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数学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1 学校:xxx 研训时间 :9月9日 研训地点 :xxx 主讲人:张晓燕 研训人数:7 研训模式:期初学习、定计划 参加对象: 张晓燕、阮建华、方东梅、沈萍、盛丹艳、朱冬梅、倪培培 联络员:张晓燕 研训课题: 这次的活动有两项内容,首先组长传达了9月10日学校召开的全校教研组长会议内容:倪副校长解读了《平湖市教育研训中心20xx学年第一学期研训工作要点,强调本学期教研组活动在继续学习《浙江省义务教育教学管理指南》和《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的基础上,要总结成功经验,剖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狠抓薄弱环节。通过教研组活动,要不断优化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切实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要求转化为大家的常态教学行为,夯实“轻负高质”的常态教学基础,全面提升各学科的新课程实施水平和教学质量。针对以上要求,学校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和自主申报公开课活动。 第二,结合研训中心的工作要点,根据附小教导处制定的平师附小20xx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我们低段数学教研组的老师进行了商议,制定了适合自己学科特点、适合学生年龄的教研主题与计划。由于朱东梅老师的课题延期,所以我们将继续围绕她的市级课题“基于超市运行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进行教学研究,另外,我们将开展“有效练习共研讨”的主题活动。小学低年级数学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2 时间:20XX年2月28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解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人员:全体数学教师 内容: 一、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基础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教育以及自学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和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合。 2、构建所有学生必需的共同基础和加强数学的应用和实践 应与时俱进地重新审视数学基础,根据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以及构建简明数学知识结构的要求,确定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抓住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突出基本原理和通用方法,切实加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 3、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需要,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学生群体中存在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数学发展,应提供具有差别性和多样性的数学课程设计,增加课程的可选择性,使数学课程适应与全体学生。 4、充分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探索求知 要遵循认识心理发展的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要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加强数学学习的活动,提供学生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 5、强化评价的教育功能,鼓励学生奋发进取 数学学习评价是对学生通过数学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和达到的水平作出评判,同时对学生改进学习和完善自我进行导向;它又是实施教学反馈、评估和策略的重要环节。 6、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数学课程必须大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积极作用,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有效手段和工具,成为获得信息资源和开展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 二、对各年级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1、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诊断中关于“根据问题把所需的条件用直线连起来”中的“每本相册可以放几长照片”应该连几项。 结果:学生如果能列出相对应的算式,就应该算他的是正确的。 2、用两种方法比较,并说明理由。这题比较速度大小与计算速度差是否属于一种方法。 结果:这属于一种方法,这里只能比较“路程”作为第二种方法。 3、五年级数学教学中,解方程的错误率非常的高,必须借助于验算才能提高正确率。 新教材中的解方程是比较容易出错的环节,因为没有正负数加减乘除作为基础,学生很难正确解比较复杂的方程。可以用“移负不移正,移小不移大”的方法,补充解题方法。 小学低年级数学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3 在前几天的陆续教研组交流中,我们组已经进行教学常规、学生学习作业常规方面的.交流学习。 今天我们低段教研组老师一起进行了一次教材分析的教研活动,其中关于二年级的教材大家也一起作了分析交流。二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是长度单位的认识,这个知识部分的学习较多的是活动中学习。为了使孩子们一开学先静下心来,并且能更好的衔接上学期的计算,因此我们决定,将第二单元提上教学,这个单元关注的是计算能力,较多的时候是安静的环境下进行笔算,因此可以先教学一部分加减法计算,随后教学长度单位,再接上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使得孩子们学习中动静交叉,提高学习效率又不失学习兴趣。 现本次教研组教材分析我们也就更关注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我们分析了一下有几个特点: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100以内加、减法笔算,以往的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和方法上,并通过一定的训练达到计算的熟练。