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商报:西南大学大二学生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初二开始发表文章,迄今已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50余万字,获奖80多次,被称为“全国十大纯情诗人”、西南大学育才学院大二学生李金福日前再获殊荣:入围百名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名单,并将冲击本月底揭晓的十佳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据悉,他是重庆地区数十万大学生中唯一的获奖者。高中时,李金福就成为了贵州全省闻名的文学才子,陆续发表了数十万字的诗歌和小说,2003年被中国北方诗人协会授予“全国十大纯情诗人”等多项称号。由于在文学创作上花费了太多精力,高二下学期李金福开始出现偏科,数学和英语成绩尤其差,2005年高考时满分150分的数学他只考了60分,英语45分,虽然语文成绩很好依然没使他考上心仪的高校。李金福补学一年,考入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预科班。2007年,他升入育才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班。迄今李金福的诗歌作品获得各类大奖80多次,成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齐鲁国际诗歌网首席诗人,是全国有名的校园才子,但英语不好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李金福说,他目前正在抓紧学习英语。凭借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和辉煌成绩,李金福代表重庆数十万在校大学生参加了由教育部、团中央等主办的“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日前,名单公布,李金福入围百名年度人物奖,是重庆地区大学生中唯一的获奖者。本月底,从百名入围者中产生的十佳大学生年度人物将揭晓,评选方式是在官方网站人民网教育频道进行投票。李金福说,他有信心冲击这项分量最重的荣誉。“草根作家”李金福的荔波“中国梦” 2013/6/20 8:55:41 来源:中国报道贵州新闻王礼堂人生如梦,往事如烟,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认识苗族青年作家李金福已经好几年了。好几年在记忆里就像一个梦,这个梦就像他的诗歌一样值得回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李金福就出生于贵州雷山县一个苗族乡村。雷山这个美丽的地方造就了他勤奋好学的性格,第一次认识他,从他的学识和谈吐里,让我感觉到他的不凡。后来慢慢的了解他,在一路走来,他曾经荣获教育部“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年度自强之星”,“全国十佳校园作家”,“重庆科学学术创新标兵”,“重庆市巴蜀青年文学奖”等很多荣誉,他写的书广受读者热爱和好评,对于这一切,他淡然的表示:“荣誉是荣誉的,但它只代表过去,自己更需要的,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去发掘更多的东西来给大家分享。”在众多的评价中,很多评论家都认为李金福是一个“田园诗人”,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称呼。但金福认为,自己还不算一个诗人,自己只是在不断向到达诗人的高度而努力着。自己心中的诗人应该是像李白那样,敢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作品顺其自然的流芳百世。而作为诗歌本身,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它是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延伸人类的生命,是一种黄金钻石买不到的珍贵的神圣之物,在写诗的过程中更要沉得住气。李金福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黔东南作家协会会员,中外散文诗学会理事,重庆市首届青年作家班学员,担任了多家杂志主编、编委会等多个社会职务,曾经出版有《东方神女》、《飞鸟带来的种子》等,但他始终把工作放在首位,除了工作他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写作。他向笔者谈到:“在现在的工作里,除了工作写作就是他的业余,如果有一天不写作他的心里就会发慌。对于他自己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文学创作是很相关的,课程中对文学的作品的学习与分析,给自己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而二者的关系就好比体育锻炼前的热身运动,是一种铺垫。”所以,在大学时候有些人认为李金福是实用型人才,但他自己表示还不算成功,实用型人才,不是只看学习成绩。