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面积45000平方千米。“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藏语称该地区为“阿钦公加”。
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建成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可可西里,包括西藏北部被称为“羌塘草原”的部分、青海昆仑山以南地区和新疆的同西藏、青海毗邻的地区。
可可西里气候干燥寒冷,严重缺氧和缺淡水,环境险恶,令人望而生畏。人类无法在那里长期生存,只能依稀见到已适应了高寒气候的野生动植物。于是人们称这里为“人类的禁区”和“生命的禁区”等。然而正因为如此,这里成了“野生动物的乐园”。
可可西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最高峰为北缘昆仑山布喀达坂峰,最低点在豹子峡,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而东部低。可可西里山和冬布勒山横贯本区中部,山地间有两个宽谷湖盆带,地势较平坦。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羌塘高原内流湖区和长江北源水系交汇地区。东部为楚玛河为主的长江北源水系,主要为雨水、地下水补给,水量较小,河流往往是季节性河流。西部和北部是以湖泊为中心的内流水系,处于羌塘高原内流湖区的东北部,湖泊众多。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气候特点是温度低、降水少、大风多、区域差异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年平均降水量分布趋势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气候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冰川作用地貌、冰缘作用地貌、流水作用地貌、湖泊作用地貌、风力作用地貌等。冰川作用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冰川仅在少数高山、极高山上分布,以大陆性冰川为主。冻胀作用、冰融作用、寒冻风化作用等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冰缘地貌。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流水作用虽然普遍,但由于水量有限、季节变化大、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都较弱,在现代河床中砾石磨圆往往很差。湖滨沉积物亦以砂砾石为主。高原风力较大,风蚀作用使地表粗化十分普遍,显示了寒冷半干旱环境的气候地貌特征。
整个青藏高原自东向西北表现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的更替与过渡。可可西里地区则居于半干旱地区内。随着海拔升高,温度降低,降水增加,高寒草甸或高寒草原逐渐被以稀疏状植被为主要特征的亚冰雪带所替代,在一些极高山区发育了多年积雪和冰川。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地表物质也是自然环境分异的重要因素。本区大部分地面都覆盖着一定厚度的沙层,它可以使天然降水或融水很快渗入下层,保存起来。由于沙层阻隔,土壤下层水分蒸发微弱,对植被的发育有利。以青藏苔草为主的高寒草原广泛分布为主导地理景观,而针茅草原景观仅出现在局部地方。
可可西里地区河滩地面积比例较大,受到当地大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隐域半隐域景观,这是区域性因素作用的结果,打乱和干扰了高原地带性景观的连续分布。在一些湖边盐分含量较高的地方,往往形成特别干燥的环境,发育了局部性的垫状驼绒藜高寒荒漠,这是地方性非地带性因素作用的结果。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势高低、地形坡向及地表组成物质等各种水热条件分异因素的影响,自然景观自东南向西北呈现高寒草甸、高寒草原与高寒荒漠更替。其中高寒草原是主要类型,高寒冰缘植被也有较大面积的分布,高寒荒漠草原、高寒垫状植被和高寒荒漠有少量分布。
高寒草原是本区分布面积最大的植被类型,主要建群种有紫花针茅、扇穗茅、青藏苔草、豆科的几种棘豆、黄芪和曲枝早熟禾等;常见的伴生植物有垫状棱子芹等。紫花针茅草原主要分布于东部青藏公路沿线,在内部多分布零散或局限于个别地段或山地。
高寒草甸主要以高山蒿草和无味苔草为建群种。前者主要分布在风火山口和五道梁一带山坡;后者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山地阳坡或冲积湖滨的冰冻洼地,与等草原群落复合分布。其分布地域有较为丰富的降水量。这两类高寒草甸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都比较简单,水平结构一般较均匀,在坡地处的则呈块状或条状分布。青藏苔草高寒草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群落的盖度随所处环境的水热状况有较大的变化,一般为20%左右。扇穗茅高寒草原,主要分布于沱沱河以北的东部地区,常与紫花针茅高寒草原和莫氏苔草高寒草原复合分布。
高山冰缘植被是青海可可西里地区分布面积仅次于高寒草原的类型,特别是在西北部地区分布广泛。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的高等植物以矮小的草本和垫状植物为主,木本植物极少,仅存在个别种类,如匍匐水柏枝、垫状山岭麻黄。
