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的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
“思维从发现问题开始,教课以捕捉疑难为先”。教师要善于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情、实物、实事入手,采取做游戏、猜谜语、讲故事、放录像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起学生内部认知活动的矛盾冲突,使学生“疑”中生“奇”。“疑”中生“趣”,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到主动地猎取知识。如学习《地图》一课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
(1)“一个人站在南极,他能指出东和西的方向吗?为什么?”
(2)“他向前跨一步,是什么方向?”
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生成后,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教师可让学生边观察地球仪边议论。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实际上就是“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的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地图,我们一般把它的上方定为北,下方定为南,左方定为西,右方定为东……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知识的主动性。
二、注重探究过程,创造“探”的机会,使学生勇于探索
新教材设计大量探究性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被动教学现状,帮助教师以探究性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在学习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后,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气象观测以及尝试预报天气,同时为进一步学习地理基础知识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有利条件。此外,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还能逐渐养成热爱气象科学、互帮互学的优良思想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拓宽学生地理自主学习空间论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