此次教材的编排,突出的变化是不再孤立地教学笔算,而是将笔算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使学习笔算与学习用笔算解决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今天进行的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材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的问题,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通过例1、例2、例3分别提出有关乘车的三个问题,都需要用计算来解决。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样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在这种有目的的学习中主动建构知识,获得用数学的成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本册实验教材把加强估计意识的培养作为改革的要点之一。不仅在计算教学中安排相应的估算教学内容,而且注意将估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教给学生,并且注意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与培养。 例如,本单元在100以内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估算加、减法”一小节,这是有关估算的正式教学的开始。在这里用妈妈要带100元去商店购买三样物品,让学生用估算判断妈妈带的钱够不够这样一个实例,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情境,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它简洁而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 3、教材还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 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长度等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并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而只需要一个粗略的数据就可以达到目的。在教给学生基本的估算方法后,教材还安排一些应用估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练习,以便逐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我们交流这个单元重点关注孩子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计算的引出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中,得培养孩子用心思考,大胆交流,发表不同意见,拓宽思路,“如不同的乘车安排。”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口算笔算两头抓,一开始对笔算的格式都应该有所规定,严格要求,同时想办法如何让孩子们错误率降低。 小学低年级数学校本研修教研组活动记录 篇4 时间:20xx年4月4日 地点:会议室 主题: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马冲 内容: 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使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能做到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作业认真、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教研组主要工作安排: 一、学习教材特点,增加实验意识。 教师进行集中、集体备课。要求每位教师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纵观全书,吃透教材,做好教材分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活跃研究气氛。 课堂内外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创设多种语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能落实实验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新理念,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玩中学,体验学习的快乐。做到每星期写教学随记一篇,每学期每人准备一个教学困惑和反思本,认真反思,至少做好一个个案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在教研活动中进行探讨研究,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三、抓好常规教育,培养学习习惯。 针对一年级新生的身心特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能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较适当的评价、发言有序响亮、活动操作整理有条有理、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等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1).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范文(四篇) (2).数学校本研修总结与反思范文(两篇) (3).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报告范文(三篇) (4).小学语文教师个人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三篇) (5).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计划范文(四篇) (6).校本研修管理平台登录入口: (7).教师校本研修心得体会2021年【汇总】 (8).2021中学优质教育资源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总结与体会 (9).2019校本研修个人工作计划 ;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1 本年度,我校校本培训工作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教师岗位,结合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本培训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现将本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确保培训质量。 我校领导班子历来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本年度,我们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培训制度,使培训工作有序高效,激励评价有章可循。学校同时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做到了辅导教师上课有讲稿,听课教师有笔记,学校有记录和信息反馈记载。 