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由于过度工作,过度 娱乐 ,包括过度运动,都是过度消耗,身体虚,脾气差,恶性循环,更不要说营养过剩。消化是一个格外耗气的过程,生病的时候都吃不下去东西,因为身体承受不了那不多袭来的营养。没有消化吸收的营养不是营养,一方面是浪费,但是也的确满足了口腹之欲,不过这个过程也会产生很多负面效应,首先由于满足口腹之欲,后面就很难控制,还有食物这一样身体之旅,给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极大的负担。现在很多人都是过度营养,三高,严重的危害了身体 健康 ,生命体验,短时也许是胡吃海塞,但是很快身体就无法承受重荷。越自律越自由,同样饮食方面也适用,保养好身体,则很大年纪仍然可以不忌口,吃嘛嘛香,口齿康健,身体消化机能强。凡事过犹不及,致中和,中就是合理,凡事追求合理也就好了。 要多补补,一定是根据情况来补,对于一个人是补,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是负担,甚至是毒。都说多按按足三里胜似吃老母鸡,利用经络理论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前提条件就是要懂,根据情况来调理。当然如果确实需要吃老母鸡也要常吃吃。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很多人发现怎么补也无济于事,源自于脾胃虚了,要先调理脾胃,否则消化吸收就会不好,那么在怎么吃也达不到效果。脾气,即脾之气,脾调好了,气也顺了。所有修身的前提都是修心,调心。调心是最高境界,西方心理学,中国的理论是浑然一体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的理论基础还是易经阴阳,儒释道。调心其实调思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凡是产生郁结的烦恼的地方,就是没有想明白的,换个角度,就会豁然开朗,当然是有舍有得,但是比权衡利弊,做出取舍,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一定的条件鱼和熊掌是不能兼得的。错了就要承认,就要改,等你下定决心去改,其实也就好多了,最最痛苦的是放不下,想不开,执迷不悟。心平则气和,很多人并不是脾气不好,而是身体不好,有些人先天脾气不好,可能先天就是脾不好。调心,调脾其实也是相互的过程,互相促进。 中国更强调内运外动,动静结合,不要过分运动,静极生动,培养元气,多多增加内在运动。内在 健康 了,才能使得气血旺盛,通达四肢百骸,否则仅有的那点元气就只能退守内部,手脚冰凉。如果还去不断消散 其实是走错了方向,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