作为当代年青人,不仅要学习,而且应该在自己的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不要每样都只会一点点,尽量做到精专,能给自己带来生存的帮助。由于李金福的成绩突出,在大学毕业时候有很多单位向他开了“绿色通道”,天津电视台以特殊人才招聘他做编导,在上天津电视台《非你莫属》求职栏目时候被四家企业看上,但是他的心一直牵挂着家里,牵挂着贵州所以他放弃外面的工作,选择回贵州来工作,回来时候有些人讽刺性说,天才都在外面工作庸才成回来,听到这些他只能淡淡的一笑而过。他告诉笔者,我就像一只孤单的小船,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由于航向不同,没有遇到与我同行的船只,不过在我的航线上,却遇到有着不同资源的岛屿,可以在那里泊船休整,放松心情,小岛给我提供给养,补充能量。十几年来,李金福在火热的劳动中创作,观察的视野不断改变。待人真诚,保持新时代本色,这样必然会影响到自己的作品,并形成独特的文风。诗文的多样化,微妙的处理,让多层次的读者都能接受和喜爱。2013年4月份李金福作为紧缺人才,被特招到荔波县工作,文学给李金福带来了荣誉也给他带来了人生,他说把文学爱好坚持许多年是不容易的,文学不要拘泥于规格,要自由的发展,重要的是讴歌生活,弘扬真善,更能够快乐自我。因为喜欢就要励志去做,因为坚持才能超越。一首好的诗歌是可以让人赏心悦目,一壶美酒能让人红光满面后异想天开,一段舞蹈可以展示无限的风采。文学可以让人勇敢地面对未来,在荔波这样美丽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够把根深深扎入这里,让自己身躯稳稳的长向蓝天,只有不断地学习历练,去笔吐豪情字生艳,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李金福:文字破土,在铁树上开了花毛翊君/文 李家全/图开学第一周,一段视频接连在我院同学的腾讯空间里被分享。这是天津卫视2月20日的一期《非你莫属》求职节目,我院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李金福一身西装出现在现场。节目最后,四家企业为李金福留灯,李金福选择了上海一嗨租车的旅游体验师,最终应聘成功。即便这样,李金福还是把自己这次的表现评价为“面试最失败的一次”。他在博客里记录,“在这个台上我没有什么语言了,突然间感觉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嘴巴里的语言没有经过大脑,一切失去了平衡,所以感觉自己很狼狈,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是自己的表现基本上是不及格。”而这份月薪4000、提供合住宿舍、一边旅游一边写诗的新兴职业也并没有成为李金福的驻脚点,一个月后,李金福被天津电视台以特殊人才引进了天津电视台,从此他扛起了摄像机追求自己的梦想。一嗨租车和天津电视台,发展空间的博弈2月底,李金福每天早上9点来到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一档名为《泊客中国》的中英文人物情景纪录片栏目组。节目用镜头语言讲述生活或工作在中国的老外们的真实故事,而李金福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这档节目做拍摄和文字编辑。李金福的第一期节目跟着老师一起完成,边看边做边学。除此之外,他还要参与节目策划以及片子后期的剪辑等等,有时晚上八九点仍在加班审节目。这期节目,处于试用期的李金福是跟老师分开同时做。如果最终效果达到老师成品的基本要求,他三个月之后即可独立处理节目。在这个每周一期的节目里,可以接触一些不需要翻译的中国通,甚至会有出国采访的机会。单位虽然没有提供住宿,每天要坐车往返,但李金福很满意目前的状态,“现在的工资也足够支付租房的费用。”因为之前觉得在待遇上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当初李金福报名了《非你莫属》。而这个被他认为自己很不给力的面试,却为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节目之后,有全国五百强的国有企业、杂志社和民营企业等多家单位来找他,包括天津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的待遇比去上海做旅游体验师的要高很多。”因此他最终放弃了旅游体验师,没有去上海。“一个人有能力了就应该得到他所需要的。”那期《非你莫属》的第二环节中,百合网副总裁慕岩询问李金福对做其网站编辑的意愿,李金福回答,“如果是为了生活我可以考虑,但是为了事业,我估计大材小用了。”在紧张中脱口而出的话透露了他的挣扎。原先,他在《非你莫属》的第一要求是文字工作,第二是销售经理,节目后来他表示其他工作都可以,不会的也愿意从头来,“为了工作必须妥协的。”节目最后他跟优胜教育集团董事长吴昊说自己想挑战,“挑战就是想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相比之下,旅游体验师的新兴之处更符合这一点,而与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对比,挑战意义除去需要使用他最薄弱的英语外,各方面都更不在话下。面子挣来了从天而降的机遇大二时,李金福在《贵州民族报》实习,去年毕业,贵州有两三家报纸找过他,但因那里的条件并不合适,都没能让李金福留下。