二、培训形式灵活多样,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通过集体学习、案例分析、同伴互助、自主研修、教师反思等研修形式达到校本培训的预设效果。 1、整体培训。由学校组织实施,主要侧重理论学习交流,以专题讲座、课程学习、教育教学研讨等方法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本年度,学校邀请了魏星、潘小福等专家和名优教师到校举行专题讲座。 2、案例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以教研组为依托,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探讨和解决为重点,通过教师积极参与,引导教师运用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例如,语文学科开展的“向读学写”教学研讨活动。本年度,每位教师都撰写了一篇教学案例分析,并在教研组内进行交流分享。 3、同伴互助。学校采取了同伴互助的培训方式,即中青年教师与老教师拜师结对子,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网络教研等方面,中青年教师是师傅。在教科研培训中,师徒共同承担同一科研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受益与提高。本年度,还开展了师徒同课同构活动,同样的教学设计,同样的教学流程,同样的教学手段,展现师徒课堂生成资源处理的差异,师徒组织教学活动的差异,师徒课堂评价的差异等等,进一步解剖课堂,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4、自主学习。以个人自主学习、到外校听课、上互联网学习等方式进行。学校图书馆定期向教师推荐好书,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每学期读1—2本教育论著,同时工会为每位教师提供一本必读书目,撰写读书征文,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 5、“三个特色月”提升师德师能。五月“教师形象展示月”九月“师德建设月”十一月“师能建设月”,精心设计方案,各行政部门协同合作,踏踏实实开展活动,做好总结表彰。 三、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师德培训。 结合我校实际,以活动为载体,以案例教学、典型报告为基本形式,大力开展读书活动,使广大教师增强教师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和成就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社会的表率。开展师德征文活动,增强职业幸福感,开展“廉政微课堂”比赛,展现了老师们对廉政教育的认识,表明了教育廉政的态度。 2、班主任培训。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美的心灵、健康人格的塑造者。所以,拥有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懂得科学育人的班主任队伍,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班主任工作的培训。班主任也进行了师徒结对,充分利用校本资源,让年轻班主任快速成长。班主任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形式,每月集中听讲座和观看视频共两课时,其余时间采取自学的形式,完成学校布置的培训作业。每学年开展一次班主任工作论坛交流,举行一次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 3、新课程理念培训。 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课改实验的成效。为此,本学年度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培训的重点任务来抓。首先积极参加和组织教材培训。读懂教材是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积极组织全体老师参加了区级教材培训活动,从而让教师可以清晰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整册教材的编写体系和意图,把握教研室的要求,在本校内开展好教材研讨,使每位教师能专业地读懂教材、理解教材,创新地使用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其次是依托课题研究进行相关主图学习与反思。如差异课堂、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本真课堂理论、向读学写等,教师先自我学习,再组织交流,并撰写学习心得上发网站,以此丰富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4、教育教学能力研修。 以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对教师通用基本功、学科基本功和综合能力基本功训练,做到常抓不懈,并有针对地对部分年轻教师和新教师强化基本功训练活动,使每一个教师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引领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例如小学语文老师设计一篇课文导学单的比赛,术课老师编写一份项目学期训练技术的比赛,全体老师进行课件制作比赛,这样的培训比赛,有利于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断促进教师强化修炼内功。 5、聚焦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学校积极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工作中心,结合市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了各种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如“本真课堂”研讨活动、人人一堂公开课研讨活动。每次课后都组织教师进行评课,进行案例分析,通过讲课、听课、议课,寻找存在的问题的症结,积极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本学年度的本真课堂研讨活动,我们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专家讲座“本真课堂”教学诊断; 2、“本真课堂”教学论坛; 3、教师代表“本真课堂”教学展示; 4、“本真课堂”优秀案例、论文评选。 全体老师在活动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大家踊跃参与,老师纷纷撰写案例式评课,深入剖析,提升自己对课堂的解读与判断能力,真正学会驾驭课堂,本本真真展开课堂教学。在人人一堂公开课活动中,教导处有安排有落实,教师参与听课,最后形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课评价上发学校网站。 6、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展现代教学手段技术的培训。 我校积极为教师创设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校教师在区教育云服务平台上上传教学设计、课件、微课共计近两百件,晒课二十节。