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图索骥
这句成语一般既用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广泛用于贬义词,也用来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伯乐在他写的《相马经》书里有“额头高、眼睛亮、蹄子大,就是好马”的说法。
一次,伯乐的儿子拿着《相马经》去认马。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就对父亲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其他条件都符合,就是蹄子有点不够大!”伯乐知道儿子很笨,被他气得笑了起来,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能骑啊!”
2、郑人买履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刻舟求剑
出自《吕氏春秋·察今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是我的剑从这儿掉下去的。”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刻个记号便于打捞宝剑,原本并无错,可是把记号刻在了移动的船上,那岂不等于没有记号吗?这个故事对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看不到事物发展变化的人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
4、借东风
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
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
5、孙膑赛马
孙膑曾经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已经为魏国效力,得以被惠王封为将军,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就暗中叫人把孙膑叫来。孙膑来了后,庞涓担心他的贤能高于自己,忌妒孙膑,就用刑法将孙膑的膝盖割掉,并在脸上刺字,想把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见。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赏识他并像对待客人一样礼待他。田忌常与齐国的贵族们赛马,并下很大的赌注。
孙膑看见他们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同时马的能力相差不远。于是孙膑对田忌说:“你只管和他们赌重金,我有办法可以使你取胜。”田忌听信孙膑的意见,和齐威王及贵族们下了千金的赌注进行比赛。
等到临场比赛的时候,孙膑对田忌说:“现在用你的下等马和他们的上等马比,用你的上等马和他们的中等马比,用你的中等马和他们的下等马比。”三次比赛结束后,田忌以一败两胜,终于拿到了齐威王的千金赌注。
因此孙膑也出了名,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请教兵法,并拜他为军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膑赛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人买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舟求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借东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按图索骥