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描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眺望山海景色,气象万千。联想到日月东升西落,繁星闪烁的银河,就像在这洪波涌起的大海中运行、出没一样,生动的表现了祖国海疆的壮丽风光和诗人丰富的想象力,气势豪迈雄浑。
《北戴河》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大海灵魂的门户,使人感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震撼力量。他不但简洁、准确地描写了大海,而且展现了一种真正的诗人才具有的开阔而又深炯的目光。
在这种目光烛照下,他让我们看到了眼前与今天,——白浪滔天的大海,正在秋雨中飘泊的渔船;这是多么令人心胸激荡的景色。它也让我们想起了过去和历史,——在中国大地上纵横驰骋的魏武,曾在此雄视八方。
但是,事过千年,一块早已成为历史陈迹的碣石;这是令人沉思不已的历史感情。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甚至触摸到了未来,一个充满了希望和生机的美好未来,——秋风虽然年年如是,此地却已换了人间;这又是多么令人欣悦振奋的情感!
真正杰出的诗人和诗篇,不但能够通过优美、朴素而真诚的形象,把人们引入到诗人所抒写的那片天地中去,和诗人同欢乐,共犹思;
而且能够通过一种融合着豪情壮志、真情实感和一种使人可以猛然自省的历史情思的精神力量,使人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充实和升华,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和鼓舞。(第2、3段,作者:冯牧)
扩展资料:
《观沧海》
作者:曹操 (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
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
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浪淘沙》
作者: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