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罪图鉴》表面上是一部悬疑破案剧,同时又采用双男主,所以又成为一部“伙伴之情型”影视剧。
“伙伴之情型”的套路就是两个主角一开始互相看不上,水火不容,发展到最后他们会发现彼此都离不开对方。
根据前几集的铺垫,对利用画像破案的沈翊有偏见的杜城,最终会和沈翊和解,一同对抗那个让沈翊画杜城师傅的女BOSS。
除了类型,这部剧最大的噱头就是利用绘画破案,并在剧情和场面调度中揉进了很多美术史知识和世界名画。
本文根据更新进度解析一下剧中的美术史知识和这些世界名画:
Episode 01-04
第一集一开始就出现了这部剧反复提到的法国新古典主义领军画家雅克-路易·大卫的代表作《马拉之死》。
这幅画之所以在美术史上很重要,除了画作本身的艺术水准和艺术派别上的地位,还因为它背后代表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史。
这幅画完成于1793年,也就是十八世纪末,这个时期正好是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即将发展到巅峰的时期,同时也是整个法国大革命最巅峰的时期。
解读这幅画需要弄清几个问题:
1. 马拉是谁?
画中的主角是被刺杀身亡的法国大革命领袖之一马拉。
马拉的全名叫让-保罗·马拉,是法国大革命中激进的雅各宾派领袖。他最大的革命成就之一是创办了《人民之友》报,通过撰写文章攻击异己,同时也说出了无数中下层民众的声音,很受民众爱戴,所以他本人也被称为“人民之友”。
剧中提到马拉之前一直躲在巴黎的下水道里导致皮肤病,是因为他的言论实在太有影响力也太遭人嫉恨,而且被视为极端中的极端,为了不被敌人抓到,只能躲在下水道的恶劣环境中坚持工作。
为了不耽误撰写文章,他不得不长时间泡在带有药液的浴缸里写作,以缓解皮肤病的折磨。
2. 凶手是谁?
剧中提到刺杀马拉的人叫科黛,全名叫夏洛特·科黛,出身于小贵族后裔,还是法国剧作家高乃依的后人。
虽然科黛也支持法国大革命,但她支持的是相较雅各宾派更温和的吉伦特派。
关于法国大革命在这里就不展开了,稍微了解点的朋友应该有印象,法国大革命期间不断有人被送上断头台。不仅各个政治派别之间你死我活,自己的派别内部也都能内讧到互相送上断头台的程度。
夏洛特·科黛受吉伦特派很深的影响,决心前往巴黎暗杀雅各宾派这位极其有煽动性的领袖,因为马拉的文章总是特别有影响力。
科黛得知马拉长期在巴黎的家中一边泡澡一边工作,就以假意提供吉伦特派起义名单的理由接近到马拉,并将其刺死,刀伤贯穿了肺部、心脏和主动脉。
事后科黛也没有逃,她也逃不走,就被马拉的家人和邻居抓住,最终被处死。
剧中沈翊向大家展示那幅有刺杀者科黛的画,是法国另一位画家保罗‑雅克‑艾梅·博德里所绘。
和雅克-路易·大卫不同,博德里描绘的对象是科黛,算是和《马拉之死》有一种互文关系。
但博德里的这幅画绘于1860年,比《马拉之死》晚的多。
3. 为什么要画?
那么雅克-路易·大卫为什么要画《马拉之死》,而且就在这件刺杀事件后的几个月就完成了,相当于我们现在看乌合麒麟抓热点的那些画。
因为大卫本人也是法国大革命中激进的雅各宾派成员之一,他不仅是画家,同时也热衷于革命,并且被选为国民公会公共教育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的委员,还是法国博物馆和卢浮宫举足轻重的人物。
大卫不仅是一位用画笔参政议政的画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一定权力的政治人物,后来他又依附于拿破仑,为拿破仑歌功颂德,那幅著名的拿破仑骑马画像也出自他之手。
因为马拉的死震动了整个法国,为了政治宣传需要,大卫饱含情绪地快速完成了这幅画。
4. 为什么画成这样?