裴红霞、储留斌、朱莉青等老师的课件、微课制作比赛中获奖。在教师能力提升工程中,我们组织老师进行全员培训,线下研修时,组织教师将所学习掌握的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信息技术应运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校本研究课活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生物组、政治历史地理组、音乐美术科学信息学科组、体育组不少于2次,每次活动听课、评课各一节,评课之后再次对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进行修改、完善,把资源上传到教研组资源库中;活动结束后,各教研组推选优秀教师在学校层面的教研会议上作学习交流和经验分享。 7、抓好课题研究。 我校重视课题研究,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值得研究的科研问题,确立自已的研究方向,以课堂教学实践为研究的主阵地,将课题的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本年度,五个区级课题圆满结题,一个区级课题立项,一个市级备案课题顺利开题,一个信息技术课题成功立项。两个区级课题分别获教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二等奖。 总之,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齐心协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找准差距,克服困难,使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2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潜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潜力培养等诸多方应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潜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职责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证明,教师的知识不仅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够给教师带给迅速有效的帮忙。 通常某一类专门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资料、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能够在课堂中、也能够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就应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潜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小学教师校本研修个人总结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要研训基地、校长为培训第一责任人的校本培训模式,充分发挥本校的培训功能和优势,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出积极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认真组织,加强领导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领导的继续教育领导小组、校本研训领导小组,制订明确的工作职责与要求,负责研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制定教师培训目标及计划,加强对校本研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健全和完善校本研训制度和各项专项制度,制订校本研训计划,落实措施。建立教师校本研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并负责考核工作。 (二)面向全员,强调自主研修 面向全员,促进每一个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是我们校本研训工作一贯坚持的目标与追求。在培训方式上积极督导教师开展自主学习、自我反思。 首先,我们有针对、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接受新课程理论专题培训,收看专家讲座。我们重点带领教师以观看录像的形式,先后多次学习研讨了新课堂教学设计应坚持的教学观、新课堂教学应坚持的学生观等,使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明确,教学设计应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教学的程式化、模式化向教学的个性化转变;应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将问题作为课程实施的起点,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学会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知识学习同步发展的良好效果。 在校本研训工作的开展中,我们还十分注重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鼓励骨干教师长期坚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并在工作中充分信任他们、积极培养锻炼他们,让他们分担年组长、教研组长等职务,让他们在组织年组教研和学科组教研活动中认识自身不足、锻炼能力、积极自修。热情真诚地帮扶普通教师,坚持踏踏实实地开展帮扶活动,和选定的被帮扶教师一起听课、评课、研讨,指导被帮扶教师积极探索改进课堂教学。使骨干教师不断实现成长。 (三)灵活自主,开展学科教研 为使校本研训工作开展更加扎实,更加灵活,更加符合教师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探索的需求,我们根据县教体局关于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指示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把全校教师划分组建成"语、数"教研组和"体音美教研组、综合学科教研组",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组长。我们指导和要求各教研组以贯彻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为指导思想,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观摩教学、集体反思等活动。各学科教研组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积极参与。每个教师在活动中记听课笔记、写评课心得和反思随笔并由此而联系到自己课堂教学的改变。形成了教师间彼此关注教学探索,经常交流教学灵感良好教风。 (四)认真做好研训考核,推进研训健康发展 为使研训工作的开展能够切实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校十分重视认真开展对教师研训工作的评估考核,努力做到以评促培。考核时,教师要把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制作、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及时上交学校,同时我们将教师参加研训活动的考勤记录情况整理、统计,这些都作为校本研训检查、考核的依据。 今后,我们还要认真总结、积极学习和戒鉴有关校本研训方面的好的经验,努力探索更加有效的校本研训方法,为教师理论知识不断丰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创造良好条件,整体推进校本研训工作,把校本研训工作做得更精、更好。 1、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平台培训总结范文(四篇) 2、2021中学优质教育资源校本研修培训工作总结与体会 3、影子实践研修阶段总结会发言稿 4、初中历史远程研修的教学总结 5、初中语文国培研修自我总结 6、小学英语国培研修总结 7、小学英语国培研修自我总结 8、国培跟岗学习个人研修自我总结 9、小学语文国培研修自我总结 10、国培个人研修总结 ;
