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卢思道小时候十分聪明,读了不少书,写了不少文章。一次,父亲把他的文章拿给朋友们看,大家赞不绝口。他从此骄傲起来,不再刻苦读书了。一天,卢思道忽然产生一个念头:“光听一般人赞誉有什么稀罕!”于是,他挑选了十几篇最满意的文章,去请著名学者刘松看,他希望得到这位前辈学者的夸奖。
卢思道走进刘松的书房时,先生正聚精会神地在给别人写碑文,没有留意有人进来。卢思道准备等先生写完碑文再打招呼,便悄没声地在一旁看写字。刘松的碑文比较深奥,有许多词句和典故,卢思道都看不懂。他看着看着,脸不由得红了。
刘松写完了碑文,这才发现卢思道,连连抱歉说:“对不起,对不起!老朽光顾写字,没有注意到你来了,真是失礼,失礼!”然后先生问卢思道尊姓大名。听说他就是卢家那位受众人赞誉的少年,便请卢思道对碑文提意见。卢思道的脸“刷”地又红了。“
他老人家是位学者,都这样谦虚,而我却……”两次脸红后,卢思道再也不敢骄傲,更加刻苦上进了。卢思道后来成为隋代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2、三国时,周瑜一直把诸葛亮当成自己的死对头,产生了“既生亮,何生瑜”的念头,很多次想陷害诸葛亮。这都是由于周瑜的骄傲情绪在作怪,他认为自己绝顶的聪明,可是由于诸葛亮的出现,自己被“比下去”了,于是心里越发恨诸葛亮,这样,越发不能处理好自己的工作。
而诸葛亮则心胸宽阔,他一直不满足自己的知识,总认为自己有许多不足,所以总是虚心地向他人请教。就这样,诸葛亮因为虚心请教而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终于成了一代军师。
3、龟兔赛跑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而龟兔赛跑的故事,恰恰证实了我的观点的正确性!
兔子向动物们夸耀他的速度,“我从来没有失败过,”他说,“当我奔跑时,没有人比我更快。” 乌龟平静地说:“我要与你比赛。”“真是笑话,我可以边玩边和你赛跑。”兔子说。
比赛开始了,一眨眼工夫,兔子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但是他觉得自己跑得快,对比赛掉以轻心,躺在路边睡着了。
乌龟慢腾腾地却持续不停地走,当兔子一觉醒来,他看到乌龟已经快到终点线了。兔子输了比赛。 骄傲的兔子,速度虽然比乌龟快很多,但是,它因为已经满足于现在的速度,骄傲自大,输了比赛......
4、关羽镇守荆州,而他在大兵出征之时,掉以轻心,失掉荆州,结果被吴军所抓,兵败麦城,惨遭杀身之祸。 昔日,吴王阖闾出师伐越,败于越境,身中箭伤而薨。临终,遗令太子日后报仇。太子夫差立,清心寡欲,日日上朝,遇事询于众臣,更倚重先王旧臣伍子胥,必雪前耻。国力日盛,不久再度伐越,势如破竹,越王投降,越国几破,终雪国耻。
然而,就在此时,夫差已现骄傲之兆,竟不听伍子胥苦谏,准了越王的求和,携着越王回国了。日后越发骄纵,目空一切,更要远征齐国,争中原霸主。可他却对越王放松了戒备,居然同意了越王归国的请求。就在夫差伐齐前夕,伍子胥再次劝告他注意越国,小心戒备,可惜夫差再次置若罔闻,甚至赐伍子胥自刭。
终于,悲剧发生了,就在吴师北上,国都空虚之际,越王勾践乘机攻吴,吴留守太子战死,吴王回救,勉强求和。从此一蹶不振,在最后一次吴越之战中,兵败自刎,吴国灭亡。
5、五代时,晋王李克用带着对梁、燕、契丹的遗恨而死。临终前,李克用留给儿子李存勖3支箭,嘱其复仇。李存勖不忘父亲的遗志,出征时将3支箭装入锦囊,凯旋后则祭祀在祖庙,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
在此强大的推动力下,李存勖攻城略地,灭燕破梁,又败契丹,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可是当后来天下已定,大功告成时,李存勖却变得骄傲自满起来,纵情声色,终日与美女在一起。致使上下离心,国运日衰,三五年后就祸端骤起,自己也被乱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