剧中关于这幅画提到三个谎言,其中一个是关于为什么大卫把马拉处理的这么干净,这其实也触及到整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实质。
剧中说这是谎言,其实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的样子,所谓新古典主义并不是完全写实,而是照着他们理想中的样子塑造画中的主体。
我们看到《马拉之死》这幅画构图严谨、横平竖直,色彩庄重,前面那个木台好像马拉的墓碑。
马拉本人的肌肉线条也像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而且全身亮白,异常庄严,表情也不是狰狞,好像死得其所,有一种因公殉职的大义凛然之感,这些都是新古典主义绘画的特色。
所谓“古典主义”,指的就是重现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庄重与古朴,通过这些来传达正义、荣耀等观念,探索更有价值的古代历史中的美德和英雄主义题材,并把明确、平衡和简洁形象作为首要追求。
所以就像剧中所说《马拉之死》虽然画的是一件当时发生的现实事件,但却没有那些皮肤病的红疹,也没有被刺杀后的混乱和大量血迹,并不写实,呈现出的是如雕刻般的典雅、庄重、和谐、简洁,这幅画最能代表新古典主义的风格。
而所谓的“新”,是相对于之前流行过一段的“古典主义”而言。这个时期的“新”,指的是大卫这些画家在画的主题和意识上是代表和支持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的,是反封建的,常以借古代神话题材讽喻当时社会,又把像马拉被刺这样的现实事件画的像古希腊神话一般,所以才会把《马拉之死》画成这样。
前4集中重点出现的第二幅画是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幅画也被世人誉为“世界第二”肖像画(第一当然是《蒙娜丽莎》了)。
解析这幅画也需要问几个问题:
1. 作者是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作者叫约翰内斯·维米尔,是现在的荷兰代尔夫特人,生活的时代比上面提到的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大卫要早一个多世纪。
维米尔一生很短暂,只活了43岁,流传于世的作品在34-36幅之间,有几幅有争议到底是不是他画的。
维米尔的生平、技法也很复杂,不多赘述,只说结论。
维米尔其实就是当时那个时代的一位职业画像师和画工,甚至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给人拍照的摄影师,他家就是他自己的影楼,以收钱帮客户画肖像和装饰画为生。
只不过他对绘画技法钻研至深,又保持了自己特别的风格,比如画作都是从左侧打光、黄色调等等,让人印象深刻。
之所以说维米尔是早期的摄影师,是因为当时荷兰航海业发达,所以带动的光学也很发达,我们熟悉的小学课本里说发明显微镜的人列文虎克和维米尔是同乡,甚至是邻居。两人不仅认识,肯定也交流过通过暗箱技术绘画的事。
维米尔把早期的成像暗箱技术运用到绘画中,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照相机,但当时还是辅助作用。
后人把维米尔所代表的风格称为“荷兰小画派”或“小荷兰画派”,以区别于同时代另外两位画家鲁本斯和伦勃朗那种大气恢弘的巴洛克绘画。
维米尔的画派之所以被称为“小”,是因为他们这些画家就是给荷兰有钱人家庭画装饰画和肖像画的,而且一般都有固定的资助人,也就是长期客户,题材小、尺寸小。
因为是挂在家里的装饰画,所以“小荷兰画派”的作品题材并不宏大,也没什么宗教性,一般都是风俗、静物、花卉、风景和人像,而且尺寸也不大,适合挂在家里。
维米尔也出身于画商之家,但他的生平记录很少,也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画画,只知道他是代尔夫特当地很有名的画师,但孩子众多,生活拮据,入不敷出。
后来荷兰和法国爆发战争,买画的客户锐减,使经济状况不好的维米尔家破产,他也早逝,而且除了年轻时学画画,一生也都没出过家乡代尔夫特。
2. 少女是谁?
在维米尔众多作品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非常特殊的一幅。
首先美术史研究者研究这幅画的功能也是客户买来挂在家里,甚至是暗室欣赏用的。
而且维米尔在画这个模特时,故意削减了能表明少女身份的信息,只留下他认为最美的呈现,其实这幅画不仅是画的某个人的肖像,也是维米尔对“美”的理想化追求,在他眼里这个少女就是最美的。
当然少女的身份至今也没有定论,有的说是维米尔的情人和佣人,但也都没有证据。
这幅画的背景是很深的颜色,非常像苹果手机的人像摄影功能,使美女特别突出,而且少女的嘴唇轻咬,直视观者,带有一定的性挑逗性,这在当时那种社会风俗下非常大胆和具有突破性。
严格意义上说,这幅画并不是肖像画,也就是它没有还原模特本人的真实样子,而只是一幅人像装饰画。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的尺寸非常小,可能比A4纸还小一点,曾经去藏这幅画的荷兰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看过原作,实际视觉效果比影视剧上看的小得多。
这幅画是因为欧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才被人从暗室发现。
3. 剧情结合
有人猜测这幅画和情欲有关,所以剧中出现这幅画的时机,是沈翊发现整容医院院长的暗室时。
这个结合很符合原作的背景,而且院长的暗室也是干坏事用的,与研究者对《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用途的猜测很贴切。
另外在下一个案件中,美术老师也抱了一本关于维米尔的研究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