一、校本教研活动的现状与问题分析1.虽然各教研组都有教研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教研活动,但缺少明确的研究主题,导致学校教研随意性、盲目性,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研讨七嘴八舌的浅层议论,零敲碎打,火力分散。通常又是优点多说,不足少说或不说。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各资料,对付检查,很少考虑如何提高教研质量问题,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之后,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认为这样的教研活动可参加可不参加。因而教研活动形式主义倾向严重。3.教研组有时会围绕几次“磨课”展开一系列教研活动,仔细反省这些活动活动的内容,我们常常会感到困惑,后一次教研活动比前一次有何提高和改进?由于教研活动中只谈经验,缺乏对研讨内容的反思、提炼及归纳,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头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更别说每次有什么研讨收获了。4.另外还有:理论学习离课堂实 际太远,;以应付考试为中心;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等问题。二、什么是主题教研活动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问题,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三、主题教研活动的过程(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研究始于问题,问题是校本主题教研的出发点和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起点。确定教研主题有以下标准:1.问题的设计要与教学实践直接联系,是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是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2.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典型性,是共性问题,是相对多数人(教师或学生)的问题;3.问题要有潜在的价值,解决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行为;4.问题的设计还要有解决的可能性,所选问题通过校本主题教研活动能得到解决或局部解决,难易程度适中,切忌过空过大。案例1某校政治备课组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政治老师过分追求学生的课堂活动,整堂课显得“热闹有余”,存在教学目标的偏移,教学效果适得其反。于是该校政治老师开始反思,并通过集体研讨确定“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作为该校政治学科校本教研的一个主题。案例2某校发现许多老师严重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把教学基本功给丢了,如板书设计、书写、朗读、简笔画等。一些老师在停电以后或电脑出故障以后甚至就不会上课了。多媒体课件过度使用,造成教学资源堆砌,淡化了教学主题,弱化了教学目标,不少老师备课没有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而把大量时间花在课件的制作上。因此,该校各学科针对这个实际问题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效性”的主题校本教研活动。例:某校校本教研主题赏析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的运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数学: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英语:英语分层教学的目标定位、初中英语教师的反思性教学研究、英语新课标词汇教学策略。(二)深入思考,形成方案教研组在确定主题后,共同研讨实施方案,方案应包括:学科活动主题、问题提出的目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的主要内容、活动的步骤、预想要达到的效果、中间要采取的措施、活动小组一学期活动的次数、地点等。(三)专题学习,交流心得方案确定后,为确保主题校本教研顺利开展所需的理论支撑,在开展活动前或活动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应组织小组成员针对方案进行学习和积累,收集有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的文章,同时要求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对照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老师对这个主题的认识,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召开集体学习研讨会,鼓励教师围绕“你学习的这些文章哪一点值得推广,这一点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一观点的?在教学中你是如何运用这一观点的?你在教学中运用这一观点的最大收获,体会及经验教训是什么?”等方面来学习、交流。由教师们对此谈出自己的理解,实现主题教研活动中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出改进意见。案例 3某校政治组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这个主题时,给老师们印发了《关于初中政治课活动教学开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课型设计》等学习资料,通过学习、研讨,大家认识到上好一堂成功的思想政治活动课,必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主题明确突出。