他上智联招聘,在网上四处投出简历后,先是来到重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一个月后就转了正,但是第三个月便离开了。最后,李金福来到北京,去了《中国文化报》,同样以三个月的实习告终。期间,《消费日报》一位专刊主编将他介绍到《光明日报》副刊部,但他都匆匆当了过客。很多人在大学的时候满怀各种憧憬,走到毕业季却不得不在现实前低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李金福对此深有同感,“因为现实就是很现实的”。工作里复杂微妙而难以掌控的人事是步入社会的必修课。去报名《非你莫属》时,有10多人一起面试,第一轮由天津电视台内部进行筛选,挑出的人才能进行VCR的拍摄。而拿到自己的VCR上节目和最终实际的播出也并不是对等的,因此这次出境对于李金福是一个机会的筹码。更幸运的事情却还在后面。正值节目播出之际,同台国际频道《泊客中国》栏目在招一名节目工作者,主持人尹畅看完这期《非你莫属》便向该节目组要走了李金福的信息。尹畅联系上李金福,告知他此番意图,并询问了学历和各类技能证书情况,李金福不敢相信,“三本,没有双学位,没读研究生,英语也不行,我这样的情况你们要吗?”尹畅只是让他把详细资料寄去,然后在北京等通知。半个月后,李金福接到允许他到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的消息。因为特殊的文学经历,电视台破格招收了他。术业有专攻,生活却不能只在一棵树上这一路并不是没有重创。外语是李金福一直难以突破的瓶颈。大三的选修,李金福学的是日语,然而最后的毕业证却差点儿因为日语差几分而没有拿到。第二年,他在实习中从北京忙碌地往学校两地跑,最终通过严格的补考才弥补了这个缺憾。而那时报考的西大少数民族骨干班也同样因英语的2分之差失利。辅导员秦兆秀老师表示,这些对是他很重的打击。李金福和秦老师的感情犹如母子,生活中和学习工作上的事情他都会跟他的“秦妈妈”分享与诉说。他的挣扎与失意更是看在秦老师眼里,“李金福知道自己外语底子弱,所以当时一直是非常用功的,因为日语是选修,有时教室里就剩几个人听课,李金福却是一直都坚持下来的。”这样的努力也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弱项上。学校里,师生都把他定位在“诗人”这个角色上,其实,李金福在很多方面都有涉猎。在学校时,李金福经常和同学拍散文视频,还参加过影视学院广告比赛,做的是鹊桥咖啡。后来他自己玩起来,用自己的DV或是从影视学院借的专业设备来创作。因为那次比赛,他在影视学院交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除了自学,这些朋友也会与他交流各自的技巧,大家一起学习。假期里,李金福也会选择媒体方面的实习,这也是他能上手电视台文字和摄像工作的原因。在现实中需要生活,这些都是对工作的准备,“我出来没有想过要文字为我争取什么,诗歌只是我生活的一小部分。”他微博里有一句话,“我想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认为,这个时代需要有自己专业知识能力的人。而要发挥能力,首先要能勇敢尝试,“不要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背井离乡,最担心的是自己李金福的文学梦开始在童年。小时候家人给他讲故事,他便想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于是开始写作,从此不知不觉喜欢上文字,后来散文、诗歌和小说都去尝试写。然而,沉痛的悲伤也在童年滋生。6岁的时候,李金福家里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这是他迄今为止是最大的打击。此后他生了一场大病,让他甚至产生放弃生命的想法。外公不断鼓励他,“病会治好的”。走出这个阴霾是为他坚韧的成长埋下的伏笔,“我很感谢我童年的痛苦,这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后来我坚强了很多,一直相信困难的事情总会解决,只要想办法就可以。”12岁那年,他第一次发表散文《放飞自己》,在《青少年文学》杂志上,很有成就感,给了自己更多的创作勇气。但是,他的梦想却和父亲的期望不相符。父亲一直希望他考公务员,所以2005年获得“雨花杯”全国十佳文学少年,的时候他还是自己偷偷去南京领的。“爸爸的想法我觉得很对,但是我还有自己的想法。”如今面对沉重的社会工作压力,家人还是赞同李金福自己的决定,只要有工作父亲也都绝对支持。而在李金福的记忆里,最喜爱的是爷爷,“爷爷很爱我,始终支持我的文学创作,是我坚持学习的力量。”现在到离家这么远的天津工作,李金福时常很想家。但是,他的负担是怎么养活自己,“家里人很好,他们不需要我担心,我只能担心自己。”家人从来不会放心李金福,小时候他们希望他长大,现在他长大成熟了,他们怕他从树上掉下来。“谁不担心自己呢?目前来说,有钱就可以照顾家了。”荣誉只是过去,未来的路李金福还需要不断的努力,所以他一直没有迷失方向。“社会让我们过得很累,但只有不断去发现去学习去争取。”人往高处走,李金福一直在准备着等待和寻找机会,只是有时候感觉自己身不由己。虽然相比自然,天津这样的城市比较繁华,但《泊客中国》的工作经常让他出差去很多乡村做节目,所以与他追求自然的生活没有很大反差,也没有束缚了他的创作。“我毕业到现在都是做媒体工作的,习惯了。”闲暇之余,他还是会提笔写写文字,怀念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