和丹麦则已将女性接种年龄段扩展至26岁。
研究数据显示,疫苗接种5-8年后,导致了70%宫颈癌的HPV 16和18型感染显著减少。13-19岁女性的HPV 16和18型感染减少83%;在20-24岁女性中,感染减少66%。在13-19岁女性中,31、33和45型的HPV感染也减少了54%。
以上数据体现出HPV病毒在不同年龄段对女性的影响,从而为找出一个在最适年龄段的接种情况最好的时期而做好准备。
除此以外,这项数据的总结很直观的告诉我们,即使在有疫苗的效果下,还是有一定的几率患病HPV,因此,不要因为打了疫苗就可以掉以轻心,防患于未然的警惕还是要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