(2)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具有趣味性,但形式必须要为内容服务,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3)要突出活动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培养每位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尝试,切磋探讨确立了研究的主题和实施方案后,就要着手开始课例的设计。课堂教学是主题校本教研活动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必须聚焦课堂,引导老师关注课堂,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能力。因此备课组需要确定几位老师开研讨课,通过以课例为载体落实研究主题。为了提供原汁原味的课堂展现,暴露真实问题,第一次开课往往采取老师个人备课,上课,备课组老师集体听课,听课时要根据主题研究内容对每个听课老师进行分工,然后通过课堂观察,填写量化评价表等手段,对研究主题设计的问题进行逐个记录,接着开展评课,集体研讨,找出问题症结,提出改正策略。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后,备课组再围绕这个研究主题集体备课,这几位老师再第二次开课,这次开课要有意识地将集体研究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教研组老师再通过量化评价表观察课堂教学前后发生的变化,验证、巩固和深化主题教研活动取得的成果。案例4针对新改革后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老师在评价语运用方面的误区,寻找恰当的、科学的评价语,某校八年级语文组确定了《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的运用》为校本教研的主题。他们首先选定两位有代表性的老师开课,这次开课并不特别强调教师的评价语,以常态课方式呈现,听课老师通过课堂观察,填写《教师评价语运用评价表》、《教师理答行为类别频次统计表》,然后进行统计反馈。通过课堂观察和量表分析,备课组老师指出,这两位老师在课堂评价方面还存在评价语单一、评价泛化、重复学生语言、评价不当、评价时机不对等问题。于是备课组老师经过了相关的理论学习、集体研讨和实践反思后,再针对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体备课,然后仍然由原来执教的两位老师开课。这次听课要求听课老师善于捕捉课堂上关于教师评价语的一些教学片断,并对前后两次开课做出比较分析,特别要注意结合教师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对于评价语的理解和感悟,然后全组教师集中讨论,就两次活动进行评议与交流。小结:以课例为载体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基本模式为: 确定研究主题——第一次开课——评课研讨,自我反思——理论学习,提出解决策略——第二次开课——验证策略,深化主题。(五)主题研讨,反思教学主题研讨会是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环节,利用研讨会对活动进行反思,反思的形式有执教者反思,同伴反思。反思的问题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做到了吗?”“我能不能做得更好?” 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讨论。这一环节要求教研组的每个教师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要求在研讨完后上课的老师写反思,听课的老师写反思,备课组也要有集体反思。教师之间通过评价、交流和反思,可以发现一些自己不能发现的细节问题,也可以通过观察和反思,借鉴别人教学的成功之处。案例51.某校一位语文老师在参加《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语运用》的主题教研活动后感悟颇多,她在反思中写到:“准确性是评价语的灵魂。没有‘灵魂’,评价语就失去了它存在之初的应有意义。而有些老师却在评价语的精彩、花哨上下工夫,课堂成了老师个人评价才艺的展示场。当然,在正确基础上的精彩评价应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另一位语文老师在自己上课后的教学反思中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如果只让学生使用‘好’、‘对’或‘错了’等简单词汇进行评价,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更不利于引导评价的深入。所以我要求学生学会使用‘看法十原因’的评价语式”。2.某校物理组老师在“探究教学的有效性”主题校本教研后,全组老师都围绕这个主题撰写了评课反思材料——如选题的有效性、问题引导的有效性、探究的时机、有效探究的评价、开放探究的有效性等。(六)总结经验,实现提升主题教研收到了好的效果以后,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改进的过程进行总结,对自己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有效行为、改进策略进行归纳,通过案例、实录、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教师进行自我总结和提升的过程。教师的“写”其实是再思考,是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整理,实现认识的提升。主题教研活动过程小结 主题教研活动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主题,第二步实践,第三步反思。这项活动是否有效,第一步主题的确定至关重要,主题的确定贯彻“源于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是整项活动的纽带。 第二步实践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是结合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第二环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第三环是围绕主题对课堂实践进行点评。第二步是整项活动的灵魂,集中体现着这项活动的价值所在。 第三步就是对主题确定和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反思,从中发现问题,为下一个主题的确定打下基础。四、其他形式的主题教研活动简介(一)常规模式1、教研组根据期初制定的计划和前段教学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讨论确定本次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并落实教学内容;2、全组教师围绕主题,备好该教学内容的课;3、交流备课,每人特别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并落实研究的主题;4、完成体现集体智慧(在落实研究主题下的)的新教案,推荐上课教师;5、上课。组内听课教师分工关注教学过程中关于研究主题的体现;6、上课教师围绕主题谈教学体会及反思,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题谈课堂。7、 形成关于本主题的共识及非共识的意见(组长形成书面材料);8、教师将研究主题与自己日常教学结合,反思得失,以叙事的方式写出反思或随笔。