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就是以前的莱阳农学院 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创建于1951年。目前,学校建有青岛和莱阳两个校区,占地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农科特色鲜明,农、工、理、经、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设有植物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植物保护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理学院、环境艺术学院、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水产学院等18个教学学院和1个体育教学部,另设有成人教育学院、中加商务学院和海都学院(独立学院)。举办51个本科专业,拥有29个科学学位硕士点和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现有教师1119人,其中教授124人,副教授261人,博士213人,硕士592人。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亿元,图书馆藏书万册。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实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十五”期间,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农、工、理为主干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专业构架。承担、参与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34项,校内立项、资助教研教改课题272项,7门课程被确定为省级建设精品课程,25门课程被确定为校级建设精品课程。3个省级试点专业、4门省级试点课程已通过省教育厅验收。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9项,省优秀实验技术教学成果奖8项。学校在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方面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五年共立项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167个,绝大多数已经上网运行。建立了以生物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9个省、校级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18个学院级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的实验教学体系和151个稳固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十五”期间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平均为。近三年,硕士研究生的博士生考取率平均为。大学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一直保持在60%左右,始终保持在高于全省平均通过率的水平;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学校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工作作风、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获得了用人单位较高评价。 学科建设扎实推进,重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 “十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8项,省部级项目231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3202篇,其中核心期刊1110篇,编著专著、教材123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技博览等节目曾多次对学校科技成果给予报道。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我校在动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作物栽培、果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业机械、植物病理、仿生农药、农业传播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经济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学科优势,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 学校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路子,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学校就首创全国北方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80年代首创全国夏玉米大面积超千斤栽培技术,90年代又创造了旱地小麦大面积亩产超千斤和夏花生大面积超800斤栽培技术,有力地推动了山东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粮油生产。进入新的世纪,学校根据大农业的发展态势,积极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创新社会服务模式。1999~2006年,学校向社会转让大型科技成果6项,合计转让金额2242万元,并以技术入股合作成立了两家高科技股份企业。在教育部2002公布的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实际收入排名中,我校列第34位,山东省高校第一位。学校通过与涉农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与政府联合开展人才培训、举办科研对接会以及通过网络向社会开放教学资源,有效地推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2004年学校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称号。 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1998年和2000年全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我校连续荣获“93-98”、“98-2000”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动科系党总支先后被中共山东省委、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学校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德、加、英、日、韩等15个国家的41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的对外交往日益增加,国内外影响不断扩大这个学校的农业类的专业比较好,象作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都是比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