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 Analysis of the Major Character of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姓 名 赵惠黎 专 业 英语 学 号 20070401070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指导教师 潘学权 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现状: 《麦田守望者》一经出版,文学评论家便用传统到后现代主义的各种理论对小说从各方面进行评论和解读。如德国学者汉斯·彭纳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着力剖析了霍尔顿的孤独,而施咸荣先生1982年也在《美国当代文学简史》中提出《麦田守望者》被认为是最早的“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大量研究表明《麦田守望者》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不仅从艺术上受到了肯定,而且从社会学的角度也得到了认可,它可以帮助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也使成年人对青少年增加了解,消除代沟。可行性分析: 对于此课题前人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研究,相关中英文资料充足。本人已仔细翻阅了原著, 反复咀嚼其内涵,并通过网络资源获取了相关资料,了解了作品的背景知识。基于对原著以及相关书籍材料的阅读和文献的查阅,加之指导教师的帮助,此课题研究是可行的。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分析霍尔顿的性格、成长背景、成长体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2、对霍尔顿选择与主流社会的和解进行分析,细致的研究探讨霍尔顿抗拒成长的过 程及其心理变化。 2.解决问题的思路 本课题拟通过霍尔顿叛逆性生存状态的展示,对战后美国文学中霍尔顿这一独特的人物类型和性格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尽可能深入细致地挖掘与剖析。并把霍尔顿的世界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来分析,从而透视青春期的危机,解读青少年一代的心声,并从中获得启发。论文纲要 一、简介,介绍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研究的发展状况,并简要介绍本文所述的观点。 二、主体部分,分析霍尔顿的成长历程和心理变化,由三个部分组成: 1、分析青少年成长道路所遇到的问题及障碍,分析成长的一般模式。 2、分析霍尔顿的性格、成长背景、成长体验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成长的影响。 3、对霍尔顿选择与主流社会的和解进行分析,细致的探讨霍尔顿抗拒成长的过 程及其心理变化。 三、结论,在前两部分的分析与解释的基础上总结出文章的观点。主要参考文献 Blos, Peter. On Adolescence: A Psychoanalytic Interpretation [M], New York: The Free . Simpson, J. A. & E. S. C. Weiner.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Z],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张介明,反抗与回归:解读《麦田守望者》[J],名作欣赏,第三期,2002 潘丽,战后美国青少年的心理历程----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性格特征[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6,(2)。五、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2010年11月20日六、教研室审核意见 同 意 开 题 教研室主任(签名): 2010年11月25日 注: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接受学校和学院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