9、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二)含有分主题的模式1、发现问题,确定主题2、将一个教研主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题以语文学科为例,假如设立的教研主题为:“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效结合”,分解为以下几个分题:(1)在讲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借鉴能力的研究;(2)在课外阅读中增强学生提高作文能力意识的探索;(3)作文指导、讲评与阅读有机结合;(4)作文批改与阅读有机结合的途径探索;(5)在阅读中加强积累,改变学生作文词语贫乏现象;(6)“读文——写文——再读文——修文——创造”学习方式探索;(7)“读文——想象——联想——作文”学习方式探索。在这7个分题中,有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学习方法的探索,有成熟经验的移植,内容比较广泛;提出的这些分题,切合教学实际,又都是语文教师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每个分题虽然题目不同,但都围绕“读写结合”这个大主题;并且每个分题都有具体的切入点,教师容易进入课题的研究之中。3、明确任务,确定研究分题这个教研主题作为学校语文教研组教师共同研究的主题。每一个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承担一个分题研究(也可以两个教师承担一项分题)。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共同探索这个问题。4、专题学习,提高认识5.课堂实践,印证预设6.主题研讨,反思教学7.及时总结,生成问题,继续研究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环。要有有书面总结,对前面的尝试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的做法,也要总结失误之处。这样,既能使前面取得的经验在理论上升华,也为下一步尝试及时发现问题,预设解决措施。“预设——尝试——总结——再设想——再尝试——再总结”这个行为要体现在整个尝试过程中。五、主题教研的特点、优势校本主题教研是以教师感兴趣的,有研究探讨价值的实践性主题为主线,在专题理论的指导下,一组成员通过看书学习、观察讨论、模仿操作、实践反思、行为跟进等形式,带动更多的教师关注课堂,提升教学能力,它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以问题为驱动的教研方式是从现实问题出发,以解决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困惑为目标,最终又回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上来。尤其是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中有很多现实的困惑需要得到解释,所以,教师们一定要重视现实经历与情感体验,在问题解决中获得能力,收获发展。提高自身的教育智慧。因为这些问题具有共性,发生在别人身上的现实问题自己身上多半也有,交流起来大家顾虑就少了,对话也变得畅所欲言,大家可以毫无保留地叙述着自己的喜悦与困惑,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每一种意见都有存在的价值,这种教研方式气氛是民主的,和谐的,它必将使教师对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进一步深化。2.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方式新课程改革下的校本教研强调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来促进教师的发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主题教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它的内容是真实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形式是开放的,通过主题研究能够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智慧。因为是自己看自己,自己反思自己,所以教师能深度参与,整个教研活动气氛热烈,教师们“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积极地亮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它强调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进行,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达到了教学与研究的一体化。把课堂作为问题研究的源头活水,使得校本教研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有着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当前学校教研活动中有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活动计划性、针对性差;(2)听课缺乏明确的研究目标;(3)理论学习离课堂实际太远;(4)以应付考试为中心;(5)任务布置多、深入研讨少。这显然偏离了教研活动的核心“教学研究”。主题教研活动避免了以上这些问题,突出了活动的目的性、真实性与针对性,大家围绕主题开展的讨论,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谈,更多的是需要教师的深入思考,追求问题的本质,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大有帮助的。4.人人参与互动的教研方式因为亲自参与了、实践了,所以人人都有切身体会,人人都有发言权,这样的主题教研就不再是个别骨干教师或教研组长的“专利”,使得广大教师不再游离于校本教研之外,游离于具体教学实践之外,而是更容易形成群体性的合作研究的局面,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就能逐步形成。 总之,主题教研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相互支持、交流分享,每个教师在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经验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收获,它的乐趣在于每个人都经历了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过程,获得共同提高。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的关注点从形式走向本质,从课堂全面走向局部的细节,有可能实现“反思与实践之间的全面结合”,使现实的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119 浏览 4 回答
194 浏览 3 回答
102 浏览 4 回答
225 浏览 3 回答
85 浏览 3 回答
223 浏览 3 回答
340 浏览 3 回答
180 浏览 2 回答
201 浏览 6 回答
106 浏览 4 回答
308 浏览 3 回答
144 浏览 3 回答
232 浏览 3 回答
216 浏览 4 回答
80 浏览 4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