在多种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种和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和东帕米尔分布的种在区系成分中占主导地位。
青藏高原特有种约占该区全部植物的40%,其中青海可可西里地区特有种和变种约有8个以上。青藏高原至中亚高山、西喜马拉雅、东帕米尔分布的种占该区植物的35%。
具有垫状生长型的植物种类多,分布广,这里的垫状植物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可可西里地区许多植物都以低矮、垫状的生长型出现,在广阔的宽谷、湖盆地区,5种垫状的点地梅,5种垫状的雪灵芝,数种垫状的凤毛菊、黄芪、棘豆、红景天、水柏枝等在各地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大面积垫状植被景观。
由于本区地势高亢,气候干旱寒冷,植被类型简单,食物条件及隐蔽的条件较差,动物区系组成简单。但是,除猛兽猛禽多单独营生外,有蹄类动物具结群活动或群聚栖居的习性,因而种群密度较大,数量较多。濒危珍稀动物中,兽类有13种,其中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即藏羚羊、雪豹、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二级保护动物有8种,即棕熊、猞猁、兔狲、豺、石貂、岩羊、盘羊、藏原羚;珍稀鸟类有秃鹫、猎隼、大鵟、红隼、藏雪鸡、大天鹅等。
在可可西里保护区中,藏羚羊被称为“可可西里的骄傲”,我国特有物种,群居动物。藏羚羊背部呈红褐色,腹部为浅褐色或灰白色。成年雄性藏羚羊脸部呈黑色,腿上有黑色标记,头上长有竖琴形状的角用于御敌。雌性藏羚羊没有角。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严禁贸易的濒危动物。藏羚羊不同于大熊猫。它是一种绝对的优势动物。只要你看到它们成群结队在雪后初霁的地平线上涌出,精灵一般的身材,优美得飞翔一样的跑姿,你就会相信,它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数百万年,是因为它就是属于这里的。和大熊猫不一样,它绝不是一种自身濒临灭绝、适应能力差的动物,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它,不去用猎枪和子弹杀害它们,它们自己就能活得非常好。
它生活于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域内,栖息在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原荒漠、冰原冻土地带及湖泊沼泽周围,藏北羌塘、青海可可西里以及新疆阿尔金山一带令人类望而生畏的“生命禁区”。
藏羚羊不仅体形优美、性格刚强、动作敏捷,而且耐高寒、抗缺氧。在那些环境极其恶劣和人迹罕至的地方,藏羚羊却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这也是藏羚羊长期以来得以生存的主要原因。
在青藏高原独特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为寻觅足够的食物和抵御严寒,经过长期适应,藏羚羊形成了集群迁徙的习性,并且其身体上生长有一层保暖性极好的绒毛,这些都是藏羚羊上万年得以生存下来的主要原因。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藏羚羊种群也是构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藏羚羊保护,严格禁止了一切贸易性出口和买卖藏羚羊及其产品的活动,并将藏羚羊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严禁非法猎捕。此外,我国政府还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区先后划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等多处自然保护区,成立了专门保护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定期进行巡山和对藏羚羊种群活动实施监测。
近几年,由于自然保护联盟和全世界热爱动物的人士对它们的关注,藏羚羊的数量现已回升约22万只。
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土壤类型简单,多为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和高山寒漠土壤,其次为沼泽土,零星分布的有沼泽土、龟裂土、盐土、碱土和风沙土。土壤发育年轻,受冻融作用影响深刻。高山寒漠土主要分布在本区西南部,平均海拔5千米以上的高原面和冰川雪线以下的山地。植被以垫状的点地梅、棘豆、蚤缀、凤毛菊、驼绒藜等为主体,且分布广泛,为昆仑山区所罕见。
高山草甸土多见于本区东部山地,上接高山寒漠土,下连高山草原土,是在寒冷湿润气候和高寒草甸植被下发育而成,植物有高山蒿草、矮蒿草,它们组成建群种,地面融冻滑塌和草根层斑块状脱落明显。
高山草原土为东部高原面的基带土壤,低山和高山下部也有分布,是在高寒半干旱气候和高寒草原植被下发育而成,植物常由大紫花针茅、羽柱针茅为建群种,群落组成常受土壤基质制约,砂砾质或盐碱化土壤多由垫状驼绒藜和青藏苔草等荒漠化草原成分加入。
沼泽土广布于乌兰乌拉山山间洼地、平缓的分水岭脊等浅洼低地中,由于冻土层出现部位高,沼泽土可分布在坡度22度的山坡上。龟裂土多见于海拔5千米以下高山草原土区的湖阶地,干涸小湖和低山缓丘间的浅碟形平地中,如涟湖、乌兰乌拉湖、西金乌兰湖周缘都有分布,但面积不大。
盐土主要分布在西金乌兰湖、勒斜武担措和明镜湖等新近出露的湖滨平原上,地面平坦,一片白色薄盐结皮,土体潮湿无结构。碱土分布较广,多见于湖滨阶地和高河漫滩,其上或不长植物,地面平坦龟裂,或为荒漠化草原,生长有垫状驼绒藜,苔草和镰叶韭等。
可可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